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生理特点PPT课件
新生儿生理特点PPT精选课件

•泌尿系统:24小时内排尿,有时尿后尿布上
可见一些橘红色斑迹,属正常现象。
•神经系统:有光觉反应,爱看人脸,能区
分声音高低,闻到乳香味会寻找乳头,天生喜 甜食,对不同味觉产生不同反应,对痛觉不敏 感,对冷比热更敏感,易烫伤。
•免疫功能:皮肤粘膜薄嫩,易被擦伤,脐
部易感染。
5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2-3天体重下降,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1
一、新生儿的特点:外观、体温、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 尿系统、神经系统、免疫功能。
二、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假月经、 乳房肿大、板牙、螳螂嘴。
2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外观:皮肤粉红,表面有一层白色胎脂,
足月儿胎毛不多,但在肩部、额部或骶尾部可 见。
•板牙:俗称马牙,由牙床上皮细胞堆积或
粘液腺潴留肿胀所致,数周后自然消退。
•螳螂嘴:新生儿两颊部脂肪垫肥厚所致。
8
谢 谢!
9
最多不超过10%,7-10天恢复。
6
•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4天,早产儿晚
1-2天,皮肤、巩膜出现黄染,手心脚心不 黄,7-10天自动消退,早产儿可延长至2-4 周。
•假月经:雌激素的影响,女婴出生后5-
7天,持续1-2天。
7
•乳房肿大:不分性别,生后3-5天,8-
10天达到高峰,2-3周逐渐消失。
•体温:调节功能差,适宜的环境温度能保持
新生儿的正常体温。
•呼吸系统:鼻腔短小,无毛,咽鼓管宽短,Leabharlann 呼吸频率40-44次/分。
3
•心血管系统:睡眠时120次/分,醒时
140-160次/分,且时快时慢。
婴幼儿护理PPT课件

1.配方奶粉的喂养方法
同母乳喂养一样,将宝宝抱在怀中,用奶嘴轻
轻碰一下宝宝下嘴唇,使他的嘴张开含住奶嘴,
吸吮和吞咽将自动开始。
不能让宝宝完全平躺在床上喂养。
10
2.配方奶粉的调制 1)清洁双手
2)将沸腾后冷却至50℃左右的温开水倒入事先已经消毒过
的奶瓶中,注入所需的量。 3)专用奶匙按所需量,倒入奶瓶中。 4)轻轻振荡奶瓶,充分溶解。 5)用奶瓶夹夹住奶嘴,套在奶嘴盖上,再将奶嘴盖拧在奶
4
三、黄疸
黄疸是指病人的皮肤、黏膜和眼球的巩膜发黄的症状。一般 来说,新生儿常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于第4-6天最重。 黄疸首先出现在面部,随后是胸部和腹部,最后出现于腿部。 足月儿(胎龄大于或等于37周,体重在2.5千克以上)在出生 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约在第3-4周消退, 在此期间小儿一般状况良好。 如果黄疸出现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发展快,持续不退或者消 退后又出现,均应及时请医生处理。
五、智能开发 1.听觉能力训练游戏 听声音(选择音高、响度均不同的发音体) 2.视觉能力训练游戏 看玩具、熟悉环境、看世界 3.感觉能力训练游戏 握手指、抓玩具 4.语言能力训练游戏 1)逗引发音、发笑 2)和宝宝“对话” 3)为宝宝念儿歌 5.情感训练培养游戏(不给宝宝看鬼神之类不健康的脸谱) 6.认知能力训练游戏: 如藏猫猫、寻找目标等。 29
5412岁的孩子开始学习用单子单词短句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护理员要多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结合日常生活游戏和户外活动帮助孩子学习掌握更多的字12岁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护理员要充满童心童趣的积极第引领幼儿去认识感知新的事物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ppt课件

• 湿疹
• 症状:湿疹是一种皮疹,两个月至两岁之
间的宝宝最容易发病。湿疹通常出现在宝
宝的前额、脸颊或头皮上,但也可能延伸 到手臂、腿、胸部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表 现为干燥、增厚、鳞片样皮肤,也可能是 一些轻微的红肿,有水泡,或渗出液体, 搔抓后可能会感染。
67
湿疹是一种与遗传因素有明显关系、与过敏 体质有关的自发性疾病。 诱因:
46
• • • •
阴道出血 女性新生儿生后3~5天内可有阴道少量 出血,持续3~4天,这是体内来自母亲 的雌激素于出生后突然中断所致,一般不 用处理。
47
受母亲激素影响
• 乳腺肿大:
部分新生儿于生后3~5天出现乳腺肿大如
蚕豆到鸽蛋大小,是由于出生前受母体雌
激素影响所致。2~3周后逐渐消退切勿挤 压,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62
63
64
婴生儿常见问题护理
• 脐疝:
• 宝宝出生后,在脐部会有一个圆卵形的肿
块,平卧或安静时可自行消失,但哭吵、
咳嗽、运动后肿块又可突出,这就是脐疝 • 这是一种发育缺陷,为婴儿常见的疾病, 一般女婴比男婴多2-3倍
65
护理
• 脐疝比较严重,应尽量避免婴儿哭闹、咳
嗽等引起脐疝突出的现象 • 可用一枚硬币置于脐部,并用布带扎牢, 以帮助脐部回纳 • 如6个月后脐疝仍未回纳,应带宝宝至医院 处理
48
• 新生儿打喷嚏
• 新生儿常有打喷嚏的现象,尤其是睁开眼
睛面对强光时,这是由于光线同时刺激了
眼睛和鼻部的神经,并不是感冒所致,打 喷嚏有助于新生儿将鼻内的异物排出,阻 止灰尘进入肺内。
49
• 打嗝 • 新生儿容易打嗝,特别是在吃奶以后, 常见原因可能是吸入冷空气,喝了冷的奶 或吃奶过急。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对膈肌控制不好易引起打嗝,待新生儿 的神经系统功能完善后,便不会无故打嗝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ppt课件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ppt课件目录•婴幼儿生理特点概述•婴幼儿保育基本原则•婴幼儿饮食保育•婴幼儿睡眠保育•婴幼儿日常护理与保健•婴幼儿心理发展及教育策略PART01婴幼儿生理特点概述生长发育迅速体重和身高增长迅速婴幼儿的体重和身高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增长最快,之后逐渐放缓。
