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当前国有企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全文)
浅析当前国有企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全文)当前国有企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中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开展扩张战略以及混改方式的不断探索,对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实力和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前国有企业制度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困难境况、效率低下、定位不清等,这些问题会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有企业制度中的困难境况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国有企业制度中的困难境况问题也日益显现。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而传统的战略思路和经营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市场的变化。
同时,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如刚性过强、决策机制僵化等,这些都使得国有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竞争环境的变化。
相对应地,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还面临着其他重要的问题,比如管理模式和发展策略的不适应,对市场营销的理解不足,甚至是市场需求的误判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影响到了企业的稳健发展。
面对国有企业制度中的困难境况问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的改革和转型,落实企业自主管理权,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创新性和研发能力,探索和完善混改、引资等多种融资模式,实现资本和技术的优化配置。
另外,还可以加强市场营销与创新研发,因为市场营销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市场营销的投入,聘请专业的营销人才和顾问团队,设计更为符合市场需求及诉求的产品和服务,切实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制度中的效率低下问题相比较多数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人员和资金等方面。
但是在运营管理方面,大多数国有企业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开发和协调等。
浅析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县域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迅速推进,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在县域中,民营企业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县域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有必要对县域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县域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1. 资金困难:县域民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链较为薄弱,经营资金短缺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缺乏资金支持,往往导致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甚至无法及时支付员工工资和供应商款项。
2. 技术水平低:由于受限于地域和资金条件,县域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不足,技术水平整体偏低,产品陈旧落后。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3. 市场开拓困难:县域市场较为局限,消费需求有限,民营企业要想在这一市场中立足并取得突破,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开拓困难。
尤其在市场营销、品牌打造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和有效的营销手段。
4. 人才短缺:县域地区普遍存在人才流出情况,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匮乏,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5. 管理不规范:一些县域民营企业管理模式滞后,管理理念落后,内部管理不规范,决策效率低下,影响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
6. 政策支持不足:与发达地区相比,县域民营企业在政策支持方面相对薄弱,包括贷款利率偏高、税收优惠不足、科研经费难以获得等。
以上所述问题是县域民营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促进县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对县域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的对策1. 加强金融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县域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贷款贴息、担保等方式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资金问题。
2. 加强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企业内部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同时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创新思考浅析
1692023.08|的是,振捣过程中不要过分,振动的间隔要比设备振动半径的两倍。
混凝土的振捣工作是一层接着一层地进行,在混凝土材料的振捣工作要在第一层完成后才能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进行初凝前要进行二次振捣,然后按照标高线进行二次压平,这样可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因此在处理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时,必须在混凝土表面涂上塑料薄膜,防止因水分的损失造成的开裂。
3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现状3.1管理模式陈旧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现代建筑的施工效率,为建筑技术的革新提供基础。
但在施工技术的运用上,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多建筑企业对施工技术的运用很少,对其进行较少地了解。
它既不能有效地将技术平台整合、优化、提升工程质量,又不能有效地影响到建设项目的技术创新,也不利于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
3.2管理技术落后现代建筑工程管理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信息技术和建筑节能技术,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然而,由于施工单位和管理者缺乏对这些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导致技术创新难以实施。
因此,建筑公司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和建筑节能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以推动我国土木工程技术的创新。
同时,建筑公司也应该注重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采用节能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建筑工程管理者也应该加强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提高管理水平,以实现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3.3污染问题严重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所采用的建材大多不符合环保要求。
为了节约建设费用,施工单位经常采用高污染、低质的工程材料,造成工程建设的环境质量和环境问题,使环境保护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困难。
此外,建筑工人仅懂得传统的技术,缺乏技术创新和学习的能力,造成了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落后[3]。
若选用不符合要求的建材,不但会造成工程质量下降,而且会造成工期的延长,对环境造成损害。
