《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最新编写修订)

《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最新编写修订)

《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最新编写修订)
1、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2、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

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3、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自我挑战。

即使远方是永远的地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

赏析:
尘世浮华,人心浮躁,很多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很难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因人心难以宁静,烦恼多了,快乐少了;伙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灯独坐者多了,闲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颓废者多了,积极进取者少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好一个“宁静致远”。

是的,只有宁静,我们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会有挑战的勇气,才有可能迈向成功的顶峰。

让心宁静吧,你会变得更加美丽而有内涵,你会变得更加成熟而又稳重,你会和快乐结缘和成功握手。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也就守住了整个世界。

谈美书简30篇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30篇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30篇读书笔记(谈美书简)的读后感在900字以上找一篇很特别很美的文章谈美书简》读后感作者:范文搜收集时间:2008-01-3023:17:11 来自:范文易【大中小】收藏本文 0《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

第一封《代前言:怎样学习美学朱光潜先生首先谈了写作《谈美书简》的动意,在回答“怎样学习美学”这一问题时,说他感触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

针对美学是个旁涉很多领域的边缘学科,以及国内“资料太少”这一特殊性,朱光潜先生指出:“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在的欠缺,而且会成为‘空头美学家’”;要“学通一二种外语”,直接阅读外文书籍;尤其应下大力气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迷信翻译过来的书籍。

第二封《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抽象概念出发1956年,全国开展了美学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朱光潜先生承认自己过去“站的是唯心主义立场”,“用的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逻辑方法”,信奉的是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克罗齐等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

到80年代,朱光潜先生坚持“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总命题,而且他讨厌对美下定义,认为这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不是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正确辨认生活与艺术中的一切丑现象”,认为“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

第三封《谈人》朱光潜先生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一个整体”。

审美活动和整个人的其它许多功能如”思考力、情感和追求上报的意志“是有内在的联系的。

强调反“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体的活动”,进而强调“艺术作品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这一命题。

第四封《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一些误解》在此,朱光潜先生重申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郑重提出“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但不能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解放’出来”。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1大概快有十天的样子没有读《谈美书简》,我认为读这样的书是要有一种心境的,至少要能感受到其文字之美和思想之美。

朱光潜先生用了好多篇文字来说明他所说的“美”到底是什么“美”,实用的、科学的不是美,快感不是美感,联想也不是美感,考证、批评都不是美感的态度,自然也需和情趣结合起来才谈的上美。

朱光潜先生在《依样画葫芦》这篇文章里,又谈了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一般人大半以为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对象和成因虽不同,而其为美则一。

自然丑和艺术丑也是如此。

这个普遍的误解酿成艺术史上两种表面相反而实在都是错误的主张,一是写实主义,一是理想主义。

朱光潜先生认为,两种主义看起来相反,实则主张类似,“都承认自然中本来就有所谓美,它们都以为艺术的任务在模仿,艺术美就是从自然美模仿得来的。

”在他看来,自然主义和理想主义都是在“依样画葫芦”,只不过写实主义以为只要是葫芦,都可以拿来模仿;而理想主义认为“美在类型”,应该选一个富有代表性的葫芦来模仿。

他把理想主义称为“精炼的写实主义”。

我们说“艺术美”时,“美”字只有一个意义,就是事物现形象于直觉的一个特点。

事物如果要能现形象于直觉,它的外形和实质必须融化成一气,它的姿态必可以和人的情趣交感共鸣。

这种“美”都是创造出来的。

朱光潜先生再次强调了他认为的美是“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的观赏。

并引用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的话:“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

就像现在人人都可以有“度娘”,但是真正能写出好文章来,还是要“凭各人的情趣和才学。

”谈美和写作还是有区别,写作之初,“依样画葫芦”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练习方法。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2这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高龄写给青年的美学入门读物《谈美书简》。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谈美书简读书笔记1一文中,一文中,作者比力详细、完整地解说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中人物与情况的关系。

