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国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国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国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左传答案:D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二、多选题1. 下列哪些是《论语》中的篇章?A. 学而B. 为政C. 孟子D. 里仁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古代“六艺”的内容?A. 礼B. 乐C. 射D. 算答案:A、B、C三、填空题1. 孔子的弟子中,以“好学”著称的是________。

答案:颜回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的________篇。

答案:离娄上四、简答题1. 简述《大学》中“格物致知”的含义。

答案:《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 请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

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原则,它强调在与人交往时,应以自己的感受为标准,不把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强加给别人。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庸》中“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意义。

答案:《中庸》中的“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平衡和谐的生活哲学,它强调在行为和思想上保持适度,避免极端。

在现代社会,这一思想有助于指导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求平衡,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分析《孟子》中“性善论”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孟子》中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也对后世的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强调了教育和环境对人性发展的重要性。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1. 引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

对于学习国学经典的人来说,熟练掌握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理论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国学经典,我们整理了一份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本文将介绍题库的概述和内容,并附上一些示例题目和答案。

2. 题库概述本题库收集了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等国学经典中的重要内容。

题库中的题目分为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多种类型,涵盖了国学经典的各个方面。

每道题目都有详细的解析和答案,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题目示例3.1 选择题1.以下哪部作品是道家经典? 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道德经》正确答案:D解析:《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老子所著,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

2.以下哪个词语是用来形容《论语》的?A. 仁者爱人 B. 政治原则 C. 道德经典 D. 人生哲学正确答案:D解析:《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包括了众多关于人生道理和行为准则的论述,因此可以称之为人生哲学。

3.2 判断题判断题需要判断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

1.孟子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家。

正确答案:错误解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注重人性的善和教育的重要性。

2.《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中的一部。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大学》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3.3 简答题简答题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并进行简要的阐述。

1.请简要介绍《论语》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答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和教诲。

《论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等重要内容。

其中,孔子对仁、礼、智、信等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

4. 结论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的整理为学习国学经典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

国学经典期末考试答案

国学经典期末考试答案

国学经典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仁智信勇严”出自?1.0 分∙A、《论语》∙B、《吴子》∙C、《六韬》∙D、《孙子兵法》我的答案:D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A、季札观乐中季札出使的是鲁国∙B、季札观乐是鲁国人为季札表演周王室的乐舞∙C、孔子对诗经进行了分类∙D、孔子修改了诗经的篇章我的答案:D3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

1.0 分∙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金榜题名∙C、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的答案:B4《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1.0 分∙A、4.0∙B、5.0∙C、6.0∙D、7.0我的答案:D5下列具有概括功能的是()。

1.0 分∙A、象形字∙B、∙C、会意字∙D、指事字我的答案:B6《孝经》把人分成五等人,第一等最高的是天子?1.0 分∙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A7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你的()。

1.0 分∙A、∙B、心灵∙C、本性∙D、本真我的答案:C8不属于郑玄在《六艺论》中对三传评说的是()。

1.0 分∙A、左氏善于礼∙B、公羊善于谶∙C、谷梁善于经∙D、公羊善于经我的答案:D9“广博易良”的“易良”的意思是()。

1.0 分∙A、能够进行改良∙B、能够把道理讲清楚∙C、能够从复杂中把握简易∙D、通俗易懂我的答案:B10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1.0 分∙A、修己∙B、∙C、乐他∙D、自弃我的答案:D11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的解释。

1.0 分∙A、忠∙B、仁∙C、孝∙D、义我的答案:C12《中庸》中“率性而谓道”的“率”的意思是()。

∙A、遵循∙B、领先占领∙C、随心随欲∙D、心想事成我的答案:A13“得意忘言”是彼此心里知道,不用计较于()了。

1.0 分∙A、对错∙B、是非∙C、∙D、行为我的答案:C14庄子认为治理天下,首先要()天下,然后才能治。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1.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

