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

合集下载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9篇)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9篇)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9篇)《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1《数一数》是北师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安排以活动为主,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

对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万以内的数”的知识绝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万以内的'数的知识,有少数学生可能已经能够读写万以内的数,甚至可能有个别学生还会读更大的数。

教学中,我从百以内数的读法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基础,重组学习材料,放手让学生观察、比较,并让学生讨论、交流,互相分享学习体会。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大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感受。

交流生活中有关大数的数据,使学生不仅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而且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积累对大数的感性知识。

观察、操作几何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了“千”“万”计数单位,并对这些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有了直观感受。

我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课上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具体动手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大数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对知识的认识。

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并认识到随着数的增大,相应的计数单位也要增大。

在遇到更大的数的时候,选择相应的大的计数单位来数。

《生活中的大数》教学反思2今天我听了王培培老师上的《生活中的大数》的一节课,感受很深。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第四册的26-29页的内容“数一数”。

王老师在这节课很好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上先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联系,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使学生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培养学生的收集能力。

我们现在实施的“新课标”,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陈旧的学习方式。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3.生活中的大数 北师大版(含答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3.生活中的大数 北师大版(含答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3.生活中的大数一、单选题1.10000的最高位是()A. 百位B. 千位C. 万位D. 个位2.一个四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的2倍,千位上的数字是百位上的数字的2倍,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3倍,它们的数字和是20.这个四位数是:()A. 4213B. 8624C. 8426D. 82463.估一估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我觉得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进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育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就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

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的基础,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A. 35个B. 350个C. 3500个4.九千零九接数下去的一个是()。

A. 九千十九B. 九千一十C. 一D. 九千零一十二、判断题5.读数时,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判断比较大小:1003<998.7.7085这个数中的8表示8个十。

三、填空题8.根据计数器上的珠子填空.从一百数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一千里面有________个百.9.3000+600+70+5=________10.最小的四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相差________11.12个一千是________,6个一千是________12.猜一猜有三只“小馋猫”经过一家售货方式奇特的小商店,他们发现这里的小罐酸奶很便宜,1元1罐,而且3只空罐可换1罐酸奶.于是,他们花了10元钱,喝了个够.请你猜一猜,他们最多一共可以喝________罐?四、解答题13.猜数游戏.14.一年有365天,小明今年十岁,他一共过了多少天?五、综合题15.用3、7和两个0组成不同的四位数中:(1)最小的四位数是________,最大的四位数是________。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教学设计乐土镇中心小学刘公川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19-21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

3、通过拨一拨活动,初步感受数位及位值原则。

4、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动画展示,体会大数。

1、师:寒假期间,小淘气到各地去旅游,给我们寄来了四张照片,我们来看看吧!图中画了什么?你知道它有多高吗?(出示图1)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有多高,我们来读一读这个数吧。

)图中有什么?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多少颗?(还有更多的星星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只能借助于望远镜。

)这幅图又告诉我们什么?谁来介绍一下?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哪些数?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2、师:这些图片让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知识,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谁来介绍一下?3让学生看看我们学校的简介,感受一下生活中的大数,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揭题:生活中的大数)二、探索新知,感悟大数。

1建立表象,数一数。

出示一个大的正方体(有1000个小的正方体组成):请你估计一下,有多少个?到底有多少个,你准备怎么数?(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师:用你们的方法我们来数数看?(课件演示)第一步:学生一齐数,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板书:10个1是10计数单位是:十。

