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
一、填空
1、国家利益是国家从事对外交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国家利益是判断一国外交政策好坏、外交工作得失的(重要尺度)。
3、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和世界经济政治演变、发展和变化的(动因)。
4、综合国力是衡量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高低的(尺度),是国家推行外交政策、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主要手段),也是国
家制定外交政策、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据)。
5、现代国际谈判和合作过程,就是(国家利益)相互让步和交换的过程。
6、综合国力的物质力包括:(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军事力和文教力。
7、综合国力的精神力包括:(政府效能)、国家、民族的内聚力、(目标合理性)和社会制度。
8、世界经济是一个由各个国家、各区域性经济集团、各企业单位、各商业与金融机构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统一体)。
9、对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揭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这也是美国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的一个(主
要内容)。
10、美国早在(1947)年就宣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
11、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取了(扶植)的政策。
12、(区域集团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最为显著的发展趋势。
13、从根源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
新阶段。
14、区域集团化是与(政治多极化)同步发展的,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15、区域集团的发展推动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全球一体化又可以将区域集团化的成果作为更广泛、更普遍的全球制度的(基础)。
16、新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快速成长不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一场革命,而且将对人类生活和(国际关系)
产生重大影响。
17、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工业经济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新经济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18、(南北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是不平衡规律的有一重要表现。
19、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包括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和(经济势力水平)的不平衡。
20、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空间和物质基础,(环境问题)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产物。
21、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的拥有量和使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2、保证充足的石油储备,提高抵抗石油冲击的能力,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
23、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两大阵营对抗)。
2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25、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避免单极世界种种危害的唯一(正确道路)。
26、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总体缓和、和平,世界各国希望抓住机会发展经济、改善(民主),导致(经济因素)的地位上升。
27、国际竞争的焦点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转向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竞争。
28、(经济)手段日益成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的重要手段。
29、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
30、(经济外交)成为各国外交的主要内容。
31、(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2、南北矛盾主要涉及的是(经济)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起来的问题。
33、东西矛盾主要涉及的是(政治)问题,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34、发展(民族经济)和争取(平等的国际地位),是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艰巨历史任务。
35、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加剧,(经济优先)成为世界潮流,各国都把自己的发展
目标调整到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上来。
36、人类面临着诸多的全球性问题,(和平与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
37、(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38、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39、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成为影响世界和(国际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
40、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们党和国家对世界总体形势的科学(把握)和对时代发展脉搏的(正确认识)。
41、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42、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43、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是谋求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
4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
45、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本质特征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平等待遇)。
46、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系统主张。
47、党的十六大丰富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涵,增加了(安全和文化)方面的内容。
48、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掀起了一场以高新技术为中心,以(信息通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
49、美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国家。
50、美国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分权学说)和(制衡理论)。
51、美国积极倡导建立联合国,并企图把它变成大国主宰世界的(工具)。
52、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元拥有了等同黄金的(特权)。
53、尼克松主义提出“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作为美国外交的三大支柱。
54、1994年7月,克林顿正式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的第一个(全球战略)。
55、小布什的全球战略根本目标是加强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建立美国领导的(单极世界)。
56、西欧的一体化,为整个欧洲的(联合)奠定了基础,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之一。
57、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一体化极大地增强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多极化的促进力量和不断上升的(力量中心)。
58、在政治转轨方面,东欧国家的普遍取向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议会民主制)的政治体制。
59、剧变之后,东欧各国在对外关系上进行了重大调整,推行以西方为重点的新的(多元务实外交)。
60、随着欧洲旧有的力量平衡被完全打破,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洲乃至全球国际关系和力量格局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61、安全问题或者说军事防务问题,是(国际政治)中最为尖锐和敏感的问题。
62、综合考虑欧美关系的实力、利益和价值基础,巩固和发展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是西欧国家全球战略的(核心
环节)。
63、作为西方世界的主要力量,西欧一直没有放弃对中国推行“(西化)”战略,对中国采取既保持压力又保持(联系)的政策。
64、西欧对华政策仍有别于美国,其总的基调是(承认分歧),主张通过对话与(合作)来解决矛盾与问题。
65、西欧国家是西方集团的重要成员,同时又具有自身特殊的地位与(利益),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西欧国家对外关系与(对外政策)
的特点。
66、随着“冷战”的开始,美国企图把日本变成它在亚洲推行全球扩张战略的基地和(反苏反共)的堡垒。
67、日本采取三权分立原则,把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分别交由国会、(内阁)、法院掌管,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
68、2000年6月25日大选后,日本朝野在众议院形成了自民、公明、保守三个联合(执政党)与民主、自由、日共、社民四个(在野
党)直接对抗的局面。
69、日本政治趋向右倾与保守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成风。
70、日本政治的右倾化,极大地(助长)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发展和猖獗程度,也使东亚的和平与安全受到潜在的(威胁)。
7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日本创造了(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7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对外战略和对外关系的根本目标是尽快(摆脱战败国地位),重返(国际社会),继续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
的大国。
73、20世纪50、60年代日本实行向(美国)一边倒;70年代推行(多边自主外交);80年代提出(政治大国战略)。
74、1960年1月,日美签订《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即新(《日美安全条约》)。
75、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导致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发展受到严重挫折。
76、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经济)和政治上有过积极作用。
77、苏联经济的改革主要经历了1953—1964年(赫鲁晓夫)时期和1964—1982(勃列日涅夫)时期。
7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基本上照搬(苏联模式)。
79、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东欧国家同(苏联)的关系在其对外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80、1987年10月,戈尔巴乔夫出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提出了要从政治上彻底变革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思想。
81、1990年7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八大)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性文件,并通过了新党章及一系列决议。
82、1991年12月,苏联原有(15)个共和国中除俄罗斯外均宣布独立。
83、1989年底,东欧(6)个“华约”成员国—波、匈、民主德国、捷、保、罗的政局相继发生了剧变,走上了改变(国体)、(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