骨骼发育婴幼儿的骨骼含钙量较少,骨质较软,易弯曲,需注意正确的抱姿和睡姿。
神经系统发育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大脑神经元数量增加,突触连接增多,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容量小,消化液分泌不足,易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婴幼儿的呼吸频率较快,呼吸道相对狭窄,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婴幼儿的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浓缩尿液的能力较差,需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
030201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免疫系统不成熟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较弱,易感染各种疾病。
预防接种重要及时为婴幼儿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03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婴幼儿对钙、铁、锌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 、D 等的需求量较高,需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满足其需求。
01能量需求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充足的能量供给,以支持其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
02蛋白质需求婴幼儿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尤其是优质蛋白质,对于其组织器官的构建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营养需求高PART02婴幼儿保育基本原则尊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科学合理的保育措施。
根据婴幼儿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保育计划。
注重婴幼儿的营养需求,提供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营养补充。
尊重每个婴幼儿的个性和差异,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兴趣。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游戏,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
鼓励婴幼儿自由探索和尝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提供全面的保育服务,包括生活照料、教育指导、健康管理等。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
关注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发展。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ppt课件

6个月后逐渐添加辅食,从单一食物 开始,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和量,注意 食物的卫生和质量。
人工喂养
无法母乳喂养时,选择适合宝宝的婴 儿配方奶,注意奶量和喂哺时间的控 制。
预防接种
01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进行接种 ,及时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等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02
注意接种后的观察和护理,出现 异常反应及时就医。
就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血管弹性
新生儿血管弹性较好,但 需要注意避免过度输液或 输血。
02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黄疸
总结词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 峰,7-10天消退。
详细描述
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一般 来说,生理性黄疸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但如果出现持续时间过长、黄 疸过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卫生学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 ppt课件
目录
•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 新生儿的护理 • 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处理 • 新生儿的安全与急救
0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生长与发育
体重和身长
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在2.5-4.0千克 之间,身长在47-53厘米之间。 出生后第一年,体重将增加约6
