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皮肤性病鉴别诊断
医学复习资料:几种常见皮肤性病鉴别诊断

尖锐湿疣
扁平湿疣
病原体
人乳头瘤病毒
梅毒螺旋体
外观及分布
白色或粉红,乳头状疣物,可有蒂,表面粗糙不平,分布不对称
红褐色,扁平斑块,基底宽而无蒂,表面较光滑,分布对称
醋酸白试验
阳性
阴性
梅毒血清试验
阴性
阳性
疣体取材暗视野
无TP
有TP
凹空细胞
有
无
硬下疳和生殖器疱疹的鉴别
病原体
TP
HSV-2
潜伏期
较长,2-4周
较短,2-14天
外观
圆形硬结,表面溃疡,境界清楚,周边有水肿而隆起
小水疱,破溃后有糜烂、溃疡,境界不清,周边无水肿隆起
数量
多为单个
多个,簇集
质地
软骨样硬度
质软
疼痛
无
有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单侧,无痛
双侧,肿痛
梅毒血清反应
阳性
阴性
皮损暗视野显微镜
可见TP
无TP
皮损刮片细胞涂片
无多核巨细胞及嗜酸性包涵体
班贴试验
常阴性
常阳性
男性淋病和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鉴别
男性淋病
男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病原体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
潜伏期
较短,2-10天
较长,1-3周
自觉症状
尿道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尿道刺痒、刺痛或烧灼感,少有尿频尿急
尿道分泌物
脓性,量多
浆液性,量少
糊口现象
无
可有
治疗
头孢曲松
大环内酯类
有多核巨细胞及嗜酸性包涵体
急性湿疹和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
皮肤病总结

病毒性皮肤病1、单纯疱疹:簇集性水疱,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
一般潜伏期为2-12天,平均6天。
人是SHV(DAN病毒)唯一宿主。
疱疹性湿疹又名Kaposi水痘样疹,常发生于患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婴幼儿,常由HSV-1所致。
2、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双链DNA)引起,眼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计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N及听N所致。
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Ramsay-Hunt综合征。
3、麻疹是由副黏病毒中的病毒引起,飞沫传播、呼吸传染。
第2-3天出现口腔“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可靠诊断。
麻疹减毒活疫苗8个月以上未患麻疹者可接种。
4、风疹由副黏病毒中的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传染。
是一种大的RNA病毒。
前两天有倦怠、咽痛伴低热,开始在面部、颈部有暗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几天后发展到躯干和四肢,枕后淋巴结肿大,20%软腭上出现散在暗红色斑疹或紫癜。
5、、Kaposi水痘样疹:原有遗传过敏性皮炎或湿疹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HSV-A6)或牛痘病毒而发生的皮肤病。
多在婴儿或儿童,潜伏期平均10天。
密集发亮扁平水疱很快转为脓疱,疱中央有脐窝,周围有红晕。
皮疹发出2-3天有发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
6、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双链DNA)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
病理均以颗粒层、棘层上部,细胞空泡化和电镜下核内病毒颗粒为共同特征。
可伴有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生等。
扁平疣有同形反应,表皮上部有空泡细胞。
7、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电镜检查核内包涵体有乳头多瘤空泡病毒颗粒。
9、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及肠道病毒有关,飞沫传播,可发生4样皮疹,对症抗病毒如吗啉胍、板蓝根等。
10、风疹:福黏病毒中的风疹病毒引起,呼吸道产染病,大的RNA病毒。
11、幼儿急疹:突发高热无皮疹,热后皮疹出现。
皮肤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皮肤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最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部位之一。
因此,皮肤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正确的皮肤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皮肤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皮肤病诊断1. 仔细询问病史在进行皮肤病诊断时,首先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症状表现、病程等情况。
通过患者的描述,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以缩小诊断范围,提高诊断准确率。
2. 仔细观察皮肤表面医生在进行皮肤病诊断时,要仔细观察皮肤表面的情况。
包括局部皮肤颜色、纹理、温度、触感等,还要注意有无脱屑、溃疡、结痂等病变。
通过观察,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皮肤病的类型,为进一步诊断提供线索。
3. 进行皮肤病相关检查除了仔细观察皮肤表面外,医生还可以进行皮肤病相关检查,如皮肤组织活检、血液检查、皮肤菌培养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认诊断,排除其他疾病,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二、皮肤病鉴别诊断1. 鉴别不同类型皮肤病在进行皮肤病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鉴别不同类型的皮肤病。
有些皮肤病症状相似,容易混淆,医生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鉴别,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 区分真菌感染和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细菌感染是常见的皮肤病,两者症状相似,但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医生在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根据病变的部位、性质、病程等特点,区分真菌感染和细菌感染,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3. 区分炎症性皮肤病和免疫性皮肤病炎症性皮肤病和免疫性皮肤病在临床上常常难以区分,但治疗方法却完全不同。
医生在鉴别诊断时,需要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清免疫学指标、皮肤组织活检等方法,确定疾病类型,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总结:皮肤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医生在进行诊断时要仔细询问病史、观察皮肤表面、进行相关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在鉴别诊断中,医生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区分不同类型的皮肤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皮肤真菌病的鉴别诊断

湿疹甲、 扁平苔藓 甲等。皮肤癣菌 甲感染需 与许 多
其 它原 因感 染 的 甲疾病 相 鉴 别 , 如 酵母 菌 、 霉 菌 或 细 菌感 染 。因此 , 对 于 病 因未 确 定 的 甲疾 病 患 者 应 当
进行 直 接镜 检 和 真 菌 培 养 , 必 要 时 进 行 甲病 理 检 查 和 细菌 培养 。 1 . 6 花斑 癣 ( p i t y r i a s i s v e r s i e o l o r ) 色素 沉 着 的皮 损
文 献标 志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1 3 1 0 . 2 0 1 4 . 0 1 . 0 0 5
皮 肤 真菌 病广 义 上分 为限 于 角 质 层 、 毛发 、 甲 的 感 染和 累及 真皮 及 皮 下 组 织 的感 染 , 分 为 浅 部 真 菌
试验。 1 . 3 股癣( T i n e a c r u r i s ) 常 与其 它原 因 的腹 股 沟红 斑 损 害殖性 天疱 疮 、 擦烂 性 银 屑 病 、 家族 性 慢 性 良性 天 疱 疮 等 。刮 取皮 损 边 缘 皮 屑 直 接 镜 检 可 见 分 枝 、 分 隔
需与红癣 、 痣、 脂 溢性皮 炎 、 玫 瑰糠疹 、 体 癣 等 相 鉴 别; 色 素减退 的皮 损 需 与 白色 糠 疹及 白癜 风 相鉴 别 。
刮取 皮 屑直接 镜 检 可见 成 簇 的 圆形 和 卵 圆形 芽 生孢
成 分 在 角质层 ; 其 它辅 助检 查 包括 伍德 灯检 查 。
皮肤病与性病
2 0 1 4年 2月第 3 6卷第 1 期
J D e !