石油销售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石油销售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石油销售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管理创新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市场营销策略不足。
一些石油销售企业缺乏全面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仅仅局限于陈旧的营销手段,如广告、促销等,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影响了企业销售业绩的发展。
其对策应该是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创新品牌、发展定制化业务,加强对渠道的发掘和推广,以及开展积极的网络营销等手段,提升整体市场营销水平。
二、技术管理不足。
石油销售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缺乏长期规划和实际应用,很难实现可持续的创新,从而导致企业技术含量上升缓慢,限制了企业的增长,并且容易导致技术转移等问题。
针对此问题,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管理,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以推动技术创新。
三、人才管理不足。
一些石油销售企业缺乏合理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很难吸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导致企业创新能力的不足。
其对策应该是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建立灵活多样的招聘机制和优秀员工人才制度,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凝聚力,在人员招聘策略上加强本土化,提高企业营销战略的综合能力。
四、管理体制不够灵活。
一些石油销售企业过度重视行政指令,对创新的推进采取一些限制性的管理制度,使得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不够灵活,影响企业的发展。
应对此问题,企业应以上下联动的方式,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措施,并且对创意进行统一管理和督促跟进,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并逐步建立自由、简洁、灵活的管理体系,以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
总之,针对以上石油销售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适当的对策,加强市场营销、技术管理、人才管理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同时,注重创新文化的培育和管理,对于推动石油销售企业的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在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正不断向着机械化、多元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此种现象下,在机械电子工程之中,控制工程具有更为显著的功效,人们在对机械电子工程给予极大关注的同时,也应提高控制工程的发展,推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技术;问题及应对引言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机械设备在工业的生产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直接决定了我国生产率的提高。
而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也为机械设备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社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随之而来的,社会需求对于生产力提高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在目前阶段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电子机械工程项目开始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之中,并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融合,使各个领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所以,本文探讨了在电子工程机械领域中如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1机械电子工程与控制工程概述机械电子工程从字面意义上而言,其既具备电子信息,同时也具备机械特征。
在日常应用过程中,机械电子工程会涉及到大量学科与领域,其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模块处理水平,还需要其可以具备系统化的工程设计能力,保证机械电子工程行业逐渐向现代智能化方向发展。
控制工程则是一款可以有效运用网络技术对工程过程开展自动化信息管理的技术,利用计算机设备,控制工程技术可以对各类设计性问题以及参数进行模拟,而后通过计算机云计算的形式,可以对各项关键性信息数据开展输入与输出,对最终结果进行核算,从而有效解决工程运行之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2我国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2.1传感与测控技术水平仍然较低检测控制技术是实现机电工程应用的重要基础。
中国的传感器技术和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传感器灵敏度不够。
有1300多个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业从事敏感部件和传感器的开发和生产,但总体研究和生产能力强的核心企业较少,仅占总数的10%左右。
浅析新时代下如何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浅析新时代下如何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者:柴剑秋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01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唯有创新强、科技强,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创新发展的试验田,新时代下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意味着其在当前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肩负着更为重大的责任,是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转型的领头者。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黨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动力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其一,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我们应与时俱进,抛弃旧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劳动力及资源能源驱动;其二,应该将驱动发展作为创新的目的。
二、新时代下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现状(一)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加强为了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各领域的科技水平正在逐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日益明显,并且也注重大力挖掘人才、引进人才、合理利用人才,努力发挥创新人才的领头作用。
(二)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时代下,我国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新兴产业产值增长迅速,且比重得到显著上升。
与此同时,新服务模式也得到快速发展。
新型产业的壮大将带动我国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产业转型。
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产业模式。
(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就我国目前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许多传统产业,如: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白酒酿造、煤炭煤电、纺织服装、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新一轮技术改造,打造现代化工业体系。
船舶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船舶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一、船舶制造业面临的问题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大,航运业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船舶制造业作为航运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环境污染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 技术创新不足船舶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
