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4-2015 学年第 1学期)一、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是非判断、自我约束和引导示范能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提高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承担光荣的历史使命、进而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开拓者而准备。

能力目标:(1) 能用正确的方法与技巧应对大学生活的各种问题。

(2) 能用正确的是非观判断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具备一定的引导和示范能力。

(3) 能通过项目训练,培养个人综合性的素质和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

(4) 能自觉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完善个性。

知识目标:(1) 明确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大学学习的特点与方法。

(2) 明确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掌握加强道德规范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3) 理解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内涵及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掌握基本的法律概念、法律术语。

(5)明确法律的本质以及学习法律的意义。

(6)熟悉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基本内容。

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三、教学材料1、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参考资料:《思想道德修养》浙江省高等学校“两课”统编教材奚建华主编《法律基础》浙江省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统编教材孙笑侠主编《法律基础教学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11月第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20XX年第一辑)《高校内外》(生活与法丛书)崔卓兰《周国平作品集》南海出版公司四、教学组织形式大班教学、理论讲授、项目训练。

五、考核方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各占50%。

平时考核包括考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期末以项目训练的实施过程评价与最终成果评价为考核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课后反思:教师应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应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通过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三、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作业题目设计:除了基础知识的巩固,还应关注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例如:
(1)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的理解,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法治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
6.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
1.标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注意。
3.针对不同知识点,运用不同的语调,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有趣。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2.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互动环节,注意控制时间,避免拖延。
三、课堂提问
1.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针对不同难度的提问,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
3.课堂互动环节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如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计划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计划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计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下面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计划。

一、实践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及其与个人发展的关系;2.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约束意识,提高其对法律的遵守能力。

二、实践内容1.法律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实际应用的法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案例可以包括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劳动争议案件等,通过分析案件的事实及判决结果,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法律条文和法律知识,并讨论案件中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校外参观:安排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机构,了解法律实践和维权机构的运作模式,增强学生对法律实施的认识,并与相关从业人员交流,进一步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4.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法庭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各类法律相关的角色,如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通过扮演不同角色的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的程序和要求,培养他们的辩证与思维能力。

5.法制宣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法制宣传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宣传海报、宣传视频、宣传手册等,通过宣传活动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学生和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

三、实践方法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校外参观等方式传授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2.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具体的实践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3.现场参观与体验:组织学生参与实地参观和体验活动,使他们能够直接参与到实际的法律实践中,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实践评价1.案例分析报告: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其思考的深度和思想的独立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

它是适应成人教育的需要,帮助成人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的课程。

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成人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成人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爱国情怀、良好的道德素养、自觉的法律意识。

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本课程面向成人教育开设。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当代成人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他们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绪论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认清现时代的历史使命,明确其目标,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认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1、认识现时代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2、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难点: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本章知识点和教学内容: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认识现时代的历史使命;明确当现时代的成才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篇一」课文主题:《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过程: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

在此之前,通过对第三、第四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法律对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某些规定,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

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

因此本课承前启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习与能力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②能够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③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2)能力目标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

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必要性,隐私权的含义与内容。

我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主要有三点:(1)针对学生对个人隐私认识上的偏差:由于长期受封建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总是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错误地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

正确认识个人隐私,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对学生成长十分必要。

(2)针对学生隐私经常受到侵犯的事实: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老师私拆学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记的现象,尽管出于善意,但却严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

学习隐私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

(3)针对学生经常侵犯他人隐私的现实: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学生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较为普遍。

尊重他人的隐私,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法律素质和道德境界,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一、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1教学主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

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导入第二框题的教学:同学们,通过前边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

