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租舞弊的情形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一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与国有企业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有所不同。
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巨额国有资产却疏于监管,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漏洞百出、流失严重。
本文将着重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核算。
综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管理薄弱现象,这些情况严重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并影响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转的必要条件。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大多是财政拨款,在经费支出中列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一些部门单位在固定资产购买、管理、核算中不按制度规范要求处理,存在账外资产、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损失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及外部监督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一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只注重对有严格的财务开支制度规定的单位公用经费的管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健全,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缺少固定资产实物登记账或台账;资产领用及保管没有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二是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造成固定资产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
由于管理未得到彻底落实,保管固定资产的负责人责任意识薄弱,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就会不重视,产生更多的违规事件。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主要风险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主要风险点及对策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行政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壮大,其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风险。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固定资产,必须要认清主要的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有效运营。
本文将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丢失或损坏的风险固定资产丢失或损坏是固定资产管理中最常见的风险点。
这可能是由于内部失窃、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
固定资产管理主管必须要采取措施,以防止资产的丢失或损坏。
对策:1.加强安全管理,增加固定资产的监控和保护力度。
安装监控设备、保险柜等,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管和保护。
2.建立健全的保险制度,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保险登记和投保,确保资产受到损失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赔付。
3.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建立健全的台账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固定资产使用和维护的风险固定资产使用和维护不当也是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风险点。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为保养不当、使用不当等原因而导致损坏或报废,甚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给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对策:1.加强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培训,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固定资产使用和维护的重视程度。
2.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并及时修复和更换旧有设备,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3.加强固定资产的技术管理,对于需要特殊技术维护的固定资产,要加强技术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因为使用和维护不当导致的损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三、固定资产价值变动的风险固定资产价值变动的风险可能会对行政事业单位造成较大影响。
通货膨胀、市场行情变动等因素可能导致固定资产价值的大幅度波动,如果久藏不动,固定资产的价值可能会大大降低,甚至造成损失。
对策:1.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及时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分析资产价值的波动原因,制定相应的价值保护措施。
固定资产常见的舞弊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常见弊端有:盲目购建;预算失控,造成经济损失;资本性支出挤占生产成本;固定资产盘盈不入账;固定资产闲置不处理,造成报废;固定资产残值不入账;虚增(减)折旧,虚列维修费用支出;一,科学的职责分工企业应该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
