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行为规范
院前医疗急救行为规范
![院前医疗急救行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19141cac1c708a1294a4411.png)
院前医疗急救行为规范
1.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2.勤学苦练,熟练掌握急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关爱患者生命,对待患者一视同仁,及时准确到达现场,竭尽所能维持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减轻或解除患者痛苦,预防继发损伤,快速安全送院。
遇到危重患者,全力以赴,不以任何理由延误抢救时机。
4.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
主动履行告知义务,加强沟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5.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举止文明。
6.衣着整齐规范,仪表端庄。
7.不在现场及救护车内吸烟。
8.廉洁行医,规范服务。
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用药。
不收受红包小费,不乱收费,不违反转运原则转送医院。
9.增强团队合作,互尊互助。
院前急救行为规范
![院前急救行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ae9269350e2524de4187e44.png)
一基本准则1、以病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2、勤学苦练,熟练掌握急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关爱病人生命,竭尽所能维持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减轻或解除病人痛苦,预防继发损伤,快速安全送院。
遇到危重病人,全力以赴,不以任何理由延误抢救时机。
4、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
主动履行告知义务,倡导诚信服务。
5、加强沟通,做到有问必答,融洽医患关6、态度和蔼,语言亲切,礼貌用语。
7、衣着整齐,佩带胸卡,仪表端庄。
8、廉洁行医,规范服务。
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用药。
不收受红包小费,不乱收费,不“舍近取远”转送医院。
9、增强团队合作,互尊互助。
二、处理病人时该遵循的原则现场急救1.立即对伤病员进行检查,同时询问病史,检查时,先确定有否心跳和呼吸停止。
若心跳、呼吸停止的,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要及时告诉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并要求其在签字单上签字。
若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不肯签字,应在病历上注明。
2.对心跳、呼吸未停止者,要确定主要症状及体征,并按《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手册》中“院前急救医疗”内容进行急救。
3.对判断为危重病人的,除按“院前急救医疗”进行急救外,及时将伤病员病情告诉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并要求其在签字单上签字。
若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不肯签字,应在病历上注明。
4.遇有转院或出院伤病员时,要问清楚转院或出院诊断,检查生命体征,一般维持原有的治疗措施。
对判断为危重病人的,要告诉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并要求其在签字单上签字。
5.在公共场所的伤病员,特别是心跳停止的伤病员,应采取边急救边护送快速地送往附近具有急救条件的医院。
有条件时找目击者陪同前往。
6. 急救处理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但心跳、呼吸停止需现场心肺复苏的病员除外。
7.当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拒绝诊断、治疗或拒送医院时,应向其说明伤病员病情,并要求其在“病员(代理人)签字单”上签字,若亲属不愿签字,必须在病历上注明。
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
![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83399a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f.png)
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
一、引言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疗机构之前,由非专业医护人员进行
的紧急救助行为。
良好的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减少患者死亡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二、院前急救规范
1. 急救人员
院前急救人员需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判断急救现场情况,快速稳妥地采取急救措施。
2. 急救装备
急救包应具备基本的急救工具和药品,如止血带、救护面罩、医用手套、肌肉注射剂等,确保在急救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患者的急救需求。
3. 急救流程
院前急救流程应包括现场安全评估、快速判断患者病情、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安全转运患者到医疗机构等环节,全面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三、院前急救流程
1. 现场安全评估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急救人员和患者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二次伤害。
2. 判断患者病情
急救人员应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包括呼吸、心跳、意识等情况,确定患者的急救优先级,有序展开急救工作。
3. 采取急救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急救人员应快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清理呼吸道等,确保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救治。
4. 安全转运患者
在急救措施得以初步控制患者病情后,急救人员应迅速将患者安
全转运到医疗机构,及时接受专业医护人员的进一步救治。
四、结语
良好的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急救人
员应不断学习提升急救技能,熟练掌握院前急救流程,以最大限度地
减少急救延误,提高患者生存率。
希望通过本文对院前急救规范和流程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为急救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院前急救工作规章制度
![院前急救工作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f17164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3.png)