第二步,每10个是一排,一排一排地数,10、20、30、40、50、60、70、80、90下一个该怎么数?100,对,当我们数到10个10的时候就是100了。

板书:10个10是100,计数单位是:百。

(3)每100个是一层,一层一层地数,数到900时,现在有几个100了?接下来是几个百?10个百是多少?1000,对10个100是1000板书:10个100是1000,计数单位是:千。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测试卷含答案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测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测试卷含答案姓名:班级:得分:、选择题〔10分〕2 .比900大得多,但比3000小一些的数可能是哪一个?〔A. 798B. 10003 .下面数中一个“ 0〞也不读的是〔〕.A. 1800B. 10604 .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A. 一B.三 5 . 3087读作〔〕.A.三千零八七B.三千零八十七6 .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差是〔〕A. 1999B. 1007 .下面各数中,比2300大而比2800小的数是〔A. 2258B. 2582C. 28528 .有一个四位数,它有两个0,但只读一个“零〞,这两个0可能分别在〔A.个位、十位B.十位、百位C.百位、千位 9 . 4, 6, 8, 10, 11这些数中与众不同的数是〔〕.A. 4B. 8C. 6D. 1110 . 17粒大米接在一起,长约是1分米,1700粒这样的大米接在一起长约〔〕米.A. 1 B . 10 C . 100 二、填空题〔50分〕 11 .找规律,填一填.(1) 597, 598, 〔〕 , 〔〕 , 601. (2) 8125, 8225, 〔〕 , 〔〕 , 8525.12 . 一个数是由3个千、5个百和2个一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 ,A. 100B. 300C. 1000C. 2716C. 1001C.五 C.三千八十七C. 1 〕.D. 22851.大约有100粒大约有〔13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千米,横线上的数写作〔千米,源头海拔4800米,横线上白数读作〔〕米.14 .用9、2、0组成的三位数中,按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15 . 2189是由〔_______ 〕个千,〔 _________ 〕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16 .〔〕里最大能填几?〔〕 8< < 35 〕 6< < 34 70 > 9 X 〔〕5 〔—〕4 < 533 84 _〕 0 < 8429 10000 > 〔—〕 99917 . §c> 8万]千I百I+I个写作:___________读作:读作:读作:18 .用8、0、2、3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能读出零的最大四位数是〔〕,不读出零的最小四位数是〔〕,最接近3000 的数是〔〕.19 .按要求填一填.(1)D832<3820, 口里最大能填〔〕.(2)7D37<8308, 口里可以填〔〕.(3)37D 7 >3738, 口里最小能填〔〕.(4)□ 528>8000, 口里可以填〔〕.20 .看图答复1我们学校图书馆里」文艺类的书最多'科普类的书比文艺类的书A千多本,画册比文艺类的书少得多,工具书最少.根据老师介绍的情况,从下面各数中把图书馆里各种书的本数推算出来.2527 96 1340 560文艺类的书有 ________ 本,科普类的书有________ 本,画册有__________ 本,工具书有本.说一说,你是怎样推算的?21 .小英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___________ 米,小爱家到学校有381米,约是米,那么492 与381的和约为.22 .有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9,以后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依次减少3.这个数是:.23 .估一估.24 . 一个四位数,最高位上的数是4,百位上的数比最高位上的数多2,个位上是5,剩余数位上是0,这个四位数是〔〕025 .在高考中,四位同学的总成绩分别是323分、556分、779分、765分,小丽是第一名,小红是最后一名,小刚比小华的分数高,你能猜出他们四人各得了多少分吗?〔8分〕小丽:〔〕小红:〔〕小刚:〔〕小华:〔〕三、判断题〔8分〕26 . “3360〞中的两个“3〞表示的意义相同.〔_______ 〕27 . 578后面的第4个数是582.〔〕28 .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 .............. 〔〕29 .由4、9、0、5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9504. 〔〕30 .读数时,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31 . 一个一个地数,与5100相邻的两个数是5000和5200. 〔〕32 . 一个数由6个千和6个一组成,这个数是6006. 〔〕33 .用4、5、0、0最多能组成6个不同的四位数.〔〕四、计算题〔8分〕34 .直接写得数.60+70= 157 +80= 430 —400= 40 +6=400+30= 320 —90= 94 —34= 32 +5=36.筱竹书店二月份的销售情况如下表:〔3分〕量最多的书下面画“,〞,最少的下面画.〔2〕卖出的文艺书的本数可能在〔〕与〔〕之间〔3〕科技书最多可能卖了多少本?最少可能卖了多少本?37.电影院有1200个座位,育才小学三个年级的学生同时去观看影片,三个年级各有三 百多名学生.能坐下吗?〔4分〕第一天第二天 第三天售书册数4015 册 5972 册 4993 册1 .哪天售出的书最多?哪天售出的书最少?〔2分〕2 .哪天售出的书大约有5000册?另外两天售出的书大约各有几千册?〔2分〕39.玩具厂生产了一批玩具.〔3分〕文艺书科技书工具书5口| 口2本 6 口4 □本9 □□本1〕 在 销五、解做题〔24分〕?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600个了.0个1200个(1广;哪比,少多少个?(2)或着和口一共有多少个?(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40 .商店运来900千克大米,上午卖出347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98千克.(3分)(1)下午卖出多少千克大米?(2)这天共卖出多少千克大米?(3)还剩多少千克大米没卖?41 . 一个四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3,十位上的数字是5,任意相邻的3个数字的和都是12,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4分)1. B2. C3. A4. C5. B6. C7. B8. B9. D10. B11. .599 600 8325 842512. 