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中的共时观和历时观

合集下载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瑞士著名语言xxxx学家索绪尔是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他的语言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于1906-1911年在日内瓦大学讲授的《普通语言学》这一门课程中。

1913年索绪尔去世后,他的学生巴利和薛施蔼等根据同学们的笔记和索绪尔的一些手稿及其它材料编辑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使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

将近一百年间,举凡欧美各国语言学界所接触到的各种有关原理和方法的问题,都逃不出索绪尔的视线。

对共时和历时的区分是索绪尔的一个重要贡献。

"有关语言学的静态方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有关演化的一切都是历时的。

这样共时态和历时态分别指语言的状态和演化的阶段。

"这样,语言学就被分成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关注的是同一时期语言系统中各项共存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研究语言的价值等。

历时语言学关注的则是在时间上彼此代替的各项连续要素间的关系,更多地研究语言中要素的类比、交替、粘合等变化现象。

把语言学的研究区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研究目前已经得到语言学界的认可,尽管在术语方面可能不同的语言学家会有分歧,但是这样的二分还是没有什么疑义的。

这充分体现了语言学大师索绪尔洞悉语言学本质问题的缜密思维和敏锐眼光。

从此以后,世界上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基本上沿着索绪尔确定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路线走下去。

20世纪以来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可以很好地证明这样的二分是符合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原理的。

因此,今天我们站在现代科学发展的更高起点上,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索绪尔所区分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仍然坚信这样的区分是有益于语言学学科研究的发展的。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和事物普遍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在当时的学术背景下,为了明确语言学的真正研究对象,开创真正的普通语言学研究,是严格区分二者的。

浅析索绪尔的共时与历时

浅析索绪尔的共时与历时

浅析索绪尔的共时与历时作者:贾攀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年第06期【摘要】:对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区分是索绪尔在语言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本文主要探讨了索绪尔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定义和特点、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关系以及确立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意义。

【关键词】:索绪尔;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导语“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F. De Saussure)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杰出的语言学家,是全球公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

《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一、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定义及特点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因此,它跟其他一切研究价值的科学一样,具有内在二重性。

所以他把所有的语言现象分为共时性现象和历时性现象两类,在语言学研究过程中,共时和历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关语言学的静态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有关演化的一切都是历时的。

同样,共时态和历时态分别指语言的状态和演化的阶段。

”[1]并提出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指出“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相反的,历时语言学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

语言的共时研究〔synchronic study 〕和历时研究〔diachronic study 〕又称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

共时的描写以一个固定的时间(通常,但非必须,是现在)为它的观察角度,关注的是同一时期语言系统中各项共存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研究语言的价值等等。

大多数的语法书就属于此类型。

索绪尔的历时语言是在语言的历史过程中研究语言。

历时语言学关注的则是在时间上彼此代替的各项连续要素间的关系,更多的研究语言中要素的类比、交替、粘合等变化现象。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系统本身,历时语言学研究与语言系统本身无关的现象,虽然这些现象影响过这一系统。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及三个理论层次摘要现代语言学之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创者,其结构主义理论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发端。

索绪尔为语言系统的研究和阐释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结构主义的方法和原则,从而明确了语言学的唯一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

从此,语言学不再隶属于其他学科,结构主义思想开始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观;理论层次1 引言索绪尔是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语言学家,也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也是二十世纪现代语言学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山之作。

索绪尔凭借自己敏锐的眼光、渊博的学识及所占有的许多古代和近代第一手的语言文字资料,对近百年来欧美各国语言学界所涉及的各种语言学原理、研究方法予以总结并发表独到的见解[1]。

2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索绪尔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面临两条分岔路。

“语言学的唯一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2]。

因此首先应以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为基础,剔除掉任何非语言的,比如来自社会、物理和言语等影响因素的干扰;此外,在对语言进行研究时,索绪尔还提出应对共时和历时研究加以区分,认为语言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共时的语言系统而排除历时因素的影响。

就共时的语言系统研究而言,“语言是形式,不是实质”的论断成为其思想的集中体现。

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学派都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3]。

