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的变迁
2.5地表的变迁
地壳运动
形式: 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
升降运动:岩层运动沿垂直于地Fra bibliotek 表面的方向即上升或下降的运动。 水平运动:岩层运动沿平行于地球 表面的方向的左右运动。
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地球内力。
沈括与《梦溪笔谈》
地壳运动的证据
• 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千姿百 态的地表形态、缩小的地中海,扩 张的红海和台湾海峡、东非大裂谷 的形成、意大利的三根石柱、悬崖 上岩层断痕、弯曲的岩层、高山上 的海洋生物化石……
第 5 节 地表的变迁
事例一
•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最高 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喜马 拉雅山脉的主峰。 • 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却在喜马 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化石。 • 同时,人们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有鱼、 海藻、海螺的化石。
海螺化石 海藻化石
鱼龙化石
根据上面的资料,你能推测喜 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是什么 样的吗?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
1、砍伐森林 3、围海造田 …… 2、拦河筑坝 4、开采矿石 ……
人类活动不断改变地表的形态,而 且影响越来越大
如何保护地表?
• 1、停止毁林开荒,恢复天然草场、林场。 • 2、禁止围海造田,保护湿地。 • 3、有限度的采矿。
小结:地表变迁的原因
1、地壳运动 如:地震、火山…… 2、自然的力量 如:风吹、日晒、雨淋、流水冲刷、生 物破坏、重力磨蚀…… 3、人类的活动 如:乱砍滥伐、无节制开采矿产……
• 在几千万年前,世界最高山脉曾经 是一片海洋。 • 同时也告诉我们,地壳是在变动的。
事例二:岩石一般是水平的,但某采石厂的岩石 是弯曲的。
采石场弯曲的岩层
水平岩层在内力的作用下,或发生 弯曲,或引发断裂,这是地球上山 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2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例5.地表的变迁(第二课时)备课时间 2020.9.28教材分析这一单元主题是“地球和地表变化”,让学生认识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了解各种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所产生的影响。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绝不是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本课是在前面四课基础上,综合认识地表的变化。
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的表面是不断变化的,各种自然力量和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地表的改变发生作用,意识到保护地表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学情分析1. 经过三年多的科学教育,学生基本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学前己基本掌握并具备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基础及探究方法。
3. 学生能够意识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地表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地表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知道什么叫风化、侵蚀。
2.会做模拟岩石风化、侵蚀的实验。
3.感叹自然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了解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对地表的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家乡地表的改变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酒精灯、烧杯、水、小石子、水槽、泥土、喷壶等。
前置作业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地球上有很多地形地貌,它独特的地貌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的礼物,这份特殊的礼物终究还是要送个有心之人的。
老师希望大家做个一有目标志向的小学生。
下面我们来读一段沈括和《梦溪笔谈》的小资料。
当中有很多想说的是不是,和小伙伴们一起说一说吧。
二、模拟自然界的侵蚀作用1.还记得上节课做的模拟实验吗?大石头在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的情况下变成了小石头,这些小石头又怎样遍布我们周围的?2.学生讨论、汇报。
3.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怎样来模拟这一现象呢?4.学生设计并进行模拟流水搬运砂石的实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5.地表的变迁》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5.地表的变迁》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5.地表的变迁》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表变迁的现象和原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和自然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地表变迁的原因和现象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地球科学方面的知识感兴趣,但同时也可能觉得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地表变迁的概念,知道地表变迁的原因,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表变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增强对地球科学的兴趣,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表变迁的概念和原因。
2.难点:对地表变迁现象的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解释。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地表变迁;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表变迁的原因;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地表变迁的现象和原因。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地表变迁现象。
2.探究地表变迁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表变迁的原因,教师给予指导。