院前急救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院前急救工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急救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院前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院前急救工作应严格执行医疗伦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患者隐私权和合法权益。
第四条院前急救工作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紧急救治,尽最大努力减少负伤或患者的痛苦,并将患者稳定送往医院就诊。
第五条院前急救工作人员应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持有相应资质证书方可从事急救工作。
第二章急救流程第六条院前急救工作应遵循“发现、呼救、急救、转运”四个基本步骤。
第七条发现伤患应及时向急救服务中心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伤患的情况和具体位置。
第八条急救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应尽快出发前往现场进行救治。
第九条在救治过程中,急救人员应先进行现场评估,判断伤患的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最优先救治方案。
第十条急救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应做到有条不紊,及时、正确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第三章急救技能第十一条急救人员应熟练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伤口处理等。
第十二条急救人员还应了解各种常见急症的救治方法,如心肌梗塞、中风、外伤等。
第十三条急救人员应定期参加急救技能培训,提高自身急救水平。
第四章器械设备第十四条急救车辆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保障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急救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急救器械的使用方法,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准确地使用。
第十六条急救车辆及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五章安全防范第十七条急救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自身安全。
第十八条急救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避免受到感染和其他危害。
第十九条急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驾驶。
第二十条急救人员应具备紧急逃生和自救能力,应急情况下能够保持冷静应对。
第六章救护标准第二十一条急救人员应尽最大努力将伤患稳定送往医院就诊,确保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
院前急救人员工作规范
![院前急救人员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f670b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6.png)
院前急救人员工作规范1. 引言院前急救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救援和医疗服务,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院前急救人员的工作,提高急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文档,为院前急救人员提供工作指南。
2. 院前急救人员基本要求2.1 职业素养 - 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患者权益。
- 讲究仪容仪表,保持良好形象。
- 保持专业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2.2 知识和技能要求 - 具备急救基础知识,掌握院前急救流程和操作技能。
- 熟悉院前急救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 具备病情评估和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判断和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2.3 心理素质要求 -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保持冷静和应对紧急情况。
- 具备有效的沟通和倾听能力,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关系。
3. 急救装备和药品管理3.1 急救装备 - 院前急救人员应定期检查急救装备和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 确保急救箱内的药品和器械均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避免过期物品的使用。
- 使用急救装备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3.2 药品管理 - 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购买和补充急救药品,确保药品库存充足。
- 对急救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避免过期药品使用。
- 对急救药品进行储存和保管,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院前急救流程4.1 院前急救任务接受与调度 - 根据急救任务的紧急程度,按照调度中心的安排,及时出发并到达现场。
- 在接收任务时,应与调度中心保持有效的沟通,获取详细的任务信息。
4.2 现场评估与处理 - 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 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止血、心肺复苏等。
- 在急救过程中,与患者和家属保持有效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安慰和指导。
4.3 患者转运与交接 -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安全将患者转运到医疗机构。
- 在转运过程中,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院前急救原则及步骤
![院前急救原则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2ba85d04b73f242326c5fba.png)
院前急救原则及步骤一、急救原则无论在哪里,发现危重伤病人,“第一目击者”(指在现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对伤病员的救护原则都必须十分明确清楚.(一)首先要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二)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员的安全。
(三)分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四)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病人的痛苦等措施。
(五)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二、急救步骤(一)判断意识:若病人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婴儿不能哭泣,可判断其无意识.(二)立即呼救:判断病人意识丧失,立即急救并求他人帮助,拨打“120”电话。
