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17种病的名词解释
医学上疾病的名词解释
医学上疾病的名词解释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学科,涵盖了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疾病的概念进行解释,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一、肿瘤肿瘤是指细胞的异常增殖或增生所形成的异常组织,它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良性肿瘤是组织细胞的异常增生,但通常不会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危害。
而恶性肿瘤则会不受控制地增长,并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其他部位,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被称为癌症。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功能不全引起的慢性代谢障碍疾病。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它调节血糖水平并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以提供能量。
当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无法正常利用胰岛素时,血糖水平会升高,导致多种症状和并发症的出现,如多饮、多尿、疲劳等。
三、高血压高血压,也被称为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通常指动脉血压超过正常范围。
正常的血压范围应该在120/80 mmHg左右,而高血压通常是指血压超过140/90 mmHg。
高血压病是一种潜在危险的疾病,常常不伴随明显症状,但如果长期不加以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病的风险。
四、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气喘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
气道炎症使得支气管狭窄,导致气流受限。
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可以是过敏原、空气污染、病毒感染等。
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通常通过使用吸入式药物来缓解症状、预防发作。
五、中风中风,也称为脑卒中,是一种突发的脑血管疾病,常常由于动脉瘤破裂、脑血管堵塞等原因导致血流中断或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
中风可以导致脑细胞受损甚至死亡,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如偏瘫、言语障碍等。
及时的抢救和治疗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六、关节炎关节炎是指关节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关节炎的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
这些疾病通常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失调、炎症反应等引起。
病理学 重点名词解释
病理学名词解释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可共同具有的一组功能、代谢和形态变化,其本身不具特异性,是组成疾病的基本成分。
病理状态:是指相对稳定或发展极慢的局部形态变化,常是病理过程的后果。
脑死亡: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停止。
一旦出现脑死亡,就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已成为近年来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
萎缩:是指正常发育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
脂褐素:常出现在萎缩细胞的胞浆中,呈褐色颗粒,尤其多见于心肌细胞及肝细胞内。
是由于自噬泡消化萎缩细胞的细胞器碎片后形成的残存小体。
可使器官或组织的颜色变深或呈褐色。
肥大与增生:细胞、组织或器官因适应环境的改变而体积增大称为肥大,通常是由组成的细胞体积增大所致。
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使该组织器官增大称为增生。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由于适应环境改变或受理化因素刺激而转变成另一种相似性质的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变性: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致细胞功能下降并出现一系列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某些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
一般为可复性变化。
细胞水肿(颗粒变性、水样变性、气球样变性)、脂肪变性(虎斑心)、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粘液样变性、病理性钙化病理性钙化:在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内出现固体状钙盐沉着,称病理性钙化。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坏疽:较大面积坏死并伴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者称为坏疽。
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及其他异物)的过程称为机化。
肉芽组织:即旺盛增长的幼稚结缔组织,主要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以及一定量的炎细胞构成。
因肉眼形态呈鲜红色,颗粒状,质地柔软,似鲜嫩肉芽,故名肉芽组织。
动脉性充血:因动脉血流入过多而引起的器官或组织血管内血量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
静脉性充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含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或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慢性肾脏病名词解释
慢性肾脏病名词解释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逐渐丧失正常功能,无法有效过滤体内废物和水分的一种疾病。
下面是一些慢性肾脏病常见的名词的解释。
1. 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滤过率是指肾脏单位时间内滤过的血浆量。
通常以每分钟滤过的毫升数来衡量,正常成年人的GFR约为90-120毫升/分钟。
GFR的降低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特征。
2. 尿蛋白:尿蛋白是指尿液中存在的蛋白质。
在健康情况下,肾脏过滤的血液中的蛋白质会被重新吸收,不应该出现在尿液中。
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可能是慢性肾脏病的表现之一。
3. 肾小管功能:肾小管是肾脏的组织结构,负责吸收和排泄废物、酸碱平衡等功能。
在慢性肾脏病中,肾小管的功能受损,导致尿液成分异常和酸碱平衡紊乱。
4. 肾性贫血:肾脏是体内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重要器官。
慢性肾脏病会导致EPO分泌减少,进而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出现贫血的症状。
5. 血肌酐:血肌酐是衡量肾脏功能的指标之一,是由肌肉代谢生成的一种代谢物。
肾脏是血肌酐的主要排泄器官,肾脏功能受损时,血肌酐的含量会增加,可以用来判断肾脏功能是否异常。
6. 肾脏透析:肾脏透析是一种替代肾脏正常功能的治疗方法,通过人工装置清除体内废物和水分。
常见的肾脏透析方式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7. 肾移植:肾移植是一种通过手术将捐赠者的健康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肾移植可以恢复患者的肾脏功能,是慢性肾脏病晚期的最终治疗选择之一。
8. 血压控制:慢性肾脏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控制血压可以减缓肾功能的恶化。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9. 饮食调控: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进行饮食调控,包括限制高蛋白饮食、控制盐摄入、限制钾摄入等,以降低肾脏负担和控制血液中的废物排出。
