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教学教材
大专《药物分析》教案
![大专《药物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38a43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8.png)
大专《药物分析》教案第一章:药物分析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药物分析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1.2 药物分析的基本步骤样品处理与制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1.3 药物分析的方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第二章:药物的物理性质及鉴别试验2.1 药物的物理性质了解药物的密度、熔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2.2 药物的鉴别试验掌握药物的化学鉴别和光谱鉴别方法学习常用的药物鉴别试剂和反应现象第三章:定量分析方法3.1 重量分析法学习药物的重量分析方法掌握称量、滴定等操作技巧3.2 容量分析法了解容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滴定管的使用和滴定终点的判断3.3 仪器分析法学习药物的仪器分析方法掌握光谱仪、色谱仪等仪器的操作和使用第四章:常见药物的含量测定4.1 心血管系统药物了解心血管系统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学习实例如阿司匹林、氨茶碱等药物的含量测定4.2 抗生素类药物掌握抗生素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学习实例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的含量测定4.3 其他常见药物学习其他常见药物如维生素C、葡萄糖等的含量测定方法第五章:药物分析实验操作技巧5.1 样品处理与制备学习样品的处理和制备方法掌握提取、净化、浓缩等操作技巧5.2 鉴别试验操作学习鉴别试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鉴别试剂的使用和反应现象的观察5.3 含量测定操作学习含量测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滴定、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方法的实验技巧第六章:现代药物分析技术6.1 色谱分析法了解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色谱分析技术掌握色谱条件的优化和色谱图的解析6.2 光谱分析法学习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光谱分析技术掌握光谱图的解析和应用光谱分析法进行药物鉴定6.3 电化学分析法了解电化学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电位滴定、伏安法等电化学分析技术第七章:药物分析案例分析7.1 药物质量标准的制定学习药物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法分析实际案例中药物质量标准的制定过程7.2 药物分析案例解析分析实际案例中的药物分析问题学习运用药物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1 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了解实验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要求第九章:药物分析实验操作安全与环保9.1 实验操作安全学习药物分析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规范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9.2 实验环保了解药物分析实验中的环保要求学习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和环境保护措施第十章:综合训练与考核10.1 综合训练进行药物分析实验操作综合训练提高药物分析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2 考核进行药物分析理论知识考核进行药物分析实验操作技能考核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药物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补充说明: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流程,包括样品的采集、制备和处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广西中医学院《药物分析》课程教案(首页)
![广西中医学院《药物分析》课程教案(首页)](https://img.taocdn.com/s3/m/5875f60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d.png)
广西中医学院《药物分析》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药物分析》是广西中医学院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分析手段对药物进行质量控制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检验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熟悉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3. 能够独立完成药物分析实验,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4. 了解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提高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药物分析概述1.1 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1.2 药物分析的任务和方法1.3 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第二章药物的性状分析2.1 药物的物理性状分析2.2 药物的化学性状分析2.3 药物的生物性状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实验法:通过药物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分析在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药物分析领域的前沿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等,占总评的40%。
2.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等,占总评的60%。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64课时,其中理论讲授32课时,实验操作32课时。
2. 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3. 教学进程:第1-8周:完成药物分析概述、药物的性状分析等基本理论内容的学习。
第9-16周:进行药物分析实验,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分析等。
第17-24周:学习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药物分析》教材,作者:X。
2. 实验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大专《药物分析》教案
![大专《药物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49937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0.png)
大专《药物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任务和意义。
(2)掌握药物的性状检查、鉴别试验和含量测定等基本分析方法。
