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与接零详细说明

合集下载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原理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原理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原理一、保护接地的原理1、保护接地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方式。

2、保护接地是为防止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带电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进行的接地。

3、保护接地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露电流,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

4、保护接地通常用于对地绝缘的配电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1)如上图所示,电气设备若没有采取保护接地,当一相绝缘损坏漏电使金属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误触及漏电设备,故障电流将通过人体和线路对地绝缘阻抗构成回路。

绝缘阻抗是绝缘电阻和分布电容的并联组合,其接地电流的大小与线路绝缘的好坏、分布电容的大小及电网对地电压的高低成正比。

线路的绝缘越坏,对地分布电容越大、电压越高、触电的危险性越大。

2)如上图所示,漏电设备采取保护接地措施以后,故障电流将会通过接地体流散,流过人体的电流仅是全部接地电流中的一部分,通过人体电流Ib=IeRo/(Ro+Rb),Rb与Ro并联接地电阻Ro越小,流过人体的电流Ib就越小。

人体电阻(一般约为1000Ω)比接地电阻(一般小于4Ω)大的多,根据并联分流公式可知,绝大部分电流通过接地体形成回路,流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从而保证了人身安全。

为了限制设备漏电时外壳对地电压不超过安全范围,要求保护接地阻值不大于4Ω。

5、保护接地也有用在中性点接地系统如TT系统的,但有局限性。

1)上图中U为电网电压,Rde和Rpe分别为中性点接地电阻和保护接地电阻,当某相碰壳时,如忽略相线阻抗及电源内阻的影响,则接地电流Ie=U/(Rde+Rpe),若U=220V,Rde=4Ω,Rpe=4Ω则Ie=27.5A。

在接地短路电流Ie作用下,线路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保证了人身安全。

2)若保护装置未动作,则故障设备外壳对地电压U=IeRpe=27.5×4=110V,若保护接地电阻大于中性点接地电阻,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将会超过110V,危险性更大。

电气设备接零、接地管理规定(4篇)

电气设备接零、接地管理规定(4篇)

电气设备接零、接地管理规定一、概述电气设备的接零、接地是保障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定来规范电气设备的接零、接地操作。

本文将对电气设备接零、接地管理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接零管理规定1. 接零原则(1)电气设备的接零应符合国家电气设备安全规范的要求,确保接零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接零操作必须按照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接零标准(1)接零应在设备的主要金属外壳以及导电部件上进行,确保接零的可靠性。

(2)接零应符合电气设备的设计要求和标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3. 接零装置(1)接零装置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装置的质量和可靠性。

(2)接零装置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

4. 接零操作流程(1)接零操作前,必须认真检查接零装置是否正常。

(2)接零操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培训合格的电工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3)接零操作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防止误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4)接零操作完成后,必须及时检查接零效果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5. 接零检查和评估(1)定期对电气设备的接零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设备的接零状态良好。

(2)接零检查和评估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电气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三、接地管理规定1. 接地原则(1)电气设备的接地应符合国家电气设备安全规范的要求,确保接地的标准合理和科学。

(2)接地操作必须按照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接地标准(1)接地应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壳体或导电部件上进行,确保接地的可靠性。

(2)接地应符合电气设备的设计要求和标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3. 接地装置(1)接地装置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装置的质量和可靠性。

(2)接地装置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

接地与接零的技术要求

接地与接零的技术要求

接地与接零的技术要求接地与接零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用于确保电路的安全运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接地与接零技术的概念、原理、要求和应用。

一、接地与接零技术的概念1. 接地技术: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或系统的导体与地面形成良好的连接,以实现安全接地和电气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接地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人身安全、防止雷击和减少电磁干扰。

2. 接零技术:接零是指将电气设备的导体与电源系统的零线相连接,以保证电路中电流的正常流动。

接零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电路中的电压和提高电气设备的工作效率。

二、接地与接零技术的原理1. 接地原理:接地通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导体与地面连接,形成一个低阻抗的接地路径,使电流可以顺利地流向地面。

接地将电气设备的电压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防止触电危险和电路故障。

2. 接零原理:接零通过将电气设备的导体与电源系统的零线相连接,形成一个低阻抗的回路。

当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入设备,经过设备内部的负载再返回电源的负极。

接零使电流可以平稳地流动,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三、接地与接零技术的要求1. 接地要求:(1) 接地电阻要小: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系统中地电阻的大小。

接地电阻越小,接地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就越好。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2) 接地设备要可靠:接地设备包括接地线、接地体、接地网等。