3.实例分析: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实例,理解地表变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地表变迁的现象,拍摄照片,制作PPT。
5.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PPT,分享实地考察心得和对地表变迁的理解。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地表变迁的原因和现象,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学生课后撰写考察报告,加深对地表变迁的理解。
地表的变迁课件
冰川作用与地表变迁
冰川的形成与运动
冰川是由积雪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形成的,冰川运动 会对地表进行侵蚀和搬运。
冰川地貌的形成
冰川侵蚀和搬运作用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貌,如冰斗、U型谷等。
冰川消融与地表变迁
随着气候变暖,冰川逐渐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
04
地表变迁的未来趋势
气候变化对地表变迁的影响
火山活动与地表变迁
火山活动是板块构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能够形 成新的地貌和改变地表形态。
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变迁
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对河床和两 岸进行侵蚀,形成峡谷、河谷等
地貌。
河流搬运作用
河流将侵蚀下来的物质搬运到下游 ,形成河口三角洲等地貌。
河流地貌的变迁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河流地貌会发生变迁,例如河流改 道、河床淤积等。
全球变暖加速冰川融化
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极地冰川加 速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 城市和低洼地区。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 、干旱、台风等)频发,对地表形态 造成破坏。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迁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速地表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如填海造 地、采矿等,直接导致地表形态的变化。
当前地表变迁研究更加注重跨学 科合作,综合运用地球科学、环 境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 全面了解地表变迁的机制和影响
。
地表变迁的原因
总结词
地表变迁的原因主要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详细描述
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这些力量可以引起地壳的隆起、沉降 、断裂等现象,进而影响地表形态。外力作用则主要包括风化侵蚀、冰川作用、 水文作用等,这些力量通过侵蚀、搬运、沉积等过程改变地表形态。
《地表的变迁》课件
地表变化对我们的影响
自然灾害
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困扰,不仅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损 失,也暴露出我们在环境保护和规划上的不足。
经济和社会活动
地表的变化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占用土地、农业生产、对自然资 源的开采等。如何在地表变化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当前迫切的问题。
《地表的变迁》PPT课件
地球表面的变化是我们能够观察和记录的一种自然现象,本PPT将带你深入了 解这个过程以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地球表面变化的内部与外部动力
1
内部动力
地震、火山喷发、地形变化等地球内部动力会引起地表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可 以影响地球的生态系统,并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2
外部动力
风化侵蚀、冰川运动、水流和波浪等外部地质动力同样也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 产生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Bradley, R. H. (2015). Earth's Changing Surface: An Introduction to Geomorphology, 4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环境影响
地表的变化同样对环境产生了影响,比如森林减少,土地退化,基础设施威胁等问题。我们 需要深度评估这些影响并寻找解决方案。
应对地球表面的变化
防范自然灾害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科学地监测和预测自然灾害, 制定合理的规划,提前准备 应对,从而减少可能产生的 影响。
开展环境评估、绿化、减少 排放等工作,积极保护生态 环境和人类共同家园,实现 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资源
科学规划,人类和自然和谐 共处,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从而在满足我们需求的 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 人类和自然的共存。
地表的变迁
峡 谷 海 洋
பைடு நூலகம்
岛 屿
这些地貌特征是一尘不变的吗?
你知道哪些地貌改变的情况:
汶川地震:山体垮塌,泥石流,堰塞湖都改变了地貌 火山喷发:长白山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地壳运 动,海水退走,最后喷发了火山。 开山采矿:小孤山因为人类开采铁矿,现在变成平地。
大家知道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吗?
你知道这里以前是什么样吗?
海螺化石
鱼龙化石
海藻化石
通过以上化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北宋时期的沈括是我国历史上最卓 越的科学家之一。在他晚年所著的«梦溪 笔谈»中就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 化的精辟见解。他考察雁荡山时注意到 地质作用的存在,认为河流对地表有巨 大的改造作用。他还根据河北太行山山 崖间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推 断出这一带在远古时代是海滨,后来才 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火山、地震是两种很强大的 自然力量。它们对地表的改变 是剧烈的、快速的。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自然力量 可以改变地表的面貌呢?
石林
风蚀石
风蚀蘑菇
海边礁石
你觉得是什么力量使岩石发生这样的变化?
岩石是坚硬无比的,为什么一些巨大 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小沙子和泥土?
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 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 的过程叫做风化。
返 回
返 回
大自然中有哪些力量能够将风化后的岩 石搬走?