(3)熟悉常见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分析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药物的性状检查和鉴别试验。
(2)能够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药物含量进行测定。
(3)具备对药物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和解释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对药物分析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任务和意义。
2. 药物的性状检查和鉴别试验。
3. 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及其原理。
4. 常见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分析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任务和意义,药物的性状检查和鉴别试验,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及其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分析方法。
3. 实验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药物分析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大专《药物分析》教材。
2. 实验器材:显微镜、光谱仪、滴定仪等。
3. 实验药物:代表性药物样品。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药物分析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1. 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与质量控制。
2. 药典与药品标准。
3. 药物分析实验操作规程与安全规范。
4. 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与质量控制,药典与药品标准的重要性。
2. 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药物分析实验操作,强调实验安全规范。
3. 研讨法:组织学生讨论现代药物分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八、教学准备1. 教材:大专《药物分析》教材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规仪器及设备。
药物分析学教案
![药物分析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0ad35e2cc58bd63186bdfa.png)
授课时间(教案末页)(教案续页)(教案末页)(教案续页)(教案末页)(教案续页)(教案末页)(教案续页)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剖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母核巴比妥酸环状丙二酰脲结构。
另一部分是取代基部分即R1和R2等。
书中95页表5-1常见巴比妥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巴比妥类药物的理化特征:弱酸性水解反应与重金属离子的反应与银盐的反应与铜盐的反应与钴盐的反应与汞盐的反应与香草醛的反应紫外吸收光谱特征薄层色谱行为特征显微结晶鉴别试验:丙二酰脲类鉴别反应银盐反应的方法铜盐反应的方法测定熔点利用特殊取代基或元素的鉴别试验利用不饱和取代基的鉴别试验利用芳环取代基的鉴别试验硫元素的鉴别试验用时约20分钟,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用时约50分钟,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用时约25分钟,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教案末页)(教案续页)(教案末页)(教案续页)(教案末页)第_10___次课(教案续页)(教案末页)(教案续页)第七章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芳胺类药物的分析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一)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二)主要化学性质二、酰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一)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二)主要化学性质三、鉴别试验(一)重氮化-偶合反应(二)与三氯化铁反应(三)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四)水解产物反应(五)制备衍生物测熔点(六)紫外分光光度法(七)红外吸收光谱四、特殊杂质检查(一)对乙酰氨基酚中的特殊杂质检查(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的检查五、含量测定(一)亚硝酸钠滴定法(二)非水溶液滴定法(三)分光光度法(四)比色法(五)盐酸普鲁卡因胺的快速荧光测定(六)高效液相色谱法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用时约15分钟。
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用时约15分钟。
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用时约10分钟。
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用时约55分钟。
(教案末页)(教案续页)第七章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第二节苯乙胺类药物一、苯乙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一)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二)主要化学性质二、鉴别试验(一)与三氯化铁反应(二)与甲醛-硫酸反应(三)氧化反应(四)紫外特征吸收与红外吸收光谱(五)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六)双缩脲反应三、特殊杂质检查(一)酮体检查(二)有关物质检查(三)盐酸苯乙双胍中有关双胍的检查四、含量测定(一)非水溶液滴定法(二)溴量法(三)比色法(四)提取酸碱滴定法(五)荧光分光光度法(六)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三节芳氧丙醇胺类药物一、药物结构与主要理化性质二、鉴别试验三、盐酸卡替洛尔中有关物质检查四、含量测定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用时约80分钟,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药物分析》教案
![《药物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5177f0aeaad1f346933fa5.png)
《药物分析》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一、药物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车祸→油漆→红外检测→罪犯体育比赛→兴奋剂检查→质谱检查物质中的碎片机构→百万分之一梅花K胶囊→杂质检查→差向四环素含量超标药物分析定义:研究鉴定药物的化学组成和测定药物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药物: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及制剂,合成药物的原料、中间体和副产品,以及制剂的赋形剂和附加剂,药物的降解产物和体内代谢产物等。
药物→制剂的赋形剂、附加剂→制剂→体内→降解产物、体内代谢物原料→中间体副产品分析:药物的真伪真:药物的化学组成→真:多少,药物的含量伪:药物的杂质→伪:多少,杂质的限量举例:阿莫西林药物第二节药物分析的内容药物分析的内容:检测药物的性状→鉴定药物的化学组成→检查药物的杂质限量→测定药物的含量。
