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读试题1答案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1bb1cafab069dc502201a0.png)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1.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
他们是:()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正确答案:A2.九十年,国祚废。
中的“祚”读作()A: zhà B: zhá C: zuò正确答案:C3.《千字文》中的“克念作圣”是指。
()A:能够克服圣人易犯的错误 B:克服自己的私念才能成为圣人 C:做一位圣人正确答案:B4.现存《论语》共多少篇?A:19 B:20 C:25 D:28 正确答案:B5.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A:《满江红》 B:《临江仙》正确答案:B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正确答案:B7.《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孙武 B:孙膑正确答案:A8.为下列字选择正确读音。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乐”A:lè B:yuè正确答案:B9.河姆渡遗址位于:()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正确答案:B10.是()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黎民百姓。
A:瑶姬 B:后羿 C:精卫 D:神农氏正确答案:B11.“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龙套”指的是()。
A:一种戏服 B:一种游戏 C: 主角正确答案:A12.岳宗泰岱中提到了五岳之首是指()A:泰山 B:华山 C:衡山正确答案:A13.在《西游记》书中孙悟空是向()借来宝丹,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A:如来佛祖 B:灵吉菩萨 C:观音菩萨 D:弥勒佛正确答案:B 14.“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A:21点至23点 B: 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D:24点正确答案:B15.《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乌、巫、肖A:乌 B:巫 C:肖正确答案:C16.出自岳飞《满江红》的词句是()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8f993abb68a98271fefaa1.png)
国学经典测试100题(含答案)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现代汉语翻译正确的是A:别人不知道我,我却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正确答案:B2.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首好曲正确答案:B3.在《西游记》中,石卵遇见()化作一个石猴。
A:阳光 B:月光 C:雨水 D:大风正确答案:D4.三圣母被()逼迫,交出了宝莲灯。
A:杨戬 B:孙悟空 C:岳飞 D:神农氏正确答案:A5.()彻底治理好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A:鲧 B:大禹 C:尧 D:舜正确答案:B6.下面的上下连接不对的是?()A:牛——马 B:犬——猫 C:作酒固难忘曲蘖——飘扬竞把秋千舞 D:虎兕——猿猱正确答案:C7.()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A:黄帝 B:燧人氏 C:仓颉 D:神农氏正确答案:D8.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白居易 B:李白正确答案:A9.“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骚首踟蹰。
”这是一首()诗A:爱情 B:团聚 C:思亲正确答案:A10.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的线索是()A:思亲 B:欢聚 C:离别正确答案:C11.以下最能表达诗人和老朋友依依惜别的诗句是()A:落花时节又逢君 B:朝辞白帝彩云间 C:闻郎江上唱歌声 D:劝君更尽一杯酒正确答案:D12.下列不是出自《论语》的成语是哪一个?A:朽木粪土 B:杯水车薪 C:祸起萧墙 D:一匡天下正确答案:B13.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是()A: 舜 B:禹 C:纣正确答案:C14.下面的上下连接不对的是?()A:好友——嘉宾 B:弹冠——结绶 C:蝉鸣哀暮夏——野烧焰腾红烁烁D:哀——乐正确答案:C15.九十年,国祚废。
中的“祚”读作()A: zhà B: zhá C: zuò正确答案:C16.头悬梁,锥刺股。
中的“头悬梁”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位名人?()A: 孟子 B:苏秦 C:孙敬正确答案:C17.“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A: 湖北 B:河南 C:河北 D:湖南正确答案:B18.一部着作的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请问下列哪部着作的成书时间最长?()A:《徐霞客游记》 B:《说文解字》正确答案:A19.出自岳飞《满江红》的词句是()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018小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及解析
![2018小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4fd72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9.png)
2018小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及解析国学经典考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共15道;1-10单选;11-15多选;)(30分)1.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是()A《左传》B《史记》C《国语》D《汉书》《战国策》2.“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
3.一段经典的关于“安知鱼之乐”的辩论,出自道家的代表之一,它是()A.《庄子》B.《论语》C.《大学》D.《荀子》4.“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A.XXXB.XXXC.XXXD.XXX5.XXX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他是:A.XXXB.XXXC.XXXD.XXX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A.慎于行B.慎于思C.慎于言D.笃于行7.“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D.天气逐渐加热8.他是一位历史人物;他在西周的建立过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兵家.纵横家皆以他为先驱;《六韬》是他的军事思想方面的著作;相传他钓鱼时杆短线长,钩直无饵,自谓“愿者上钩”。
他是()A.魏尚B.魏征C.姜尚姜子牙D.管仲9.我国古代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等,“XXX”是()A.谥号B.庙号C.尊号D.年号10.我国书法艺术广博精深,下面是我国古代书法家的是()A.XXXB.XXX.XXXD.XXX11.对“平沙落雁”表达了的心境相识不正确的是()A.志存高远B.游子思乡C.追求爱情D.立志报国12.下面属于XXX说的“益者三友”的是()A.友谅B.友柔C.友直D.友多闻13.下列哪写成语典故与XXX有关?()A.四面楚歌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14.XXX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下面的哪几家学派不属于这种思想()A.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15.下面各项中以少胜多的战役有()A.官渡之战B.淝水之战C.牧野之战D.巨鹿之战二、判断题(30分)1.“人之初,性本善”出自《三字经》。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364f3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8.png)
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第一篇:经典诵读试题及答案• o o o • o o o 1.对“经典诵读”的理解正确的是:A.好文章B.名家名篇C.国学经典和名著经典2.“国学经典”的是指:A.只是指“三百千”。
B.只是指“大学”“中庸”。
C.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结晶的古书。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3.提出“经典诵读”的依据:A.积累语言。
B.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C.弘扬世界优秀文化。
4.“经典诵读”的内容:A.表现智慧结晶的古书。
B.从古至今的名家名篇。
C.一切表现智慧结晶的书。
5.“经典诵读”的教学是指:A.让学生不加理解地随意诵读课文。
B.不需要老师讲解。
C.需要老师指导学生诵读。
6.“经典诵读”教学具体是:A.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诵读。
B.课外的自由诵读。
C.在老师指导下有理解、有步骤的诵读。
• o o o • 7.对“经典诵读”的目的理解比较正确的是:A.弘扬优秀文化。
B.为将来的写作服务。
C.弘扬核心价值观。
