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海洋环流(高等教学)

合集下载

第五章 海洋环流

第五章 海洋环流

三、海流的分类:
总体上,海流一般为三种: 由海水密度不同而产生的海水运动为梯度流。 在海风作用下,由风的"拉力"作用而使海水产生 运动为风海流; 由于长波运动产生的海流,包括潮汐、内波、 假潮、海啸Surface and Deep Oceans
二、海流的认识与研究
对洋流的认识始于19世纪末叶: 最初采用漂流瓶。 1885年,摩洛哥的阿尔贝特
亲王投放2000个漂流瓶至大西洋,绘制了大西洋表层 洋流图。
目前研究洋流使用海流计和人造卫星。但漂流瓶仍在 使用中。
美国的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每年向海洋投放数以万 计的漂流瓶,每年能回收10%。
中国玩具“鸭子舰队”漂流15年抵英国
陆地上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染物质,可以被洋流扩散到别的 海域,虽使污染范围扩大,但也能加快污染物净化的速度。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摩尔曼斯克港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俄罗斯境内有两个世界著名的港口:一是北冰洋流
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约68°N)却 终年不冻;而在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
1995年早些时候--1.9万只玩具完成了1万多公里的太平洋副 热带环流抵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美洲和夏威夷 等地海域。科学家分析,这些玩具的漂流速度比洋流中 水流速度快了近50%。
1995年至2000年年间--部分玩具脱离洋极环流,开始向北 漂流,而其他的部分继续飘向极地。
2000年--部分玩具进入北大西洋海域,开始向南漂流。之后, 少部分抵达美国东北部海岸。
第五章 海洋环流 ocean circulation
What is Physical Oceanography?
Phenomena – Ocean current systems (occurrence, direction, velocity, transport volume, temporal variations).

海洋科学导论 第五章:海洋环流(新)

海洋科学导论 第五章:海洋环流(新)

温盐环流 (大洋深层环流)
“深海环流”,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 洋流循环系统。这个系统的运作现况是,以风力驱动的海面水 流(如墨西哥湾暖流等)将赤道的暖流带往北大西洋,暖流在 高纬度处被冷却后下沉到海底,而这部分原本温暖的赤道海水 也变成了又冷又咸的北大西洋深层海水,这些高密度的水接着 流入洋盆南下前往其他的暖洋位加热循环沿南大西洋、南极洲 流进印度洋,最终又回到赤道,完成所谓的“环流”。,一次 温盐循环耗时大约1600年,在这个过程中洋流运输的不单是能 量(温度 / 热能),当中还包括地球固态及气体资源等,不过 温盐环流最受人类关注的是其全球恒温的功能。温盐环流推测 主要是由于北大西洋及南冰洋之间的盐分及温差对流而触发的 。
船长下令:“收网!” 船员们拼命地往上拉渔网。可是,越拉,大家越害怕:从来都
是撒开的渔网,今天却被卷成长长的一缕,仿佛有一只巨手扯着渔 网,要把渔船拖向可怕的深渊。
“弃网!”船长胆怯地下令。 船员们操起斧头,三、两下就把渔网砍断了。然而,这一切都
无济于事,渔船仿佛被粘性无穷的胶水粘住了,一点也动弹不了 。
第五章:海洋环流
§ 5.1 大洋环流概述
5.1.2 海水所受的作用力 引起海水的运动的力:重力、压强梯度力、风应力、引潮力等;
海水运动派生的力:科氏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 1、重力、重力位势 重力:
G = ( 9.80616–0.025928cos2φ+0.00069cos22φ–0.000003086z)m / s2
北极航运的现状
1951年,美国年轻的海洋学者克伦威尔和他的同事,在太平洋的赤道海域进行鲔鱼生 活习性及环境条件的考察研究。考察的方式并不复杂,就是把玻璃浮子串在一起,布 放在16~20千米长的海面上,每个玻璃浮子下面,挂上铅锤和若干鱼钩。白天放下 去,晚上收回来。按照一般的常识,既然海流是向西流动的,布下的钓鱼工具自然应 当向西漂才对。然而令人不解的事情发生了,克伦威尔布放的沉到海面下的钓具一反 常规,竟一个个向海流的反方向漂着。细心的克伦威尔以为自己没有放好钓具,收起 来后,又重新布放,结果还是一样的。漂浮在海面的小船受海流影响,向西漂着,而 沉入海中的钓具却向东漂去。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大量的资料对比,他断定,在赤 道海域的表层海流之下,存在着一支像湾流那样巨大而稳定的逆向海流。这就是赤 道潜流。经过各国海洋学家的艰苦努力,最终查明,赤道潜流在三大洋中都存在。它 的表现形式是,沿赤道方向由西向东流动,横越三大洋。其范围是北纬2°到南纬2° 之间的海域内,形成一支与赤道对称的狭窄海流。它的垂直厚度在200~300米,全年 流速稳定。 课下:/v_19rrofcrv0.html

