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实用版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工作范本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工作范本1.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分工、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定期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培训和评估,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相关制度。
2.安全责任分工:●确定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力,包括安全生产组织、协调和监督等职责。
●各级管理人员要带头履行安全责任,定期组织安全会议、巡检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和整改安全问题。
3.安全培训与教育:●定期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其具备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档案,记录培训内容、时间和参与人员,并定期进行复核和更新。
4.风险评估与控制:●开展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风险评估工作,识别潜在危险源和风险点。
●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安全检查与监督:●进行定期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建立相应的整改追踪机制。
●配置必要的应急设备和消防器材,确保其完好有效,随时可以使用。
6.事故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机制,明确责任和行动流程。
●进行事故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率。
7.安全绩效评估与奖惩:●定期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奖励和惩戒措施,鼓励安全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倒逼改进不足之处。
8.安全宣传与倡导:●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对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视和意识。
●常态化开展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提升全员安全文化建设。
以上工作范本可以作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的参考,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提醒单位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和使用,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2023年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2023年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指使用特种设备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有特种设备的安全主体责任,即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和运行。
2023年,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将更加突出,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加强责任担当,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一、加强责任担当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认识到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加强责任担当。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相关岗位责任,并明确责任人的职责和权力。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成立安全管理部门或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下属单位和人员,确保特种设备管理职责的分工明确。
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与其生产经营相适应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制定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规定设备的安全管理职责、设备的使用条件和使用限制、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设备的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要求。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使用档案,详细记录特种设备的基本情况、安全使用记录、维修保养记录和检测检验记录等。
同时,要建立特种设备的日常巡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
三、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加强技术管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特种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要建立健全设备使用的风险评估制度,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相关的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特种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四、加强监督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内部的安全检查和评估,排查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应当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接受其监督和指导。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doc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责任主体,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
《条例》D23,使用单位责任。
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条例》D5,一把手责任。
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即附有产品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的特种设备。
《条例》D24,使用合格、合法设备的责任。
禁止销售、转让、出租、出借、承租、安装和使用下列特种设备(1)非法制造、改造特种设备;(2)未附有本条前款所列的相关文件的特种设备;(3)不具有使用注册登记文件或超检验有效期的二手特种设备;(4)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5)依照有关规定应当报废的特种设备。
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将特种设备的安装、修理、改造、检验、化学清洗、维护保养等工作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自主选择委托权,但不得委托未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上述作业。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
《条例》D17、D19,合法委托履行监督责任。
五、每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并将登记标志置于该设备显著位置,使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应当将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达100%。
《条例》D25,注册明示使用责任。
六、使用转让的特种设备,应当具有使用注册登记文件并且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向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山东条例》D15,合格转让重新登记责任。
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2)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技术文件和资料;(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6)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7)注册登记资料。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模版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模版一、安全主体责任的基本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落实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 安全方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明确安全生产方针,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2. 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
3. 安全生产条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生产条件,包括设备的选用、安装、使用等方面。
4. 安全保障设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保障设施,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5. 安全培训教育: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开展定期的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安全主体责任的具体内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以下具体内容承担安全主体责任:1. 合规管理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保养等环节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严禁使用违法、超标特种设备。
2. 安全生产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控和检测,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和隐患,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安全保障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安全保障措施,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4. 安全培训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5. 安全事故应急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在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三、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机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责任明晰,责任到人: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责任到人。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范本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范本特种设备是指对于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较大危险性的设备, 例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
为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履行安全主体责任, 即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以下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范本, 供参考。
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的目标1.遵守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2.采取预防措施, 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的事故和故障发生;3.加强特种设备管理, 提高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4.提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5.加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应对事故。
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内容1.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 明确安全负责人, 并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2.制定并严格执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3.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技术交流,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4.定期检查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 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5.定期组织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6.加强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 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7.定期组织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和评估, 确保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8.加强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 及时、有效地应对事故;9.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绩效考核, 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机制;10.定期报告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和安全管理工作,接受监督和检查。
