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
什么叫形位公差

什么叫形位公差?形位公差的分类及含义?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1)形状公差:构成零件的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要素之间的实际形状相对与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
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
(2)位置公差:零件上的点,线,面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与理想位置的允变动量。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它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其分类及含义如下: (1)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通常都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 (2)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3)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给出了形状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给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 (4) 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由一个或几个表面形成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称为中心要素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1) 直线度2) 平面度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 3) 圆度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4) 圆柱度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 (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 (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 (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 (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形位公差1,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如何分类,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它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其分类及含义如下: (1)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通常都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 (2)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3)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给出了形状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给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 (4) 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由一个或几个表面形成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称为中心要素. 2,形状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1) 直线度表2-2为几种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标注的方式.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用框格注出,并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箭头指在有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上.一般来说,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被测要素对理想要素允许变动的方向.通常形状公差的框格有两格,第一格中注上某项形状公差要求的符号,第二格注明形状公差的数值. 2) 平面度表2-3为平面度公差要求的标注方式.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 3) 圆度表2-4表示圆度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式. 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4) 圆柱度如表2-5所示,由于圆柱度误差包含了轴剖面和横剖面两个方面的误差,所以它在数值上要比圆度公差为大.圆柱度的公差带是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该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径向距离即为公差值. 3,定向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定向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1) 平行度对平行度误差而言,被测要素可以是直线或平面,基准要素也可以是直线或平面,所以实际组成平行度的类型较多.表2-7中表示出一些标注平行度公差要求的示例.其中,基准符号是用一粗短划线和带圆圈的字母标注,字母方向始终是正位,基准是中心要素时,粗短划线的引出线必须和有关尺寸线对齐. 2) 垂直度垂直度和平行度一样,也属定向公差,所以在分析上这两种情况十分相似.垂直度的被测和基准要素也有直线和平面两种.表2-8是几种垂直度标注的示例. 3) 倾斜度倾斜度也是定向公差.由于倾斜的角度是随具体零件而定的,所以在倾斜度的标注中,总需用将要求倾斜的角度作为理论正确角度标注出,这是它的特点.表2-9举出了一些零件标注倾斜度公差的示例. 4,定位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定位公差有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1) 同轴度同轴度是定位公差,理论正确位置即为基准轴线.由于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不同点可能在空间各个方向上出现,故其公差带为一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体,公差值为该圆柱体的直径,在公差值前总加注符号"φ".表2-10为同轴度公差标注的示例. 2) 对称度对称度和同轴度相似,也是定位公差.但对称度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可以是一直线或一平面,所以形式比同轴度要多.表2-11举出了对称度公差标注的示例. 3) 位置度位置度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偏离其理论位置的结果.理论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决定,所以标注位置度公差要求时,总要标出带框的理论正确尺寸.另外,有位置度要求的要素除线和面以外,还有点的位置.表2-12举出了位置度公差标注的示例.4) 圆跳动圆跳动分径向,端面和斜向三种.跳动的名称是和测量相联系的.测量时零件绕基准轴线回转.测量用指示表的测头接触被测要素.回转时指示表指针的跳动量就是圆跳动的数值.指示表测头指在圆柱面上为径向圆跳动,指在端面为端面圆跳动,垂直指向圆锥素线上为斜向圆跳动.表2-13举出了标注圆跳动的一些示例. 5) 全跳动全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当理想要素是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当理想要素是与基准轴线垂直的平面时,称为端面(轴向)全跳动.表2-13和表2-14中(a),(b),(c)的零件是相同的,但全跳动和圆跳动不同.径向圆跳动只是在某一横剖面测量的跳动量,端面圆跳动只是在端面某一半径上测量的跳动量.径向全跳动在用指示表和被测圆柱面接触测量时,除工件要围绕基准轴线转动外,指示表还得相对于工件作轴向移动,以便在整个圆柱面上测出跳动量.端面全跳动在测量时,工件除要围绕基准轴线转动外,指示表还得相对于工件作垂直回转轴线的运动,以便在整个端面上测得跳动量.对同一零件,全跳动误差值总大于圆跳动误差值. 5,轮廓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形状公差有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根据有无基准要求可分属于形状和位置公差两种,无基准要求的属形状公差,有基准要求的属位置公差.表2-6中表示线,面轮廓度公差标注的几种形式. 6,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 (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 (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 (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 (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 7,公差原则有关的术语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公差原则有关的术语及含义如下: 1) 局部实际尺寸(简称实际尺寸) 在实际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两对应点之间测得的距离,称为局部实际尺寸(线性尺寸),简称实际尺寸. 2) 作用尺寸作用尺寸可以分为体外作用尺寸和体内作用尺寸两种. (1) 体外作用尺寸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外作用尺寸.对于单一被测要素,内表面(孔)的(单一)体外作用尺寸以dfe'表示;外表面(轴)的(单一)体外作用尺寸以dfe表示. 对于给出定向公差或定位公差的关联被测要素,确定其体外作用尺寸的理想面的中心要素,心须与基准保持图样上给定的方向或位置关系.其体外作用尺寸分别称为定向体外作用尺寸(dfe′,dfe′)和定位体外作用尺寸(dfe〃,dfe〃). (2) 体内作用尺寸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内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内作用尺寸. 对于单一被测要素,内表面(孔)的(单一)体内作用尺寸以dfi表示,外表面(轴)的(单一)体内作用尺寸以dfi表示. 3)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和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尺寸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内表面(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以dmv表示,外表面(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以dmv表示,有: 对于内表面(孔) dmv=dm-t○m=dmin-t○m 对于外表面(轴) dmv=dm+t○m=dmax+t○m 对于给出定向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向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mv',dmv'). 4)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和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尺寸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小实效状态.对于给出定向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向最小实体实效状态;对于给出定位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位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 内表面(孔)的最小实体实效尺寸以dlv表示,外表面(轴)的最小实体实效尺寸以dlv表示,有: 对于内表面(孔) dlv=dl+t○l=dmax+t○l 对于外表面(轴) dlv=dl-t○l=dmin-t○l 5) 边界由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称为边界.边界的尺寸是该极限包容面的直径或宽度. ⑴最大实体边界(mmb) 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⑵最小实体边界(lmb) 尺寸为最小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小实体边界. 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 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⑷最小实体实效边界(lmvb) 尺寸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小实体实效边界. 8,独立原则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独立原则就是图样上给定的各个尺寸和形状,位置要求都是独立的,应该分别满足各自的要求. 独立原则是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关系遵循的基本原则. 应用独立原则时,图样上没有加注符号,但应在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注明:公差原则按gb/t4249-1996. 9,包容要求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包容要求(er)是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一种相关要求.它只适用于单一尺寸要素(圆柱面,两反向的平行平面)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关系. 采用包容要求的尺寸要素,应在其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之后加注符号○e. 采用包容要求的尺寸要素,其实际轮廓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寸不超出其最大实体尺寸,且局部实际尺寸不超出其最小实体尺寸. 对于孔dfe≥dm=dmin 且da≤dl=dmax 对于轴dfe≤dm=dmax 且da≥dl=dmin 10,最大实体要求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最大实体要求(mmr)是相关要求中的一种.既可以应用于被测要素,也可以应用于基准中心要素.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应在被测要素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标注符号"○m";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中心要素时,应在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框格内相应的基准字母代号后标注符号"○m". 1) 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而且,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和最小实体尺寸. 对于内表面(孔) dfe≥dmv 且dm=dmin≤da≤dl=dmax 对于外表面(轴) dfe≤dmv 且dm=dmax≥da≥dl=dmin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值是在该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给出的.当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偏离其最大实体状态,即其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误差值可以超出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出的形位公差值,即此时的形位公差值可以增大. 若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其给出的形位公差值为零,则称为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并以"0○m"表示. 2) 可逆要求用于最大实体要求可逆要求(rr)是当中心要素的形位误差值小于给出的形位公差值时,允许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出下扩大尺寸公差. 可逆要求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当其实际尺寸向最小实体尺寸方向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其形位误差值超出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出的形位公差值,即形位公差值可以增大.当其形位误差值小于给出的形位公差值时,也允许其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即尺寸公差值可以增大的一种要求.因此,也可以称为"可逆的最大实体要求". 采用可逆的最大实体要求,应在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加注符号"○r". 3)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基准要素应遵守相应的边界.若基准要素的实际轮廓偏离其相应的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寸偏离其相应的边界尺寸,则允许基准要素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其浮动范围等于基准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与其相应边界尺寸之差.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基准要素应遵守的边界有两种情况: (1)基准要素本身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应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此时,基准代号应标注在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的形位公差框格下方.(2)基准要素本身不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此时,基准代号应标注在基准的尺寸线处,其连线与尺寸线对齐.形位公差是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总称。
形位公差详解以及标注方法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公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公差。
2、形位公差的标注符号无无○无无有或无有或无∥有有有◎有有有有3、形位公差注意事项形位公差带一般解释:某个特性(表面、轴、点、线等)的形位公差是定义为一个区域,这个特性的所有点都包含在这个区域内。
按照该特性的给定公差和它的维数特征,其公差区域是下面中的一个:◆圆内区域◆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两等距线之间的区域◆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两等距面间的区域◆圆柱内区域◆两同轴圆柱之间的区域◆平行六面体之间的区域对于位置公差,必须定义一个基准用于决定公差区域的准确位置。
基准是一个理论上确切的几何特性(像轴、平面、直线等),可以基于一个或者几个基准特性。
除非有更加严格的限制,公差特性可以是公差区域内的任意形状、位置和方向等。
公差的数值t用于线性测量时以相同的单位给出。
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作用于被标注公差特性的整个范围。
定义:定义:直线度Straightness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φ,则公差带是直径为t 的圆柱面的区域被测表面的要素,必须位于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且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直线内。
被测圆柱体内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φ0.08的圆柱面内。
平面度 Flatness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的两平行平面内。
圆度Circularity被测圆柱面任一正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3的两同心圆之间。
被测圆锥面任一正截面上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1的两同心圆之间。
圆柱度 Cylindricity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形位公差详解 含图片说明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线轮廓度
采用线轮廓度首先 必须将其理想轮廓 线标注出来,因为 公差带形状与之有 关。 理想线轮廓到底面 位置由尺寸公差控 制,则线轮廓度公 差带将可在尺寸公 差带内上下平动及 摆动。
公差带形状为两等距曲线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面轮廓度
面轮廓度: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 指标
公差带形状为两等距曲面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面轮廓度(复合轮廓度,美国ASME新标准)
可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平 动 和 摆 动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只 能 上 下 平 动
我国GB标准尙未放入此标注形式。因可用25±0.25来等效替代上格。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平行度
平面度:两平面或者两直线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实际应用:
轴线直线度公差 0.5 0. 75 …… 1
0.5 M
图 78
公差原则
示例(用公差带图解释)
最大实体 原则M
最大实体要求(轴)
19.7 - 20
0.4
0.1 - 0.3 0 +0.1 尺寸
0.1 M
LMS = 19.7
Hale Waihona Puke MMS = 20 MMVS = MMS + t = 20 + 0.1 = 20.1
.
形位公差的定义
定义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 允许的变动全量;形状公差标注无基准
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 — 点、线、面 实际要素 Real Feature — 零件加工后实际存在的要素(存在误差)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 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标注一般需有基 准
什么叫形位公差