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或重力磨蚀、搬 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地表的变迁》教学反思
《地表的变迁》教学反思《地表的变迁》这节课主要讲了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除了褶皱、断层、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运动的作用外,地球外部运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地球的内部力量,如同地表形态的塑造者,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地球的外力作用如同地表形态的雕刻大师,使高低不平的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本课通过独特的地貌景观、岩石的风化、流水的搬运作用等内容,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外部运动对地表的影响,通过这部分内容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会探究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自然观,意识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
本课的思路非常清晰,由现象入手,对现象进行猜想,即假设,再用实验验证猜想,最后得出结论。
在认识岩石的风化作用时,教材以巨大的岩石如何变成细小沙子和泥土这一问题,引入自然界具有风化作用的概念。
我将本节课的内容整理为四个活动进行教学,活动一:推推测喜马拉雅山的活动,活动二:认识一些改变表的自然力,活动三:探究自然界的风化和侵蚀,活动四: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为了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我在课堂上设计了模拟实验,在做这个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因为用的是普通的酒精灯,加热速度比较慢,因此,尽量取小一些的石块,如页岩、石灰岩等,而且要有耐心等待,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加热过程,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现象。
另外,通过“结冰与融化”、“植物生长”两幅图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除了温度的风化作用外,自然界中还有一些力量可使岩石风化,例如水的作用和植物的生长力。
通过认识地球外部运动——风化这一地质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促进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发展。
在认识流水对地表的影响时,我也以问题—假设—实验—结论这一思路,引导学生学习以“巨大岩石变成沙子和泥土后,是否永远停留在原地”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猜想。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在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进一步认识流水对地表的影响。
地表的变迁
5 地表的变迁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
2、能够对一些现象作出大胆的猜想。
3、能够模拟风化对岩石的影响。
4、能够对人类的一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评判。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流水、冰川、风、气象会对地表产生影响。
2、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发生了变化。
3、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意识到要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解释。
2、感叹自然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
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地球多种地表形成的具体原因。
教学难点:风化和侵蚀的作用。
教学准备:酒精灯、小石子、镊子、水搬运模拟器、火柴等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5 地表的变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pptx
发现了今天只能在低于2000米高的地方才能有的植物化石,也可以证明这里原来处于较低的位置,由此可见,地 球地壳在不断运动,地表也在不断的变化。
4.谈话:我们中国在很早以前就有科学家对地质进行研究,请同学们阅读一下25页阅读资料。(出示沈括资料 )
5、揭题:有意思的地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表的变迁这课。(板书课题) 提问:关于地表的变化,你想研究些什么? (三)研究什么力量使地表千姿百态。 1、谈话引入: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地表图片。(出示图片) 2、小组讨论,你能分析形成这些地貌的原因吗? (1)石林是怎样形成的(2)海边礁石是怎样形成的 (3)火山口湖是怎样形成的(4)风蚀石是怎样形成的 师小结:其实这些地貌都是在空气、流水、气温以及地质运动的自然情况下形成的。 (四)了解家乡地表的变化 1、提问:我们身边的地表曾经发生过变化吗?怎样才能知道? 2、学生讨论交流。
交流:为什么说那里可能是海洋?有何证据?
4、教师小结: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受到强大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形成 今天雄伟高峻的山脉。构成珠穆朗玛峰的岩石是石灰岩,便可证明珠穆朗玛峰原来是海底,因为石灰岩一般是海里形 成的,找到只有海洋里才能生存的生物的化石,证据就更充足了。喜马拉雅山上找到过多种海洋生物的化石,其中 鱼龙的化石特别引人注目,鱼龙不是恐龙,只是海里才有。在喜马拉雅山上,海拔4000-6000米的高度,
(二)研究喜马拉雅山的过去、阅读沈括资料。
1、过渡:同学们知道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吗?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的化 石,同时,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
现象呢?
2、学生讨论、推测,并说出理由。
3、同学们猜猜喜马拉雅山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什么样的?
地表的变迁 公开课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流水、冰川、风、气象会对地表产生影响。
2、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发生了变化。
3、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
2、能够对一些现象作出大胆的猜想。
3、能够模拟风化对岩石的影响。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式
课题
地表的变迁
课时
1课时
班级
六年级
编写者
杨焰
一、教材内容分析
1.苏教版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第5课《地表的变迁》。
2.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一、从喜马拉雅山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况。二、研讨千姿百态的地表的形成,欣赏千姿百态的地表风光。三、教材以由小到大排列的岩石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风化作用。四、通过模拟实验和研讨,认识侵蚀作用。
板书设计反思
2、师质疑: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上能找到鱼龙、蚌壳的化石呢?
3、有什么证据证明你们的猜测?
4、喜马拉雅山只是地球上的一个地表现象,还有很多地表形态,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形成的呢?
5、引导学生观赏书中的插图:石林、火山口湖、风蚀石、海边礁石等,并质疑学生它们的形成可能性?
