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情简介

合集下载

江油2023政府工作报告

江油2023政府工作报告

江油2023政府工作报告引言江油市是我国四川省乐山市辖县级市,位于川南东部,长江上游和岷江中游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

在过去的一年里,江油市政府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的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全力以赴,为促进江油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济发展江油市将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经济新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江油。

产业发展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新动能。

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农业的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市场拓展我们将积极开展市场拓展工作,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交流。

推动产业对接合作、人才交流合作,并加大对外贸易的力度,提升江油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城乡一体化江油市将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我们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社会事业江油市将继续关注社会事业,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服务。

教育我们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我们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项目。

医疗江油市将进一步优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医疗设施建设,加大对医疗资源的配置力度,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文化我们将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加大对文化场馆的修缮和建设,提高文化设施的可持续利用。

社会保障江油市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工作。

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力度,提高社会救助的覆盖面和效能。

生态环境江油市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生态保护我们将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写我的家乡江油的作文

写我的家乡江油的作文

写我的家乡江油的作文
《我的家乡江油》
嘿,咱来说说我的家乡江油呀!江油,那可是个好地方哟。

我记得有一回呀,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佛爷洞玩。

一到那洞口,哇塞,就感觉凉飕飕的呢。

我们沿着洞往里走,那里面的石头奇形怪状的,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猴子,可有意思啦!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原来是洞里的水滴下来啦。

我们好奇地凑过去看,那水滴在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呢,就像一颗颗小宝石。

越往里面走,越觉得神奇,洞里面还有一条地下河呢,河水清清的,我们还在河边玩了会儿水,哎呀,那感觉可太爽啦!
在江油呀,还有好多好吃的。

什么肥肠呀,那味道,啧啧啧,别提多棒啦!还有李白纪念馆呢,每次去那都能感受到大诗人李白的气息。

咱江油的人也都特别热情,走在路上大家都笑嘻嘻的,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这里的生活慢悠悠的,让人觉得特别惬意。

这就是我的家乡江油,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呀,我可太爱它啦!不管走到哪儿,我都忘不了咱这可爱的江油哟!。

我的家乡江油一篇作文

我的家乡江油一篇作文

我的家乡江油一篇作文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著名的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你知道他的故乡是哪吗?那就是我的家乡--江油。

江油,因为李白而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诗城。

又因为它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以形成风景各异的旅游胜地。

它的风景名胜数不胜数:有奇峰异石的卖团山,有幽深弯曲的佛爷洞,有神奇美丽的猿王洞,还有避暑胜地养马峡。

当你爬上卖团山,往下一看,足足让你打个罗嗦,真陡!当你进入佛爷洞,洞里那绵延起伏的石笋高低不平,让你一不小心就踩在上面了;当你来到猿王洞,那一只只顽皮的猴子搔首弄姿展现在你的面前,那些可笑的动作,让你开心。

最美丽的要数养马峡了,当你跨进养马峡的大门。

一棵棵葱郁的树木耸立在你的面前,像一个个高大的巨人穿着青绿的衣服;来到养马峡的深处,一匹匹马儿在你面前奔弛着,叫着。

你轻轻骑上一匹可爱的马,就仿佛腾云驾雾在蔚蓝的天空,身边不时有几只小鸟快乐的飞过,头顶上有几朵白云悠悠的飘去。

真是心旷神怡;到了路的尽头,就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河水缓缓的流着,河里有无数条小鱼在一起戏弄玩耍。

使你忍不住跳下河去,和它们一起玩捉迷藏,进入时深时浅的“水晶宫”河里的水冰凉冰凉的,听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呢!怪不得冰的刺骨,养马峡真是山明水秀,鸟语花香,使人神清气爽,是个避暑养身的好去处!
怎么样?我的家乡是不是美不胜收。

如果你认为是的话,那就快来旅游吧!。

绵阳市情简介

绵阳市情简介

绵阳市情简介绵阳市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川西平原的北端,是四川省西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2024年,绵阳市的面积为7,406.29平方公里,下辖6个区、2个县和3个县级市,总人口超过400万。

绵阳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最多的城市之一、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绵阳市2024年的一些详情。

绵阳市地处成都平原和川北丘陵地带的过渡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024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6.8摄氏度,全年无霜期平均为300天,降水量达到692.3毫米。