1、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和审批2、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审批和执行3、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4、固定资产投保的申请与审批5、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与执行6、固定资产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对于这六条规定,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理解:有关固定资产的主要业务有1、编制资本预算;2、购置固定资产;3、验收固定资产;4、保养和维修;5、折旧;6、盘点;7、报废与清理;(1)、固定资产的需求应由使用部门提出。
采购部门、企业内部的建筑或建设部门一般无权首先提出采购或承建的要求。
(2)、资产请购或建造的审批人应与请购或建造要求提出者分离;(3)、资本预算的复核审批人应独立于资本预算的编制人;(4)、固定资产的验收人应同采购或承建人、款项支付人职务分离;(5)、资产使用或保管人不能同时担任资产的记账工作;(6)、资产盘查工作不能只有使用、保管人员或只有负责记账的人员来进行,应由独立于这些人员的第三者共同参加。
(7)、资产报废的审批人不能同时是资产报废通知单的编制人。
二、科学规范的决策过程(一)预算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生产经营发展目标等因素拟定固定投资项目,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审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科学合理。
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考虑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企业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防止出现决策失误而造成严重损失。
固定资产常见的舞弊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常见弊端有:盲目购建;预算失控,造成经济损失;资本性支出挤占生产成本;固定资产盘盈不入账;固定资产闲置不处理,造成报废;固定资产残值不入账;虚增(减)折旧,虚列维修费用支出;一,科学的职责分工企业应该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
1、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和审批2、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审批和执行3、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4、固定资产投保的申请与审批5、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与执行6、固定资产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对于这六条规定,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理解:有关固定资产的主要业务有1、编制资本预算;2、购置固定资产;3、验收固定资产;4、保养和维修;5、折旧;6、盘点;7、报废与清理;(1)、固定资产的需求应由使用部门提出。
采购部门、企业内部的建筑或建设部门一般无权首先提出采购或承建的要求。
(2)、资产请购或建造的审批人应与请购或建造要求提出者分离;(3)、资本预算的复核审批人应独立于资本预算的编制人;(4)、固定资产的验收人应同采购或承建人、款项支付人职务分离;(5)、资产使用或保管人不能同时担任资产的记账工作;(6)、资产盘查工作不能只有使用、保管人员或只有负责记账的人员来进行,应由独立于这些人员的第三者共同参加。
(7)、资产报废的审批人不能同时是资产报废通知单的编制人。
二、科学规范的决策过程(一)预算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生产经营发展目标等因素拟定固定投资项目,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审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科学合理。
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考虑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企业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防止出现决策失误而造成严重损失。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主要风险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主要风险点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公共财务和国家资产的安全管理。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对于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种种风险点,如资产丢失、浪费、损毁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财务状况。
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包括但不限于:资产台账不完整、资产盘点不及时、资产流转不规范、资产保护不力等。
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导致了资产的损失和减值,也影响了单位的形象和运行效率。
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和控制,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旨在引起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重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保障国家资产安全。
【背景介绍】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固定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单位运转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确保资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风险点,如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盘点不及时、资产使用监管不到位等,这些风险点可能导致资产流失、损坏或被盗,进而影响单位正常运转。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可以帮助单位对存在的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盘点与清查、加强资产使用监管和固定资产保护与维护等对策的提出和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风险,保障单位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及对策,旨在为行政事业单位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政策制定存在弊端(1)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未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