总之,慢性肾脏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和日常管理控制。
以上是一些慢性肾脏病常见名词的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病理名词解释
1,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
2,变性:由于代谢功能障碍,导致细胞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或原有正常物质数量异常增加。
3,肺肉质变:某些患者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其释放的蛋白酶不足以及时溶解和消除肺泡腔内的纤维素等渗出物,则由肉芽组织长入并机入。
肉眼观:病变部位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组织,称肺肉质变。
4,冠心病:因冠状动脉狭窄致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脏病。
5,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性组织对各种损伤所作出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病理过程。
,6,肿瘤: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下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控制,导致克隆性异常增长而形成的新生物。
7,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化成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的过程。
8,风湿小体: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圆形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9,原发综合症:肺内原发病灶,结合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
10,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11,梗死:局部组织,器官由于血液迅速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
12,休克:机体在各种强烈有害因子作用下,发生以组织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血液循环障碍,由此导致细胞和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害的一种全身性病理过程。
13,炎症介质:炎症过程中发生并介导炎症刚反应的化学物质。
14,败血症:细菌入血,并在血中生长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症状。
15,异型性:肿瘤组织中细胞形态和组织功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16,DIC: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17,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有形或分行或固体的过程。
18,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
19,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
20,心力衰竭细胞:肺泡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被分解为含铁血黄系颗粒。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低钠血症:是指血清Na+浓度﹤130mmol/L,伴有或不伴有细胞外液容量的改变,是临床上常见的水、钠代谢紊乱。
2、水肿:过多的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称为水肿。
3、高钾血症:是指血清K+浓度超过5.5mmol/L。
4、高渗性脱水: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其特点是失水多于失Na+,血清Na+浓度 >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外液量均减少。
5、低渗性脱水: 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其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6、反常性碱性尿:一般酸中毒时尿液呈酸性,但高钾血症时因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高,使细胞外钾离子移入细胞内,同时细胞内氢离子则移到细胞外,造成细胞外液酸中毒,此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因H+减少、K+增多而泌H+减少、泌K+增加,从而使尿液反常性地呈中性或偏碱性。
7、反常性酸性尿:低钾对肾功能有影响,低钾血症时,肾小管上皮细胞NH3生成增加,近曲小管对HCO3-重吸收增强,使尿液更加成酸性8、标准碳酸氢盐(SB):是指全血标本在(即温度38度,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用PaCO240mmHg的气体平衡)下所测得的血浆HCO3——的量。
9、碱剩余(BE):是指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10、阴离子间隙(AG):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即AG=UA-UC。
正常值为10-14mmol/L。
11、发热: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儿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时,称为发热。
12、过热: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功能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
13、内生致热源: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名词解释1.【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也称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仅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2.【GFR】即肾小球率过滤,是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中某种物质的能力。
通常以清除率测定肾小球率过滤,临床上多应用采取血、尿标本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方法进行评估。
其正常值平均在(100+/-10)ml/min,女性较男性略低。
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症、肾功能急剧恶化、多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临床特征,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的一组疾病。
4.【功能性蛋白尿】因高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直立体位而发生的蛋白尿。
5.【血尿】离心后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为血尿,1L尿含1ml血即呈现肉眼血尿。
6.【蛋白尿】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称为蛋白尿。
7.【肾病综合症】?蛋白尿大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血脂升高。
其中??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8.【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
IgA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
9.【急性间质性肾炎】又称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小管(退行性变)急性病变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疾病。
10.【慢性间质性肾炎】又称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肾间质(纤维化)及小管(萎缩)慢性病变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疾病。