n ( 1 r 】 !
常见的皮肤病的种类及症状图片简介大全

常见的皮肤病的种类及症状图片简介大全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上的各种疾病,症状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皮肤病种类及其症状的图片简介。
1.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主要症状是皮肤干燥、发红、瘙痒和破裂。
病情严重时,皮肤会出现丘疹、脓疱和渗液。
2.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为皮肤表面出现红斑和鳞屑,常见于头皮、肘部、膝盖和背部。
3.白癜风: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失调疾病,其特点是皮肤一些部分缺乏色素。
病情严重时,会出现皮肤白斑及其边缘的明显界限。
4.尋常疣:尋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的小疣状突起,通常呈现粗糙、暗灰色或棕色。
5.疱疹: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的疱疹、水疱和溃疡。
病情严重时,会伴随发热和肌肉疼痛。
6.霉菌感染:霉菌感染可以引起众多的皮肤病,如足癣、手癣、念珠菌感染等。
其症状通常为发红、瘙痒、脱屑和皮肤破裂。
7.痤疮:痤疮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期皮肤病,表现为面部、胸部和背部的皮肤上出现粉刺、丘疹和囊肿。
痤疮通常与过量的油脂分泌和细菌感染有关。
8.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女性。
其症状包括面部红斑、皮疹、关节痛、发热和疲劳等。
9.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表现为瘙痒的红斑、水肿和丘疹,有时伴有呼吸困难和胃肠道症状。
10.痱子:痱子是一种常见的汗腺阻塞所致的皮肤病,尤其在夏季常见。
其症状是局部皮肤出现红点、瘙痒和小丘疹。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皮肤病种类及其症状的图片简介。
对于这些皮肤疾病,若出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皮肤病常见鉴别诊断

2部位
外生殖器
外生殖器
3皮损
无痛性溃疡
基底部软骨样硬度肉红色
表面浆液性分泌物
周边水肿隆起
单侧腹股沟或附近淋巴结肿大,无破溃,表面无红肿
急性多发性疼痛性溃疡
基底部软易出血表面Fra bibliotek黄色脓性分泌物
周边有红晕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化脓
破溃,卫星溃疡
4预后
3到4周遗留瘢痕
1到3个月遗留瘢痕
硬下疳和生殖器疱疹的鉴别
表皮下水疱
11免疫病理
角质形成细胞间隙内IgG/C3网状沉积
血清中存在针对桥粒成分的抗体
基底膜带IgG/C3带状沉积
针对基底膜带的抗体
12治疗与转归
糖皮质激素不良
糖皮质激素良好
单纯疱疹
带状疱疹
1病原体
HSV1,2
VZV(HSV3)
2实验室检查
PCR检测HSV DNA
病毒培养
HSV-IgM
PCR检测VZV DNA
治疗
头孢曲松
大环内酯类
表皮全层坏死,表皮下水疱
9死亡率
低(0到5%)
高(25到50%)
常见的脱发:
1头癣见上表
2梅毒性脱发虫蚀状可再生
3斑秃突然发生无瘢痕
4假性斑秃皮肤萎缩毛囊口消失
5雄激素性秃发缓慢进展V型
6脂溢性皮炎多油
另外银屑病头部表现:皮损超出发际束状发(但是银屑病并非脱发!!)