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 号),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不实行“收支两条线”。
即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归本单位所有,有资产可供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单位,收入充足,各项福利待遇较好,没有资产可供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单位经费紧张,甚至正常运转都会出现困难,单位自筹收入部分往往成为权利寻租的途径。
(2)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缺乏有效监管。
根据《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在800 万元人民币以上(含800万元)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资产单项或批量价值在800 万元以下的,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报财政部备案。
由财政部门负责审批的事项规定价值较高,部门自主权较大,而且未规定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的途径和方法,出租同样的国有资产价格却相差悬殊,往往成为利益输送的链条。
3)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缺乏有效监管。
根据《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单项或批量价值(账面原值,下同)在8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800万元)的,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 单项或批量价值在800万元以下的,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报财政部备案。
由财政部门负责审批的事项规定价值较高,未明确规定对外投资的范围,部门自主权较大,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兴办企业,通常是“一班人员、两块牌子”,事业单位人员同时在企业兼职,不可避免出现大量的关联方交易、领导干部在企业中报销个人支出等行为,往往成为为领导干部谋利的手段。
(二)内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1)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主要风险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主要风险点及对策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组织等,管理固定资产是其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较长、价值较高的不易转换为现金的资产,如房屋、土地、机器设备等。
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仅是对单位财产的保护,还能够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为单位的发展和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风险点,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避免损失和风险发生。
下面将从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以及相关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1. 购置风险:固定资产的购置是资产管理的第一步,如果在购置环节存在风险,后续的管理工作就会面临困难。
购置风险主要包括资金使用不当、采购方式不规范、合同管理不严格等问题。
2. 使用风险: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受意外损坏、设备老化等问题,影响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
使用人员的管理和规范使用也是使用风险的主要来源。
3. 维护风险: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是保证资产长期有效使用的重要环节,但维护保养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增加了管理风险。
4. 更新风险:固定资产更新换代是保持固定资产价值的关键,如果更新不及时或者选型不当,会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下降,增加了管理风险。
5. 盘点风险:固定资产盘点是保证资产数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如果盘点不及时、不准确,会影响到资产的真实情况和管理。
6. 报废风险:固定资产的报废是其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报废管理不规范、程序不严密,容易出现非法流失资产等问题。
以上述风险点只是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部分,实际工作中还可能存在其他的风险点。
要想对这些风险做出有效的应对,就需要在日常管理中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对策措施1. 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预防风险的基础。
制度应包括资产购置、使用、维护、更新、盘点、报废等全过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程序。
20种常见固定资产舞弊
20种常见的固定资产舞弊忖@口@80/卜@版: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
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1.购入固定资产质次价高,采购人员捞取回扣企业采购人员为了捞取回扣,与卖方合谋,购买质次价高的物品,造成企业不当损失。
如:某企业采购人员为企业采购电脑10台,该电脑市场价为每台6000元,销货方同意给采购人员6%的回扣,而故意抬高价格,每台以6500元成交。
购货单位付款65000元,采购人员得回扣3900元,装入自己腰包。
2.固定资产运杂费,掺入了旅游参观费固定资产的原值包括买价、包装费、保险费、运输费、安装成本和缴纳的税金。
有的企业将不属构成固定资产价值的支出也记入了固定资产的价值,虚增了固定资产价值。
如:企业购买捷达汽车一部,车款23万元,计价时将请客送礼、游山玩水等费用全部计入该项固定资产运杂费,加大了固定资产价值。
3.运杂费用张冠李戴,人为调节安装成本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将固定资产的买价、运杂费、安装费等都先计入在建工程,当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将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运杂费列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安装成本中,从而人为调节了固定资产的价值。