(三)救护体位:1、对于意识不清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便于复苏操作及评估复苏效果并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2、若伤病人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循环,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粘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病人应采用侧卧位,液体容易从口中引流。
体位应稳定,并易于病人翻转其他体位;保持利于观察和通畅的气道;超过30分钟,翻转病人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病人,以免遭成伤害.如不要用力拖拉病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部或颈部外伤者等。
有颈部外伤者在翻身时,为防止颈髓再次损伤,另一人应保持病人头颈部与身体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3、头部外伤者,则是水平卧位,头部稍稍抬高,如面色发红,则取头高脚低位,面色青紫,取头低脚高位.(四)打开气道用最短的时间,先将病人衣领口、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再将气道打开.方法:1、仰头举颏法2、仰头抬颈法:无颈部外伤可用此法3、双下颌上提法:适用于怀疑颈椎外伤的病人4、手钩异物(五)呼吸1、判断呼吸检查呼吸,救护人将病人气道打开,利用眼视、耳听、皮肤感觉在5秒钟时间内,判断病人有无呼吸。
侧头用耳听病人口鼻的呼吸声(一听),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随呼吸而上下起伏(二看),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三感觉)。
院前急救规章制度
![院前急救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720119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2.png)
院前急救规章制度
一、院前急救实行24小时值班制,由护士接听“120”电话并负责详细登记拨打人电话、住址(乡、村、组)以及病人发病情况便于准备物品,同时问清详细路程及路况。
必要时书面告知司机,挂机后立即通知司机班。
二、接电话时要使用“120”规范用语,礼貌待患,做好记录。
三、挂机后5分钟内出车,本着病人第一,视病情就近诊治,途中严密观察病情,一旦发生病情变化,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就地抢救。
判断已死亡者拒绝送往医院,途中及现场抢救应有记录,接回病人要执行急诊首诊负责制。
四、接到产科求救电话,要详细询问病情及地址并如实告知产科大夫及司机班。
五、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备齐急救用品并进行登记签名。
经常保证急救用品完好状态,用后及时补充。
每日进行室内卫生清扫。
六、严禁个人利用“120”电话聊天,杜绝“120”私事接听电话。
以免贻误病人及家属打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生命危险。
院前急救工作规范及工作流程副本
![院前急救工作规范及工作流程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9dedc5d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9.png)
添加标题
准备充分:在出发前,应确保携带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如氧气、急救包等。同 时,还应熟悉当地的交通路线和情况,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确保通讯畅通与信息准确
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急救人员与医院、患者家属等各方通讯畅通,及时传递信息
准确记录病情: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到达医院后的救治: 与院内医护人员交 接患者,确保患者 得到及时有效的救 治
到达医院后的交接与后续治疗
到达医院后,院前急救人员与医院急诊科 医护人员完成患者交接工作,包括病情介 绍、用药情况、护理措施等。
院前急救人员向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提供 患者详细的病史和急救处理过程,以便医 院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治疗 提供参考。
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
01 现 场 评 估 : 在 到 达 现 场 后 , 首 先 要 对 患 者 的 生 命 体
征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意识、呼吸、脉搏等。
03 止 血 处 理 : 对 于 有 出 血 的 患 者 , 应 迅 速 采 取 止 血 措
施,防止失血过多。
05 转 运 途 中 监 护 : 在 转 运 患 者 的 过 程 中 , 应 保 持 对 患
及时汇报:将患者的病情及时汇报给医院,以便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遵循规范流程:按照院前急救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 治
注意自身安全与防护措施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和操作规范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消毒处理
06
总结与展望
添加标题
快速反应:在院前急救中,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尽快到达现 场并开始救治。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应立即出发,并尽可能快地到达患者身边。
院前急救的规范和流程
![院前急救的规范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5a83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2.png)
院前急救的规范和流程汇报人: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院前急救概述•院前急救的规范•院前急救的流程•特殊情况下的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的培训与教育•总结与展望01院前急救概述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现场处理、转运和途中监护的医疗行为,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安全转运和途中监护三个环节。
定义迅速、准确、救命第一,稳定病情,减少痛苦,防止并发症发生。
特点院前急救的定义与特点目的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
意义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和创造条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院前急救的目的和意义现状我国院前急救体系逐渐形成,但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发展加强基层急救能力建设,完善急救网络,提高急救服务水平,推动我国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
院前急救的现状与发展02院前急救的规范包括现场检查、呼救、现场自救和互救等。