传统造船技术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创新的思维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这限制了我们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提升。
2. 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物流行业对环境有着重要影响,船舶作为其中重要环节,其排放量所带来污染是不容忽视的。
此外,大量废旧船只和不合格产品导致了二次污染,给水域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船舶制造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人力资源管理不合理船舶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然而,在许多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包括薪酬福利待遇低、职业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路径等。
这导致了企业难以留住人才,并且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抑制,给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威胁。
二、解决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推动船舶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 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首先,船舶制造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提高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政府也应当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技术研发,并给予一定支持。
2. 推动绿色船舶制造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船舶业对环境的污染,船舶制造企业应鼓励并推广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如使用低污染材料、提高燃油效率等措施。
同时,加强废旧船只回收利用和再生产,有效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
政府可以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并提供相应奖励政策以引导企业改善环境表现。
3. 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待遇为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应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福利待遇,并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浅析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对策
浅析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对策摘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成为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国家“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的深入落实,科技创新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
通过分析施工企业当前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提高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措施。
这些措施已通过实践检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提供研究价值。
关键词:施工企业;科技管理;现状;对策1施工企业形势“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特别强调科技创新问题,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施工企业概不例外。
施工企业要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运用的组织架构,有效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1.1国家要求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明确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1.2行业要求随着工程建设领域发展的日益加快,建筑产品趋于复杂,结构功能需求多样,新型设备不断涌现,智能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的智慧工地通过数字技术的综合应用,将构建项目建造和运行的智慧环境,最终推动工程建设行业向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近两年住建部等部门多次发布“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指导性意见,大型建筑企业、社会专业机构均在抢抓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风口期、机遇期,不遗余力开展信息化管理与智能化建造,实施转型升级战略。
1.3企业要求在新形势下,施工企业科技管理、提质增效,是施工企业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创新成果的转化,形成有效的生产力,提升竞争能力的迫切要求和有力支撑。
湖北省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湖北省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湖北省是科教大省,但技术创新意识、科技人员数量及结构及科技创新投入均存在问题。
在此基础上从观念、人才、资金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标签:技术创新整合资源集成技术创新湖北省是全国科技大省,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好,高校、科研院所云集,汇集了一批精英人才。
高科技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科研成果数量及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较,差距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依然偏低,科技创新效果欠佳。
一、湖北省是科技大省,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科技大省的地位不相符湖北是一个融科技与教育基础优势的科教大省,2005年省内拥有85所普通高校,56个科研院所,汇集了一批高素质的精英人才和行业学科带头人,其中有52名两院院士,居全国前列。
2005年湖北每10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为177人,专利授权量达3860项。
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最大光谷基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心。
从武汉“中国光谷”走出的信息产品,目前占据了国内光纤光缆市场50%的份额,“武汉?中国光谷”国内国际享有盛誉。
湖北有着雄厚的创新基础,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较强,近几年来,每年获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均在700项以上,约有四分之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
但从科研成果数量来看,湖北与沿海地区还有较大差距,从科研成果的转化情况来看,差距更大。
导致湖北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至今,湖北的名牌、拳头产品屈指可数,与先进地区相比形成强烈反差。
湖北的家用电器产品发展是产业发展的缩影,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均被外省知名大集团兼并。
高新技术的经济总量占国民经济的总量的比重,已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一条重要的标志,而目前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无论是在规模和效益上,均与科技大省的地位有差距。
目前,湖北省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了2680家,2007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9.1 %。
高新技术年产值超过10亿元只有武钢、神龙、NEC、凯迪、冠捷、邮科院、海尔等15家,86.5%的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不足1000万元,高新技术产业总量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等城市。