第五章 海洋环流

第五章 海洋环流

精选2021版课件
18
二、受力分析
❖ 定性说明地转效应: ❖ 1、沿经圈运动(从赤道向高纬运动,轨道向东偏
移;从高纬向赤道运动,轨道向西偏移)。 ❖ 2、沿纬圈运动(向东运动,轨道向赤道偏移;向
西运动,轨道向极偏移)。
精选2021版课件
19
二、受力分析
❖ 实际上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力是三维的。取 x-y 平面在海面上,x 轴指向东为正,y 轴指向 北为正,z 轴向上为正,科氏力的三个分量为
❖ 式中ρ为海水密度。写成微分形式则有
精选2021版课件
11
❖ 此方程称为流体静力学方程。
二、受力分析
❖ 正压场:在静态的海洋中,当海水密度为常数或者 只是深度的函数时,海洋中压力的变化也只是深度 的函数,此时海洋中的等压面必然是水平的,即与 等势面平行。这种压力场称为正压场。
❖ 压强梯度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当海水静止时, 水质点所受到的合力必然为零。但海水却总是处在 重力的作用之下,且指向下方。由此可以推断,一 定还存在一个与重力方向相反的,与重力量值相等 的力与其平衡。由式(5-6)知,该力为
第五章 海洋环流
精选2021版课件
1
§5.1 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
❖ 一、定义及分类
❖ 二、研究方法
❖ 三、海流的方向和单位
精选2021版课件
2
一、定义及分类
❖ 1.海流: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 ❖ 海洋环流:一般是指海域中的海流形成首尾相接的
相对独立的环流系统或流旋。
❖ 2.分类
❖ 按成因分:密度流,风海流,补偿流
❖ 按受力分:地转流、惯性流;
❖ 按发生区域:赤道流,陆架流,东西边界流等;

海洋科学导论第五章

海洋科学导论第五章

湾流
西边界流 湾流系统: 佛罗里达海流 湾流 北大西洋海流
右侧:温暖低密 左侧:低温高密
年变化 夏强冬弱
非周期性变化 ——弯曲现象
弯曲与主流断离----独立涡旋 左侧暖涡,右侧冷涡
(二)、太平洋的表面环流
亚北极海流 寒流 阿拉斯加海流 暖流
亲潮 寒流
北太平洋流 暖流
黑潮 暖流 北赤道流 暖流
30.7
流速的大小,与等值线倾斜的程度成正比
T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S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三、地转流 海水密度均匀,等压面(海面)---等势面倾斜β角
Fz
Fx
β
fc
g