他们是:()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正确答案:A2.九十年,国祚废。

中的“祚”读作()A: zhà B: zhá C: zuò正确答案:C3.《千字文》中的“克念作圣”是指。

()A:能够克服圣人易犯的错误 B:克服自己的私念才能成为圣人 C:做一位圣人正确答案:B4.现存《论语》共多少篇?A:19 B:20 C:25 D:28 正确答案:B5.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A:《满江红》 B:《临江仙》正确答案:B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正确答案:B7.《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孙武 B:孙膑正确答案:A8.为下列字选择正确读音。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乐”A:lè B:yuè正确答案:B9.河姆渡遗址位于:()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正确答案:B10.是()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黎民百姓。

A:瑶姬 B:后羿 C:精卫 D:神农氏正确答案:B11.“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龙套”指的是()。

.A:一种戏服 B:一种游戏 C: 主角正确答案:A12.岳宗泰岱中提到了五岳之首是指()A:泰山 B:华山 C:衡山正确答案:A13.在《西游记》书中孙悟空是向()借来宝丹,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A:如来佛祖 B:灵吉菩萨 C:观音菩萨 D:弥勒佛正确答案:B 14.“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A:21点至23点 B: 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D:24点正确答案:B15.《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乌、巫、肖A:乌 B:巫 C:肖正确答案:C16.出自岳飞《满江红》的词句是()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大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地方民歌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战争歌曲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道德经》答案:D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B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A. 创新B. 纪律C. 勤奋D. 团结答案:B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A. 《易经》B. 《尚书》C. 《礼记》D. 《左传》答案:A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学习态度?A. 谦虚B. 勤奋C. 好奇D. 坚持答案:A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团队合作B. 终身学习C. 尊师重道D. 个人主义答案:B10. 下列哪部作品是《左传》的注解?A. 《春秋繁露》B. 《春秋谷梁传》C. 《春秋公羊传》D. 《春秋左氏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春秋三传”?A. 《春秋》B. 《左传》C. 《谷梁传》D. 《公羊传》E. 《国语》答案:B, C, D1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儒家的哪些思想?A. 个人修养B. 家庭和睦C. 国家治理D. 世界和平E. 经济发展答案:A, B, C, D13. 下列哪些是《道德经》中提到的“道”的特征?A. 无形B. 无名C. 无为D. 有为E. 有形答案:A, B, C14. “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体现了哪种社会价值观?A. 个人主义B. 集体主义C. 和谐D. 竞争E. 法治答案:B, C15. 下列哪些作品是《诗经》中的“雅”?A. 《大雅》B. 《小雅》C. 《周南》D. 《召南》E. 《鲁颂》答案:A, B, E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6. 《诗经》共分为风、雅、________三部分。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试题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氓》:"送于涉淇,至于顿丘。

"淇,指淇水,在今(A )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D.山东省2.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B )A.墨子 B.孟子C.庄子 D.荀子3.《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C )A.《伐檀》B.《七月》 C.《硕鼠》D.《君子于役》4.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 b )A.孟子B.墨子C.庄子 D.荀子5.成语"退避三舍"出自(B )A.《曹刿论战》 B.《晋楚城濮之战》 C.《烛之武退秦师》 D.《冯谖客孟尝君》6.《楚辞章句》的作者是()A.洪兴祖B.刘向C.刘安D.王逸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

A、孔融B、曹植C、曹丕D、王粲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 )。

A.《乐府诗集》B.《玉台新咏》C.《文选》D.《古诗源》9. 秦罗敷是汉乐府()一诗中的主人公。

A.《有所思》B.《行行重行行》C.《十五从军征》D.《陌上桑》10.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

A.《短歌行》B.《蒿里行》C.《观沧海》D.《龟虽寿》11.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A )A.《咏荆坷》 B.《饮酒》C.《归园田居》 D.《桃花源记》12.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唯一作对偶名的一联是(B)A.循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B.衾枕昧节候,褰开斩窥临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篱 D.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13.“初唐四杰”是指( )。

