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比比眼力(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比眼力》含反思教学资料
幼儿园大班教案《比眼力》含反思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比眼力》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平面图形、找出相同图形、进行图形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找出相同图形并进行组合。
重点:认识平面图形,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形卡片、磁性教具板。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比眼力”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各种平面图形,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图形卡片,让幼儿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
(2)找出相同的图形,进行组合。
(3)教师讲解找出相同图形的方法,并示范操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自己找出相同图形并进行组合。
(2)邀请几名幼儿到磁性教具板上进行操作,其他幼儿在下面观察。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比眼力》2. 内容:(1)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找出相同图形并进行组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
(2)找出相同图形,并进行组合。
2. 答案:(1)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根据幼儿自己的观察,找出相同图形并进行组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3)作业设计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平面图形,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鼓励幼儿用平面图形进行创意绘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组织幼儿进行“比眼力”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比眼力》含反思教学资料
幼儿园大班教案《比眼力》含反思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比眼力》是幼儿园大班数学领域的内容,选自教材《幼儿智育活动手册》第四章第二节。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学习用目测、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等属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物体的相同与不同,提高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2. 培养幼儿用目测、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等属性。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目测、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的属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水果、玩具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含有各种水果、玩具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如何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等属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体的属性,并进行小组讨论。
4. 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幅含有各种物体的大小、长短比较的画。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眼力》2. 板书内容:观察与比较判断物体属性目测与实际测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比一比请幼儿在家庭中找到一些物体,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它们的多少、大小、长短等属性,并将结果记录在画纸上。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实际观察与比较,给出相应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观察、比较、判断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比较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大班科学教案比眼力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比眼力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背景本次教学实践是在一所幼儿园的大班科学课上进行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眼力以及其他科学基础知识。
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案:一种是侧重于眼力的教案,另一种是涵盖了多个科学基础知识的大班科学教案。
在教学之后,我对两种教案及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二、教学过程1. 眼力教案1.1 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作用,提高他们的视力,并帮助他们认识到如何保护眼睛。
1.2 教学过程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眼睛的构造和作用,并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并描述其颜色、形状等信息。
接着,教师进行了一些眼力练习项目,例如:看图找字、眼保健操等等。
最后,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一些保护眼睛的方法,例如打开窗户通风、不吃太辣的食物等等。
1.3 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到了学生在眼力练习项目中表现出色,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清晰地看到图像中的文字,并且能够活动他们的眼球去观察周围环境。
但是,在介绍保护眼睛方法时,教师发现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不足。
2. 大班科学教案2.1 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掌握一些基础的事物分类方法。
2.2 教学过程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植物器官,并引导学生观察一些根、茎、叶的特点。
接下来,教师将室内空调、各种颜色的纸张、一些常见的动物等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分类方法。
最后,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来深入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
2.3 教学效果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观察到学生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知识分类的方法的掌握程度较高。
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能够将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
