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勤礼碑》分页释文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勤礼碑字帖及释文
勤礼碑字帖及释文《勤礼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撰写的一篇楷书碑文,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碑文共四面,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 8字。
左侧5行,行37字。
下面是《勤礼碑》的释文:碑阳:曰:“颜君之先,出自有周。
绵绵瓜瓞,历世载德。
至于汉魏,为臣为君。
积善余庆,诞降英哲。
颜阖守道,确然不群。
汉明帝时,为五官中郎将。
遭家多难,亡命江左。
后汉中兴,事详谱谍。
子孙绵延,代有显人。
魏晋之际,一门三公。
盛矣哉!自兹以降,或隐或仕。
或忠或孝,代不乏贤。
至隋末,皇考讳密,字敬仲,为长安令。
值隋氏失国,杖策归乡。
武德初,历官监察御史、长安令、侍御史、吏部侍郎、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常卿、刑部尚书、御史大夫、银青光禄大夫、侍中、中书令、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太傅、太尉、录尚书事、尚书令、监修国史、上柱国、鲁国公。
薨,年七十一。
赠太师,谥曰文贞。
皇妣讳某,某氏女,生子三人:长曰真卿,次曰伸,次曰倚。
真卿自幼好学,遍观群书,尤善书法。
举进士,对策高第,迁监察御史。
属禄山之乱,奉诏招募勇士,拒贼有功,拜尚书右丞。
贼平,迁刑部侍郎。
代宗即位,除御史大夫。
德宗立,召为尚书右仆射,封鲁国公。
薨,年七十一。
赠太师,谥曰文忠。
伸,举明经,为监察御史。
贼平,迁给事中。
德宗时,为京兆尹。
薨,赠礼部尚书。
倚,举进士,为太子中允。
贬蓬州刺史。
事迹见《新唐书·颜氏传》。
”碑阴:“颜氏之先,自周至隋,世传积德。
至唐颜阖,为汉五官中郎将。
子孙绵延,或仕或隐。
至隋末,颜阖子敬仲,为长安令。
武德初,历官至监察御史、长安令、侍御史、吏部侍郎、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常卿、刑部尚书、御史大夫、银青光禄大夫、侍中、中书令、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太傅、太尉、录尚书事、尚书令、监修国史、上柱国、鲁国公。
薨,年七十一。
赠太师,谥曰文贞。
娶某氏,生子三人:真卿、伸、倚。
真卿,监察御史,历官至尚书右丞、御史大夫、尚书右仆射、鲁国公。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docx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docx《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着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着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着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完整版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颜勤礼碑》标点、注解及今译君讳勤礼,字敬,琅琊(lángyá)1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2,事见《梁》、《齐》、《周书》3。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4。
祖讳之推,北齐5给事黄门侍郎6,隋东宫学士7,《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8,今爲京兆长安人。
[注解]1、琅琊:国内有琅琊山数处,此处则指秦置琅琊郡。
秦时,在古琅琊邑置琅琊郡。
东汉,琅琊郡改为琅琊国,治开阳(今临沂老城)。
琅琊临沂(即琅琊国临沂县之简称)自此始。
历史上很多望族以琅琊为郡望,如东晋“王谢”的王家。
诸葛亮也是山东琅琊人,为避战乱随叔父迁到荆州。
据记载颜氏始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
颜子后裔世居于鲁之曲阜,至二十四代嫡孙颜盛,迁琅琊临沂孝悌里。
颜氏后人皆自称“琅琊临沂人”。