低浓度为表皮促成剂高浓度为表皮剥脱剂的几种药:
瘙痒
疼痛
SSSS
表皮松懈型药疹
1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药物
2机制
表皮剥脱毒素
变态反应,
皮肤性病学笔记

皮肤附属器:1.毛发:分三层:①髓质位于毛发的中央,有2~3层皱缩的立方行角化细胞。②皮质是毛发的主体,由几层棱形角化细胞构成,胞内含大量色素颗粒;③毛小皮为毛发表面的一层薄而透明的角化细胞,重叠如瓦状。2.毛囊:上端由漏斗部和峡部组成,下段由茎部和球部组成。3.皮脂腺。4.小汗腺:有明细胞和暗细胞两种分泌细胞,明细胞大、顶部窄,底部宽,为分泌汗腺的主要细胞;暗细胞小、夹在明细胞之间,顶部宽,底部窄。5.顶泌汗腺: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属顶降分泌腺。6.甲:分甲板、甲廓、甲根、甲床。甲根下的甲床称甲母质,是甲的生长区;近甲根处新月状淡色区称甲半月。
皮损: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损害是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结果。①斑疹:直径小于2cm,大于2cm的斑疹称斑片,两者均可分为红斑、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及出血斑。炎症性红斑如丹毒或麻疹早期的皮疹;非炎症性如鲜红斑痣;色素沉着斑、色素脱失压之均不消失,如黄褐斑、白癜风和花斑藓;出血斑压之不退色,直径小于2mm称淤点,大于2mm为淤斑。②丘疹:直径小于1cm,由炎性渗出或增生所致,有小水疱时称丘疱疹,有小脓泡时称丘脓泡疹。③斑块:直径大于1cm的扁平、隆起性的浅表性损害。④风团:发作急,扩大快,一般经数小时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⑤结节:直径超过2cm的结节称肿块,高度增生性肿块称肿瘤。⑥水疱:直径小于1cm,大于1cm者称大疱。⑦脓泡:由化脓菌和非感染性炎症引起。⑧囊肿:是含液体或粘稠分泌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样损害。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内部因素:慢性感染病灶,内分泌及代谢改变;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精神因素;外部因素:食物方面,吸入物,生活环境,各种化学物质。临床特征:皮疹多形性发病,对称性,剧烈搔痒性,反复发作性的皮肤病。具有明显渗出倾向,易向慢性转化。湿疹临床表现:①皮疹多形性;②发病对称性;③剧烈搔痒性;④易反复发作;⑤有明显渗出倾向;⑥易向慢性转化;几种局限湿疹:①手部湿疹;②乳房湿疹;③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
卫生职称考试:皮肤性病学重点:名解+填空+简答

卫生职称考试:皮肤性病学重点:名解+填空+简答一、名词解释表皮更替时间:基底细胞移行至颗粒细胞层最上部约需14天,从颗粒层表面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需14天,共约28天。
体征:即皮肤损害,亦称体征或皮疹,是指通过视诊或触诊能够检查出来的皮肤及黏膜病变,即可以看到或摸到的皮肤及黏膜病变。
甲真菌病:也称灰指甲,是由皮肤廯菌、酵母菌、霉菌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
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或黏膜接触外源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炎症反应。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的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银屑病:又称牛皮廯,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寻常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阻塞性炎症性疾病。
丹毒:是由溶血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
Koebner征:又称同形反应,是指在进行期患者容易产生同形反应,即在外伤处发生新的皮疹。
处于银屑病的进行期。
点状出血现象:又称Auspitz征,白色鳞屑后可见发亮的半透明淡红色薄膜,再刮去薄膜则见小的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的表皮传染性疾病,俗称“水瘊子”。
头廯:是由皮肤廯菌感染头部皮肤与头发所致。
脓疱疮:亦称脓痂疹,俗称黄水疮。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和表皮炎症。
二、填空题1、皮肤: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2、表皮: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3、更替时间:28天。
4、真皮:乳头层、网状层。
5、皮肤的生理功能:屏障保护作用、感觉作用、调节体温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吸收作用、代谢作用、免疫作用。
6、单纯疱疹的病原体:单纯疱疹病毒。
7、跖疣的病原体:HPV-1、3、4型。
8、传染性软疣:由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
9、丹毒的病原体:乙型溶血型链球菌。
常见皮肤病的鉴别与诊断方法总结

常见皮肤病的鉴别与诊断方法总结一、常见皮肤病的鉴别方法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影响而发生病变。
常见的皮肤病包括湿疹、过敏性皮炎、银屑病、癣菌感染等。
为了正确诊断和治疗这些皮肤问题,医生需要进行仔细的鉴别与诊断。
本文将总结几种常见皮肤病的鉴别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辨识不同的皮肤问题。
1. 湿疹与过敏性皮炎的鉴别湿疹和过敏性皮炎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皮肤问题,它们有一些共同的临床表现,如红斑、水泡、渗出物和搔抓损伤。
然而,在鉴别时仍有明显区别。
湿疹通常会在婴幼儿期出现,并可延续至成年。