11.【复杂性尿路感染】尿路有复杂情况而指尿流不通畅,有这种情况的尿路感染称为复杂性尿路感染。
常见尿路有器质性梗阻或功能性梗阻、尿路有异物存在或有肾实质病变灯。
12.【白细胞尿】清洁尿标本尿沉渣的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
13.【尿道综合症】患者虽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
分为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和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
肾炎性肾病的名词解释
肾炎性肾病的名词解释肾炎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病发原因通常是由于肾小球免疫反应的异常引起的。
本文将从肾炎性肾病的定义、分类、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解释。
肾炎性肾病是指由于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它可以包括的疾病类型很多,如膜性肾小球肾病、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病、IgA肾病等。
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肾小球的免疫反应异常,导致肾脏功能的受损。
肾炎性肾病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理学变化进行分类。
其中,膜性肾小球肾病是最常见的类型,其特点是肾小球基膜上有大量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而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病则是免疫复合物主要沉积在肾小球内。
此外,IgA肾病则是由免疫球蛋白A 的沉积引起的。
这些分类的依据主要是根据肾小球的病理学变化进行判断的。
肾炎性肾病的病因十分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一些肾炎性肾病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某些家族性肾病。
同时,感染也是一种常见的引发肾炎性肾病的因素,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流行性感冒等。
此外,自身免疫反应也是引起肾炎性肾病的重要原因,免疫反应紊乱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肾小球。
肾炎性肾病的症状一般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
其中,蛋白尿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尿液中出现大量蛋白质,导致尿液浑浊。
血尿则是尿液中出现血液,可能是由于肾小球内免疫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壁的破裂。
此外,水肿也是肾炎性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面部、手脚肿胀等。
诊断肾炎性肾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脏组织活检等方法。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尿液异常、肾功能异常、血压升高等。
实验室检查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测、免疫球蛋白检查等来判断肾炎性肾病的发生。
而肾脏组织活检则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通过检查肾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来确定诊断。
治疗肾炎性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
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肾炎性肾病的症状进行治疗,例如使用利尿药物来缓解水肿症状。
而病因治疗则是针对肾炎性肾病的病因进行治疗,例如对于感染引起的肾炎性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肾小球疾病名词解释
肾小球疾病名词解释肾小球疾病是指发生在肾小球的各种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肾小球的功能障碍,最终会引起肾功能不全。
肾小球是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过滤血液中废物和多余水分的主要场所。
因此,肾小球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下面是一些肾小球疾病的名词解释:1. 肾炎:肾小球炎是指肾小球的炎症。
肾炎可以分为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两种类型。
急性肾炎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而慢性肾炎通常是由长期的肾小球炎症引起的。
2. 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尿液中蛋白质严重增加。
肾病综合征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由肾小球自身的疾病引起的,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3. 膜性肾病:膜性肾病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膜的异常增厚。
膜性肾病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膜性肾病是由肾小球自身的疾病引起的,而继发性膜性肾病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4. IgA肾病:IgA肾病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内存在大量的IgA抗体。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通常会导致肾小球的炎症和损伤。
5. 肾小球硬化症:肾小球硬化症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壁发生硬化和增厚。
肾小球硬化症通常会导致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受损,最终会导致肾功能不全。
6. 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内的细胞和基质发生炎症。
肾小球肾炎通常会导致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受损,最终会导致肾功能不全。
7. 肾小球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膜增生性肾炎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膜增生。
肾小球膜增生性肾炎通常会导致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受损,最终会导致肾功能不全。
8. 肾小球系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系膜增生性肾炎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肾小球系膜增生。
肾小球系膜增生性肾炎通常会导致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受损,最终会导致肾功能不全。
9. 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其特征是狼疮病人肾小球的炎症和损伤。
临床肾结核名词解释
临床肾结核名词解释
肾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肾脏而引起的病变。
临床肾结核是指肾结核病变在临床表现上所呈现的症状和体征。
下面是一些肾结核相关的名词解释:
1. 尿路感染:肾结核是一种细菌感染,通常是从泌尿系统的下部开始。
尿路感染是指细菌感染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疾病。
2. 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是指肾盂和肾实质的细菌感染。
肾盂是肾脏中的一个大型漏斗形结构,与输尿管相连。
3. 肾结核结节:肾结核结节是指肾脏中结核杆菌引起的一个小型病变。
这些结节通常会在肾脏的表面形成,但也可能在肾脏深处形成。
4. 肾结核脓肿:肾结核脓肿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肾脏脓肿。
脓肿通常会在肾脏的深处形成,可能会破裂并导致感染的扩散。
5. 病变侧输尿管狭窄:肾结核病变侧输尿管狭窄是指肾结核引起的输尿管狭窄。
这种狭窄可能会导致尿液排出困难,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6. 肾结核结石:肾结核结石是指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结石。