2、东晋灭亡后,南朝宋(420-58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如穿梭般交替更迭。
在齐朝,御史中丞是负责纠察弹劾官僚的最高官员。
齐朝倡节俭,政治清明,后因内乱被梁武帝萧衍所代,颜见远绝食而殉国,可见颜氏的忠烈源远流长。
梁武帝就是编《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的老爹,倒行逆施士族门阀制,对百姓则实施残暴苛政,竞也在位48年。
《梁书》列传第四十四《颜协传》载:“高祖受禅,见远乃不食,发愤数日而卒。
高祖闻之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也。
’”3、《梁书》、《齐书》和《周书》名列“二十四史”,为贞观十年(636)魏徵主持编写,历时七年修成。
《梁书》、《陈书》、《齐书》、《周书》、《隋书》称五代史,时称良史。
4、梁湘东王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名萧绎。
记事参军是掌管军中文书的官员。
颜见远为梁朝篡国而死节,儿子颜协也得接着当梁朝的官,他没去采薇。
颜勤礼碑译文
著作佐郎,七年六月授詹事主簿,转太子内直监,加崇贤馆学士。 宫废,出补蒋王文学、弘(宏)文馆学士。永徽元年三月。制曰具 官:“君学艺优敏,宜加奖擢,乃拜陈王属学士如故。”迁曹王友。 无何,拜秘书省著作郎。君与兄秘书监师古、礼部侍郎相时齐名, 秘监与君同时为崇贤宏文馆学士,礼部为天策府学士,弟太子通事 舍人育德又奉令於司经局校定经史。太宗尝图画崇贤诸文学士,命 秘监为赞,以君与监兄弟,不宜相*述,乃命中书舍人萧钧特赞君曰: “依仁服义,怀文守一,履道自居,下帷终日。德彰素里,行成兰 室,鹤钥(龠)驰誉,龙楼委质。”当代荣之。六年以后夫人兄中书 令柳*亲累,贬夔州都督府长史,明庆六年加上护军。君安时处顺, 恬无愠色。不幸遇疾,倾逝於府之官舍,既而旋窆于京城东南万年 县宁安乡之凤栖原。先夫人陈郡殷氏*柳夫人同合祔焉,礼也。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通根1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0资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2体2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1卷下中安与,全过要,度加并工强且作看尽下护可1都能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保况复护进杂层行设防自备腐动与跨处装接理置地,高线尤中弯其资曲要料半避试径免卷标错调高误试等高方,中案要资,求料编技试5写术卷、重交保电要底护气设。装设备管置备4高线动调、中敷作试电资设,高气料技并中课3试术且资件、卷中拒料中管试包绝试调路验含动卷试敷方线作技设案槽,术技以、来术及管避系架免统等不启多必动项要方高案式中;,资对为料整解试套决卷启高突动中然过语停程文机中电。高气因中课此资件,料中电试管力卷壁高电薄中气、资设接料备口试进不卷行严保调等护试问装工题置作,调并合试且理技进利术行用,过管要关线求运敷电行设力高技保中术护资。装料线置试缆做卷敷到技设准术原确指则灵导:活。在。对分对于线于调盒差试处动过,保程当护中不装高同置中电高资压中料回资试路料卷交试技叉卷术时调问,试题应技,采术作用是为金指调属发试隔电人板机员进一,行变需隔压要开器在处组事理在前;发掌同生握一内图线部纸槽故资内障料,时、强,设电需备回要制路进造须行厂同外家时部出切电具断源高习高中题中资电资料源料试,试卷线卷试缆切验敷除报设从告完而与毕采相,用关要高技进中术行资资检料料查试,和卷并检主且测要了处保解理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真卿-勤礼碑全文及解释
颜勤礼碑笔法特点:《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
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
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
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笔法是指写字点画的用笔之法。
从广义上说,笔法包括执笔法和用笔法,从狭义上讲,笔法即指“用笔”法,也就是写出各种不同形态点画的方法。
汉字书法的每一个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笔这三个步骤,通过纵横两个方面的运动来完成具体形象的,现将常用的笔法分述如下:藏锋:是指起笔而言,当某一笔画起笔时,笔锋先向相反方面逆行,待笔锋“折”或“转”后再写笔画。
