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纪念路遥逝世二十周年
就恋这一把把黄土——路遥二十年祭
质 ,将消 失在富 裕 、安逸之 中。 “ 像
界》责编李金玉 女士捐的 , 镌刻着 “ 平
《 源 氏物 语 》最著名 的 两个 中
文译 本 ,一 个是 丰子 恺 版 ,一 个
是 林 文 月 版 。 关 于 丰 译 好 还 是 林
牛 一样劳动 , 像 土地 一样 奉献” ,“ 在 凡 的世界 ,辉 煌的人 生”。墓前两 颗
处又一处 冒着人烟气息 的 “ 川道”,
最后站在了延安大学倚靠的文汇 L 上。 老 实 说 ,在 我 的双 脚 尚 未 站 到 这 山脚 ,在我 的眼睛还 没看见这 一道 道¨ J 梁 、一丛 丛小树 之前 ,我 的心早 已飞到了 这个叫 “ 文7 K L L ! ”的地方 。
伸出 自己粗 壮 的手 来帮扶你 。他 , f r l { t l ¥ 伟大 的同情 心 ,永远!那样让 我心 苹果 树 ;我更欣 赏那些在 梁峁上耕 作 旌摇 动 !那样 让我寝 食难安 !在 记忆 中,差不多只有广西资源 、 江 西都 昌 、
的山民们坚毅 的表 , 深 沉 的步履 , 欣赏他们 坚硬 的语言传递 出来 的厚 重
他 因此希望留在 延安 , 死在陕北 ,
葬在黄 土山。他渴望依 偎在 亲人的怀 抱 ,躺倒在 黄土地 的故 乡。他 曾对谷
浙 江绍兴 、云南 昆明 、贵州遵 义 、绩 品 格 。
溪 北村等 为数不 多的几个地方 ,曾对
平 地 上堆起 理想 的大 山”, “ 生 活 的 白皮松还 没长 大 ,但 已分明显 出一点
大树 万古长 青”,这 是怎样 赤诚 的心 倔强 的生机 。 灵 才能 说得出 的话 !不仅这 样说 ,而 且这样 做 !对于一 个作家而 言 ,说 出 了这样 几句话 ,塑 造了高加 林 、孙 少 平 、马建 强 、刘巧 珍那样 几个 人物 ,
高考人物素材 路遥
高考人物素材(36):路遥平凡的世界,一个路遥就够了1966年,路遥考上了西安石油化工学校。
但这一年文革开始,高校停止招生,他不得不留在延川中学参加文革。
他从一个农村青年,摇身一变,成了学校造反派“红四野”的头头。
他给自己刻了个斗大的印章,带着一拨儿头脑发热、精力过剩的小青年,在城里呼啸而过,抢了延川县武装部的武器,砸了县银行的大门。
这些激进、冒进行为多少释放了他长期以来被压抑的自卑、屈辱情绪。
但这也成了日后反噬他的“原罪”。
路遥,1949年生于陕北清涧县王家堡村,家人给他取名“王卫国”。
到他八岁那年,家里又添了弟妹三人,一贫如洗。
1957年深秋的一天,父亲说带他去延川县郭家村的伯父家走亲戚。
母亲一早特地给他穿了新布鞋。
走了整整两天,脚磨出了血泡,终于到了伯父家。
歇脚之后,父亲说第二天一早要去县上赶集,下午就回。
八岁的孩子已经很会装糊涂。
第二天他早早起来,躲在一棵老树后,看着晨雾中的父亲夹着包袱,像小偷一样遛出村,过了河,上了公路……他的眼泪刷刷往下流,几乎在一夜之间,他把自己从一个八岁的孩子拉扯成了一个大人。
他个性独立,有主见,不顾伯父母的反对,在同学有限的资助下上了初中。
食堂的伙食分甲、乙、丙三个等级,干部子弟们吃甲菜,他常常连丙菜都吃不起。
在一个敏感的十多岁孩子的眼里,他目力所及的世界是悬殊分化的。
他常常饿得发疯,绝望,飞奔至野外找野雀蛋和能吃的野生果子和植物。
这种刻骨铭心的饥饿感和匮乏感,像一个巨大的黑洞,需要余生用超乎想象的能量去满足和填补。
《路遥传》的作者厚夫说,“这种饥饿感是尾随路遥一辈子的老狼。
”“哪一个本地女子能供我上大学”1968年,延川县革委会成立,19岁的王卫国担任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的要职。
但很快,随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纸号令,他的人生再次被改写。
年底的12月12日,他带着一本红宝书、一把老镢头,一块新白羊肚毛巾和简单的生活用品回到了家——郭家村刘家屹崂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清涧路遥纪念馆心得体会500字怎么写
清涧路遥纪念馆心得体会500字怎么写因一份景仰,五一之前,我去了趟XX省XX市清涧县,在暮色苍茫中,到达王家堡村。
站在路遥纪念馆前,只见黄土漫漫,游人寥寥,一个个破旧的窑洞,像一双双失神的眼睛,西部农村的凋敝让人有点压抑。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路遥,这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丰碑,对曾生活过的这个乡村,他,能带来什么?对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游客,他,又意味着什么?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路遥在作品中这样说,或许它就是答案。
我想,在一个逐利,物质至上的时代,路遥给予这个世界的,不仅是文学巨著,更多是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从文学创作上讲,是艺术上的殉道精神;从劳动层面上说,是埋头苦干,至死方休的劳作精神!