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具体措施1.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 并聘请专业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2.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明确各岗位职责;3.开展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技术交流,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4.组织定期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5.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 并按计划执行, 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6.建立特种设备档案, 包括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检修等信息;7.定期组织特种设备的安全评估和检验, 确保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8.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预案,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9.将特种设备安全纳入绩效考核, 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10.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和安全管理工作。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安全管理责任(通用部分)TSG08-2017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通用要求应包含以下内容:◆1、管理机制的建立;◆2、管理和作业人员配备;◆3、设备档案管理;◆4、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的制定;◆5、日常维护保养与定期自行检查;◆6、定期检验;◆7、隐患排查与异常情况处理;8、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置;9、使用登记与使用变更;10、特定设备的专项管理;11、停用与报废;12、使用标志管理;13、其他要求。
•兼职管理人员2.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2.3.2 机构设置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的类别、品种、用途、数量等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1)使用电站锅炉或者石化与化工成套装置的;(2)使用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梯的(注2-2),或者在公众聚集场所(注2-3)使用30台以上(含30台)电梯的;(3)使用10台以上(含10台)大型游乐设施的,或者10台以上(含10台)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的;(4)使用客运架空索道,或者客运缆车的;(5)使用特种设备(不含气瓶)总量50台以上(含50台)的。
2.4.2.2.2 安全管理员配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的数量、特性等配备适当数量的安全管理员。
按照本规则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并且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1)使用额定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2.5MPa锅炉的;(2)使用5台以上(含5台)第Ⅲ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3)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气瓶充装的;(4)使用10公里以上(含10公里)工业管道的;(5)使用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客运拖牵索道,或者大型游乐设施的;(6)使用各类特种设备(不含气瓶)总量20台以上(含20台)的。
除前款规定以外的使用单位可以配备兼职安全管理员,也可以委托具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的人员负责使用管理,但是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责任主体仍然是使用单位。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是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承担起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主体责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组织领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制定相关制度和规章,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 符合条件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委派专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3. 严格选用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选用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和性能要求的特种设备,并确保设备符合法律法规和各项安全要求。
4.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等。
5. 加强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6. 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培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加强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7.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和防止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认真履行责任,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是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确保人员和财产免受伤害和损失。
安全主体责任的履行对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 安全主体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程序,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另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并防止事故的发生。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做好事故应对和灾害防范工作。
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5.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反馈机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应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自身的安全工作符合相关要求。
6.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应定期组织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找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应加强对供应商和服务商的管理,确保所购买的特种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并能提供及时的售后服务。
7. 最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应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应积极参与社会责任活动,推动特种设备的安全发展和使用,为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是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确保人员和财产免受伤害和损失。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培训教育,加强维护保养和设备安全评估,建立事故报告和反馈机制,进行风险分析和控制管理,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责任书(四篇)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责任书为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确保安全使用特种设备,防止和减少事故,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省市政府关于“大、快、严”的要求,签订本责任书。
一、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应当制定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目标,为实现安全目标提供必需的资源保障,并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考核。
二、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制定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2.维护保养制度;3.日常检查制度;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安全会议制度;6.档案管理制度;7.定期报检制度;8.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制度;9.安全目标管理制度;10.接受安全监察管理制度;11.电梯专用钥匙管理制度。
三、应当根据生产工艺、设备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般包括运行参数、操作步骤、巡回检查、运行记录、异常处理、安全注意事项等。
四、使用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配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并保证所有在岗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五、应当按规定建立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单位设备使用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或与附近具备相应能力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并组织培训、训练。
按规定制定特种设备应急专项预案,根据设备和生产特点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形成应急处置体系;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六、建立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档案,至少包括设备台账、作业人员台帐、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内容至少包括:1.使用登记表;2.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3.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4.日常使用状况记录;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6.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7.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者的安全主体责任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责任主体,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
《条例》D23,使用单位责任。
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条例》D5,一把手责任。
三、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即附有产品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的特种设备。
《条例》D24,使用合格、合法设备的责任。
禁止销售、转让、出租、出借、承租、安装并使用以下专用设备:(1)非法制造、特种设备改造;(2)无本条前款所列有关文件的特种设备;(3)未使用注册文件或超过检验有效期的二手特种设备;(4)国家正式淘汰的特种设备;(5)按有关规定应报废的特种设备。
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将特种设备的安装、修理、改造、检验、化学清洗、维护保养等工作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自主选择委托权,但未经相应许可,不得委托单位或个人从事上述业务。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
《条例》D17、D19,合法委托履行监督责任。
五、每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并将登记标志置于该设备显著位置,使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应放置在设备的显著位置。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达100%。
《条例》D25,注册明示使用责任。
六、使用转让的特种设备,有使用登记文件,并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向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山东条例》D15,合格转让重新登记责任。
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特种设备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2)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护技术文件和数据;(3)特种设备定期检查和自检记录;(4)特种设备日常使用记录;(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和控制装置及相关辅助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记录;(6)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7)注册信息。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模版(三篇)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模版1.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1.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作为安全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和相应的权力和义务。
安全责任制度应包括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培训、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1.2 安全生产责任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并落实相应的职责。
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等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1.3 安全生产计划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计划,确定安全目标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
安全生产计划应包括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事故应急预案、安全培训和教育等内容,并及时调整和完善。
1.4 安全生产投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确保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的保障。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并提供所需的培训和教育。
1.5 安全生产考核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对安全生产进行定期评估和绩效考核。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重点考核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情况、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安全培训和教育的开展情况等。
2. 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2.1 隐患排查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并明确相应的责任主体和工作程序。
隐患排查制度应包括日常巡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内容,并及时记录和整改隐患。