它多发于面部、颈部及四肢伸侧等处,且往往呈对称分布。
患者可能会出现强烈的瘙痒感,进而导致反复的搔抓损伤。
过敏性皮炎则是一种发作性反应,较多见于成年人。
它通常呈对称分布,并以接触部位为主,如双手、手腕、脚背等。
患者体现出来的瘙痒和不适感常常有针对性地与接触过的物质相关联。
2. 银屑病与湿疹的鉴别银屑病和湿疹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皮肤问题,但它们在临床表现和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
银屑病最常见于头皮、四肢和背部等处。
它的典型表现包括红斑,覆盖着白色或银屑般的鳞片。
这些鳞片易于脱落,并可扩展到周围区域。
虽然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瘙痒感,但一般情况下并不剧烈。
湿疹则是具有泛发性红斑、水泡、皮肤增厚和剧烈搔抓损伤等特点。
与银屑病不同,湿疹通常在发作期间伴有明显的搔抓损伤,且可出现渗出物。
3. 牛皮癣与银屑病的鉴别牛皮癣和银屑病是两种常见的角化异常性皮肤疾病,它们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
牛皮癣以局限性或广泛性斑块为主要表现。
这些斑块通常呈现银灰色或灰白色,并具有显示出粘连情况下脱落的表面。
虽然有时会伴随轻微的瘙痒或刺激感,但一般不引起患者过多关注。
银屑病则更广泛地分布于全身,尤其是四肢和头部。
它所表现出来的红斑和鳞片比牛皮癣更加明显。
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和肿胀等其他并发症。
二、常见皮肤病的诊断方法针对常见的皮肤问题进行准确诊断很重要,因为各种皮肤问题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西医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西医皮肤病得鉴别诊断1、疱疹样皮炎就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多形性皮疹得皮肤病,以水疱最为突出,无明显得过敏原因;本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病起缓急不一,瘙痒显。
损害为多形性,开始为红斑,在其基础上出现丘疹、风团、水疱等,而以水疱最为突出。
偶亦可见大疱。
水疱自绿豆至葡萄大小,排列成群、环形或不规则形,疱壁紧张,不易擦破,棘细胞松解症阴性。
水疱抓破后即成剥蚀面,愈后常有色素沉着、长期搔抓可使皮损湿疹化或苔癣化。
皮损常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特别就是膝、肘、臀,亦可累及腋、肩、躯干、头皮等处,口腔粘膜罕见、诊断要点就是全身情况良好,多形性皮损以簇集性水疱为突出,分布于四肢伸侧;剧烈而持久得瘙痒;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本病应与大疱性多形性红斑鉴别,后者亦多为多形性损害,但常有特征性得靶样红斑及大疱,皮损分布呈泛发性,粘膜常受侵犯,瘙痒不就是特征。
病程一般在2月左右,愈后无疤痕、2、急性蜂窝织炎多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炎症可深入皮下组织,故损害界限不清,并可化脓坏死。
多发生于下肢、面部、外阴等处、患处皮肤红肿、灼热、坚实、表面紧张,扩展迅速,边界不清,可有大疱形成。
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时形成脓肿、出血及坏死。
主觉疼痛、全身症状有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等、硬结性蜂窝组织炎好发于下肢,常围绕踝上部,有时见于颈部、腹部或上肢、损害就是板样硬化,暗红色并有色素沉着。
久之有皮肤萎缩、3、接触性皮炎有明显得接触致病物史,发病部位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境界比较清楚,去除病因后即迅速痊愈。
接触性皮炎就是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所发生得浅在性炎症,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大疱甚至坏死等。
本病应与湿疹相鉴别。
湿疹得原因复杂,不易发现,皮疹呈多种疹形,境界不明显,常全身泛发或对称分布,反复发作,易慢性化、下肢湿疹呈对称性,局部无静脉曲张得表现,也无下肢水肿。
4、淤积性皮炎又名静脉曲张性湿疹,早期症状主要就是小腿下三分之一轻度水肿,以后踝部与胫前可出现凹陷性水肿,胫前内侧常有红斑与褐色素沉着,局部搔抓继发改变,有糜烂渗出结痂得皮肤病。
感染性和寄生虫性皮肤病的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

4 寄生虫性皮肤病 4.1 疥疮 皮肤镜可直接观察到肉眼难以分辨的疥 螨虫体,对疥疮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采用放大倍率 10 ~ 50 倍的皮肤镜直接观察皮肤,可找到疥螨。观察 时首先寻找疥疮隧道,蛇行隧道皮屑翘起明显处通常 为隧道的入口,隧道有小水疱处通常为隧道的尽头。 疥螨常位于隧道尽头小水疱前数毫米,用酒精棉球擦 拭隧道尽头,可透过角质层在皮肤镜下见到由疥螨头 部和两对前脚构成的咖啡色至黑色的等边三角形,类 似喷气式飞机或三角滑翔机,喷气式飞机的尾迹部分 对应为疥螨的隧道[25,26]( 图 4a,b) 。“尾迹”处偶可见 多数褐色的小点,对应为疥螨的粪便。有时可在皮肤 镜下见到疥螨圆形的身体轮廓,但由于疥螨虫体呈白 色不易寻找,故皮肤镜下的观察目标主要为咖啡色至 黑色的三角形结构。皮肤镜 诊 断 疥 疮 的 灵 敏 度 为 91%,特异度为 86%,略高于传统的显微镜检查,且简 便快捷[27,28]。皮肤镜结合矿物油刮检法与单纯矿物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hin J Lepr Skin Dis. Jan 2017,Vol.33,No.1
3a: 花斑糠疹的皮肤镜表现( 不清晰的色素网) ; 3b: 花斑糠疹的皮肤镜表现( 脱色素网) ; 3c: 甲真菌病的皮肤镜表现; 3d: 甲真 菌病的短刺状模式; 3e: 甲真菌病的纵向条纹模式; 3f: 甲真菌病的线状边缘模式; 3g: 甲真菌病的远端不规则中断模式; 3h: 掌黑癣 的皮肤镜表现; 3i: 足菌肿的皮肤镜表现
图 1 疣和鲍恩样丘疹病的皮肤镜表现