什么叫形位公差?形位公差的分类及含义?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1)形状公差:构成零件的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要素之间的实际形状相对与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
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
(2)位置公差:零件上的点,线,面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与理想位置的允变动量。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它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其分类及含义如下: (1)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通常都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 (2)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3)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给出了形状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给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 (4) 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由一个或几个表面形成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称为中心要素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1) 直线度2) 平面度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 3) 圆度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4) 圆柱度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 (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 (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 (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 (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形位公差1,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如何分类,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它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其分类及含义如下: (1)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通常都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 (2)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3)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给出了形状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给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 (4) 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由一个或几个表面形成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称为中心要素. 2,形状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1) 直线度表2-2为几种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标注的方式.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用框格注出,并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箭头指在有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上.一般来说,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被测要素对理想要素允许变动的方向.通常形状公差的框格有两格,第一格中注上某项形状公差要求的符号,第二格注明形状公差的数值. 2) 平面度表2-3为平面度公差要求的标注方式.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 3) 圆度表2-4表示圆度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式. 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 4) 圆柱度如表2-5所示,由于圆柱度误差包含了轴剖面和横剖面两个方面的误差,所以它在数值上要比圆度公差为大.圆柱度的公差带是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该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径向距离即为公差值. 3,定向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定向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1) 平行度对平行度误差而言,被测要素可以是直线或平面,基准要素也可以是直线或平面,所以实际组成平行度的类型较多.表2-7中表示出一些标注平行度公差要求的示例.其中,基准符号是用一粗短划线和带圆圈的字母标注,字母方向始终是正位,基准是中心要素时,粗短划线的引出线必须和有关尺寸线对齐. 2) 垂直度垂直度和平行度一样,也属定向公差,所以在分析上这两种情况十分相似.垂直度的被测和基准要素也有直线和平面两种.表2-8是几种垂直度标注的示例. 3) 倾斜度倾斜度也是定向公差.由于倾斜的角度是随具体零件而定的,所以在倾斜度的标注中,总需用将要求倾斜的角度作为理论正确角度标注出,这是它的特点.表2-9举出了一些零件标注倾斜度公差的示例. 4,定位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定位公差有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1) 同轴度同轴度是定位公差,理论正确位置即为基准轴线.由于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不同点可能在空间各个方向上出现,故其公差带为一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体,公差值为该圆柱体的直径,在公差值前总加注符号"φ".表2-10为同轴度公差标注的示例. 2) 对称度对称度和同轴度相似,也是定位公差.但对称度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可以是一直线或一平面,所以形式比同轴度要多.表2-11举出了对称度公差标注的示例. 3) 位置度位置度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偏离其理论位置的结果.理论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决定,所以标注位置度公差要求时,总要标出带框的理论正确尺寸.另外,有位置度要求的要素除线和面以外,还有点的位置.表2-12举出了位置度公差标注的示例.4) 圆跳动圆跳动分径向,端面和斜向三种.跳动的名称是和测量相联系的.测量时零件绕基准轴线回转.测量用指示表的测头接触被测要素.回转时指示表指针的跳动量就是圆跳动的数值.指示表测头指在圆柱面上为径向圆跳动,指在端面为端面圆跳动,垂直指向圆锥素线上为斜向圆跳动.表2-13举出了标注圆跳动的一些示例. 5) 全跳动全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当理想要素是以基准轴线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当理想要素是与基准轴线垂直的平面时,称为端面(轴向)全跳动.表2-13和表2-14中(a),(b),(c)的零件是相同的,但全跳动和圆跳动不同.径向圆跳动只是在某一横剖面测量的跳动量,端面圆跳动只是在端面某一半径上测量的跳动量.径向全跳动在用指示表和被测圆柱面接触测量时,除工件要围绕基准轴线转动外,指示表还得相对于工件作轴向移动,以便在整个圆柱面上测出跳动量.端面全跳动在测量时,工件除要围绕基准轴线转动外,指示表还得相对于工件作垂直回转轴线的运动,以便在整个端面上测得跳动量.对同一零件,全跳动误差值总大于圆跳动误差值. 5,轮廓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形状公差有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根据有无基准要求可分属于形状和位置公差两种,无基准要求的属形状公差,有基准要求的属位置公差.表2-6中表示线,面轮廓度公差标注的几种形式. 6,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 (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 (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 (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 (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 7,公差原则有关的术语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公差原则有关的术语及含义如下: 1) 局部实际尺寸(简称实际尺寸) 在实际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两对应点之间测得的距离,称为局部实际尺寸(线性尺寸),简称实际尺寸. 2) 作用尺寸作用尺寸可以分为体外作用尺寸和体内作用尺寸两种. (1) 体外作用尺寸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外作用尺寸.对于单一被测要素,内表面(孔)的(单一)体外作用尺寸以dfe'表示;外表面(轴)的(单一)体外作用尺寸以dfe表示. 对于给出定向公差或定位公差的关联被测要素,确定其体外作用尺寸的理想面的中心要素,心须与基准保持图样上给定的方向或位置关系.其体外作用尺寸分别称为定向体外作用尺寸(dfe′,dfe′)和定位体外作用尺寸(dfe〃,dfe〃). (2) 体内作用尺寸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内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内作用尺寸. 对于单一被测要素,内表面(孔)的(单一)体内作用尺寸以dfi表示,外表面(轴)的(单一)体内作用尺寸以dfi表示. 3)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和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尺寸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内表面(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以dmv表示,外表面(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以dmv表示,有: 对于内表面(孔) dmv=dm-t○m=dmin-t○m 对于外表面(轴) dmv=dm+t○m=dmax+t○m 对于给出定向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向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mv',dmv'). 4)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和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尺寸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小实效状态.对于给出定向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向最小实体实效状态;对于给出定位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位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 内表面(孔)的最小实体实效尺寸以dlv表示,外表面(轴)的最小实体实效尺寸以dlv表示,有: 对于内表面(孔) dlv=dl+t○l=dmax+t○l 对于外表面(轴) dlv=dl-t○l=dmin-t○l 5) 边界由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称为边界.边界的尺寸是该极限包容面的直径或宽度. ⑴最大实体边界(mmb) 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⑵最小实体边界(lmb) 尺寸为最小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小实体边界. 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 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⑷最小实体实效边界(lmvb) 尺寸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小实体实效边界. 8,独立原则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独立原则就是图样上给定的各个尺寸和形状,位置要求都是独立的,应该分别满足各自的要求. 独立原则是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关系遵循的基本原则. 应用独立原则时,图样上没有加注符号,但应在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注明:公差原则按gb/t4249-1996. 9,包容要求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包容要求(er)是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有关的一种相关要求.它只适用于单一尺寸要素(圆柱面,两反向的平行平面)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关系. 采用包容要求的尺寸要素,应在其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之后加注符号○e. 采用包容要求的尺寸要素,其实际轮廓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寸不超出其最大实体尺寸,且局部实际尺寸不超出其最小实体尺寸. 对于孔dfe≥dm=dmin 且da≤dl=dmax 对于轴dfe≤dm=dmax 且da≥dl=dmin 10,最大实体要求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标注答:最大实体要求(mmr)是相关要求中的一种.既可以应用于被测要素,也可以应用于基准中心要素.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应在被测要素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标注符号"○m";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中心要素时,应在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框格内相应的基准字母代号后标注符号"○m". 1) 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而且,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和最小实体尺寸. 对于内表面(孔) dfe≥dmv 且dm=dmin≤da≤dl=dmax 对于外表面(轴) dfe≤dmv 且dm=dmax≥da≥dl=dmin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值是在该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给出的.当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偏离其最大实体状态,即其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误差值可以超出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出的形位公差值,即此时的形位公差值可以增大. 若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其给出的形位公差值为零,则称为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并以"0○m"表示. 2) 可逆要求用于最大实体要求可逆要求(rr)是当中心要素的形位误差值小于给出的形位公差值时,允许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出下扩大尺寸公差. 可逆要求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当其实际尺寸向最小实体尺寸方向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其形位误差值超出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出的形位公差值,即形位公差值可以增大.当其形位误差值小于给出的形位公差值时,也允许其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即尺寸公差值可以增大的一种要求.因此,也可以称为"可逆的最大实体要求". 采用可逆的最大实体要求,应在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加注符号"○r". 3)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基准要素应遵守相应的边界.若基准要素的实际轮廓偏离其相应的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寸偏离其相应的边界尺寸,则允许基准要素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其浮动范围等于基准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与其相应边界尺寸之差.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基准要素应遵守的边界有两种情况: (1)基准要素本身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应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此时,基准代号应标注在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的形位公差框格下方.(2)基准要素本身不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此时,基准代号应标注在基准的尺寸线处,其连线与尺寸线对齐.形位公差是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总称。
形位公差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一、形位公差和形位误差1.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和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
2.形位误差:形状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3、公差带的形状⏹定义:限制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
其主要形状有10种:圆内的区域、两同心圆间的区域、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区域、两等距线间的区域、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圆柱面内的区域、两等距曲面间的区域、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棱柱内的区域、球面内的区域。
⏹作用:体现被测要素的设计要求,也是加工和检验的根据。
⏹表示:形状、大小、方向、位置。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形位误差的评定原则最小条件: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4、形位公差的项目(GB/T1182-1996)对被测要素的形状在公差带内有进一步要求时,应在公差值后面加注相应的符号二、形状公差的项目1. 直线度公差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
1)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公差带图2-21 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公差带2)在给定一个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图2-22 给定一个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1. 直线度公差3)在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图2-23 给定两个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2. 平面度公差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平面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 圆度公差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圆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是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个同心圆间的区域。
4. 圆柱度公差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圆柱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轮廓线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对理想轮廓线对称分布的两等距曲线之间的区域。
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轮廓面的允许变动量,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对理想轮廓面对称分布的两等距曲面之间的区域,理想轮廓面由理论正确尺寸标出。
形位公差介绍