2.2 隐患排查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加强对特种设备和相关设施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2.3 隐患整改情况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整改隐患,并建立整改台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和跟踪,确保隐患得到及时的整改和消除。
3. 安全培训和教育情况3.1 培训计划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和形式。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特种设备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专门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设备。
由于其使用环境特殊,操作难度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是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关键。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含义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自身为主体,承担起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监督责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具体而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工作档案,做好安全管理的记录和资料。
三、开展安全培训。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特种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制定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处置事故,减少事故损失。
五、定期维护和检验。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六、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要积极参与政府的安全检查和评估活动,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
七、建立安全档案。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情况、使用记录、维护记录和事故记录等,以备查阅和管理。
八、及时报告安全事故。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确保事故不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九、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是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的选择、购置、安装、维护、检验和使用过程中,负有主体责任,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障使用单位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管理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职责、权限和责任。
并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特种设备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选择购置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购置特种设备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条件,选择合格的特种设备,并与生产厂商签订明确的合同,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质量满足要求。
3. 安装维护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要求,进行设备的正确安装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4. 检验检测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检验和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对于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更换。
5. 使用安全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并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监督,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确保员工和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范文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范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是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依法对所属特种设备安全负有的主动、全面、连续的安全管理职责和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下面是一篇关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范文,供参考:随着特种设备的广泛应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日益凸显,保障特种设备的运行安全是每个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首要任务。
本单位高度重视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一、明确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合理组织机构本单位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特种设备购置、安装、使用、维修等全过程的安全工作。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等工作。
同时,为了确保责任到位、纵深推进,本单位形成了安全管理多级负责的体系,明确相关责任人,建立了协调、配合的机制。
二、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本单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包括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验收、使用、维修和报废等环节,确保特种设备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制定了特种设备年度安全检查计划、定期维保计划、事故应急预案等文件,强化了对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和安全工作督导,实现了安全管理的全过程管理。
三、加强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为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本单位加强了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制定了设备的保养计划和检查清单,明确了保养和维修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以规范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同时,加强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对特种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水平,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建立健全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体系为提高特种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本单位建立了健全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体系。
规定了特种设备使用人员的资质要求,组织开展特种设备操作和维修技能培训。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随着特种设备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数量的不断增加,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面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
因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指使用特种设备从事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维修保养等活动的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营者等。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的主体。
安全主体责任是什么?安全主体责任是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生产、运行、维护、检验等各个环节中承担的安全保障责任。
在特种设备使用活动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管理,并承担相应的安全保障责任,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包括以下方面:设备选择和采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身使用的特种设备,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采购,确保选购到合格、安全的特种设备。
安装和调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对特种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
在安装和调试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做好现场保护和安全防范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员工培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将特种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具备特种设备的操作技能、安全知识和事故处置能力,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能够安全、合理地使用特种设备。
安全检测和维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缺陷和问题。
对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应立即停用,并进行修复和改造。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特种设备使用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应对和处置。
必要时,应及时报警并协调救援力量,防止事故事态扩大和发展。
专业化管理当前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需要通过专业化的管理来实现安全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特种设备是指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需要经过专门的技术规定和安全检验,仅供特定领域或特定场所使用的设备。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是指拥有、使用特种设备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
作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承担起安全主体责任,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一、安全责任的重要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认识到安全责任的重要性。
特种设备涉及到大量的人员和物资,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安全责任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义务和担当,通过履行安全责任,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安全责任的内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责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购置和验收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购置特种设备时,必须确保所购设备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2. 设备安装和调试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设备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安装和调试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装正确、运行正常。
3. 设备运行和维护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设备运行和维护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保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
4. 安全教育和培训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确保他们熟悉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和事故应急措施。
5. 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隐患不留、事故不发生。
6. 事故应急和事后处理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和蔓延,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处理。
三、履行安全责任的措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履行安全责任,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分工、职责和权限。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范本(2篇)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范本一、总体要求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要求,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维护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提高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注重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熟悉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积极开展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检验和维修保养工作,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5.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加强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和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反馈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按照要求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检查工作。
二、安全管理职责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或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管理部门(或专人)要做好以下工作:- 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并组织实施。
- 组织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检验和维修保养工作,保证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 指导从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和日常维护。
