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3.5第3篇)

合集下载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信息论【圣才出品】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信息论【圣才出品】

第15章信息论一、名词解释1.道德风险(moral hazard)答:道德风险指一个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忠诚或不合意行为的倾向。

换句话说,道德风险是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

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当代理人为委托人工作而其工作成果同时取决于代理人所做的主观努力和不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并且主观原因对委托人来说难以区别时,就会产生代理人隐瞒行动而导致对委托人利益损害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发生的一个典型领域是保险市场。

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

2.代理人(agent)答:代理人指一个为委托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

这里的“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代理人的种类很多,如销售代理商、企业代理商、专利代理人、广告代理人、保险代理人、税务代理人等。

在现代微观经济学中,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被看成是所有者的代理人。

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交易和契约活动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成为现代经济中的重要问题。

在公司制度中,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潜在的利益矛盾。

特别是在一些大型股份公司里,如果股权极其分散,对管理者的控制和影响就更弱了。

管理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工作,而不是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

而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之处在于,由于代理人的某些信息或某些行动是不可观察的,或者虽然可观察但不可确证,委托人难以通过一个直接的强制性契约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只能通过一个间接的激励方案,使代理人在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实现的同时,也使委托人的利益尽可能地得到实现。

3.委托人(principal)答:委托人指让代理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委托人的种类很多,如商品销售事务的委托人、专利事务的委托人、广告事务的委托人、保险事务的委托人、税务的委托人等。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2.5第2篇)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2.5第2篇)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第2篇 宏观经济部门习 题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并简述理由)1.我国的中央地方共享税分别向国税局、地税局缴纳。

【答案】×【解析】我国税收按照管理权限划分,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三种。

中央地方共享税统一向国税局缴纳,然后由国税局按比例划分给地方财政,包括现行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等。

2.我国百货公司销售的商品价格中已经包括增值税。

【答案】√【解析】增值税是对生产、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收。

在百货公司销售的商品,其价格已经包含增值税。

3.0M 、1M 、2M 属于货币存量。

【答案】√【解析】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累计的货币数量,货币流量是指某一时期货币存量的变动量。

货币供给量通常是指货币存量,因此0M 、1M 、2M 通常列入货币存量范畴。

4.我国的1M 包括居民活期存款。

【答案】×【解析】我国货币供给量10M M =+活期存款,这里的活期存款,是指可开支票的企业活期存款,不包括不能开支票的居民活期存款。

5.摩擦性失业是一种自愿失业。

【答案】×【解析】摩擦性失业是由难以避免的原因引起的,而自愿失业则是劳动者不满工资待遇或现有工作而引起的。

6.只有劳动力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

【答案】×【解析】充分就业失业率是任何时期都难以避免的失业率,包括摩擦性事业、季节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自愿性失业。

一国总体失业率不可能降低为零,这是因为经济中总会存在一些摩擦性失业。

西方经济(第三版)微观经济黎诣远第-2024鲜版

西方经济(第三版)微观经济黎诣远第-2024鲜版

03
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俱乐部物品和共同资源等,不同类
型的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需要不同的政府干预措施。
19
外部性及其治理措施
外部性的定义
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 济主体的福利产生影响,而这种 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 来。
外部性的分类
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前者如教 育、环保等,后者如污染、交通 拥堵等。
通过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理论,行为 经济学揭示了传统经济理论在解释现实经济现 象时的局限性。
2024/3/28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调查等方法,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经济决策 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行为经济学对政策制定的 影响
为政府制定更加符合现实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 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9
实验经济学在微观领域应用
2024/3/28
15
资本市场均衡与利息决定
资本市场均衡
指资本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此时 的市场利率被称为均衡利率。在均衡状态 下,愿意提供资本的数量等于企业需要资 本的数量。
VS
利息决定
利息水平受到资本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当资本需求大于供给时,利息水平上升; 反之,当资本供给大于需求时,利息水平 下降。此外,通货膨胀、政府政策等因素 也会对利息水平产生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经济指标评估 等方法,对反垄断法的实施效 果进行科学评价。
反垄断法面临的挑战与完 善建议
针对新兴行业、跨国企业等新 的挑战,提出完善反垄断法律 制度的建议。
2024/3/28
27
06
现代微观经济学新发展动 态
2024/3/28
28
行为经济学崛起及影响
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理 论的挑战

2024版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经济学黎诣远课件

2024版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经济学黎诣远课件

学黎诣远课件contents •微观经济学概述•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微观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目录01微观经济学概述微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等)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由价格机制进行协调的经济学分支。

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决策过程,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问题,以及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影响。