这些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以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3) 接地系统要均衡:接地系统中各个接地点的电阻应尽量相等,以保证接地系统的均衡性。

如果接地系统存在不均衡,可能会导致电气设备之间的电位差,从而增加触电风险和电气设备故障的可能性。

2. 接零要求:(1) 接零线要安全:接零线应具有足够的导电能力和耐高温、耐腐蚀的性能。

接零线要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专业人员的安装和维护。

(2) 接零点要准确:接零点是电气设备的导体与电源系统的零线相连接的位置。

接零点要准确地连接到电源系统的零线上,以确保电路中的电流正常流动。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是确保施工现场电力供应安全的重要环节。

接地和接零都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完好运行而设计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

一、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或系统与地面形成电气连接的一种安全措施。

合理的接地可以确保电气设备在运行时的安全性,防止电气设备的外壳带电,保护人身安全。

1.接地的原理接地的原理是通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面形成接地线路,将电器故障所产生的漏电流迅速引向地面,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当设备产生漏电时,漏电流通过接地线路回流至地面,触发保护装置切断电源,避免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事故。

2.接地的具体方法(1)金属外壳接地:将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地面连接,形成接地线路。

(2)设备内部接地:将设备内部的导体和金属外壳相连接,形成接地线路。

(3)外部接地:在建筑施工现场的中性点进行接地,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点和地面相连接,形成接地线路。

3.接地的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位置: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接地位置,确保设备和接地之间的导线长度不超过规定范围。

(2)铺设接地导线:通过埋地或架空方式将导体与设备的金属外壳连接。

(3)接地导线的截面积:接地导线的截面积应根据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和接地电阻要求来确定。

(4)接地电阻的测量:使用万用表或专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二、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零接零是指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点与地面形成电气连接的一种安全措施。

接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电气系统的中性点电位与大地的电位相等,避免电流通过人体和设备造成危害。

1.接零的原理接零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点与接地线路连接,使中性点电势与大地电势相等,防止产生触电和漏电现象,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2.接零的具体方法(1)建立中性导线:建立中性导线,保证电气设备中性点电势稳定。

(2)中性线与地线连接:将中性导线与地线通过相配合的接触器连接,确保中性点与地的接地电位相等。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知识图文解析(附注意事项)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知识图文解析(附注意事项)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知识图文解析(附注意事项)(1)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导体部分或者外壳用足够容量的金属导线或导体可靠的与大地连接,当人体触及带电外壳时,人体相当于接地电阻的一条并联支路,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接地电阻,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将会很小,避免了人身触电事故。

(2)保护接零: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零线做良好的金属或者导体连接。

当某一相绝缘损坏致使电源相线碰壳,电气设备的外壳及导体部分带电时,因为外壳及导体部分采取了接零措施,该相线和零线构成回路。

由于单相短路电流很大,使线路保护的熔断器熔断。

从而使设备与电源断开,避免了人身触电伤害的可能性。

适用范围(1)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电源系统中。

(2)保护接零:适用于中性点接地的三相电源系统中(一些民用三相四线中性点接地系统也采用保护接地,但必须是配合带有漏电保护的开关使用)。

保护原理及危害分析(1)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人体触及电气设备的导体部分或者外壳时,人体相当于一个与接地电阻并联支路的一个大电阻。

若按人体电阻值1000Ω(通常人体电阻值为1000~2000Ω)计算,设备外壳所带电压为220V时,那么无保护接地时流经人体的电流为:Ir=220/Rr=220mA(人体可以承受的最大交流电流/交流摆脱电流为10mA)。

(2)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在380V/220V三相四线制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只能采用保护接零,采用保护接地则不能有效地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若采用保护接地,电流中性点接地电阻按4Ω考虑,而电源电压为220V,那么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使电气设备的外壳带电时,则中性点接地电阻与接地电阻之间的电流为:Ir=220/(R0+Rd)=220/(4+4)=27.5A。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是根据电气设备的要求选定的,如果设备的容量较大,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情况下的运行。

所选熔体的额定电流将会随之增大。

如果在27.5A的接地短路电流作用下保护不动作,外壳带电的电气设备不能立即脱离电源,设备导体或者金属外壳会长期存在对地电压Ud=27.5×4=110V。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在电气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中,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这两个概念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们直接涉及到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就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论述。

一、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即PE)是指将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与地面连接起来,以确保工作场所的人员和设备能够得到良好的绝缘和保护,同时防止电气设备及其周围产生的静电和过电压等引起的意外事故。

