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全册)最
三年级科学全册实验报告

实验器材:一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实验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一样实验过程:观察大树的构造和外形特点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大树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拓印树皮观察到树皮粗糙2、实验名称:观察一棵小草实验器材:狗尾草实验猜测:小草比较小、茎和叶细软实验过程:观察狗尾草的构造和外形特点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小草矮小,茎细软,果实串像狗尾巴,叶细长。
3、实验名称:比较大树和小草实验器材:一段树枝、狗尾草实验猜测:大叔和小草的茎和叶不一样实验过程:观察比较大树和小草的茎和叶以及外形构造和特点。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大树为木质茎是木本植物,小草为草质茎是草本植物4、实验名称:比较叶的一样和不同实验器材:各种树的落叶实验猜测:叶的大小和构造不同实验过程:观察比较叶的构造和大小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叶的大小、形状各不一样,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5、实验名称:观察叶的变化实验器材:同一种树的新鲜叶和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枝实验猜测:树叶的大小不同,新鲜叶和落叶的颜色不同实验过程: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和落叶:2、观察叶的生长变化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新鲜的叶和落叶颜色不同,构造一样。
叶有生命,能看出生长变化过程6、实验名称:寻访小动物实验器材:放大镜记录本实验猜测:不同的地方生长不同的生物实验过程:在不同的地点寻访不同的小动物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在不同的地点找到了不同生物7、实验名称:观察蜗牛的运动实验器材:蜗牛放大镜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实验猜测:蜗牛靠足运动实验过程:观察蜗牛身体构造、运动、以及蜗牛吃食物、呼吸和排泄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蜗牛有壳、两队触角、长的触角上有眼睛,蜗牛靠腹足运动,吃菜叶,粪便是黑色条状。
8、实验名称:观察蚯蚓的反响实验器材:蚯蚓、记录纸、培养皿实验猜测:蚯蚓伸缩运动实验过程:观察蚯蚓的身体然后将其放入盛有水的培养皿中,观察蚯蚓水中的反响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蚯蚓有环带,身体上有很多节称之为环节,离环带近的一端是口,远的一端是肛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1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2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3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4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5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6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07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08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实验报告
09
10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1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2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3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4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5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6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7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8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19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20。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主题:变化中的水实验目的:1.了解水的三种状态。
2.观察和探究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实验材料:1.一瓶装满水的玻璃瓶2.一块黑布3.一张透明塑料薄膜实验步骤:1.将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在教室的窗台上,观察瓶子外表面的水滴。
2.用黑布把玻璃瓶裹起来,再放到窗台上。
3.用透明塑料薄膜把玻璃瓶包裹,再放到窗台上。
实验结果:1.玻璃瓶外表面出现了许多水珠,这是因为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沿着玻璃瓶表面凝结而成。
2.用黑布把玻璃瓶包起来后,水珠消失了,这是因为黑布吸收了瓶子外面的水珠。
3.用透明塑料薄膜包裹玻璃瓶后,水珠又重新出现在玻璃瓶外表面,这是因为透明塑料薄膜不吸收水珠,水蒸气凝结在玻璃瓶表面上。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水的三种状态:液态、气态和固态。
当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变成气态,即水蒸气。
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即液态;当水冷却到一定温度时,水变成固态,即冰。
我们还了解到了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是水蒸发和凝结过程的一个例证。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的状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知道了水在不同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也了解了水蒸发和凝结的过程。
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烹饪食物、洗衣服等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水的状态变化和水蒸发和凝结的过程。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水的三种状态,还学会了观察和探究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这次实验对于我们对水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不断探索、学习。
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你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水会是怎样的情况。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就不再适宜生命居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水的状态变化和水蒸发、凝结的过程,比如烹饪食物、洗衣服等。
这次实验对于我们对水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全套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研究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1. 植物种子2. 种植土3.4. 观察记录表实验步骤1. 将填满种植土。