但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

因此,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与目标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明确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与任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1.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与任务,示范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与体会第二章:道德修养与个人品质的提升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提升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明确个人品质提升的目标2.2 教学内容道德修养的定义与意义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提升的作用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2.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道德修养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道德修养对个人品质提升的作用,示范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总结:让学生分享对道德修养的理解与体会第三章: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让学生明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3.2 教学内容社会公德的定义与意义职业道德的定义与意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3.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示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总结:让学生分享对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理解与体会第四章:家庭伦理与家庭和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庭伦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让学生明确如何构建和谐家庭4.2 教学内容家庭伦理的定义与意义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家庭和谐的构建方法4.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家庭伦理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示范如何构建和谐家庭总结:让学生分享对家庭伦理与家庭和谐的理解与体会第五章:法律基础与法治观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遵守法律5.2 教学内容法律基础的定义与意义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遵守法律的方法与原则5.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法律基础的概念与意义主体:讲解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示范如何遵守法律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法律基础与法治观念的理解与体会第六章:公民权利与义务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含义与关系让学生掌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6.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的定义与分类公民义务的定义与分类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与平衡6.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公民权利的概念与分类主体:讲解公民义务的概念与分类,分析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与平衡总结:让学生分享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解与体会第七章:刑法与犯罪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刑法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掌握犯罪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让学生明确如何预防犯罪与维护社会安全7.2 教学内容刑法的定义与地位犯罪的概念与分类刑法的基本原则与刑罚导入:讲解刑法的概念与地位主体:讲解犯罪的概念与分类,介绍刑法的基本原则与刑罚总结:让学生分享对刑法与犯罪的理解与体会第八章:民法与民事权利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民法的意义与作用让学生掌握民事权利的基本概念与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8.2 教学内容民法的定义与作用民事权利的定义与分类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权利的维护8.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民法的概念与作用主体:讲解民事权利的概念与分类,分析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权利的维护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民法与民事权利的理解与体会第九章:行政法与行政权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掌握行政权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让学生明确如何维护自己的行政权利行政法的定义与地位行政权的概念与分类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权的行使9.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行政法的概念与地位主体:讲解行政权的概念与分类,介绍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权的行使总结:让学生分享对行政法与行政权的理解与体会第十章: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法律思维的意义与作用让学生掌握法律方法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10.2 教学内容法律思维的定义与特点法律方法的概念与分类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0.3 教学活动导入:讲解法律思维的概念与特点主体:讲解法律方法的概念与分类,示范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总结:让学生分享对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的理解与体会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意义、目标、方法和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年教案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年教案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年教案5篇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年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年教案1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自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懂得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逐步培养自立能力,努力过独立的生活;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活动,初步了解中学生自立的含义,认识自立这种优秀品质,体会自立对生活的意义。

通过阅读短文《不自立,永远不能成为大自然的一员》,更深刻地领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性。

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从理性的层面理解自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要学会自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明白个体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体会自立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进一步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如何培养自立精神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活动法、讨论法、解析法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一些关于自立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本环节目的是结合学生的理解,引出本课的主题--自立,并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自立。

):(课前在黑板上写下一段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师:同学们,从上面这段话,那你想到了什么(在课堂上,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房间要自己整理,学习要靠自己,作业要自己做,有难题要自己思考,自己的抽屉要自己整理……其实,这些答案,就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所要面对的“自立”问题。

)教师归纳:自立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意味着我们要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的羽翼保护,独立生活;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力量。

创造生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教案主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和意义。

2. 掌握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

教学内容:一、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和意义:1. 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

2. 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意义。

3. 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二、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法律基础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2. 法律的种类和层级。

3. 法律原则的作用和意义。

三、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的方法:1. 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和途径。

2. 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培养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一、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和意义: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思想道德修养的话题。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和解释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意义。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4. 总结: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思考问题。

二、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导入:通过举例或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法律基础的话题。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和解释法律基础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3. 表示:组织学生分组表演不同法律种类的场景,加深对法律层级的理解。

4. 总结: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思考问题。

三、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的方法: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引入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的话题。

2. 讲解:向学生详细介绍和解释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方法。

3.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法律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法律意识的理解。

4. 总结: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思考问题。

教学评价与反馈:1. 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互动,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观点。

2. 布置相关的作业和习题,以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进行知识点的检测和巩固。

4. 根据学生表现和作业,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思修与法基教学计划(本站推荐)

思修与法基教学计划(本站推荐)

思修与法基教学计划(本站推荐)第一篇:思修与法基教学计划(本站推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一、结合总校的要求与本地具体的实际情况,本课程的教学思路如下:1、本课程的讲授以学生的具体实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照本宣科。

虽然这门课程为高校教材,但是我们很有必要学习相关内容。

方法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形式上适当变化。

2、对于课程内容的讲授要抓住重点,对于相关知识要进行补充。

3、对于某些内容的讲述,以章为单位,不分小节。

4、上课时促使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课下给学生布置作业,并对其进行评比。

二、教学要求:1、教学必须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发展为中心,从学生本身成长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安排。

2、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内容。

教学必须以学生在校内校外生活、学习中获得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方面的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强调从学生直接经验出发来学习,强调学生从实践中亲自感受和体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3、教学必须以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

实践课程的主要载体是学 1生的各种外部活动,如社会调查或观察、辩论演讲、道德观察(包括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等节目)等。

三、教学的主要形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可分为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两大类。

(1)课内教学① 案例分析或行为分析。

根据教学涉及内容,举出1-2个典型的案例或典型行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议论,形成小组集体意见,并推荐代表向全班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它小组交流看法。

然后由教师予以引导或总结。

② 讨论或辩论。

讨论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1-2个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讨论最终由教师予以归纳、小结,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评判、小结。

辩论是由教师设计出与理论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辩题,将学生分成正反两部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

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上交有关讨论或辩论结果的书面材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到它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内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

2. 第五章: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 第六章: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个人的修养途径。