起笔处笔锋藏在画内,使之不露痕迹。
露锋:是指起笔与收笔而言,在此主要指收笔。
当某一笔画要收笔时,笔锋逐渐提起,至收笔处笔锋露于画外,呈尖状。
回锋:是指收笔而言,即笔画写到结束时,笔锋转为逆方向轻回收笔。
抢锋:也称“虚抢”、“空抢”,是露锋起笔和露锋收笔时采用的运笔动作。
即在露锋起笔时先在空中作一个藏锋动作,然后再入纸作笔画的起笔。
在露锋收笔时,也按有往必回、无垂不缩的要求把锋在空中回缩。
中锋:在行笔过程中,使笔锋在笔画的中间运行。
中锋行笔可使点画墨色均匀,沉着有力。
侧锋:行笔时锋尖偏在笔画一边,笔画呈一边齐一边虚,扁薄而无立体感,写书忌之。
按笔和提笔:按笔是指笔往下顿的动作;提笔指笔毫不提离纸面,与按笔相对,可形成由粗到细的线条变化。
顿笔:按笔较重称为顿笔,较轻称为蹲笔。
挫笔:是指笔画顿笔后,不提不按而作位置移动的微小动作,帮助顿笔取得完美的效果,颜字多用之。
方笔和圆笔:有棱角者为方,无棱角者为圆。
方笔用折法,其特点斩截爽利,具有张力;圆笔多用转法,其特点圆劲饱满,外柔内刚。
全碑文: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邪临沂人。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颜勤礼碑》标点、注解及今译君諱勤禮,字敬,琅琊(lángyá)1 臨沂人。
高祖諱見遠,齊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禪,不食數日,一慟而絕2,事見《梁》、《齊》、《周書》3。
曾祖諱恊,梁湘東王記室參軍,《文苑》有傳4。
祖諱之推,北齊5 給事黃門侍郎6,隋東宮學士7,《齊書》有傳。
始自南入北8,今爲京兆長安人。
[注解]1、琅琊:国内有琅琊山数处,此处则指秦置琅琊郡。
秦时,在古琅琊邑置琅琊郡。
东汉,琅琊郡改为琅琊国,治开阳(今临沂老城)。
琅琊临沂(即琅琊国临沂县之简称)自此始。
历史上很多望族以琅琊为郡望,如东晋“王谢”的王家。
诸葛亮也是山东琅琊人,为避战乱随叔父迁到荆州。
据记载颜氏始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
颜子后裔世居于鲁之曲阜,至二十四代嫡孙颜盛,迁琅琊临沂孝悌里。
颜氏后人皆自称“琅琊临沂人”。
2、东晋灭亡后,南朝宋(420-58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如穿梭般交替更迭。
在齐朝,御史中丞是负责纠察弹劾官僚的最高官员。
齐朝倡节俭,政治清明,后因内乱被梁武帝萧衍所代,颜见远绝食而殉国,可见颜氏的忠烈源远流长。
梁武帝就是编《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的老爹,倒行逆施士族门阀制,对百姓则实施残暴苛政,竞也在位48 年。
《梁书》列传第四十四《颜协传》载:“高祖受禅,见远乃不食,发愤数日而卒。
高祖闻之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也。
’”3、《梁书》、《齐书》和《周书》名列“二十四史”,为贞观十年(636)魏徵主持编写,历时七年修成。
《梁书》、《陈书》、《齐书》、《周书》、《隋书》称五代史,时称良史。
4、梁湘东王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名萧绎。
记事参军是掌管军中文书的官员。
颜见远为梁朝篡国而死节,儿子颜协也得接着当梁朝的官,他没去采薇。
《梁书》列传第四十四《文学》有《颜协传》,《南史》列传第六十二《文学》亦有《颜协传》。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颜勤礼碑》标点、注解及今译君讳勤礼,字敬,琅琊(lángyá)1 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2,事见《梁》、《齐》、《周书》3。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4。
祖讳之推,北齐5 给事黄门侍郎6,隋东宫学士7,《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8,今爲京兆长安人。
[注解]1、琅琊:国内有琅琊山数处,此处则指秦置琅琊郡。
秦时,在古琅琊邑置琅琊郡。
东汉,琅琊郡改为琅琊国,治开阳(今临沂老城)。
琅琊临沂(即琅琊国临沂县之简称)自此始。
历史上很多望族以琅琊为郡望,如东晋“王谢”的王家。
诸葛亮也是山东琅琊人,为避战乱随叔父迁到荆州。
据记载颜氏始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