不过,教师也发现一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意识的问题。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案进行教学。
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我发现大班科学教案更适合大班幼儿的教学。
虽然眼力教案较为聚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但它的内容属于短时间内难以掌握的单一技能类知识。
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
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概念及比的记法。
2.熟练掌握“比”的读法。
3.学会比的大小的判断和比例的确定。
4.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比的概念及记法。
2.比的大小的判断和比例的确定。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
2.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1.回顾前面学过的关于数的大小比较,引出比的概念。
2.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比。
2. 观看课件并学习比的记法及读法(15分钟)1.通过展示课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比的三种记法。
2.引导学生在课件中认识并学习比的读法。
3. 讲解比的大小的判断(20分钟)1.讲解当被比较的两个数相同时,比的大小的确定方法。
2.讲解当被比较的两个数不同时,比的大小的确定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比的大小判断的练习。
4. 讲解比例的确定(20分钟)1.讲解比例的概念及记法。
2.讲解比例的确定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比例的确定练习。
5. 练习(40分钟)1.给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较大小和比例的练习。
2.督促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练习。
6. 总结(5分钟)1.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2.督促学生对本课时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比的概念及比的记法,掌握了比的大小判断和比例的确定方法。
同时,此次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观察能力,有利于学生未来比较大小和比例的实际运用中。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学生听讲的时间,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比眼力》教案
《比眼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7页例1和第108页的“做一做”,主要学习比的意义和如何进行比的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比的概念,知道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2. 学会比的读写方法,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3. 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4. 学会求比值的方法,比值是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5. 能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和基本性质;2. 学生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正确求出比值,并能够进行比的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和基本性质,学会求比值的方法。
难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和基本性质,求比值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练习本。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呈现一幅图片,图片中有两只小鸟,一只小鸟有2个苹果,另一只小鸟有3个苹果。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哪只小鸟的苹果多呢?多几个?”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比的概念来表示两只小鸟苹果的多少。
2. 讲解比的概念(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比的定义,解释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通过举例说明比的读写方法,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 求比值的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求比值的方法。
例题:已知两只小鸟的苹果数量比为2:3,求这两只小鸟苹果数量的比值。
教师引导学生跟随步骤求解,得出比值为0.67。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完成练习题。
练习题包括:写出比的读写方法;求给定比的比值;应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1讲比谁眼力好.doc
第1讲 比比眼力小朋友,如果给你一组图形,其中有一个图形与其他图形的特征不一样,你能很快辯认出来吗?或者先画了几幅图、要你接着画下去,你会画吗?这就要比谁的眼力好了。
我们可以从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方向等方面观察、比较。
要学会这种本领,小朋友一定要认真观察,根据前后几个图形的排列,找出变化的规律,才能推算出下面该画什么图形。
例1下面一组图中,有一个是不同的,你能找到它吗?分析与解:图①、②、③、⑤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重叠一小部分。
而图④是两个完全一样的半圆拼成一个整圆,没有重叠。
这几组图形中,第4组图形与其他的不同。
例2 根据规律接着画。
○○○ ○△ ○△ △□ ○□分析与解:仔细观察图可以发现,第一竖行是三个基本图形○、△、□,第二竖行是在○、△、□外面加了一个圆,第三竖行由上两个图形发现是在○、△外加上了一个方框,由此可推断第三个空格的图应该在□外加上一个方框。
所以图中空格里应该画□。
例3 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字母。
A BC BC AC A① ② ③ ④分析与解:仔细观察这些字母,不难发现,每一横行、竖行都有字母A、B、C,只不过是排列顺序不同而已。
因此空格里横看、竖看,都应该填B。
例4 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分析与解: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三幅图都是把完全一样的圆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阴影。
第一幅图阴影部分在左上角,第二幅图阴影部分在左下角,第三幅图阴影部分在右下角,根据这个规律,第四幅图阴影部分应该转到右上角。
所以第四个方框里应填。
例5 接着应该怎样画?请画在空格里。
※★★§§☆☆§※☆★※分析与解:先观察※这朵花,⑴在左上角,⑵在左下角,⑶在右下角,由此可见这朵花按逆时针方向依次转动。
再观察★、☆、★这三种花也是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转动。
根据规律第四幅图应该这样画:☆※§★随堂练习一1、下面一组图形,其中有一个是不相同的,你能找出来吗?2、你能把与其他不同的找出来吗?3、按顺序仔细观察图,第三幅图“?”处该怎么填?● ○ ● ■ □ ■ ▲ ? ▲4.接着画。
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