他起首回顾了这一实际孕育发生与生长的汗青,他起首回顾了这一实际孕育发生与生长的汗青,进而进而指出,典范人物是可以或许表现社会汗青生长的某些纪律而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抽象,而典范情况则是典范人物所处的可以或许反应社会汗青生长现状和趋向的详细情景和配景。

典范人物应生存在典范情况中,而不能与情况相脱节。

在这里,共性是经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别中显示一样平常。

文学之以是能在偶然性中见出一定性,文学之以是能在偶然性中见出一定性,是是与再现“典范情况中的典范人物”这一实际分不开的。

(此段有些摘录于原文)谈美书简读书笔记固然此书不是一本完整的美学著作,固然此书不是一本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资助。

类似如许的例子另有许多,在此也就纷歧一详谈了。

类似如许的例子另有许多,在此也就纷歧一详谈了。

朱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朱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可以或许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委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可以或许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美的历程读后感 ”“此地(我的职位地方、我的情况)应该做而且可以或许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职位地方去做。

”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力的表现。

脚踏实地的治学精力的表现。

这很值得我这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谈美书函》不是一样平常的高头讲章,它接纳书信体的情势,《谈美书函》不是一样平常的高头讲章,它接纳书信体的情势,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普通化。

《谈美书函》是什么?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谈美书函》是什么?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谈美书函》《谈美书函》是作者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老年末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本身漫长美门生活和美学头脑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侪们”,尤其是青年朋侪们的一次复兴。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通用10篇)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通用10篇)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谈美书简》读书笔记(通用10篇)《谈美书简》读书笔记1读完《谈美书简》总体感觉就是稀里糊涂,包含了各种不明白。

留下鲜明印象的很少而且也模模糊糊的记不清楚,也许是这本书的内容本身就很乏味或者专业性很强,虽然作者也竭力写得明白清楚而不是趣味,最好能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

但就我本身而言,一个从为看过听过“美学”,压根不知道有美学存在的人,突然读到一本美学大师谈美学的书,总觉得有些唐突,甚至是不知如何是好,难以应付。

可以做个比喻来形象的诠释我的感觉。

看这本书,就像看T台秀一样。

看着各种各样想尽办法创新的时装,却得不偿失的让人看到另类的搞怪,难以接受。

但当你知道这是一位知名大师呕心沥血的作品,你就会按奈住自己的烦躁,耐心品位,试图找到一点可以看的过去的地方。

但当你发现这样也是徒劳的时候,你又看到别人对这些设计赞不绝口,你便会心生疑惑,不得不从其他方面来寻找乐趣以作消遣。

于是你便会将注意力转到主体的庞杂部分,比如你会欣赏模特的妆容、身材、造型,或者聆听秀场的音乐,或者研究T台的设计。

总之,你会找到主体以外出彩的地方,以便使自己感到欣慰,没有白白的浪费时间,但却忽略了作品本身的内容。

读它,需要静心,在一大堆晦涩难懂的文字中,努力的想寻找到一点能读懂的,能理解作者观点的,但往往是努力与收获不成正比。

和服装设计师类似,作者也努力的想做到使文章通俗易懂,但却收效甚微。

至少作为万千读者之一的我,确实是在还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情况下就读完了,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对美学的认知。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作者。

或许是内容涉及知识面太广,含盖内容太多,这就对我像我一样知识面狭窄的读者造成了很多的捆扰。

这个问题,即使作者再怎样神通广大也解释不清楚。

比如,书中常提到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我根本就没接触过,试问,我又怎能理解透彻呢?所以,我还是要多读书,多涉猎些不同领域的知识,也许这样,便可以理解此书的内容。

正如看T台一样,如果我看不出精彩的的,无法理解晦涩难懂的内容,我就会从其他细节方面来寻找这本书的精彩,好鼓励我继续读下去。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谈美书简>读书笔记》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是一本极具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的美学著作。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跟随先生进行了一场关于美的深度探索之旅。

书中,朱光潜先生以亲切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美学的诸多重要概念和问题。

他开篇就指出,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明白了,在追求现实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不被功名利禄所束缚,才能更好地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