如:某机械厂购入一部货车价值150 000元,运杂费3 000元。
同时该厂又购机床1台,价值100 000元,运杂费2000元。
该机床需要安装。
但该机械厂实行运输队单独核算。
企业为了照顾运输队的利益,将汽车运杂费计入生产设备安装成本,使外购机床的成本由原来102000元变成105 000元,人为调整了外购机床与货车的原价。
固定资产的舞弊形式探讨
财务处
公司logo及名称
西安西电高压套管有限公司
▲什么是固定资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 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 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通常我们认为固定资产 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 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
公司logo及名称
西安西电高压套管有限公司
▲提取折旧费挂待摊费用,虚增当年利润
(1)交用固定资产不办决算手续, 少提折旧。
(2)在建工程提前报决算, 多提折旧。
(3)房屋、建筑物以外的不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 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4)交用的固定资产, 当月计提折旧;停用固定资产, 当月不 提折旧。
▲固定资产盈亏, 不作账务处理
公司logo及名称
西安西电高压套管有限公司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舞弊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 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 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 期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 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人营业外 支出。
(5)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补提折旧。
公司logo及名称
西安西电高压套管有限公司
▲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舞弊
(1)固定资产盈亏, 不作账务处理 (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计入其他收入。 (3)固定资产盘亏, 冲减资本金。 (4)固定资产变价收入不入账, 私设小金库。
公司logo及名称
西安西电高压套管有限公司
公司logo及名称
西安西电高压套管有限公司
▲固定资产计价的舞弊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舞弊与应对对策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舞弊与应对对策百有免费在线资料库(lunwen118 )收集会计舞弊是一种以猎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纳欺诈性手段有意谎报财务事实的行为。
会计舞弊通常包括:伪造或变更会计资料,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的结果,无中生有编造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虚假披露会计政策等。
一、会计舞弊的形式1.收入方面的舞弊手法。
(1)业务收入活动在往来款挂账。
有些单位利用应收、应对等往来科目收支项目纷杂,临时挂账户头多,有的账项结算不及时,长期得不到清理,检查监督难度大等特点,将各种业务收入挂账往来款,并进行各种违纪违规支出;(2)多收、少收、乱收各项收费。
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不顾国家三令五申,凭借手中的职权,自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畴,提高收费标准;有的钻改革的空子,将取消的行政性收费项目转成下属事业单位的服务性收费项目;有的事业性收费未按国家行政性事业性收费治理方法上缴财政部门,隐瞒、截留了事业性收费,为本单位谋福利;(3)挤占、挪用、截留各项事业经费搞基建工程。
事业费分为正常经费和专项资金。
在各类事业费的使用、治理中,挤占、挪用、截留各种专项资金进行基建投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 .支出方面舞弊手法。
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类项目舞弊的目的要紧在于利用一切方法使其不合规定的支出项目合法化。
其舞弊手法包括以下几种:(1 )从社会上购买假发票,购置虚假支出项目从而达到列支非法支出的目的。
一些无法通过招待费列支的项目,只有通过从社会上购买假发票,通过虚假支出项目来列支;(2)把下属部门转设成公司,使行政事业单位的某些不合理支出由下属公司列支。
有些单位改变做法,在单位下面成立公司,使行政事业单位的某些不合理支出由企业列支。
3.其他舞弊形式。
除收入、支出项目的舞弊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舞弊种类还包括以下几种:(1)套取现金,私分公款,贪污公物。
用各种名目虚开发票,以私人小企业、个体经营者银行无账户为由采纳现金支付,套取现金或购买超市购物券发放职工作福利费及补助是其常见手段之一。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疑点难点解析——基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疑点难点解析——基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宋兴国淄博市财政综合服务中心摘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1年2月1日由国务院公布,自2021年4月1日起施行。
《条例》要求加强资产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做到资产核算准确、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为有效推进资产共享共用工作打好基础。
本文首先对政府会计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点做出解读,在此基础上结合政府会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实务中与《条例》要求相比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疑点难点,以实际业务为例,分步骤详细说明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相关核算方法。
实务中,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岗位应该沟通顺畅,两者应定期对账,保持数据一致并实现同步更新。