Ø10轴线的形状所允许 的变动全量(Ø0.04mm)
(2).平面度(
)
实际平面形状 所允许的变动 全量(0.05mm)
(3).圆度(
)
在圆柱轴线方向上任一横截面的实际圆所允许 的变动全量(0.02mm)
(4).圆柱度(
)
实际圆柱面的形状所允 许的变动全量(0.05)
(5).线轮廓度(
)
在零件宽度方向,任一横截 面的实际线的轮廓形状所允 许的变动全量(0.04mm)(方 框内的尺寸为理想轮廓尺寸)
三、形位公差简介
1.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基本概念
形状公差是指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 理想性质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是指 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 变动全量。2.形位公差代号来自3.形位公差类型及标注示例
1).形状公差
(1).直线度(—)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 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 全量(0.02mm)
全跳动
1.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时所允许的最大圆 跳动(圆跳动) 2. 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 圆跳动(全跳动)
6、面轮廓度(
)
实际表面的轮廓形状所允许的变 动全量(0.04mm)
2).位置公差
(1).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所允许的 变动全量( 为0.05mm 为0.08mm)
(2).同轴度
对称度
位置度
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全 量( 为0.05mm 为0.3mm)
(3).圆跳动
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
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
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
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公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公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公差(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中文名形位公差外文名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分类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影响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目录1项目符号2测量方法3形状公差4位置公差5定向公差6跳动公差7定位公差8公差图标9注意问题10使用性能11国家标准1项目符号编辑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而位置公差又包括定向公差和定位公差,具体包括的内容及公差表示符号如下图所示:形位公差表示方法形状公差1、直线度符号为一短横线(-),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直线发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2、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3、圆度符号为一圆(○),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4、圆柱度符号为两斜线中间夹一圆(/○/),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形位公差