- 进行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隐患。
- 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 按照要求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检查工作,及时反馈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组织应急演练和事故调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领导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关心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工作,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从业人员安全责任1. 从业人员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以下安全责任:- 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和安全隐患。
- 参加特种设备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范文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范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指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使用特种设备的各类生产、经营、使用单位。
特种设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需要承担安全主体责任。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进行探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是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自身及所使用的特种设备负有的安全保护责任。
其核心要求是要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做好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验,保证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一、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该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要求,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流程和工作职责。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文件。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编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的现场操作规程、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文件,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
2.明确安全管理职责。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明确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人等的职责,并做好相应的人员配备。
3.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和安全检查工作。
4.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特种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加强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的使用要求,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验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1.制定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案。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的类型和使用频次,制定相应的设备日常维护方案。
明确设备的维护周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验。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定期组织对设备进行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设备的结构和性能状况、安全装置的可靠性、操作系统的完好情况等。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承诺书
为预防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单位)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要求,就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特做出如下承诺:
一、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本人(单位)运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三、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后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
四、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按照规定内容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五、设备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六、对所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和定期自行检查, 对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出记录;
七、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使用,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继续使用;
八、设备的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人注意的显著位置;
九、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发生事故后积极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和有关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十、主动接受并配合有关部门对本人(单位)实施的安全监督检查,积极响应社会监督和举报投诉;
H"一、以上内容已由我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和全体员工确认,如有违反,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承诺单位(公章):
承诺人:
年月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1883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实用版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责任主体,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
《条例》D23,使用单位责任。
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条例》D5,一把手责任。
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即附有产品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的特种设备。
《条例》D24,使用合格、合法设备的责任。
禁止销售、转让、出租、出借、承租、安装和使用下列特种设备:(1)非法制造、改造特种设备;(2)未附有本条前款所列的相关文件的特种设备;(3)不具有使用注册登记文件或超检验有效期的二手特种设备;(4)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5)依照有关规定应当报废的特种设备。
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将特种设备的安装、修理、改造、检验、化学清洗、维护保养等工作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自主选择委托权,但不得委托未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上述作业。
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依照本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
《条例》D17、D19,合法委托履行监督责任。
五、每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并将登记标志置于该设备显著位置,使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应当将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达100%。
《条例》D25,注册明示使用责任。
六、使用转让的特种设备,应当具有使用注册登记文件并且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向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山东条例》D15,合格转让重新登记责任。
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2)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技术文件和资料;(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6)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7)注册登记资料。
《条例》D26,建立安全技术档案责任。
八、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以下岗位安全责任制度:1、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2、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3、车间、班组及其负责人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4、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
应当建立以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特种设备安全会议制度;2、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投入及使用制度;3、定期自行检查及记录制度;4、日常使用状况及记录制度;5、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制度;6、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定期校验、检修及记录制度;7、日常维护保养管理记录制度;8、定期报检和检验制度;9、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教育培训和管理制度;10、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1、事故报告、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12、救援演习(尤其是重要特种设备演练)制度;13、重大危险源监控及重要特种设备检测、监控、管理制度;14、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5、建立特种设备和操作人员台账制度;16、安全生产奖惩及责任追究制度;17、安全操作规程。
《条例》D5,建章立制责任。
九、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由维保单位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当进行试运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
《条例》D26、D27,定期检查责任。
十、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条例》D29,故障消除责任。
十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率达100%。
使用单位应当做好现场内外清理、介质置换、通风、降温、登高设施等现场检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并积极配合检验检测工作。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条例》D28,报检、定检支持责任。
十二、特种设备拟停用一年以上的,使用者应当自停用和重新启用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告知原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
重新启用的,应当报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未经检验检测或者经检验检测不合格的,不得启用。
《山东条例》D16,停用检测责任。
十三、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经检验检测不合格又无法消除安全缺陷的,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气瓶除外),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条例》D30,设备报废责任。
十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重要特种设备每两年至少进行1次预案演练,并予以记录。
《条例》D31,应急准备责任。
十五、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重要特种设备,应确定安全管理机构,并逐台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人。
《条例》D34,落实机构人员责任。
国家局《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要求》三条二款。
十六、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客运索道、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熟悉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相关安全知识,并全面负责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至少应当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督促、检查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工作。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数量的营救装备和急救物品。
《条例》D35、D36,特殊设备责任。
十七、特种设备的租赁双方应当签订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管理、维护保养、定期检验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约定。
否则发生事故由出租单位承担相应后果。
《山东落实责任暂规》D8,租赁设备安全管理责任。
十八、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严禁无证上岗,严禁不携带作业证上岗。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急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条例》D39,持证上岗责任。
D40,教育培训责任。
D40,守法和隐患报告责任。
十九、鼓励涉及公共安全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理特种设备第三者责任保险;鼓励推行科学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增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防范事故的能力。
《条例》D8,《山东条例》D7,科技治安和第三者保险责任。
二十、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按有关规定,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事故报告与处理条例》D9,事故报告和救援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