A.沈全期、宋之问、王勃、杨炯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C.王勃、杨炯、杜牧、李商隐 D.王维、孟浩然、卢照邻、骆宾王14.被后世誉为 " 孤篇横绝 " 的七言歌行是( )。

A.骆宾王的《帝京篇》 B.陈子昂的《感遇》C.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D.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1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A江水的流动过程B月亮的升落过程C花林的空间变换D白云的飘浮显隐16.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初中经典国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经典国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经典国学试题及答案1. 请解释“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哪四部著作?答案: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部经典?答案:出自《论语·颜渊》。

3. 以下哪个成语与“孟母三迁”的故事相关?A. 画蛇添足B. 孟母三迁C. 刻舟求剑D. 守株待兔答案:B. 孟母三迁4.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哪三个部分?答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答案:出自《论语·述而》。

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谁说的?答案:孔子。

7. 以下哪个成语与“卧薪尝胆”的故事相关?A. 卧薪尝胆B. 画饼充饥C. 杯弓蛇影D. 破釜沉舟答案:A. 卧薪尝胆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教育理念?答案:这句话体现了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教育理念。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答案:出自《周易·乾卦》。

10. 以下哪个成语与“负荆请罪”的故事相关?A. 负荆请罪B. 纸上谈兵C. 掩耳盗铃D. 指鹿为马答案:A. 负荆请罪1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体现了什么学习态度?答案:这句话体现了实事求是、不自欺欺人的学习态度。

1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答案:出自《孟子·离娄上》。

1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是谁说的?答案:孔子。

14. 以下哪个成语与“指鹿为马”的故事相关?A. 指鹿为马B. 滥竽充数C. 画龙点睛D. 狐假虎威答案:A. 指鹿为马1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教育理念?答案:这句话体现了终身学习、乐于教诲的教育理念。

国学读本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读本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读本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是春秋时期哪个国家的人士?A. 齐国B. 鲁国C. 秦国D. 楚国答案:B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道德经》B. 《论语》C. 《孟子》D. 《易经》答案:A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D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易经》中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答案:A5. “吾日三省吾身”是哪位儒家学者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B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里仁篇D. 泰伯篇答案:C8.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哪部书籍?A. 《庄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9.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雍也篇C. 子罕篇D. 泰伯篇答案:B1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_”。

答案:仁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各地的民歌3. 《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由________所著。

答案:孔子4. “________”是《易经》中的核心思想之一。

答案:变易5. 《左传》是《春秋》的注解之一,由________所著。

答案:左丘明6. “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

答案:中庸7. “________”是《孟子》中提倡的“仁政”思想。

《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下面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见于西汉刘向《列女传•母仪篇》的是 A 。

A.孟母三迁B.断织劝学C.杀猪取信D.孟子去妻2.孟子游说诸侯,被授与“卿”之高位,是在__ D ___。

A.宋国B.魏国C.滕国D.齐国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自__ B_ 。

A.《论语》B.《孟子》C.《荀子》D.《庄子》4.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是在C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5.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人性善”的思想家是 B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告子6.提出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命题的思想家是__D__。

A.孔子B.墨子C.荀子D.孟子7.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国学大师是__C__。

A.王国维B.梁启超C.蔡元培D.章太炎二、多项选择1.以下篇目出自《孟子》的有BCD 。

A.《公冶长》B.《公孙丑》C.《告子》D.《尽心》E.《为政》2.下列名句出自《孟子》的有__ABDE___。

A.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B.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C.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D.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E.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2006年,全球130多万华人通过网上投票选出了“十大国学大师”。

下列属于“十大国学大师”的是_ ABCE__。

A.梁启超B.陈寅恪C.鲁迅D.季羡林E.冯友兰4.下列成语典故出自《孟子》的有__ABCDE___。

A.五十步笑百步B.始作俑者C.出类拔萃D.率兽食人E.尽信书不如无书三、默写(名句填充):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