《普通语言学教程》从以下四个角度对其语言观的精髓进行阐释。

2.1 三个术语言语、语言和言语活动是三个概念上容易发生混淆的术语。

索绪尔认为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建立语言理论时遇到的第一条分岔路。

因此,索绪尔首先对三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语言是言语活动事实和混杂的总体中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

可以定位为循环中,听觉形象和概念相连接的那个确定的部分。

语言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

论索绪尔语言学的共时观与历时观

论索绪尔语言学的共时观与历时观

作者: 廖杨佳[1]
作者机构: [1]广东科技学院外语系,广东东莞523083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190-191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期
主题词: 索绪尔;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摘要:索绪尔语言学体系的“共时”与“历时”理论,对于语言学研究性质和内容的界定有着重要意义。

文章结合索绪尔理论体系中的相关原理,对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定义和特点、理论依据以及理论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通过与索绪尔语言学体系相关原理的联系,结合理论所形成的语言学科背景,提出不能片面看待索绪尔对共时语言学领域的侧重。

解读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解读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举 。这恰恰说 明只有 共 时才是 系统 的 , 历 时 只是个 别事件 。
价 值 的取 得 必 须 在 共 时平 面上 ; 历 时 只是 形 式 比较 , 突 出变 化 。
通过上面两种情况 的分析 , 可 以得 出: 共 时和历 时是 对立 的 , 但 并不是说两者之 间并 没有 任何 联系。两者之 问有对 立 的一 面 ,
相 连 续 要 素 问 的关 系 , 这些 要素 一个代 替一 个 , 彼 此 间 不 构 成 系统 。 ” 如果不将两种 语 言学 区分 , 而 是把 “ 共时 和历 时 ” 混 为 一
索绪尔 为现代语 言学 的发 展奠定 了坚 实的理 论基 础 , 《 普 通语言学教程》 这 本书 中, 他提 出 了重 要 的的语言学 理论 和概 念 。其 中包括“ 言语 ” 和“ 语言 ” 的 区分 ; 还提 出语 言学 应该 划 分为“ 静 态语 言学 ( 共时) ” 和“ 动 态语 言学 ( 历时) ” 。本文 从 共时语言学 和历 时语 言学 的定 义 , 特点 , 划分依据 , 来探讨 索绪
尔 的共 时 语 言 学 和历 时语 言学 。 二、 共 时 语 言 学 和 历 时 语 言 学 的定 义 和 特 点
索绪尔在 区分 了语 言和言 语这个 概念 之后 的另 一个 贡献
就 是 他 提 出 了语 言存 在 两 种 形 态 的 概 念 , 即语 言 的 历 时 态 和 共
时态 。“ 从而使语言学 摆脱 了重 重 困惑 , 使 语 言学研究 成 为一
“ 不存 在完全孤立 的事 物 , 一切 都 是相 对立 、 相 依存 的 。 ” 历 时变化是有一定 的原 因 , 但却不能决定后果 。共时后果 的体现 却是历时后果 的积 累。历 时的变化 是个别要素 的变化 , 对语言 产生不 同程度 的影 响。在学 习 中我 们既要 观察 语 言的共 时状 态, 也要 观察语言的历 时状 态 , 这 样才 是科学 的观察 。在 今后

索绪尔共时与历时的认识

索绪尔共时与历时的认识

索绪尔共时与历时的认识作者:贾攀概要:共时和历时只是两种看待问题的观点,是语言客观存在的纵横交错的两个方面,两个不同的研究角度,作为研究语言的两条轴线,它们有着不同的指向,有不同的研究范围,方法和原则上也有很多差别。

我们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必须把共时的研究和历时的研究区别开来,把握好它们之间的界限,不仅符合语言实际,而且在语言研究的方法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语言学研究过程中,共时和历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关语言学的静态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有关演化的一切都是历时的。

同样,共时态和历时态分别指语言的状态和演化的阶段。

”[1]并提出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指出“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相反的,历时语言学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

语言的共时研究〔synchronic study 〕和历时研究〔diachronic study 〕又称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

共时的描写以一个固定的时间(通常,但非必须,是现在)为它的观察角度,关注的是同一时期语言系统中各项共存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研究语言的价值等等。