2、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特点:
1)、当线、面轮廓度是用来控制形状时,它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浮动的。
2)、当线、面轮廓度是用来控制形状和位置时,它是关联要素,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固定的。
3)、当线轮廓度是封闭形状时,它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固定的。
与这个方向垂直的二平面将直线体夹持,用平行二平面的间隔为最小时的间隔(t)来示直线度。
两个平行的平面至少有高低相间的三点接触。为了方便可以投影在与两平行平面垂直
的平面上判断。
相互垂直的二方向的直线度
公差带是正截面为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3)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是直径为t的圆柱面区域内。
当给定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时,是
正截面为公差值t1×t2,且平行于实际轴线
基准面的四棱柱体内的区域。∥0.05A
基准轴线
∥∮0.05 A
当给定任意方向时,是指直径为公实际轴线
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面的圆柱面
内的区域。
∮d基准轴线
A
平行度的误差值就是按与基准平行的理想要素方向,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所构成的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
垂直度
与基准线或基准面的相对关系理论上应为垂直的直线或平面的实际直线形体或平面形体,偏离理论位置的偏差大小叫垂直度。 0.03 A平面方向基准轴线
当给定一个方向的垂直度要求时,
垂直度的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D被测实际表面
且垂直于基准线或基准面的两平
行直线或平面之间的区域。A0.03
0.01 A
当给定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时, 0.02 A
形位公差_