朱光潜先生强调,美感经验是形象的直觉。

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美的感知方式。

以往,我常常在看到一件事物时,迅速地对其进行价值判断或者功能性的思考,而忽略了对其形象本身的直观感受。

例如,看到一幅画,我可能会先想它的作者是否有名,它能值多少钱,而不是纯粹地去欣赏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所带来的直观美感。

通过阅读,我明白了要学会暂时放下这些外在的因素,用心去感受事物本身呈现出的形象,才能真正获得美感经验。

关于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先生的见解也让我深受启发。

他认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

艺术并非高高在上、与生活脱节的存在,而是源于生活中的点滴情感和体验。

这使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可能成为艺术的素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表达其中的情趣。

比如,一次与朋友的真诚交流、一场美丽的日落、甚至是一顿家常便饭,都蕴含着可以被艺术化表达的元素。

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朱光潜先生指出,距离产生美。

这里的距离,不仅是指空间上的距离,还包括心理上的距离。

当我们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被实用的目的所干扰,才能更纯粹地欣赏其美。

比如,当我们面对一片自然风光,如果我们一心想着如何开发利用它来获取经济利益,那么就很难真正欣赏到它的自然之美。

相反,如果我们暂时抛开这些功利的想法,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就能获得美的享受。

书中还提到了悲剧的审美价值。

先生认为悲剧能给人带来一种崇高感,让我们在面对苦难和不幸时,感受到人类精神的伟大和坚韧。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通用15篇)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通用15篇)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通用15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读书笔记篇1这本书作于朱光潜35岁的时候,另有一本《谈美简史》则作于85岁高龄。

这一篇来看看年轻时的朱光潜对美是如何理解的。

开篇中说:”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对此我很是认同,人总是应该怀有一些崇高的追求,因为单纯的热爱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他的名利物质,事实上常常会作为附加奖励而获得。

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而要想看到美,需要意识到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因此需要把事物摆放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书中有个观点是打破我固有观念的,作者认为所谓自然美这种说法本身是自相矛盾的。

因为自然中本身没有美,是经过我们艺术化之后才产生的。

因此,是“美”就不“自然“。

而这里所谓”艺术化“是指人情化和理想化。

事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而很多时候我们欣赏一件事物,都是在欣赏事物所唤起的联想,因此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书中举例法国画家德拉特洛瓦所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

说自然美就像是说字典中有《红楼梦》一类的作品在内一样,显然是荒谬的。

就算人人都有一部字典,但要做出好的文章,还要看个人的情趣和才学。

艺术的雏形是游戏,游戏是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

如过家家一类的游戏,也包括了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

遗憾的是,越长大,越是难以像孩童在游戏时那么郑重,那么专心,那么认真了。

艺术的创造,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艺术最忌讳抽象,抽象的概念在艺术家的脑里都要先翻译成具体的意象,然后再表现于作品,具体的意象才能引起深切的情感。

美的探寻-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美的探寻-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美的探寻-谈美书简读书笔记第一篇:美的探寻-谈美书简读书笔记美的探寻----读《谈美书简》《谈美书简》是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对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作了详尽解释的作品。

一、美学:古老而年轻关于美的起源,朱光潜先生认为,美“并不是起于抽象概念,而是起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架来劫掠食物和女俘以及劳动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

即人类的起源于人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反复强调,对于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德根源。

“原始民族很早就很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

”艺术是美德集中体现,是审美意识的物态化,艺术品比较集中具体地表达了人类对美德看法。

由此,美学的研究对象和涉及范围即:⑴从客观方面研究美的对象,说明美产生的根源和美的本质。

⑵从主观方面研究人的审美意识及其发展规律。

⑶研究作为美德集中体现的艺术,阐明艺术的本质和艺术的创作规律。

二、真善美对于真善美的认识,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他说:“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整个运动分为知(认识)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

”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时候,便会引起人对对象的认识活动,同时,也会激起人的情感和意志。

这里的知、情、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善、美。

三、审美与移情审美活动离不开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审美活动之所以发生,这一方面取决于对象的存在和性质,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对对象的态度和其作用的方式。