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原创】国学经典期末试题答案整理

【原创】国学经典期末试题答案整理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儒家的思想,语出《论语.子路》,是孔子的话讲的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从一个方面提出了君子与小人的修养与准则.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以他平他”,即让相互差异、矛盾、对立的事物相结合,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和谐;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

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以同裨同”,即排斥差异、矛盾、对立的事物的相互结合,只求同质事物的绝对同一。

和是不同质的东西合理配合,是多样的统一;同是相同质的东西简单重复与重合,是单调的同一.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君子讲调和而不盲从附和,小人盲从附和而不讲调和,”只和睦相处,不盲从苟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朱熹集注:和者,无乖戾之心。

同者,有阿比之意。

自古至今,人与人处世交往,君子与小人之分也就如此。

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在其外表现未必都一样,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宇宙万物的存在都是“和”,不是“同”。

孔子提出“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并且把它看作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这一原则也就成为人们处理一切事务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只有真君子才能与大众和谐相处而又拥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人生。

只有真君子才能和而不同。

在社会发展的追求中,智者总是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庸者总是强求一致,因容不得差异而往往造成矛盾冲突。

君子,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

国学智慧——期末考试答案

国学智慧——期末考试答案

国学智慧作业标题: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正确答案:√2《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A、鲁国B、燕国C、赵国D、魏国正确答案:A3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

()正确答案:×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B、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C、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D、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正确答案:D5孔子用()区分君子与小人。

B、道德C、血统D、官职大小正确答案:B作业标题:《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1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

()正确答案:×2《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小人”一词出现107次。

()正确答案:×3在儒家典籍里()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A、人与天B、天与地C、人与人D、人与神正确答案:C4孔子最提倡以()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B、财产C、阶层D、道德正确答案:A5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

A、《左传》B、《国语》C、《楚辞》D、《论语》正确答案:D6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正确答案:√作业标题:君子的内涵1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

()正确答案:√2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说的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听天由命,不用学习的意思。

()正确答案:×3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修己B、务本C、乐他D、自弃正确答案:D4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A、要修己B、要利他C、要吃亏D、要乐他正确答案:C5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的解释。

A、忠B、仁C、孝D、义正确答案:C作业标题:君子之道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的描述。

A、孝B、仁C、忠D、义正确答案:B2墨家的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的爱是有差别分先后顺序的。

()正确答案:√3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的人就是好人。

国学知识题库及答案详解

国学知识题库及答案详解

国学知识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单选题1.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是《诗经》中的篇章?A. 《关雎》B. 《逍遥游》C. 《滕王阁序》D. 《将进酒》答案:A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部古籍?A. 《论语》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二、多选题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E. 《尚书》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五经”?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周易》E. 《春秋》答案:A, B, C, D, E三、判断题6. 《左传》是《春秋》的注解之一,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答案:正确7. “道可道,非常道”是《道德经》中的名句,其作者是老子。

()答案:正确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其意在鼓励人们不断自我提升。

()答案:错误(出自《易经》是正确的,但原文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四、填空题9. 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答案:论语10.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总称,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答案:诗经五、简答题11. 简述《易经》的基本思想。

答案:《易经》的基本思想是阐述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强调阴阳变化和五行相生相克,提倡顺应自然规律,通过变易来达到和谐。

12. 什么是“仁”?并简述孔子对“仁”的理解。

答案: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包括爱人、宽容、尊重等。

孔子认为仁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主张以爱人为本,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仁的理想。

六、论述题13. 论述《孟子》中关于“性善论”的观点,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

答案:《孟子》中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但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来发展和完善。

国学班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国学班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国学班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儒家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大学》答案:C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古籍?A. 《周易》B. 《尚书》C. 《诗经》D. 《礼记》答案:A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D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学习态度?A. 谦虚B. 勤奋C. 诚实D. 好奇答案:C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儒家代表人物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答案:A6.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书”?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春秋》答案:D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谁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庄子答案:A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教育理念?A. 终身学习B. 尊师重道C. 团队合作D. 竞争意识答案:A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哪部道家经典?A. 《道德经》B. 《庄子》C. 《列子》D. 《黄帝内经》答案:A1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哪位儒家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朱熹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满分10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