三,形位公差优点
1. GD&T是一种机 械工程的世界语言, 它提供了统一的技 术标准和解释,从 而减少了争议、猜 测和假设。设计、 生产和检测部门均 使用同一种语言进 行工作,因此改善 了各个部门的沟通。
2. GD&T可以使 设计者正确表达 设计意图,并按 照功能尺寸原理 改善设计,从而 提供了更好的产 品设计。
随着人们要求和技术水平 的提高,零件公差就逐步 缩小,产品的可装配性逐 渐成了问题。大约在1920 年,泰勒先生提出了定义 了装配功能要求的“泰勒 原则,它有效地解决了零 件的大小与形状的关系, 从而确保了产品的可装配 性。直至今天,许多功能 检具依然都是按照这个原 则来设计制造的
现在,零件的制造逐渐分包给供应商,设计部门离制造地点越来越远,设计与制 造的随时随地的交流就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而要求的制造公差却又越来越小,零 件的装配性和互换性的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此时,各种定义几何公差的几何语 言的标准就应运而生,随着这些标准的发展、进化、演变及合并,到今天留给我 们的是几何尺寸公差这门世界语的两种方言:ASME Y14.5和ISO 1101,作为定义 公差符号的标准。
全长上直线度 公差0.4。
每25内直线 度公差0.1。
含义 只许中间向材料内凹下 只许中间向材料外凸起 只许从左至右减小 只许从右至左减小 图 11
符号 ( ( ( ( ) ) ) )
3. 通过使用GD&T,可以有两种方法 来增加制造公差,从而降低成本: »a) 在指定条件下(如MMC, LMC),GD&T为产品制造提供了额外 的 补偿公差,这种补偿公差可以有效 节省产品制造费用。
b) 使用功能尺寸原理,公差的 给定只根据产品功能的要求, 这种原则往 往给定了制造较大的公差。这 样避免了设计者由于不知道合 理定义公差 而去复制现有的公差或给定较 小的公差。
形位公差

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包括定向公差 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这类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3项。 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是以特定的检测方式为依据而给定的公差项目。跳动 公差可分为圆跳动与全跳动。 定位公差 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这 类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3项。
(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 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
形位公差标注
(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 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 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 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 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 (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 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
7)如果需要给出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其标注方法如图6所示,其 中图6A。表示被测要素在任一段100mm的长度范围内其直线度的公差值为0。02mm, 图6b表示被测要素上任一 500mm X 500mm的范围内,其表面平面度的公差值为0。 04mm。
8)如不仅给出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同时还要给出全长或整 个要素内的公差值,其标注方法如图7所示,图中框格内的分子表示全长 或整个范围内的公差值,分母表示给定长度或范围内的公差值。
形位公差

1、 形位公差的名称和符号
如下表所示。
分类 名 形 状 公 差
称
符 号 分类 位
分类 定 向
名称 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符号
直 线 度 平 面 度 圆 度
置
定 圆 柱 度 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公 位
同轴度 对称度 位置度
圆跳动 全跳动
差
跳 动
形位公差符号及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示例(表7.11) 直线度
(2)当被测要素是轴线、球心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 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
Φ 0.05
A
ΦD
Φd
(3)同一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共用一条指引
线指向被测要素
(4)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要求,应在公差框格上方用文字说明,或从 同一公差框格引出的指引线画出多个指引线箭头分别指向各被测要素。
2、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用基准符号标注基准要素 (1)当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带有基准字母的短横线应置放在轮廓线或它的 延长线上,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地错开。
(2)当基准要素是轴线、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要素确定的点时,则基准符号中的 短横线与尺寸线对齐。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1
B
B 被测、基准部位为平 面(或线)的标注
示例1: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0.02mm)
圆柱表面上任一 素线必须位于轴向 平面内,距离为公 差值0.02的两平行 直线之间。
示例2: φ 10轴线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φ 0.0径为 公差值Φ0.04的圆 柱面内。
平面度 示例:实际平面的形状允许的变动全量(0.05mm)
被测圆心必须位于以 A、B基准和 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点为圆心,直 径为公差值Φ 0.3的圆的区城内。
形位公差 -简介

b) 当基准要素是是轴线、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的要素确定的点(即 中心要素)时,则基准符号中的线应与尺寸线对齐。
详见GB/T 1182
五
基准 Datum
5.1 基准 — 与被测要素有关且用来定其几何位置关系的一个几何理 想要素(如轴线、直线、平面等),可由零件上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构成。 模拟基准要素 — 在加工和检测过程中用来建立基准并与基准要 素相接触,且具有足够精度的实际表面。 基准要素(一个底面) 模拟基准要素
零件1 零件2
基准
在建立基准的过程中会排除基准要素表面本身的形状误差。 详见GB/T 17851
在加工和 检测过程中, 往往用测量平 台表面、检具 定位表面或心 轴等足够精度 的实际表面来 作为模拟基准 要素。
模拟基准 要素是基准的 实际体现。
5.2 类型
单一基准 — 一个要素做一个基准;
A
2.2 类型
按存在的状态分
实际要素 Real Feature
理想(公称)要素 Ideal Feature
按结构特征分
轮廓(组成)要素 Integral Feature 中心(导出)要素 Derived Feature
按所处的地位分
被测要素 Features of a part 基准要素 Datum Feature
2 x Ø 8 ±0.05
Ø 0.5 M A
2 x Ø 8 ±0.05
Ø 0.5 M A
A
50 ± 0.2
A
50
对于形状公差因无基准而言,所以其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肯定 是浮动的。 公差带的浮动不是无限的,它受该方向的尺寸公差控制。
七
形位误差
7.1 误差 — 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 形状和位置误差(简称形位误差)是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控制对 象。当被测实际要素的误差在公差带内合格,超出则不合格。 在定义和评定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时,必须遵循 最小条件 。
形位公差的概念

形位公差的概念
形位公差是机械制造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要求,它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对零件的形状和位置所允许的偏差范围。
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两个方面,其中形状公差描述了零件的实际形状与理想形状之间的偏差,而位置公差则描述了零件的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之间的偏差。
形位公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对于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形位公差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如果零件的形状和位置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将会导致机械产品的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甚至无法使用。
因此,正确的形位公差控制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其次,合理的形位公差选择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形位公差选择过大,将会导致加工精度降低、材料浪费、能源消耗增加等问题;而如果形位公差选择过小,将会增加加工难度和成本。
因此,根据零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形位公差等级,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正确的形位公差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形位公差选择不当或者应用不当,将会导致大量的零件不合格、返修和报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而正确的形位公差应用能够减少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总之,形位公差是机械制造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要求,对于保证产
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形位公差的要求,合理选择形位公差等级并进行应用,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形位公差