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条件,绵阳市农业发展良好,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料作物为主。

此外,绵阳市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如铁、煤、石膏等。

绵阳市是四川省的农业大市,在全省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绵阳市作为四川省的文化古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绵阳市有着深厚的道教文化,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2024年,绵阳市有15个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6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扶风文庙、李白祠、文昌阁等。

此外,绵阳市还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个,如耍秧歌、川剧变脸等,这些文化遗产都是绵阳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绵阳市交通便捷,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绵阳港是四川省内唯一具有三级航道的内河港口,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是西部地区货物流通的重要通道。

此外,绵阳市还有绵兴铁路、成绵乌高速公路等交通线路贯穿市区。

绵阳市的交通网络为绵阳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2024年的绵阳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绵阳市的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同时还保护和传承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可以预见,绵阳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壮大和提升综合实力。

江油介绍

江油介绍

中坝江油
附 子
江 油 烧 肥 肠
作者:吕静
1984年后,江油县(市) 次多进行撤区并乡建镇工作。 1997年,全市面积2719.3平 方千米,人口85万,辖4街 道20镇21乡。市政府驻中坝 镇。
1988年撤县设市。1988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江 油市。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
河中,江油市人民创造了灿 烂的历史文化。

人 文 风 情
藏王寨
李 白 故 居 海灯武馆
江 油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 ,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 。距离绵阳市35公里,成都 160公里。市幅员面积2719 平 方千米。东邻广元市区和剑 阁县,南接梓潼县和绵阳市 游仙区、涪城区,西接安县 、北川县,北连平武县、青 川县。江油市人民政府驻地 中坝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 4度44分,北纬31度47分。
白龙宫&天音洞&曼珠沙华
四川省江油中学是一 九五六年由省教厅批 的、 在绵阳北片六县区招 生的第一所高完中。 九九二年命名为绵阳 市重点中学,二 ○○○创办成四川省 重点中学,二○○二 年晋升为四川省首批 示范性普通高中。于 2003年12月26日通过 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 普通高中评估专家组 验收,是江油第一所、 绵阳第五所国家级示 范性高中。
江油历史悠久,早在北 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 设郡,后改江油县。东汉 设置的德阳县,以后历经 演变,到隋初县境分置阴 平、隆昌2县。以后又几 经演变,至南宋时江油县 治迁入县境后,分置江油、 彰明2县。有彝族、藏族、 苗族、回族、侗族、瑶族、 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 满族、纳西族、布依族、 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 分布。

介绍江油的作文

介绍江油的作文

介绍江油的作文
《江油,那个让我恋恋不舍的地方》
嘿,今天我要来给你讲讲江油这地儿哟!
江油啊,那可是个有魔力的地方。

还记得有一次,我去逛江油的那条老街。

哇,一走进那老街,就感觉时光都倒流了似的。

石板路有点凹凸不平,走在上面那感觉特别有意思。

街道两边都是各种小店,有卖吃的,有卖小玩意儿的。

我就一路走一路瞧,突然看到一个卖江油肥肠的小店。

那香气哟,直接就往我鼻子里钻,哎呀呀,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赶紧走进去,要了一碗肥肠。

那老板特别热情,不一会儿就把一碗香喷喷的肥肠端到了我面前。

我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哇,那味道,软糯又有嚼劲,麻辣鲜香,简直绝了!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忍不住赞叹,真的是太好吃啦!吃完后,我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心满意足地继续逛。

江油还有好多好玩的地儿呢,比如李白纪念馆啊,窦圌山啊,每一处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而且江油的人也特别好,特别热情,让我感觉特别亲切。