路遥和他笔下的人物,都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世界,他们身处逆境,奋斗不息。
他们热爱生活,尊重劳动,无论身处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都有一颗火热的心,都有一种奉献精神,像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来是奶”。
我想,这趟心灵之旅,我要汲取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力量。
我想,一个劳动者的价值,就在于奋斗,就在于奉献,不论在哪方“土地”,不论在何种岗位。
卑微的人生,普通的劳动,因这奋斗,因这奉献,才有了不平凡之处,这正是人生的真谛!。
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作者:梁向阳《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4日13版)路遥与牛王天乐摄路遥(左一)在铜川煤矿采访何志铭摄【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重温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作家】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网络高度发达、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作为“印刷时代”宠儿的文学逐渐边缘化。
然而直到今天,当代已故著名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却一直在社会各界拥有广泛的读者,并引发了长久不衰的“路遥热”现象。
为何英年早逝的路遥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文学生活?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用生命所建构的文学世界,呈现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也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路。
“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真正体现巴尔扎克所说的‘书记官’的职能”路遥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新时期之初,当许多作家还沉浸在“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之时,年轻的路遥却把目光投向变革中的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情感与命运。
他的中篇小说《人生》先后用3年时间、三易其稿,最终发表在《收获》杂志1982年第3期上。
这部小说是路遥由自己亲兄弟的人生际遇而生发到对整个中国农村有志有为青年人的关注,创作出的书写“城乡交叉地带”青年人命运的小说;也是他摆脱“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创作模式,在新时期较早地开始回归现实生活,进行“对人的重新发现”的探索性小说。
小说着力塑造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位既敢于抗争命运又自私自利的具有多重性格的“圆形人物”。
这部小说在思考的前瞻性与深邃性上,在表现生活的深度和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上,均超过了同时期许多作家的作品,从而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人生》发表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983年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这次获奖,真正确立了路遥在新时期文坛的地位。
现实主义小说《人生》的巨大成功,给路遥带来荣耀,但他从成功的幸福中断然抽身,开始潜心创作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进行更加艰苦的文学远征。
像土地一样奉献
像土地一样奉献
路遥的墓地静静落在黄土高原深处,墓地前方是半身汉白玉石雕塑,雕塑中的路遥,平静而坚毅,目光远远地望着前方,望着他的母校,望着陕北这片黄土地……
在他墓地后方的墙壁上,镶嵌着一行永不凋零的文字,那是路遥一生的写照: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我读着这样的文字,迎接着黄土高原又一个到来的春天,这时节,白杨树抽出了浅黄色的嫩芽,微风徐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善良了起来。
路遥一生沉浸在苦难岁月的山头,夜晚,就在窑洞的煤油灯下运思。
他所体贴的,是人类世界最根本和最真实的主题:“人,应当怎样活下来,怎样活着,又怎样活下去?”他所目睹到的,也是人生最悲苦和最坚韧的一面。
他的《平凡的世界》就呈现出了一个关于“活着”的画面。
活着很艰难,但再艰难的活着,都不能没有希望、爱和尊严。
在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对哥哥孙少安说:“我老记得你以前跟我说过,你说原来人可以这样过,就笑着,一直就这么笑着过。
”孙少安噙着眼泪回了句:“那笑着是对的嘛,而且咱们这个村子里,也需要笑着过的精神,笑是好事,当农民也要当笑着的农民。
”
人活着,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往后,我还当如读大学时的日子那样,需要择一块静静的草坪坐下来,捧读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捧读我们自己的青春和岁月:
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
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
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一封家书│路遥: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
一封家书│路遥: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编者按】曾在教学中开展过朗读家书的课前演讲活动,这是其中的一篇讲稿。