院前急救的职责和任务现场判断遵循“生命第一,救命第一”的救护原则,对伤病者进行紧急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
现场救护及时呼叫120或999等急救机构,将伤病者转运至医院救治。
呼救转运院前急救机构应设立值班制度,并保持通讯畅通,接到呼救电话后应立即响应,并派遣急救人员前往现场。
接警与响应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对伤病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查和初步评估,判断伤病者的病情和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现场检查与评估根据伤病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
现场救护将伤病者转运至医院,并与医院急诊科进行交接,告知伤病者病情和所采取的急救措施。
转运与交接培训与考核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能力。
质量评估对院前急救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出诊时间、急救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不断完善和提高服务水平。
反馈与改进定期收集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患者满意度。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04780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c.png)
病人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实行"二先二后"的规定(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部门
创对伤医伤 疗后工1作小以时外的的死其因他多问为题大不出能血随、便颅发脑表伤自、己严的重看胸法外。伤、多发伤。
对心脏、呼吸骤停的处理和治疗; 近年来为提高抢救水平,在院前装备高级生命支持救护车,车上普遍装备了除颤起搏仪、便携式呼吸机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广泛使
用了除颤、起搏、气管插管及辅助呼吸等技术操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据统计,因创伤死亡50%死于创伤现场,30% 死于创伤早期。创伤伤后1小时的死因多为大出血、 颅脑伤、严重胸外伤、多发伤。交通事故等意外 伤害以四肢骨折、颈椎骨折的发生率最高。院前 基本创伤急救技术目前还是运用传统的四大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作为现场救治措施。而正确搬 运伤员对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产生极大的影响。 院前急救人员一定要培训正确搬运脊椎损伤的伤 员的内容。
医疗救援中实用技术
分类救治技术、 创伤基本救命术:止血、包扎、固定、搬
运 创伤生命支持:休克的救治 高级生命支持等。
(四)生命支持技术(BLS和ACLS)
注意以下情况: *车祸 指导一名旁观者去指挥交通,让车辆绕行过你和伤者。 (一) 极危险、第一优先,即国际統一伤票"紅色"者,如: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疑似传染病人和确诊传染病人进行医疗转运。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范与流程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范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3489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f.png)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范与流程一、引言院前医疗急救是指在疾病或意外事故发生时,由急救人员在患者被送往医院之前进行的急救措施和处理,是抢救生命、减轻痛苦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院前医疗急救的效果,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规范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显得异常重要。
本文主要对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规范与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二、急救人员的条件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实践需要急救人员具备以下条件:1. 必须经过正规培训;2. 要有基本医学常识和急救技能;3. 必须掌握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
急救人员需要掌握以下院前急救知识:1. 肺心复苏。
在某些情况下,如猝死等,需要进行现场肺心复苏。
2. 牵引、矫正和止痛等措施。
在骨折、脱臼、软组织创伤等急救情况下,需要进行牵引、矫正和止痛等处理。
3. 静脉、动脉穿刺和取血等操作。
在某些情况下,如休克等,需要进行静脉、动脉穿刺和取血等操作。
4. 外科急救操作。
在某些情况下,如刀伤等,需要进行外科急救操作。
三、急救现场的操作流程1. 确定现场安全性。
急救人员需要在站立或跪着的情况下边检查边处理,要时刻注意现场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二次伤害。
2. 快速评估患者。
即急救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判断患者的情况,确定使用急救措施的优先顺序。
3. 停止病情的恶化。
盯住病情的变化,抓紧时间采取急救措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4. 开始急救工作。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比如心肺复苏、止血、固定伤口、搬运等操作。
5. 把患者转运到医院。
在急救处理结束之后,及时将患者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四、急救车和急救设备的条件1.急救车应当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人工呼吸器、除颤器、轻便输液器、急救药品等。
2.急救车需要具备及时、稳定、灵活的响应力,并且应当有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及时响应急救请求,迅速到达现场。
3.急救车及其相关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医疗卫生部门规定的相关标准。
五、结论急救工作是一项艰巨而有挑战的工作,需要急救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良好的救助意识,在提高急救治疗效果和抢救生命过程中,应加强规范和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急救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院前急救服务规范
![院前急救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da3721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a.png)
院前急救服务规范
(一)服务规范
1、接线员接听电话使用礼貌用语,语音清晰,语义表达准确。
2、工作时间不接听私人电话,急救电话任何人不得私自使用。
3、急救电话铃响3声内必须接听电话。
4、接线员必须在警音消失前接受 120 命令单。
5、接线员接到出诊命令后1分钟内通知医生、司机。
6、医生、护士、司机接到出诊命令后必须在3分钟内出诊。
7、医护司出诊返回时通知接线员联系相关的就诊事宜。
(二)语言规范
1、您好,闽南医院急救中心,请问是您需要救护车吗?
