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82a72a3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8.png)
14.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新中国成立后生意兴旺。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D
)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 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实质。
措施:进行三大改造(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 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材料二 1956年,私营企业家积极配合了政府的决 策,其中,北方的代表人物是乐松生,他是百年药号同 仁堂的总经理,南方的领头者则是上海申新公司的荣毅 仁,一时人称“北乐南荣”。——《跌荡一百年》
材料一 1953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 在农村,主要是土改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 的需要。手工业经济分散,劳动分散,劳动生产率低……在城市私营工商 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使党不得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业、 手工业生产领域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中央党史研 究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课后提升
知识点1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青海中考)2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
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中,
“三改”是指对哪三个方面的改造( C )
①农业 ②工业 ③交通业 ④手工业 ⑤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0a0a32fb0242a8956bece42f.png)
技术,便于进行农业的技术改革和基本建设,因而可能有效地逐步扩大农业的再生产。第四, 由于能够更多地节约劳动的时间和更多地节约出劳动力,所以能够更好地发展副业的生产事 业,并从而加强农民的经济地位。第五,由于实行一定的按劳分配制度,所以能够大大地鼓 励农民对于劳动和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六,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有力量保证贫农 和中农的团结,因而也就能够更有效地与农村中的资本主义活动和贫富分化的现象作斗争。 第七,农业生产合作社能够逐步地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因而也就能够在供、产、销方面更容 易地和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而便于逐步地纳入国家经济计划的轨道。在当时情况下, 初级农业合作社,在一些主要农作物的每亩产量上,比个体农民有所增加。据12个产稻谷 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稻谷多产10%;据9个产小麦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小麦多产7%; 据8个产大豆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大豆多产19%;据9个产棉花的主要省份统计,每亩棉 花多产26%。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a0b12403763231126edb118f.png)
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全国在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应该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也就是说在整个过渡时期要实现“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三改”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即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当时毛泽东同志估计这个过渡时期,大约需要十八年,即三年恢复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加上三个五年计划。
他认为中国“大约在五十年到七十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可以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大改造历史背景: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二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历史
![三大改造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b99e04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3.png)
三大改造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改造,分别是农村改造、城市改造和体制改造。
这三次改造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也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福祉。
一、农村改造农村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
这一改造目标是解决土地问题,推动农村的社会主义化。
在这个过程中,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被广泛实施。
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打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充分释放。
而农业合作化则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实现了农村经济的集体化,增加了农民的劳动生产力,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农村改造的成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城市改造城市改造是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重要一步。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城市面临着人口过于拥挤、住房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
因此,城市改造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城市改造包括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城市规划方面,中国政府注重统筹规划,加强城市布局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在城市建设方面,中国大力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了城市的居住品质和竞争力。
在城市管理方面,中国政府加强了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
城市改造的成功为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三、体制改造体制改造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
这一改革目标是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体制改造包括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在经济体制方面,中国政府推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在政治体制方面,中国政府加强了法治建设,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在社会体制方面,中国实施了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公平和稳定。
体制改造的成功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结起来,农村改造、城市改造和体制改造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重要改革。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8501cb2779563c1ec5da71e2.png)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问题:答案: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阅读】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必须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先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
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透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状况下,透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
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
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
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
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好处的重大步骤。
第5课三大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cb6559c633d4b14e84246804.png)
农业
改 造 前 性 质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农民 私有制
个体手工业 私有制
资本主义 私有制
改 造 社会主义集 社会主义集 社会主义公有制 体公有制 后 体公有制 性 质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完成
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 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 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 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到1956年 底全国建立 了75.6万个
农业生产 合作社,
入社农户达 1.1亿,占 农户总数的 想一想:农村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96.3%
小农经济已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手工业的改造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 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 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 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 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到 里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 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 1、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公有制
)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
赎买政策。逐步发展企业的 公 私合营。
巩固练习
动脑筋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 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 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 主义的基本制度.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5ab22eec856a561252d36f9f.png)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社
公私合营
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 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但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 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1953~1956年底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 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 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赎买政策
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 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是赎买政 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 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 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 会主义改革的创举。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上海部分工商业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天津 青年资 本家宣 誓积极 接受社 会主义 改造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 向毛泽东送喜报。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的商标
同仁堂的新貌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 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 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 初步阶段。
报名参加合作社。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 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百分之90以上的 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 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第五课《三大改造》
![第五课《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3309737631b765ce05081422.png)
1、掌握三大改造的原因、方式、时间、结果、意 义、存在的问题。
2、知道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
一、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一)农业的改造
1、原因:
农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影响 生产发展,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 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 工具。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全行业的公司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 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 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 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 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度,是中国社会主义 改造的创举。
⑴、时间: 1954年起
⑵、主要形式: 公私合营
赎买
(3)、成就: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 高潮。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占有的生
2、特点:
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 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 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农民为农业合作社挂牌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 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二)手工业的改造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 背景: 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 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结果: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兰州市民族服 装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 分别是什么?