6、我们家乡有些怎样的地貌呢?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建议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解释。
7、大自然真有这么巨大的力量吗?我们借助实验来验证。
8、组织交流,指导学生实验:日张冷缩影响岩石。
9、汇报实验收获。
10、当岩石因为日张冷缩而变成沙粒和泥土后会怎样呢?指导实验:水流对沙石泥土的搬运。
11、引导:其实我们人类也在促使大自然发生变迁,你知道人类有哪些行为使得大自然在变迁吗?
地质运动对地表变迁的影响探究
地质运动对地表变迁的影响探究地质运动是地球内部因素和地表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对地表的变迁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究地质运动对地表变迁的影响,并分析其在地表地貌、构造和经济资源等方面的表现。
首先,地质运动对地表地貌的影响是显著的。
地表地貌是地壳运动和外部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地壳运动是地形发育和地表变迁的基础。
地震是最直接且显著的地质运动,它不仅可以改变地貌,如塌陷、隆起和抬升,还可能导致地震断裂带的形成。
地震断裂带的形成会导致地层的破裂和错动,地表会因此出现地震地裂、地堑和地块位移等现象。
此外,火山喷发也是地质运动对地表地貌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
火山喷发会形成火山口、熔岩流和火山灰等地貌特征,对周边地区的地形产生明显改变。
其次,地质运动对地表构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地质运动会促使地壳的构造变化,进而改变地表的构造格局。
地壳运动一般分为构造运动和地壳形变两种类型,它们对地表构造的变迁起着重要作用。
构造运动包括地壳的隆升、下沉和褶皱等变形,它们在地球历史长时间尺度上导致地壳板块的漂移和汇聚。
这种构造变迁会影响地球的地震、火山和地壳运动等地质现象的分布。
同时,地质运动还会通过造成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地表构造产生短时间尺度上的影响。
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导致地表的破裂、下陷和隆起等变形,对附近建筑物和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地质运动对地表的经济资源分布和利用也有着重要影响。
地质运动造成的地下构造变迁会影响地下水和矿藏的形成和分布。
地质运动产生的断裂带和地层破裂会形成地下水层和水系,对地下水的蓄积和流动方式具有一定影响。
同时,地质运动还会改变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富集条件。
例如,地壳的隆起和抬升会形成构造矿床,火山活动会促进含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的形成。
因此,对于资源勘探和开发来说,地质运动的研究对选择适合的探矿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地质运动对地表变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地质运动直接导致地表地貌和构造的突然变化,而地壳运动则通过长时间尺度上的漂移和汇聚,改变地表地貌和构造格局。
《地表的变迁》教学片段与点评
执教 : 朱成名 点评 : 余建文
片段 一 : 导入
奖等 ) 同学 们 , 记得 2 0 还 0 8年 的北京 奥运 会 吗 ?无 数 中 国人 为之骄 傲与 自豪 ! ( 出示 画面 : 火传递 图) 次奥 运会 的圣火 传遍 圣 这 了祖 国的 大江南 北 , 特别 是 到达 了将 永 载奥 运史 册 的
生: 我知 道 了这位 科 学 家是 沈 括 , 写 了 一本 书 他 叫《 梦溪 笔谈 》 。 生 : 括发现 了太 行 山一 带有 螺 、 的化石 , 明 沈 蚌 说
那里 很久 以前是 海洋 。
站( 出示 图片 : 奥运 圣 火在珠穆 朗玛峰 ) 在 哪里? , 生 : 穆朗玛 峰 。 珠
师: 出示图片: ( 珠穆 朗玛峰 ) 这是世界之颠 , 多高? 有
生 : 8 44 8 4 .3米 。
师: 以前是海 洋 , 在 变成 了 山脉 , 明地 表 发生 现 说 了变 化 , 叫做地表 的变迁 。 也
点评 : 情感 、 态度、 价值观 的培 养 , 并不是 简单、 空洞 的, 它需要借 助一个好的载体 。 这一教学环节 中, 在 朱老
生: 这段 视频告 诉 我们 , 台 山很久 以前 是海 洋 。 云 师: 为什 么我们 要把 这 两段 视频 找 出来 呢? 生: 这两 段 视频 再 一 次证 明 了地 壳 的运 动 造成 了
地 表 的变迁 。
失 。f 表二)
第( ) 姐 成 ・畸 f 小 , 员愚 逮榭 恳 .衷 2 陆 鼙叠
( 师板 书“ 壳的运 动” ) 教 地 。
师: 你准 备如何 去找 ? 生 : 准备上 网去找 资料 。 我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9.地表的变迁》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地表的变迁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坏的过程叫____。
答案:风化解析:解答: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分析:本题考查风化的定义。
2、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__________。
答案:侵蚀解析:解答: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侵蚀。
分析:本题考查侵蚀的定义。
3、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______和_______。
答案:风化|侵蚀解析:解答: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风化和侵蚀。
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侵蚀。
分析:本题考查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