这些结石可能会引起肾绞痛,而且可能会影响肾功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临床肾结核名词解释,了解这些名词对于理解肾结核的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帮助。
17种肾病的名词解释
十七种肾病名词解释:1、IgA肾病(系膜细胞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的名词解释,从表面来看:IgA指的是免疫球蛋白A;肾病,即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和在一起就是,以免疫球蛋白A沉积为主而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主要以系膜细胞增生增值为主。
此病常由扁桃体炎所引发。
2、紫癜性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系膜细胞病)紫癜肾在临床上又称为有皮肤损害的IgA肾病。
紫癜性肾炎的名词解释:紫癜,即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表现为皮肤出血点,其直径为2~5mm;肾炎,即影响到肾脏结构(如肾小球或肾实质)的炎症,呈急性或慢性,系由感染、免疫反应或血管疾病引起肾小球肾炎。
和在一起就是,由皮肤出血点而引起的肾小球免疫介导反应性炎症。
此病往往有特定的过敏源。
3、系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病)系膜,是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与毛细血管的内皮直接相邻。
增生,就是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
肾炎,即影响到肾脏结构(如肾小球或肾实质)的炎症,呈急性或慢性,系由感染、免疫反应或血管疾病引起肾小球肾炎。
和在一起就是,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数目增多而影响到肾脏肾脏结构的免疫介导性炎症。
4、隐匿性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系膜细胞病)隐匿,字典里解释为隐瞒、隐藏,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和不适之处。
肾炎,即影响到肾脏结构(如肾小球或肾实质)的炎症,呈急性或慢性,系由感染、免疫反应或血管疾病引起肾小球肾炎。
和在一起就是,没有自觉症状的免疫介导损失性肾小球炎症。
故临床上有“哑巴病”或“温柔型杀手”之称。
5、膜增生性肾病(系膜细胞受损综合症)这里的膜指的是系膜,系膜是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与毛细血管的内皮直接相邻。
增生,就是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
肾病,即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和在一起就是,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数目增多而造成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此病的特点有“双轨征”出现。
注:1~5,这五种病的细胞学诊断其实都是一样的,可以举同样的例子,如:系膜基质相当于构建起房子的墙,系膜细胞等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相当于住在房子里的人,此时假如说墙无限制的向内增长,那么房子内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而人又越来越多,使个体人的活动范围也就越来越小,最终人会挤压致死或无法正常呼吸而死;同样系膜基质数目增多,就会侵犯系膜细胞等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的位置,再叫上系膜细胞本身也在增生,进而造成了固有功能细胞缺血缺氧,而出现病变了。
病理名词解释 (2)
病理学名词解释(1)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由于适应环境改变或受理化因素刺激而转变为另一种性质相似、分化成熟的组织的过程。
(3)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导致细胞浆内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4)虎斑心:在严重贫血等原因时,心肌细胞可发生脂肪变性,在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处脂肪变性的心肌细胞呈现平行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状似虎斑。
(5)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是在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间质或细动脉壁等处,于HE染片中呈现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6)坏疽:较大面积坏死并伴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
(7)肉芽组织:有旺盛增生能力的幼稚的结缔组织,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一定量的炎细胞构成。
(8)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质地较实。
切面可见肝小叶中央因淤血而呈深红色,小叶外周因脂肪变性而呈灰黄色,相邻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和周围脂肪变区形成红黄相间的条纹状结构,似中药槟榔的切面,称为槟榔肝。
(9)心力衰竭细胞:左心衰竭引起的慢性肺淤血时,肺泡腔内聚有水肿液,其中常有少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常将红细胞吞噬,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被分解为棕黄色颗粒状的含铁血黄素,这种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心力衰竭细胞(10)血栓形成: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11)栓塞:随循环血液流动的不溶性异常物质阻塞血管的过程(12)交叉性栓塞:有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在伴有右心向左心的血液分流时,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可进入左心而栓塞于体循环的动脉分支,称为交叉性栓塞(13)逆行性栓塞:指下腔静脉内的血栓,在胸、腹腔内压突然升高时,使其逆血流方向运行到较小静脉(髂、肝、肾静脉)分支并造成栓塞。
(14)炎症: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的损伤以防御为主的反应(15)假膜性炎:当纤维素性炎发生在粘膜时,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其下的坏死粘膜组织形成的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16)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好发于皮肤、肌肉和阑尾等处,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17)瘘管:瘘管是深部脓肿一端向体表或体腔穿破,另一端向自然管道穿破,形成两个开口的病理性管道(18)瘘道:瘘道是深部脓肿向体表或自然管道穿破,形成一个有开口的排脓管道(19)肉芽肿:肉芽肿为特异性增生性炎,一般呈慢性经过,特点是巨噬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20)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肾病综合征名词解释病理学
肾病综合征名词解释病理学
肾病综合征(RenalSyndrome)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临床上的病理学表现,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通常指的是一组以肾脏为中心的症状集合,包括血液、消化系统及其他组织等不同系统的受累。
肾病综合征可分为两大类:代谢性肾病综合征和肾脏病理性肾病综合征。
代谢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代谢失调所致的肾脏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液有机物质和水电解质紊乱,如钠、钙、镁、磷等的异常排泄,水肿、糖尿病、尿酸结晶等症状。
其中,最常见的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抗生素性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肾病综合征等。