审美活动中的这种主客体统一的现象,必然会在审美过程中表现出来,其中,移情就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

移情,按照西方美学道德理论观点,朱光潜先生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观念联想,一类是内摹仿。

“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统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上去,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

”审美上的移情现象,就是在赋予对象人格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摘抄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摘抄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摘抄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美学著作,书中的观点独到且深刻,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受触动,也做了不少读书笔记摘抄。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

在利害关系方面,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

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

”这段话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事务中保持清醒和创造力,就需要有一种超脱的精神。

我们常常被现实的利害关系所束缚,难以真正地去追求内心的美好和纯粹。

而艺术和美感,正是让我们暂时摆脱这些束缚,进入一个纯净、理想的境界,从而获得心灵的滋养和提升。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

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

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

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

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朱光潜先生对于情趣和艺术的关系的阐述,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

我们是否在忙碌的生活中变得情趣干枯,只是机械地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忽略了内心对于美好和趣味的渴望?真正的艺术家能够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到趣味,我们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情趣,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美满。

“慢慢走,欣赏啊!”这简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匆匆忙忙,急于达成目标,却忽略了沿途的风景。

朱光潜先生提醒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用心去欣赏生活中的美。

无论是大自然的美景,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感,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不是在忙碌中迷失了自我。

《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摘抄通篇读来,其中具有开创性的观点比比皆是,现在简要归纳辑录如下:“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

”“学习美学的方法应是:在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同时,应多结合其他流派的观点考察美学。

”“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在审美中,人有意识的依据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和发现美,所以,美也是一种生产劳动。

”“美是有阶级性的,但同时,美更本质的性质是人性,阶级性是人性中的一但对美的判断力并非人类诞生时就存在。

而是随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而逐步完善所成为的一种情感意识。

人是一个整体。

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各种能力的有机统一体。

它会将自然中的一些单一性适当融合。

正是由于这种融合,才促使美体现在人类的“认知、情感、意志”中。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美学的基本;但也并非学懂了马克思主义就能学通美学。

如果一个人学懂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他并不具备认真刻苦、勇猛前进的时代精神;那么,他也不会在坎坷的学美之路上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三〉个人精神的结合产生了情感。

人与人的结合产生了社会。

当人们心中具备某些东西后;他们就会开始宣释自己内心的美的感受。

这其中自然就会要劳动。

用劳动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在这个社会。

展现的内容,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繁复的。

这其中不禁要包括许多的学术限界。

即不要因为不超越学术界限而宣扬单一的美学。

这样不禁使美学空洞和抽象了。

艺术体现美,反映了现实中的自然。

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创造,是一种劳动产物,所以艺术又被称为“第二自然”。

艺术叙述了人们心中的情感,思维和梦想。

通过艺术,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思维高度和精神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

生活通过修辞转化成艺术。

艺术也就无形式。

尽管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主义思想。

”但艺术的终端。

我想也会回归于生活。

关于《谈美书简》读书笔记五篇

关于《谈美书简》读书笔记五篇

关于《谈美书简》读书笔记五篇#谈美书简读后感1#刚刚扣上谈美一书,便提笔来写感,颇有几分应付之意。

但事实并非如此。

于我,一个从未考虑过什么”美”是什么,并几乎不与艺术沾边的高中生来说,读这本书真的有些吃榴莲之感,首先是无从下手摸不到头脑,其次便是内容的苦涩。

因此,我实属是怕不立即记下点什么,怕是白读了这篇佳作。

于一门生疏的知识,我随时颇为认真读过,但仅仅一遍,还只是汲取了九牛一毛,本该读上二遍,三遍···可假期已近尾声,只能推到下一假期了。

于此,浅谈一下我的拙见。

这次使我真正了解了美的范围,我想这也是我受益最深之处。

当然,美的范围无人可以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他是一个极为广阔的领域。

语言、声音、画面、劳动生产、建筑···皆属美的.范畴。

人与自然,世间万物无一不是美得缔造者。

可这之前,我只狭隘的认为艺术品之美,人之美,以及自然景物之美(此处的艺术品也只是狭隘的定义),用心领会2,我们时时刻刻都与艺术接触,都在与美接触,依据动听的话语,一道虹,一片发人深省的文章···没有人可以给美下一个完美的定义,正如文中所说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眼中的美。