【背景资料】路遥,1949年生于陕西陕北山区的农民家庭,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
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
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
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
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
【家书正文】我绝不可能在这种过分戏剧化的生活中长期满足路遥写给弟弟王天乐 1991年冬小说《人生》发表之后,我的生活完全乱了套。
无数的信件从全国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来信的内容五花八门。
除了谈论阅读小说后的感想和种种生活问题文学问题,许多人还把我当成了掌握人生奥妙的“导师”,纷纷向我求教“人应该怎样生活”,叫我哭笑不得。
更有一些遭受挫折的失意青年,规定我必须赶几月几日前写信开导他们,否则就要死给你看。
与此同时,陌生的登门拜访者接踵而来,要和我讨论或“切磋”各种问题。
一些熟人也免不了乱中添忙。
刊物约稿,许多剧团电视台电影制片厂要改编作品,电报电话接连不断,常常半夜三更把我从被窝里惊醒。
一年后,电影上映,全国舆论愈加沸腾,我感到自己完全被淹没了。
另外,我已经成了“名人”,亲戚朋友纷纷上门,不是要钱,就是让我说情安排他们子女的工作,似乎我不仅腰缠万贯,而且有权有势,无所不能。
更有甚者,一些当时分文不带而周游列国的文学浪人,衣衫褴褛,却带着一脸破败的傲气,庄严地上门来让我为他们开路费,以资助他们神圣的嗜好,这无异于趁火打劫。
也许当时好多人羡慕我的风光,但说实话,我恨不能地上裂出一条缝赶快钻进去。
我深切地感到,尽管创造的过程无比艰辛,而成功的结果无比荣耀;尽管一切艰辛都是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
智慧树知到答案 路遥小说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是路遥的人生箴言。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判断题:路遥作品大受读者欢迎,是因为其作品提供了鼓舞读者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判断题:路遥是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中的唯一一位作家。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4、单选题:路遥作品坚持的创作手法是?选项:A:现代主义B:超现实主义C:现实主义D:魔幻现实主义答案: 【现实主义】5、判断题:2015年出版的厚夫的《路遥传》是研究路遥的一部重要著作。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6、单选题:()的发表,标志着路遥小说创作走向成熟。
选项:A:《早晨从中午开始》B:《平凡的世界》C:《惊心动魄的一幕》D:《人生》答案: 【《人生》】7、多选题:路遥作品的审美特质是?选项:A:宏大B:深沉C:神秘D:细腻答案: 【宏大;深沉】8、判断题: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具有“史诗性”的品格。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多选题:路遥的精神特征有哪些?选项:A:秉承深邃的历史理性,用钢铁般意志打造“文学灯塔”B:视文学事业为神圣使命,并用全部生命去攀登现实主义文学“高峰”C:坚持理想主义的精神标高,奋力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性变迁中普通人的生存与命运D:始终用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去攀登文学高峰答案: 【秉承深邃的历史理性,用钢铁般意志打造“文学灯塔”;视文学事业为神圣使命,并用全部生命去攀登现实主义文学“高峰”;坚持理想主义的精神标高,奋力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性变迁中普通人的生存与命运】10、多选题:路遥研究还有哪些突破点?选项:A:加强路遥作品的传播学研究B:关于路遥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定位问题C:加强对作家的本体研究D:加强路遥作品的研究答案: 【加强路遥作品的传播学研究;关于路遥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定位问题;加强对作家的本体研究;加强路遥作品的研究】第二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惊心动魄的一幕》的发表极大地提升了路遥文学创作的自信心;改变了路遥在陕西文学界坐冷板凳的际遇,也使他跻身到全国著名作家行列,为全国文坛所关注。
关于路遥因奉献而有意义作文
关于路遥因奉献而有意义作文
《路遥与奉献》
哎呀呀,说起路遥啊,那可真是让人佩服得不行呢!他就是那种因为奉献而让生命变得超级有意义的人呐。
就说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那会吧,真的是太拼啦!他天天就钻在那堆稿纸里,眼前只有文字,心里只有故事。
那时候他好像忘记了时间一样,不管白天黑夜,都在琢磨着怎么把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写活了,怎么把那些故事讲得深入人心。
他经常是吃着馒头就着咸菜,一门心思扑在写作上。
有一回啊,他写着写着忘了时间,等回过神来天都黑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这才想起来自己一整天都没正经吃饭呢。
他也不抱怨,嘿嘿一笑,又接着沉浸在他的文学世界里。
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耕牛,默默地在那片文学的土地上辛勤劳作,把自己的心血都奉献给了作品。
路遥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给我们奉献了一部部精彩绝伦的作品。
他的奉献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那些平凡与伟大,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他的名字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文学的天空中永远闪耀着光芒,让我们敬仰,让我们感叹啊!他让我们知道了,奉献真的可以让人生变
得如此有意义,如此让人难以忘怀。