答案:地方民歌2. “仁者爱人”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其中“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______次。

答案:109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中的______篇。

答案:述而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关于______的论述。

答案:启发式教学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出自《论语》中的______篇。

答案:雍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满分20分)1. 请简述孔子的“中庸之道”。

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古文】《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于()。

A. 子罕言利\B. 予欲无言\C.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D.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答案:C解析:这句话是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说的。

这句话意味着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达到“得道”的境界。

2. 【古诗】下面哪首诗是白居易的作品()。

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送元二使安西》\D.《望月怀远》答案:C解析:《送元二使安西》是白居易的作品,该诗描写了送别好友远行的情景,表达了牵挂和祝福之情。

3. 【中国古代人物】下列哪位是唐朝著名诗人()。

A. 李白\B. 苏轼\C. 陆游\D. 纳兰性德答案:A解析:李白是唐朝时期的杰出诗人,以豪放的诗风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而著名,被誉为"诗仙"。

二、填空题1. 【词语解释】下列词语中,与孔子有关的是()。

A. 魏晋\B. 佛教\C. 孙中山\D. 春秋答案:D解析:春秋是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

2. 【成语翻译】成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燎原”是指()。

A. 开始燃烧\B. 蔓延\C. 燃烧完毕\D. 熄灭答案:B解析:成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比喻微小的力量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迅速扩大和蔓延。

三、问答题1. 【儒家思想】请简要解释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答: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

儒家强调人之为人,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做人的道理。

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通过学习、教育和进修,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追求“仁”的境界,实现自己和社会共同发展进步。

四、解答题试题:下面列举了几位中国古代文化名人,请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写出对应的姓名和主要贡献。

1. 【姓名】他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参考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参考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一、复习范围根据教学大纲,本课程复习考试范围是第一章至第九章。

二、考试形式、答题时限考试形式是闭卷考试,答题时限为90分钟三、期末考试题型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填空、名词简释、简答题和问答题四种。

填空题主要在常识中产生,个别内容在名词中产生。

四、期末复习题(一)常识1.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

2.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

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

3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

4. 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

5. 《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

6.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

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8.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

9. 《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0.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11. 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12. 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13.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

14. 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

15.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

16. 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17. 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

18. 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

19.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

20. 研究《楚辞》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

这三本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目。

国学原典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原典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原典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A. 法治思想B. 道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C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宫廷音乐B. 民间歌谣C. 祭祀歌曲D. 宗教颂歌答案:B3. 《孟子》一书是儒家学派的哪一位思想家所著?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B4. 《左传》是《春秋》的注解,它属于哪一种体裁?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历史记载答案:D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坎卦D. 离卦答案:A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B7.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谁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8.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哪一位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B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道德经》的哪一位道家思想家?A. 老子B. 庄子C. 列子D. 韩非子答案:A1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集,其中“尚”字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上古2.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是由________个基本卦象组合而成。

答案:八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自《论语》中的________篇。

答案:子路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中的________篇。

答案:尽心5. 《庄子》中的“逍遥游”体现了庄子的________思想。

答案:自由6. 《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的历史。

国学导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导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导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哪位儒家大师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哪部古籍?A. 《孟子》B. 《荀子》C. 《论语》D. 《大学》答案:C3.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左传》答案:D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A. 《易经》B. 《尚书》C. 《诗经》D. 《春秋》答案:A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哪位哲学家的思想?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孟子答案:B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哪位儒家学者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B7.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A8.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哪位儒家学者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B9. “无为而治”是哪种哲学流派的核心思想?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B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下哪位儒家学者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________。

答案:民间歌谣12. 《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由孔子修订,记录了________年的历史。

答案: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13.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学习方法,其含义是________。

答案: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或认识1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论语》,其含义是________。

答案:在任何三个人中,总有一个可以成为我的老师15.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出自《孟子》,其含义是________。