4、沧海变桑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地表发生的变化解析:解答:沧海变桑田指的是地表发生的变化分析:本题考查沧海桑田。
5、我国______时期科学家______,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阐述了关于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见解。
答案:北宋|沈括|地球演变|地质变化解析:解答:北宋时期的沈括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他在晚年所著作的《梦溪笔谈》中就阐述了有关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分析:本题考查沈括的著作。
6、______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_______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是______。
答案: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8844.43千米解析:解答: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千米,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
分析:本题考查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
7、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活动改变了地表。
小学《地表的变迁》教学反思
《地表的变迁》教学反思在教学《地表的变迁》这一课时,我通过课件和引导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测、讨论和整理,体验和感受了探究的乐趣,整个课堂比较活跃。
学生在积极的探究活动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神奇,了解了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明白了影响地表变化的几种力量。
学生依据资料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这堂课我设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
在探究地表变化的因素时,先引导学生猜测,地表的变化可能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有关,然后就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找出还有哪些自然因素会影响地表。
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一部分分两步进行效果会好一些:一是验证自然因素是否影响地表;二是验证人类活动是否影响地表。
这样目标集中,教师容易调控,学生也缩小了范围,降低了难度。
通过学生的交流,我还发现:在学生合作学习前,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提出探究的目标:通过资料交流,看看自然因素是否对地表有影响?有什么影响?让学生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交流、展示,或老师补充图片资料,最后得出结论:人为因素也在改变地表,而且影响越来越大。
这样的探究、合作更有效。
小组合作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启发、讨论、甚至争论,思维得到碰撞、思维的火花得于闪现,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但如果流于形式,就没有多大意义。
因此,我们应重视组内的分工与合作,让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又协同配合好,这样才能使活动变得有价值。
比如在这节课中,由于有几个小组的小组长没有很好地安排,小组成员间没有很好分工合作,没有及时记录,因此在交流时语言和思维比较局限。
另外,个别小组还表现出组长或个别学生一个人唱“独脚戏”,其他同学当陪客或听众这样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科学课中应选好组长,重视组内的分工、重视组内和组际的交流与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完善。
另外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表的变迁导读单
《2.5地表的变迁》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姓名: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
●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知识与技能●知道岩石的风化和侵蚀过程;●知道改变地表的自然力有内力(如火山喷发)和外力(如流水、冰川、风、气温)两类。
●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发生了变化。
●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交流,愿意倾听和分享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改变地表的自然力有内力(如火山喷发)和外力(如流水、冰川、风、气温)两类。
教学难点:风化和侵蚀的作用。
知识链接:你知道吗?(一)1975年,我国科学家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脉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三叶虫、笔石、菊石、鱼龙等1000多种生物化石。
通过对已发现的化石和地层构造的全面分析,地质学家认为:距今4000万年前,这里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地壳不断下沉,沉积了厚达三万多米的海相地层,以及各地质时期的海洋生物化石。