350213. 5464四千八百14. 920 902 290 20915. 2 1 8 916. 4 5 7 2 2 917. 5103 五千一百零三5050 五千零五十18. 8320 2038 8302 2380 302819. 2 0 , 1, 2, 3, 4, 5, 6, 7, 8, 9 4 8 , 920. 2527;1340;560;96;说一说略21. 490 380 87022. 963023. 1000 2050 420024. 460525. 779;323;765;556.26. X27. V28. V29. X30. X31. X32. V33. V34. 130 237 30 6 (4)430 230 60 6 (2)35. 7000 1002 答案不唯一,如6001, 6010, 6100, 1002, 1006, 106036. 〔1〕在科技书下面画“,〞;在工具书下面画〔2〕5002;5992〔3〕最多:6949 本;最少:6040 本37.能38. 1.第二天售出的书最多,第一天售出的书最少.2.第三天售出的书大约有5000册. 第一天约有4000册,第二天约有6000册. 39. ( 1) 700-600=100 (个)(2) 700+1200=1900(个)(3)略40. ( 1) 347+98=445 (千克)答:下午卖出445千克大米.(2) 347+ 445= 792 (千克)答:这天共卖出792千克大米.(3) 900— 792=108 (千克)答:还剩108千克大米没卖.41. 3165、3561、3255、3552、3354、3453、3058、3850一、培优题易错题1 .接着往下画A V A V A V(1)A O O △O O(2)(3)【答案】(1) △V(2) .(3) ।…□【解析】【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此题是按“〞两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往下画;(2)观察图形可知,此题是按△, O O "三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往下画;(3)观察图形可知,此题是按〜一"四个图形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往下画.2.在下表中填入三人的名字.小明收集的邮票比小刚多一些,小刚收集的邮票比小兰少得多.635枚595枚1003 枚小明小刚小兰635枚595枚1003 枚【解析】3 .行1 千米需要多长时间?把出行方式和相应的时间连接起来拈秒15分1小时4杪4分】小肺I杪】分I小时【答案】解:酢爪分I小时 ,和4分I小时I肿1升♦小时【解析】4 .邻数小胖与同学进了大剧院,戏还没有开场小丁丁坐在小胖的后面,他个子太小,无法越过小胖的头看到舞台上(1)小丁丁坐在哪个位子上?(2)小丁丁的邻座的号是什么?【答案】(1) 217(2) 216, 218【解析】【分析】(1)观察图可知,有一个小孩看不见,向前排小孩提出意见,可以推理出小丁]坐在217号位置;(2)观察图可知,小丁丁的邻座的号分别是216, 218.5.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 2 :30【答案】解:2 : 306 .按下面的时间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1:30U:40【答案】解:时针指向1和2中间,分针指向6 11: 40时针指向11和12中间,分针指向8.【解析】3 : 056 : 30【解析】(2)画一条线段,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7.准确画出下面的时间 3 : 056 :30【答案】解: _________ 个三角形故答案为:4.【分析】〔1〕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至少可以分成三角形的个数等于六边形的边数减 2即可. 〔2〕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向邻边任意一点〔除顶点外〕作线段,可以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9.看!小猫、小熊和小兔要进行赛车比赛了,它们比赛完谁会是第一 ?谁是第二?会有多少种结果呢? 小猫第一,小兔第二;小熊第一,小猫第二,小熊第一,小兔第二;小兔第一、小熊第二;小兔第一、小猫第二.共6种.答:会有6种结果.【解析】【分析】先确定第一名,然后会有两只动物中的一只是第二.每只动物都可能是第一名,这 样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即可.10 .把19拆分成不大于9的三个不同数〔0除外〕之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拆分方式 ?【答案】 解:共 5 种:① 19=9+8+2 ;② 19=9+7+3 ;③ 19=9+6+4 ;④ 19=8+7+4 ;⑤ 19=8+6+5.答:共有5种不同的拆分方式.【解析】【分析】先确定最大的数 9,然后依次确定后面两个数,根据这样的方法列举出所有拆分方式即可.(2)【解析】 【解答】解: 【答案】 解:小猫第一、小熊第二;11 .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B、C 应该是几?- 3| tB A;I ic:Td【答案】解:B应该是1, C应该是3.【解析】【分析】第四列中已经有1和3,那么A只能是2和4中任意一个数,由于第三行中已经有2 了,那么A应该是4; A是4,那么B只能是1和3中任意一个数,由于第一列中已经有3,那么B 应该是1;所以第一行第一个数是4,第二个数是1, C所在的那一列中已经有4和2,那么C只能是1和3中任意一个数,由于第四行中已经有1 了,那么C应该是3.12.排队游戏.小冰、小亮、小强、小风四人一起排队上车.小风在小冰和小亮的中间,小强在最后,小冰不是第一个.请把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写下来.【答案】小亮、小风、小冰、小强【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分别是:小亮、小风、小冰、小强.答:他们的名字从前往后分别是:小亮、小风、小冰、小强.【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确定最后一个人是小强,剩下的是小冰、小亮、小风三人的排列顺序,根据条件小风在小冰和小亮的中间,小冰不是第一个〞,可以推出:小亮是第一个,小风是第二个,小冰是第三个,小强在最后,据此顺序排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大数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大数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生活中的大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大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大数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数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大数的读写方法。