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教案名称:比眼力教学目标:1.学会并熟练掌握通过观察和比较来提高眼力的方法。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准确比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判断大小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通过观察和比较来提高眼力的方法。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准确比较的能力。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大小、形状、数量等方面的图片或物体。
2.准备一些视觉错觉的图片或物体。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通过讲解视觉错觉引起的误判,激发学生对眼力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创建一个良好的观察环境对提高眼力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观察和比较来提高眼力。
步骤二:提高观察力(10分钟)1.准备一些关于大小、形状、数量等方面的图片或物体。
2.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或物体,然后用手指指出其中的一些特点,如大小、形状、数量等。
学生也可以用语言描述这些特点。
3.让学生两两合作,观察并比较两个物体或图片的特点,然后在班级中共享自己的观察和比较结果。
步骤三:辨别视觉错觉(15分钟)1.准备一些视觉错觉的图片或物体,如错觉画、错觉立体图等。
2.让学生观察这些视觉错觉,然后让他们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判断,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觉。
3.鼓励学生勇敢提出问题和疑惑,共同探索错觉的原理。
步骤四:练习比较大小(15分钟)1.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大小不同的物体,如水果、积木等。
2.让学生将这些物体按照大小从小到大排列。
3.组织学生交流思考,共同讨论如何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判断物体的大小。
步骤五:游戏操练(15分钟)1.划分学生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
2.每个小组进行速度比较游戏,在教室中放置一些大小不同、形状相似的物体或图片。
3.每个小组的代表们依次观察这些物体或图片,然后回到小组讲出观察到的特点,并判断大小。
4.最先判断正确的小组可获得分数,最后得到最高分的小组胜出。
步骤六:总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比较来提高眼力的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
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物品大小,掌握比大小的方法和含义。
2.学生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比较物体的大小。
3.学生能够通过比较物品的大小,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车辆模型、水杯、球、书等。
2.准备几张大小不同的图片。
3.准备黑板和彩色粉笔。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老师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学习《比眼力》这个课题,我们要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和符号。
”2.老师通过示范两个物品的大小比较,简单介绍了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含义。
第二步:引入1.老师出示几张大小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不同物体的大小。
2.老师让学生将物体按照大小排列,学生可以手动移动图片,也可以将物体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进行排序。
3.老师引出今天的学习重点:“今天我们要通过比较物品的大小,掌握比大小的方法和含义。
”第三步:讲授比较符号1.老师重新对比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含义,让学生能够理解符号的含义。
2.老师可以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比较符号的形象。
3.老师使用白板或其他方式演示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比较符号比较物品的大小。
第四步:练习时间1.老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两个物品,对两个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和符号比较。
2.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几组大小不同的数字,让学生使用比较符号比较数字的大小。
3.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一些不同的图形,让学生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比较图形的大小。
第五步:1.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再次对比较符号的使用进行点拨。
2.老师对学生进行点评,肯定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指出学生需要加强的部分,并鼓励学生进行巩固和练习。
四、教学效果评估1.在课堂上使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和含义。
2.在随堂练习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听讲情况和课堂参与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1.本节课内容简单易懂,能够让学生很快掌握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和含义。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含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将针对幼儿园大班,进行一个小组竞赛活动,提高幼儿通过比较眼力的能力,以此为基础提高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二、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比较眼力,提高比较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比较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随着比较次数增加,幼儿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比较的进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判断和思考能力;•愉快地体验数学学习和竞赛。
三、教学内容3.1 活动内容本次活动将提供两组物品,让幼儿分别进行两两比较,记录自己比较的结果,最终统计比较次数,以此评选出比较优秀的小组。
3.2 教学流程1.引入通过说故事、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思考,比较眼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比较眼力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趣的比较眼力的游戏,首先请你们仔细看看屏幕上出现的两张照片,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你们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这两张照片的差异。
这就是通过比较眼力得出的结论,而比较眼力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2.讲解教学内容教师将两组待比较的物品出现在黑板上,并对每个物品进行介绍,让幼儿在对每组物品进行比较时做好相应的记录。
3.指导比较方法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引导孩子们如何正确比较,如何记录比较结果,如何进一步验证比较的结论。
4.开始比较让孩子们分组进行比较,并设置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尽可能多地比较。
5.结果展示每个小组将结果报告给教师,并进行统计。