1.3 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最典型的皮肤镜表现 为病变外周放射状分布的冠状血管结构[9]。冠状血 管是一组循序弯曲不分枝的血管,似花冠样排列在损 害的外周( 2a) 。然而该表现特异性较差,也常见于皮 脂腺增生、皮脂腺痣、皮脂腺腺瘤等疾病。一项 258 例传染性软疣的皮肤镜研究结果显示,冠状血管、点 状血管及放射状血管模式分别见于 49. 6%、7. 4% 和 4.3%的传染性软疣,29.8% 的病例同时存在两种血管 模式,最常见冠状血管模式和放射状血管模式并存, 仅8.9%的病例无血管结构。点状血管为直径 0.01 ~ 0.02 mm 的血管,呈点状,密集排列。放射状血管指 血管呈放射状分布在病变外周。97.3%的传染性软疣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诊断与管理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诊断与管理自身免疫性皮肤病(Autoimmune Skin Diseases)是一组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皮肤疾病,在皮肤性病学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
正确的诊断与科学的管理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关键。
本文将就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诊断与管理进行探讨。
一、典型病例的诊断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病程、诱因、发病部位等方面的信息。
2. 皮肤病变的观察: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病变,注意形态学特点、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特点。
3. 皮损活检:对于确诊有困难的病例,可以进行皮损活检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二、常见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诊断与管理1. 类天疱疮(Pemphigus)- 诊断:推测性诊断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确诊需进行阳性的免疫荧光或病理组织学检查。
- 管理:以口服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药物,紧密门诊随访,视情况逐渐减量。
2. 痒疹型紫癜(Prurigo Nodularis)- 诊断:临床表现典型,皮肤病变通常为多个寻常型结节,病程长,伴有强烈瘙痒;活检结果一般显示不典型的淋巴细胞浸润。
- 管理:综合治疗,包括使用外用及口服抗瘙痒药物,外用激素,局部冷却等。
3. 慢性疟疹鳞状红斑(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DLE)- 诊断:皮肤损害常见于面部,呈圆形或椭圆形红斑、鳞屑、疮疖等,皮损活检并结合免疫学检查。
- 管理:避免日晒,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的局部外用治疗。
4.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诊断:通过职业史和病史询问患者疾病诱因,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皮肤病。
- 管理:确定并避免接触诱因,激素外用治疗。
5. 异源性角质化(Keratosis Follicularis)- 诊断:临床特征表现为毛囊颗粒性丘疹和毛发周围瘙痒,确诊需通过组织活检。
- 管理: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目前可通过糖皮质激素外用减轻瘙痒症状。
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考虑年龄、性别、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
皮肤性病电子教材——常用鉴别诊断表

皮肤性病电子教材——常用鉴别诊断表南方医科大学目录皮肤性病常用实验室检查皮肤性病的诊断皮肤性病学常用名词中英文对照皮肤组织病理学附;表1 皮肤病基本损害表2 皮肤病好发部位表3 以水疱和大疱为主的皮肤病的鉴别表4 以苔藓样变为主的皮肤病的鉴别表5 头部鳞屑性皮肤病的鉴别表6 脱发症的鉴别表7 几种小腿结节性皮肤病的鉴别表8 阴囊常见皮肤病的鉴别表9 女阴部白斑的鉴别表10 慢性湿疹与神经性皮炎的鉴别表11 急性湿疹与接触性皮炎的鉴别表12 银屑病、脂溢性皮炎与头癣的鉴别表13 儿童病毒性发疹性传染病的鉴别表14 几种疣的鉴别表15 丹毒与蜂窝组织炎的鉴别表16 三型头癣的鉴别表17 几种结缔组织疾病的鉴别表18 鸡眼、胼胝与跖疣的鉴别皮肤性病常用实验室检查第一节 免疫病理检查适应证为大疱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和某些病原体检测及肿瘤的鉴别诊断。
主要有直接免疫荧光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酶标法。
直接免疫荧光法用于检测病变组织中存在的抗体或补体;间接免疫荧光法;用于检测血清中存在循环的自身抗体,并可作抗体滴度测定。
1、适应证 大疱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某些感染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方法 主要有直接免疫荧光法,主要用于检测病变组织中存在的抗体或补全。
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酶标法。
主要标记细胞的某种特异性成分。
第二节 真菌检查浅部真菌标本有毛发、皮屑、甲屑、痂等,深部真菌标本有痰、尿液、粪便、脓液、口腔或阴道分泌物、血液、脑脊液、各种穿刺液和活检组织。
真菌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涂片、墨汁涂片、涂片或组织切片染色和培养检查。
对某些真菌,有时尚需配合其他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
1、采集标本 浅部真菌的标本有毛发、皮屑、甲屑、痂等,深部真菌的标本可根据情况取痰、尿液、粪便、脓兴、口腔或阴道分泌物、血液、脑脊液、各种穿刺液和活检组织。