4.形位公差
零件加工后,不仅存在尺寸误差,而且会产生几何形状及相互位置的误差。
圆柱体,即使在尺寸合格时,也有可能出现一端大,另一端小或中间细两端粗等情况,其截面也有可能不圆,这属于形状方面的误差。
阶梯轴,加工后可能出现各轴段不同轴线的情况,这属于位置方面的误差。
所以,形状公差是指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
位置公差是指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
两者简称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项目符号
1)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代号
国家标准GB/T 1182-1996规定用代号来标注形状和位置公差。
在实际生产中,当无法用代号标注形位公差时,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
形位公差代号包括:形位公差各项目的符号,形位公差框格及指引线,形位公差数值和其他有关符号,以及基准代号等。
框格内字体的高度h与图样中的尺寸数字等高。
2)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一根气门阀杆,在图中所标注的形位公差附近添加的文字,只是为了给读者作说明而重复写上的,在实际的图样中不需要重复注写。
形位公差详解-含图片说明

形位公差的定义
▪ 定义
▪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 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
允许的变动全量;形状公差标注无基准
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 — 点、线、面 实际要素 Real Feature — 零件加工后实际存在的要素(存在误差)
▪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 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标注一般需有基 准
4
块规测量 平晶、激光干涉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 平面度
公差带形状为两平行平面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 圆度
▪ 圆度:工件的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 ▪ 实际应用:
1
计量室 圆度、圆柱度仪 、高精度主轴、 调平、调心
2
生产现场 通过检查直径的 变化量(椭圆) 反映圆度的大致 状况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 圆度
公差带形状为两同心圆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 圆柱度
▪ 圆柱度:任一垂直截面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差为圆 柱度;圆柱度误差包含了轴剖面和横剖面两个方面 的误差
▪ 实际应用:
1
2
计量室 圆度、圆柱度仪 、高精度主轴、 调平、调心
生产现场 通过检查直径的 变化量(椭圆、 锥度 )反映圆度 的大致状况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 圆柱度
形位公差简介
1
形位公差的定义
2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3
公差原则
4
特殊标注
形位公差的定义
▪ 形位公差
▪ 由于加工过程中工件在机床上的定位误差、刀具 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不正确、夹紧力和切削力引起 的工件变形、工件的内应力的释放等原因,完工 工件会产生各种形状和位置误差。
▪ 因此机械类零件的几何精度,除了必须规定适当 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外,还须对零件 规定合理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介绍

2)平面度
平面度表示面的平整程度,指测量平面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 平面的偏差,一般来讲,有平面度要求的就不必有直线度要求了,因 为平面度包括了面上各个方向的直线度。
⑵.端面圆跳动
标注释义:被测端面绕基准D(图 中零件的轴线)旋转一周时,端面 的任一点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 0.1,如下图所示,端面的移动范 围必须在相距为t(t=0.1) 的两面 之间。
区别:径向圆跳动测 量的是圆柱外表面随 圆柱绕基准的转动产 生的径向跳动,而端 面圆跳动测量的是圆 柱的端面产生的轴向 跳动。
4)位置度
位置度,用于形容测量点或线与其理论所在位置的偏差,公差带即为 该偏差的大小
标注释义:左图中表示位置度的箭头所指点必须位于以公差值0.3为 直径的圆内(φt=φ0.3),该圆的圆心位于相对基准A和B(基准直 线)所确定的点的理想位置上,即距A面68,距B面100,公差带范 围如右图。
5)同轴度《同心度》
图10 径向圆跳动与径向全跳动
4.2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跳动
端面圆跳动的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
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
度为t的圆柱面区域(见图11a)。
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距
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见图
11b)。
图11 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跳动
显然端面圆跳动仅仅是端面全跳动的一部分,
79.9mm 80.1mm的 两个同心圆之间)。图4a与图4c标注的效果实际是一 样的。
众所周知,包容原则应用于单一要素时能综合控制圆柱 孔或轴的纵、横截面的各种形状误差,其中包括圆度 误差。所以标注了线轮廓度就可以完全控制圆度误差, 而不必标注圆度,即线轮廓度可以取代圆度使用。
形位公差的概念

形位公差的概念1、形位公差的概念?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它是针对构成零件⼏何特征的点、线、⾯的⼏何形状和相互位置的误差所规定的公差。
2、⼏何要素按不同的⾓度分类?1、按存在的状态分为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2、按结构特征分为中⼼要素和轮廓要素3、按所处地位分为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4、按功能关系分为单⼀要素和关联要素3、形状公差和形状公差带的定义?形状公差是指单⼀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带是限制实际被测要素形状变动的⼀个区域。
4、形状误差及其评定准则?形状误差是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最⼩条件—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变动量为最⼩。
5、位置公差和位置误差的含义?位置公差是关联提取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误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变动量,理想要素的⽅向或位置由基准确定6、定向公差的定义,它主要包含哪三项?定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有平⾏度、垂直度和倾斜度三项。
7、定位公差的定义,它主要包含哪三项?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有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三项。
3.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评定形状误差时,⼀定要⽤最⼩包容区域法。
(×)2.位置误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实际基准的变动量。
(×)3.独⽴原则、包容要求既可⽤于导出要素,也可⽤于组成要素。
(√)4.最⼤实体要求、最⼩实体要求都只能⽤于导出要素。
(√)5.可逆要求可⽤于任何公差原则与要求。
(×)6.若某平⾯的平⾯度误差为f,则改平⾯对基准平⾯的平⾏度误差⼤于f。
(√)3.4 解释题3.4图中各项⼏何公差标注的含义,填在题3.4表中序号公差项⽬公差带形状公差带⼤⼩解释(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及要求)①圆柱度同⼼圆柱半径差0.01 连杆轴颈圆柱⾯的圆柱度公差为0.01mm②圆跳动同⼼圆环半径差0.025圆锥⾯对主轴颈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25mm③对称度与基准对称分布的两平⾏平⾯距离0.025键槽中⼼平⾯对圆锥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5mm④圆柱度同⼼圆柱半径差0.006两处主轴颈圆柱⾯的圆柱度公差为0.01mm⑤圆跳动同⼼圆环半径差0.025两处主轴颈圆柱⾯对两端中⼼孔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25mm⑥平⾏度圆柱体直径φ0.02 连杆轴颈轴线对主轴颈公共轴线的平⾏度公差为φ0.02mm。
形位公差