8.“经典诵读”有效的途径是:o o o o oA.单一的高声诵读B.不出声的静静默读C.多种形式的诵读D.有理解的诵读E.老师指导下的有意训练诵读第二篇:经典诵读试题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C)。
A、《论语》B、《庄子》C、《孟子》D、《大学》2.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A)。
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D)。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49b1c4b14e852458fb57ae.png)
国学经典选读试题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氓》:"送于涉淇,至于顿丘。
"淇,指淇水,在今(A )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D.山东省2.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B )A.墨子 B.孟子C.庄子 D.荀子3.《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C )A.《伐檀》B.《七月》 C.《硕鼠》D.《君子于役》4.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 b )A.孟子B.墨子C.庄子 D.荀子5.成语"退避三舍"出自(B )A.《曹刿论战》 B.《晋楚城濮之战》 C.《烛之武退秦师》 D.《冯谖客孟尝君》6.《楚辞章句》的作者是()A.洪兴祖B.刘向C.刘安D.王逸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
A、孔融B、曹植C、曹丕D、王粲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 )。
A.《乐府诗集》B.《玉台新咏》C.《文选》D.《古诗源》9. 秦罗敷是汉乐府()一诗中的主人公。
A.《有所思》B.《行行重行行》C.《十五从军征》D.《陌上桑》10.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
A.《短歌行》B.《蒿里行》C.《观沧海》D.《龟虽寿》11.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A )A.《咏荆坷》 B.《饮酒》C.《归园田居》 D.《桃花源记》12.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唯一作对偶名的一联是(B)A.循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B.衾枕昧节候,褰开斩窥临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篱 D.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13.“初唐四杰”是指( )。
A.沈全期、宋之问、王勃、杨炯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C.王勃、杨炯、杜牧、李商隐 D.王维、孟浩然、卢照邻、骆宾王14.被后世誉为 " 孤篇横绝 " 的七言歌行是( )。
A.骆宾王的《帝京篇》 B.陈子昂的《感遇》C.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D.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1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A江水的流动过程B月亮的升落过程C花林的空间变换D白云的飘浮显隐16.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国学经典选读平时作业(1)
![国学经典选读平时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e994534ea8956bec0975e37f.png)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国学经典选读》平时作业(1)一、填空(每空1分,共28分)1、神话《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女娲补天》出自《淮南子》。
2、《诗经》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先秦时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才称为《诗经》。
3、《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又分为赋、比、兴三部分。
4、阐释《春秋》的著作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部。
5、《国语》系国别体史书;《左传》系编年体史书;《史记》系纪传体体史书。
6、《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7、先秦散文分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两大类。
8、楚辞的代表作家有屈原和宋玉,他们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辩》等。
9、《国殇》是关于楚国将士的祭歌。
10、庄子的“逍遥游”的意思是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11、《战国策》中的主要人物是孟尝君。
12、《乐府诗集》中收汉代乐府民歌最多的是.《相和歌辞》。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2、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3、汉乐府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4、正始文学“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一般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时期的文学。
5、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采用五言形式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共17分)1、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中华文化典籍导读》习题与答案
![《中华文化典籍导读》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9de7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2.png)
《中华文化典籍导读》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核心著作。
2. 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汉代司马迁编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
3. 水浒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4. 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奇幻冒险故事。
5.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描绘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悲剧和荣宁两府的兴衰历程。
二、填空题:1.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
答案:诗经2. 《______》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和“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答案:道德经3. 《______》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书,由孙武所著,被誉为“兵学圣典”。
答案:孙子兵法4. 《______》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农书,由贾思勰所著,详细记录了农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
答案:齐民要术5. 《______》是明朝时期的一部小说,以讽刺和揭露官场腐败为主题,被誉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代表作。
答案:儒林外史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属于“四书五经”?()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资治通鉴答案:D2. 下列哪一位作家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欧阳修C. 苏轼D. 曹雪芹答案:D3.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属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聊斋志异答案:D4.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是司马迁编撰的?()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答案:BCD5. 下列哪一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典籍之一?()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千金方答案:ABCD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四书五经”?()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E. 周易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辛弃疾E. 李清照答案:ABC3. 下列哪些作品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A. 孙子兵法B. 六韬C. 三十六计D. 吕氏春秋E. 史记答案:ABC4. 下列哪些作品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农书?()A. 齐民要术B. 农政全书C. 天工开物D. 本草纲目E. 草木春秋答案:ABC5. 下列哪些作品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医书?()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千金方E. 难经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庄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01874027d3240c8447ef9f.png)