3. 大数的比较和排序。

4. 大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数的读写方法、比较和排序、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大数的加减法运算,尤其是进位和退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挂图、实物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大数,如人口数量、物品数量等,引发学生对大数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大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讲解大数的读写方法、比较和排序、加减法运算。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大数的读写、比较、排序和加减法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数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数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大数的读写方法。

3. 大数的比较和排序。

4. 大数的加减法运算。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大数的读写、比较、排序和加减法运算。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大数进行计算。

3. 拓展题:研究大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大数概念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大数。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课后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大数进行计算。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大数的概念、读写方法、比较排序和加减法运算,让学生掌握大数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大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一)|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一)|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0~1000以内的大数;2.能够正确地写出0~1000以内的大数。

教学重点1.0~1000以内的大数的认读;2.0~1000以内的大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1.大数0~1000之间的读法;2.数码0在数字中的读法的不同。

教学准备1.教师要认真备好教案和录音带、实物模型、数字卡片等教具;2.教室要充分准备开展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进入新的学习内容前,教师可以适当拉一些孩子谈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引发孩子们对数字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如果孩子们能够从简单的问题中找到答案,他们就能够很快地认识到它们将要学习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你们在家中见过多大的苹果?你们见过最小的一株草有多小?2. 呈现问题教师将一些数字排成一列,引导学生逐个读出这些数字,注意数码间的“零”该怎样念。

3. 识读大数教师可以举例一些更大的数字,例如1000元,那么千有多少个百元?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识读大数,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数字千、百、十和个位数码的理解,自己推断它们的读法。

4. 练习大数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大数读法和写法。

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个实物来帮助他们理解大数字之间的比较。

例如,让学生拿着一些千元面值的钞票,问他们需要多少个1元面值的钞票才能兑换成千元面值的钞票。

5. 课堂互动通过问题的提问,实物的操作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并让学生互相提问。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识读大数和写大数等进行评估。

可以适当通过简单的测试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拓展应用1.让学生把自己的12个月份的生日写出来,并比较月份的大小,以加深对大数的掌握。

2.让学生选择两个数字,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选择把答案写在小卡片上,然后依次展示给其他学生看。