愿我们也能像路遥那样,找到自己能奉献的领域,让生命绽放出美丽的光彩呀!。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11月17日,是路遥逝世20 周年纪念日。
11 月16 日,陕西省作家协会,榆林市文联,中共清涧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在路遥的家乡清涧举行座谈会。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作协副主席白阿莹,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斌,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雷涛等前往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拜谒了路遥故居,参观了路遥纪念馆,观摩了清涧县的支柱产业。
从《惊心动魄的一幕》到《人生》,再到《平凡的世界》,路遥用自己的生命引领了中国文坛的一个时代,他在42 年短暂的生命中创造出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国人民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陕西文学界的同仁齐聚一堂,缅怀路遥并弘扬他的文学精神,进一步促进陕西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这正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举措。
在路遥的家乡清涧县开展追思活动,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学工作者秉承路遥的创作精神,坚守文学的贞操,学习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普通劳动者情怀,弘扬他关注人民、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
路遥精神,经过20 年时光的检验,成为这个时代最迫切需要的“正能量”,在感染读者的同时,更成为清涧县的精神地标。
以“路遥精神”为骄傲和动力,自觉自发鞭策努力,清涧一跃成为享誉全国的“红枣之乡”、“道情之乡”、“石板之乡”、“粉条之乡”。
清涧滩枣等名牌产品,远销全国50 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地区。
今天,我们全文刊登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雷涛的署名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路遥现象折射出的陕西精神和文学担当,以其激励全省文学工作者积极投入到建设西部强省中去,早日实现“三强一富一美”的目标。
冬日的阳光洒在陕北高原上、格外清丽,也格外透亮。
在枣乡清涧县,冬季的第一场落雪之后,整个山山峁峁和川道河湾都变成了银白色的世界。
来自鄂尔多斯高原的季风虽然凛冽,可是到了这里,却变得温馨和多情了。
这个时候,你无论站在哪个山头极目望去,都会感受到毛泽东当年挥笔书写《沁园春·雪》时的情愫:“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首都各界纪念作家路遥逝世20周年座谈会今天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举行
首都各界纪念作家路遥逝世20周年座谈会今天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举行--京城翎管王纪念路遥中国名家书画展举行新版《路遥全集》即将面世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收藏界》周刊承办的“中国文学回望与思考——纪念路遥逝世20周年座谈会”于2012年12月1日上午10点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会议厅隆重举行,“纪念路遥中国名家书画作品展”同时开幕。
会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还宣布,即将推出最新版的《路遥全集》,新书内容将更为完整,更加丰富。
20年前的11月17日,路遥在初冬的寒风中离开了我们。
二十年来,他的作品激励了千百万青年奋进,带给过无数读者深深的感动和心灵的温暖,畅销了二十年仍在畅销。
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中,《平凡的世界》可说是读者面最为广泛,对读者影响最深远,魅力最持久。
路遥去世后的这二十年里,尽管中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特别是众多年轻的读者,仍然在热切地、投入地读着路遥的这本书。
路遥作品中那些有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思维方式、说着那个时代特有语言的人物,仍然能够打动今天的年轻人。
很多青年仍把《平凡的世界》列为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
在今年“文明中国”全民阅读调查活动中,《平凡的世界》甚至超过了《红楼梦》,荣获2012年读者最想读的图书第二名;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等十七家成员单位组织的“大众有奖荐书活动”中,《平凡的世界》荣登榜首。
这些都显示出其作为经典文学作品对读者们的恒久吸引力。
出席纪念会的专家、学者们高度评价了路遥的辉煌人生和杰出的文学成就。
路遥的同学、同事、朋友和家人深情回忆了路遥人生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深入探寻了路遥丰富的精神世界。
大家认为,路遥以他短暂而平凡的人生构铸了辉煌的世界,他是一位真正用生命在创作的作家。
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家乡的黄土地。
他一生守得清贫,耐得寂寞,严肃认真地对待写作,以自己的煌煌巨著,带给几代文学青年一种精神的鼓励和情感的抚慰。
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作者:韩亨林来源:《西部大开发》2015年第06期大学期间就是学校的风云人物路遥是延安大学中文系73级学生,我是74级的,是路遥的学弟。
记得很清楚,自己当时住43号窑洞,和他就隔一个窑洞。
当时延安大学中文系就两个年级,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
所以,教室挨着,宿舍挨着,一个老师教着。