美是颇具人性化和人道主义的。

而美与美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没有脱离美感的客观美的单独存在,正如朱老所举,沙漠中再宏伟的建筑,没有得到主观美感的肯定,谁又能说他是美的呢?而美感是人的人性化的一种倾向,不同人的倾向不同,因此没人会了解且统一所有人的倾向,也就无法给美一个确切的定义。

这里所说的没事一种倾向,就大大的扩展了美的含义,这就可以用我们所说的内在美和外在美来解释。

我们一般人眼中与思想中的美,都是我们表面所看到的,也就是外在美。

可其实不然,我们心中冥冥中有一种自然地倾向(这貌似就要用生理学和心理学来解释了),就像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他即使外貌丑陋,可却拥有一颗感恩高尚的心,这时我们便产生了一种自然地倾向,倾向于欣赏加西莫多,也就是他的内在美。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深度的美学著作,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美学的诸多重要问题。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书中首先强调了美学研究的重要性。

朱光潜先生认为,美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美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无论是自然界的山水风光,还是人类创造的艺术作品、文学著作,都蕴含着美的元素。

通过对美学的研究和欣赏,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更好地感受和理解生活中的美好。

在谈到审美态度时,先生指出,我们应该以一种无功利的心态去欣赏美。

这意味着在面对美的事物时,不要先考虑它的实用价值或者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而是纯粹地去感受它所呈现出的形式和形象。

比如,当我们欣赏一幅画时,如果总是想着这幅画能值多少钱,或者能给自己增添多少面子,那么就无法真正领略到画作本身的艺术魅力。

只有摒弃这些功利的想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作品的欣赏中,才能感受到美所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朱光潜先生还深入探讨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他认为,艺术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现实中的素材进行加工和提炼,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艺术作品并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通过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表现手法,揭示出生活中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小说《红楼梦》以封建贵族家庭的兴衰为背景,展现了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种种问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书中关于美感与快感的区别也让我印象深刻。

快感往往是生理上的满足和愉悦,比如品尝美食、享受舒适的环境等。

而美感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它需要我们运用心灵去感受和领悟。

快感是短暂的、表面的,而美感则是持久的、深刻的。

一个真正懂得审美的人,能够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从精神层面获得满足和提升。

此外,朱光潜先生还谈到了审美能力的培养。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整理的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1“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我们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常常想的是如何在教授一些美学知识、规律等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进而敞开心胸地感受美、灵动地创造美。

其实,作为教师,在认识学生方面何尝不需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

接下来三个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马上就会想到要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而画家却只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我赞同三者眼中对古松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定位,我更推崇把三者的视角进行综合,更多方位、更多角度地去审视、去构思、去塑造眼前的事物。

就如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如植物学家一般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现状等去判断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其成因;如画家般去感受学生的个性、体味学生的品格和趣味、挖掘学生不被他人察觉的闪光点;如木材商那样规划学生的前途、思忖学生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

那样,不同的学生才真正地在教师的眼中鲜活起来、立体起来。

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才能真正地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开展与实施。

就如,有的教师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势或特长,安排相对应的工作,使得学生不断地树立自信心,转而在其他方面也有座提高。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光潜《谈美》的读书笔记1纵观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大致分为了三个板块,其一是谈对美的欣赏,其二是讲美的创造,最后引申到了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先生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论。

这本书看完后,对人生与艺术,自己与美有了自己的感悟。

书中开篇就解释了谈美的原因,“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要做到“免俗”。

而探讨现如今美的意义,或者是美学的意义,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就是现代美学的美育,美学可以把人的存在纳入形式表达的方法,审美的本质就在于让人的存在变得更加美好,意味着唯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真正获得对人生的的深层把握。