大多数的语法书就属于此类型。

索绪尔的历时语言是在语言的历史过程中研究语言。

历时语言学关注的则是在时间上彼此代替的各项连续要素间的关系,更多的研究语言中要素的类比、交替、粘合等变化现象。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系统本身,历时语言学研究与语言系统本身无关的现象,虽然这些现象影响过这一系统。

历时语言学可以放在语言系统之外加以研究,所以普通语言学更侧重对共时语言学的研究。

一、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的关系在《教程》中,索绪尔用大量的篇幅写历时语言学,他的实际做法并没有“不管历时态”,并且索绪尔充分指出了语言的绝对变化性。

为了说明“语言学中绝对有必要区别两种秩序的现象”,[1] 教程中几次运用比拟来说明“共时”“历时”二者之间的关系,索绪尔把历时态比作物体,而把共时态比作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用树干纵断面和横断面来比拟历时和共时研究的不同;在众多比拟中,下棋的例子最为精辟。

浅谈索绪尔的共时与历时理论

浅谈索绪尔的共时与历时理论

浅谈索绪尔的共时与历时理论作者:张诗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3期摘 ;要:共时与历时理论是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本文将对共时与历时理论提出的背景、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的定义和关系进行阐述,并分析这一理论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索绪尔;共时;历时作者简介:张诗雨,1993年10月25日出生,女,山东省聊城市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3--01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是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之一,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共时与历时理论是索绪尔对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一、共时与历时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特别是新语法学派盛行的时期,索绪尔也曾是新语法学派的一员。

后来,索绪尔经过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的批判继承,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他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并没有确立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他首先把人类的言语活动区分成语言和言语,作为研究言语活动的第一条岔路口。

接着,他又进一步指出了第二条岔路口,即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二、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索绪尔指出,“有关语言学的静态方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有关演化的一切都是历时的……共时态和历时态分别指语言的状态和演化的阶段。

”研究共时态的就是共时语言学,又称为静态语言学,研究一种或几种语言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状态,而不考虑时间因素的干预。

研究历时态的是历时语言学,又称演化语言学,它研究的是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内发生的变化,是语言系统内要素的演变而非语言系统本身。

也就是说,共时语言学旨在建构共时存在的语言系统的内在关系系统;历时语言学则是对系统内要素的演变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只能放到语言系统之外进行。

语言学共时与历时研究

语言学共时与历时研究
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至于这些语言要素的形式内容的历 时性,即它的演变情况,不必追根溯源去探究;这虽然对
于语言历时研究是必要的,但在语言共时里弄清这些问题
,反而给学习和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这对于借词和外语翻译更能看出语言要素在语言共时系统 里的现存价值。比如“世界”,“现在”,“因果”,“
》,其中的“怡红院”,“怡红公子”应该怎样翻译呢? 豪克斯认为,“红”在中文里往往与春天,幸福,昌盛连
在一起,在英文里足以引起相应联想的颜色是绿色与金黄
色。于是豪克斯把它译为green lights,并把“怡红公子”译 为green boy。这从字面上来看,中英两种词语的含义完全
无关,然而却具有同样的价值信息。
的历史的线索。这就是说语言有。这种主
张不仅违背语言事实,混淆语言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界限,
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会造成极大的混乱。
提出这种主张的人,在当时就遭到我国已故语言学家方光
焘教授的批评。方光焘说:“我们建立一时代的文法体系 ,应该以同时代的,用这言语的民众的共同意识为基础。 文法体系的建立和语源研究不同;若以单语的历史作为建 立体系的根据,那一定也会引起许多无谓的纠纷。”“我 不相信有什么文法的历史的体系,我也不相信有一个可以 通用于文言和语体的中国文法体系。”
四. 对索绪尔这一理论的评价
1. 为了深入研究语言系统,划定研究范围,限制研究对象, 作为一种描写语言系统的有效方法,划分语言的共时性和
历时性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索绪尔机智地提出这一划分
原则,可以说是对语言研究方法的一次革新。索绪尔强调 语言共时研究比历时研究更重要,也并非忽视语言的历史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广大人民群众天天使用的语言才是
化,其中一个要素被另一个要素所代替,而不牵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之浅析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之浅析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之浅析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之浅析摘要: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人,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

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语言学的基础课程,无论是研究汉语还是英语、法语、日语,索绪尔的理论都是重要依据。