保护接地一般使用黄绿相间的导线来连接。

具体来说,保护接地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防止触电危险。

保护接地可以帮助释放电气设备中的漏电流,从而有效防止电气设备中的漏电流对人体产生的威胁。

2、防止设备损坏。

保护接地可以将电气设备产生的过电压引到地面,从而保护设备的安全。

3、防止静电危险。

保持设备的接地状态还可以有效预防产生静电危险。

4、提升信号质量。

一些信号接口需要保持接地状态,以确保数据和信号的质量不受干扰。

二、保护接零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即PE/N)是指将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与0V(零位)相连接的一种电气保护措施。

其作用是将设备的零位有效地与地面连接起来,从而保护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通常情况下,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是同时存在的。

具体来说,保护接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保护接零可以防止漏电流对设备的损坏和对人员产生安全隐患。

2、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

保护接零可以有效降低环境中电气噪声和干扰,从而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

3、加强设备的稳定性。

保护接零可以通过连接零线和牢固的连接来加强设备的稳定运行。

三、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区别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而采取的措施。

但是,它们也存在一些区别。

1、连接方式不同。

保护接地是将设备的导电部分与地面连接,而保护接零是将设备的导电部分与零位相连。

2、作用不同。

保护接地主要是防止漏电流对设备和人员产生危害,同时降低环境中电气噪声和干扰;而保护接零则更加侧重于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接地与接零安全课程

接地与接零安全课程

02 接地与接零的安装与维护
CHAPTER
接地装置的安装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遵循相关标准 和规范,确保接地电阻值符合要
求。
接地装置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土 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以减小接
地电阻。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考虑到环境因 素,如土壤湿度、酸碱度等,以
确保接地效果。
接零线的安装
接零线的安装应使用 符合规格的导线,确 保导线的截面积足够。
操作后进行安全检查
在操作完成后,应再次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无安全 隐患。
安全防护措施
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在进行接地与接零操作时,应佩 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绝缘
手套、绝缘鞋等。
设立安全警示标识
在进行接地与接零操作时,应在现 场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 其他人员注意安全。
定期维护与检查
测量步骤
将测试电极插入土壤中, 确保电极与土壤紧密接触, 然后进行测量。
测量结果分析
根据测量结果判断接地是 否良好,如果接地电阻过 大,需要采取措施降低电 阻。
接地故障的定位
故障现象观察
观察电气设备是否出现异 常现象,如外壳带电、漏 电保护器动作等。
故障范围确定
通过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 确定故障范围,缩小排查 范围。
接地与接零安全课程
目录
CONTENTS
• 接地与接零的基本概念 • 接地与接零的安装与维护 • 接地与接零的安全应用 • 接地与接零的故障排除 • 接地与接零的安全规范与注意事项
01 接地与接零的基本概念
CHAPTER
定义与作用
定义
接地是将电气设备和接地体通过导体 连接起来,使电流经过接地体流入大 地,而接零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 与零线连接,以保护人员安全。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范文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范文

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范文一、引言建筑施工中,临时用电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保障施工安全,保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必须对临时用电系统进行正确的接地与接零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施工临时用电的接地与接零原理、方法及操作要求。

二、接地与接零概述1. 接地概念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面无间断连接,以达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目的。

2. 接零概念接零是指将电气设备中的零线与地线接触,以确保电气设备工作时零线与地线之间的电位差为零。

3. 接地与接零的作用- 接地的作用:a) 保护人身安全:当电气设备出现漏电等故障时,能够及时将漏电电流引入地面,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b) 保护设备安全:通过接地,可以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面产生相同电势,消除或减小设备间的电势差,避免设备之间的感应电流和静电干扰,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c) 防止雷击: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雷电流引入地面,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

- 接零的作用:a) 保持电气设备零线与地线之间的电位差为零,避免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减少触电的危险;b) 提高电气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电源资源的浪费;c) 增强电气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1. 单点接地原则为了避免多个接地体之间出现互相串扰,影响接地效果,接地系统应采用单点接地原则,即所有接地体通过导线连接到一个接地棒上。

2. 接地电阻要求建筑施工中,临时用电接地电阻的要求为不大于4Ω。

为达到这一要求,应根据土壤电阻率、接地体长度和形状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3. 接地导线规格接地导线应选用优质铜材或优质铝制线材,截面积应根据接地电阻要求和线路电流进行合理选择。