读出比较次数最多的几组,并对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和奖励。
6.反思通过对本次活动的反思,让幼儿对比较眼力、比较方法、比较结果、比较评价等方面进行思考,并归纳总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此为基础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四、教学反思通过对本次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的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反思,我们发现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清晰明了,能够很好地引导幼儿进行比较思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帮助幼儿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
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能够使用尺子和比例尺进行比较大小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
1.比较大小的概念
2.使用尺子和比例尺进行比较大小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熟练掌握使用尺子和比例尺进行比较大小的计算
2.教会学生如何将比例尺上的比例换算成实际长度
四、教学准备
1.课件PPT
2.各种长度不同的物品和尺子
3.比例尺实物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时
本节课的标题是《比眼力》。
2.引入新知识
介绍比较大小的概念,例如比较两个长度不同的物品时,需要先测量它们的长度再进行比较大小。
3.讲解教学内容
介绍尺子的使用,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尺子,如何读数和估算长度。
然后介绍比例尺的使用方法,如何将比例尺上的比例换算成实际长度,并进行比较大小的计算。
4.课堂练习
1.通过测量几个长度不同的物品,让学生掌握使用尺子和比例尺进行比
较大小的方法。
2.给学生几组长度不同的物品,让他们尝试使用尺子和比例尺进行比较
大小的计算。
5.拓展练习
让学生选择几个长度相似的物品,使用尺子或比例尺进行测量并计算它们的长度,然后进行比较大小。
通过接着进行一些过程练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6.巩固知识点
通过学生的口述,让全班一起总结尺子和比例尺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互相分享各自使用的心得。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尺子和比例尺进行比较大小的计算,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实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
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游戏学习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比较大小的词汇。
教学准备•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卡片(分别写上不同的数字)教学内容导入(3分钟)1.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眼力》。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探究(10分钟)1.分发卡片给每个学生,在卡片上写有不同的数字。
2.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两两比较,并分别用卡片上的数字做示范。
3.引导学生讨论比较的结果,如哪个数字更大、哪个数字更小。
4.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大小的规则,如数字越大,代表的数量越多。
拓展(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比较大小的问题,并举例让学生讲解答案。
–2和5哪个数字更大?–10和15哪个数字更小?2.让学生分成小组,在白板上列出一些比较题目,由小组成员回答并解释答案。
独立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比较大小的题目。
2.收回学生的练习册,进行批改。
游戏活动(10分钟)1.分发纸条给每个学生,让他们写下一个困难的比较大小题目。
2.将纸条收集起来,再次分发给学生。
3.学生尝试解答纸条上的问题,并将答案写在纸条上。
4.逐一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题目和答案。
拓展活动(7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比较大小的概念,例如购物时的价格比较等。
2.邀请学生口头回答这些问题,并进行讨论。
总结反思(5分钟)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复习比较大小的概念和规则。
2.引导学生思考掌握的程度,有哪些需要加强的地方。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比较大小题目。
2.观察并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比较大小的场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比较大小的词汇。
教学中引入了许多互动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同时,独立练习和游戏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结束后,通过总结反思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和巩固。
《比眼力》大班数学教案
《比眼力》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1. 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大小、颜色和位置关系;2. 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 能够运用比较、分类、排序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大小、颜色和位置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类、排序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图形的大小、颜色和位置关系的判断;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形卡片、磁性白板;2. 学具:学生用图形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幅含有各种图形的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中的图形。
2. 例题讲解(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大小、颜色和位置关系;(2)讲解如何运用比较、分类、排序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磁性白板上完成图形的排序;(2)让学生在画纸上完成图形的分类。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眼力》2. 内容:(1)图形的大小、颜色和位置关系;(2)比较、分类、排序等数学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画纸上画出5个不同大小的圆形,并用彩笔涂上不同的颜色;(2)将下列图形按照大小进行排序: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2. 答案:(1)见学生画出的作品;(2)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图形排序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数学方法(如加减法、乘除法等)解决图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图形的大小、颜色和位置关系的判断;2.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难度和答案的多样性;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及如何进行拓展延伸。