国学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考试题及答案国学,又称汉学,是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学问。

它涵盖了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下面是一些国学考试的题目及答案,供参考。

题目一:《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哪三个部分?答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是各地的民歌,“雅”包括“大雅”和“小雅”,是宫廷诗歌或官方的乐歌,“颂”则是祭祀时所用的乐歌。

题目二:《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主要记录了哪位思想家的言论和思想?答案:《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

题目三:请列举中国四大名著,并简述每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

答案:1. 《红楼梦》: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2. 《西游记》: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

3.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国争霸的故事。

4. 《水浒传》:描绘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反抗腐败官僚的故事。

题目四:《易经》中的“乾”卦代表什么?答案:《易经》中的“乾”卦代表天,象征着创造、积极、刚健等特质,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

题目五:请简述“道家”的哲学思想。

答案:道家哲学以“道”为核心,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强调个人修养和内在的精神自由。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题目六:《春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答案:《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由孔子修订,其特点是简练、含蓄,常通过“微言大义”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

题目七:《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的“三传”,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案:- 《左传》:以史实详细、文笔生动著称,是《春秋》三传中最为重要的一部。

- 《公羊传》:以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注重政治和道德的教化。

- 《谷梁传》:注重礼制和法度,解释《春秋》时更侧重于礼法的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仁智信勇严”出自?1.0 分∙A、《论语》∙B、《吴子》∙C、《六韬》∙D、《孙子兵法》我的答案:D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A、季札观乐中季札出使的是鲁国∙B、季札观乐是鲁国人为季札表演周王室的乐舞∙C、孔子对诗经进行了分类∙D、孔子修改了诗经的篇章我的答案:D3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

1.0 分∙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金榜题名∙C、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的答案:B4《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1.0 分∙A、4.0∙B、5.0∙C、6.0∙D、7.0我的答案:D5下列具有概括功能的是()。

1.0 分∙A、象形字∙B、形声字∙C、会意字∙D、指事字我的答案:B6《孝经》把人分成五等人,第一等最高的是天子?1.0 分∙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A7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你的()。

1.0 分∙A、精神∙B、心灵∙C、本性∙D、本真我的答案:C8不属于郑玄在《六艺论》中对三传评说的是()。

1.0 分∙A、左氏善于礼∙B、公羊善于谶∙C、谷梁善于经∙D、公羊善于经我的答案:D9“广博易良”的“易良”的意思是()。

1.0 分∙A、能够进行改良∙B、能够把道理讲清楚∙C、能够从复杂中把握简易∙D、通俗易懂我的答案:B10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1.0 分∙A、修己∙B、务本∙C、乐他∙D、自弃我的答案:D11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的解释。

1.0 分∙A、忠∙B、仁∙C、孝∙D、义我的答案:C12《中庸》中“率性而谓道”的“率”的意思是()。

1.0 分∙A、遵循∙B、领先占领∙C、随心随欲∙D、心想事成我的答案:A13“得意忘言”是彼此心里知道,不用计较于()了。

1.0 分∙A、对错∙B、是非∙C、语言∙D、行为我的答案:C14庄子认为治理天下,首先要()天下,然后才能治。

1.0 分∙A、了解∙B、安抚∙C、顺应∙D、恩惠我的答案:C15“无为”就是要放权,“无不为”就是要抓住()。

1.0 分∙A、重点∙B、关键∙C、要害∙D、方向我的答案:C16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1.0 分∙A、甘谷县∙B、蓝田县∙C、嘉裕县∙D、雁门县我的答案:A17《礼》是对先祖的()。

1.0 分∙A、怀念∙B、思念∙C、尊重∙D、尊崇我的答案:A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 分∙A、鲁国曾是周公伯禽的封地∙B、现在的《春秋》是记录西周和东周的历史∙C、孔子编订了《春秋》∙D、《春秋》在春秋时期各国都有的一本书我的答案:B19“礼别异”、“乐合同”强调的是一个现实的()功能,政治化概念。