再加上他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一进校园就知道中文系有个路遥了不起。
自己上大学后买的第一本书就是《延安山花》,里面就有他的诗歌。
我一直很想见识一下这位学长。
进入校园后,我很快也成为学校里的知名人物,两个人很快熟悉起来。
路遥是一个很傲气的人,他看不上的人根本不会搭理。
回想着上学时的路遥,个子不高,1米7左右,眼睛也不是很大,经常眯着,平时话比较少,总是抱着双臂、缩着肩膀、歪着脑袋,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时间一晃过去了40年,可是提起上学时候的事,依旧如数家珍。
我们一起编写《吴堡新民歌选》《红太阳颂》等作品,我们一起建校劳动,谈起我们的生活和爱情。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自己作词作曲的《青春在斗争中放光华》,拿去给路遥看,当时路遥惊讶地看着我这个同门学弟说:“没想到你这家伙既写歌词还会谱曲呢,真是不简单。
”也就是这一次,路遥和我从学友变成了朋友。
上学期间的路遥就凸显了他的写作才华,在《陕西文艺》上发表了《歌儿伴着车轮飞》《银花灿灿》《不冻的土地》等散文和诗歌。
他酷爱读书,涉猎很广,尤其推崇柳青的《创业史》,多次拜读,认为《创业史》是当代小说中写得最好的一部。
和时间赛跑,用生命写作大学生活结束后,我和路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个从政,一个从文,但我们一直都有联系,彼此心里都有挂念。
大约在1981年春夏,路遥因为父亲“毁林”被抓,便写信给我,我当时在榆林地区行署办公室工作,希望我能尽快想想办法。
没几天第二封信又来了,还是同样的请求。
收到路遥的信后,我也很着急,一边想办法,一边给路遥回信,安慰他。
一星期后,父亲被放出来,路遥再次写信对我表示了感谢。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作家:路遥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作家:路遥作者:刘桌友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9年第04期2009年,我们喜爱的作家路遥诞辰60周年,路遥是一个大写的作家,更是一个大写的人。
他在生活的苦难中追求心灵的高贵,而今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重温他的作品以缅怀他高贵的心灵。
(编者)作家档案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汉族,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
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
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
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
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
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
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作品选读《平凡的世界》 :路遥创作的高峰当《人生》获奖并被改编成电影取得成功后,路遥没有沉醉在鲜花和掌声之中,而是深深地思考了一些问题,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超越这一高度,赶40岁时完成一部全景式地反映中国近4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巨大变迁的作品。
为此,他避开喧嚣的人群,开始搜集准备素材。
当路遥开始《平凡的世界》的写作时,他面对当时的文化背景以“独立”的心境和“挑战”的姿态面对他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1985年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各种新潮小说及西方当代文化思潮进入了中国,而现实主义是否“过时”,是否还能为读者接受成为路遥面对的实际问题,但是他却以超越的清醒的现代意识书写了这段历史。
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路遥:像⽜⼀样劳动,像⼟地⼀样奉献【⽂学讲坛】:1991年路遥⽣前唯⼀的视频记录⽚路遥:像⽜⼀样劳动,像⼟地⼀样奉献路遥1949年12⽉3⽇⽣于陕西省清涧县⼀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伯家。
曾在延川县⽴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
这段时间⾥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作,并做过⼀年农村⼩学的教师。
1973年⼊延安⼤学中⽂系。
毕业后先后在《陕西⽂艺》和《延河》编辑部⼯作。
1970年代中期以后,发表了⼀些影响较⼤的作品。
1982年加⼊中国作家协会。
1986年后,推出长篇⼩说《平凡的世界》第⼀、⼆部。
路遥不是⼀个四平⼋稳、刻意苦吟的诗⼈,他在秉承传统现实主义注重客观冷静描写的同时,同样重视作家的主体作⽤,他认为作家作品中观照的现实必然有作家的主体判断,融⼊了作家的个⼈情感。
路遥⼗分注重⽣活中的感情积累和作品中的激情倾注,将现实主义的直⾯⼈⽣和浪漫主义的奔放热烈⼀同融⼊到作品中,读他的作品⽆时⽆刻不能感受到蕴含在作品中或缓或急的激情涌动。
在路遥为我们建构的⼩说世界中,你能体会到和路遥⼀样炽烈、温情、友好、质朴的滚烫激情,你会随着路遥的笔感受⼀次次⼼灵的震颤和悸动,⼀起悲或⼀起喜,⼀起怒亦或⼀起怨,让你体会到和作家⼀样的柔情似⽔,⼀样的⾎⽓⽅刚。
可路遥积劳成疾,坚持着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后,于1992年11⽉17⽇,便匆匆的离开了⼈世。
路遥热爱⽣活,热爱⽣命,热爱家乡的黄⼟地。
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说:“是的,我刚跨过40岁,从⼈⽣的历程来看,⽣命还可以说处于‘正午’时光,完全应该重新唤起青春的激情,再⼀次投⼊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
42岁正是⼀个作家灿烂辉煌的年龄,如果路遥还活着,以他对⽣活的深刻的体验和苦苦的思索,以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他的笔⼒,他肯定还会为这不平凡的世界写下更多巨著。