以我所学,美育能够成为可能的基础,是因为艺术主要就是负担人的感性认知以及美感意识的水平的职责。

而审美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才能摆脱生命的慵常性,复苏被现实麻痹的感知,重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而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被技术统治的时代,艺术成为了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种大潮里,唯有通过美育获得存在的感知,得到真正的本真。

在对美的欣赏上,首先是态度问题,对一颗古松不同的身份会有不同的感悟,而无论何种感悟都是带有个人的主观,这也体现出艺术与人生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

“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引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仔细观察生活,确是如此,生活中极平常的东西都带有我们自己的主观意识,看到公寓旁边与楼齐高的参天大树,我们可能习以为常,而当我用审美的观点去看待它,它又是那么的特别。

站在树底下观之,只觉望不到树尖,树干上都是风霜的痕迹,凹凸不平,却带有一种古朴美;有次站在楼顶观之,别有一番景象,居高临下,它是那么的孤立,独树一帜,显示出傲然挺立之感,不畏寒冬,心中不觉对此敬佩。

《谈美书简》的优秀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的优秀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的优秀读书笔记《谈美书简》的优秀读书笔记1美是什么?我们怎样去认识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却有点让我无从下手。

如果单纯的说美是漂亮,有些肤浅;说美是善良,又有些抽象;说美是看着顺眼的东西,又有些狭隘……那么美到底是什么?我有些疑惑了。

然而,当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以后,我受益匪浅。

也深刻体会到了文学力量的伟大。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用他毕生精力,向人们谈论美。

这是他对美的魅力的深刻体验,是对他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更是给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他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又是方法上的,力图在促进年轻一代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参照和指南。

此书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

《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

他主张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谈美书简》的优秀读书笔记2《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学出版)又名《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一部谈美学的论著。

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界的造诣这里无需过多赘述,他是我国研究美学的始祖,一代美学大师。

通读完后,首先的感觉是朱先生知识的渊博,旁征博引,学贯中西。

在他的书中,古今中外的文献引用得极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国关于美的论述都是他最早翻译过来的。

其实粗读一篇,我真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美。

虽然他通篇都在介绍什么是美,从心理学角度、从哲学角度、从自然科学角度去研究、论证美的本质意义。

但是我读的还是一头雾水,因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么的深邃;眼光是那么犀利;观点是那么独到。

都说读书就是读者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我只觉得朱先生穿着一身长马褂,在某个黄昏的清风中,向我娓娓道来,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样,他持才并不傲物,从容淡泊,虚怀若谷。

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我最近看了一些关于美学和美学理论的书籍。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谈美书》,这是一部经典的美学著作,由英国哲学家爱德华·伯克所写。

这本书从各个角度论述了美的本质、美感、美的标准和美的价值,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和启示。

首先,爱德华·伯克在书中明确提出了“美”这个概念的本质。

他认为,美是一种感性经验,与理性无关。

美本身是一种情感,是人类对具有美感对象的感受。

同时,爱德华·伯克强调了美需要符合客观标准的观点,即美是依赖于感性体验的客观标准。

这是因为美的感受是普遍的,对所有人都是相同的。

其次,爱德华·伯克认为,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文化和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他指出,不同的文化和时代都有各自独特的审美标准,因此,体现美的艺术作品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这个观点对我很有启示,因为它提醒我不仅要关注美的本质,还要关注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美。

此外,爱德华·伯克还提出了美所具备的特定品质,如优美、和谐、整齐、亲和力等。

他认为艺术品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美感,是因为它们具有这些优美特性。

这些特性为我们评价一件艺术品提供了客观的标准,使得我们能更加准确地判断所看到的艺术品的美感价值。

最后,爱德华·伯克强调了美的价值和作用。

他认为美对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都有一定的作用,它能激发人们的感性思维和情感反应。

艺术品也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或娱乐而存在,而应该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唤醒内心深处的某些意识和情感。

在阅读《谈美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例如,作者讲解了科学和美学的不同,指出它们本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