04 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处理
新生儿吐奶
01
吐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现 象,主要是由于胃部发 育不完全和喂养不当引 起的。
02
喂奶后应将宝宝竖直抱 起,轻轻拍背,帮助排 出胃内空气,减少吐奶。
03
选择适合宝宝的奶瓶和 奶嘴,避免奶嘴过大或 过小引起宝宝不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课件

病理特点:易患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
治疗原则:以预防为主,治疗 为辅,注重营养和护理
护理要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
学龄前儿童病理特点
免疫系统发育 不完全,容易
感染疾病
消化系统发育 不成熟,容易 出现消化不良、
腹泻等问题
呼吸系统发育 不成熟,容易 出现呼吸道感
染等问题
营养需求:幼儿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生长发育 饮食建议:均衡饮食,多样化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 健康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等 运动锻炼:鼓励幼儿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
营养需求: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教育:进行早期教 育,如音乐、语言 、视觉等刺激,促 进大脑发育
婴儿护理与教育
婴儿护理:包括喂奶、换尿布、洗澡等日常护理 教育:包括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的教育 亲子互动:与婴儿进行互动,增进亲子关系 安全防护:注意婴儿的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幼儿护理与教育
幼儿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迅速,抵抗力弱,易受疾病影响 幼儿心理特点: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需要引导和培养 幼儿教育方法: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饮食建议:均衡饮食,多样化 食物,适量摄入
健康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 惯,避免挑食、偏食
运动锻炼:适量运动,增强体 质,促进生长发育
小儿护理与教育
新生儿护理与教育
喂养:母乳喂养或 配方奶喂养,注意 奶量、奶温、奶瓶 清洁等
睡眠:保证充足的 睡眠时间,营造安 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洗澡:注意水温、 时间、手法等,保 持皮肤清洁
铁质补充:预防缺铁性贫血 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定期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排便
胎便: 呈墨绿色,稍粘稠,无粪臭。 大部分孩子在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 在出生后3-4天内排完。
母乳喂养儿的大便: 呈金黄色、糊状、有酸味、无臭味、无奶瓣,每 日排便5-6次乃至更多。
人工喂养儿的大便: 呈淡黄色,粪便较干,稍有臭味,每日1-2次, 有便秘倾向。
Page 36
Page 12
1. 注意保暖 室温16~22℃,湿度50%左
右。随气温的变化,随时调 整环境温度和衣被包裹,避 免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出现 “脱水热”和“新生儿硬肿 症”的可能。
Page 13
2. 合理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
Page 14
体温 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
体表面积相对大容易散热。
调节室温:20-22℃。不能过度保暖。 监测体温:腋下体温36-37.2℃, 肛温在36-37.8 ℃。
Page 41
3. 新生儿日常护理
1). 皮肤:出生时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的 胎脂,有保护皮肤的作用,能够自行吸收, 不必洗掉,注意耳后、颈、腋下、腹股沟 等处皱褶处的清洁和干燥,洗澡后立即用 干毛巾擦干,必要时可在皱褶处撒上少许 婴儿粉。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臀部,肛周 皮肤发红时可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以防 红臀。新生儿皮肤薄嫩,要防止擦伤,如 有损伤,要及时处理,以防感染。
新生儿视觉
新生儿视觉距离在10-15厘米内
Page 37
新生儿听觉
新生儿能听到10-15厘米内的声音
Page 38
新生儿嗅觉
新生儿的嗅觉发育基本成熟,对妈妈 的体味和母乳的气味非常喜欢
Page 39
新生儿味觉
我喜欢甜甜的 奶味
Page 40
新生儿触觉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保育ppt课件

.
32
2、人工喂养:选择合适配方奶
❖ 哺喂次数 约1次/3-4小时 ❖ 哺喂方法
(1)选择合适橡皮乳头 (2)测试乳汁温度 (3)婴儿半卧位,持乳瓶为斜位,乳汁充满乳头。 (4)哺乳结束,竖抱拍背后置右侧卧位
.
33
❖ 奶粉是新鲜牛奶经商温消毒、真空浓缩、喷 雾干燥加工而成。其优点一是奶粉中蛋白质 经加工后性状改变易于消化,二是较新鲜牛 奶易保存,便于运输。马牙ຫໍສະໝຸດ 脂肪垫“螳螂.
嘴”
11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5.新生儿粟粒疹
新生儿. 粟粒疹
12
特殊生理状态录像文件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录像
.