药物分析的任务:根据药品质量标准的规定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全面控制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第三节药品检验工作的依据和程序一、药品检验工作的依据:1、三级标准: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3、医疗单位自制的制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4、进出口药品:由口岸药检所按有关质量标准或合同规定检验。
二、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程序:取样→外观性状观测→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书操作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药品检验操作标准汇编》1、取样→少量、代表性、均匀2、性状观察:观色、嗅、味、物理常数→初步判定真伪观察:色、嗅、味、外观 如:维生素C 变黄失效 测定:物理常数(熔点、沸点、比重、折光率等) 3、鉴别原则:鉴别方法必须准确,灵敏、简便、快速→判别药物真伪 4、检查杂质检查(纯度检查)→检查所含杂质是否低于最大允许量(不测定准确含量) 5、含量测定测出含量是否符合药典、部颁标准、地方标准 6、填写检验报告书检验记录:真实、完整、科学(实验记录)检验报告:记录内容,检测结果,结论,处理意见→实验报告如:葡萄糖检验:经检验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不符合规定处理意见:可用做口服葡萄糖,不得供制备注射液第二章 药品质量标准一、药品质量的特性 1、疗效确切2、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3、稳定性好,有效期长4、给药方便→剂型1/46、价格便宜二、药品质量标准定义:把反映药品质量特性的技术参数、指标明确规定下来,形成技术文件,规定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第二节 现行药典和部标准一、中国药典英文全称: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S REPUBLIC OF CHINA 中文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缩写: CHP.(2000)世界上第一本药典《唐朝的新修本草》→解放前沿用国外药典→1953年药典→1963年药典→文革→1977年药典→1985年药典→1990年药典→1995年药典→2000年药典 现行药典增加了和修订了最多的是:1、抗生素2、生化及生测药品 新增了技术1、毛细管电泳法2、热分析法3、X-射线粉末衍射法等三种仪器分析方法 三、正确阅读、理解和执行药典内容1、凡例:对药典的总说明,记载了药典中各种术语的含义及其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药物分析》课件
![《药物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2707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c.png)
3 微纳技术
结合微纳技术,实现药物自动化、高通量和 快速检测。
4 多参数分析
利用多种分析方法结合分析药物,实现多角 度的分析和评价。
药物分析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及前景
药物分析是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随着技术的发展,药物分析在药物研发和制造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将对 药物的质量、安全性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药物分析仪器的类型与原理
1
质谱仪
质谱法是通过碎片分析来确定化合物结
高效液相色谱仪
2
构和化合物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
在固定相的作用下,利用样品在液相中
各组分因其在固定相上的分布系数不同
而发生分离的一种色谱法。
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是将气相色谱和质谱两种仪器结合,联 用分离和检测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药物分析标准的实施与评价
稳定性
药物分析方法应稳定可靠,操作 结果与不同实验室都应该达到一 致。
药物分析中的样品处理方法
萃取分析
利用分配系数进行组分分析,如电解分析、电位 滴定分析等。
色谱分离
根据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中的分配系数和不同的 相互作用,实现实体/表面分离。
光谱分析
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分析,如红外光谱、紫外光 谱等。
标准化
药物分析需要依据标准进行检 测,不同实验室和检测方法都 应该达到一致的标准。
验证实验
采用系统的验证原则和流程, 对药物分析的检测结果进行评 价和验证。
质量标准文献
通过编制质量标准文献,对药 物分析的方法、结果和数据进 行详细的记录和报告。
药物分析与临床药学的关系
安全性
药物分析可对患者用药安全性进 行监测,避免因药物产生的不良 反应。
有效性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7f4154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7.png)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药品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堂讨论,要求学生掌握我国药典中常用药物的分析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技能,应能正确理解、准确执行药典,具备独立完成药品全检的实际工作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在对药品质量控制中应用药物分析基本原理与方法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本教学大纲所要求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四、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名称及性质杭太俊编著.《药物分析》.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二)参考书[1]刘文英编著.《药物分析》. 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2]安登魁编著.《药物分析》. 第1版.济南出版社,1992年[3]杭太俊编著.《药物分析》.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4]于治国编著.《药物分析》.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5]朱景申编著.《药物分析》. 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6]安登魁编著.《现代药物分析选论》.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年[7]马广慈编著.《现代药物分析选论》.第1版.科学出版社,2000年[8]国家药典委员会编著.《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五、课程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过程考核(考勤、作业、阶段性测试等),课终考核(闭卷)(二)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课终考核成绩×60% + 过程考核成绩40%六、课外学习要求课后作业为习题,3-5次,每次作业题量2-3题,作业布置后,于一周内上交。
药物分析(第7版)
![药物分析(第7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5985a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7.png)