《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下面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见于西汉刘向《列女传•母仪篇》的是 A 。
A.孟母三迁B.断织劝学C.杀猪取信D.孟子去妻2.孟子游说诸侯,被授与“卿”之高位,是在__ D ___。
A.宋国B.魏国C.滕国D.齐国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自__ B_ 。
A.《论语》B.《孟子》C.《荀子》D.《庄子》4.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是在C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5.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人性善”的思想家是 B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告子6.提出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命题的思想家是__D__。
A.孔子B.墨子C.荀子D.孟子7.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国学大师是__C__。
A.王国维B.梁启超C.蔡元培D.章太炎二、多项选择1.以下篇目出自《孟子》的有BCD 。
A.《公冶长》B.《公孙丑》C.《告子》D.《尽心》E.《为政》2.下列名句出自《孟子》的有__ABDE___。
A.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B.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C.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D.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E.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2006年,全球130多万华人通过网上投票选出了“十大国学大师”。
下列属于“十大国学大师”的是_ ABCE__。
A.梁启超B.陈寅恪C.鲁迅D.季羡林E.冯友兰4.下列成语典故出自《孟子》的有__ABCDE___。
A.五十步笑百步B.始作俑者C.出类拔萃D.率兽食人E.尽信书不如无书三、默写(名句填充):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
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5a579e7f1922791688e88c.png)
《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一、单选题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 B )A.官府B.学校C.家庭D.社会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 A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 D )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 )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
”这句话体现了( 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是用反面事例来强调学习要( C )A.专心致志B.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D.深造自得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D )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孔子9.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的著作是( C )10.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集( B )中有充分反映。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1.《学记》要求“学不躐等”属于( A )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12.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 D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一句出自( 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最新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6a65e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9.png)
最新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大全及答案引导语: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最新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大全及答案,欢迎测试!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一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的后面四句是什么?(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2、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3、李贺《梦天》诗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里“齐州”是指哪里?:(代指中国)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B)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二1、“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2、“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说出三个(匡衡苏秦杨时车胤张衡范仲淹……)3、“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 (C)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4、现存《论语》多少篇(20)国学经典知识问答试题三1、东汉末年,曹操在和袁绍作战时,处于下风,他的许多部下对胜利没有信心,都和袁绍进行联络,以防后路。
后来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了袁绍,从袁绍那里缴获了一些书信,曹操看也不看,就让人烧毁了。
有人问曹操,为什么不查查是哪些人和袁绍勾结。
曹操说:“这些跟我打仗的人谁没有家庭儿女,谁在绝望时也会找出路。
当时,我也没有信心,何况他们?所以,不能去追问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弟子规》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2、儒家讲人生过程有八个过程,也称“八条目”,请至少讲出三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背诵两句与“月”有关的经典诗句。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参考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9f50e3192e45361166f57f.png)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一、复习范围根据教学大纲,本课程复习考试范围是第一章至第九章。
二、考试形式、答题时限考试形式是闭卷考试,答题时限为90分钟三、期末考试题型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填空、名词简释、简答题和问答题四种。
填空题主要在常识中产生,个别内容在名词中产生。
四、期末复习题(一)常识1.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
2.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
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
3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
4. 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
5. 《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
6.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
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8.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