2、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
3、请您告诉我详细地址与联系电话。
4、我们将尽快赶到。
5、请您保持电话的通畅,便于我们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0c0aa2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2.png)
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院前急救是指在病人到达医院之前,由医护人员在现场或途中进行的医疗救治。
对于提高急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院前急救操作规范及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院前急救操作规范1. 准备工作(1)急救人员应提前到达工作岗位,做好交接班工作,了解急救设备、药品和物资情况。
(2)急救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设备功能正常。
(3)急救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药品的名称、剂量和用法,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2. 接警与调度(1)急救中心应设立专门的调度部门,负责接警、调度和信息记录。
(2)调度人员应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迅速了解病情,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按照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合理调度。
(3)调度人员应将报警信息及时传达给相关急救站点,确保急救人员迅速出诊。
3. 出诊与途中救治(1)急救人员接到调度指令后,应迅速准备出诊,确保在3分钟内出车。
(2)急救人员应选择最佳路线,迅速抵达现场。
在途中,急救人员应与患者或家属保持沟通,了解病情变化,做好心理安慰。
(3)急救人员在途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必要的救治,如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4. 现场救治(1)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救治方案。
(2)急救人员应按照救治方案,给予患者必要的救治,如心肺复苏、药物治疗、伤口处理等。
(3)急救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救治方案。
5. 转运与交接(1)患者病情稳定后,急救人员应将其迅速转运至医院。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做好急救措施。
(2)急救人员将患者送达医院后,应与医院急诊科人员进行详细交接,包括患者病情、救治经过、用药情况等。
二、院前急救流程1. 呼救与报警患者或目击者发现病情危重患者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报警并提供患者病情、所在地点等信息。
2. 接警与调度急救中心调度人员接到报警电话后,迅速了解病情,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按照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合理调度。
院前急救工作规范
![院前急救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d5cce32de80d4d8d15a4f39.png)
烟台市院前急救人员工作规范一、上班前准备值班员、医师、护士、驾驶员、担架员应提前15分钟上班,穿工作服、佩带工作牌,保持良好的仪表仪容。
(一)值班员负责检查指挥终端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点击测试铃声是否正常;检查打印机是否有纸,确保打印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二)医护人员负责检查当班救护车按规定配置的药品器械及各种表单等。
(三)驾驶员负责检查待命车辆,确保车辆处于“站内待命”状态;检查车辆性能、警报器、警灯及车载终端设备,发现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及时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并启用备用车辆开启车载终端设备登记上班,确保车辆为“站内待命”状态。
(四)担架员负责检查担架完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或更换(无专职担架员的,由医护人员负责检查)。
二、接受任务值班时间内,值班员、医师、护士、驾驶员、担架员等人员应保持高度待命状态,指挥终端必须保证24小时有专人值守,确保随时接受院前急救出诊指令。
因故不能出诊的,应提前向指挥中心报告,以免延误出车时间;当不能出诊情况解除时,应立即报告指挥中心恢复对车辆调度。