关键词:行政事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职业判断引言《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将政府会计固定资产定义为“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准则》规定某些物资单位价值虽未达到固定资产的规定标准,但是其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如果这样的物资属于“大批同类”,则应当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
如何界定“大批同类物资”的标准,在实务中有常见三种做法,如表1所示:以“单批采购金额在X元以上”为界定标准,做法二以“单价在X元之上且单批采购金额在X元以上”为界定标准,做法三以“单价在X元之上且单批采购数量在X件以上”为界定标准。
出于简化核算和管理的目的,本文比较认同“单价+批量金额”的界定标准,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重要性原则,由资产管理部门与会计管理部门商定单位价值标准及批量金额标准,将同时符合要求的物资确认为固定资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符合单位固定资产界定标准的“大批同类物资”,在之后取得时,无论批量大小皆应该确认为固定资产,符合可比性原则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主要风险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主要风险点及对策【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但也存在许多风险点。
资产登记不及时可能导致信息不准确,影响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资产使用管理不规范容易造成资产浪费和损失。
资产处置不清晰可能引发资产流失和纠纷。
资产监管措施不到位和资产损耗评估不准确都会增加管理风险。
为应对这些风险,建议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加强资产监管与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风险,保障单位资产安全与稳定运行。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点,对策,资产登记,资产使用管理,资产处置,资产监管,资产损耗评估,信息化建设,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监管,风险评估。
1. 引言1.1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主要风险点及对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涉及到资产登记、使用管理、处置、监管以及损耗评估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风险点,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解决。
本文将就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主要风险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风险点,其中包括资产登记不及时、资产使用管理不规范、资产处置不清晰、资产监管措施不到位以及资产损耗评估不准确等问题。
这些风险点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单位资产管理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资产流失或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上述风险点,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系统和技术手段,实现资产信息的实时更新和监控。
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资产的登记、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还需要加强资产监管与风险评估,定期对资产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综合性的措施和有效的管理手段,行政事业单位才能够有效应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点,确保资产安全和有效利用。
会计经验:什么是固定资产增加业务常见舞弊查证
什么是固定资产增加业务常见舞弊查证(一)购入固定资产常见舞弊 购入固定资产常见的舞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付款中的舞弊,另一个是收物中的舞弊。
1.付款中的舞弊 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昂贵,不同的供货商可能提供不同的价格,其中,最低价与最高价之间有时相差悬殊,这时,以最低价付款,以最高价要求对方开票,可以由采购者吞并两个价之间差异。
另一种情况是,由购买方多付购物款,由供贷方多给回扣(现金回扣,不在票上反映,不打条子和收据)。
可以看出,在购入固定资产环节的付款中舞弊,在一定程度上是供货方与购货方相关人员串通所引起的,这使查证工作具有较大困难。
此种舞弊,应重防轻查,所谓防,是指建立市场信息搜集与采购分离制度,建立双人选购制,建立招标购建制度,建立购买与付款职责分离制度,并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结算制度,防患于未然。
对付款中舞弊的查证,首先需收集当时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信息,对市场多种价格的平均值进行测算,然后据以评价被审查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格;如果价格差异较大,则有舞弊的嫌疑,应通过内查外调进一步查实。
内查,主要是找执行购买业务的人员个别谈话,询问主管领导的看法,同时,对票据的真实性、票据上金额与付款数额的一致性进行核查。
外调,可以查阅供货方发票存根联与购买方所收发票正本金额是否一致,了解销售的一般折让与回扣,并对原购货的付款情况进行查询,以获得真实信息。
2.收物中的舞弊 常见的问题是,所购固定资产质量比较低劣,虽然可以使用,但使用效率、加工精度等处于下等水平。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供货方的欺诈;购货人与供货方串通提供低质量的固定资产;购货人因缺乏技术知识而未觉察到固定资产存在质量问题。
前两种属舞弊行为,后一种属于过失;第一种行为在检查前可能已显露出来,毋需查证,检查人员主要是查证上述第二种行为。
对供货方与购货人串通而购入低质量固定资产的舞弊进行查证,应做好下述工作: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技术鉴定,确定其质量等级;最好是找有权威的外部机构执行鉴定;审阅购进固定资产的合同,对合同的质量要求是否具有合理性进行评判;以固定资产质量鉴定书与合同规定质量相比较,找出质量的差异。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帐实不符的成因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帐实不符的成因及对策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清理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疏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帐实不符的情况,致使单位财产不清,家底不明,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形成原因:一、上级调拨资产。