幼儿园大班教案《比眼力》含反思教学资料
幼儿园大班教案《比眼力》含反思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比眼力》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大小、长短、高矮等概念,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大小、长短、高矮等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大小、长短、高矮等概念。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玩具、图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观察教具,引导幼儿说出教具的大小、长短、高矮。
2. 例题讲解:(1)出示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2)讲解如何判断大小、长短、高矮,引导幼儿掌握判断方法。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教具,观察并说出其大小、长短、高矮。
(2)让幼儿在组内互相交换教具,再次进行观察和判断。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大小、长短、高矮的概念。
2. 观察和判断的方法。
3. 幼儿园大班《比眼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中物品,说出它们的大小、长短、高矮。
(2)和家长一起玩“比眼力”游戏,互相交换观察到的物品。
2. 答案:(1)例如:茶杯的大小、电视的长短、书架的高矮。
(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游戏,互相分享观察到的物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大小、长短、高矮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概念的理解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大小、长短、高矮现象。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比较,提高观察能力。
(3)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比眼力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数学教材《比眼力》章节。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等,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比较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让幼儿能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比较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能够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比较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难点: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图片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活动: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等,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2. 小组讨论: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分享自己发现的数学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让幼儿掌握比较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4. 课堂练习:让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比较的方法、观察与发现、实践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等,画出你发现的数学现象。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自己发现的数学现象。
2.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拍照记录,下节课分享。
答案:幼儿和家人一起找到的数学现象,拍照记录,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比较的方法,提高了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幼儿对比较方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发现更多的数学现象,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大班数学精品教案比眼力
大班数学精品教案比眼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大班数学教材《比眼力》章节。
该章节主要围绕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展开,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幼儿对物体特征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物体特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
难点:能够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物体特征的比较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若干,如积木、木棒、图书等。
学具:每人一份物体特征记录表,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例如:“请大家看看这些积木,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引导他们观察物体的特征。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针对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进行讲解,并用实物进行示范。
例如:“大家看这个木棒,它比那个木棒长,所以它的高矮特征是不同的。
”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特征的方法。
3. 小组讨论与实践(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组物体进行特征比较。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并记录在物体特征记录表上。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的比较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物体,要求幼儿独立进行特征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记录在物体特征记录表上。
教师选取部分幼儿的作业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比较物体特征(大小、长短、高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家中或学校里的物体特征,并将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例如:我的文具盒比同学的文具盒大。
2. 作业题目:与同学一起找出一组大小、长短、高矮不同的物体,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中班科学教案比眼力
中班科学教案比眼力中班科学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比较不同寻常之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教材准备:1. 两张相同的图片,分别显示在黑板和讲台上。
2. 手电筒或其他光源。
3. 各种颜色的小纸片或糖果。
教学步骤:引入:1. 老师拿出两张相同的图片,同时贴在黑板和讲台上。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探究:1. 老师用手电筒或其他光源,分别照亮图片上的不同部分。