(一)值班员值班员接到指挥中心出车指令后,应立即认真查看派车单相关信息,并迅速通知派车单指派车辆驾驶员、相关专科医师、护士及担架员在规定时间内(早7:00至晚21:00在3分钟内、晚21:00至早7:00在5分钟内)出车,因故不能出车的,应立即报告指挥中心请求另派车辆。
我市实行统一调度后,各入网医院不再受理急救呼救,如遇病人求救的情况,应告知其立即拨打120求救,由指挥中心统一安排急救。
(二)驾驶员驾驶员接出车任务后立即发动车辆,待医护人员上车后通过车载指挥终端向指挥中心上传 “驶向现场”并立即出车,如发现车辆故障不能出车,应立即报告指挥中心,请求另派车辆。
(三)医师、护士、担架员医师、护士、担架员接到出诊通知后携派车单,立即跑步上车。
三、行车途中(一)驾驶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以最快的行驶速度、最近的行车路线到达派车单注明的接车地点。
医院院前急救规章制度
![医院院前急救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4990c5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8.png)
医院院前急救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制度,为了有效规范医院院前急救工作,保障急救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院急救救治水平,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院前急救工作中相关人员,包括急救科医护人员、急救车司机、急救志愿者等。
第三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应遵循“迅速、科学、合理、安全”的原则,保障每一位急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四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要密切配合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建立紧急联动机制,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条医院院前急救中需要遵循患者自愿原则,任何强迫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第六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人员要遵守职业操守和医疗伦理,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不得随意泄露患者信息。
第七条对于涉及医疗事故的急救工作,应当及时进行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章急救流程及要求第八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要根据急救患者病情的急缓程度,确定不同急救优先级,进行全面的急救救治。
第九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急救基本技能,包括心肺复苏、休克处理、止血救护、骨折处理等。
第十条医院院前急救车辆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车辆设备完好,司机应具备丰富的驾驶经验和急救常识。
第十一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要根据不同病情制定相应急救计划,确保急救工作的科学有效。
第十二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要加强急救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三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要建立急救档案,及时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以及急救过程,便于后续医疗救治。
第十四条医院院前急救工作要建立急救志愿者队伍,参与急救工作,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第三章急救设备及药品管理第十五条医院院前急救车辆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在车上设有急救箱,及时应急处理。
第十六条医院院前急救车辆应携带常用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氯化钠、复方氨酚烷胺注射液等。
第十七条医院院前急救设备和药品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和药品处于最佳状态。
急危重症者院前急救规范
![急危重症者院前急救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7e3e017bceb19e8b8f6bac2.png)
XX县人民医院急危重症者院前急救规范一、急救信息及通讯:院前急救必须做到一呼即应,一呼即到,一呼即救。
(一)准确获取急救信息:接到呼救电话(“120”或非“120”),必须详细询问事发地点、伤患者数量及伤情,可靠联系电话等,并在急救信息登记本上准确详细记录。
急诊科电话由专人值守,救护车空载时由医生或护士掌握通讯;载有患者时司机掌握通讯,语言简练,及时反馈。