对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的区分是索绪尔在语言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索绪尔;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1916年,由巴利和薛施蔼等人在巴黎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在语言学界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力。

这本书的编写者都是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全名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学生,他们根据索绪尔1906年到1911年间在日内瓦大学讲授《普通语言学》课程时同学们记的笔记以及索绪尔的一些手稿和资料编写而成,并分别在1922年和1949年出版第二、第三版。

随后这本书被翻译成德、西、俄、英、日等国文字,并于1980年出版中文译本(高名凯译,岑麟祥、叶蜚声校注)。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各个高校的语言学相关专业的必读书目,也是现代语言学家研究语言学的主要依据,普通语言学的许多重要原理都是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区分了两对根本的范畴: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廓清了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即共时的语言学。

一、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的定义和特点在语言学界崇尚历时研究的时期,索绪尔提出了共时观与历时观。

在当时的天文学、地质学、法律和政治制度等领域,虽然没有将历时和共时的研究明确区分开来,但这两种研究方法已经在这些领域并存了。

当时一般的研究者都以历时研究作为研究方法,但是作为历时语言学的发起者之一的索绪尔却透过历时性看到了共时性。

他说:“先是必须在语言和言语之间进行选择;现在我们又处在两条道路的交叉点上:一条通往历时态,另一条通往共时态。

”而所谓的共时语言学也就是研究语言的共时态的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是区别两种语言或语音是否相同,或同一语言的两种词是否完全相同。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四组概念对结构主义的影响【精品论文】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四组概念对结构主义的影响【精品论文】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四组概念对结构主义的影响 [字体:大中小]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四组概念对结构主义的影响费迪南· 德·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之父,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家。

他的语言学思想不仅为语言学科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也为其他人文学科思想提供了有力理论框架。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所提出的能指与所指,言语与语言,共时性与历时性,橫组合与纵聚合这四组概念是结构主义理论的奠基石,成为结构主义理论发展的源泉。

能指与所指:能指指的是音响形象,而所指是音响形象所表达的事物的抽象概念。

音响形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具有感知性。

而概念则更具抽象性。

索绪尔认为,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构成符号。

符号具有任意性特征,也即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如一个所指可以对应多个能指。

当说出一个事物的抽象概念时,不同人的大脑中就会出现不同语言下的音响形象。

就能指而言,能指具有线性特点,不同能指以其在深层且具有抽象性的所指为基础而出现。

能指与所指这一任意性特点使解释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成为可能。

结构主义表层结构具有不稳定性特征,像能指一样,具有不确定性。

而表层结构是由底层固定不变的深层结构而生成。

深层结构就具有与所指一样的特点:稳定不变,具有抽象性。

语言和言语:所谓语言是指人们头脑中一套约定俗成的语法体系及语言规则,具有抽象性与确定性。

而言语是指对固定的语法体系及语言规则的具体运用,如讲出来的话或写下的句子等具体的言语活动,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1具有具体性和动态性。

言语和语言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言语的实现必须以语言即语法体系及语言规则为前提,感知语言的存在必须通过具体的言语活动得以体现。

言语与语言的特性对理解结构主义中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定义具有一定启发作用。

言语是动态的,依个人差异随时发生变化。

而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固定不变,作为支撑言语活动的基础而存在。

而结构主义中的表层结构就是具有变化,动态特点的结构模式,与言语具有对应性。

重新认识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价值与意义

重新认识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价值与意义

重新认识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价值与意义■刘小平/遵义师范学院摘 要: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瑞士语言学家,是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时至今日,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仍具有非凡的价值,无论何种语言的研究都离不开索绪尔的语言思想。

但是,索绪尔的语言思想仍存在很大争议,国内外的语言学家都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共时 历时 语言学一、语言学的共时和历时(一)语言学的历时态语言的历时态就是纵观语言的历史,将语言放在一个时间轴上进行研究。

以历时态进行语言的研究时,我们可以看到语言元素在一段历史时间内的变化,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语言在时间的过程中经历的变化和规律。

相对来说,语言的历时态研究就像是一部连环画,为我们呈现出的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点。