2.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部分,询问他们是如何发现这些不同的。
讨论:1.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在相同的图片上会有不同的部分?2. 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发现不同之处?游戏:1. 将小纸片或糖果分成几种不同的颜色。
2. 老师将其中一种颜色的小纸片或糖果隐藏在教室的某个角落。
3. 引导幼儿找到这种颜色的小纸片或糖果,并带到讲台上。
评价:1. 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和困难。
2. 引导幼儿总结,通过观察、比较和判断的方式,他们是如何找到隐藏的物品的。
延伸活动:1. 在自然教室中,进行户外观察的游戏。
2. 带领幼儿观察树上的鸟巢,花朵的颜色和形状,不同的昆虫等等。
反馈与总结:1. 老师和幼儿共同讨论课堂活动的收获和困难。
2. 引导幼儿总结,观察和比较的方式对于发现不同和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教学反思:通过比较视觉差异的科学教案,在中班的幼儿教育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幼儿们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部分的图片,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通过游戏和实际观察,幼儿们加深了对发现不同和解决问题的理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还有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在引入部分可以设计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其次,在游戏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总之,通过这样的科学教案,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为幼儿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比眼力》含反思教学资料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比眼力》含反思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比眼力》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形状、比较大小、找出不同、观察细节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幼儿比较物体大小、找出不同之处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锻炼他们发现生活中细微之处的眼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找出物体的不同之处,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细节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比、分类的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形状卡片、大小不一的球、玩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内各种形状的物品,引导他们说出形状的名称。
2. 例题讲解:a. 展示形状卡片,让幼儿说出每种形状的名称,并进行分类。
b. 拿出大小不一的球,让幼儿比较大小,并排序。
c. 给幼儿展示两幅相似的图片,引导他们找出不同之处。
3. 随堂练习:a. 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认识的形状,并用彩笔填充。
b. 分组进行大小比较游戏,比一比谁找得快、说得准。
c. 发给幼儿不同的物品,让他们观察并找出细微的不同之处。
六、板书设计1. 形状卡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大小比较:大、中、小。
3. 不同之处:颜色、形状、大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家长协助幼儿找出家中的各种形状物品,并记录下来。
b. 比较家庭成员的鞋子大小,并排序。
c. 观察家中的玩具,找出不同之处。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充分观察、比较,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但在引导幼儿找出不同之处时,部分幼儿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a. 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中寻找形状、大小不同的物品,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
b. 开展“我眼中的世界”主题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比眼力大班数学教案(1)
比眼力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一比》,详细内容包括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学习使用“多于”、“少于”、“和……一样多”等词汇描述比较结果,并通过实践情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方法,能正确使用比较词汇。
2. 培养幼儿观察物体细节的能力,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并能用正确的词汇描述比较结果。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细节,并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两组数量不同的物品(如苹果、橘子等),卡片若干。
学具:每组幼儿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两组数量不同的物品,如苹果和橘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哪一组物品多?哪一组物品少?”邀请幼儿上台演示,让其他幼儿判断其比较结果是否正确。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如“小明有5个糖果,小红有3个糖果,小明比小红多几个糖果?”讲解比较方法,引导幼儿用“多于”、“少于”、“和……一样多”等词汇描述比较结果。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组数量不同的物品,让幼儿独立完成比较任务,并说出比较结果。
邀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其他幼儿判断其答案是否正确。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两组数量不同的物品。
小组内讨论如何比较,并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比较方法:多于少于和……一样多2. 例题:小明:5个糖果小红:3个糖果小明比小红多2个糖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两组物品的数量,并用正确的词汇描述比较结果。
2. 答案:例如:第一组有8个橘子,第二组有6个橘子,第一组比第二组多2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充分参与,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幼儿园小班比眼力教案
幼儿园小班比眼力教案1教案一:比眼力活动目标:1、会区分物体的高矮、粗细,并会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实物高矮不同的两把椅子、粗细不同的水桶、高矮不同的水杯、粗细不同的笔。
高矮不同的凳子卡片五张、粗细不同的饮料瓶卡片五张。
画有图片的纸三十三张。
彩笔。
饼干。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观察实物,比较高矮、粗细。
教:孩子们,看谁来了?出示大小不同的水杯、高矮不同的凳子、粗细不同的瓶子。
引导幼儿发现他们的不同,并且能说出这些物品的高矮、粗细、大小。
二、基本部分:物品排序1、教师讲解比较粗细、高矮并学会排序。
教:今天小猴子怕怕要搬新房子了,你们看(出示图片)这是他以前的房子,比一比谁高谁矮。
