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推荐文章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热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词语盘点热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分析热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练习题热度:四年级下册语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热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原文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河的颜色阅读理解

黄河的颜色阅读理解

《黄河的颜色》是一篇阅读理解文章,主要讲述了黄河的颜色变化以及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首先,文章提到了黄河的颜色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段会有所变化。

在上游,黄河清澈见底,呈现出美丽的蓝色或绿色。

然而,随着河流的流淌,黄河逐渐变得浑浊,黄色成为其主要颜色。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河流携带的泥沙和矿物质含量增加所导致的。

接着,文章探讨了黄河颜色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黄河的泥沙含量逐年增加,河床上升,河流泛滥的频率也相应增加。

这些变化不仅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最后,文章强调了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为了恢复黄河的清澈,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水土保持、减少污染排放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黄河的颜色》这篇阅读理解文章主要讲述了黄河的颜色变化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同时也强调了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关于黄河变化原因和治理过程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黄河变化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治理黄河的措施和成果,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更加完整、更加科学的黄河形象。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和思考:
1. 黄河变化的原因:文章提到了黄河变化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

其中,人类活动对黄河的影响最大,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行为,导致黄河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2. 黄河变化的现状:文章描述了黄河的现状,包括河床抬高、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黄河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 治理黄河的措施:文章介绍了治理黄河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生态修复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改善黄河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4. 治理黄河的成果:文章提到了治理黄河的成果,包括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等。

这些成果表明,治理黄河的措施是有效的,可以为其他河流的治理提供借鉴。

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
识背景,深入思考黄河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治理黄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但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繁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如此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如何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说来有味,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专门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顺,森林茂盛,土地肥沃,专门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那个地点生息繁育。

但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残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连天。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担忧。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专门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缘故。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专门容易受腐蚀和倒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峻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爱护层,引起了严峻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腐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峻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峻。

如此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

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为所欲为地流进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差不多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

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河道变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洪水灾害
河道变迁增加了洪水灾害的风险。当黄河发生洪水时,过量的水流量可能会导致堤坝决口和农田淹没 。这些灾害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还威胁了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
水资源变化
河道变迁也影响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分布。在某些地区,由于河道的改变,水资源可能会减少或增加 ,从而对当地的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023-11-11
目录
• 黄河的背景介绍 • 黄河的水源变化 • 黄河的河道变迁 • 黄河的泥沙变化 • 黄河变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黄河的背景介绍
黄河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地理位置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经多个省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 源地之一。
重要性
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为沿岸数百万人民提供了生活用 水和农业灌溉水源,也是国家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04
黄河的泥沙变化
泥沙的来源和特点
泥沙来源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特别 是陕北高原和山西高原。这些地区的黄 土土质疏松,易于侵蚀,导致大量泥沙 被流水冲刷进入黄河。
VS
泥沙特点
黄河的泥沙具有颗粒细、含水量高、沉淀 快的特点,在河流中可以迅速沉积,形成 河床抬高、河床拓宽等变化。
泥沙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加强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是推动黄河变化研究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黄河变化的监测和研究,推动适应性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为黄河流域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治理黄河,进行了大规模的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这些措施 改变了黄河的自然走向,使得河道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四年级语文下册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拓展阅读 黄河的主人素材 新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拓展阅读 黄河的主人素材 新人教版

黄河的主人
阅读提示:阅读下面的文章,说说谁是黄河的主人?
黄河滚滚。

那万马奔腾、逐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

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

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

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

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附答案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的分值越来越大,那么如何能够做好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材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①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xx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xx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②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④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⑤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⑥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笔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笔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笔记一、课文概述本课是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它讲述了关于黄河的故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这篇文章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黄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深入探讨了黄河的变化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重点词句解析1. “几千年来,黄河流域的洪水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句话通过描述黄河洪水灾害的巨大影响,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近2000年来,黄河屡次改道,决口泛滥更为频繁。

”这些描述说明了黄河变化过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提醒我们关注环境变化的影响。

3. “我们要像对待亲友一样对待黄河。

”这句话表达了我们要保护黄河、爱护环境的决心,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好。

三、主题思想本课的主题是环境保护,通过讲述黄河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我们要如何对待自然环境,像对待亲友一样。

四、课文延伸1. 思考:黄河的变化过程是漫长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长期环境变化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2. 讨论:我们该如何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如何通过教育影响下一代,让他们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 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分类投放垃圾、参加环保志愿活动等。

五、课后习题解答1. 问题:本文讲述了黄河的什么变化过程?答案:本文讲述了黄河从繁荣到荒漠的变化过程。

2. 问题:黄河的变化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答案:黄河的洪水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并且黄河的改道、决口泛滥更为频繁,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3. 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环境?答案:我们要像对待亲友一样对待自然环境,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文总结《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笔记》这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黄河的机会,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了如何对待自然环境的问题。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段落分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段落分析