Fx=gtgβ
fc=2ωvsinф
3、北半球强大的 西边界流;
4、主涡旋北部有小的 气旋式环流;
5、西风漂流绕南极大 陆流动;
6、南极大陆附近东 风漂流。
三、各大洋的表层环流 (一)大西洋
东格陵兰海流 寒流 拉布拉多海流
寒流
北大西洋流 暖流
湾流
暖流
加那利海流 寒流
北赤道流 暖流
南赤道流
暖流
巴西海流
暖流
本格拉海流 寒流 西风漂流 寒流
∴ gtgβ=2ωvsinф
地转流的速率 v g tg 2sin
y x
-z
北半球 顺流而立,右方高
南半球相反
四、地形对海流的影响 隆起地形: 北半球 上坡,向右偏转(顺时针) 下坡,向左偏转(逆时针)
南半球方向相反
第三节、风海流 一、风海流的受力分析
1、风的切应力 2、地转偏向力 3、下层海水阻力

第五章海洋环流

第五章海洋环流

第五章:海洋环流1、海流:是指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是海水重要的普遍运动形式之一。

海流一般是三维的,习惯上常把海流的水平运动分量狭义的称为海流,其铅直分量单独命名为上升流、下降流。

2、海洋环流:一般是指海域中的海流形成首尾相接的相对独立的环流系统或流旋。

一、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一)成因:海流的产生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因:1、受海面上的风力驱动,形成风海流,也叫漂流;2、海水的温、盐变化,引起密度分布变化,形成热盐环流,也叫密度流。

(二)海流的分类:1、成因不同:风海流、热盐环流2、受力情况不同:地转流、惯性流3、发生的区域不同:洋流、陆地流、赤道流、东西边界流等(三)海流的表示方法1、拉格朗日方法2、欧拉方法(常用)海流流速单位:m/s流向(指海水流去的方向)以地理方位角表示:北0°;东90°;南180°;西270°。

流向与风向的定义恰恰相反,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二、海流运动方程海水的各种运动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其运动规律同其他物体的运动规律一样,遵循牛顿运动规律和质量守恒定律。

作用在海水上的力有多种,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1、引起海水运动的力:重力、压强梯度力、风应力、引潮力等;2、有海水运动后所派生出来的力:地转偏向力(科氏力)、摩擦力等。

(一)重力在海洋学中,把重力加速度是为常量,取为9.80 米每平方米。

对于静态的海洋,重力处处与海面垂直,此时海面称为海平面。

处处与重力垂直的面也称为水平面。

从一个水平面逆重力方向移动单位质量物体到某以高度所作的功叫做重力位势。

连接位势相等的面称为等势面。

静态海洋的表面是个等势面。

两个等势面之间的距离称为位势差。

(二)压强梯度力压强梯度力:单位质量海水所受静压力的合力。

他与等压面垂直,且指向压力减小的方向。

(公式)在静态海洋中,当海水密度为常熟或者只是深度的函数时,海洋中的压力的变化也只是深度的函数,此时海洋中的等压面必然是水平的,即与等势面平行,这种压力场称为正压场。

海洋科学导论 第五章讲解

海洋科学导论 第五章讲解

天体引潮力
二、海流的分类
按成因分: 1、风海流(wind-driven current):
由风的拖曳效应,或由风引起的海面倾斜和 海水密度重新分布而形成的海流。
2、密度流(density current): 因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性形成的海水流动。 3、地转流(geostrophic current): 由于气压的分布,或因径流和风等引起的增减水, 使海面发生倾斜产生的海水流动,
沿岸流 离岸流
三、海流的表示法: 矢量表示法 流速:海流的强度 单位:节或cm/s表示 流向:海水流去的方向,
以度或方位表示
箭矢方向——海流的方向, 箭矢长度或粗细(或标值)——流速。
红线——暖流,蓝线——寒流
第二节、密度流与地转流 一、等压面和等势面 1、等压面:
海洋中压力相等的点组成的假想的面。
∴ gtgβ=2ωvsinф
地转流的速率 v g tg 2sin
y x
-z
北半球 顺流而立,右方高
南半球相反
四、地形对海流的影响 隆起地形: 北半球 上坡,向右偏转(顺时针) 下坡,向左偏转(逆时针)
南半球方向相反
第三节、风海流 一、风海流的受力分析
1、风的切应力 2、地转偏向力 3、下层海水阻力
30.7
流速的大小,与等值线倾斜的程度成正比
T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S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三、地转流 海水密度均匀,等压面(海面)---等势面倾斜β角
Fz
Fx
βfcg来自∵Fx=gtgβ
fc=2ωvsinф
第五节、大洋环流