(二)保持出诊人员与院内通迅畅通:出诊时配备手机,负责院前急救的联络、指挥及调度工作。
二、出诊前准备:救护车常规配备常用抢救药械,如担架、氧气、急救药箱、心电图机等,有特殊需要者应于接到呼救电话后视情况迅速备齐;车辆及医护人员随时待命。
救护车应在接到呼救指令后5分钟内(力争1分钟内)出发,10—30分钟及时到达20km内的现场。
三、现场急救:严格按照《院前急救操作规范》进行现场急救。
(一)到达急诊现场后,采用分诊公式(SOAP)方法快速检查,并按快速初步评估法(ABBCS)快速评估,对成批患者快而准地进行分拣,同时进行创伤程度评分(ISS);根据生命体征的五项指标,立即对危及生命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紧急救护措施,对呼吸循环严重障碍者立即进行基础生命支持(BLS)。
(二)初步解除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后,应考虑必要的高级生命支持(ALS)和及时转运,后续治疗期间要不断进行优先分类处理;不同病情应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灵活制定救护计划并组织实施,抢救人员合理分工,达到快、准、稳、有条不紊,现场急救医疗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四、转运工作(一)经现场处理,根据情况将伤患者及时转运到医院进行下一步救治。
护送过程中继续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和救治,力求平稳安全,并通知医院作好各种抢救准备工作。
(二)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紧急现场评估,首先运送伤情危重,需紧急救治的患者(Ⅰ类),可边处理边运送;其次按伤情程度分批转送;救护车辆有限时,轻伤者可由其他车辆运送。
途中严密监护,如有意外情况随时停车处理。
甘州区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护士工作规范
![甘州区人民医院院前急救护士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ce2579ff8c75fbfc67db26a.png)
甘州区人民医院院前医疗急救护士工作规范为加强甘州区人民医院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管理,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护士的工作行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整体工作效率和水平,特制订本规范。
一、规范用语1.您好,我是甘州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您需要什么帮助可以告诉我。
2.请您带好去医院就医的相关物品。
3.急救车空间狭小,请您上下车注意,避免磕碰受伤。
4.请您下车时携带好随身的物品(药品)。
二、禁用语1.别动,我正给你XX(检查/治疗)呢。
2.太胖了,血管都找不到。
3.你这人怎么回事,这么不配合。
4.快点儿上车,别磨蹭。
三、仪表着装规范1.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2.按规定穿着工作服上岗,着装整洁规范。
3.佩戴工号牌上岗(工号牌必须挂在前胸左上方)。
4.仪容修饰得体,不浓妆艳抹。
四、行为规范1.强化服务意识、急救意识,医德高尚,医风端正,不以工作之便收受任何钱物,不示意患者赠送钱物,廉洁行医。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工作态度认真负责。
3.工作期间统一着工作服,佩戴工号牌,做到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精神饱满。
4.态度和蔼,语言、举止文明,解答问题耐心,主动为患者排忧解难;不得与患者发生争吵。
5.对病人有同情心,尽可能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合理要求,尽全力配合医生救治患者。
6.配合医生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7.救治全过程时时体现“急”字,动作迅速、思维敏捷、处置果断、争分夺秒、临危不乱、团结协作。
五、工作流程规范1.提前到岗,上岗前检查利器盒、医疗废物袋是否按规定配置;药品及一次性无菌物品包装均在有效期内,无过期。
填写《医疗设备交接本》,与上一班人员做好交接记录。
如发现器材有缺损或不能正常使用,应及时报告急救站负责人并使用备用物品。
2.10秒钟内接听派车电话,接到出车任务后,在3分钟内出车。
3.如现场无呼救者或者患者家属等候时,应立即下车寻找。
协助司机与急救中心联系,进一步核实地址。
4.无菌技术操作时,须再次检查一次性无菌物品包装密封程度,有无破损,是否过期,确定无误后方可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前急救遵循的规范
一基本准则
1、以病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2、勤学苦练,熟练掌握急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关爱病人生命,竭尽所能维持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减轻或解除病人痛苦,预防继发损伤,快速安全送院。