他买了好多的东西,自己都办搬不了了,我们来帮帮他吧!(幼儿:好)。
出示摆的凌乱的桌子卡片让幼儿观察,提出问题如何把它们摆整齐,让幼儿思考并请幼儿上前摆一摆。
摆完后请幼儿说出是按什么顺序摆的。
教:小猴怕怕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帮忙呢,我们一起去帮他整理吧好不好?(幼儿:好)2、教师引导幼儿开始动手操作物品卡片。
摆放过程中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摆放顺序。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指导并鼓励幼儿。
教师奖励摆的正确并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摆放顺序的幼儿。
三、按规律填画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密码图。
教:小猴怕怕为了感谢我们的帮忙,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饼干,想吃吗?(想)小猴怕怕把饼干放在了新房子里,可是忘了开锁的密码……出示密码图。
2、教师示范填画密码图。
引导幼儿观察密码图,先看第一组图形,图形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缺少的是哪一部分,空白处应该画什么。
请幼儿思考并上前示范画一画。
教师小结:梓君小朋友填画的真好,这组图片这样就完整了,从高到矮的顺序拍的真整齐。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密码图,让其填画剩下的图案。
教师来回巡视并加以指导并及时鼓励肯定幼儿。
四、结束活动教师点评并总结本次活动(小朋友们都画对了,小手非常灵巧,都把锁打开了,怕怕非常高兴要请我们吃饼干了,我们准备洗手吃饼干吧!)2教案二:《比眼力》活动目标:1、目测10以内的数,并准确地说出目测的方法与结果2、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幼儿园教案比眼力
幼儿园教案比眼力教案标题:幼儿园教案-比眼力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观察力和注意力。
2. 提升幼儿的眼力和反应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内容:1. 游戏:比眼力2. 视觉训练活动:寻找差异、找出相同的物品等。
3. 眼球运动训练:追逐移动的物体、追踪目标等。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颜色鲜艳的球、卡片、图片等。
2. 视觉训练活动材料:图片、卡片、绘本等。
3. 眼球运动训练道具:移动的玩具、光线等。
4. 讲解材料:幼儿适用的图片或卡片,用于解释游戏规则和活动目的。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讨论眼睛的重要性,并提问他们有关视觉的问题,如“你们能看到什么?”、“你们喜欢看什么?”等。
- 介绍今天的主题:“比眼力”。
解释比眼力的概念,并告诉幼儿他们将在游戏中发展眼力和观察力。
2. 游戏规则说明(5分钟):- 展示游戏道具,解释游戏规则:幼儿将分成小组,每组一名代表,比赛谁能最快地找到指定的物品或颜色。
- 强调游戏的竞争性和团队合作性。
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和鼓励。
3. 游戏实施(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并给每组一份指定物品或颜色的卡片。
- 给出信号,开始游戏。
每个小组的代表尽快找到指定的物品或颜色,然后回到原位。
- 记录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并宣布获胜组。
4. 视觉训练活动(10分钟):- 展示一张有差异的图片,要求幼儿找出不同之处。
- 分发相同的卡片给每个幼儿,要求他们找到相同的物品,并与同桌分享。
5. 眼球运动训练(10分钟):- 利用移动的玩具或光线引导幼儿进行眼球运动训练,如追逐移动的物体、追踪目标等。
6. 游戏总结(5分钟):- 询问幼儿他们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发展眼力和观察力。
- 强调团队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性,以及持续锻炼眼力的必要性。
教学延伸:1. 在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提问相关问题,以促进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 组织更多的视觉训练活动,如寻找隐藏的物品、观察并描述绘本中的图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比比眼力(教案)
引入
同学们,我们都看过西游记,知道里面有一个猴哥,那么我们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火眼金睛的小朋友呢?大家看我手中的粉笔,谁能最快最准确的回答有多少根,谁就是我们班的齐天大圣。
.............其他同学看不出来也不要放弃,老师接下来就通过这节课,教你们练出火眼金睛。
一:精讲精练
【例题1】下面一组图中,有一个是不同的,你能找出它吗?
【思路导航】图(1)、(2)、(3)、(5)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图形重叠一小部分。
而图(4)是两个完全一样的半圆拼成的一个整圆,没有重叠。
这几组图形中,第4组图形与其他的不同。
练习1:
1.下面一组图,其中有一个是不同的,你能找出来吗?
答案:(4)不是平均分成了四份
2.你能把与其他不同的找出来吗?
答案:(4)黑白间隔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学会了一种找不同的方法:1.比较法
【例题2】
【思路导航】仔细观察图可以发现,第一竖行是三个基本图形○、△、□,第二竖行是在○、△、□外面加了一个圆,第三竖行由上两个图形发现是在○、△、□外加上了一个方
框,由此可推断第三个空格的图应该在□外加上一个方框。
所以图中空格里应该画“回”。
练习2:
1.按顺序仔细观察图,第三幅“?”处该怎么填?
答案:空心三角形
2.按顺序仔细观察,在“?”处填图。
答案:
【例题3】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字母。
【思路导航】仔细观察这些字母,不难发现,每一横行、竖行都有字母A、B、C,只不过是排列顺序不同而已。
因此空格里横看、竖看,都应该填B。
练习3:
1.按规律在空格里画上图形。
答案:
2.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图形。
答案:
【例题4】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思路导航】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三幅图都是把完全一样的圆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
一份涂上阴影。
第一幅图阴影部分在左上角,第二幅图阴影部分在左下角,第三幅图阴影部
分在右下角。
根据这个规律,第四幅图阴影部分应该转到右上角。
所以第四个方框里应填。
练习4:
1.请你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画出第四个图形来。
答案
2.接下去该怎样画?
答案:
【例题5】接着应该怎样画?请画在空格里。
【思路导航】先观察○。
(1)在左上角,(2)在左下角,(3)在右下角。
由此可见○按逆时针方向依次转动。
再观察◇、□、△这三种也是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转动。
根据规律第
四幅图应该这样画:
练习5:
1.仔细观察,第四幅图应画什么图形?
答案:
2.想一想,第四幅图该怎么填?
答案: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学会了一种继续画方法:2.找规律法:顺着旋转,逆着旋转,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如何炼成火眼金睛:
1.比较法:比较一个图形和其他几个图形的区别。
2.找规律法:顺着旋转,逆着旋转,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随堂训练
一:找出两个形状、大小、放置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
( 2 )和( 4 )
二:左边的图形加上右边哪个图形,就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
( 4 )
三:把左边的两个图形重叠后,会变成右边的哪个图形呢?
四:接着画。
五:仔细观察图,在第四幅中应画什么图形?第十幅图应画什么图形?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