肾脏病理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肾脏病理性损害而导致的肾病综合征,主要分为急性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病综合征,病理性影响包括炎性反应性细胞性损伤,纤维化等,主要表现为血液液体、胆碱脂代谢紊乱、磷酸脱氢酶异常、肾小管压力升高等症状。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可能与内科疾病有关,也可能与外科疾病有关,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肾炎、肾结石等症状和疾病。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除根据临床表现外,还需要结合血液、尿液、影像检查等检查结果来确定。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主要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病因,用于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常用药物有利尿药、抗炎药和抗糖尿病药等。
外科手术治疗则主要针对某些肾脏病变,如恶性肿瘤、慢性炎症及结石等。
总之,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学表现,它可以由多种不同
的原因引起,并对肾脏及其他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诊断与治疗均需要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后才能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肾病名词解释
肾病名词解释
肾病是指肾脏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肾脏疾病。
肾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过滤血液,清除废物和毒素,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肾病通常会导致水肿、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生命。
常见的肾病类型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不同类型的肾病治疗方法也不同,需要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预防肾病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此外,定期体检和寻求医疗帮助也非常重要。
如果出现了肾脏疾病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扩展:
1.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
患者通常会出现水肿、高血压、乏力等症状。
慢性肾小球肾炎则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未能及时治疗导致的后遗症。
2. 慢性肾小球肾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
轻度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症状较轻,中度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症状较重,重度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症状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进行肾脏移植手术。
3. 肾衰竭是指肾脏无法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肾衰竭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手术,以维持生命。
4.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疾病等症状。
高血压肾病是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治疗。
5. 高血压肾病患者需要进行治疗,包括控制高血压、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
肾病综合症的名词解释
肾病综合症的名词解释肾病综合症是一种涉及多个病因和病理过程的肾脏疾病,其特点是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紊乱,导致尿液中蛋白质的大量丧失,同时伴随高血压、水肿和血尿等症状。
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肾病综合症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其特点是肾小球滤过膜的免疫反应性沉积物引起的损伤。
另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肾小球肾病,如微小病变型、系膜增生型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
这些类型的肾小球肾病根据其不同的病因和病理改变而被进一步分类和命名,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症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其中免疫系统失调、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炎症反应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例如,某些患者可能具有免疫反应异常,导致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滤过膜沉积并引起炎症反应。
此外,遗传因素也被认为是某些特定类型的肾病综合症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Alport综合症。
除了病因和病理过程的复杂性之外,肾病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蛋白尿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严重程度可以从微量蛋白尿到大量蛋白尿不等。
尿液中蛋白质的丧失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进而引起水肿。
高血压也是肾病综合症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之一,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体液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以及血管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肾病综合症的诊断通常是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肾脏活检来确定。
尿液检查可用于评估尿液中蛋白质的丧失和红白细胞的排泄情况,而血液检查则可以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以评估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肾脏活检不仅可以确定肾小球的病理类型,还可以评估肾小球滤过膜的病理改变程度,从而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根据不同类型的肾病综合症,治疗方案也各不相同。
一般情况下,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液中蛋白质的丧失是治疗的首要目标。
通过使用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并减少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
慢性肾衰竭名词解释
慢性肾衰竭名词解释慢性肾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功能逐渐减退和损坏,无法正常完成排泄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生理功能的一种肾脏疾病。
1.肾脏功能:指肾脏在体内的生理功能,包括排泄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产生尿液等。
2.肾衰竭:指肾脏功能减退或完全丧失,无法维持正常代谢需要的一种疾病。
3.慢性:表示病情发展缓慢、进行性恶化。
4.排泄:指将废物和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包括尿液中的尿酸、尿素氮、肌酐等。
5.废物:指体内代谢的产物和来自食物的代谢废弃物,如尿酸、尿素氮、肌酐等。
6.水电解质:指人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如钠、钾、钙、氯等)的平衡状态。
7.酸碱平衡:指体内酸碱物质(如碳酸氢根和氢氧根)的维持在一定平衡状态,维持体内PH值稳定。