4. 第七章: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宪法和法律制度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5. 第八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成绩,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辅助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辅导教程》。

3. 网络资源:相关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学术论文等。

4.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5. 教学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第一章: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1.2 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与内涵思想道德修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个人成长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具体案例。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

第二章: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常见法律问题的处理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法律案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角色扮演法:模拟法律场景,培养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第三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履行自身义务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常见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案例分析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小组讨论法:讨论权利与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解。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认识。

第四章:遵守社会公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一、教案概述1. 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意义和目标2. 法律基础的概念、特征和作用3. 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4. 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5. 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明确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与意义1. 导入: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概念和意义。

2. 主讲:介绍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和任务。

3. 互动:讨论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法律基础的概念与特征1. 导入:讲解法律基础的概念和特征。

2. 主讲:介绍法律基础的作用和价值。

3. 互动:分析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1. 导入:讲解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2. 主讲:介绍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

3. 互动:讨论如何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第四节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方法和途径1. 导入:讲解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2. 主讲: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3. 互动:分享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实践经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案例,分析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电子教案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电子教案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电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课堂讲解(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概念a.思想道德修养: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法律基础:指人们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制度、法律规范和法律意识的了解和掌握。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a.提高个人素质,促进个人成长。

b.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法治。

c.增强公民法治意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a.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b.职业道德: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公平竞争。

c.家庭美德: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

d.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维护自身权益,履行公民责任。

3.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符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要求。

(2)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4.互动环节(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课堂小结(2)强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课后作业2.收集有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名言警句,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两者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帮助学生掌握绪论的基本内容,了解本课程的结构体系及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绪论的基本概念与内涵2. 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与方法3. 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4.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5.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与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绪论的基本概念、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与方法、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2. 难点: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绪论的基本概念、内涵,阐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绪论的基本内容,阐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与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绪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考察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报告:检查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评估其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2024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

2. 案例库:收集各类法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思修的实践教学计划(3篇)

思修的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思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为了提高思修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制定以下实践教学计划。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心社会、服务社会,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道德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道德模范事迹展览,了解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环保宣传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举办道德讲座,邀请道德模范、专家学者等为学生讲解道德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 法治实践(1)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构,了解我国法治建设成果,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2)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被告等角色,体验法律程序,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3. 社会实践(1)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开展企业参观活动,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运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3)举办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扶贫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服务社会。

四、实践教学方式1. 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道德模范事迹展览、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构,让学生亲身感受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法治建设成果。

2. 模拟法庭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被告等角色,体验法律程序,提高法律素养。

3. 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环保宣传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设计第一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意义。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定义和意义,分析存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法:讨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发言情况。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和反思。

第二章:法律基础与法治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2 教学内容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法治观念的内涵和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介绍我国法律体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法治观念的重要性和实践。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法治观念的理解和实践。

法律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意义。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和平衡。

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意义,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和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改方案(讨论稿)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发[2005]5号)明确规定的一门必修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主干课程。

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1、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材统一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专家审定的统编版本,全部内容由绪论、三个主题部分计八章和结束语组成。

绪论部分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学习意义和方法、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成长目标和应有形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思想篇,内容包括理想和信念、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是道德篇,内容包括道德的一般原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第七章、第八章是法律篇,内容包括法律的一般原理、我国主要法律制度。

结束语是鼓励新世纪的大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2、学时安排:新课程方案设计学时为68课时,一般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

其中课堂教学20课时,校内实践教学16课时,校外实践教学32课时。

三、课程方案改革原则:1、针对性。

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5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政治快乐课堂,中学阶段政治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政治的自信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教案1《友谊使青春更灿烂》【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与朋友交往的感受;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学会主动交友。

2.能力目标:区分“损友”和“益友”,学会辨别和分析交友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有选择地交朋友。

3.知识目标:体会真挚的友情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重点难点】1.重点: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难点:友情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需要;正确区分“损友”和“益友”。

【学情分析】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接触面逐渐拓宽,中学生普遍有强烈的交往需要,迫切需要找到知心朋友,以倾诉内心的困惑,交流对生活的感受和看法,希望自己能被别人接受;得到理解和支持。

但是,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时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友情,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友谊”,“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的人受人欢迎”等问题。

因此,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积极地交往,让他们正确地理解友谊,善待友谊,学会寻找好朋友,对青少年友谊观的形成以及青春期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一、感悟友情,珍爱友情(一)轻松一刻(说说、唱唱)——营造友好、轻松的氛围,感悟友情引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不能少了和朋友的交往。

友谊可以成为鼓舞一个人前进的力量,可以使人欣慰,使人奋发,使人向前。

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

高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

高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

高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计划一、教学主题:塑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主题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对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培养他们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

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应该紧密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