第五讲 海洋环流

第五讲  海洋环流

一、概述海流: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海水的流动。

(洋流)海洋环流:大洋环流,海区的环流海流的成因1.3.1外部的原因:风生海流1.3.2内部的原因①内部压力场: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增减水②海水连续性:补偿流海流的分类和命名⒈ 依受力及成因分:风海流、倾斜流;热盐环流1.4.2依温度特征分:暖流、寒流1.4.3 依区域特征分:陆架流、赤道流、西边界流1.4.4依所在层次分:表层流、潜流、中层流、深层流1.4.5注意:流向指流去的方向,与风有区别研究意义:国防、航运、渔业、气候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1.5.1拉格朗日方法:跟踪水质点,研究其时间变化。

可用漂流瓶、中性浮子、浮标、示踪剂等追踪流迹。

1.5.2欧拉方法:描述或测量空间点处流的情况。

依各点处流速的大小方向,描述流场。

二、描述海流运动的有关方程简介运动方程2.1.1单位质量海水的运动方程:ma=F2.1.2重力和重力位势①重力:单位质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重力加速度量值相等。

g与地理纬度φ,水深z 有关。

在海面z=0,赤道与极地,Δg = 0.052m/s2在φ=45°处,海面与深万米处,Δg=0.031m/s2一般取 g = 9.80m/s2,视为常量。

②重力位势:⑴ 海平面:静态海洋,海面处处与重力垂直。

⑵ 水平面:处处与重力垂直的面。

可以有多个。

⑶ 重力位势:从一个水平面逆重力方向移动单位质量物到某一高度所做的功,即⑷ 等势面:位势相等的面。

静态海面(海平面)也是一个等势面;不同深度的水平面,各是一个等势面。

⑸ 位势差的量度——位势米、位势高度、位势深度A.位势米(gpm):不同等势面之间的位势差dΦ(gpm)=gdz/∣Φ1-Φ2∣/(gpm)= ∣z1-z2∣/(m), 位势差可用深度差表示。