13
返回
第11周 第三次
.
14
三、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护理应注 意的方面
1.保暖 2.清洁 3.喂养 4.预防疾病 5、预防意外 6.日常观察与记录 7.母婴感情的建立
.
将婴儿竖起直抱,头部紧靠母亲肩上,用手掌轻拍 背部,以使咽下的空气排出,然后置婴儿于右侧卧 位。
.
30
拇四指托乳房哺喂法
“剪刀式”哺喂法
双胞胎哺喂法
竖抱拍背
.
31
注意事项:
❖ ①防止乳房阻塞婴儿口鼻,导致窒息。 ❖ ②应做到两侧乳房轮流排空。 ❖ ③始终保持愉快心情,规律生活和足够的睡眠,进
食高脂肪、高蛋白质的汤菜。 ❖ ④及时处理乳房小硬块(乳核)。 ❖ ⑤防止发生乳头皲裂。
质地:棉质为主、柔软、透气、吸汗
颜色:浅色为宜
卫生:勤换、勤洗、勤. 晒
18
.
19
❖ 穿衣注意事项:
无领的和尚服穿、脱都比较方便,方法:轻轻 地拍起婴儿的头,将套衫套进头部,先套进脑后部, 再套进脑前部。伸直一只袖子轻轻的招一只手拉出 来,然后以同样方法穿另一边袖子。勿强力牵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2、婴幼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1)上呼吸道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
上呼吸道粘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呼吸时能使吸 入的冷空气加温接近体温,还可以加湿再进入下呼 吸道。
(2)粘膜纤毛的清除作用
支气管以上部位的粘膜上皮细胞,均有纤毛运转系
统,具有清除要的,一旦微生物或颗粒吸入后,利用其摆
动排出体外进行清除。
.
8
2、婴幼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3)肺回缩力的特点
婴幼儿肺回缩力与胸廓回缩力较成人小,故肺处于 膨胀状态。若需氧量增加,由于缓冲气量较少,易 发生换气不足。
.
9
二、心血管系统
❖1、婴幼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特点 ❖2、婴幼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
.
10
1、婴幼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特点
(1)心脏
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
1
课程安排:
一、呼吸系统——人体气体置换场所 二、心血管系统——人体运输管道 三、消化系统——人体食物加工厂 四、泌尿系统——人体废物处理场 五、内分泌系统——人体化学信使 六、运动系统——人体运动动力装置 七、神经系统——人体指挥中心 八、感觉系统——人体与外界沟通的途径
.
2
一、婴幼儿呼吸系统
(2)泪管和咽鼓管
婴幼儿鼻泪管短,开口接近于内毗部,其瓣膜发
育不全,因而鼻腔感染易侵入结膜囊引起炎症。
婴幼儿的咽鼓管较宽,并且直而短,呈水平位,
而鼻咽腔开口处较低,故咽部炎症易侵入中耳,
引起中耳炎。
.
4
(3)喉
婴幼儿喉腔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粘膜脆弱, 粘膜下组织较疏松,富于淋巴组织和血管,轻度 炎症也易发生喉头狭窄而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 哑,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1、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呼吸系统常以喉部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 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及鼻旁窦、咽 及咽鼓管、喉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 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
.
3
(1)鼻
婴幼儿鼻腔相对短小而窄,鼻粘膜柔嫩并富于血 管,感染时鼻粘膜充血肿胀,致使鼻腔狭窄,甚 至闭塞,婴幼儿不会张口呼吸,鼻塞会导致烦躁 不安、呼吸困难和抗拒吮乳。
(2)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粘膜非常细嫩,血管丰富, 易于受伤,清洁口腔时,需谨慎擦洗。
.
15
1、口腔
(3)新生儿唾液腺发育差,分泌量极少,口腔比较 干燥。生后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5~6 个月时显著增多,由于口底浅,故常发生流涎, 称为生理性流涎。
(4)牙齿发育变化大,婴幼儿出生时乳牙尚未萌出, 不能咀嚼食物,4~10个月时开始出牙,2岁左右 长齐,共20颗。乳牙的生长一般是先从中间的上 下两颗开始长出,然后是两侧萌出。乳牙牙釉质 薄,牙本质较松脆,容易被腐蚀形成龋齿。一旦 发生龋齿,发展很快,在短时间就可穿透牙髓腔,
.