1.0 分∙A、文化∙B、社会∙C、政治∙D、经济我的答案:C20春秋时期继承《尚书》治国精髓的国家是()。

1.0 分∙A、赵国∙B、秦国∙C、魏国∙D、鲁国我的答案:D21古时对天的看法不包括:()1.0 分∙A、自然之天∙B、主宰之天∙C、法律之天∙D、道德之天我的答案:C22《新君主论》讲的主要是?1.0 分∙A、世界上各国政要的危机公关∙B、怎么当君主∙C、怎么统治国家∙D、怎么当领导人我的答案:A23庄子把人分为神人、智人和()。

1.0 分∙A、圣人∙B、贤人∙C、真人∙D、小人我的答案:C24三省六部制是跟哪本书借鉴的?1.0 分∙A、《大学》∙B、《中庸》∙C、《周礼》∙D、《论语》我的答案:C25《礼》是综合()而形成的。

1.0 分∙A、人伦关系∙B、物质分配∙C、等级秩序∙D、天道人情我的答案:D26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

1.0 分∙A、《左传》∙B、《国语》∙C、《楚辞》∙D、《论语》我的答案:D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A、史官在古代是很多官员的统称∙B、老子是出身于史官∙C、“天人”不是史官的组成系统∙D、古代的“卜官”也属于史官我的答案:C28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不正确的是()。

1.0 分∙A、老子讲道∙B、孔子讲义∙C、孟子讲义∙D、韩非子讲法我的答案:B29“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的?1.0 分∙A、老子∙B、孟子∙C、孔子∙D、荀子我的答案:C30不属于《诗经》中的篇章的是()。

1.0 分∙A、《伐檀》∙B、《硕鼠》∙C、《烛之武退秦师》∙D、《关雎》我的答案:C31《大学》放在四书的第一篇主要是因为《大学》准确概括了儒家的()。

1.0 分∙A、意义∙B、内容∙C、宗旨∙D、目的我的答案:C32法家的“因性说”的“因”是()的意思。

1.0 分∙A、因为∙B、顺着∙C、遵循∙D、按照我的答案:B33礼制是对礼的()进行概括。

1.0 分∙A、精神∙B、程序∙C、规范∙D、空间我的答案:C34老子所说的“道”是指()。

1.0 分∙A、道路∙B、道德∙C、手段∙D、宇宙的根本规律我的答案:D35恭俭庄敬这四个字是对一个人的基本的一个素养。

1.0 分∙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A36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1.0 分∙A、不同属性∙B、不同礼∙C、不同哲学∙D、不同政治我的答案:A37庄子说的“顺应天下”一方面是指顺应民心,另一方面是指顺应()。

1.0 分∙A、天道∙B、传统∙C、王道∙D、自然我的答案:B38“安而后能虑”的“虑”指的是()。

1.0 分∙A、思虑周详∙B、考虑∙C、顾虑∙D、想法我的答案:A39“明德”指的是像日月一样的德行,给人以()和温暖。

1.0 分∙A、光明∙B、光辉∙C、阳光∙D、柔美我的答案:A40“新民”的意思?1.0 分∙A、改变自己∙B、亲民∙C、学习∙D、实践我的答案:A41“正心”指的是每个人要正确地面对自己的()1.0 分∙A、心志∙B、心情∙C、心智∙D、心性我的答案:D42对《公羊传》和《谷梁传》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分∙A、是对《春秋》本意的诠释∙B、采用对答的形式表达∙C、解释何谓春秋之教∙D、没有谈义例我的答案:D43关于汉朝4个诗派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A、鲁诗侧重于讲故事∙B、鲁诗较谨言∙C、齐诗进行说解,把阴阳融进去∙D、毛诗强调诗的政治功能我的答案:A44不属于商鞅治国的三套理念的是()。