颜子后裔世居于鲁之曲阜,至二十四代嫡孙颜盛,迁琅琊临沂孝悌里。
颜氏后人皆自称“琅琊临沂人”。
2、东晋灭亡后,南朝宋(420-58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如穿梭般交替更迭。
在齐朝,御史中丞是负责纠察弹劾官僚的最高官员。
齐朝倡节俭,政治清明,后因内乱被梁武帝萧衍所代,颜见远绝食而殉国,可见颜氏的忠烈源远流长。
梁武帝就是编《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的老爹,倒行逆施士族门阀制,对百姓则实施残暴苛政,竞也在位48 年。
《梁书》列传第四十四《颜协传》载:“高祖受禅,见远乃不食,发愤数日而卒。
高祖闻之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也。
’”3、《梁书》、《齐书》和《周书》名列“二十四史”,为贞观十年(636)魏徵主持编写,历时七年修成。
《梁书》、《陈书》、《齐书》、《周书》、《隋书》称五代史,时称良史。
4、梁湘东王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名萧绎。
记事参军是掌管军中文书的官员。
颜见远为梁朝篡国而死节,儿子颜协也得接着当梁朝的官,他没去采薇。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 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就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带注释、注音)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带注释、注音)《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
此碑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在陕西西安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局部《颜勤礼碑》四面刻字,现存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38字,碑侧有5行,每行37字,碑文追述颜氏祖辈功德,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的业绩。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结体端庄大方,宽绰舒展,拙中见巧;气息浑厚雄强,生机郁勃,代表盛唐审美风尚。
碑阳碑侧碑阴【原文】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kuí)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注释】故:过去的、曾经的。
秘书省著作郎、长史、上护军:均为官名。
夔州都督府:唐代一级行政区划名,治夔州(今重庆奉节)。
曾孙:颜真卿是颜勤礼的曾孙。
【译文】唐代曾任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的颜君(颜勤礼)之神道碑(这是此碑的碑额)曾孙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文并书写【原文】君諱勤禮,字敬,琅邪(láng yá)1 臨沂人。
【注释】1、琅邪(láng yá):同“琅琊”。
国内有琅琊山数处,此处则指秦置琅琊郡。
秦时,在古琅琊邑置琅琊郡。
东汉,琅琊郡改为琅琊国,治开阳(今临沂老城)。
琅琊临沂(即琅琊国临沂县之简称)自此始。
历史上很多望族以琅琊为郡望,如东晋“王谢”的王家。
诸葛亮也是山东琅琊人,为避战乱随叔父迁到荆州。
据记载颜氏始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
颜子后裔世居于鲁之曲阜,至二十四代嫡孙颜盛,迁琅琊临沂孝悌里。
颜氏后人皆自称“琅琊临沂人”。
【译文】君名讳勤礼,字为敬,琅琊临沂人。
【原文】高祖諱見遠,齊御史中丞。
梁武帝受禪,不食數日,一慟而絕2。
事見《梁》、《齊》、《周書》3。
【注释】2、东晋灭亡后,南朝宋(420-58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如穿梭般交替更迭。
《颜勤礼碑》分页释文
《颜勤礼碑》分页释文12、颜君神道碑。
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3、并书。