但是,路遥却过早的去世了,永远离开了他深深热爱的黄⼟地,永远放下了那⼀⽀令他⼜爱⼜恨圆珠笔……路遥的⼩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的⼈和事。
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
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作者:路遥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24年第29期当得到一种社会荣誉时,自己内心总是很惭愧的。
在这样的时候,我眼前浮现的是祖国西部黄土高原那些朴素的山峦与河流、开垦和未被开垦的土地、土地上弯腰躬背的父老兄弟……正是那贫瘠而充满营养的土地和憨厚而又充满智慧的人民养育了我。
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更没有我的作品。
他们是最伟大的人,给他们戴上任何荣誉的桂冠都不过分。
但是,他们要求的从来都不是这些,而是默默无闻的、永恒的劳动和创造。
正因为如此,我在荣誉面前感到深深的惭愧。
正因为如此,我在这惭愧中不由深深地沉思。
是的,作为一个劳动人民的儿子,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永远不应该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
生活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只有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才可能使自己的劳动有所价值。
历史用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离开大地和人民,任何人也不会成功。
写小说,这也是一种劳动,并不比农民在土地上耕作就高贵多少,它需要的仍然是劳动者的赤诚而质朴的品质和苦熬苦累的精神。
和劳动者一并去热烈地拥抱大地和生活,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才有可能涌动起生命的血液,否则就可能制造出一些蜡像,尽管很漂亮,也終归是死的。
劳动人民的斗争,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幸福与不幸、成功与失败、矛盾和冲突、前途和命运,永远应该是作家全神贯注所关注的,不关心劳动人民的生活,而一味地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喃喃自语,结果只能使读者失望,也使自己失望。
生活和艺术都在发展,就我自己来说,无论是在认识生活或者表现生活方面,都感到越来越无能。
但我从劳动人民身上学到了一种最宝贵的品质,那就是:不管有无收获,或收获大小,从不中断土地上汗流浃背的辛劳;即使后来颗粒无收,也不后悔自己付出的劳动。
我愿和他们抱有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
我已经度过许多失败的白天和夜晚,制造过一片又一片文字的废墟,但我仍然愿在这废墟中汗流浃背地耕种。
我相信这样一句名言:人可以亏人,土地不会亏人。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学生时期的路遥。
中年时期的路遥。
延安大学中文系七三级大合唱留影(路遥,二排右四)。
申沛昌摄本报记者马蕊刘予涵根据路遥同名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的电视剧在全国热播后,再次引起了全国对路遥及其作品和精神,甚至整个陕北文化的关注。
与此同时,这部作品也把路遥的很多同学和朋友带回过去,带到他们和路遥在一起的日子。
日前,本报记者特意采访了路遥在延安大学的学弟,也是他生前的好友,中央纪委驻司法部纪检组组长、著名书法家韩亨林。
■大学期间就是学校的风云人物“路遥是延安大学中文系73级学生,我是74级的,是路遥的学弟。
”说起路遥,韩亨林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他记得很清楚,自己当时住43号窑洞,和路遥就隔一个窑洞。
当时延安大学中文系就两个年级,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
所以,教室挨着,宿舍挨着,一个老师教着。
再加上路遥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一进校园就知道中文系有个路遥了不起。
自己上大学后买的第一本书就是《延安山花》,里面就有路遥的诗歌。
韩亨林很想见识一下这位学长。
进入校园后,韩亨林很快也成为学校里的知名人物,两个人很快熟悉起来。
“路遥是一个很傲气的人,他看不上的人根本不会搭理。
”韩亨林回想着上学时的路遥,个子不高,1米7左右,眼睛也不很大,经常眯着,平时话比较少,总是抱着双臂、缩着肩膀、歪着脑袋,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韩亨林一边回忆,一边双手抱臂模仿着,歪着头注视着窗外,仿佛40多年前的路遥。
好一会儿,他陷入回忆中,没有说话。
时间一晃过去了40年,可是提起上学时候的事,韩亨林依旧如数家珍。
他谈起他们一起编写《吴堡新民歌选》《红太阳颂》等作品,谈起他们一起建校劳动,谈起他们的生活和爱情。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韩亨林自己作词作曲的《青春在斗争中放光华》的歌曲,拿去给路遥看,当时路遥惊讶地看着他这个同门学弟说:“没想到你这家伙既写歌词还会谱曲呢,真是不简单。
”也就是这一次,路遥和韩亨林从学友变成了朋友。
回忆的闸门打开就一发不可收拾,采访中,韩亨林忍不住拨通了老同学王志强的电话,聊起了他们那段共同的青春岁月,聊起了他们当时都崇拜的路遥。
“像牛一样劳动”
“像牛一样劳动”
佚名
【期刊名称】《晚霞》
【年(卷),期】2018(0)23
【摘要】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
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
我国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路遥的墓碑上刻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托尔斯泰也说过:“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问题地断定一种我认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么,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