科技创新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科技创新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力量。
从智能手机的普及到人工智能的崛起,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到生物基因技术的突破,科技创新的成果无处不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
然而,科技创新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它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科技创新遇到的问题1、资金短缺科技创新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研发设备的购置、科研人员的薪酬、实验的费用等等。
对于许多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来说,资金的匮乏成为了制约其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
他们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银行贷款或风险投资,导致科研项目因资金链断裂而夭折。
2、人才短缺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然而,当前在一些领域,如高端芯片制造、生物医药等,专业人才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人才流向了国外或大型企业,导致中小企业和新兴领域人才匮乏。
3、技术瓶颈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如量子计算、核聚变等,仍然存在着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
这些技术难题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短期内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果。
同时,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也使得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技术研发上难以跟上步伐。
4、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然而,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不够完善,侵权行为时有发生。
这不仅损害了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也打击了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抄袭、模仿他人的创新成果,导致市场上出现大量的山寨产品和低质量的创新。
5、创新成果转化困难许多科研成果在实验室中取得了成功,但在实际应用和产业化过程中却面临诸多困难。
这主要是由于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导致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
此外,技术标准的不统一、政策支持的不足等也制约了创新成果的转化。
6、风险与不确定性科技创新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一项新技术的研发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而且在研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浅析林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林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林业科技在推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传统观念难以改变、科技应用成本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如加强宣传教育、降低成本。
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广林业科技,提高林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在推广过程中,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农民都有责任和作用。
我们应该注重合作,加强沟通,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林业科技的健康发展和应用。
有效的推广策略和合作精神将有助于推动林业科技的全面发展和应用,从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结论中要强调通过解决存在的问题,实行相应的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林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林业科技推广、问题、应对策略、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林业科技推广是林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有效地促进林业生产技术的更新和提高,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本文将对林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林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着信息传递不畅、推广渠道不畅等问题,导致新技术无法及时传达给农民和农林工作者,影响了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效果。
部分地区的推广力度不够,缺乏对新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导致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受限,影响了整个林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采取多种策略来应对。
加强对林业科技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
加强对新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积极开展培训和示范,提高农民和农林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和策略的应对,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林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林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浅析林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资源短缺问题在林业科技推广过程中,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化的基础。
目前我国林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着资源短缺的问题。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技术创新在现代企业中已经成为获取竞争优势和保持企业生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在实践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技术创新的问题1.投入不足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的资金短缺等原因,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技术研发速度慢,研发的成果也较为单薄。
2.人才不足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创新人才支持。
但是在现实中,企业在招聘和留住高端人才方面存在很大难度。
3.缺乏核心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变得日益复杂和深入。
而一些企业由于缺乏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导致企业难以达到技术领先地位。
同时,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企业还会遭受技术依赖带来的困扰,从而无法控制自己的产品。
4.市场认可度低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市场认可才能推广和应用。
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的技术过于新颖或者刚性不足,或者产品性能不稳定,从而导致市场认可度低。
二、技术创新的对策1.加大投入企业需要重视技术研发,加大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提高技术研发的效率和成果产出。
同时,企业也可以将技术创新看作是长期投资,积极进行技术储备,提高技术竞争力和稳定性。
2.优化人才结构优秀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企业需要积极开展招聘、培训以及激励计划等措施,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加强合作企业可以通过与大型研究机构、高校、工研院等组织合作,增强企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与行业内的伙伴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4.技术管理水平提高企业需要加强对技术研发的管理,保证技术开发的规范、高效、落地。