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45、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协),梁湘东王67、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89、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1011、序君自作,后加踰(逾)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12131415、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1617、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18、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19、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义宁元年十一月,从202122、九年十一月授轻车都尉兼直秘书省。
贞观三23242526、徽元年三月制曰,具官君“学艺优敏,宜2728、拜秘书省著作郎。
君与兄秘书监师古、礼部侍2930、礼部为天册府学士,弟太子通事舍人育德,又3132、崇贤诸学士,命监为赞,以君与监兄弟,不宜相3334、怀文守一,履道自居,下帷终日。
德彰素里,行成3536、夫人兄中书令柳奭亲累,贬夔州都督府长史,3738、幸遇疾,倾逝于府之官舍,既而旋窆于京城东3940、臮柳夫人同合祔焉,礼也。
七子:昭甫,晋王曹王41、侍读,赠华州刺史,事具真卿所撰神道碑。
敬仲,4243、少连、务滋,皆著学行,以柳令外甥不得仕进。
孙:444546、玄宗监国,专掌令画,滁、沂、豪三州刺史,47、赠秘书监。
惟贞,频以书判入高等,历畿赤尉丞、48495051、有风义,明经拔萃,犀浦蜀二县尉。
故相国苏颋52、举茂才,又为张敬忠剑南节度判官、偃师丞。
杲53、卿,忠烈有清识吏干,累迁太常丞,摄常山太守,5455、千年、高邈,迁卫尉卿兼御史中丞。
城守陷贼,东56、京遇害,楚毒参下,詈言不绝,赠太子太保,谥曰57、忠。
曜卿,工诗善草隶,十六以词学直崇文馆,淄58、川司马。
旭卿,善草书,胤山令。
茂曾,讷言敏行,颇59、工篆籀,犍为司马。
阙疑,仁孝,善《诗》、《春秋》,杭州参60、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勤礼碑》分页释文
1、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俯长史、上护军
2、颜君神道碑。
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
3、并书。
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
4、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
5、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协),梁湘东王
6、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
7、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
8、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9、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
10、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
11、序君自作,后加踰(逾)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
12、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
13、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和者二十余
14、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
15、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
16、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
17、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18、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