8.尿液:由肾脏产生的液体,它含有体内废物、多余水分和溶解物质,通过排泄尿液可以排除体内代谢产物。
9.肌酐:是由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泄。
10.尿素氮:是由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泄。
11.代谢:指机体对营养物质进行吸收、分解和利用的过程,产生能量和废弃物。
12.透析:是一种通过人工方法来替代肾脏完成排泄功能的治疗方法,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13.滤过:指肾脏对血液进行过滤,将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除。
14.肾小球滤过率(GFR):衡量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的指标,反映肾脏对血液的过滤和排泄功能。
15.尿液相关指标:- 每日尿量:指24小时内排出的尿液的总量,反映肾脏对水分的调节能力。
- 尿蛋白:指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很少或无,如果尿液中存在大量蛋白质,可能是肾脏损伤的表现。
总之,慢性肾衰竭是一种肾脏功能逐渐减退和损坏导致无法正常排泄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肾脏疾病。
+。
肾内科名词解释总结
1. 肾炎综合征:是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征。
按病程及肾功能改变,可分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和慢性肾炎综合征。
2.功能性蛋白尿: 一良性过程,因高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直立体位而发生的蛋白尿。
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化、多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临床特征,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的--组疾病。
4.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指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5. 肾病综合征: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征。
6. 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有效,但减药到一定程度即复发。
7.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IgA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
8. 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是- -组以肾间质-小管病变为主的慢性肾脏疾病。
肾脏病理以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细胞浸润为突出表现,临床以肾小管损害先于和重于肾小球的损害。
9. Fanconi syndrome: 又称范可尼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特征是近端肾小管复合功能异常,引起肾性糖尿、磷酸盐尿、氨基酸尿、碳酸氢盐尿。
10. 肾性尿崩症:主要由于远端小管一收集管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造成ADH受体或受体后障碍所致此时,ADH水平正常或增高,但远端小管一收集上皮细胞则对ADH的作用表现出“抵抗”或“不敏感”,因而造成水重吸收减少,尿量过度增加。
11.肾性糖尿:肾糖阈降低,尿糖排出增多,血糖往往正常。
12.真性菌尿:①在排除假阳性的前提下,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ml,如临床上无症状,则要求两次细菌培养均为有意义的细菌尿,且为同-一菌种;②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肾病综合病的名词解释
肾病综合病的名词解释肾病综合症,简称肾病,是一种以肾脏功能受损为特征的疾病。
它是指复杂的肾脏疾病,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症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导致肾脏无法正常过滤出体内废物和水分,从而引起尿液异常、水电解负平衡和代谢产物的蓄积。
肾病综合症可以是遗传性、先天性或后天性的。
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病、Alport综合症等,是由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
先天性肾病,如先天性肾盂积水或生长发育不全等,是在胚胎期间发生的异常。
后天性肾病则与其他疾病、药物、感染以及其他因素有关。
肾病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肾脏损伤。
一些肾病是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肾小球的炎症和损害。
另一些肾病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
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病理性改变,进而影响肾脏功能。
某些药物也可能引起肾脏损伤,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长期造成的肾毒性。
肾病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
一些患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只有在检查时才能发现肾脏异常。
其他患者则可能出现尿量减少、血尿、蛋白尿、水肿、氮质血症等症状。
尿液的异常是肾病综合症中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其中血尿和蛋白尿较为常见。
水肿则是因为肾脏无法排除体内的多余液体,导致液体潴留在身体组织中。
肾病综合症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早期诊断可以帮助延缓疾病的进展,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诊断通常通过尿液和血液检查来评估肾脏功能,包括尿液常规、肾功能指标、尿蛋白定量和肾脏超声等。
一些患者还可能需要进行肾脏活检,以确定具体的病理变化。
治疗肾病的目标是减慢疾病的进展,保护肾脏功能,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负平衡。
具体治疗方案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异。
一些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的丢失。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肾病,如内生肌酐酶肾病,可能需要通过药物或手术干预来减少肌酐酶的产生。
对于晚期肾病患者,透析和肾脏移植也是可行的治疗选择。
除了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患者的肾脏健康至关重要。
第五章 肾脏内科
第五章肾脏内科一、名词解释1. 急性肾炎综合征答案:急性肾炎综合征:急性起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甚至少尿、氮质血症。
2.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答案: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也称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是仅表现为蛋白尿或(和)肾小球性血尿而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的一组肾小球病。
3. 肾病综合征答案:肾病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包括了因多种肾脏病理损害导致的严重蛋白尿及一组相应临床表现,最基本特征是大量蛋白尿(≥3.5 g/d)及低白蛋白血症(≤30 g/d),常伴有水肿和(或)高脂血症。
4. 无症状细菌尿答案:无症状细菌尿: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常在健康人群体检时或因其他疾病做常规尿细菌学检查时发现尿菌阳性。
5. 真性细菌尿答案:真性细菌尿:在排除假阳性的前提下,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或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细菌菌落≥105个/ml,但如临床上无尿感症状,则要求两次清洁中段尿培养的细菌菌落均≥105个/ml且为同一菌种,才能确定为真性细菌尿。