2、检查方法 真菌检查的方法主要有:(1)直接涂片:为最简单而重要的诊断方法。
最全的皮肤科鉴别诊断

最全的皮肤科鉴别诊断
皮肤科鉴别诊断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皮肤疾病的过程。
下面是一份涵盖了各种常见皮肤疾病的鉴别诊断列表:
1. 牛皮癣(银屑病):
- 苔藓样表现
- 白糠疹样表现
- 牙膏样斑点
- 苔藓样龟裂
- 红色脆毛
2. 湿疹(特应性皮炎):
- 慢性皮肤炎症
- 水疱或脓疱
- 发红,瘙痒
- 银屑样鳞屑
- 看起来湿润
3. 疱疹(带状疱疹):
- 皮疹仅分布在一个神经节相应的皮肤区域
- 疱疹疱液形成水疱
- 伴有疼痛和灼痛感
- 皮肤区域麻木或刺痛
- 按压后水疱变破溃
4. 青春痘(痤疮):
- 青春痘的病变区域主要集中在面部、胸部和背部- 粉刺(闭合或开放)
- 炎症性丘疹或囊肿
- 黑头粉刺
- 搓揉或挤压可引起疼痛和感染
5. 铜斑病(色素性痤疮):
- 棕黑色斑点或斑块
- 主要在面部出现
- 斑块边缘清楚,大小不一
- 遗传或服用特定药物导致
- 暴晒后颜色加深
6. 面包虫病(切口虫感染):
- 长期阳光暴晒后出现
- 看起来像粉刺或囊肿
- 伴有瘙痒感
- 可能有局限性红肿和溃疡
- 在阳光暴晒后加重
7. 酒渣鼻(红酒斑):
- 面部出现慢性红肿
- 血管扩张
- 随气候变化加重
- 可能伴有皮肤疼痛和瘙痒感
- 饮酒后加重
这是一份皮肤科鉴别诊断的简要清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正确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信息和医生的专业判断。
皮肤病的症状及诊断

皮肤病的症状及诊断第一节皮肤性病的症状症状是患者患病后能主观感受到的不舒服感、异常感觉或病变改变。
症状是诊断疾病或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或线索,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
皮肤性病的症状就是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皮肤性病的症状可分为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两类。
一、自觉症状亦称主观症状,如瘙痒、疼痛、烧灼及麻木感等。
自觉症状的轻重与皮肤病的性质、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感受能力有关。
(一)瘙痒1.概念当皮肤的神经受到轻微的刺激时瘙痒发生,属于正常个体的皮肤感觉范围。
2.分类瘙痒存在不同的类型:①发痒,较近似于触觉,特别短暂,容易消退;②生理性瘙痒,是一种足以引起搔抓的短时皮肤反应。
但不导致明显的皮肤刺激;③病理性瘙痒,是一种引起剧烈搔抓的严重皮肤不适感知,见于许多原发性、继发性皮肤病及系统性疾病;④瘙痒皮肤现象,是炎性损害周围皮肤区出现的一种痒觉过敏状态,类似于痛点周围的痛觉过敏区。
3.相关疾病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自觉症状,可轻可重,可为阵发性、间断性或持续性,亦可为局限性、泛发性或全身性。
人对痒的反应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亦可能因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
肛门生殖器区对痒特别敏感,伴有剧烈瘙痒的皮肤病有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疱疹样皮炎、荨麻疹、虱病、疥疮及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慢性肾衰竭及某些肝胆系统疾病,亦常伴有剧烈瘙痒。
霍奇金病、蕈样肉芽肿、淋巴肉瘤、网状组织细胞肉瘤和白血病患者,瘙痒可能十分严重以致难以忍受。
(二)疼痛1.概念疼痛是一种警戒信号,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任何形式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到达一定强度,都能引起疼痛。
2.致疼痛物质引起疼痛的物质包括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钾、氢离子及组织损伤产生的酸性产物。
3.疼痛方式各种疾病有特定的疼痛方式,搏动痛见于疖、痈、蜂窝织炎,闪电痛见于脊髓结核,内脏痛见于胃肠道荨麻疹、胃肠型紫癜的腹痛,深部痛见于结缔组织病的肌肉关节痛,牵涉痛为内脏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以在体表的某一部位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如带状疱疹。
皮肤病分类及其特点和判断方法

皮肤病分类及其特点和判断方法
一、分类及特点。
1.感染性皮肤病:由各类感染性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特点是出现红肿、渗液、糜烂、皮疹、瘙痒等症状,常伴有发热。
2.荨麻疹:常由过敏或某些病原体引起,特点为皮肤上出现类似蚊虫咬伤的麻点,有剧烈瘙痒感,此类疾病应注意避免过敏原。
3.皮肤瘙痒症:包括湿疹、皮肤神经类疾病等,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皮肤极为瘙痒,严重时可以伴随皮肤糜烂、感染等情况。
4.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硬化等,医学认为这类皮肤病的病发与遗传、环境、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
特点为病发迅速、病情严重,常伴有强烈的瘙痒。
二、判断方法。
1.了解病史: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有过敏史、饮食史、起病时间等等。
2.观察皮肤症状:如皮疹、红肿、瘙痒等情况,可以根据不同症状判断是哪种皮肤病。
3.体检:检查患处病灶大小、形状、色泽、质地等情况,同时还要检查是否有感染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4.辅助检查:如皮肤切片、梅毒血清学试验等,可以帮助医生更加精确地诊断皮肤病。
常见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重症多形红斑1.药疹:明确用药史,可以是两周或20天以内的,可以是荨麻疹型,多形红斑型,麻疹型,猩红热型,紫癜型等,瘙痒比较明显,皮疹颜色鲜红。