二、活动安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活动安排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有理论讲授,也有实践活动。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德育与法育的重要性,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法庭、法律文化展览、模拟法庭辩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和思想道德的影响。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加深对道德伦理和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材使用:多样化的资源与创新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材的使用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教材,如课本、工具书、参考书等,来进行教学。

同时,还可以结合多种资源,如互联网、电子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案例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能力。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高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既要注重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书面测试、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总之,高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应该紧密围绕塑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学主题展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2015-2016学年秋冬学期教学安排
请每位老师认真阅读以下教学要求,并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本课程2010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又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故对本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本课程系国家资源共享课,为了加强网络学习环节,要求每个同学都要上“爱课网”,成为网络学习者,包括发表学习感言、提出学习困惑等。

学习情况将作为平时成绩之一(网址:
/coursestatic/course_4266.html,请务必先注册、登录,否则不能发言,也不能看案例视频和其他资源库内容)。

另外请注意,网上资料是根据2013年版教材设置的。

目前正在逐渐调整过程中。

2、2015年修订版教材与2013年修订版相比有重大调整和变化,由原来的绪论加7章变成了绪论加8章,道德部分和法律部分的内容都有较大的调整,请任课老师根据新教材的内容更新课件,调整教学方式。

3、9月14日秋季学期开始上课。

2015级新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总教学时数为48学时,每周3学时,共16周(不含考试周),跨秋、冬两个学期(即一个长学期)。

2.5个学分。

4、本课程采用2-1教学模式,2/3学时用于课堂教学活动,1/3学时用于课外实践活动(即周学时为3,课表上安排2个学时,课外1学时。

)。

课堂活动包括专题讲授、案例研讨、教学视频观看、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等多种形式。

课外实践包括参观、调研、公益活动、网络学习、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形式。

教师要重视运用各种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避免教师一味说课、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

课外的1学时要有具体的活动安排(包括阅读和网络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等等,并有考核方式),不能“放羊”。

5、整个秋冬学期要求学生完成2次研究性作业(秋、冬各1次,研究性学习可以是调研报告,也可以是公益活动的实践与总结,还可以是切合教材某个主
题的微电影制作等等。

),教师要加强对研究性学习作业的指导。

期末时将进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业的评比。

优秀作业将汇编成册。

此外,教师可以视教学需要,安排一些随堂作业或课外小作业(至少2次),并计入平时成绩中。

6、本课程将改革考核方式,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主要是加强全过程考核,增加学生课内课外的阅读、作业、思考、实践的分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冬学期期末考核的形式为闭卷(题型为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等。

)。

总评成绩=平时考核成绩(70%)+期末考核成绩(30%)
平时考核成绩构成:作业(包括研究性学习作业、其他小作业等)(35%),网络学习与练习(15%),课堂表现(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和到课情况20%)。

请做好平时成绩登记。

为方便联系学生和提交作业,可设立班级QQ群和班级作业邮箱。

7、为方便课堂管理和分组活动,各任课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班级的分组规则和管理模式,抓好小组长工作,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既是一门政治理论课,又是一门素质修养课。

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法律素质为目的,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现代法治意识为指向。

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课程性质,积极探索与改进教学方法,既关心爱护学生,又严格要求。

引导学生在“思考、体验、参与、行动”中追求真理,感悟人生,提高素质。

9、各任课老师可以在吃透教材、遵循教材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符合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有重点地选择教学内容,每一章讲深讲透一两个重要问题。

将严谨深刻的教材体系转化为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朝认知、信仰体系转变。

10、希望每位教师积极采用有特色、有新意、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方法(包括实践教学)。

请做好事先的策划、事后的小结(包括教学效果的调查、反馈)。

学期结束前请每位任课教师提交一篇教改论文(比如,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比较有实效的一次课或受学生欢迎的一项教学活动等等,避免泛泛而谈的体会),教研中心择时将召开专兼职教师教学研讨、经验交流会,并编辑教学研究文集(除相互交流、递交学校领导外,还将上传国家精品课程网站
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

作为教师教学考核的业绩之一。

优秀教学论文将推荐到全省、全国交流、评奖。

11、请各位老师有意识地做好相关的教学效果调查研究。

教研中心也将取样部分班级进行学生的心态、需求、教学情况等方面的调查。

12、请各位老师注意加强课堂纪律的督促,不可放任。

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要强调课堂纪律,比如手机关机或静音;不收发短信;不刷微信、微博;不看与本课程无关的书;不做其他作业,不玩电脑等,缺课1/3以上的不得参加考试。

13、各位老师要自觉遵守教学纪律。

不迟到不早退,如果确因重要原因需要调课,请及早与教务处联系落实好调课时间、地点,提前通知到每个学生,并告知教研中心。

认真备课,注重教书育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具体安排如下(教学日历)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研中心 2015-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