四、接地与接零的具体操作方法1. 接地操作方法- 选择合适的接地体位置:应选在离用电设备近且地壳湿度较高的地方安装接地体。

- 接地体的选择:一般采用铜接地体。

铜的导电性好,耐腐蚀性强。

-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埋设在1.5-2米深度。

接地与接零

接地与接零

图1-9 图1-9(b)简化电路图
四、保护接零 在三相四线制380/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中,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导 线直接与低压配电系统的零线相连接,这种方式称为 保护接零,常简称接零。保护接零即将用电设备金属 外壳与零线相连,如图1-10所示。它与保护接地相比, 能在更多的情况下保证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在 实施保护接零的低压系统中,如果用电设备绝缘损坏, 发生单相碰壳漏电故障,便形成了一个单相短路回路。 因该回路内不包含工作接地电阻,且相线和零线上的 阻抗比接地电阻要小得多,所以碰壳短路电流IK必将 很大(远远超出27.5A),一般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 熔丝熔断、保护装置或低压断路器跳闸,从而切断电 源,保障了人身安全。显然,采用保护接零方式后, 便可以扩大安全保护的范围,同时克服了保护接地方 式的局限性。
接地体又称为接地极,指埋入地中直接与土 壤接触的金属导体或金属导体组,是接地电流 流向土壤的散流件。利用地下金属构件、管道 等作为接地体的称自然接地体;按设计规范要 求埋设的金属接地极称为人工接地体。 接地线指电气设备需要接地的部位用金属导 体与接地体相连接的部分,是接地电流由接地 部位传导至与在地的途径。接地线中沿建筑物 表面敷设的共用部分称为接地干线,电气设备 金属外壳连接地干线部分称为接地支线。位传 导至大地的途径。接地线中沿建筑物表面敷设 的共用部分称为接地干线,电气设备金属外壳 连接至接地干线部分称为接地支线。
1-3 1-4
二、工作接地 电力系统中因运行需要,将中性点直接或经 消弧线圈、电阻、击穿保险器等与大地作金属 连接,称为工作接地。如图1-5电力系统中性点 接地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安全、可靠、方 便和经济等几方面的问题。中性点接地的主要 作用是:降低人体接触电压;迅速切断故障 设备电源;降低设备绝缘要求。 无线电和电子设备采用屏蔽接地,可以有效地 防止各种电磁干扰,提高设备的运行可 靠性和测量准确度,因此也属于工作接地。

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

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

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什么是接地保护,什么是接零保护,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的区别是什么?1、什么是保护接地?接地保护又常称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以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

使电工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措施。

可防止在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下金属外壳带电时强电流通过人体,以保证人身安全。

所谓保护接地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

接地保护一般用于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三相三线制)的供电系统中,用以保证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漏电时产生的对地电压不超过安全范围。

如果家用电器未采用接地保护,当某一部分的绝缘损坏或某一相线碰及外壳时,家用电器的外壳将带电,人体万一触及到该绝缘损坏的电器设备外壳(构架)时,就会有触电的危险。

相反,若将电器设备做了接地保护,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就会沿接地装置和人体这两条并联支路分别流过。

一般地说,人体的电阻大于1000欧,接地体的电阻按规定不能大于4欧,所以流经人体的电流就很小,而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很大。

这样就减小了电器设备漏电后人体触电的危险。

什么情况下采用保护接地?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在正常情况下各种电力装置的不带电的金属外露部分,除有规定外都应接地。

如:1)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的外壳。

2)电力设备的传动装置。

3)配电屏与控制屏的框架。

4)电缆外皮及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

5)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设的钢索及起重机轨道。

6)装有避雷器电力线路的杆塔。

7)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力装置的外壳及支架。

保护接地与接零保护各适用于什么场合?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零保护。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地保护。

接地与接零

接地与接零

接地与接零
一、接地
所谓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的某一可导电部分与大地之间用导体作电气连接。

简单的说,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大地土壤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1)工作接地: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能安全工作,必须把电力系统(电网上)某一点通常为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此种接地可直接接地或经电阻接地、经电抗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

(2)保护接地:在正常情况下把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外壳和机械设备的金属构件,用导线和接地体连接起来,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4欧姆。

(3)重复接地: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除在中性点直接接地以外,为了保证接地的作用和效果,还须在中性线上的一处或多处再作接地,称为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的电阻应小于10欧姆。

(4)防雷接地:防雷装置接地,称为防雷接地。

二、接零
电气设备与零线连接,称为接零。

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连接,有效地起到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作用。

接零又可分为:
(1)工作接零:电气设备因运行需要而与工作零线连接,称为工作接零。

(2)保护接零: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和机械设备的金属构架与保护零线连接,称为保护接零。

城防、人防、隧道等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的施工现场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变电所防雷接地线应与工作接地线相连接
接地保护(TT系统)
三相四线接零保护(TN-C系统)
三相五线接零保护(TN-S系统)。