B.位势高度:由下等势面向上计算的位势差。

C.位势深度:由上等势面向下计算的位势差。

D.注意:严格说:因g =,故∣Φ1-Φ2∣≠∣z1-z2∣;但实用时,φ为同处, z1与z2差别不会超万米,故近似相等。

海洋环流及波动现象

海洋环流及波动现象

春分点 秋分点 升交点 降交点
天球上的圆和点
7.2 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
1、某些天文学的基本概念
一、天球 二、 天赤道、黄道与白道 三、春分点、秋分点、升交点及降交点 四、 赤纬、时角和天顶距
1. 赤纬:从天赤道沿 着天体的时圈至天体所 张的角度称为该天体的 赤纬,常用δ表示。 2. 时角:观测者所在 的天子午圈与天体时圈 在天赤道上所张的角度 称为时角。
海洋科学导论
第五章 海洋环流
海流是指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 1、海流的成因(1、2)及表示方法 2、分类:地转流、风海流、世界大洋环流
第六章 海洋中的波动现象
波动的基本特点是,在外力的作用下,水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作周期 性或准周期性的运动。海洋中的波浪有很多种类,引起的原因也各不
相同。例如海面上的风应力,海底及海岸附近的火山、地震,大气压
7.1 潮汐现象
2、 潮汐不等与潮汐类型 二、 潮汐的不等现象 凡是一天之中两个潮的潮差不等, 涨潮时和落潮时也不等,这种不规则 现象称为潮汐的日不等现象。 高潮中比较高的一个叫高高潮, 比较低的叫低高潮;低潮中比较低的 叫低低潮,比较高的叫高低潮。 在一个朔望月中,“朔”、 “望”之后二、三天潮差最大,这时 的潮差叫大潮潮差;反之在上、下弦 之后,潮差最小,这时的潮差叫小潮 潮差。
根据潮汐静力理论可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在赤道上永远出 现正规半日潮;(2)当月赤纬δ不等于0时,两极高纬度地区(纬度 |φ|>90°-|δ|)出现正规日潮;(3)当δ不等于0时,在其他纬度上出现 日不等现象,越靠近赤道,半日潮的成分越大,反之,越靠近南、北 极,日潮的成分越显著。 如果同时考虑月球和太阳对潮汐的效应,在半个朔望月内,将出 现一次大潮和一次小潮,即潮汐具有半月的变化周期。朔望之时,月 球和太阳的引潮力所引起的潮汐椭球,其长轴方向比较靠近,两潮相 互叠加,形成朔望大潮;上、下弦之时,月球和太阳所引起的潮汐椭 球,其长轴相互正交,两潮相互抵消,形成方照小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写成分量形式,即压强梯度力在x,y,z三个方向上 的分量分别为
❖ 内压场,外压场,总压场。
严选课件
15
二、受力分析
❖ 由式(5—6)知,两等压面之间的铅直距离为
❖ 与海水密度成反比。当海水密度在水平方向上存在 明显差异时,必然导致两等压面之间的距离不等, 使其相对于等势面而发生倾斜。这种由海洋中密度 差异所形成的斜压状态,称为内压场。
❖ 联合式(5-10)与式(严5选-课4件),则有
17
二、受力分析
❖ 3、地转偏向力(科氏力) ❖ 研究地球上海水或者大气的大规模运动时,必须考
虑地球自转效应,或称为科氏效应。 ❖ 人们把参考坐标取在固定的地表,由于地球不停地
在以平均角速度绕轴线自西向东自转,参考坐标系 也在不断地旋转,因此它是一个非惯性系统。 ❖ 在研究海水运动时,必须引进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 的惯性力,方能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作为工具, 从而阐明其运动规律。这个力即称为地转偏向力或 称科氏力。
严选课件
9
二、受力分析
❖ 海平面:对于静态的海洋,重力处处与海面垂直, 此时的海面称为海平面。处处与重力垂直的面也称 为水平面。
❖ 重力位势:从一水平面逆重力方向移动物体到另一 高度所做功。
❖ 等势面:位势相等的面叫等势面。静态海洋的表面 是一个等势面。
❖ 用位势米表示位势差:
严选课件
10
二、受力分析
引潮力。 ❖ 海水运动后派生的力:地转偏向力(Coriolis
Force,亦称为科氏力),摩擦力。
严选课件
8
二、受力分析
❖ 1、重力:地心引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的合力。习惯上将单位质量物体所受重力称为重力 加速度,以g表示,它是地理纬度与从海平面向下算 起深度的函数。其表达式为
❖ 海面上赤道到极地差为0.052m/平方米,在中纬度, 海面与10km深处的差为0.031m/平方米。因此,在海 洋研究中,一般视其为常数9.8m/平方米。
二、受力分析
❖ 正压场:在静态的海洋中,当海水密度为常数或者 只是深度的函数时,海洋中压力的变化也只是深度 的函数,此时海洋中的等压面必然是水平的,即与 等势面平行。这种压力场称为正压场。
❖ 压强梯度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当海水静止时, 水质点所受到的合力必然为零。但海水却总是处在 重力的作用之下,且指向下方。由此可以推断,一 定还存在一个与重力方向相反的,与重力量值相等 的力与其平衡。由式(5-6)知,该力为
❖ 2、压强梯度力、海洋压力场
❖ 等压面:海洋中压力处处相等的面。海面为海压为 0的等压面。 (以往称为一个大气压,平均为 1013.25hPa)。
❖ 在右手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原点取在海面,z 轴向 上为正,那么海面以下-z深度上的压力则为
❖ 式中ρ为海水密度。写成微分形式则有
严选课件
11
❖ 此方程称为流体静力学方程。
严选课件
12
二、受力分析
❖ 它与等压面垂直, 且指向压力减小的 方向。
❖ 图5—1a表示了正压 场中压强梯度力与 重力平衡的情况。
❖ 当海水密度不为常 数,此时等压面相 对于等势面将会发 生倾斜,这种压力
严选课件 场称为斜压场。如 13 图5—1b所示。
二、受力分析
严选课件
14
二、受力分析
❖ 斜压场中压强梯度力一般表达式:
❖ 式中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在海洋中,由于海水的 铅直运动分量ω很小,故通常忽略与ω有关的项, 即简化为
严选课件
20
❖ 式中 f 2 sin 称为科氏参量。
二、受力分析
❖ 科氏力的基本性质: ❖ a、只有物体相对地球运动时才会产生; ❖ b、北半球垂直作用在运动物体的右方;南半球向
左; ❖ c、只改变运动物体的方向,不改变速度; ❖ d、与运动物体的的速率及地理纬度的正弦成比例,
严选课件
18
二、受力分析
❖ 定性说明地转效应: ❖ 1、沿经圈运动(从赤道向高纬运动,轨道向东偏
移;从高纬向赤道运动,轨道向西偏移)。 ❖ 2、沿纬圈运动(向东运动,轨道向赤道偏移;向
西运动,轨道向极偏移)。
严选课件
19
二、受力分析
❖ 实际上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力是三维的。取 x-y 平面在海面上,x 轴指向东为正,y 轴指向 北为正,z 轴向上为正,科氏力的三个分量为
严选课件
16
二、受力分析
❖ 外压场:外部原因(风、降水、江河径流)引起海 面倾斜产生的压力场。
❖ 总压场:外压场自海面到海底叠加在内压场之上, 一起称为总压场。
❖ 单位换算:在SI单位制中,利用公式dp=-pgdz计算 压力的单位是牛顿每平方米(N/m2),相当于100hPa。 若以百帕为单位,则有
严选课件
6