19、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义宁元年十一月,从
20、太宗平京城,授朝散正议大夫勋,解褐秘
21、书省校书郎。
武德中授右领左右府铠曹参军,
22、九年十一月授轻车都尉兼直秘书省。
贞观三
23、年六月兼行雍州参军事,六年七月授著作佐
24、郎,七年六月授詹事主簿,转太子内直监,加崇
25、贤馆学士。
宫废,出,补蒋王文学,弘文馆学士。
永
26、徽元年三月制曰,具官君“学艺优敏,宜
27、加奖擢”。
乃拜陈王属学士如故,迁曹王友。
无何,
28、拜秘书省著作郎。
君与兄秘书监师古、礼部侍
29、郎相时齐名,监与君同时为崇贤、弘文馆学士,
30、礼部为天册府学士,弟太子通事舍人育德,又
31、奉令于司经局校定经史。
太宗尝图画
32、崇贤诸学士,命监为赞,以君与监兄弟,不宜相
33、褒述,乃命中书舍人萧钧特赞君曰:“依仁服义,
34、怀文守一,履道自居,下帷终日。
德彰素里,行成
35、兰室,鹤龠驰誉,龙楼委质。
”当代荣之。
六年,以后
36、夫人兄中书令柳奭亲累,贬夔州都督府长史,
37、明庆六年加上护军。
君安时处顺,恬无愠色。
不
38、幸遇疾,倾逝于府之官舍,既而旋窆于京城东
39、南万年县宁安乡之凤栖原。
先夫人陈郡殷氏
40、臮柳夫人同合祔焉,礼也。
七子:昭甫,晋王曹王
41、侍读,赠华州刺史,事具真卿所撰神道碑。
敬仲,
42、吏部郎中,事具刘子玄神道碑。
殆庶、无恤、辟非、
43、少连、务滋,皆著学行,以柳令外甥不得仕进。
孙:
44、元孙,举进士,考功员外刘奇特标牓(榜)之,名动海
45、内,从调以书判入高等者三,累迁太子舍人属。
46、玄宗监国,专掌令画,滁、沂、豪三州刺史,
47、赠秘书监。
惟贞,频以书判入高等,历畿赤尉丞、
48、太子文学、薛王友,赠国子祭酒、太子少保,德业
49、具陆据神道碑。
会宗,襄州参军。
孝友,楚州司马。
50、澄,左卫翊卫。
润,倜傥,涪城尉。
曾孙:春卿,工词翰,
51、有风义,明经拔萃,犀浦蜀二县尉。
故相国苏颋
52、举茂才,又为张敬忠剑南节度判官、偃师丞。
杲
53、卿,忠烈有清识吏干,累迁太常丞,摄常山太守,
54、杀逆贼安禄山将李钦凑,开土门,擒其心手何
55、千年、高邈,迁卫尉卿兼御史中丞。
城守陷贼,东
56、京遇害,楚毒参下,詈言不绝,赠太子太保,谥曰
57、忠。
曜卿,工诗善草隶,十六以词学直崇文馆,淄
58、川司马。
旭卿,善草书,胤山令。
茂曾,讷言敏行,颇
59、工篆籀,犍为司马。
阙疑,仁孝,善《诗》、《春秋》,杭州参
60、军。
允南,工诗,人皆讽诵之,善草隶,书判频入等
61、第,历左补阙、殿中侍御史,三为郎官、国子司业、
62、金乡男。
乔卿,仁厚有吏材,富平尉。
真长,耿介,举
63、明经。
幼舆,敦雅有酝藉,通班《汉书》,左清道率府
64、兵曹。
真卿,举进士,校书郎。
举文词秀逸,醴泉尉,
65、黜陟使王鉷以清白名闻。
七为宪官,九为省官,
66、荐为节度采访观察使,鲁郡公。
允臧,敦实有吏
67、能,举县令,宰延昌,四为御史,充太尉郭子仪判
68、官、江陵少尹、荆南行军司马。
长卿、晋卿、邠卿、充
69、国、质,多无禄早世。
名卿、倜、佶、伋、伦,并为武官。
玄
70、孙:纮,通义尉,没于蛮。
泉明,孝义有吏道,父开土
71、门佐其谋,彭州司马。
威明,邛州司马。
季明、子干、
72、沛、诩、颇、泉明男诞,及君外曾孙沈盈、卢逖,并为
73、逆贼所害,俱蒙赠五品京官。
浚,好属文。
翘、华、正、
74、,并早夭。
颎,好五言,校书郎。
颋,仁孝方正,明经,
75、大理司直,充张万顷岭南营田判官。
顗,凤翔参
76、军。
頍,通悟,颇善隶书,太子洗马、郑王府司马,并
77、不幸短命。
通明,好属文,项城尉。
翙,温江丞。
觌,绵
78、州参军。
靓,盐亭尉。
颢,仁和有政理,蓬州长史。
慈
79、明,仁顺干蛊,都水使者。
颖,介直,河南府法曹。
頔,
80、奉礼郎。
颀,江陵参军。
颉,当阳主簿。
颂,河中参军。
81、顶,卫尉主簿。
愿,左千牛。
頥(颐)、颒,并京兆参
军。
頩、须、
82、?,并童稚未仕。
自黄门、御正至君父叔兄弟臮
83、子侄扬庭、益期、昭甫、强学十三人,四世为学士、
84、侍读,事见柳芳《续卓绝》、殷寅著《姓略》。
少监、少保,
85、以德行、词翰为天下所推。
春卿、杲卿、曜卿、允南
86、而下,臮君之群从光庭、千里、康成、希庄、日损、隐
87、朝、匡朝、升庠、恭敏、邻几、元淑、温之、舒、说、顺、胜、怡、
88、浑、允济、挺、式宣、韶等,多以名德著述,学业文翰,
89、交映儒林,故当代谓之学家。
非夫君之积德累
90、仁,贻谋有裕,则何以流光末裔,锡羡盛时?小子
91、真卿,聿修是忝。
婴孩集蓼,不及过庭之训;晚暮
92、论撰,莫追长老之口。
故君之德美,多恨阙遗。
铭
93、曰:(铭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