但如果告诉我,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我所写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那么,我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
”
【总页数】1页(P1-1)
【关键词】创造性劳动;长篇小说;文艺创作;文艺精品;托尔斯泰;社会问题;热爱生活;路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5
【相关文献】
1.“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陕西作家评路遥 [J], 吴拾珍
2.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J], 韩亨林
3.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作家:路遥 [J], 刘桌友
4.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读海波《人生路遥》 [J], 张靖人
5.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作家:路遥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作家:路遥
刘桌友
【期刊名称】《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2009年,我们喜爱的作家路遥诞辰60周年,路遥是一个大写的作家,更是一个大写的人。
他在生活的苦难中追求心灵的高贵,而今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重温他的作品以缅怀他高贵的心灵。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刘桌友
【作者单位】重庆合川小沔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读路遥,说评论——以《黄土地的儿子——路遥论》为例 [J], 高原
2.情系土地真诚奉献——记荣获2009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称号的东丽区国土资源分局办公室主任魏玉华 [J],
3.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J], 韩亨林
4.象奶牛一样无私奉献——记全国劳动模范董梦麟 [J], 尹德立
5.“像牛一样劳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作者:梁向阳《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4日 13版)
路遥与牛 王天乐摄
路遥(左一)在铜川煤矿采访 何志铭摄
【向人民学习 向生活学习·重温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作家】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网络高度发达、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作为“印刷时代”宠儿的文学逐渐边缘化。然而直到今天,当代已故著名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却一直在社会各界拥有广泛的读者,并引发了长久不衰的“路遥热”现象。
有研究者认为路遥当年固守现实主义阵地,是由于不懂得现代主义文学,其实这个判断是简单的、幼稚的。路遥早在构思《平凡的世界》时,就注意到现代主义创作方法问题。他还反复阅读了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百年孤独》与现实主义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并认真比较了这两部小说的创作风格。路遥也曾在短篇小说《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中篇小说《你怎么也想不到》等一些作品中,娴熟地运用过现代主义的一些创作技法。
路遥先后用6年左右的时间,准备并撰写这部三部、六卷、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仅扎实而认真的准备工作就断断续续地用了3年时间。他潜心阅读了一百多部长篇小说,分析作品结构,玩味作家的匠心,确立自己的小说大纲;他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农业、工业、科技、商业等方面的书籍;他甚至还翻阅过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陕西日报》《延安报》。
这部小说是路遥由自己亲兄弟的人生际遇而生发到对整个中国农村有志有为青年人的关注,创作出的书写“城乡交叉地带”青年人命运的小说;也是他摆脱“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创作模式,在新时期较早地开始回归现实生活,进行“对人的重新发现”的探索性小说。小说着力塑造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位既敢于抗争命运又自私自利的具有多重性格的“圆形人物”。这部小说在思考的前瞻性与深邃性上,在表现生活的深度和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上,均超过了同时期许多作家的作品,从而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人生》发表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983年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这次获奖,真正确立了路遥在新时期文坛的地位。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500字).docx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读《平凡的世界》有感一口气读完了这部荡气回肠的著作,内心深处便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在这种洗尽铅华的气氛里,我仿佛到了七十年代末时,那个国家改革刚刚出台,社会风气淳朴但却充满活力的社会,在那个社会里,我体会到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爱情。