6. 肾小管性酸中毒答案:肾小管性酸中毒:是因远端肾小管管腔与管周液间氢离子梯度建立障碍,或(和)近端肾小管对碳酸氢盐离子重吸收障碍而引起的酸中毒。
7. Fanconi综合征答案:Fanconi综合征: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伴复合性近端肾小管功能缺陷。
8. 肾单位答案:肾单位:肾脏主要由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及相应的肾小管。
9. 肾小球滤过率答案: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肾脏清除多少毫升血浆内的某一物质的能力。
测定某物质清除率的意义为测量肾血流量、测定肾小管滤过率,了解肾脏对某物质的处理情况。
10. 肾小球滤过膜答案:肾小球滤过膜: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分3层:内层是内皮细胞,中层是基膜,外层是上皮细胞,合在一起称为“肾小球滤过膜”,其完成肾脏重要的生理功能。
11. ANCA答案: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可在多数原发性小血管炎疾病的患者血清中检测到。
肾病综合症名词解释
肾病综合症名词解释肾病综合症是指一组以肾小球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多种病因、不同临床症状和不同病理变化的疾病。
它是一种复杂且进展性的疾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和其他多器官受损。
肾病综合症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代谢因素、药物因素等。
常见的肾病综合症包括糖尿病肾病、IgA肾病、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等。
这些疾病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儿童和中年人发病率较高。
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症状因疾病的不同而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
蛋白尿是最常见的症状,它是指尿液中蛋白质的排出增加,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没有蛋白质排出的。
血尿是指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可以使尿液呈现红色或棕黑色。
水肿是由于肾功能受损,使体内多余的液体不能正常排出造成的。
高血压是由于肾脏排钠功能减低,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和血容量增加,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肾病综合症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肾小球内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硬化等。
这些病变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减低,进而引起尿液异常,形成肾病综合症的特征性临床症状。
针对肾病综合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蛋白尿、降低血压等来改善肾功能。
常用的药物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皮质类固醇等。
非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饮食和生活习惯,减少过度劳累,合理安排休息等措施来保护肾功能。
肾病综合症的预后和治疗效果与病因、临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肾病综合症具有慢性进展的特点,可能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此时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综上所述,肾病综合症是一组以肾小球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多种病因、不同临床症状和不同病理变化的疾病。
了解肾病综合症的名词解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肾病综合征名词解释临床医学
肾病综合征名词解释1. 什么是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一种以肾小球滤过膜的异常通透性增加为特征的疾病,表现为尿蛋白大量排出、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等临床症状。
它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在成年人。
2.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2.1 尿蛋白大量排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通常超过每天3.5克。
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异常通透性增加导致了大量的蛋白质从血液中泄漏到尿液中。
2.2 低蛋白血症由于大量的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患者血液中的总蛋白水平下降,导致低蛋白血症的出现。
低蛋白血症可引起水肿和其他一系列临床症状。
2.3 水肿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常出现水肿,尤其是面部、眼睑、手脚和腹部。
这是由于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渗透压下降,导致体内的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
2.4 高脂血症由于低蛋白血症刺激肝脏合成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增加,以及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使得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从而导致高脂血症的出现。
3.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1 病因肾病综合征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指的是以肾小球为主要病变部位的疾病,如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等。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则是由其他系统性疾病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
3.2 发病机制发生肾病综合征的机制复杂多样。
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免疫反应和遗传因素被认为是主要的发生机制。
免疫反应包括抗体和细胞免疫介导的损伤,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异常通透性增加。
遗传因素则决定了个体对免疫反应和损伤的敏感程度。
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原发性基础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了免疫反应和慢性肾脏损伤,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4. 肾活检与诊断进行肾活检是确诊肾小球滤过膜异常通透性增加的关键步骤。
肾活检可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肾小球的病变类型和程度,从而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IgA肾病(系膜细胞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的名词解释,从表面来看:IgA指的是免疫球蛋白A;肾病,即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和在一起就是,以免疫球蛋白A沉积为主而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主要以系膜细胞增生增值为主。
此病常由扁桃体炎所引发。
2、紫癜性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系膜细胞病)
紫癜肾在临床上又称为有皮肤损害的IgA肾病。
紫癜性肾炎的名词解释:紫癜,即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表现为皮肤出血点,其直径为2~5mm;肾炎,即影响到肾脏结构(如肾小球或肾实质)的炎症,呈急性或慢性,系由感染、免疫反应或血管疾病引起肾小球肾炎。
和在一起就是,由皮肤出血点而引起的肾小球免疫介导反应性炎症。
此病往往有特定的过敏源。
3、系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病)