6
(6)胸廓
婴幼儿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圆筒状, 肋骨呈水平位。胸腔较小,肺脏相对较大,几乎 填满整个胸腔,加之呼吸肌发育较差,肌张力差, 呼吸时胸廓运动不充分,肺的扩张受限制,气体 交换不能充分进行。呼吸困难时,不能加深呼吸, 只能增加呼吸次数,以改善肺内气体交换不足, 但补益不大,易发生缺氧症状。以后随着年龄增 长,开始站立、行走,膈肌下降(3岁以后下降至 第5肋),肋骨逐渐倾斜,胸部形状才逐渐接近成人。
(4)气管、支气管
婴幼儿的右侧支气管较垂直,因此异物较易进入
右侧支气管。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相对较成人狭窄,
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粘膜极柔弱,富于血
管。粘液腺分泌不足而较干燥,粘膜纤毛运动差,
不能很好清除微生物及粘液,易发生感染;由于
炎症致使管腔变得更窄,引起呼吸困难。
.
5
(5)肺脏
在新生儿时期,气管、支气管和毛细支气管壁层 均相对较薄,肌肉及结缔组织较少,以后发育主 要为肌肉组织的增加使管壁增厚。婴幼儿肺脏富 有结缔组织,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而含血 较多,含气较少,肺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 少,故感染时易被粘液堵塞引起间质炎症,并易 发生肺部胀、肺气肿及肺后下部坠积性瘀血等。
婴幼儿时期心脏体积相对较成人稍大,但其与身 体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新生儿心脏重约 20~25g,占体重的0 .8%;1~2岁达60g,较新 生儿时期增加两倍多,占体重的0.5%。出生后 第一年心脏增加最快,7~9岁及青春期时增长速 度再次加快。
.
11
1、婴幼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特点
(2)大血管 新生儿大血管的弹力纤维少,故弹力不足,以后 血管壁渐厚,弹力纤维增多,12岁时大血管的发 育成熟程度始与成人相同。
.
13
三、消化系统
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 能量相对较成人多,消化器官发育尚未渐 臻完善,如胃肠道受到某些轻微刺激,比 较容易发生机能失调。
.
14
1、口腔
(1)婴幼儿口腔容量小,齿槽突发育较差,口腔浅, 硬腭穹隆较平,舌短宽而厚;唇肌及咀嚼肌发育 良好,且牙床宽大,颊部有坚厚的脂肪垫。这些 特点为吸吮动作提供了良好条件。新生儿出生时 已具有吸吮和吞咽反射,生后即可开奶。
.
17
3、肠道
新生儿肠的长度约为身长的8倍,婴幼儿超过6倍, 而成人仅为身长的4倍。肠粘膜细嫩,富有血管及 淋巴管,小肠的绒毛发育良好。肠肌层发育差。 肠系膜柔软而长,粘膜下组织松弛,易发生肠套 叠及肠扭转。婴幼儿肠壁较薄,其屏障功能较弱, 肠内毒素及消化不全的产物易经肠壁进入血液, 引起中毒症状。
.
12
二、心血管系统
2、婴幼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
婴幼儿出生时心脏的迷走神经发育尚未完善, 交感神经占优势,所以迷走神经中枢紧张度较 低,对心脏抑制作用较弱,而交感神经对心脏 作用较强。至 5 岁时,心脏神经装置开始具有 成人的特征,10岁时完全成熟。年龄越小,心 律及血流速度也越快。婴幼儿血循环时间平均 12秒,学前期儿童需15秒,以后则需18~20秒。
引起疼痛。
.
16
2、食管
婴幼儿的食管呈漏斗状,粘膜纤弱,腺体缺乏, 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容易溢乳。
婴幼儿胃呈水平位,当开始会走时,其位置逐渐 变为垂直。新生儿胃容量约30~35ml,3个月时为 120ml,1岁时为250ml。由于胃容量有限,故每日 喂食次数较年长儿为多。胃平滑肌发育尚未完 善.在充满液体食物后易使胃扩张。吸吮时常吸 入空气,称为生理性吞气症。贲门张力低,易使 婴幼儿发生呕吐或溢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