总结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数字的认读和写法加深印象。

教师要做好简单的问题制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快乐地学习。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大数 有多少个字》公开课教案_3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生活中的大数  有多少个字》公开课教案_3

《有多少个字》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经历估计活动的过程,初步体会估计策略,积累估计的经验,并在估计过程中发展数感。

2.结合具体情境开展估计活动,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估计在生活中的必要性,在活动中学习估计的策略,积累估计的经验,学会用“大约”来表达所估计数的大致数量。

教学难点:活用“把部分作为一个参照标准来估计整体”的估计策略。

三、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堂活动材料。

四、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认识“大约”师:同学们,五一长假你们都到很多景点去游玩了吧?除了景色很美,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生: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师:没错,老师也有这样的感受,而且有图有真相,不信你来看(出示长城图片)师:这是哪里?生:万里长城。

师:你能准确的说出图上一共有多少个人吗?生:说不出来,人太多了,密密麻麻的。

师: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就算我们数出了确切的人数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呢?生:没有。

师:没错,我们只要知道大致的客流量,就能了解长城的受欢迎程度。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看一看。

(出示课件)1.中国的陆地领土大约为有960万平方公里。

2.五一小长假,北京故宫的游客大约有13万人。

3.这篇稿件大约有600字。

4.鸭绿江全长大约有795公里。

5.这个盒子里大约有160块糖块。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几句话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有“大约”两个字师:什么叫“大约”?生:大约就是大概有多少的意思。

师:没错,在数学上我们给“大约”起个名字叫作“估计”。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估计一下一篇文字大约有多少。

(二)独立思考,小组探究师:(出示图片)你知道他是谁吗?生:祖冲之。

师:让我们一篇文字了解伟大天文学家,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吧。

(学生范读文段)师:这篇文章让我们更加了解了祖冲之,那么同学猜一猜,这段文字大约有多少个字?生:100,150,200,500······师:谁的答案最接近目标值呢?请同学们集思广益,一起来探索真相吧!(课件出示,学习任务)1.先独立思考,想一想这段文字大约有多少个字。

北师大数学二下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知识点

北师大数学二下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知识点

个一是一万。

拨一拨读写
6.从高位按顺序读写:
万以内的数的读法:从最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
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万以内的数的写法:
(1)要从最高位写起;
(2)哪一位上是几,就在该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

口诀:读读读汉字,写写写阿拉伯
例子:读作:一千三百二十一
写作:1321
比一比
6.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起,如果最高位数字相同,就依次比下一位,这样一直比下去,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有多少个字
7.估计物体数量的方法
方法:先估计出一部分,再用“部分”估“整体”
举例:
比一比
6.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起,如果最高位数字相同,就依次比下一位,这样一直比下去,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有多少个字
7.估计物体数量的方法
方法:先估计出一部分,再用“部分”估“整体”
举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一数》教学设计
乐土镇中心小学刘公川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19-21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

3、通过拨一拨活动,初步感受数位及位值原则。

4、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动画展示,体会大数。

1、师:寒假期间,小淘气到各地去旅游,给我们寄来了四张照片,
我们来看看吧!
图中画了什么?你知道它有多高吗?(出示图1)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这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有多高,我们来读一读这个数吧。


图中有什么?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多少颗?(还有更多的星星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只能借助于望远镜。


这幅图又告诉我们什么?谁来介绍一下?
从这些图片中,
你发现了哪些数?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2、师:这些图片让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知识,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谁来介绍一下?
3让学生看看我们学校的简介,感受一下生活中的大数,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揭题:生活中的大数)
二、探索新知,感悟大数。

1建立表象,数一数。

出示一个大的正方体(有1000个小的正方体组成):请你估计一下,有多少个?
到底有多少个,你准备怎么数?(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师:用你们的方法我们来数数看?(课件演示)
第一步:学生一齐数,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
板书:
10个1是10计数单位是:十。

第二步,每10个是一排,一排一排地数,10、20、30、40、50、60、70、80、90
下一个该怎么数?
100,对,当我们数到10个10的时候就是100了。