建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政策
三大改造”具体指( )。
![三大改造”具体指( )。](https://img.taocdn.com/s3/m/e7677df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3.png)
三大改造”具体指( )。
三大改造: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三大改造”后期,由于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dcafbec5360cba1aa811daea.png)
能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原因:
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 线的关系。
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 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 在政治、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最后,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工人 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
农 业 生 产 合 作 社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 贫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 别社的,农民家里是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 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 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 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 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 里添置了1头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 一些生产资料。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 子,5头牛,2只驴,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车,还 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说后,豪情满怀地说: “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子, 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 穷棒子精神 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 向毛泽东送喜报。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全鸭席
总结
三 大 改 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 义工 商业 利用、限制、改造 公私合营 合作社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
公有制
私有制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2、会议通过了哪一部法律? 3、这部法律的内容有哪些呢?
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
简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
![简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582a5d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4.png)
简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国社会经济进行的三次重大改革。
这三次改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必要历史阶段,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第一次改造是对农村经济的改造。
在农村改造中,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
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并消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农村合作化使农村生产资料集体化,农民合作社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基本形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二次改造是对城市经济的改造。
在城市改造中,实行了工业化和国有化。
工业化使中国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
国有化则是通过国家对关键工业部门的收归,实现了国家对工业经济的控制和管理。
第三次改造是对思想文化的改造。
在思想文化改造中,实行了“文化大革命”,旨在打破旧思想、旧文化的桎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具有革命精神、拥护社会主义的新一代。
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得改造中也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和误解,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历程,为中国走向经济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其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c9ad4e09ba1aa8114431d97b.png)
第5课三大改造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2、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远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实行赎买政策。
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5、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第六课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2、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新变化”指的是什么?“新变化”指的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使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基于对国内情况的正确分析,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553695d658f5f61fb73666e8.png)
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与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提出 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问题采用 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把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社会 主义企业,并认为收购在当时已经日益缩小,不必再列为一 个形式。这样,国家资本主义就只包括低级形式的加工订货、 统购包销和高级形式的公私合营两种形式了。毛泽东同志在 讨论过程中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这个总路线 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 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报告”也 提出了,不仅要把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工商 企业;而且要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政策 上,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政策是团结、教育、改造。
意义:就“一五”期间的客观经济状况而言,优先发展
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决定了建立以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 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又决定了三大改造的 必要性及其可能性;同时,三大改造的提出与工业化还存 在相悖的一面,即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改造速度和改造目标。 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积极作用包括:在基本建设投资金额 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维持了资金和物资的基本平衡和市 场的基本稳定;在当时的环境下,帮助私营企业克服生产 任务和原材料不足等困难等。其消极作用包括:经过对资 改造,私营企业也同原有公营企业一样,难以进行独立的 经济核算,影响了品种的更新、质量的提高和固定资产的 更新;使农业增长速度放慢,从而也影响了工业化的速度 等等。三大改造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在不同年度作用的程度 不同。在“一五”期间特别是前4年,积极因素是主要的; 1957年以后,消极因素逐步占居主要方面,这种消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突出。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湖的到来 一九五五年下半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陈云和陈毅 在全国工商联扩大会议上提出两点:(一)为了解决“吃苹果”与 “吃葡萄”的矛盾,今后公私合营将有计划地按全行业进行;(二) 在利润的分配上,从“四马分肥”改为按资本每年给予定息。让全国 工商业联合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表推动工商界接受改造的宣言。一九五 六年一月,工商界要求全行业公私合营。这首先是在首都北京发动起 来的,接着上海、天津等城市也纷纷行动起来。资本家在敲锣打鼓、 放鞭炮声中,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为什么会进行得这么顺利? 首先是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对资本家做了大量教育工作,使许多资本 家认识到,资本主义必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家要掌握自己的命 运,只有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党中央的带动之下,各省、市委和地 委都大力地在做这项工作。其次,各地工人群众在党的教育和全国总 工会的推动下,纷纷起来推动资本家实现公私合营。资本家之接受全 行业公私合营,从多数人来说,是迫于形势的。这就是当时所流传的 “大势所趋,不得不走”。再次,资本家中的进步分子,在这次运动 中也起了作用。他们认为, 与其后合营,就不如早合营。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17a4f5802d276a201292e27.png)
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本文是本站小编精心收集的三大改造的意义,仅供参考!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内容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①对个体农业、手工业通过走合作化道路的形式变私有制为公有制;②实施“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变私有制为公有制.3、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义:1、标志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形成;2、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3、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
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
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第五课 三大改造
![第五课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aec85644ad51f01dc381f149.png)
报名参加合作社。
集体耕作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全社 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的,农民家里是一 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 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 离该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 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1头 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 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2只驴,65只羊, 12只猪,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说后,豪 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 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 又强的国家吗?