总之啊,江油这地方真的让我特别喜欢,特别留恋。

下次有机会,我还得再去好好玩玩,好好尝尝那让人难忘的肥肠!哈哈,江油,等我哟!
这就是江油啦,一个充满魅力和故事的地方!。

四川江油——诗仙文化“淘金”记

四川江油——诗仙文化“淘金”记

这 方 良 田沃 野 ,青 瓦 籽 土 ,汇集 了天 地灵气 ,积 累
李 白成长 的足 迹 ,熏陶 了诗一
1 6 中国 西部 I2 1 4 0 0・1 0
淡写 的几 行文 字 ,或是 纪念 馆 巾轻轻 掠过 的几个
镜头 ,也 许后 人 只有通 过游 历寻 访 的方式 ,才 能 稍稍地 走进诗人 的故事 ,碰触到诗 人的灵魂 。 李 白深爱 着 他的 故乡 ,故 乡人 民也积攒 了对 李 白深 深 的爱 。 16 年 ,李 白逝 世 1 0 年 ,江油 92 20
在 中 国西 部 有 一 座 安 静 的小 镇 ,名 为 “ 青
誉世 界 的唐 代 大诗人 李 白 ,I
是这里— — 江油 。
莲” ;在 安静 的青莲 镇有一 个更 加安静 的小 院名 为 “ 竹 楼 ” ,一 千 多年 前 ,这 里 住着 位 美 丽 粉 聪慧 的女 主人 ,她每 天将 洗脸 的胭脂水 粉泼 洒在
——■●_ ~ I .
U J 囫墨 哑 圈 印 象
I; 江油 —诗仙文化 “  ̄1 11 淘金 ’ ’

迟暮 之年的李 白写道 : “ 蜀国 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一 叫一 回肠一断 , 1 - 巴” ,悲凉 的思 乡之情催人 泪下。尽管云游四海 ,名震天下 ,在他心里 ,故 乡江 Z , 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年 ,江油 人 民在 李 白 的故 居 旁 边 修 建 了太 白碑
林 ,将他 留给后 世 的9 0 首诗 篇 刻 在 了天地 之 0多 间 。这 些 熠熠生 辉 的诗作 ,表 现 了李 白一生 的心
路 历程 ,也 是盛 唐社 会现 实和 精神 生活 面貌 的艺
术 写照 。
江 油 太 白 碑 林

江油市自然资源

江油市自然资源

江油市自然资源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

江油市境内山川起伏,河流纵横,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农业和林业发展。

下面将从地质特点、水资源、气候
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介绍江油市的自然资源。

地质特点:江油市地处川东北,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

盛产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水资源:江油市境内有沱江、大邑河等重要河流,水资源充沛。

水质清澈,适宜
用于灌溉农田和供应居民生活用水。

气候条件:江油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湿润,
适宜各类作物的生长。

生物多样性:江油市的森林覆盖率较高,植被丰富多样。

各类动植物种类繁多,
生态环境良好,是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江油市自然资源的丰富为当地经济发展
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宝贵支持。

江油风土民俗

江油风土民俗

江油风土民俗今江油市境域大致囊括了历史上的江油、彰明两县。

据北宋乐史《太平环字记》载,江、彰两县风俗同于益州(以成都为代表的川西一带),即《蜀记》所概括的“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文”,《汉书》所概括的“人食稻鱼,俗不愁苦,而轻易淫泆。

然地沃人骄,奢侈颇异,人情物态,别是一方”。

除此而外,唯江油(当指平武西南部、江油东北部一带)“山高水峻,人多瘿瘤痴聋,盖山水之气使然也”。

清代旧志将境内风俗概括为“尚俭务农,不竞词讼。

横经负耒,士有古风。

恶衣陋室,人无侈志”。

清未明初,“文明渐启,士则讲求经术,兼究中西实学。

农工商贾,莫不勤于执业”。

(光绪二十九年版《江油县志》)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形成的江油风土民俗与川西北各县基本相同,且有一定的稳固性,即使进入民国时期也仍然大体保留了旧的习俗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经济及科教文化事业等均有了飞速发展,社会习俗也相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以下从家庭与宗族、婚嫁与生育、寿庆与丧葬、社交礼节、传统节日、现代节日及纪念日等六个面对江油的风土民俗作简要的记述。

一、家庭旧时的家庭以年长辈分高的男子为一家之主,掌管全家经济收支及生产、生活安排、主持婚嫁丧葬及对外事务。

家中子孙取名皆以同宗族谱规定的字派辈分为序。

并以大家庭聚居,三世同堂甚至四世、五世同堂为荣耀和光彩。

建国后,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家庭关系也一改男子当家的封建旧习。

除聚族而居的部分农村区域外,尤以城市人口为主,已不再看重按族谱规定的辈分派给子孙取名。

那种三至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也逐渐少见。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独生子女渐次居多,三口之家已成为家庭结构的主体部分。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的住房也由原来木构建筑的传统民居过渡到钢筋水泥的现代高层建筑的单元式住房。