同时,他还探讨了美和丑的关系,指出它们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

这些思想都为我对美的理解和把握提供了新的角度和启示。

总之,《谈美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美学著作,它引领了人们对美学这一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谈美书简摘抄

谈美书简摘抄

以下是一些《谈美书简》的摘抄:
生活中的问题,艺术上的感悟,这就像人生的车轮,一刻也不停歇。

一切美,都是心灵的辐射,也都是人生的折射。

只有真实地表现现实世界,才是现实主义的核心。

只有全身心去感受生活,才能找到生活的美丽。

艺术创作既需要内在的热情,也需要观察和冷静的思考。

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真正理解生活。

不要为了艺术而生活,而是要把生活当作艺术。

美,就是生活。

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升华,是对生活的理解加深。

只有通过深入观察和感受,才能真正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

艺术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在生活中,要尽量去发现美,去感受美。

艺术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方式。

美,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丰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
摘抄
通篇读来,其中具有开创性的观点比比皆是,现在简要归纳辑录如下:
“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


“学习美学的方法应是:在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同时,应多结合其他流派的观点考察美学。


“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在审美中,人有意识的依据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和发现美,所以,美也是一种生产劳动。


“美是有阶级性的,但同时,美更本质的性质是人性,阶级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

这及时的更正了人们关于美的错误意识。


“美与生理状态的内在联系,并认为美的文艺作品中应有思想性的渗透,但不是直接,而是间接从作品中表现出来。


“现实主义从客观出发,而浪漫主义从主观出发,并据此认为我们不能容忍一个人因一点小过错而失败,从而产生出悲剧感,惊恐和哀怜是悲剧的情感基础,悲剧更为本质,好的喜剧作品中一定有悲剧性。


“崇高是我们由压抑而产生的,它是由恐惧转为振奋的,并在其中体会到一种自尊或愉悦。

崇高侧重于对立和冲突,而秀美侧重于平衡和和谐。


读书笔记
〈一〉
美的本质。

从柏拉图开始许多的哲学家、美学家以及文艺理论家都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

但最终的回答仍然莫衷一是;可见美的问题本身有着不可测度的奥秘。

这同样也告诉我们:美学是一种概念。

美学之路,自然就艰难远久。

朱光潜先生却强调:“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本源。

”即人类对美的追求源于日常生活和经验。

学美学,首先应知道什么,了解什么。

或者必备什么认知呢?朱光潜先生回答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理解起来似乎就是:各人资凛不同,环境不同。

学美的性质自然也不相同。

美源于一点;自然最终也会归就于一点。

在探讨和研究的道路上。

尽管途径各不相同。

其结果却都一样。

〈二〉
谈美与审美。

最直观的就是人。

因为无论是对人的批评还是欣赏。

都源于美的界定和价值。

对美的判断力并非人类诞生时就存在。

而是随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而逐步完善所成为的一种情感意识。

人是一个整体。

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各种能力的有机统一体。

它会将自然中的一些单一性适当融合。

正是由于这种融合,才促使美体现在人类的“认知、情感、意志”中。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美学的基本;但也并非学懂了马克思主义就能学通美学。

如果一个人学懂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他并不具备认真刻苦、勇猛前进的时代精神;那么,他也不会在坎坷的学美之路上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三〉
个人精神的结合产生了情感。

人与人的结合产生了社会。

当人们心中具备某
些东西后;他们就会开始宣释自己内心的美的感受。

这其中自然就会要劳动。

用劳动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在这个社会。

展现的内容,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繁复的。

这其中不禁要包括许多的学术限界。

即不要因为不超越学术界限而宣扬单一的美学。

这样不禁使美学空洞和抽象了。

艺术体现美,反映了现实中的自然。

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创造,是一种劳动产物,所以艺术又被称为“第二自然”。

艺术叙述了人们心中的情感,思维和梦想。

通过艺术,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思维高度和精神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

生活通过修辞转化成艺术。

艺术也就无形式。

尽管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主义思想。

”但艺术的终端。

我想也会回归于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