《药物分析(第7版)》的修订编写,坚持围绕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突出药学专业特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的药学教育纲要为基础,以国家执业药师资格准人标准为指导, 按照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等相关部门及行业用人要求,强调培养目标与用人要求相结合,在继承和巩固前六 轮教材建设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进一步提高教材的水平和质量。同时还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培养,注重教材整体优化,提高教材的适应性和可读性,满足教学的需要。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师授 课,在做好传承的基础上,该教材在编写形式上有所创新,采用了“模块化编写”。该教材各章开篇,以普通高 等学校药学本科教学要求为标准编写“学习要求”,正文中根据课程、教材特点有选择性地增加“知识链 接”“实例解析”“知识拓展”“小结”。
药物分析(第7版)
20xx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学资源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材特色
《药物分析(第7版)》是由杭太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1年8月22日出版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 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第七轮规划教材。该教材可供普 通高等院校药学类各专业本科生使用。
教材特色
该教材中进一步明确了药物分析的任务和作用;加强了药品质量研究方法、内容和指导原则的系统介绍,明 确了药物分析研究与药品质量标准、药典功能的异同与关联,以及它们在药物研究开发、生产和使用各环节所发 挥的作用;为了适应药物质量的体内分析评价、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等的分析要求,将体内药物分析的通用方法内 容独立成章;各类药物的分析专论内容根据临床常用基本药物,按照药理活性的类别不同,选择质量分析控制具 有代表性的药物进行论述,注重分析方法和应用的多样性和代表性;结合中国和中国国外国家药典收载药物和指 标水平的更新与变化,注重新旧及中国国内外药品标准在药品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手段上的比较,以增强学生进 行药品质量全面控制的意识,使学生具备探索和研究药品质量的能力。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doc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1863b7f90029bd64793e2c09.png)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Pharmaceutical Analysis课程编码:27A20402 学分:5.5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计划学时:112 其中讲课:64 实验或实践:48适用专业:药学、制药工程推荐教材:杭太俊,《药物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参考书目:刘文英,《药物分析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李好枝,《体内药物分析》(第2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宋粉云,《药物分析实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年施耐德,《现代液相色谱技术导论》(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于治国,《药物分析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孙毓庆,《现代色谱法》(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熟悉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特征、存在状况与分析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掌握国内外药典的主要组成与内容,药物及其制剂的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和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基本规律和代表性药物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以及相应的知识技能,使学生能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具有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内容:1. 中国药典的基本组成与正确使用。
2. 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3. 从药物的结构分析出发,运用化学的、物理化学的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与方法进行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4. 化学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与基本方法,生物制品和中药制剂质量分析的一般规律与主要方法。
5. 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6. 药品质量控制中的现代分析方法与技术。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绪论建议学时:0.5[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药品的定义和特殊性2. 熟悉药品的质量管理规范3. 了解药物分析的发展和学习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药品标准和药物分折的主要内容[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为主[授课内容]§0.1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0.2药品质量管理规范§0.3药物分析的发展概略§0.4药物分析课程的学习要求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建议学时:3.5[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药品质量和稳定性研兖的目的与内容、药品标准制定的方法和原则。
药物分析课件教学讲义
![药物分析课件教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472530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4.png)
药物分析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
血样分析
通过对血液中的药物及其代谢产 物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药物在体 内的浓度和代谢情况,评估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
尿样分析
尿样中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以 反映药物的摄入情况,对于监测 药物滥用和评估药效具有重要意
义。
组织样品分析
组织样品中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 可以反映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情 况,对于了解药物的靶向性和药
05 药物分析的最新进展
药物分析新技术的发展
1 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分离能力的 优点,在药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在药物分析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如纳米 药物、纳米探针和纳米生物传感器等。
3
微流控芯片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可以实现药物分析的微型化、集 成化和自动化,提高分析速度和降低成本。