五. 形位公差带
c、 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直线度公差带是正截面为公差值t1*t2 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如图表示三棱尺的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2mm垂直方向距 离为公差值0.1mm的四棱柱内。
五. 形位公差带
d、 给定一个方向或给定两个方向由设计者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来确定。 例如,车床床身的导轨是用于大拖板纵向进给使进给时起导向作作用。为了 保证导向精度,对平导轨只需给定垂直方向的直线度公差,而对于三角导轨, 除了给定垂直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外,还需要给定水平方向的直线度公差。
为避免混淆,标准规定不许采用E、I、J、M、O、P、L、R、F等字母。
四. 形位公差的标注
单一基准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公共基准由横线隔开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如果是多基准,则按基准的优先次序从左 到右分别置于各格: 基准也要注意区分 轮廓要素和 中心要素。
四. 形位公差的标注
① 对于位置公差还需要用基准符号及连线表明被测要素的基准要素,此时 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
四. 形位公差的标注
注意: ① 公差值 如果公差带形状为圆形或圆柱形,公差值前加注φ ; 如果 是球形,加注Sφ 。 ② 基 准 单一基准用大写表示;公共基准由横线隔开的两个大写字 母表示;如果是多基准,则按基准的优先次序从左到右分别置于各格。 ③ 指引线 用细实线表示。从框格的左端或右端垂直引出,指向被测 要素。指引线的方向必须是公差带的宽度方向。
一. 形位公差的概念
一. 形位公差的概念
3、要素分类: ① 按结构特征分:轮廓要素、中心要素; 1)轮廓要素:构成零件轮廓的可直接触及的点、线、面。 2)中心要素:不可触及的,轮廓要素对称中心所示的点、线、面。 ② 按存在状态分:实际要素、理想要素; 1)理想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没有任何误差的要素,设计时在图样上表 示的要素均为理想要素。
形位公差详解