亲情是一条永远剪不断的线孙少安曾说过:“人活着,这种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多么重要,即使人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坎坷,只要有这种感情存在,也会感到一种温暖的慰藉。
假如没有这种感情,我们活在这世界上会有多么悲哀啊……”田润叶给少平的30元钱,买完粮后只剩下10元,少平最先想到的就是拿钱给祖母买止痛片和眼药水。
在每个夏天的早晨,少平都要和兰香到野地里去拔一些带露水珠的青草叶,小心翼翼地捧回家来,淋在奶奶的眼睛上。
自从亲爱的奶奶不能动弹,全家人都很伤心。
家里每顿饭的第一碗总是先端给她的。
少安从米家镇给牛看病回来,给奶奶带了一包蛋糕。
他认为,老人家受了一辈子苦,儿孙们应该尽量照顾好她的晚年。
这是人之常情!牺牲自己而全力支撑这个穷家,这是他多年来的一贯信念,已经成了他的生活哲学。
对于他们那清贫的一家来说,团的亲情就是他们生存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使他们一次次的度过难关,在颠簸中坚持了下来。
爱情使荒芜变得繁荣,平庸变得伟大《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写得很美,被赋予无比美好的内涵和想象空间。
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无性不成书”的长篇小说创作风气中是难能可贵的。
正因为如此,才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
最让我震撼的是少平和晓霞的爱情悲剧,那不单单是爱情,也是一种牺牲。
少平通过和晓霞在一块演戏和讲故事,他被这个女孩子的个性和对事情非同一般的认识强烈地吸引了。
虽然“从家庭和社会地位来说,他们的距离很大;可是从心灵方面说,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和自己接近。
”他们俩可以说是心灵伴侣、灵魂知己,非常登对。
然而以晓霞那样潇洒不羁的个性,从事记者职业是非常自然的,而这个职业的确伴随有生命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纪念路遥逝世二十周年
延安大学学生公寓后面是一座山,叫文汇山。
沿山势而上,有条米把宽的水泥路。
拐过数弯之后,是一段行人踩出来的白色小土路。
如果是在春夏,土路两边会有繁茂的树林,草地里野花自然而流畅地盛开。
循着土路延伸的方向走上几分钟,便上到一个山顶小平台,这就是路遥的沉睡之地了。
路遥头像由白色花岗岩雕刻而成,质地粗粝。
这粗粝里面,裹藏着黄土地亿万斯年的坚韧与沧桑。
但刀工极精细,把这位大地之子的厚重与广博、敏锐与深刻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那双平静而坚毅的眼睛,似乎蓄含着秋天般的深邃。
头像后面的大尺幅照壁上,印刻着路遥的警世名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
作协党组副书记王巨才说,也许路遥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版图上最后一个殉道者。
作家贾平凹也肯定地认为,在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一个是石鲁,一个是路遥。
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说:“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情感。
”这些中肯的评价,是对其独具魅力的人格和文格的真诚褒赞,是对这个用生命写作的农民之子的精神的高度提炼。
迄今为止,路遥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已经整整二十个年头了。
二十年,足够他再写出几部《平凡的世界》、十几部《人生》、数百部短中篇了,但所有这些都成了无谓的奢望,他激昂高进的生命之列,永年地停在了一九九二年的秋天。
一九九二年,整个中国的“春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旋劲的春风正在南国蓄势待发,可在黄土高原,路遥却坚持不住了,并最终舍我们而去。
我时常思忖,要是路遥再坚持二十年,活到今天,目睹今日域中之大变革,体验中国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位目光敏锐、智力超强而又逻辑严密的作家,会写出怎样雄壮的鸿篇巨制呢?!
从一九九二年至今的二十年间,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这种巨变是远非《平凡的世界》里描述的一九七五至一九八五十年间的变化所能比拟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确立并不断完善,人民创造历史的力量再次空前爆发,一举甩掉贫穷和落后的帽子,直奔小康。
由此而往,封闭的熟人社会格局被打破,社会构成和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精英文化受到挑战,广大人民群众正成为文化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谐文化空前繁盛。
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成就显著。
这些承前启后而又迥异于以往的新变化,都强烈昭示着一个民族振兴,盛世可期的美好未来。
可面对这些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巨变,我们少了路遥,少了像路遥那样能够以政治家的眼光概括时代,以文学家的情怀关注苍生,以史家的笔触记录世事的大家。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像路遥当年那样,为写一个东西花几年时间收集素材和调试创作状态了,也就更不用说真正走向黄土地,下到深沟煤窑去体验生活了。
更多的人则早已习惯了浅尝辄止,习惯了追求闪亮一时的轰动效应,习惯了穿越和玄幻,甚至是习惯了藐视崇高、耻言思想。
孤寂的读书人,终于赖不住青灯黄卷下的寂寞,纷纷夺窗而出,投身滚滚红尘,把文人的品格远远抛在脑后。
细数路遥之后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其中也不乏具有广阔社会背景、紧扣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但却没有一部能够达到《平凡的世界》那样的高度的作品,没有一部能够吸引那么多读者反复阅读,激烈几代人成长的作品了。
这除了受作者的写作才能限制之外,恐怕人格力量的不济也是重要因素吧。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路遥,这位大地赤子必将永远活在人民中间,活在厚实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