同时,建立技术创新成果保护机制,规避技术风险和信息泄露等问题。
5.市场认可度提高企业需要把市场需求放在首位,积极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客户需求开发更为适合的产品。
技术创新的涵义、特点及与相关概念辨析(创新策略29)
创新策略--技术创新的涵义、特点及与相关概念辨析虽然创新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时间,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有多年,但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
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面很广,影响很大,而且又十分复杂的过程,因此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就会赋予技术创新以不同的定义。
下面关于“技术创新”的几种代表性定义:一、技术创新的定义(1)美国经济学家爱德温·曼斯菲尔德(Edwin Mansfield)将技术创新定义为“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新过程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务、管理和市场诸步骤”。
(2)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
它包括新设想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等一系列的活动。
(3)美国工业调查协会认为,“技术创新是指实际应用新的材料、设备和工艺,或是某种已经存在的事物以新的方式在实践中的有效使用“。
(4)日本的森谷正规认为,“技术创新不是技术发明,确切地说,它是通过技术进行的革新(即创新),技术本身无须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对它进行衡量的根据是以下几方面:因技术的推广而开辟了新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创造足以迅速改变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方式的新的社会经济实力。
(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把技术创新界定为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
(6)美国学者曼斯菲尔德认为,“一项发明,当它首次被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
(7)英国V·莫尔在《创新的企业化管理》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技术制品的创始、演进和开发过程。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概念比较要明晰技术创新概念的涵义,我们认为将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概念进行比较是必要的。
技术进步泛指技术在合目的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所谓合目的性,即指人们对技术应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及其实现的程度。
通过对原有技术(或技术体系)的研究、改造、革新,开发出一种新的技术(或技术体系)用来代替旧技术,使其应用的结果更接近于应用的目标。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企业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问题:1. 缺乏有效的创新战略:一些企业没有明确的技术创新目标和路线图,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策略,导致技术创新活动的不连贯和无效性。
建议: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结合,明确目标和路线图,并配备专门的创新管理团队,负责创新项目的落地和推进。
2. 创新资源不足: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但是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创新活动,导致创新水平低下。
建议: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增加相关资源的投入。
同时,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大学等合作,共享资源,并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创新。
3. 文化和组织结构问题:一些企业存在保守、守旧的文化和僵化的组织结构,不利于技术创新的开展。
创新需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以及灵活、高效的组织结构。
建议:企业应该倡导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
此外,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信息共享和协作。
4. 缺乏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但是市场上的科技人才供应不足,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建议:企业应该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培养人才。
此外,企业还可以设置奖学金、吸引人才。
二、技术创新管理中的问题:1. 创新项目管理不规范:一些企业在创新项目的选择、规划和执行方面存在问题,没有有效的项目管理体系,导致创新项目无法按时、按质量要求完成。
建议: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创新项目管理体系,包括项目选择机制、规范的项目管理流程和责任体系,以及有效的项目执行和评估机制。
2. 创新成果转化难:技术创新的成果需要及时转化为可应用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存在困难,创新成果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
浅析国有科技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国有科技型 企业发展 中存在 的问题
5 自身技术能力 、 . 创新能力不强。改革开放 以来 . 国国 我
有企 业 大量 地 进 行 了 技 术 改 造 、 术 引进 和 技 术 革 新 。 是 , 技 但
很 多 方 面 还 没 有 发 挥 其 应 有 的作 用 . 因 在 于 我 国 企 业 管 理 原 滞 后 . 法 适 应 技 术 进 步 的要 求 , 法 使 技 术 创 新 得 到 正 常 无 无
意 人 力 资 源 的 战略 性 开 发 .不考 虑 企 业 长 远 发 展 的 需 要 , 不
是 否 科 学 。 否 符 合 公 司经 济 利 益 , 般 职 员 无 权 发 表 意 见 。 是 一 也无法监督 。 次 . 其 由于 公 司 实 行 的是 劳 动 合 同 制 , 员 的饭 职
理者队伍对于 国有企业 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 目前 , 我
国 国有 科 技 企 业 的 经 营 管 理 者 管 理 水 平 还 需 要 进 一 步 地 提
7企 业 没 有 形 成 科 学 考 核 机 制 、 效 评 价 机 制 。 成 人 . 绩 造 才 流 失 、 费严 重 。 我 国 国 有 企 业 , 于 缺 少 科 学 的 考 核 机 浪 由 制 . 视 人 的利 益 和 主观 需 要 , 重 影 响 了员 工 特 别 是 优 秀 忽 严 人 才 的 工 作 积 极 性 。 有 很 好 发 挥 其 才 能 。 成 严 重 的人 才 没 造
化 的 不 断 推 进 . 业 之 间 的 竞 争 越 来 越 激 烈 . 有 科 技 企 业 企 国
要 想 在 激 烈 的竞 争 环 境 中得 以生 存 和发 展 . 必 须 意识 到 本 就
浅析美国铝工业技术创新发展策略
有色金属技术经济技术研究院 刘援朝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铝工业协会为获得未来全球铝市场的竞争优势,提出了“未来的合作”铝工业发展战略,并在本世纪之初,即2001年将该发展战略修订为“铝工业远景规划”。
在远景规划中,美国铝工业协会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在创新性的提供材料的使用和解决方案方面(建立在铝材料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以及向客户提供最优价值方面,成为全球公认的领导者。
”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了《铝工业技术指南》。
为了更好地执行该指南,“美国铝工业协会还相继出台了《惰性阳极技术指南》、《赤泥处理技术指南》、《氧化铝技术指南》、《汽车工业铝应用指南》等多个技术指南。
近十年来,在美国政府直接领导和支持下,通过上述技术指南的推动,美国铝工业协会集中了各种研发资源,确定了研发项目优先开展顺序,改变了传统的技术研发过程,提高了技术研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加快了技术研发成果的商业化过程。
1 目标明确美国《铝工业技术指南》总体战略目标分为产品与市场、可持续发展、能源和资源三大部分。
产品与市场方面的战略是:为客户提供多种价值的工程材料解决方案。
目标:加快铝在现有的和将要出现的应用领域中的增长速度和消除铝基工程材料在当前的和新兴的应用领域中的技术障碍。
为达到此目标应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1.降低产品制造成本;2.扩大性能范围,增加应用领域;3.提供能够有效利用材料的设计工具。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战略是:①使铝的循环利用速度超过所有其它材料并将美国铝工业建成全球铝业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②在铝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对环境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③在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达到温室气体的零排放和净排放。