接地与接零讲解

接地与接零讲解
1 什么是火线、零线、地线
为了使交流电有很方便的动力转换功能, 通常工业用电,三根正 弦交流电,电流相位(反映电流的方向 大小)相互相差120度。通常我 们将每一根这样的导线称为相线(火线),通常电力传输是以三相四线 的方式,三相电的三根头称为相线,三相电的三根尾连接在一起称 中性线也叫"零线"。叫零线的原因是三相平衡时刻中性线中没有电 流通过了,再就是它直接或间接的接到大地,跟大地电压也接近零。 地线是把设备或用电器的外壳可靠的连接大地的线路,是防止触电 事故的良好方案.火线又称相线,它与零线共同组成供电回路。在 低压电网中用三相四线制输送电力,其中有三根相线一根零线。为 了保证用电安全,在用户使用区改为用三相五线制供电,这第五根 线就是地线,它的一端是在用户区附近用金属导体深埋于地下,另 一端与各用户的地线接点相连,起接地保护的作用。
a、 照明开关为何必须接在火线上?
如果将照明开关装设在零线上,虽然断开时 电灯也不亮,但灯头的相线仍然是接通的,而 人们以为灯不亮,就会错误地认为是处于断电 状态。而实际上灯具上各点的对地电压仍是 220伏的危险电压。如果灯灭时人们触及这些 实际上带电的部位,就会造成触电事故。所以 各种照明开关或单相小容量用电设备的开关, 只有串接在火线上,才能确保安全。
• 3) 塑料绝缘导线直接暗埋,不利于线路 检修和保养。
中性点 中性点与中性线
火线 火线
零点
火线 中性线
零点与零线
零线
在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中,其中三个
绕组连在一起的点称为三相电路的中性 点(1)。由中性点引出的线称为中性 线(2)。
当三相电路中性点接地时,该 中性点成为零点(1)。此时,由 零点引出的线称为零线(2).
2 中性点为什么要接地

电气设备的接地与接零

电气设备的接地与接零

电气设备的接地与接零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电气设备中,接地主要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而接零则是为了保护设备本身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气设备的接地和接零的概念、作用、标准和方法。

一、接地与接零的概念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与地方或地线相连的过程,实现设备的安全接地。

接地能有效地排除电设备上的静电和漏电,使人体和设备免受电击的危害。

接地还能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减少噪声干扰和电磁辐射的发生。

接零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零线与地线相连的过程,形成设备的接零系统。

接零能够保证电气设备电路中的零线电势与地势相等,避免电气设备产生漏电、电弧等危险。

二、接地与接零的作用1. 保护人身安全:接地能将设备上的漏电流安全导入地线,防止漏电直接经过人体,减少电击事故的发生。

2. 保护设备安全:接零能够及时排除电气设备中的漏电,避免设备本身的损坏和火灾的发生。

同时,接零还能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减少电磁辐射:接地和接零能够有效地减少设备的电磁辐射,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其他设备的干扰。

4. 防止静电积聚:接地能够快速地排除设备上的静电,避免静电积聚引发的火灾和爆炸风险。

三、接地与接零的标准电气设备的接地和接零需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我国现行的标准是《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177-2018)和《电气装置的接零与零线的连接设计规范》(GB 50178-2018)。

1. GB 50177-2018《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该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的接地设计中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规范。

主要包括接地装置的选型、设计与施工要求,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和要求等。

该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接地安全,防止漏电和电击事故的发生。

2. GB 50178-2018《电气装置的接零与零线的连接设计规范》该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的接零与零线的连接设计中的要求和技术规范。

主要包括接零点的设置要求、零线的选择要求、接零电阻的测试方法和要求等。

接地与接零的基本知识

接地与接零的基本知识

接地与接零的基本知识一.接地、接零的类型及其作用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电力设备宜接地或接零。

接地,一般是指电气装置为达到安全和功能的目的,采用包括接地极、接地母线、接地线的接地系统与大地做成电气连接,即接大地;或是电气装置与某一基准电位点做电气连接,即接基准地。

接地的类型可分为: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及功能性与保护性合一的接地。

或按其不同的作用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接零,过电压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等。

⑴工作接地:在工作正常或事故情况下,为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必须在电力系统中某一点进行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此种接地可直接接地或经特殊装置接地,这种接地多在变压器低压侧使用。

(详见图一)工作接地的作用:保证电气设备可靠地运行;降低人体接触电压;迅速切断故障设备;降低电气设备或送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

⑵保护接地:为防止因绝缘破坏而遭到触电的危险,将与电气设备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或架构同接地体之间做良好的连接,称为保护接地(详见图二)。