上级调拨资产时一般应将该资产的入帐价值也同时转交,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手续不全,只下拨资产而无入帐价值,形成有实物而不入帐情况,或者迟滞转交入帐手续致使财务人员无法及时记账。
二、其他单位赞助资产。
赞助资产一种情况是通常因受助单位不好询问资产价值而无法入帐,或是认为不由本单位出钱购置而未入帐。
另一种情况是关系单位之间受利益驱动,一方向另一方赠送交通工具或设备等。
三、对某些固定资产界定不清,认为是低值易耗品而未入帐。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一般设备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价在800元以上,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产或者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的标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种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但是在实际审计中发现,对于建筑物中的围墙、道路以及图书类、信息网络等已达到规定标准,但没有被认同为固定资产,或认为是低值易耗品,从而没有对其进行正常管理。
四、资产由“小金库”购置。
因小金库资金的隐蔽性,致使由其购置的固定资产也无法上帐。
而且一般这类固定资产都由个人使用,不是公用资产,所以若“小金库”不被发现,其中的资产更是无人知晓,其隐蔽性更强。
五、资产产权不清无法入帐。
这种情况一般存在于上下级或隶属于同一部门的单位之间,因共同出资购置资产而存在产权纠纷。
如某事业单位与其主管局共同出资建造一幢办公楼,完工已使用多年后,却因产权归属问题谁也未将该资产入帐。
另一种情况主要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购置资产时,因财务资料等不规范未及时记账,后因时间流逝、人员变动等原因,无法查清其归属而未入帐,致使其游离于帐外,无人监管。
六、挂账未结转而未入固定资产帐。
一种情况主要是挂往来帐核算或在建工程核算的固定资产,已经投入使用,而财务人员未及时结转账目;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工程未及时结算而无法入帐。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I S51曾151聞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欧阳泽华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 部分,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关系到国家财产的安全。
长期以 来,学校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一样,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 着固定资产验收不规范、账面与实物价值不符、产权管理不 清晰以及固定资产清查执行不力等诸多突出的问题。
面对 国家关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学校应该 从管理理念、管理机构建设、管理制度建设以及管理信息化 建设等多个方面寻找原因,并不断改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原因《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指出,使用期限大于一年,单位价 值达到一定的标准,而且在使用中基本维持原有物质形态的 资产就可以被定义为固定资产。
就学校来说,其固定资产主 要是由土地、教学楼等建筑、教学和实验设备、图书等多个部 分组成。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在我国的国有资产中,行政事 业单位的资产大约占了三分之一,而这其中有近一半是固定 资产。
因此,加强学校等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 重要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其管理才能够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学校是我 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对于固定资产管理 的重视还不够,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利用和保护。
其在固定资 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固定资产验收存在的问题验收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当中的一个重要环 节。
而在当前学校的固定资产验收中存在着验收不规范的 问题。
一是没有制定严密的验收流程,从而在验收的过程中 出现比较随意的管理操作,在验收的过程中没有正规地进行 验收单的填写,在报销单上存在着验收人签字随意,无实物 凭票验收,以及代签等不规范的操作,使得很难通过验收程 序来判断实物和发票的一致性,验收工作无法达到应有的控 制目的。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日益改善,大量现代办公设备的添置,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趋增加,有的还相当庞大,资产总额达到几千万元,甚至是上亿元,但综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管理薄弱现象,这些情况严重阻挠和抑制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并影响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
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固定资产疏于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但通过几年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审计发现:(1)、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
总账与明细账与实物没有严密的稽核关系,有大部分单位只以流水账形式记录,未分门别类按资产性质、类别进行明细登记,账面数与实物数长期不核对,从而导致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以车辆和电脑来说,这些资产与房屋建筑物不同,它们具有很大流动性,如果不是对每辆车和每台电脑建账、设卡,并定期盘点、核对的话,就无法正确反映其购入、使用、处置及其他变动情况,很难保证实际使用数与账面数相一致。
(2)、账外物资比比皆是。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来源已具有多样性,除了按年度预算购置外,还有无偿调拨、捐赠等等,按规定这些固定资产取得后必须登记入账。
但由于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间缺乏沟通,疏于管理,从而导致账外物资的存在。
如有一家行政单位账面车辆数为3辆,而实际使用数却有9辆;另有一家行政单位其实际空调数远大于其账面数,有的出售的车辆在账本上根本找不到,账外物资就成了"断了弦的弓",游离于管理之外,游离于监督之外。