目标:2020年,铝循环利用率达到100%;缩小再生材料和原生材料之间的价值差异,实现再生材料的最大价值;在铝产品生命周期内,提高对环境的正面影响;在所有工业部门中建立铝的生命周期“分数记录”系统;实现CO2、VOC S、CFC S、SO×、NO×、Hg、HCl零排放和消除固体废料。
分析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分析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摘要: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化科技技术的一种,它的发展对于提高机械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问题;优化措施1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概述1.1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历程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工业界开始引入数字控制技术,实现了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
随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随着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系统的不断完善,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到了21世纪,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可以说,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机械化到数字化、智能化的演进过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
1.2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分析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制造业、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
在制造业中,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线自动化、机器人装配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航空航天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飞行器制造、航空发动机生产等,为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交通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在能源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能源生产、储存和输送等环节,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2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问题分析2.1技术成本与效益分析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技术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平衡。
在实际应用中,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引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采购、系统集成和人员培训,这些成本往往是企业难以承受的。
行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行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一、行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许多具体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激烈竞争带来的价格战在许多行业中,尤其是消费品和服务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往往采取价格战策略。
然而,这种价格战往往只能暂时提升销量和市场份额,却无法持久。
长期以来,大规模降价导致行业利润下滑,企业甚至陷入亏损状态。
解决对策:除了降价外,企业应寻求差异化竞争策略。
通过研发创新产品、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式,区别于竞争对手并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从而建立起稳固的竞争优势。
2. 缺乏人才和技术创新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创新要求不断提高,在某些行业中,人才和技术创新力的短缺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许多企业面临人才流失、技术更新迭代速度慢等挑战。
解决对策:一方面,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并及时转化科研成果为实际产品和服务。
3. 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不论是大气污染、水资源浪费还是土地开发过度等都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困扰。
然而,环境保护需要耗费成本,与经济效益可能存在冲突。
解决对策:政府应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来管理环境保护,并对违反者进行惩罚。
同时,企业也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采取环保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倡导可持续发展思想,并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在面对行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时,只有找到合适的对策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难题。
下面将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对策。
1. 建立协作共赢模式为了避免激烈竞争带来的价格战,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协作共赢模式来避免过分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及策略
1、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保持国内,特别是达到国外选进水平,必须要从资源投入、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与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的市场敏感性等多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加快建立企业研发机构,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事技术创新的科研人员和研发经费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而真正需要技术创新的企业只拥有20%多的经费和科研人员。
这种技术创新主体的错位,使得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
一面是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的技术创新不问市场,另一面是企业需要的有市场的技术创新、项目少之又少。
因此,技术创新的主体应从高校、科研机构转到企业上来。
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自行建立属于自己的研究机构。
第二,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多渠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一定的创新产出必然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投入。
在同等条件下,创新投入越大,创新产出越大,企业的创新能力往往也越强。
因此,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拓宽技术创新投入渠道,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高效、灵活、有特色的技术创新系统,不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创新资源投入,以自身投入为主,同时充分利用外界资源,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国内外同行业建立良好的协同创新关系,以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第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热情。
人才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