严重者可累及粘膜:眼,口腔,唇,外阴等。
该患者发疹前无用药史,可排除。
2.多形红斑:皮疹常见于四肢末端,初发为边界清楚红色斑疹,后变为隆起水肿性丘疹,周边水肿性红斑,中心紫癜,虹膜现象明显,多对称分布的。
根据皮疹特点暂不考虑3.重症多形红斑:皮损可为红色斑疹、水疱等。
如病情严重,可累及粘膜处。
一般发病诱发因素与用药无关。
故暂排除。
4.副肿瘤性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皮损为多形性,有痒性风团,斑、丘疹、水疱、糜烂等。
多数发疹之前有肿瘤表现。
DIF有组织病理改变,IIF可阳性。
必要时查病理、DIF 等以进一步排除。
5大疱性类天疱疮:此病好发于老年人。
皮损表现为全身泛发的红斑、水疱但呢个。
部分病人见口腔溃疡。
IIF可提示抗基底膜待抗体,DIF示疱周正常皮肤基底膜带处C3、IgG免疫反应物沉积。
目前依据不足。
必要时入院后查病理活检、DIF等进一步排除。
1.荨麻疹性血管炎:反复发生风团伴瘙痒,可自行消退,消退后皮损处可见暗红色斑疹,部分伴有疼痛,关节肿胀2.环状红斑:多见于中青年皮疹呈环形或融合,成多形水肿性红斑:因新旧损害重叠可呈现靶样,边缘隆起如缇状,其内缘附少量鳞屑:好发于臀、股及小腿:微痒:病程慢性复发性,皮疹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
以真皮炎症反应性血管扩张充血的细胞润浸润为病理基础。
该患者病理结果不考虑该病。
3.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分为丘疹鳞屑型和环状红斑型,环状红斑型初为水肿性丘疹,逐渐扩大成环状或多环状,边缘隆起的斑块,表面平滑或有少许鳞屑,消退后可留有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
损害好发于面、手、前臂、上胸等曝光部位。
常有敏感的光敏感现象,血清抗Ro及抗体La及ANA阳性,皮损DIF阳性,血细胞减少,血沉增快。
该患者皮疹。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女,青年女性,主因“全身起疹3个月,加重半月”入院。
皮肤性病学重点整理

皮肤性病学口腔鉴别诊断1、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与麻疹或猩红热相鉴别2、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与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相鉴别3、生殖器部位的固定型药疹出现破溃时,应与生殖器疱疹、硬下疳相鉴别实验室检查致敏药物的检测可分体内和体外试验两类5.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1.蝶形红斑,2.盘状红斑,3.光敏感4、口腔溃疡,5.关节炎,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7.肾病表现:尿蛋白〉0.5g/d或有细胞管型。
8.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
9.血液病变:溶血性贫血,白细胞〈4000/μl,淋巴细胞〈1500/μl或血小板〈100000/μl。
10.免疫学异常: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后者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或抗狼疮抗凝物阳性、或至少持续6个月的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的三者中具备一项阳性。
)11.ANA阳性:除外药物性狼疮所致。
11项中具备四项即可诊断SLE。
6.急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急性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一过性局限性水肿反应。
其临床表现为:(1)基本皮损为风团,呈鲜红色和苍白色,大小不等,疏散分布,能相互融合成环形、地图形或不规则形。
(2)皮疹速起速退,成批发生,每日反复多次。
消退后不留痕迹。
(3)部分病例人工划痕试验呈阳性反应。
(4)有剧痒、烧灼或刺痛感。
(5)呼吸道: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6)心血管:胸闷,心慌,心率增快,血压下降(7)实验室检查: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若伴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增多。
应根据病史生活史,生活环境变化及皮疹的特征,全面综合分析7.过敏性休克的治疗原则1.一旦发生,争分夺秒,立即抢救。
2.立即平卧,肌注肾上腺素,也可肌注或静注地塞米松。
3.迅速吸氧。
4.氢化可的松200~400mg静脉滴注。
5.上述处理后,收缩压低于80mmHg时,可给升压药。
6.支气管痉挛严重时,可静注0.25g氨茶碱.6.喉头水肿呼吸受阻时,可行气管切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
★ 皮炎与湿疹一章 4 张表
1. P106 表 14-3 接触性皮炎:原发性刺激与接触性致敏的鉴别
2. P108 表 14-4 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5
急性湿疹
急性接触性皮炎
病因
复杂,多为内因
多为外因,有接触史
好发部位
任何部位
主要是接触部位
皮损形态
多形性,对称性,无大疱
单一形态,有大疱及坏
和坏死,炎症轻
死,炎症重
皮损边界
不清楚
清楚
自觉症状
瘙痒,一般不痛
瘙痒,灼热、疼痛
病程
较长,反复发作
较短,去除病因后迅速自
愈,不接触不复发
班贴试验
常阴性
常阳性
P108 表 14-5 慢性湿疹与慢性单纯性苔藓的鉴别
慢性湿疹
神经性皮炎
病史
由急性湿疹发展而来, 有反复发作的亚急性史, 急性期先有皮损后有痒感
多先有痒感,搔抓后出现皮损
病因
各种内外因素
神经精神因素为主
好发部位 皮损特点
演变
任何部位 圆锥状,米粒大灰褐色丘 疹,融合成片,浸润肥厚, 有色素沉着 可急性发作,有渗出倾向
颈项、肘膝关节伸侧、腰骶部 多角形扁平丘疹,密集成 片,呈苔廯样变,边缘见 扁平发亮丘疹 慢性,干燥
P108 表 14-6 手足湿疹与手足癣的鉴别
尖锐湿疣和扁平湿疣的鉴别
病原体
外观及分布
醋酸白试验 梅毒血清试验 疣体取材暗视野