系膜,是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与毛细血管的内皮直接相邻。
增生,就是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
肾炎,即影响到肾脏结构(如肾小球或肾实质)的炎症,呈急性或慢性,系由感染、免疫反应或血管疾病引起肾小球肾炎。
和在一起就是,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数目增多而影响到肾脏肾脏结构的免疫介导性炎症。
4、隐匿性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系膜细胞病)
隐匿,字典里解释为隐瞒、隐藏,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和不适之处。
肾炎,即影响到肾脏结构(如肾小球或肾实质)的炎症,呈急性或慢性,系由感染、免疫反应或血管疾病引起肾小球肾炎。
和在一起就是,没有自觉症状的免疫介导损失性肾小球炎症。
故临床上有“哑巴病”或“温柔型杀手”之称。
5、膜增生性肾病(系膜细胞受损综合症)
这里的膜指的是系膜,系膜是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与毛细血管的内皮直接相邻。
增生,就是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
肾病,即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和在一起就是,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数目增多而造成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此病的特点有“双轨征”出现。
注:1~5,这五种病的细胞学诊断其实都是一样的,可以举同样的例子,如:系膜基质相当于构建起房子的墙,系膜细胞等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相当于住在房子里的人,此时假如说墙无限制的向内增长,那么房子内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而人又越来越多,使个体人的活动范围也就越来越小,最终人会挤压致死或无法正常呼吸而死;同样系膜基质数目增多,就会侵犯系膜细胞等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的位置,再叫上系膜细胞本身也在增生,进而造成了固有功能细胞缺血缺氧,而出现病变了。
6、膜性肾病(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病)
膜性肾病又称膜性肾小球病或膜性肾小球肾炎。
膜,指的是动植物体内像薄皮的组织,运用在肾脏病里面,就可以理解为,大量免疫复合物在肾脏脏层上皮细胞下弥漫下沉积下来,而形成的一层脂膜,把肾小球包绕起来,而造成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病变,故称为膜性肾病。
就相当于把人从头到脚都用塑料薄膜给包起来,人就会因为缺氧无法正常呼吸而死亡,同样肾小球也一样,被脂膜包绕后,肾小球由于缺血缺氧而发生细胞凋亡,进而出现病变,其功能下降。
7、乙肝相关性肾病(乙肝型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乙肝相关性肾病,就简单了,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特点是,病人已经感染了乙肝。
8、微小病变型肾病(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微”,小也,就是小,细小、隐约之意;“小”就是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
肾病,即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和在一起就是病理损伤很轻微的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特点是发病人群常见于儿童,往往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
9、狼疮性肾病(狼疮性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狼肾,同乙肝肾,主要两者是病因不同,是由于狼疮细胞侵犯人体后而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此种病人可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
10、局灶阶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局灶,部分部位;阶段,事物发展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的段落;硬化,因为发生病变使组织由软变硬,呈现玻璃样变;和在一起就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部分部位有玻璃样变性并不是全部硬化坏
死的免疫介导性肾小球炎症。
11、间质性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病)
肾间质包括肾小管、肾血管以及成纤维细胞和基质组成。
间质性肾病,可解释为肾小管、肾血管以及成纤维细胞和基质病变为主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12、高尿酸性肾病(高尿酸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病)
高尿酸是嘌呤代谢异常所引起,主要是牛羊肉、海鲜等富含核蛋白的食物摄入过多,但由于自身代谢紊乱而排泄减少所致。
从表面来解释就是,由于尿酸盐在肾间质异常沉积而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13、多囊肾(遗传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变异增生病)
多囊肾,表面理解为由多个囊性肿物组成的肾脏。
整个肾脏的外形,就像两串葡萄一样,它是一种X染色体第16对显性遗传性疾病,但是遗传几率仅有50%,大多数病人还有合并多囊肝、个别人还有肾结石。
14、淀粉样变肾(淀粉样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淀粉,咱们应该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此病就是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肾脏引起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故称之为肾淀粉样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症和肾功能衰竭。
15、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病)
急,可解释为快而猛烈,那么急性肾小球肾炎,就说明了,此病起病比较快,一般是以血尿、水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的特征是,电镜下可见“驼峰”,还有补体C3的特异性表现,即6~8周补体C3恢复正常范围。
16、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型缺血性肾小球内皮细胞病)
BP140/90以上就是高血压。
长期的高血压,会使血管壁的压力过大,使肾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处于长期的缺血缺氧环境中,内皮细胞就出现了缺血性损伤,进而其功能下降,才得了高血压肾病。
就相当于,咱们众所周知的截瘫病人,长期卧床,不经常翻身,就会出现褥疮是一样的,之所以出现褥疮,不就是由于局部皮肤软组织长期受压,局部微循环下降所导致的吗?其实,肾脏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出现的病理变化和褥疮的形成是一个道理。
此外,高肾它的特点还有:肾脏外形可呈现出细颗粒状,凹凸不平。
17、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型肾小球基底膜病变)
糖尿病,咱们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这个病在咱们生活中是经常接触的。
糖尿病肾病,表面来看就是糖尿病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
此病的特点是,早期肾脏不但没有萎缩,相反的还要轻微增大,但后期,肾脏同样出现萎缩。
主要原因是长期的高血糖,导致了血液的粘稠度升高,此时血液流动速度会相对的慢下来,血液中多余的脂质和凋亡的血细胞就会沉积在血管内皮下,使管腔狭窄,造成肾内的缺血缺氧,而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其滤过功能下降,此时,血液通过肾脏滤过产生尿液的过程中,为了把体内的代谢垃圾及时排出体外,肾脏不得不努力的加班加点的工作,与此同时,肾脏的固有功能细胞势必会代偿性增大,而致肾脏体积增大。
但是此时,受损的内皮细胞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救治,随着病情进展,胶原蛋白合成多,肾小球基膜增厚,最终形成系膜的弥漫结节性病变,造成了肾小球硬化,此时肾脏体积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