个量分析边际分析均衡分析研究经济变量在边际上的变动及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如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

研究市场供求达到均衡的条件和均衡状态下的经济效率。

03020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区别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联系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来解决。

同时,宏观经济政策也会影响到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02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需求函数与需求表描述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需求曲线在坐标图上表示需求函数,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

需求理论与需求曲线描述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供给函数与供给表在坐标图上表示供给函数,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示价格与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化。

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供给定理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梁东黎《微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精选习题】第三篇 供给 【圣才出品】

梁东黎《微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精选习题】第三篇 供给 【圣才出品】

第三篇供给第四章厂商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一、名词解释1.厂商生产函数答: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假定X1,X2,…,X n顺次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n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Q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以下形式:Q=f(X1,X2,…,X n)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为了简化分析,通常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

若以L表示劳动投入数量,以K表示资本投入数量,则生产函数写为:Q=f(K,L)生产函数表示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生产过程之中。

2.要素报酬递减法则答:在技术水平、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要素报酬递减规律。

从理论上讲,要素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

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

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强调的是: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出递减的特征。

3.边际产量答:边际产量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例如,在生产中如果只有劳动L是可变投入,则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表示为:MP L=ΔQ/ΔL假设生产函数连续且可导,从而可以用总产量对可变投入量求导得出边际产量,即MP L =dQ/dL。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3.4第3篇)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3.4第3篇)

黎诣远《宏观经济学》(第3版)第3篇宏观理论体系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并简述理由)1.对于货币非中性的解释,古典经济学家通过错觉理论来解释,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通过价格黏性来解释。

【答案】√【解析】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物价水平的变动会使企业在短期内对其产品的市场变动发生错误的感觉,产生货币幻觉。

在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看来,货币的作用是巨大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国家应制定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克服经济危机和萧条。

凯恩斯认为,价格和工资缺乏弹性,经济不存在一个自动矫正机制,经济就可能出现非充分就业下的均衡,但这种均衡低于充分就业下的潜在产出均衡水平。

2.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可能是黏性的。

【答案】√【解析】价格和工资具有黏性是新凯恩斯主义对新古典价格完全伸缩性观点的不完全接受,主要体现为对凯恩斯工资刚性的坚持和修正。

3.古典的自然率假说,资本主义在长期中不会存在非自愿失业。

【答案】√【解析】长期内,错误的价格预期得到纠正,货币幻觉消失,实际工资、产量和就业就会回到各自的自然律水平上去。

4.与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同,新凯恩斯主义者不承认理性预期,认为经济人是非理性的。

【答案】×【解析】新凯恩斯主义接受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理性预期的假设,但不接受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市场出清和工资、价格有充分弹性的观点。

5.根据凯恩斯主义模型,在短期内由于价格黏性使经济不能迅速恢复一般均衡,在长期中,价格的灵活调整最终将使经济达到一般均衡。

西方经济微观部分第三版黎诣远-2024鲜版

西方经济微观部分第三版黎诣远-2024鲜版

2024/28
8
供给理论
2024/3/28
供给函数
01
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函数。通常,价
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供给曲线
02
在坐标轴上表示供给函数关系的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
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同向关系。
供给弹性
03
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供给弹性大,意味着价格
05
资源完全自由流动,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不存在 进入或退出障碍。
06
信息完全对称,市场上的每个参与者都拥有完全的市场信息, 包括价格、供求状况等。
20
垄断市场
定义: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 卖者,且该卖者拥有控制市场价格和
产量的能力的市场结构。
特点
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即垄断者,没 有竞争者。
10
03
消费者行为理论
2024/3/28
11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
消费者偏好的定义
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或商品组合的主观喜好程 度。
效用函数的性质
衡量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通 常具有连续性、单调性和凸性等性质。
2024/3/28
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消费者的偏好应当满足完备性、反身性和传递性等一致性条件。
1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的概念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带来的 效用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的表现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呈 现递减趋势。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生理和心理因素导致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的满足感逐渐 降低。
2024/3/28
13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课后练习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课后练习答案

1、什么是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它们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弹性是测算因变量变化率对自变量变化率的反应的一种量度。

需求弹性一般是需求价格弹性的简称,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弹性,如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3、如何判断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1)当E=0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无弹性;当E=1需求对价格为单位弹性;当E=00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有弹性的;当0<E<1时,需要对价格缺乏弹性;当1<E<00需求对价格富有弹性。

2)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程度;商品的可替代程度;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时间因素。

4、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含义。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 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5、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药品(包括滋补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化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药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所以,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