板书:10个10是100,计数单位是:百。

(3)每100个是一层,一层一层地数,数到900时,现在有几个100了?接下来是几个百?10个百是多少?1000,对10个100是1000
板书:10个100是1000,计数单位是:千。

(4)谁能把刚才的数的方法和大家说一下,先怎么数,再怎么数,课件再演示一遍。

2、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了一个大正方体是1000
个小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师: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数成千上万小积木的方法了,
老师心里想的一个数字,并把它用积木表示出来,同学们能根据积木数猜出老师心里想的数字吗?课件出示
2、请学生介绍,你怎么数得那么快啊?
四、抽象模型,感受一千、
1、感受一千页书有多厚。

师:看到你们学得那么好,笑笑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你们看(课件)一本书大约有
100页,10本书有多少页?有多厚?我们来试试看,拿出一本书比划一下,叠上10本书再比划一下,想象一下。

2、感受一下1000人做早操是怎么样的?
我们学校有多少人,想象一下,1000人做早操需要多大的地方。

五、拨一拨,感知数位:
1、刚才咱们学会了数成百上千的数,现在咱们学习怎么把这么大的数表示出来。

指名用计数器拨数(100以内)。

2、评价后尝试拨出1000以内的数。

3、数数练习:从298数到302.(课件呈现)。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怎样读出和写出大数。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0个一是(十)10
10个十是(百)100
10个百是(千)1000
《数一数》说课稿
乐土镇葛桥小学李士富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大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
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当我准备上这一节课时,了解到本节课需要从生活中列举出许多关于大数方面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大数,而许多有关建筑、旅游等方面的图片刚好就有这方面的实例,通过图片既能让学生欣赏实景,同时又能感受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大数,从而感受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研读本课的教材,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位是感受大数,认识千。

难点是充分感知一千,一万有多大,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在情境创设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大数,调动
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引导探究这个环节,我从设疑、猜想、操作、验证几个方面,借
助于实物和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千”,同时,通过电脑的演示,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相邻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虽然学生只是学习了100以内的数,但从生活经验中,他们对大数还是有比较具体的感受。

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数的组成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的。

基于此,我开课时直接从生活中的一些大数入手,让学生进行直接的感知,然后和以前的数相比较,比较它们的不同,从而进行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在预设之初,我考虑:虽然学生对生活中的大数并不陌生,但他们也仅仅只是知道、认识这些大数,而对计数单位、数位顺序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不了解,特别是单位之间的关系,将是他们学习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

本课教学设计以学生熟悉的情景贯穿始终,数正方体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听为主动探究、思考使学生能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
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借助这些手段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同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借
助于课件的直观演示,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突破了难点。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课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大数,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感知大
数,培养动手能力,体验数感。

在整节课中,引导、观察、分析始终贯穿整个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设计意图: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大数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自然的引入数数活动揭示课题,目的在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积极参与的信心。

( 二)、引导探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1、设疑在这个环节,我依次出示大正方体模型、小正方体模型并请学生猜一猜这个大正方体大约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众说不一时,问:你能用什么办法才能准确地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探究、验证、在这个环节,层层递进,由“百”过渡到“千”然后是“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成对生活中的大数的认识和数位间的关系的了解是本节课的新知识点,即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利用电脑课件数正方体来突破这个难点。

在生活中或课堂上如果让学生数一千个和一万个具体的实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通过课件数正方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这样直观的活动的正方体的演示,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了数位顺序和数位之间的进率,为以后读、写万以内的数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以及万以内数的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设计可以同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具体化了,使学生更感兴趣,更易理解了。

(三)、体验生活,感悟大数。

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再来体验生活中的大数就水到渠成了。

活动一:10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000页;活动二:阅兵方阵;活动三:人民大会堂的图片;活动四:一所学校大约
2000人,几所这样的学校才有一万人?通过这四格小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较大的数的初步认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四)、应用新知,学以致用
为了巩固新学知识,在游戏结束后,适时的安排了练习题,说一说,巩固学生对计数单位及数位的进一步的认识。

课外作业涂一涂,则是对本节课的拓展,涂色这一活动可以提高
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学知识得到强化。

预期效果:课前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动手及直观的演示,学生能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