农村的住房条件也不断改善,钢筋水泥的新式楼房从城市或城镇周围向边远山乡辐射而不断增多。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不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住进了豪华的商品房。

江油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故事实践报告

江油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故事实践报告

江油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故事实践报告江油是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县级市,素有“丹霞地貌博物馆、历史文化名城”之称。

作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区域之一,江油拥有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迹,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本报告旨在介绍江油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故事实践。

一、江油的红色旅游资源江油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有许多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和红色历史遗迹。

下面是江油的一些著名红色旅游资源:1.龙泉山革命旧址龙泉山是中国革命历史上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曾是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四川省党委的所在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四川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据点。

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许多革命文物和烈士纪念碑,领略革命英雄的壮举和英勇精神。

2.杨昌济纪念馆杨昌济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江油市的著名儿子。

杨昌济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这位革命先烈而建,馆内陈列了许多杨昌济的历史资料和遗物,以及他在革命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这里是学习江油革命历史的好地方。

3.江油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江油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江油市革命斗争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而建,馆内陈列了许多革命历史文物和烈士遗物,以及烈士的生平事迹和英勇事迹。

这里是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好地方。

二、江油的故事实践江油在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也注重教育和实践。

在江油,有许多具有红色特色的故事实践活动,下面介绍两个比较典型的实践活动:江油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故事实践报告(下)四、结语本次调研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江油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也体验了江油市的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将其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江油的红色文化,也更好地推动江油市的经济发展。

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传承人,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江油市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并更好地发扬红色文化,向革命先烈致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江油家乡的风俗作文

江油家乡的风俗作文

江油家乡的风俗作文
撰写一篇关于江油家乡风俗的作文,我们可以从当地特有的节庆活动、民间习俗以及日常生活中体现的地方文化特色入手。

以下是一篇简短的示例:
标题:《江油故土,民俗风情浓》
正文:
我的家乡——四川省江油市,一个坐落在涪江河畔、群山环抱之中的美丽小城,不仅以李白故里和窦团山等名胜古迹闻名遐迩,更以其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深深吸引着四方来客。

春节是江油最为热闹且充满浓厚地方特色的节日之一。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上寓意吉祥的对联,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全家人围坐一堂,共享团圆时刻。

而“守岁”则是江油人传承千年的古老习俗,人们彻夜不眠,以此辞旧迎新,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春节期间,舞龙舞狮、打铁花、闹春牛等传统表演活动在街头巷尾热烈上演,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除了春节,每逢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江油乡亲们有剃头去晦气的习俗,寓意生机勃发;而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挂青插柳,既是对先人的追思,也是对生活的期许。

此外,还有中秋节赏月、端午节包粽子、重阳登高等众多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无不体现出江油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热爱。

在日常生活中,江油的风俗习惯同样耐人寻味。

比如饮食方面,独具特色的江油肥肠、中坝酱油等美食不仅是餐桌上的佳肴,更是地方文化的载体。

而在婚嫁、生育、建房等重要人生节点,各种礼仪繁多且庄重,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乡土气息。

总的来说,江油的风俗如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描绘出这片土地上世代生活的人们的精神面貌与价值观念。

它们如同绵延流淌的涪江水,滋养着每一位江油儿女的心田,也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和精神纽带。

我是小小讲解员介绍自己的家乡200字江油

我是小小讲解员介绍自己的家乡200字江油

我是小小讲解员介绍自己的家乡200字江油
江油市东与剑阁县、梓潼县接壤,南抵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和安州区,西与北川羌族自治县毗邻,北与平武县、青川县连界。

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1°32′26″~32°19′18″、东经104°31′35″~105°17′30″之间。

市境轮廓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条形状,东西宽约48.4千米,南北长约86.6千米,面积2719平方千米。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于今雁门坝设置德阳县。

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年)于今平武县南坝设置江油郡和江油县,同时设置龙州于阴平县治地。

建置屡经兴废变迁,惟江油、彰明两县历代沿袭了下来。

1958年9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江油、彰明两县,合并设立江彰县,县治设中坝镇。

1959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复江彰县更名为江油县。

江油市简介

江油市简介

江油简介江油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乡,一座风景如画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位于成都经济圈北端的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旅游城市,素有“李白故里,九寨门户,蜀道咽喉,华夏诗城”之称。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江油亲笔题写了“李白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江油市幅员面积 2719平方千米。