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在药品中的保健类药品与普通药品相比,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也可以适用于薄利多销的原则平达到增加总收益的目的。

6、什么是需求收入弹性?正常品、中性品、劣品、奢侈品、必需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的大小有何特征?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发生变化的程度大小。

是计算需求量变化率对收入变化率的反应程度的一种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三篇企业经济行为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是非题(对者打√,错者打×,并说明理由)1.在生产函数中,只要有一种投入不变,便是短期生产函数。

()【答案】√【解析】生产函数的各种投入都有一个最优的组合。

当产量沿着最优路径扩张时,只要有一种投入不随产量而变动,就会偏离扩张线,不是长期生产函数,而是存在固定投入的短期生产函数。

2.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其平均产量也递减。

()【答案】×【解析】在达到平均产量最大值之前,虽然边际产量递减,但递减的幅度小于平均产量递增的幅度,平均产量仍然递增。

3.如果平均变动成本等于边际成本,则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答案】√【解析】由于平均变动成本与平均产量具有倒数关系,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具有倒数关系,当边际成本等于最低的平均变动成本时,边际产量必定等于最高的平均产量。

4.当平均产量最高时,平均成本最低。

()【答案】×【解析】w bACAP q=+表明,由于存在平均固定成本,平均产量最高时,平均变动成本最低,而不是平均成本最低。

5.当SMC LMC=,并且小于LAC时,LAC曲线处于下降阶段。

()【答案】√【解析】当SMC LAC<时,LAC处于下降阶段,而SM C LA C>时最低,LAC处于上升阶段。

6.若生产函数为q=L,K价格相同,则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应投入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

()【答案】×【解析】因为L MP =,K MP =,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要求L KMP MP w r=,若w r =,则L K MP MP =,即=,L K =。

这说明,企业应投入等量的劳动和资本,而不是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

7.拥有范围经济的企业,必定存在规模经济。

( ) 【答案】×【解析】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趋势。

而范围经济是指多产品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单一产品企业产出的总和,即联合生产超过分别生产。

根据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定义,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即使联合生产具有成本优势,也未必来自规模经济。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并说明理由)1.如果仅劳动是变动投入,以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作为划分生产三阶段的标志,则第Ⅱ阶段的特点不是( )。

A .边际实物报酬递减B .平均产量不断下降C .总产量不断提高D .投入比例从比较合理到比较不合理E .资本的平均产量递增F .以上说法都不是 【答案】E【解析】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即平均产量最大,此后由于人均占有资本下降,劳动的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以更快速度继续递减,而总产量在第Ⅲ阶段之前递增,随着总产量递增,不变投入要素资本的平均产量也递增,所以ACDE 项都是生产第Ⅱ阶段的特点, B 项,在这个阶段内,L AP 先是递增,在最大值与L MP 相交后开始递减。

2.若劳动与资本的投入组合处于投入产出生产函数等产量线的垂直部分,则( )。

A .劳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都为负 B .劳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都为0C .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资本的边际产量为正D .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资本的边际产量为OE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D【解析】因为此时增加资本投入产量不变,而增加劳动投入产量增加。

3.机会成本的经济含义是( )。

A .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另一种用途的收入B .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C .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将其用于次优用途的收入D .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保证这种资源在现用途继续使用而必须支付的费用E .以上都是机会成本的含义,只是说法不同 【答案】E【解析】A 是机会成本最原始的含义,B 是目前使用最广的含义,但其他含义也常用,只是说法不同。

4.某企业有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1000万元,折旧率6%;银行长期贷款100万元,年利率5%;生产工人工资总额120万元;管理人员工资10万元;原料、材料、动力费用1500万元。

则其总固定成本为()。

A.60万元 B.65万元 C.75万元 D.1000万元 E.1100万元【答案】C【解析】由于固定资产并非一次消耗,长期贷款利息短期不变,管理人员相对稳定,企业每年的固定投入是折旧费、利息和管理人员工资,总计75万元。

5.若某个产量的长期平均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但高于长期边际成本,则可推断()。

A.规模报酬处于递减阶段B.长期平均成本正在下降C.短期平均成本最小D.短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E.短期边际成本等于长期边际成本F.仅B,E正确【答案】F【解析】题意所表示的长期成本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如图3-1所示,产量为q,因此1BE两项正确。

图3-1 长期成本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三、问答题1.根据下列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既有数据,推算其他空白中的数据,并划分生产三阶段。