9. 《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0.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11. 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12. 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13.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
14. 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
15.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
16. 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17. 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
18. 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
19.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
20. 研究《楚辞》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
这三本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目。
国学经典的真题及答案解析
![国学经典的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7c8b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9.png)
国学经典的真题及答案解析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掌握国学经典的知识,对于了解中华文化,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几道关于国学经典的真题,并通过答案解析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论语》中的“为政以德”是什么意思?答案解析:《论语》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他学生们的言行录,被视为儒家经典之一。
其中的“为政以德”是强调政治执勤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领导者应该以道德为基础来解决社会问题,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一原则强调了治理者不仅需要具备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道德感和良好的品德。
二、《红楼梦》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什么意思?答案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其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说通过吸收其他学派或道德优秀的人的精华,来补充自身的短处。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要善于借鉴他人的长处,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提高自己的素质。
这也是一种学习和求知的态度,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点,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进一步提升。
三、《史记》中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什么意思?答案解析:《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其全面、准确地记录并分析中国历史而闻名。
其中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它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通过广泛地阅读,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的见识和修养,使思维开阔,辩证思考能力提升。
这样的学识和素质积淀会使人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笔下更能够流露出精神的力量。
四、《诗经》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是什么意思?答案解析:《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周朝前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其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表达了一种对劳动的热爱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无论是国家的建设还是个人的发展,都少不了付出艰辛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
国学经典导读试题1答案
![国学经典导读试题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870b9f51e79b89680226f2.png)
《国学经典导读》形成性自测题一答案一、填空1、《易经》的完成,经历了三位圣人:第一个是伏羲,第二个是周文王和周公父子,第三个是孔子。
2、《易经》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经典,是“群经之首”。
包括本文经与解说转两大部分。
3、《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
4、《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终于鲁悼公(前440年)。
二、通译下面文字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谤矣,乃不敢言。
" 召公曰:"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选自《国语·周语上》)参考答案: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
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
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
人民也是这样。
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
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
2023秋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1至3+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秋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1至3+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6200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2.png)
B.一国所有之学也 C.大国学 D.大师也 [答案]A .关于天人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儒家、道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完全一致 B.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 C.人与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 D.儒家与道家均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答案M .《黄帝内经•素问》认为人要顺应季节的变化来养生,依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冬季人们应该怎么养生最为适 宜? A.早早起床,漫步在庭院里,舒展形体。 B.早早起床,让心中不存在郁闷,对外界事物保持兴趣。 C.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相仿佛,收敛神气。
C.《老子》 D.《南华经》 [答案]B 44.祸兮福之所倚。()孰知其极,其无正邪? A.正复为奇 B.善复为妖 C.其日固久 D.福兮祸之所伏 [答案]D .子日:“(),小人同而不和。” A.君子和而不同 B.君子同而不和 C.君子以直报怨 D.君子顺乎天道
[答案]A .“中庸”中的"中”是()? A.恰到好处 B.中间 C.不彻底 D.不完全 [答案]A .一阴一阳之谓()。 A德 B.道 C.自然 D.理 [答案]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的是华山风景区。
A.《通典》 B.《通志》 C.《文献通考》 D.《通论》 [答案]ABC .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A.《后汉书》 B.《梁书》 C.《晋书》 D.《南齐书》 [答案]ABCD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孔子认为,君主要以道德和礼乐教化引导人民。 B.孔子认为,可以一同学习的人,也能够共同实践理想。
18.墨子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有()。 A.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B.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C.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D.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答案]ACD 19.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 A.为往圣继绝学 B.为万世开太平 C.为百姓立命 D.为生民立命 [答案]ABD 20.关于“中庸”,以下说法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中庸作为一种德,可以算是至极的了。
《中国经典著作导读》测验试题与答案