江油市总人口87万,其中城市人口26万。

江油市是四川省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

江油也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跨入了中国财政大县百强之列!江油不仅物产丰富,而且人文荟萃,山川奇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太白祠、粉竹楼、陇西院,洗墨池、磨针溪、读书台等十多处李白遗迹令人神往;奇丽险峻的窦团山、规模宏大的李白纪念馆、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风光如画的养马峡、涪江六峡以及神秘莫测的道教圣地乾元山等风景名胜,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

江油市现在有国家AA级风景区一处:江油市李白纪念馆国家AAA级风景区一处:江油市佛爷洞国家AAAA级风景区一处:江油市窦团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 窦团山云岩寺老君山硝洞遗址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幅员面积27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万亩,总人口8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1万人。

江油历史悠久,是四川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江油市。

先后评为中国名星县(市)、全国百名财政大县,连续两年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

江油市是四川发展“一条线”经济的起点,是国家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和四川重要能源基地。

以长城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为骨干,有江油钢铁厂、涪江钢铁厂、长城精密钢管厂等冶金企业20多家,有西南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江油发电厂,装机容量达90万千瓦。

江油是四川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年产天然气7亿立方米。

江油被誉为“水泥之乡”,境内石灰石质量好,品位高,是四川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

以国家建材总局江油水泥厂为龙头的20家水泥厂年产优质水泥300万吨。

介绍江油的作文

介绍江油的作文

介绍江油的作文江油,这座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小城,对很多人来说或许陌生,但于我而言,却是心底最温暖的存在。

江油的山水,那可真是美得不像话。

记得有一次,我起了个大早去爬窦圌山。

清晨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整个山都像是笼罩在一层薄纱之中。

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欢迎每一位前来拜访的客人。

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

我忍不住蹲下身子,用手轻轻触碰那凉凉的溪水,感受着它的灵动。

溪边还有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一朵朵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芬芳。

微风拂过,花瓣纷纷飘落,如同下了一场美丽的花雨。

爬上山顶的时候,太阳刚好出来了。

金色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从山顶眺望,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天边的云朵连成一片,那景色简直让人陶醉。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都要被这美景融化了。

江油的美食,也是让人念念不忘。

中坝的肥肠,那可是出了名的好吃。

有一回,我和朋友专门去了一家老字号的肥肠店。

刚进店门,那股浓郁的香味就扑鼻而来,瞬间让人食欲大增。

我们点了一份红烧肥肠,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肥肠就端上了桌。

只见那肥肠色泽红亮,油光闪闪,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口感软糯,肥而不腻,香辣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肥肠,江油的沾沾也特别有特色。

小小的签签上串着各种各样的食材,有土豆片、豆皮、鹌鹑蛋、牛肉等等。

蘸上特制的酱料,一口一个,那叫一个满足。

还有江油的李白纪念馆,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我曾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走进那里。

一进大门,就能看到一尊高大的李白雕像,他昂首挺胸,目光炯炯,仿佛在诉说着他的豪情壮志。

馆内陈列着许多与李白相关的文物和诗词作品,通过这些,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伟大诗人的一生。

在一个展厅里,我看到了一幅巨大的画卷,上面描绘着李白的诗歌意境,那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唐朝,与李白一同饮酒作诗。

江油的人们也是热情好客,淳朴善良。

江油市自然资源

江油市自然资源

江油市自然资源
江油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一个充满自然魅力的地方。

本文将介绍江油市丰富多
样的自然资源,包括其独特的地理特点、丰富的植被覆盖和珍稀的动植物资源。

江油市地处盆地地形,四面环山,气候温和湿润,是理想的农业生产基地。

在这
片土地上,绿草如茵,水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

农田、果园和茶园遍布山间,形
成了一幅宜人的田园风光。

这里的自然环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撑。

除了农业资源,江油市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着大片山地,各种珍贵的树种在这里繁衍生长。

这些森林不仅是城市休闲的好去处,也是生态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着地区生态平衡。

在江油市的山间,还生活着各种珍稀动植物资源。

其中,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在
这里得到了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保护这些珍稀动植物资源,已成为当地政府和社会各
界关注的重点。