这种接地一般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采用。

保护接地的作用:若设有保护接地装置,当绝缘层破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短路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装置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

流过每条通路的电流值将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通常人体的电阻比接地电阻大几百倍(一般在1000Ω以上),所以当接地电阻很小时,流经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因而人体就避免了触电的危险(详见图三)。

⑶重复接地: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地再次做金属连接,称为重复接地(见图一)。

重复接地作用:当系统中发生碰壳或接地短路时,可以降低零线对地的电压,当零线发生断线时,可以使故障程度减轻。

⑷接零:将与带电部份相绝缘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相连接,称为接零(详见图二)。

接零的作用:当电气设备发生碰壳短路时,即形成单相短路,使保护设备能迅速动作断开故障设备,避免人体触电危险。

因此,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1kv 以下的系统下必须采取接零保护。

接地与接零的安全要求

接地与接零的安全要求

接地与接零的安全要求一、前置知识在了解接地与接零的安全要求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概念:1.接地: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机体与地面直接连接起来,使之处于同一电位。

2.接零:将电气设备的电源中性点(或称零线)与地面直接连接起来,使之处于同一电位。

二、为什么需要接地与接零接地和接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机体和电源中性点都应该与地面处于同一电位,以保证人身接触电气设备时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同时,接地与接零还能够减小电气设备的电磁干扰,提高其稳定性。

三、接地与接零的安全要求在进行接地与接零操作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安全要求:1. 接地电阻要求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系统中接地装置与地面之间的电阻。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应该小于4欧姆。

若接地电阻过大,会导致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下降,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2. 接地材料要求使用接地材料时,应该选择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的材料。

常用的接地材料包括铜、铝等;在潮湿环境下,不应该使用铁作为接地材料,以免铁生锈导致接地电阻增大。

3. 接地线路要求接地线路应该独立设置,不与其他电缆共用。

同时,接地线路的截面积应该大于2.5平方毫米。

在接地线路的断面积中不应该使用塑料,以免发生灼烧。

4. 接零要求在接零时,应该采用独立的零线,与其他电缆绝缘。

同时,零线应该与线路开关联锁,确保线路断开后零线也能够断开,避免残留电流引起安全隐患。

四、总结接地和接零是电气设备运行中非常重要的安全要求。

在进行接地与接零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安全要求,以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特别是在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中,更需要注意接地和接零的安全问题。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

江苏长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JIANGSU CHANGJIANG ELECTRIC CO.,LTD第 1 页 共 1页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接地保护:为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危险,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相连,称为接地保护。

接零保护:为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危险,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变电器中性线相连接就称为接零保护。

接地:在电力系统中,将电气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联接叫接地。

接零:将电气设备和用电装置的金属外壳与系统零线相连接叫做接零。

接地与接零的目的:一是为了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工作性接地),另一目的是为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保护性接地和接零)接地保护适用于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

在这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份,例如变压器、电动机以及其它电器等的金属外壳和底座均可采用接地保护。

(一般电厂均采用三相四线制系统)接零保护适用于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外壳可采用接零保护。

当采用接零保护时,除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必须采取工作接地以外,同时对零线要在规定的地点采取重复接地。

中性点: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的三相绕组星形联接的公共点称为中性点,如果三相绕组平衡,由中性点到各相外部接线端子间的电压绝对值必然相等。

零点:如果中性点是接地的则该点又称为零点。

中性线:从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作中性线;而从零点引出的导线称作零线。

三相五线制系统: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除中性线之外,再从电源中性点单独引出一根保护线(PE 线)所形成的系统,称为三相五线制系统。

,通常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

中性线具有如下功能:用来接使用相电压的设备;用来传导三相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用来减少负荷中性点的电压偏移。

PE 线功能:保障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及带电外壳时的触电事故。

通过保护线(PE),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份的金属外壳接到电源中性点的接地点去。

接地与接零

接地与接零

接地与接零
接地和接零在工程上应用极为广泛,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如漏电)所造成触电危险的重要措施。

接地是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架空线路的杆塔等,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也称为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是将系统中的某一点(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过消弧线圈(电抗)、电阻、击穿熔断器等特殊装置接地。

接零是指低压电气设备的外壳与零线的直接连接,系统使用保护接零时,线路超过1千米处,要求将零线重复接地,可有效地降低低压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缩短碰壳或接地短路的持续时间,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尤其是在零线断线时,能使设备上的电位大为降低,减轻触电危险性。