《自然之道》段落分析
课文一、二段
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在数千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

课文第三段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忧虑祸患
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1、自然原因:黄土高原暴雨集中,土质松散。

2、人为原因:人类开垦造成植被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课文第四段
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用了什么说 明方法?
(悬河)
泥沙
自然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 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 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到侵蚀 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 量泥沙进入黄河。
人为原因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 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 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 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写一写你能为保护、管住泥沙。 2、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3、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4、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兴修水利。
小练笔:
同学们,身为炎黄子孙,当 我们了解了我们的母亲河——黄 河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后,一定 有了自己的感受。请用笔写下来。
布置作业
设计一条保护黄河的宣传语. 我市正在提倡创建文明城市,
黄河
是怎样变化的
新关小学 刘兴芝
黄河
• 这时,叶尼塞河起身发言了:“我 反对!据我所知,由于人类的破坏,黄 河已成为了一条肮脏、浑浊、危险的河 流。” 叶尼塞河语出惊人,评委们经过讨
论后,决定撤消黄河的“全球最佳河流 ”的称号。
大门外,黄河看了看自己——肮脏的垃 圾堆满在身上,
血液是黑黄色的,头发早已被人们剃 光……
默读课文的1—5自然段,用横
线划出黄河变化前的样子,用波 浪线划出黄河变化后的样子。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 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 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 生息繁衍。
2、黄河的过去
气候 温暖
摇篮
-----黄河
森林茂 密
土地 肥沃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黄河不禁流下几滴老泪,“谁来救我?” 黄河的哭声响遍了苍茫的宇宙。

10_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精美版)

10_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精美版)

区别组词
祸(祸害) 锅(锅盖) 择(选择) 蚀(腐蚀) 译(译文) 构(结构)
衔(衔接)
沃(沃土) 域(地域)
衍(繁衍)
跃(跳跃)
或(或者)
吨(千吨) 顿(顿时)
迭(更迭) 跌(跌倒)
浊(浑浊) 钩(鱼钩)
祸 垦
乃 亩
侵 营
蚀 扣
折腾
河床
忧患
频繁
生息繁衍
叫苦不迭

摇篮:指发源地。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今日的黄河

凶猛暴烈
忧患

决口: 改道:
1500多次 26次

(列数字)
昔日的黄河
摇篮 气候沃
黄河变化的原因

气候转寒 暴雨集中 (自然原因)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人为破坏)
治理方案 治理关键:把泥沙管住
1、牧林为主 2、保护资源 3、规划用地 4、修筑水利
摇篮、变化、原因、治理、告诉我们。
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灾难。 第二段(2、3)黄河曾经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三段(4~6)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四段(7)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 中华民族的摇篮。” “摇篮”指什么?

摇篮:指发源地。课文中指黄河流域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自然条件 优越,适合人类生存,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生活、养育 后代),黄河流域成了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这里采用的是比喻说明方 法。
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衍”字应读“yǎn”,不能读“yán”;
“构”字应读“gòu”,不能读“gǒu”; “蚀”字应读“shí”,不能读“shé”; “耕”字应读“gēng”,不能读“gēn”; “频”字应读“pín”,不能读“píng”; “择”字应读“zé”,不能读“zhái”。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后习题答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后习题答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后习题答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为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长、水土流失,使黄河多次决堤,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然后科学家们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的课后习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课后习题:
1.《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中心思想:
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 段落大意: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3.写作顺序:
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的人民带来了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

课文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优患意识,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

小学四年级语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同步练习(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同步练习(含答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zh ē()zh ē()zh é()zh é()x ū()x ū()y ù() y ù()二、对号入座,选择恰当的解释。

1、欲: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随心所欲.()摇摇欲.坠()求知欲.()胆欲大而心欲.细()2、复:①重复②报仇③再④转过去复.仇()日复.一日()复.制()反复.无常()三、我会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停地在诉说苦处。

2、随着自己的意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的的确确,一点儿不打折扣。

4、感到非常的惊讶。

四、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折.扣呼吁.吁吁.折.腾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时,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

2、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

六、快乐读短文,轻松做练习。

黄河李白有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彦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

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

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

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堤1590次,改道26次。

1、和小伙伴一起在短文中找出黄河流过的省份。

2、读了短文中列举的数字,你有些什么想法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七、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来搜集黄河的资料为她设计个公益广告,号召大家一起来保护她吧!我设计的公益广告是:部分答案:二、1、②④①③ 2、②③①④四、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呢?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呢?。