(3)、处置未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是一项重要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按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但事实上仍有部分单位在处置时未办理报批手续,存在随意出售、转让,随意核销现象,而且处置金额也相当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租舞弊的情形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相继进入会计核算中心后,资金、资产在管理上出现了脱节,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意识淡薄、制度不严,致使有些固定资产出租收入不入帐、资产被无偿占用、丢失、毁损等,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产权关系不清、财产账实不符等问题。
各级政府、各监督检查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租的监督管理,警防出租舞弊造成危害。
一、固定资产出租舞弊表现形式
一是私设“小金库”。
有些单位对部分闲置的办公设备、车辆、机械、办公房等设施进行出租,经管人员隐暪出租收入,将出租固定资产的收入私自设立“小金库”。
二是挪用固定资产。
一方面有些单位对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以为不是本单位购入的,就将其转移给别的单位使用,由别的单位转租,坐庄分成收入。
另一方面经管人员利用职权便利将闲置的固定资产出租给关系户使用,不办理任何手续,出租收入不入账。
三是通过操纵固定资产盘点掩盖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在大多数情况下,固定资产存在舞弊,其账面数与实际数是不一致的,为了应付审计或检查,单位往往通过操纵固定资产盘点来掩盖账实不符。
四是将固定资产出租收入既不上缴财政专户又不作为单位其他收入,而是先挂单位暂存款,然后将一部分支出直接通过暂存款科目列支,使单位收支不真实。
五是用租金抵顶在承租方购买的商品或招待费开支。
二、固定资产出租舞弊的原因
一是补充经费不足和职工福利。
有些单位因行政办公经费紧,业务接待费开支困难,直接在“小金库”中列支;有的单位为职工多发福利,将出租固定资产收入设立账外,直接分配给职工作为福利费。
二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只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工作,而忽略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这些单位缺乏规范的资产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在管理上无章可循,资产的领用、保管也无健全的台账或记录,没有进行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工作,为固定资产出租舞弊提供了空隙。
三是监督失控。
有些单位出租部分办公用房,收入不全部进账,直接抵顶了账外的单位招待费、福利费支出,财务部门对本单位租赁收入的应收数、已收数、欠收数,均无完整的台账或记录,对固定资产的租赁监督形同虚设,会计监督失控。
同时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出租没有实施严格的报批或审批手续,造成有的单位收入不入账等现象,致使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失控。
四是经营管理不透明、不公开,造成出租价格不合理,使少数人捞好处,致使出租收入严重流失。
五是少数单位领导政策法律意识淡薄,使用上存在随意性。
三、固定资产出租舞弊造成的危害
一是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出租收入转移或进入账外,造成单位内部的不公平,从而引发单位内部其他问题。
二是滋生腐败。
账外账、“小金库”易引起一个单位或部门及个别人的腐败行为。
三是国家税收流失。
固定资产出租收入不入账,漏缴了房产税、营业税等,从而造成国家税收流失。
四、对固定资产出租舞弊的审计对策
一是充分关注是否存在舞弊的动机。
在分析是否存在固定资产舞弊时,审计人员应重视分析性复核的应用,通过与以前年度进行对比分析,往往能够有效地发现固定资产舞弊的迹象。
二是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
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在得到良好执行的情况下,可以准确提供关于固定资产的数量、型号、金额等一系列数据。
因此,在了解单位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保管、使用等环节进行测试是很必要的。
如果发现单位未能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或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却未能得到有效执行,作为审计人员对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是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
首先应了解历年来该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情况,以前年度账实不符的固定资产、长期未用的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调账频繁的固定资产应列为清查的重点。
清查盘点前应制定一个全面、细致的盘点计划并进行必要的人员、物资准备。
盘点时审计人员不仅要注意固定资产的数量,而且要注意固定资产的存放地点、使用部门等相关因素。
盘点清查应根据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确定,并根据实地盘点和抽查情况决定是否扩大抽查面或对某些资产进行重新盘点。
四是注意审查合同签定的有效时间,同时注意审查收款票据及承租方的票据是否一致,有无开头大尾小票或不开票等。
五、防止固定资产出租舞弊的措施
一是严格审批制度。
资产管理部门要对固定资产出租进行严格的管理,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房屋出租,必须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由主管部门操作。
二是坚持公开操作。
固定资产出租要规定出租期限,要采取公开拍租的形式,不得协议出租,防止暗箱操作。
三是规范收入管理。
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不得私设“小金库”,也不得转入单位食堂、工会等,变相脱离上级部门的监管。
四是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监督检查部门要把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五是建立责任追究制。
对不按程序报批、暗箱操作,收入不纳入财政管理,不执行收支两条线等行为,要追究单位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并将资产管理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考核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