在接零保护系统中,零线上不能装置熔断器或开关,防止它们将零线回路断开时造成零线上可能带有很高的电位,导致发生触电事故。

在同一电网系统中,一般只能采用同一种保护方式,不允许一部分设备使用保护接地,一部分设备使用保护接零,否则,当某一接地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零线电位升高,这时接零设备外壳上可能带上危险电压,这是十分危险的。

高压电气设备全部采用保护接地,3~10千伏高压设备单独使用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0欧,低压电气设备以及变压器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高压电气设备与低压电气设备共同使用一组接地装置时
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升高,大大增加触电的危险。如果是如图-3那样,变压器的中性电直
设备 设

Rc
Id
Rd
图-2 中性点不接地时一相碰地
图-3中性点接地时一相碰地
接接地,即变压器有工作接地,上述危险就可减轻或基本消除,这时,接地电流ID主要通过碰地处接地电
阻Rd和工作接地电阻Rd构成回路,接零设备对地电压为:Uo=IdR=U/Rd+Ro*R。(式-1)由此可见,减少

的安全。
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系统中宜采用该接地方式。
R。
保护接零的工作原理使怎样的呢?
图-8 保护接零原理图
图-9为保护接零的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有
A
某一相带电的相线碰连上外壳时,通过设备外壳形成该相
B
线对零线的单相短路(即碰壳短路),短路电流Id总是比
C
较大,这样促使安装在相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
那么,能不能用降低接地电阻R。和Rd的办法来增加事故电流,以使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呢?理论上是 可以的,但在实际上却是困难重重的。例如,对于100A的熔断器,事故电流应大于400A,要求接地电阻为: Ro+Rd≤U/ID=220/400=0.55欧姆,要求达到这样小的接地电阻,不但不经济在土壤电阻较高的地方,简直就 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这个办法也是难以行通的。
常危险的。如果象图-4示那样,低压边中性点直
〒〒〒
接接地,则低压边对地电压将受到工作接地电

阻的限制,不会太高。这时,高压接地电流Icd
U。
通过低压工作接地和高压线路对地分布电容构
r。
成回路。低压零线对地电压Uo=Idro(式-2)
Icd
一般情况下,要求在发生高压窜入低压时U。不
图-4中性点接地对高压窜入低压的防护作用 得超过120伏,这就要求工作接地电阻:
(1).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底座及与其相连的传动装置;
(2).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或围栏;
(3).配电屏、控制台、保护屏及配电柜(箱)的金属框架或外壳;
(4)电缆接头盒的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和配线的钢管;
此外,某些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互感器的二次线圈等,也应予以接地。
的系统中,没有安全装置是绝对不允许的。
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如果不采用保护接零而采用保护接地,情况又会怎样呢?
我们也可以来分析一下,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不采用保护接零而采用保护接地所出现的情况
是什么。
如图-11中电动机设有保护接地装置,接地
A 电阻为Rd,当一相带电部分碰连外壳时,人体
其次,保护接零系统中的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⑵ 适用的范围不同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 它们都是维护人身安全的两种技术措施,虽也有相似的地方,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不同之处
⑴ 保护原理不同 低压系统保护接地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高压系统的保
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促成系统中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 保护接零的主要作用是借接零线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小,这就有可能采用保护接地把漏电设备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电压以下。但重要的一条是----在有接地的电
网中,这以规律是不一定成立的。
那么,保护接地的应用范围有哪些呢?
保护接地的适用于不接地的电网。在这种电网中,无论环境如何,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
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主要包括:
类似地,采用降低保护接地电阻YD以降低事故设备对地电压的办法也是难以行通的。假如限制事故设备 对地电压UD=36V,则降在工作接地电阻上的电压U。=U-UD=220-36=184V,若工作接地电阻R。仍按4欧姆考虑, 可求得:RD=UD/U。*R。=36/184*4=0.78欧姆。显然,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合适的。由以上的分析可知:
如图-2所示,如果电网的中性点不接地,当有一相碰地时,接地电
流不大,设备仍可运行,故障可能长时间存在,但这时电流通过设备
CB
B 和人体回到零线而构成回路,这是很危险的。应当看到,发生上述故
C 障时,不只是某一接零设备处在危险状态,而是由该变压器供电的所
R。
有接零设备都处在危险状态中,同时,没有碰地的两相对地电压显著
当正常或故障的情况下,都能使电气设备可靠运行,并有利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一般把系统的中性点直接
接地,如图-1中的R。即为工作接地。由变压器三线圈接出的也叫中性线即零线,该点就叫中性点。
A
A
工作接地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减轻一相接地的危险性;稳定系统的
电位,限制电压不超过某一范围,减轻高压窜入低压的危险。
工作接地是如何减轻一相接地的危险性的呢?
O
Rd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部分与电源分断开来,消除隐患
Rd
保障了人身的安全。
Id 设备
我们再进一步地来分析不采用该接地方式会出现怎样