1.0 分∙A、帝道∙B、王道∙C、霸道∙D、人道我的答案:D45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的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1.0 分∙A、政府的政策∙B、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C、读书的普及∙D、礼制的发展我的答案:C46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1.0 分∙A、儒家∙B、法家∙C、道家∙D、纵横家我的答案:A47孔子最提倡以()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1.0 分∙A、格局∙B、财产∙C、阶层∙D、道德我的答案:A48《仪礼》的功能和《周礼》的特点?1.0 分∙A、“礼”的一个概念∙B、礼的做法∙C、礼的形成∙D、礼的发展我的答案:A49《中庸》里边讲五达道的意思是怎么去调节人际关系。

1.0 分∙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A50儒家所讲的道很大程度上讲的是“正道”,意思是?1.0 分∙A、道德∙B、品质∙C、修养∙D、知识我的答案:A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0 分)1《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12个国君,242年的历史大事纲要。

()1.0 分我的答案:√2《诗经》的编订有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1.0 分我的答案:√3“诚明”讲的是修养过程,“明诚”说的是讲教过程。

()1.0 分我的答案:√4孔子的“礼”与孟子的“礼”都是要恢复周天子的乐礼。

()1.0 分我的答案:×5百官在古代是由特定的家族担任的。

()1.0 分我的答案:√6“心斋”不是心性逍遥的前提。

1.0 分我的答案:×7儒家学说的“化性说”的意思?1.0 分我的答案:×8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

()1.0 分我的答案:×9孟子主张人应当居仁由义。

()1.0 分我的答案:√10儒家认为治国的人一定得是君子。

()1.0 分我的答案:√11我国在先秦的时候,音乐就以“乐谱”的形式传下来的。

()1.0 分我的答案:×12九流十家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

()1.0 分我的答案:√13墨子尊天,但反对有命。

()1.0 分我的答案:√14“游于逍遥”就是庄子提倡的一种很自然的思想。

()1.0 分我的答案:√15化境就是一种变化状态,达到的一种最完美的状态。

1.0 分我的答案:√16儒家学说是一个守天下的学说。

()1.0 分我的答案:√17春秋时期墨家和儒家是广收弟子的。

()1.0 分我的答案:√18“五德始终”指的是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每种物都有自身的德。

()1.0 分我的答案:√19道家与道教的不同之处在于道家尊重自然,不去改变自然界。

()1.0 分我的答案:√20儒家的道讲的是仁、义、礼、智、信。

()1.0 分我的答案:√21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

()1.0 分我的答案:×22“同于大通”的“通”就是对这个社会彻底地明白了。

()1.0 分我的答案:√23韩非认为“申子未尽于术;商鞅未尽于法”。

()1.0 分我的答案:√24“敬”一方面是敬人,一方面是敬事。

()1.0 分我的答案:√25《礼》有成为社会规范并维持社会秩序的教化功能。

()1.0 分我的答案:√26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

()1.0 分我的答案:√27《庄子》这本书主要是围绕“道法自然”来展开的。

()1.0 分我的答案:√28《仪礼》、《周礼》和《礼记》合称三礼。

()1.0 分我的答案:√29“定而后能静”的“静”指的是安心做事。

()1.0 分我的答案:√30《中庸》中认为小人中庸,君子反中庸。

()1.0 分我的答案:×31化境就是一种在变化中达到的最完美的状态。

1.0 分我的答案:√32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三体三用”。

()1.0 分我的答案:√33古代将“性”分三品:圣人、贤人、俗人。

()1.0 分我的答案:√34礼、乐在社会关系中分别代表社会中建立人际关系的两种方式。

()1.0 分我的答案:√35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则有:仁、义、礼、法。

()1.0 分我的答案:√36墨子对人们的分工是:能谈辨者谈辨,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

()1.0 分我的答案:√37《公羊传》主要强调了帝权对国家的控制,属于齐学。

()1.0 分我的答案:√38《大学》里讲端正是方向,忠正是原则。

()1.0 分我的答案:√39礼与法不同之处在于礼是一种社会规则,是约定俗成的。

()1.0 分我的答案:√40《孟子》与《论语》的观点没有一点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