江油市的自然资源不仅丰富多样,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呵护。

江油的风土人情作文

江油的风土人情作文

江油的风土人情作文今江油市境域大致囊括了历史上的江油、彰明两县。

据北宋乐史《太平环字记》载,江、彰两县风俗同于益州(以成都为代表的川西一带),即《蜀记》所概括的“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文”,《汉书》所概括的“人食稻鱼,俗不愁苦,而轻易淫泆。

然地沃人骄,奢侈颇异,人情物态,别是一方”。

除此而外,唯江油(当指平武西南部、江油东北部一带)“山高水峻,人多瘿瘤痴聋,盖山水之气使然也”。

清代旧志将境内风俗概括为“尚俭务农,不竞词讼。

横经负耒,士有古风。

恶衣陋室,人无侈志”。

清未明初,“文明渐启,士则讲求经术,兼究中西实学。

农工商贾,莫不勤于执业”。

(光绪二十九年版《江油县志》)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形成的江油风土民俗与川西北各县基本相同,且有一定的稳固性,即使进入民国时期也仍然大体保留了旧的习俗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经济及科教文化事业等均有了飞速发展,社会习俗也相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以下从家庭与宗族、婚嫁与生育、寿庆与丧葬、社交礼节、传统节日、现代节日及纪念日等六个面对江油的风土民俗作简要的记述。

一、家庭旧时的家庭以年长辈分高的男子为一家之主,掌管全家经济收支及生产、生活安排、主持婚嫁丧葬及对外事务。

家中子孙取名皆以同宗族谱规定的字派辈分为序。

并以大家庭聚居,三世同堂甚至四世、五世同堂为荣耀和光彩。

建国后,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家庭关系也一改男子当家的封建旧习。

除聚族而居的部分农村区域外,尤以城市人口为主,已不再看重按族谱规定的辈分派给子孙取名。

那种三至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也逐渐少见。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独生子女渐次居多,三口之家已成为家庭结构的主体部分。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的住房也由原来木构建筑的传统民居过渡到钢筋水泥的现代高层建筑的单元式住房。

农村的住房条件也不断改善,钢筋水泥的新式楼房从城市或城镇周围向边远山乡辐射而不断增多。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不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住进了豪华的商品房。

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江油市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情况调查

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江油市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情况调查

作者: 宋晓来
作者机构: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出版物刊名: 理论与改革
页码: 42-43页
主题词: 文化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开发历史;历史文化名人;江油市;资源情况;李白;纪念馆;历史文化资源;企业文化
摘要: 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江油市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情况调查宋晓来江油市地处四川省西北部,三面群山环绕,南面为浅丘和小块平坝。

山地占土地面积的91%,农业人口占81%,经济比较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市在开发资源的实践中走出一条以文化带动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油市情简介
江油是一座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交融的城市,是伟大诗人李白故里,也是川西北新兴工业重镇。

江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市)之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温家宝总理联系点。

江油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成渝经济区北端,是绵阳国家科技城重要辐射区,全市幅员面积2719 平方公里,总人口88 万。

现有城市面积34 平方公里、人口34 万。

江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江油地处涪江中上游,取“江水所由”之意,故名“江油”。

自蜀汉设江油戍(关),江油迄今已有1500 多年建县(郡)史。

1988 年撤县设市,曾经是四川省县域经济“一条线”发展战略的北端起点。

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圌山云岩寺古建筑及“飞天藏”、老君山古硝洞遗址群。

李白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生活了24 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和珍贵的遗迹,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江油亲笔题写“李白故里”。

四川最早的革命活动家、全省党团创始人王右木烈士出生在这里。

1935 年,英雄的江油儿女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和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全力支援红四方面军策应
红军长征北上,配合开展了激烈的“围城打援”之战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在气势磅礴的红军长征史上留下了深深的“江油印记”。

江油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江油市区距四川省会成都140 公里、绵阳市区35 公里。

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鸡)成(都)铁路复线纵贯全境,曾设有大小火车站10 个,成为全国县市区之最,铁路运输十分方便。

随着四川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战略的深入推进,江油交通建设如火如荼,路网纵横畅通,京昆高速公路(绵阳-广元段)贯穿南北,设6 个进出口和1 个开放式综合服务区。