索绪尔是语言历时态研究的发起人之一,在不断的纵向研究中,索绪尔看到了语言学的另一种研究方式,也就是共时态。

(二)语言学的共时态语言的共时态也可以成为语言的静态。

如果说语言的历时态是一部连环画,那么共时态就是一幅画,在画中展现出语言当时当下的状态。

其主要研究的是一个系统的语言各元素之间,在某一时间内的相互关联,重点在于关系而不是变化。

(三)历时态和共时态的关系首先,共时态是在历时态的发展研究中提出的。

可以说索绪尔透过历时态的研究,抓中了共时态。

其次,共时态和历时态必然存在联系。

前文将历时态比作连环画,共时态比作一幅画,那么共时态就是历时态其中的一副。

在研究方向上,历时态注重的是研究语言要素的变化;共时态注重的是研究语言要素的相互关系。

历时态变现出的是语言的变化规律,共时态则对变化规律进行了解释。

二、历时态和共时态的价值(一)历时态历时态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为许多语言学者指引了明确的研究方向。

就是沿着历史的发展纵向的进行语言演变研究。

这个研究方向和思路在众多的领域都得到了发展和应用。

以中国汉语为例来说,我们通过语言历时态的研究能够清晰的看出语言的演变过程,无论是语言的声韵、词汇还是语法都从毫无头绪变得有迹可循。

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第四节 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关于索绪尔此种划分的讨论
对其此种重要区分有过的两种不同意见: 有人说这种区分没必要,不切合实际;任 何时刻的共时系统都包含着历时的成分, 如陈旧说法,旧词新义等。 第二种批评意见来自于布拉格学派:语言 变化不是一种盲目的力量,而是系统的力 量,是语言系统本身的功能之一。
第四节 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结语
无论如何,索绪尔作出的关于共时语 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区分似乎确实存在, 也十分重要,只是还没有被深入的讨论。 另外,索绪尔发对语言变化中的“目的论” 另外,索绪尔发对语言变化中的“目的论” 也是有道理的。索绪尔的理论在以后的语 言学研究中定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第四节 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第四节 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共时/ 共时/历时语言学的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系统本身。 共时语言学研究与语言系统本身无关的现象( 共时语言学研究与语言系统本身无关的现象(虽然 这些现象影响过这一系统)。 这一系统) 研究方法不同。共时语言学— 研究方法不同。共时语言学—收集数据,分析程 度,决定现实性。历时语言学— 度,决定现实性。历时语言学—正视法和回顾法。 研究范围不同。共时语言学:一种语言中的全部 共存现象。历时语言学:属于一种或同时属于几 种语言的现象。 语言学规则的描述方式不同。共时语言学规则描 述的是在某个状态语言是怎样的;而历时语言学 规则描述的是语言的变化规律。
C
A
B
D (A-B: 共时 C-D: 历时)
第四节 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类比二:棋 & 语言
两步棋间的平衡= 两步棋间的平衡=共时语言现象 走棋的过程= 走棋的过程=历时语言现象
C
A

索绪尔三大语言观论文

索绪尔三大语言观论文

索绪尔三大语言观论文摘要:“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语言和言语”、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语言的系统性、历时和共时语言学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论原则和概念,这些语言学理论莫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石。

因此,正确理解和应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研究语言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语言和言语、历时和共时、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三个角度来简单阐述索绪尔的主要的语言观,并由此进一步讨论他的语言观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和言语;历时和共时语言学;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75-1913)是19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欧一位影响最大的语言学家,他的语言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重要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从语言和言语的划分、共时和历时的划分、语言符号系统性三个方面解析了什么是语言学,使我们对语言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的分析这三个主要理论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

一、语言和言语的划分进行任何一种研究,首先要明确的即是研究对象。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和言语的划分可以说是语言研究的第一条分叉路,它明确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索绪尔认为“ 语言学的材料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一切表现构成的”①,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言语活动。

要在人类言语活动中区分语言和言语,依照索绪尔的著名公式:言语活动=语言+言语,由于言语活动“ 有个人的一面,又有社会的一面”①,要得到语言,需从复杂的言语活动中除去言语“语言就是言语活动减去言语”①,这才是语言学的完整而具体的对象。

索绪尔认为语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是言语活动事实总体活动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