在距今约2000多万年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使古海区抬升为陆地。
到距今约300万年的时候,喜马拉雅地区已经抬升变成了海拔约1000米左右的热带草原。
其后,地壳迅速抬升,直至全新世,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终于形成了。
(二)1、石林是由于风、流水、碳酸盐石材分解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2、海边乔石是由于受到海浪的冲击形成的。
3、火山口湖是在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下形成的。
4、风蚀石主要是强风对岩石的摩檫作用形成的。
学习流程:同学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这样的。
如果你充分预习了课文,一定能轻松完成下面各题。
预习教材第25至27页内容后,完成下列问题。
一、填空题。
1、根据上述材料,我们知道,在距今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是()。
2、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山口湖
由于火山的剧烈喷发,导致火山口下 方深处的岩浆房被掏空,无法支撑上方山 体的重力,造成以火山口为中心的部分火 山锥体向下塌陷,造成巨大的环形破火山 口。长白山,梅扎马火山都是典型的例子。 接着由于雨水,山顶冰川的融化的雪水, 汇集到了火山口中,就聚集成了山顶上的 湖泊。
这类湖泊非常有意思。如果火山处于休眠,或者死亡 状态,湖水会非常清澈。可以直接做为饮用水使用。比如 梅扎马火山,是周围城市重要的水源地。而如果火山体处 于半休眠状态,湖底也就是火山口会释放出各种酸性气体, 导致火山湖的湖水呈现强烈的酸性和不同颜色。如果气体 以二氧化硫为主,和湖水结合形成硫酸,水体成蓝绿色, 类似于绿松石的颜色。而如果以二氧化碳为主,则形成碳 酸湖,水体呈现出灰白色。但这类火山湖也很有危险性, 一旦火山喷发,上亿吨湖水混着灼热的火山湖被炸飞到天 上,并倾泻而下,造成严重灾难。即使不喷发,酸性湖水 年复一年的腐蚀着火山口的边缘,原本坚固的岩壁会变的 脆弱不堪。不知道什么时侯就会坍塌,导致湖水外泄 ,形 成山洪,后果也是极其致命的。
植物的根深入岩层中
大自然中除了流水以外,还有哪些力量 能够将山石的碎屑带走?
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或重力磨蚀、搬 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 什么影响?
加三分
加二分
无
扣二分
扣三分
喜马拉雅山
科学家从喜马拉雅山的原层海相沉积层中找到 鱼龙、三叶虫、珊瑚、海藻等古海洋生物的化石 标本。
从而证明 4000万-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 山脉所处的地区是一片湛蓝的大海。
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千姿百态?
石林 海边礁石
火山口湖
风蚀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石林
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 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 态各异。由于石灰岩的作用,石柱彼此分离,又 经过常年的风雨侵蚀,无数的石峰、石柱、石笋、 石芽、形成了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丛 和丘陵于一身而显得千姿百态的石林。云南石林 喀斯特无论是类型分布的多样性、溶岩发育的独 特性、地质演化的复杂性、岩石机理的美学性还 是人文风情的融合性、入内观赏的通达性等等方 面,在世界同类型喀斯特地区都名列前茅,尤其 是石林有部分区域是石灰岩与玄武岩交叠覆盖演 化成的地质地貌,更是世界罕见。
海边礁石
礁石,就是海边裸露或半裸露的巨大岩石; 主要有碳酸盐、石灰岩、玄武岩等等类型,来源 嘛,有的是海底巨大的岩礁因为海平面的变迁与 海底大陆架地形的改变而裸露出来;还有的是 海岸上经过流水侵蚀而逐渐裸露出来的岩层; 还有的是因为海底或海岸火山喷发而冷凝的岩 浆所形成的… 时光如梭,飞驰巨变,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因为有了时间,所以大自然才锻造出了这些天生 的鬼斧神工——令人望而生畏的海岸岩礁!
风蚀石
沙暴、狂风夹杂着沙尘在一 亿九千万年前侏罗纪,不断冲刷 这片红色砂岩。 这片砂岩随着时间的飞逝, 就被风侵蚀成现在这样了,一条 条的壕沟,纹理很清晰。
探究一些巨大的岩石变成碎石和泥土
岩石
沙子和泥土
下面这些岩石是被什么力量破坏的?
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 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 过程叫做风化 。 冰冻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六年3班
魏浩威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是地球上的最高的山脉,最高峰珠穆朗 玛峰海拔8844.43米。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 是中国与尼泊尔、印度、不丹、锡金等国的界山,东西 延伸2450公里,这里有8000米以上高峰10座,其中坐 落在中国境内和边境线上的有5座。位于喜马拉雅山中 段中尼边境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第一高 峰。 喜马拉雅山西段降水既源于西风环流,又源于南 亚季风,因西风环流南下到该区之前已将较多水汽损失 在帕米尔和喀喇昆仑山等地区,南亚季风则将更多的水 汽损失在该山脉东段和中段,所以该地区降水量小,冰 川规模较喀喇昆仑山大为逊色。该地区中国境内比较著 名的山峰是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山脚下有玛旁雍 湖和拉昂湖等著名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