赎买政策(创举)
赎买的形式有两种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 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 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 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 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 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 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 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 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毛泽东亲自主持编 写了怎样办合作社的 书,这使得农业合作 化进入了高潮。到了 1956年,90%以上 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 并完成了从初级社到 高级社的过渡,这比 毛泽东的计划早三年。 农业合作化完成。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 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 主义集体所有制。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c4356f751711cc7931b7162a.png)
1.三大改造1、改造的内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改造的方式:建立合作社,赎买。
3、改造的目的:实现把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4、改造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建交一、近代史上美国的侵华步骤:1.追随英法、协同侵略。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
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等,以攫取侵华特权。
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2.独立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但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因忙于美西战争而错失时机。
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一战期间和20年代,与日本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
一战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
4.“扶蒋反共”政策。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二、现代史上中美两国关系1.1949年~1972年的全面对抗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2.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和解、建交和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问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3.发展到今天的合作与斗争相交织(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美国始终未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
名词解释三大改造
![名词解释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bd1453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9.png)
名词解释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指改造工程、改造社会和改造自己三个方面。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和深化。
首先,改造工程是指对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改造,包括农村土地改革、对国企和私营企业的改革、科技进步和生产关系的改善等。
在农村土地改革中,毛泽东提出了“土地革命归消灭地主豪绅阶级为目标,土地改革是关系到我们胜利的一切”的观点,通过将土地分配给广大农民,从而彻底打破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同时,对国有企业的改造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统一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实行全民所有制,实现对经济的计划管理和调控,从而使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其次,改造社会是指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造,包括政治制度的改革、文化思想的改造和社会道德的建设等。
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国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直接参与和管理,保证国家各级政府的合法性和民主性。
在文化思想的改造方面,毛泽东提出了“只有改造世界观才能改造人”的观点,通过对旧文化传统的批判和革命理论的宣传,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确立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最后,改造自己是指个人在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改造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潜能。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无产阶级政治觉悟的培养上,毛泽东强调了“工作作风,方法,作为学习活动的三个重要方面,工作作风要老老实实,方法要科学,作为学习活动要有一套“学习、做、检查、再学”的循环过程。
”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三大改造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通过改造工程、改造社会和改造自己三方面的努力,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c01742dd76a20029bd642da0.png)
提示
1、农业: 三大行业 2、手工业: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生产资料私有制 改造 公有制 )
3、资本主义工商业:
1、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 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共同富裕 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道路. _______,走集体化和_______ 的_______ 1953 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 2、______ 产合作社. 3、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参加了______________ 4、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全行业公私合营 造,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的高潮。
在农村不是进行了土地改革了吗?为什么要 对农业进行改造?引导农民参加___?手工业的 改造就是引导个体手工业者参加____?
这是因为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难 以解决生产中的许多问题,也难以满足 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 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知识拓展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三步走:
1、互助社 2、初级社 3、高级社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的商标
同仁堂的新貌
晚白 上天 抱敲 头锣 痛打 哭鼓
课后练习
1、下列各项,不属于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对象的是( C) A、个体农业 B、个体手工业 C、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我 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依据是( A ) A、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B、地主阶级、资产阶级被消灭,剥削制度不存在了 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颁布了反映人民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大改造时间的起止日期
![三大改造时间的起止日期](https://img.taocdn.com/s3/m/1904550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2.png)
三大改造时间的起止日期
1、起止时间:1953年-1956年底。
2、主要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的,它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5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引导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最后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则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逐步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3、三大改造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
改 造 前 性 质 改 造 后 性 质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农民 私有制
个体手工 业私有制
资本主义 私有制
社会主义集 社会主义集 体公有制 体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第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 遇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 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 全都没有水灌溉,就要枯 死,农民们心如刀绞却又 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都 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 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 浇……自己身单力薄,根 本没办法抗旱救灾,这可 怎么办好???
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这是 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
1950年土地改革 ---农民土地私有制
土改后的问题:土地买卖,农民因各种原因 被迫出卖分得的土地;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 高利贷重新出现,月息5%—10%,债主全部 是中农。
已知3亿人,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 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7÷3≈2.3(亩) 297 0000 ÷3 0000 0000 ≈ 0.001(头/人) 1 ÷ 0.001 = 1000 (人) 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0人可分得一头 耕畜。
邯郸市郊区酒务楼村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1956年三大改造时,北京郊区农民报名 参加农业合作社。
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同仁的新貌
荣氏第二代 荣毅仁
荣氏第三代荣智健
1956年底
三 大 改 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 义工 商业
合作社
赎买、 全行业 公私合营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