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中药材质量控制
01
通过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制定中药材的质量标准,确保中
药材的质量可控和安全有效。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
02
对中药制剂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质量检测,确保中药制剂的质
量稳定性和安全性。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
03
通过中药复方配伍的化学成分分析,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
和作用机制,为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药物代谢产物的鉴定
通过药物分析手段,鉴定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有助于了解药 物的代谢过程和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和代谢程度, 为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通过药物代谢研究,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代谢过程 的影响,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大专《药物分析》教案
![大专《药物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2342e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c.png)
大专《药物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任务和意义。
(2)掌握药物的性状检查、鉴别试验、含量测定等基本分析方法。
(3)熟悉常见药物的分析实例。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药物的性状检查和鉴别试验。
(2)能够配合教师进行药物含量测定的实验操作。
(3)能够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药物分析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任务和意义。
2. 药物的性状检查与鉴别试验。
3. 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4. 常见药物的分析实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任务和意义,药物的性状检查与鉴别试验,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与技术,常见药物的分析实例。
2. 实验法:进行药物的性状检查、鉴别试验和含量测定的实验操作。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药物分析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药物分析》。
2.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光谱仪、滴定仪等。
3. 实验药品:各种药物样品、标准品、试剂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学:介绍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任务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药物的性状检查与鉴别试验,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与技术,常见药物的分析实例。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药物的性状检查、鉴别试验和含量测定的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药物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药物分析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药物分析问题的解决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药物分析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药品检验机构,了解药物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药物分析的最新发展和实际经验。
大专《药物分析》教案
![大专《药物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67c56502768e9951e73885.png)
机药物的结构式;⑶分子式与分子量; ⑷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
⑸含量或效价规定 ⑹处方;⑺制法;⑻性状;⑼鉴别;⑽检查; ⑾含
量或效价测定;⑿类别;⒀规格;⒁贮藏; ⒂制剂
三、质量标准术语:
1.凡例: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
药典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浴—内壁银镜
3、芳香胺类:NaNO—β萘酚 (重氮化-偶合)
4、托烷生物碱类:发烟硝酸—水浴—蒸干—残渣醇溶—KOH 一粒—深 紫色(Vitali) 5、焰色反应:钠-鲜黄;钙—砖红;钡—黄绿,绿色玻璃中蓝色 6、铵盐:NaOH 加热—氨臭 7、硝酸盐:硫酸+铜丝—加热—红棕色气体 三、药物鉴别方法:
①化学法:要求反应迅速,现象明显.包括显色、沉淀、荧光、气体生成、 试剂褪色、熔点测定. ⑦光谱法:紫外光谱(测定λmax 或同时测定λmin;规定一定浓度供试 液在λmax 处的 A;规定λ和 E;规定λ1/λ2;经化学处理后测定产物 的吸收光谱特征);红外光谱(专属性强,应用广) ③色谱:1.薄层色谱 TLC:定性参数为 RP 值;不同类药物不能互相干 扰;应确证 TLC 的专属性. 2.HPLC:要求供试品和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 间一致. ④射线粉末衍射法
5min
2.熟悉药物分析的性质及任务、药物分析统计学知识
引入新课
第一节 中国药典
一、基本概念
1.药物分析:研究化学结构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
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品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
法。
2.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 GL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GCP
药品生产 3.质量管理规范 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中药材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 含量测定
鉴别: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
质进行某些化学反应,测定某些理化常 数或光谱特征,来判断药物及其制剂的 真伪。通常,某一项鉴别试验,如官能 团反应,焰色反应,只能表示药物的某 一特征,绝不能将其作为判断的唯一依 据。因此,药物的鉴别不只由一项试验 就能完成,而是采用一组(二个或几个) 试验项目全面评价一个药物,力求使结 论正确无误。
②缓试缓品加加热入发少生许氯M气nO,2使混湿匀润,加的碘H2化SO钾4湿淀润粉, 试纸显蓝色。
返回
检查:药物在生产过程和贮藏过程中常常引
入的微量杂质。通常按照药品质量标准规定的 项目进行“限度检查”,有一般杂质检查和特 殊杂质检查,用来判断药物的纯度是否符合限 量规定要求,所以也可称为纯度检查。
药物分析
谢水奋
03081060
1.概念 2.学习药物分析的用途 3.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评价药品质量的三种手段 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
什么是药物分析?