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要为人才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各种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
(1)企业要转变人才观念,重建企业的人才观、价值观,引导各类人才来企业建功立业;
(2)要不断深化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要在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基础上,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如试行各类发明、专利、专有技术入股,使企业技术人员持有企业一定股份,从而使科研人员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同类在政府机关或高等院校、研究机关人员的收入待遇;
(3)企业要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人才工作与生活的良好环境。
一流的科研
条件,领导的重视,融洽的人事关系是保证科研人才取得成果的必要条件。
第四,提高企业的市场敏感性。
企业家要有前瞻性、强烈的创新精神,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判断力,果断的决策能力和魄力。
一旦发现某种潜在的市场机会技术就快速做出行动的决策。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要不断洞察市场的走向,及时调整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内容。
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要重视提高企业的市场敏感性、洞察力,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江苏工业经济特点,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使其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内外一流科技水平。
2、不断提高政府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政府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不是直接投资从事技术开发或组织新技术的产业化,而是起宏观调控和提供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
第一,财政税收政策。
财税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手段,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同样,它对企业技术创新也有着重大的支持与调节作用。
(1)江苏每年要增加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使之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争取使R&D经费占江苏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低于1.5%。
同时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政策激励,促进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力度,使高新技术企业R&D 经费投入不低于当年销售额的5%;
(2)利用税收杠杆来引导技术引进方式的转变。
鼓励企业从纯粹的产品引进逐渐向关键技术引进,再向“参与国”身份合作转变。
对于国内已有的技术产品,不再从国外整机引进;对于引进国外关键技术的,可退还代扣代缴的预提所得税;对于与国外企业合作生产的新产品,在产品销售环节可免征或减征营业税和所得税;对于出口到国外的产品,可给予一定时期内出口退税优惠;
(3)加大财政对高新产业扶持力度,激励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产业优惠政策。
第二,投资政策、金融政策。
江苏建立并完善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作保证,风险投资作补充的技术创新投资支撑体系。
(1)不断完善与规范国内各类风险投资市场,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资本进
入中国技术创新市场;
(2)建立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风险担保公司,各类银行与保险公司联手合作,共担投资风险、共享投资收益,实现双赢、多赢局面;
(3)鼓励与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保险公司、风险投资者、证券市场自身的制度、管理创新,使他们更能灵活适应市场对资金的需求。
第三,全面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
知识产权保护实际上是对企业以及创新者持续创新的一种激励。
我国是在1985年才确立专利保护制度的,因而还缺乏相应治理经验。
(1)政府要鼓励与引导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建设;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一切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
(3)要加强知识产权信息体系的建设,使得知识产权供需双方有一个联系沟通的平台。
第四,实现政府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
协同是各要素共同作用,使得事物向前发展。
政府与企业协同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新模式。
(1)政府要鼓励各类技术创新类企业创办与发展,降低或适当放松对其产业管制,建立“低门槛”的技术创新企业登记制度。
(2)集思广益,探索政府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高质量建设各类高新技术园区。
3、高度重视产学研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江苏有本科以上高校45所。
高校与科研机构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人才、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江苏这些优质教育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大量智力资源。
第一,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科研实体。
高校、科研机构有各类研究机构与实验室,有一流的科研设备与仪器。
我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本上设在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而一般企业基本没有高水平的实验室。
因此,企业应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重点实验室。
产学研合作,企业可以从高校、科研机构那里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高校、科研机构也将研究课题直接转变为生产力。
第二,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实行智力资源共享。
共享高校、科研机构智力
资源可以有效解决知识转移中的障碍问题,为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提供了保证。
(1)开展学术交流。
高校与科研单位可定期或不定期就国内外各学科发展情况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学术交流。
通过交流,企业可以就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技术创新问题与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使得双方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充分了解。
(2)互聘双方科技人才。
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有大量的科研人才。
高校科研人员理论基础夯实,主要关注重大理论问题;科研机构人才主要关注技术性问题,主要是一般科技应用问题;企业主要关心新产品开发。
这三类人员各有所长,应取长补短。
4多视角搞好科技中介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技术中介、技术交易市场、技术咨询公司等,是企业创新协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中起桥梁作用,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信息服务。
第一,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高校、科研机构是科学理论发现、科技发明、重大技术创新诞生的主要基地。
第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要进行业务建设,增强其对外服务能力。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同于社会上其它一般性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是知识密集型组织,科技中介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
第三,加强中介机构诚信建设。
目前我国市场上有各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有些是官方或半官方的,有些是民间的,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企业对他们信任度低。
为此,必须做好诚信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