情况。在三相四线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如
果用电设备不采取任何的安全措施,则设备漏电时,触及 R。工作接地地
重复接地Rc
设备的人体将承受近220V的相电压,这样的情况显然是非
绝缘电阻组成,并可看作式二者的并联。一般情况下,绝缘
电阻大于分布电容的容抗,如果把绝缘电阻看作式无限大,
Z
Id
则对地电压:
2
22
Ud=3URr/3Rr-JXc=3URr/√9Rr+1/ω c
(式-5)式中:C--每相对地分布电容;Xc=1/wc;ω=2лƒ

设 备 Rr
电源角频率。
当电网对地绝缘正常时漏电的设备对地电压很
忽略不计。而人体的电阻如果按1000欧姆考虑的话,则通 过人体的电流就为IR=220/1000=0.22安=220毫安。已知,
设备
Rr

20-25毫安以上的工频电流对人体就有危险了,而100毫安
的电流就足以使人致命,这里的220毫安的电流给人带来的 R。
IR
危险就更可想而知了,所以,在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 图-10 没有安全装置的设备漏电危险性示意图
第二页
另以种接地方式---保护接零
A
什么是保护接零呢?保护接零就是电气设备在正常
B
运行的情况下,将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电网的零线
C
紧密地连接起来,这种接线方式就叫保护接零。如图—8
O
所示。
从图-8中可知,万一某一相线碰壳时,短路电流要比
Id 设备
保护接地时大得多,使相线的熔丝熔断,以达到保护人身
B 处在和保护接地装置并联的位置,其简化电路
C 图如图-10所示。这时,事故电流大部分经过
O 保护接地电阻Rd和工作接地电阻R。形成回路,
只有很少一部分通过人体。通过人体的电流决
设备
定于人体电阻和人体的接触电压。按照图-12的
UD
Rr

情况,人体接触电压即电动机的外壳对地电压
U
亦即降在接地电阻Rd上的电压,为了要知道人
如图-6所示,在不接地的低压系统种,当
C
一相碰壳时,接地电阻Id通过人体和电网对地绝
缘阻抗形成回路。如各相对地绝缘阻抗相等,运
用电工学的方法,可求得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

Ud=3URr/3Rr+Z(式-4)。式中:U--电网电压


Rr--人体电阻;Z--电网每相对地绝缘阻抗。
R。
图-5保护接地
电网对地绝缘阻抗Z由电网对地分布电容和对地
R。可限制U。在某一安全范围以内。
那么,工作接地是如何稳定系统电位的呢?
如图-4所示,高压为10千伏电网,低压为
10KV
380/220V 380/220伏电网,当绝缘损坏时,高压电意外窜
入低压边时,整个低压系统对地电压都将升高,
如果低压系统不接地,其对地电压可升高到数
千伏,这对大量接触低压设备的工作人员是非
电阻值的要求是:R。<4欧姆。该接地方式适用于三相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和单相安全电压的悬浮
供电系统的一种安全保护方式。这种系统必须有独立的变压器供电,具体的应用场合,矿山地下作业,有爆
炸危险的化工单位,以及其他高度危险环境的供电场所。 图-5即为保护接地的示意图。
A
保护接地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B
Z,所以设备对地电压大大降低。只要适当控制Rb的大小,即
Z
Id
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在安全范围内。
例如,对于长度1KM的380V电缆电网,如人体电阻

为1500欧姆,当发生漏电且人体触及设备时,人体承受的电

备 Rr 压约为127V,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84.5MA,这对人体时很危
险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加上保护接地,且接地电阻Rb=4欧
图-9 保护接零原理分析图
常危险的。如图-10所示,变压器的工作接地构成回路,其
B
大小为:IR=U/Rr+Ro(式-7)式中的U为220V相电压;
C
Rr为人体电阻;R。为工作接地电阻。这样一来,工作接地
O
电阻R。通常在4欧姆以下,比人体电阻Rr要小得多,可以
Id
低,但当电网绝缘性能显著下降,或电网分布很广时,对
图-6 不接地危险性示意图
地电压可能就会上升到危险的程度。这就由必要采取图-7所示的保护接地措施。
有了保护接地以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主要决定
于保护接地电阻Rb的大小。由于Rb和Rr并联,且Rb﹤Rr,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