答:推算数据见表3-1。

其中1L ≤之前为生产第Ⅰ阶段(AP MP ≤),2L ≥到6L ≤处于生产第Ⅱ阶段(AP 递减且0MP ≥),7L ≥以后为生产的第Ⅲ阶段(0MP ≤)。

L TP AP MP1 (40) 402 (88) (44) 483 135 (45) (47)4 (176) 44 (41)5 (200) 40 246 210 (35) (10)7 (203) 29 (-7) 8(176)(22)-272.根据某企业既定成本数据推算其他数据,并绘出其成本曲线。

答:推算数据如表3-2所示。

成本曲线如图3-2所示。

图3-2 成本曲线图3.根据下列长期生产函数中的数据(横轴为劳动投入,纵轴为资本投入,坐标中的数据为劳动与资本投入组合的产量):(1)估计带数值系数的生产函数。

(2)绘出一条包括4个投入组合的等产量线,并计算各组合处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3)这个生产函数处于何种规模报酬阶段?(4)当总产量为423时,求劳动和资本的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产出弹性和生产力弹性。

(5)当劳动价格为20、资本价格为30时,达到总产量345的最低总成本是多少? 答:(1)运用两个变动投入生产函数的有关知识,不难发现有以下两个特征:①劳动与资本可以完全替代。

设(),q f L K =,则()(),,f L K f K L =。

②规模报酬不变。

设(),q f L K =,则()(),,f L K f L K δδδ=。

据此,可以初步推断这个二元生产函数为线性齐次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 AL K αβ=以1L =,1K =代入,可得:14111A A αβ=⨯⨯=以2L =,2K =代入,可得:282141221412αβαβ+=⨯⨯=⨯1αβ+=12αβ==因此,生产函数为1122141q L K =。

(2)至少可以找出产量为345,399,691,并有4个投入组合的等产量线。

图3-3表示产量为399的等产量线。

图3-3 等产量线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L LK K MP LMRTS MP K ==,可知:在劳动、资本组合点(1,8),8LK MRTS =; 在劳动、资本组合点(2,4),2LK MRTS =; 在劳动、资本组合点(4,2),12LK MRTS =; 在劳动、资本组合点(8,1),18LK MRTS =。

(3)在现有投入数量之内,()(),,f L K f L K δδδ=,故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4)当423q =时,3L K ==,141L q AP L ==;d 70.5d L q MP L ==;4231413K q AP K ===; d 70.5d K qMP K==。

劳动产出弹性为:0.5LL LMP q L E L q AP ∂=⋅==∂; 资本产出弹性为:0.5KK KMP q K E K q AP ∂=⋅==∂; 生产力弹性为:1t L K E E E =+=。

(5)达到最低总成本的条件是:L KMP MP w r=以345q =,20w =,30r =代入,可得3L =,2K =。

当投入组合为3L =,2K =时,总成本203302120TC =⨯+⨯=。

4.试论下列各种均衡条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X Y X Y MU MU P P =,L K MP MP w r =,A BA BMR MR P P =。

答:(1)均衡条件的联系:从数学上看,三者都是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求解线性规划最优解的必要条件。

(2)三个均衡条件的区别:解决的问题不同。

第一个等式表示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在以既定的价格购买A 、B 两种商品时,获得效用最大化必须满足的条件,实际上包含的是两种商品的数量关系;第二个等式表示生产者均衡,即企业使用两种要素L 、K 进行生产而且面临既定的要素价格时,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要素最优投入组合方面必须满足的条件,实际上包含的两种要素的比例关系;第三个等式表示企业生产两种产品A 、B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关于两种产品数量决策应该满足的条件,实际上包含A 、B 的数量关系。

5.与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市场上最终留存下来的只能是公司制企业,为什么各国仍然有大量非公司制企业存在?答:公司制企业通常具有规模经济和(或)范围经济,优点很多,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公司设立比较复杂;分散股东并不干预、也难以干预企业经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

这些缺点正好是业主制、合伙制企业所没有的,特别是零售、修理、美容等生活服务业,经营灵活,“掉头”简单,并非公司制企业所能替代。

所以,尽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但非公司制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6.某运输公司现有小轿车100辆,大轿车15辆。

根据市场分析,在目前的情况下,每辆小轿车的月费用是1250元,营业收入10000元;每月大轿车的月费用是2500元,营业收入30000元。

问:目前该企业的车辆结构是不是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答:企业的车辆结构不合理。

考虑增1辆大轿车的收益—成本比(30000/2500),要增加1辆大轿车就必须放弃2辆小轿车,放弃的收益—成本比为:20000/2500。

可见看出,在成本投入相同的情况下,增加大轿车将有利于增加企业收入,增加企业利润,所以应该增加使用大轿车数量,减少小轿车的数量,使它们的收益-成本比例达到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