正在实施的成(都)绵(阳)乐(山)客运专线,即将启动的成(都)西(安)高铁、绵(阳)九(寨沟)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后,江油到成都只需50 分钟,到重庆、西安只需2 小时,出行将更为便捷。

江油城市繁荣现代,宜居宜业。

城市水资源丰富,“一江两河”穿城而过;三山苍翠欲滴,环抱着广袤的江彰平原。

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良好的自然禀赋、国家战略布局的亲睐,催生了江油这座城市的加速崛起。

江油人气旺盛、商贸繁荣,沃尔玛、肯德基在这里设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全省领先。

江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是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市、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市和教育工作先进市,有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省级示范性普通高
中两所,四川省级重点中职学校3 所;有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 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3 家。

江油工业基础坚实,优势突出。

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2户,形成了以冶金机械产业为主导,建材、能源、食品医药三大产业为支撑的“1+3”特色产业集中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格局。

江油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特殊钢生产基地,有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布局的大型冶金企业攀长钢,以及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六合锻造、长祥特钢等规模以上冶金企业46 户,特钢产量占四川省的90%以上,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业领域。

机械产业起步早,有国家机械工业大型骨干企业川矿集团,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皇龙破碎,以及汇通科技等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企业27 户,大型矿山设备、水泥生产成套设备、运输起重设备、机电零部件等产品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建材产业发展快,全市已探明2 亿吨石灰石、2000 万立方米大理石、2200 万吨石英砂和2000 万吨硫铁矿的矿产储量,成为水泥生产得天独厚的资源。

法国拉法基、浙江红狮、上海国大等企业纷纷抢滩江油水泥生产行业,已形成了年产500 万吨水泥生产能力。

江油探明天然气储量达300 亿立方米,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设在这里已有40 年,年产天然气超过4 亿立方米。

有全球最大煤炭经销商神华集团控股的四川重点火电企业
神华巴蜀公司。

食品医药产业享有盛誉,拥有四川最大酱油食醋生产企业清香园,以及李白故里酒业、神农中药饮片等规模以上食品医药企业24 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坝口蘑酱油、“中国历史文化名酒”诗仙阁系列酒畅销省内外。

江油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才10 万余人。

江油农业特色鲜明,基地初具规模。

江油是国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四川省10 个“全域灌溉”试点县之一,现有耕地58 万亩,境内有邓小平同志誉为“第二个都江堰”的武都水库引水工程。

江油是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中国獭兔养殖第一县,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二十强县”、现代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三农”工作先进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市,基本形成30 万亩商品蔬菜、1000 万只獭兔肉兔、100 万头生猪、100 万头能繁母猪、200 万头仔猪、40 万亩优质粮油、30万亩特色林果的“2+3”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培育了五洲农业等绵阳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40 户。

江油旅游资源丰富,李白文化旅游独具特色。

江油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李白文化精品旅游基地,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和三国蜀道文化国际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李白文化、火药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
映。

李白纪念馆、太白碑林构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李白文化纪念体系。

这里还有国家级地质公园、4A 级景区——窦圌山,风景秀丽的乾元山、观雾山、老君山、涪江六峡,以及“三基地一窗口”王右木纪念馆、青林口古镇等基地。

江油投资条件优越,环境开明开放。

四川省重点培育的成长型园区江油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8 平方公里,建成区15 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达到“九通一平”,建成了现代化的标准厂房、畅通无阻的园内道路、保障有力的供电供气管网和变电站、供气站,以及高效快捷的企业服务中心、投融资平台。

江油作为四川省首批对外开放城市、“扩权强县”试点市之一,享有宽松的经济管理权限,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

近年来,开明开放的江油,着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率,营造了重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2011 年,江油被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之一。

“5.12”特大地震给江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更为江油的重生跨越、崛起腾飞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面对千年不遇的罕见灾难和史无前例的灾后重建,三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绵阳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全国党政军民特别是河南省无私援助,江油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大力弘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穿越灾难、砥砺奋进、坚强崛起,走过了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历程,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的伟大奇迹,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从重生走向跨越的恢宏篇章,展开了跨越发展的美好画卷。

2011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11亿元、增长15.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0.2 亿元、增长3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86 亿元、增长27.1%,固定资产投资120.11 亿元、增长3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23亿元、增长18.1%,财政总收入25.31 亿元、增长3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8 亿元、增长4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