2. 播种植物种子,覆盖一层薄土。
3. 每天定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持续观察并记录一周。
实验结果1. 植物种子在土壤中发芽,逐渐生长。
2. 观察到植物的茎、叶、花等生长变化。
实验结论1. 植物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等条件才能生长。
2. 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有助于了解植物的生命过程。
实验二: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特性。
2. 研究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光的传播实验。
实验材料1. 光源(如手电筒)2. 透明材料(如玻璃板、塑料袋)3. 实验仪器(如光屏、光具座)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处,对准透明材料。
2. 通过透明材料观察光源在另一侧的光影。
3. 改变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观察光影的变化。
4.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1. 观察到光源通过透明材料传播形成光影。
2. 发现光影的形状和位置会随着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实验结论1. 光可以通过透明材料传播,形成光影。
2. 光影的形状和位置受透明材料的形状和位置影响。
实验三:制作简易电路实验目的1. 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2. 研究制作简易电路。
实验材料1. 电池2. 导线3. 灯泡4. 开关5. 绝缘材料实验步骤1. 将电池、灯泡、开关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2. 使用导线将电池、灯泡、开关连接起来。
3.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4. 尝试改变电路连接方式,观察灯泡亮起的情况。
实验结果1. 成功制作出简易电路,灯泡亮起。
2. 发现改变电路连接方式会影响灯泡的亮起情况。
实验结论1. 电路需要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等元件才能形成。
2. 电路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路的通断和灯泡的亮起情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全

实验步骤:
1、在瓶子里装一些水,把吸管放入水中,并用橡皮塞封住瓶口,观察水在吸管中的变化。
2、把一团纸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观察纸浸湿情况。
3、两支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的水和空气,然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按活塞,观察现象。
实验器材:1个厚底直筒玻璃杯、刻度尺、纸带、透明胶带、剪刀
实验步骤:
1、用一个高度在15厘米以上的厚底直简玻璃杯子。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杯子的高度。
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面朝下粘在胶带的中间。
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有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内侧底部对齐。
观察到的现象:当食盐和小苏打加到第四份时,溶解小苏打的烧杯已经出现小苏打的沉淀物,不管如何已经搅拌,小苏打已经不融于水了。食盐仍然融于水。
实验结论: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
科学实验报告单(5)
年级班姓名
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名称:加快溶解
实验目的:
3、把吹胀的塑料袋放入水中,松开捆口,有气泡冒出。
4、把玻璃杯的杯口向下,垂直放入水中,杯底总是有一部分没有水。
观察到的现象:
空气很轻,会流动,会发出声音,能压缩
实验结论:空气很轻,会流动,会发出声音,能压缩。
科学实验报告单(8)
年级班姓名
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目的: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

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试验汇报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试验汇报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试验汇报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试验汇报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试验汇报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试验汇报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试验汇报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学生试验汇报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三年级班试验编组:第组试验时间:2023年月日分组数:16 组长:记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一、学生分析今年我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科学的教学,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
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该年级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学生从小对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些接触和了解。
如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学习是有基础的。
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有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
二、实验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是《科学》课开始的第二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浅显易懂,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考虑到为今后的学习提高打好基础。
在这个阶段一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实验措施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我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景总结如下: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骤
的现象
实 验
金属材料的传热性好,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能导电 结 论
指导教师
10 / 20
时间
实验名称
比较材料的韧性
实验目的
认识不同材料的韧性
实验器材
塑料条、铁片、卡纸条、钩码、纸条、记录表
实 1、在相同厚度的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一端上分别标出刻度
验 2、在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另一端挂上一个相同的重物
指导教师
8 / 20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 验 步 骤
实验名称
比较硬度
比较常见材料的硬度
橡皮、海绵、卡纸、铁钉、塑料尺、木条
1、观察描述橡皮、海绵的硬度
2、观察比较卡纸、铁钉、塑料尺的软硬
3、用刻划的方法比较材料的硬度
2、 较软的材料有: 橡皮、海绵、砂纸、空饮料罐