▪ 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是分析 化学在药学中的应用,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 质量控制的“方法科学”。它主要运用化学、 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 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 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 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药物检 验的定义〈四版〉) 返回
Pharmaceuticals)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中国药学杂志
(ChinesePharmaceutic31Journal)
药物制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
占标示量的百分率(浓度单位用mol / L)
如:10%葡萄糖注射液 当测定结果为 9.6%时
测定结果表示为:占标示量的百分率
9.6/10 × 100%=96%
通常会出现下列四种情况:
全面检验后,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 全面检验后有个别项目不符合规定,但尚可供药用; 全面检验后不合药用,或虽未全面检验,但主要项
▪ 又如葡萄糖注射液经全面检验,
其热原检查不符合中国药典(2000 年版)的规定,结论为不得供药用。
参考书目:
▪ 分析化学文摘 (Analytical Abstracts) ▪ 药物分析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例子: 不经分离检查
如阿斯匹林 (乙酰水杨酸)中水杨酸检查 Fe3+ 与酚羟基作用呈紫色
返回
含量测定
► 含量测定:就是测定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 一般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或理化分析方法,通过测 定,确定药物的有效成分是否符合规定的含量标 准。
►主要方法:容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紫 外分析法、荧光分析法、旋光分析法等。
不经分离检查
检 查
经分离检查
化学分离Chemical separation
色谱分离
例子: 化学分离
➢检查盐酸普鲁卡因中对氨基苯甲酸(PABA)
加Na2CO3中和盐酸 用氯仿振摇析出游离碱 PABA与Na2CO3成盐 普鲁卡因游离碱进氯仿层
PABA的盐进水层
返回
➢专属性化学反应或光谱法(某波长处一个有 吸收,一个无吸收)
►含量测定方法的评价 (效能指标—分析品 质因数Analytica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任何一种分析测定方法,根据其使用的对象
和要求,都应有相应的效能指标。一般常用 的分析效能评价指标包括:精密度、准确度、 检测限、定量限、选择性、线性与范围、重 现性、耐用性等;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可以 作为对分析测定方法的评价尺度也可以作为 建立新的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依据。
目不符合规定,不可供药用; 根据送检者要求,仅对个别项目作出检验是否合格
的结论。(对不符合规定的药品要提出处理意见,以便供有关部
例子 门参考,并尽快地使药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 例如葡萄糖原料药的检验,各项
指标均符合药品质量标准时,检 验报告给出相应项目合格的结论 或具体测定数据;若葡萄糖检验 项目仅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不符合 规定,则认为可改作“口服葡萄 糖”用,但不得供制备注射剂用。
学习药物分析的用途
• 药品质量监督,与法有关(执法、制法、促进法),例如麻 醉药剂及有毒药物的管制。
• 药学发展的工具、眼睛 (药物分析的性质与任务、作用 和地位)
•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发现问题进一步研究改进药物的稳定性 从而促进生产,提高质量;直接参与解决药学发展中的重 大问题, 。 返回
药品检测工做的程序
鉴别方法:
化学反应方法 光学分析方法 色谱分析方法 其他方法:如溶解性能分析。
化学方法
▪ 离子反应例:药物中NaCl 的鉴别 ➢Na+
▪ 铂丝盐酸湿润,蘸供试品于无色火焰中燃烧, 鲜黄色。
▪ 中性试液加醋酸氧铀锌试液,生成黄色沉淀。
➢Cl -
①A试gC液l 加↓白H,NO分3使离成后酸加性氨,试加液A即g溶NO解3,生加成 HNO3又沉淀(CNS - 也有此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