一、运动方程
❖ 所谓海水运动方程,实际就是牛二运动定律在海洋 中的具体应用。
❖ 单位质量海水的运动方程可以写成
❖ 在直角坐标系中,它的三个分量方程为
❖ 只要给出这些力,应用式(5-2)便可了解海水的运
动状况。
严选课件
7
二、受力分析
❖ 作用在海水上的力有多种,归结起来可分为两大类: ❖ 引起海水运动的力:重力,压强梯度力,风应力,
❖ 1、海流流速单位:m/s(SI单位制)
❖ 2、海流流向:指海水流去的方向,正北为 0度。“风来流去”
❖ 绘制海流图时常用箭矢符号,矢量长度表示 流速大小,箭头方向表示流向。
❖ 3、1纬距=111.1km=60海里
❖ 1节=1海里/小时=1.85233km/小时
严选课件
5
§5.2 海流运动方程
❖ 一、运动方程 ❖ 二、受力分析 ❖ 三、连续方程 ❖ 四、边界条件
第五章 海洋环流
严选课件
1
§5.1 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
❖ 一、定义及分类
❖ 二、研究方法
❖ 三、海流的方向和单位
严选课件
2
一、定义及分类
❖ 1.海流: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 ❖ 海洋环流:一般是指海域中的海流形成首尾相接的
相对独立的环流系统或流旋。
❖ 2.分类
❖ 按成因分:密度流,风海流,补偿流
❖ 按受力分:地转流、惯性流;
❖ 按发生区域:赤道流,陆架流,东西边界流等;
❖ 按运动方向:上升流,下降流;
❖ 按海流温度与周围海水温度差异分:寒流,暖流等
严选课件
3
二、研究方法
❖ 1、拉格朗日方法,对同一质点在不同时间 的观测
❖ 2、欧拉方法,对不同质点在同一时间的观 测
严选课件
4
三、海流的方向和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