凹空细胞
尖锐湿疣
扁平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梅毒螺旋体
白色或粉红,乳头状疣物,可有蒂, 红褐色,扁平斑块,基底宽而无蒂,
表面粗糙不平,分布不对称
表面较光滑,分布对称
阳性
阴性
阴性
阳性
无 TP
有 TP
有
无
单纯疱疹与带状疱疹
单纯疱疹
1 病原体
HSV1,2
2 实验室检查 PCR 检测 HSV DNA
病毒培养
HSV-IgM
带状疱疹 VZV(HSV3) PCR 检测 VZV DNA
精品
3 流行病学 4 病程
5 部位 6 前驱症状 7 皮损 8 皮损分布 9 自觉症状
成人
可编辑
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1到2周
2到3周
自限性但是易复发 一般不复发
皮肤黏膜交界处
肋间神经,三叉神经等分布区
灼热
灼热触痛,痛觉敏锐,乏力纳差,低热
簇集性红斑-丘疹-水疱-糜烂-结痂-色素沉着
局限,同一部位反复 沿神经呈带状分布,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中线
瘙痒
疼痛
硬下疳和生殖器疱疹的鉴别+4
病原体
TP
潜伏期
较长,2-4 周
外观
圆形硬结,表面溃疡,境界清
楚,周边有水肿而隆起
数量
多为单个
质地
软骨样硬度
疼痛
无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单侧,无痛
梅毒血清反应
阳性
皮损暗视野显微镜
可见 TP
皮损刮片细胞涂片
无多核巨细胞及嗜酸性包涵
体
HSV-2 较短,2-14 天 小水疱,破溃后有糜烂、溃疡, 境界不清,周边无水肿隆起 多个,簇集 质软 有 双侧,肿痛 阴性 无 TP 有多核巨细胞及嗜酸性包涵 体
硬下疳和软下疳
硬下疳
1 病原体
TP
2 部位
外生殖器
3 皮损
无痛性溃疡
基底部软骨样硬度肉红色
表面浆液性分泌物
周边水肿隆起
单侧腹股沟或附近淋巴结肿大,无
破溃,表面无红肿
4 预后
3 到 4 周 遗留瘢痕
软下疳 杜克雷嗜血杆菌 外生殖器 急性多发性 疼痛性溃疡 基底部软易出血 表面灰黄色脓性分泌物 周边有红晕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化脓 破溃,卫星溃疡 1 到 3 个月 遗留瘢痕
男性淋病和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鉴别+2
男性淋病
男性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病原体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
潜伏期
较短,2-10 天
较长,1-3 周
自觉症状
尿道刺激症状(尿频、尿急、 尿道刺痒、刺痛或烧灼感,少
尿痛)
有尿频尿急
尿道分泌物
脓性,量多
浆液性,量少
糊口现象
无
可有
治疗
头孢曲松
大环内酯类
银屑病和玫瑰糠疹
精品
1 部位 2 季节 3 皮损 4 临床表现
5 自觉症状 6 病程 7 组织病理
可编辑
银屑病 四肢伸侧多见 冬季 鳞屑性红斑 1 蜡滴现象 2 薄膜现象 3 点状出血 束状发 甲部顶针状凹陷 瘙痒 慢性 复发 明显(角化过度伴有角化不全)
玫瑰糠疹 颈部,躯干四肢近端(近❤分布) 春秋季 领圈状糠状脱屑 前驱症状 母斑与子斑 皮损长轴与皮纹平行
自限性(4 到 8 周)预后不复发 不明显
二期梅毒疹和玫瑰糠疹
1 病史 2 有无硬下疳 3 有无前驱症状 4 部位 5 皮损 6 平行 7 检查 8 转归 9 治疗 10 自觉症状
二期梅毒疹 冶游史 有 无 近❤分布泛发 掌跖部可有 领圈状脱屑 无 TP 检查多项阳性 有残留 杀 TP 无
玫瑰糠疹 无 无 有 近❤分布 掌跖部一般没有 母斑与子斑 皮损长轴与皮纹平行 无 不复发 对症 瘙痒
急性湿疹和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
急性湿疹
病因
复杂,多为内因
好发部位
任何部位
皮损形态
多形性,对称性,无大疱和坏
死,炎症轻
皮损边界
不清楚
自觉症状
瘙痒,一般不痛
病程
较长,反复发作
班贴试验
常阴性
急性接触性皮炎 多为外因,有接触史 主要是接触部位 单一形态,有大疱及坏死,炎 症重 清楚 瘙痒,灼热、疼痛 较短,去除病因后迅速自愈, 不接触不复发 常阳性
头癣亚型
好发人群 皮损
黄癣 儿童或成人 丘疹、脓疱、黄癣 痂、萎缩性疤痕
白癣 儿童 脂溢性皮炎样鳞屑 斑、母子斑
黑点癣 儿童或成人 脂溢性皮炎样鳞 屑斑、黑点
脓癣
炎症明显:成群性毛囊 丘疹融合成隆起的炎性 质软的肿块,表面有蜂 窝状排脓小孔,可以挤 出脓液
精品
病发 午氏灯
枯黄无光泽、易折 断、长短不一 病发呈暗绿色荧光
可编辑
距头皮 2-4mm 处 折断,有菌鞘 病发呈亮绿色荧光
出头皮即断 无荧光
毛发松动易拔出
真菌培养 病程
许兰毛癣菌
犬小孢子菌,石膏
样小孢子菌
进展慢,不能自愈, 发展快,青春期自
有疤痕
愈,无疤痕
紫色毛癣菌、断 发毛癣菌 发展慢,不能自 愈,少数有疤痕
亲动性真菌 永久瘢痕,秃发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 天疱疮
1 病因:抗原 桥粒芯糖蛋白 Dsg 抗体:抗 Dsg 抗体
2 好发年龄 3 大疱性质 4 糜烂面 5 尼氏征 6 粘膜损害 7 好发部位 8 自觉症状 9 合并症 10 组织病理 11 免疫病理
12 治 疗 与 转 归
中年人 壁薄容易破 逐渐扩大难以愈合 阳性 多有,较重 口腔,胸背,头颈 疼痛 重 棘层松懈所致的表皮内水疱 角质形成细胞间隙内 IgG/C3 网状沉积 血清中存在针对桥粒成分的抗体 糖皮质激素 不良
类天疱疮 抗原:大疱性类天疱疮 1,2 即是 BPAG1,2(细胞质内蛋白和跨膜 蛋白 抗体:抗基底膜带成分的抗体 中老年人 壁厚,紧张不易破 易愈合结痂 阴性 较少且轻 胸腹,四肢近端 瘙痒 轻 表皮下水疱 基底膜带 IgG/C3 带状沉积 针对基底膜带的抗体 糖皮质激素 良好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与表皮松懈型药疹
SSSS
表皮松懈型药疹
1 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药物
2 机制
表皮剥脱毒素
变态反应,
3 家族史 有类似细菌感染
4 年龄
3 个月以内
成人
5 发 病 情 首先累及面颈腹股沟等褶皱部位
皮损多形性,无典型分布
况
并向四肢发展
尼氏征阳性
尼氏征阳性
6 粘膜损 无
有
害
7 病程
较短
较长
8 组织学 表皮浅层坏死,表皮内水疱位于颗粒层与棘层之 表皮全层坏死,表皮下水疱
间
9 死亡率 低(0 到 5%)
高(25 到 50%)
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