William Liu Nov.2005形位公差概述1、定义形位公差:是表示零件的形状和其相互间位置的精度要求。
2、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分类形位公差:☹形状公差:A:直线度;B:平面度;C:圆度;D:圆柱度;E:线轮廓度;F:面轮廓度。
☹位置公差:A:定向公差:a:平行度;b:垂直度c:倾斜度。
B:定位公差:a:同轴度;b:位置度;c:对称度。
C:跳动:a:圆跳动;b:全跳动。
1形狀公差•形状公差的特点:可将其分成两组•1、直线度、平面度、园度、圆柱度:•特点:都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浮动的;•公差带方向为形位误差安最小区域法所形成的•方向一致。
•2、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特点:•1)、当线、面轮廓度是用来控制形状时,它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浮动的。
•2)、当线、面轮廓度是用来控制形状和位置时,它是关•联要素,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固定的。
•3)、当线轮廓度是封闭形状时,它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固定的。
直線度公差1、定义:直线度是用来限制被测实际直线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2、平面上的直线度公差带是夹在距离为公差值的两条理想的平行线之间的区域。
0.01f=0.01空間直線度公差3、空间的直线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Ф0.04mm的圆柱面内区域。
Ø0.04Ø0.04平面差公差1、定义:平面度是用来限制实际平面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0.012、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0.01mm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
圓度公差0.05f =0.052、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0.05mm 的两同心园之间区域。
1、定义:圓度是限制回转体的正截面或过球心的任意截面轮廓圓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圓柱度公差1、定义:圆柱度是综合限制圆柱体正截面和纵截面的圆柱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0.052、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0.05mm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区域。
1、定义:是限制平面曲线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如:钻床的主轴与工作台之 间若不垂直,则加工的孔与端面亦 有 垂直度误差。
图 7
又如:多孔钻模因钻套孔心距的误差,使零件上加工出的成 组孔产生位置度误差。同样,多孔的冲模也会由于模具的误差使 零件的成组孔产生位置度误差。 上述例子举了影响形位精度的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根据 具体加工条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以消除 或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来满足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要求。
GB 11337 - 89 平面度误差检测 GB 13319 - 91 位置度公差 所有这些标准的贯彻和实施,都对振兴我国的机械工业、提高
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为遵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我国又制、修订了 一些形位公差国家标准。即: 《GB/T 1182-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符号和图 样表示法》等效采用《ISO 1101:1996》代替 《GB 1182-80》 和《GB 1183-80》。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等效采用 《ISO 2768:1989》代替 《GB 1184-80》。 《GB/T 4249-1996 公差原则》等效采用《ISO 8015:1985》 代替 《GB 4249-84》。 《GB/T 16671-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 体要求和可逆要求》等效采用《ISO 2692:1996》。 《GB/T 16892-1997 形状和位置公差 非刚性零件注法》等效 采用《ISO 10579:1993》。
美国标准的演变过程 ASA Y14.5 - 1957 ANSI Y14.5 - 1966 、1973 ANSI Y14.5M - 1982 DIMENSIONING AND TOLERANCING ASME Y14.5M - 1994 DIMENSIONING AND TOLERANCING
通用汽车(GM)的演变过程 A - 91 - 1989 (等效采用ANSI Y14.5M - 1982 ) A - 91 - 1997、2001、2004 GLOBAL DIMENSIONING AND TOLERANCING ADDENDUM (等效采用ANSI Y14.5M 1994 ) A-91-2001前版本,为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共 同会签发布,2004版本为通用单独发布。 注:本简解中的不少插图借用GM标准A-91的图样。
1.2 形位误差产生的因素 由于加工过程中工件在机床上的定位误差、刀具与工件的相 对运动不正确、夹紧力和切削力引起的零件变形、工件的内应力 的释放等原因,完工零件会产生各种形状和位置误差。 形状误差 例如:在车削圆柱表面时,刀具运动方向与零件旋转轴线不 平行, 会使完工零件表面呈圆锥形。
图2
又如:在车削以顶针支承的细长轴时,切削力使完工零件表
美国的“ASME Y14.5M Dimensioning and Tolerancing – 尺寸和公差的规定”和GM公司的 “Global Dimensioning and Tolerancing - 全球的尺寸和公差的规定”。标准中包含有尺寸 标 注方法(属我国技术制图标准)与几何公差(属我国形状和位置 公差标准)两大部分。其中尺寸标注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无技术 含量,且与我国的GB标准基本相同,故本次不作介绍。下面仅 美国和GM的新标准和我国的形位公差标准都等效采用了国际 对“形状和位置(几何)公差”部分,作一简要的、基础的讲述。 标准(ISO),所以绝大多数的内容是相同的。但由于我国的形 位公差标准体系分类、名词术语容易理解并便于自学,且国内供 应商也较熟悉,故下面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基本上按我国标准 的名词术语来介绍形位公差标准。当某些名词术语及内容上两国 的标准有所区别时,会特别加以说明。
前言
形位公差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早期,在工业 生产比较落后的时代,加工相互配合的零件要采用配作的方法。如 加工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先加工孔,然后按照孔的尺寸加工轴,使
其符合装配要求。显然,这样加工出的零件不能互换,故当时两个
零件能否互相配合是主要矛盾,形位公差还未提到议事日程。 1840年开始采用通规,1870年后在使用通规和止规的基础上, 采用了把零件的尺寸规定在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之间的原
轴线
素线 图 8
球心
形位公差研究对象就是要素,即点、线、面。
2.2 类型 A) 按存在的状态分:
实际要素 Real Feature — 零件加工后实际存在的要素(存在误差)。
实际要素是按规定方法,由在实际要素上测量有限个点得到 的实际要素的近似替代要素(测得实际要素)来体现的。 每个实际要素由于测量方法不同,可以有若干个替代要素。
关联要素 Related Feature — 与其它要素具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功能关系是指要素间某种确定的方向和位置关系,如垂直、平 行、同轴、对称等。也即具有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
关联要素
0.1
A
2.5 0.2
面呈 鼓形。
图 3
又如:在车削由三爪卡盘夹紧的环形零件内孔时,会因夹紧 力使完工零件内孔变形呈棱圆形。
图 4
位置误差 例如:由于夹具的刚性较差(图 5) ,刨削时产生变形, 使角铁的侧面呈不垂直。
图 5
图 6
又如:由于夹具力的作用位置选择不当(图 6),使零件变 形。加工时两轴线平行,松开夹具后零件恢复原来状态,两轴线 呈不平行。
《GB/T 17773-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 延伸公差带及其表示法》 等效采用《ISO 10578:1992》。 《GB/T 17851-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等效 采用《ISO 5459:1981》。 《GB/T 17852-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 轮廓的尺寸和公差注法》 等效采用《ISO 1660:1982》。 《GB/T 18780.1-200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要素 1部分:基本术语和定义》等效采用《ISO 14660-1 : 1999》。 《GB/T 13319-2003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 位置度公差注法》等效采用《ISO 5458: 1998》代替 《GB/T 13319-1991》 。 《GB/T 1958-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 公差 检测规定》代替《 GB 1958-1980》。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体系。
导出(中心)要素 Derived Feature — 由一个或几个实有(轮廓) 要素得到的中心点(圆心或球心)、中心线(轴线)或中心面。
圆锥面
圆柱面
圆台面
球面 轮廓要素
轴线
素线
图 9
球心
中心要素
导出(中心)要素不能直接获得,需进一步分析后才可得到。
C) 按所处的地位分: 被测要素 Features of a part — 图样上给出了形位公差要求 的要素,为测量的对象。
8.位置度与轮廓度
位置度 轮廓度
2.要素
9.几个专用符号 F
P T 问题的提出 有关术语 公差原则
3.符号
6.公差带
定义 特征
10.公差原则
7.误差
定义 形状误差 定向误差 定位误差 跳动
4.标注
11.附录 12.图例 结束语
一
1.1 概况
因此机械类零件的几何精度,除了必须规定适当的尺寸公 差、表面粗糙度和波纹度要求以外,还须对零件规定合理的形 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休
息
二
2.1 定义
要素 Feature
要素(几何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 — 点、线、面。 任何零件不论其复杂程度如何,它都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
圆锥面 圆柱面 圆台面 球面
H±△H L±△L
图1
如图1所示,L和H的尺寸公差再小,但垂直度仍无法控制。形 位公差随着尺寸公差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而发展起来了。 1950年起英、加拿大、美三国颁布了用文字说明标注的形位公 差标准(BS 308-1953、CSA B78.1-1954、ASA Y14.5-1957)。
同时(1950年)美国军用标准MIL – STD - 8提出了框格注法 以供使用,并提出了一系列符号。这些符号和注法,为以后的国际 标准打下了基础。 1958年ISO发布了关于形位公差框格注法的标准推荐草案,第 一次向世界各国推荐框格注法。紧接着各国纷纷修订本国标准。 1969年ISO颁布了ISO/R 1101-1969《形状和位置公差第1部分 概述、符号、图样标注法 》。该标准规定了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框格 代号注法。 我国在1959年颁布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GB130-59 《机械 制图 偏差的代号及其注法》中规定了形状和位置偏差的注法。用 文字和符号两种方法标注。符号是采用原苏联标准。但各企业很少 采用,极大部分仍用文字说明。
测量误差越小,测得实际要素越接近实际要素。
理想要素 Ideal Feature — 理论正确的要素(无误差)。 在技术制图中我们画出的要素为理想要素。理想轮廓要素用 实线(可见)或虚线(不可见)表示;理想中心要素用点划线表示。
B) 按结构特征分:
实有(轮廓)要素 Integral Feature — 表面上的点、线或面。
GB 1184 - 80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的规定 GB 1958 - 80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为了在企业很好地全面贯彻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国家标准,80年
代初期国内举办了大量的培训班,普及这四个标准。并要求自86年
起,新产品图样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必须采用框格代号注法,不可用 文字说明法。否则新产品鉴定将不被通过。
此后,我国又相继颁布了以下配套国家标准。为: GB 4249 - 84 GB 4380 - 84 GB 7234 - 87 GB 7235 - 87 GB 8069 - 87 公差原则 确定圆度误差方法 二点、三点法 圆度测量术语、定义及参数 确定圆度误差方法 半径变化量测量 位置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