人教版小学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及赏析由于我无法直接提供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原文,以下是一个基于记忆和常见内容构建的课文概要:**课文原文(概要):**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然而,回顾黄河近两千年来的发展历程,却让人震惊不已。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黄河发生了1500多次决口,改道26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黄河的变化主要源于其含沙量的增加。

黄河流域曾经是茂密的森林,土壤被树木根系紧紧固定。

然而,过度的砍伐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当大雨降临,大量裸露的土地被冲刷进黄河,使得河水变得浑浊且含沙量极高。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黄河的生态平衡,也对人类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频繁的洪水和决口破坏了农田,摧毁了家园,迫使人们不断迁移。

黄河因此被称为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然而,黄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古老的文明,滋养了广袤的土地。

面对黄河的变化,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植树造林、改良耕作方式、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人们努力恢复黄河的生态健康,减少灾害的发生。

**课文赏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以黄河的历史变迁为线索,揭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课文首先通过对比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多灾多难的祸河”两个形象,引发学生对黄河变化原因的好奇和思考。

课文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指出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资源是导致黄河变化的主要原因。

这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也引导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讲述黄河治理的过程时,课文展现了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智慧和勇气。

通过介绍植树造林、改良耕作方式、修建水利工程等具体措施,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关于地理和历史的知识性文章,更是一部生动的社会教育教材。

它启发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毕丽芬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毕丽芬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 祥地,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民 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象征。发源于中华人民 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 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 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 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 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 界第五长河。
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 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因此,黄 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 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从这 里可以看出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 因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
气候转寒 植被破坏 暴雨集中黄河给 人民带来的“忧患”, 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 了什么方案呢?
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 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 识。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 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带着下面三个问题初 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 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
注意字形
祸( 锅( 沃( 跃( 蚀( 浊(
科学家设计的方案有:
保护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修筑水利工程
保护自然 保护母亲河
) 择( ) 衍( ) ) 译( ) 衔( ) ) 吨( ) 迭( ) ) 顿( ) 跌( ) ) 构( ) 域( ) ) 钩( ) 或( )
理解词语
摇篮:指发源地。 不禁: 抑制不住。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
忧患:困苦患难。
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 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讲黄河 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考点练兵 阅读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考点练兵  阅读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考点练兵阅读篇内心的力量
我在林中的小路上,静听着一群无名的小鸟在树枝上啼叫,声音是那样的悦耳、和谐,使你感到在这树林的世界里,是如此美妙、幸福。

猛然间,我发现身边的一棵松树,有几处十分显眼的,新的斧痕。

是谁伤害了这棵松树呢?这不是正常的砍伐,这是不能宽恕的摧残······
于是,我感到一种宁静的幸福被破坏了,粗暴和残忍引起了我的愤怒。

过了几天,我又来到了这树林里,特意来看望那棵被伤害的松恕。

我发现那早先被砍伤的地方,溢出了一层透明的油脂,像给伤痕贴上了一层药膏,开裂的树皮在慢慢愈合。

又过了几天,我几乎是快步跑进树林,一口气冲到那棵被砍伤的松树身边,我忽然发现,在慢慢干枯的油脂下面,原来被斧子砍伤的地方,已经全部愈合了松树用它自身的抵抗(或者叫反抗),战胜了罪恶的破坏、不可饶恕的摧残。

我一时怔住了:这种蕴藏在松树内心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啊!我,我问自己,我内心的力量呢?
1、用文中的词语填写“我”内心变化的过程
2、松树内心的力量指的是( )
A.在被砍伤的地方涌出透明的松脂
B.开裂的树皮慢慢愈合
C.被砍伤的地方全部愈合
D.抵抗外界伤害,自我保护的力量
3、我内心的力量指的是( )
A.找到残害松树的人
B.看到树被砍伤就愤怒
C.想办法给松树治疗
D.与破坏自然环境的力量做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①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
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00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②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
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④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⑤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
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
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
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每到洪水季节,
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⑥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
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
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
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
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
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

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
越频繁。

⑦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巩固泥沙设计了方案。

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一定要
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
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
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
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20.句子“黄河在近2000年来竟决口1500多次”中加点的“近”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21.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22.治理黄河管住泥沙的方法有哪些?(2分)
2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2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启示?(2分)
20、不能,“近”表示估计,后面的年代并非准确计算所得,如果去掉就变成刚刚好是2000年了,就太绝对不符合客观实际。

(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1)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造成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2)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
垦放牧,使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2、(1)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2)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23、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黄土高原由于失去天然的保护层,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

24、示例1:要保护、美化环境,大量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示例2: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看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附答案的人还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