![《中国经典著作导读》测验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d548f6680203d8ce2f24b4.png)
第一周《周易》导读测验返回本次得分为:12.00/15.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为:2018-03-08,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
1单选(1分) 易经中最好的卦是得分/总分 A. 坤卦 B. 泰卦 1.00/1.00 C. 乾卦 D. 离卦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2单选(1分) 在八卦中,兑卦象征的女性是得分/总分 A. 母亲 B. 少女1.00/1.00 C. 长女 D. 中女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3单选(1分) 更接近中国地形方位的是得分/总分 A. 河图 B. 先天八卦图 1.00/1.00 C. 后天八卦图 D. 64卦图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4单选(1分) 乾卦中,九五爻的位置是得分/总分 A. 中而不正B. 只有正 C. 只有中 D. 既中又正1.00/1.00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5单选(1分) 周朝崇尚的颜色是得分/总分 A. 白色 B. 黑色0.00/1.00 C. 蓝色 D. 红色正确答案:D你错选为B 6单选(1分) 易经所描绘的最好的吉凶状态是得分/总分 A. 大吉B. 有喜 C. 有庆 D. 元吉1.00/1.00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7单选(1分) 伏羲氏对周易的主要功绩是得分/总分 A. 先天八卦 1.00/1.00 B. 洛书 C. 河图 D. 后天八卦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8单选(1分) 周文王对周易的主要功绩,错误的是得分/总分 A. 后天八卦 B. 先天八卦1.00/1.00 C. 发明六十四卦 D. 撰写卦爻辞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9单选(1分) 乾卦九四爻辞说,“或跃在渊,无咎”,其中,或代表了一种什么思想:得分/总分 A. 相时而动 1.00/1.00 B. 有些人 C. 可有可无 D. 边防巡逻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10单选(1分) 泰卦六五爻辞说,“帝乙归妹”,体现的思想是:得分/总分A. 兄妹情深B. 婚姻包办0.00/1.00C. 礼贤下士D. 靓女先嫁正确答案:C你错选为B 11单选(1分) 周易中,周的含义,不正确的有?得分/总分 A. 指周朝 B. 指周普 C. 周是一种姓1.00/1.00 D. 既指周朝,又指周普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12单选(1分) 坤卦六二爻辞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与下面哪句话思想更加接近:得分/总分 A. 知识便是美德 B.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00/1.00 C. 女子无才便是德 D.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13单选(1分) 泰卦九二爻辞说,“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其中,用冯河,是说:得分/总分 A. 鼓励徒步过河 1.00/1.00 B. 不能徒步过河 C. 重用冯河这个人 D. 只要能过河就行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14单选(1分) 泰卦卦辞说,“小往大来,亨”,其中,来和往意指得分/总分 A. 亲近君子,远离小人 B. 礼尚往来 C. 世界就是来来往往,变化无穷0.00/1.00 D. 舍小求大正确答案:A你错选为C 15单选(1分) 乾卦中,初九爻辞说,“潜龙勿用”,意思是指得分/总分 A. 龙在处于初级阶段,处于潜伏的时候,不要有所作为。
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含答案)
![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a36bcf240c844769eaeee6.png)
《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一、单选题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 B )A.官府B.学校C.家庭D.社会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 A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 D )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 )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
”这句话体现了( 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是用反面事例来强调学习要( C )A.专心致志B.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D.深造自得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D )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孔子9.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 C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0.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集( B )中有充分反映。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1.《学记》要求“学不躐等”属于( A )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12.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 D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一句出自( 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导读》形成性自测题一答案
一、填空
1、《易经》的完成,经历了三位圣人:第一个是伏羲,第二个是周文王和周公父子,第三个是孔子。
2、《易经》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经典,是“群经之首”。
包括本文经与解说转两大部分。
3、《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
4、《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终于鲁悼公(前440年)。
二、通译下面文字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谤矣,乃不敢言。
" 召公曰:"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选自《国语·周语上》)
参考答案: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
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
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
人民也是这样。
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
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
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
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
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
老百
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在考虑成熟之后自然就表现在言谈中,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三、通读下面文字,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及宋向戌将平晋、楚,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
令尹子本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
如妃押皮革,自楚往也。
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子木曰:“夫独无族姻乎?”对曰:“虽有,而用楚材实多。
归生闻之: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
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其利淫。
无善人,则国从之。
《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无善人之谓也。
故《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惧失善也。
《商颂》有之曰:‘不僭不滥,不敢怠皇。
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此汤所以获天福也。
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是以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饫赐,此以知其劝赏也。
将刑为之不举,不举则彻乐,此以知其畏刑也。
夙兴夜寐,朝夕临政,此以知其恤民也。
三者,礼之大节也。
有礼,无败。
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所谓不能也。
(《楚材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