实 验 结 论
指导教师
较硬的材料有:铁钉、塑料尺、木条和卡纸 较软的材料有:橡皮、海绵、砂纸、空饮料罐
结 不一样。
果
教师签阅
实验效果
及问题
1 / 20
实验时 间
年级第 册
实验名称
观察一棵大树
实验目的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出来。
实验器材
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
1、我们观察了雪松
实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3、从近处看。
验
步
骤
实 树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 、 阳光 ,都有 树干 、 树冠和树根。但树
步 3、把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一端用重物压住,挂重物的一端伸出
骤
桌面 5 厘 M、10 厘 M、15 厘 M。观察它们弯下去了多少
4、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
实
验 不同材料的韧性不相同,有的材料韧性较好,有的材料韧性较差
结
论
11 / 20
时间
实验名称
造一张纸
实验目 的
认识纸的过程和方法
实验器 透明杯子、水、白纸、餐巾纸、筷子、棉布、放大镜。
3、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蜗牛是软体动物,有壳、触角、腹、头、
5 / 20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蚯蚓的反应
实验目的
蚯蚓是否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实验器材
浅盘、长纸盒、湿土、水、干土、蚯蚓
实 1、在浅盘装少量常温下的水,把蚯蚓放在水中,看它的反应
验 2、纸盒里一边放湿土,一边放干土,把蚯蚓放在中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实验目
的
实验器 水槽、水、各种物体(木头、塑料、橡胶块、石头、泡沫块、
材
铁块等)
1、将水倒入水槽中
实 2、把木头、塑料、橡胶块、石头、泡沫块、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
验 观察沉浮状况
步 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填写记录表
骤
实
验 物体在水中游的沉(石头、铁块),有的浮(木头、塑料、橡胶
结
块、泡沫)
论
指导教 师
13 / 20
时间
2012.12.6
实验名称
砖与陶瓷的性质
实验目的
了解砖、瓦与瓷器、陶器的物理性质
实验器材
砖、瓦、陶器、瓷器、滴管、水槽、水、小刀
1、用小刀在砖、瓦、陶器、瓷器表面划一划 实
2、用力弯折它们 验
3、用滴管吸水分别滴在它们的表面,观察吸水情况 步
4、把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与浮 骤
验 2、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看到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
步
骤
实 验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结 论
指导教师
3 / 20
时间
实验名称
叶的观察
实验目的
认识叶的基本特征
实验器材
各种树的落叶、同一种树的新鲜叶和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 的树枝
我
1、仔细观察叶的结构
的
2、比较新鲜叶与落叶
实
3、观察同一种植物的叶, 能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
验
步
骤
实
验 一片完整的叶由叶片、叶脉、叶柄组成。
结
论
指导教师
4 / 20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结 论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
观察蜗牛
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
2-3 只蜗牛,1 个放大镜,一条树枝
1、观察蜗牛是什么样的动物
2、观察蜗牛的运动、身体构造方面的特点
结
对足。
论
指导教师
7 / 20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 验 步 骤
实验名称
观察金鱼
了解金鱼的身体结构,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
2-3 条金鱼装在玻璃缸里,1 只滴管,少许食物色素调制的红水
1、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2、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3、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实 验
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 结 论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时 间
年级第 册
实验名称
观察一棵大树
实验目的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出来。
实验器材
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
1、我们观察了柏树树。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3、从近处看。
实
验
步
骤
实 树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 、 阳光 ,都有 树干 、 树冠和树根。但树
验 冠小, 树干粗细 ,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
实
验 它们的硬度都很大在水中都下沉、不易弯折,砖、瓦易吸水,陶器瓷
材
1、把一块餐巾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实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验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步
4、观察我们造的一张纸和我们用的纸是否相同。 骤
实 验 结 论
指导教 师
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
12 / 20
时间
实验名称
材料在水中的沉与浮
验 冠小, 树干粗细 ,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
结 不一样。
果
教师签阅
实验效果
及问题
2 / 20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水生植物
实验目的
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实验器材
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1、把塑料袋中的水葫芦和金鱼藻要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
并画出简图。 实
步
骤
实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验
结
论
指导教师
6 / 20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蚂蚁
实验目的
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实验器材
面包、白糖、死掉的小昆虫、放大镜、蚂蚁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实 2、观察蚂蚁的身体
验
3、观察蚂蚁的运动和反应,蚂蚁爬行时会分泌一种“信息素”
步 4、交流发现
骤
实
验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
9 / 20
时间
实验名称
认识金属
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铁、铜、铝等金属片,砂纸、玻璃杯、热水、空饮料罐、电池、导线, 实验器材
小锤
1、用小锤敲打铁、铜、铝等金属片,记录发生的现象
实 2、把铁、铜、铝等金属片放进有热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发生了什么
验 3、用砂纸磨铁、铜、铝等金属片观察现象
步 4、连接一个简单的线路,把其中的一段用铁、铜、铝等金属片连接,观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