遇到危重病人,全力以赴,不以任何理由延误抢救时机。
4、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
主动履行告知义务,倡导诚信服务。
5、加强沟通,做到有问必答,融洽医患关
6、态度和蔼,语言亲切,礼貌用语。
7、衣着整齐,佩带胸卡,仪表端庄。
8、廉洁行医,规范服务。
合理检查、合理诊疗、
合理用药。
不收受红包小费,不乱收费,不“舍近取远”转送医院。
9、增强团队合作,互尊互助。
二、处理病人时该遵循的原则
现场急救
1.立即对伤病员进行检查,同时询问病史,检查时,先确定有否心跳和呼吸停止。
若心跳、呼吸停止的,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要及时告诉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并要求其在签字单上签字。
若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不肯签字,应在病历上注明。
2.对心跳、呼吸未停止者,要确定主要症状及体征,并按《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手册》中“院前急救医疗”内容进行急救。
3.对判断为危重病人的,除按“院前急救医疗”进行急救外,及时将伤病员病情告诉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并要求其在签字单上签字。
若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不肯签字,应在病历上注明。
4.遇有转院或出院伤病员时,要问清楚转院或出院诊断,检查生命体征,一般维持原有的治疗措施。
对判断为危重病人的,要告诉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并要求其在签字单上签字。
5.在公共场所的伤病员,特别是心跳停止的伤病员,应采取边急救边护送快速地送往附近具有急救条件的医院。
有条件时找目击者陪同前往。
6. 急救处理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但心跳、呼吸停止需现场心肺复苏的病员除外。
7.当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拒绝诊断、治疗或拒送医院时,应向其说明伤病员病情,并要求其在“病员(代理人)签字单”上签字,若亲属不愿签字,必须在病历上注明。
8.诊疗完毕后,清点物品,清理用过的注射器具、纱布、药剂瓶等并带离现场。
注射器、针头等按规定毁形。
9.一般就近送具有急诊条件的医院,若病情需要也可送具有专科特色的医院。
若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要求送往指定医院,当病情许可时,应予同意,但必须在“病员(代理人)签字单”上签字。
若亲属或有关人员不愿签字,必须在病历上注明。
在途中
1.进一步询问病史,并对伤病员病情进行密切观察护理。
伤病员病情若有变化,应及时根据医疗规范作相应处理,必要时可要求停车处理。
2.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及时开出《收费核价单》,在到达医院后立即将核价单交给驾驶员(救护员)。
3.提醒伤病员亲属注意行车安全,下车时不要遗忘所携带的物品。
4.发生车辆故障和行车事件时,在事件现场应对伤病员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同时等待其它救护车将病人送至医院。
5.救护车内有伤病员时严禁坐在驾驶室。
送达医院交接
医师向医院急诊科预检护士或值班医师进行书面或口头交接伤病员病情,交接清伤病员的基本病情和已进行的检查、治疗、处理等。
若系危重病预报病人,则应请预检护士在《病员(代理人)签字单》上加盖“危重病预报章”或在交接单上注明“危重病人预报”并签字。
危重伤病员的预报,未与医院急诊医务人员交接前,不可中断救治。
转送特殊检查的伤病员(如血透、高压氧、CT等)也应与医院医务人员做好交接。
三,危重病人预报遵循的原则
预报对象:需要医院尽快处置的危重病人,如严重创伤、心脑血管急症、大出血、窒息等。
而恶性肿瘤或严重慢性疾病等则不需要预报。
预报主要内容:(1)病人的年龄、性别,初步诊断,生命体征,已给予的主要治疗,及预计到达医院时间等。
(2)呼救人员、现场民警反映的其他相关重要情况。
预报方法:在现场向伤病员送往的网络医院进行危重病病情预报。
若伤病员病情不允许离开打电话预报时,可由驾驶员(救护员)按医师口述内容进行预报。
如现场无条件预报的,可通过调度员向送往医院预报。
危重判断依据:
1. 至少有下列危重病种之一:呼吸心跳骤停需现场急救的病例,严重急性心血管、急性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严重儿科和妇产科急诊,严重创伤、过敏性疾病、急性中毒,气道异物、溺水、触电等。
2. 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或器械检查结果之一:P<50 次/分或>120 次/分;R<12 次/分或>24 次/分;BP<90 mmHg 或>180 mmHg;意识模糊、丧失或烦躁、谵妄;皮肤粘膜苍白、青紫;出血量>500 ml;呼吸困难;抽搐;剧痛;心电图明显异常;血糖明显异常;血氧饱和度<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