个人本身不能创造语言,也不能改变语言,它只凭社会成员间通过的一种契约而存在;(2)语言和言语不同,它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语言科学正因为没有混杂的言语要素掺杂在里面,才能够建立起来;(3)言语活动是异质的,而语言却是同质的。

共时性和历时性

共时性和历时性

索绪尔*提出的一对术语,指对系统的观察研究的两个不同的方向。

历时性,就是一个系统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情况(过去—现在—将来);而共时性,就是在某一特定时刻该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些因素,可能是经过不同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甚至属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但是,既然它们共存于一个系统之中,那么它们的历史演变情况就暂居背景地位;显现的是各因素共时并存而形成的系统关系。

Synchronic Linguistics --a study of language at a single moment in time.
共时性语言学是研究理论上处于一个时点的语言:描写语言的一个"状态",不管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例如,可以对16世纪的英语,现代英语分别作公时描写.
历时语言学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例如,古英语和近代英语之间发生的演变可以从音韵,语法,语义几方面研究(历时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历时语更注意将共时描写作为历史研究的前提,更注意历史研究对一般语言学理论的意义.。

共识角度和历时角度

共识角度和历时角度

共识角度和历时角度
共时和历时是索绪尔在研究语言学时,提出的在方法论上的两种分法。

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

历时语言学: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

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研究应该是共时的他强调,语言学的研究应该去除时间因素的干扰,语言学家要描述某个词的价值,并不需要求助于词源。

换句话说,语言学是描述性的,应当描述当下语言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研究系统中要素的变迁。

历时性就是从线性的历史维度把握事物,共时性就是从横向的内容维度把握事物。

举个例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大发现。

二者是何种关系?我们可以从理论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角度来探讨。

历时性角度:分析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生成,按照时间序列分析,者表现为交互建构的过程。

共时性角度:深入到两大理论内部分析二者的逻辑关联。

唯物史观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证明。

语言学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区分

语言学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区分
system of rules is called his linguistic competence. Performance refers to the actual use of language in
concrete situations.
.
14
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博士(Avram Noam Chomsky,1928年12月7日—)是麻省理osfcorbsieprtvaitoionn.
oMfost
grammars
are
Language state
a language at some
point in time
Diachronic 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 a language through the course of
While Saussure looks at language more from a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语言
言语
.
16
.
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19
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 基者。索氏是现代语 言学之父,他把语言 学塑造成为一门影响 巨大的独立学科。他 认为语言是基于符号 及意义的一门科学。 现在一般通称为符号 学。
.
3
索绪尔注重语言的共时性而有别于19世纪对语言历时性 的分析。共时性观点认为——某一时间点上的一种语言 是自足的功能系统。他对现代语言学的另一个巨大贡献 是认为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该是口语,而不是书面 语。他认为“语言是人类话语能力的社会产物,而且它 是被社会使用和容许人用这个能力的必要习惯的总和”, 而语言结构是受规律支配的、“意义其实是被语言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中的共时观和历时观【摘要】本文从F.de 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Roy Harris英译)出发,探讨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作为方法论在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中所体现的语言学思想和作用。

【关键词】共时;历时;共时研究;历时研究;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教程》是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留给20世纪语言学的宝贵的遗产,在现代西方语言学思想史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这部书不仅使索绪尔成为“现代语言学之父”,而且他所发起的这场语言学革命也被誉为“哥白尼式革命”。

这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为广泛,特别是第二编“共时语言学”(PART TWO Synchronic Linguistics)部分和第三编“历时语言学”(PART THREE Diachronic Linguistics)部分,包含着索绪尔重要而独特的语言学观点。

本文的重点就在于通过这两部分的内容来探讨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中的共时观和历时观及其作为方法论的意义和作用。

文中所引的索绪尔的论述取材于英国著名语言学家Roy Harris的英译本——《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一、共时和历时(Synchrony & Diachrony)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是在书中位于PART TWO & THREE前的PART ONE GENERAL PRINCIPLES中,在这个部分的CHAPTER Ⅲ.Static linguistics and evolutionary linguistics.中,Saussure提出语言(学)的内在二重性,提出共时和历时的研究方法既是一切研究价值的科学的内在二重性(Internal duality of all sciences concerned with values),也是语言学研究的内在二重性(Internal duality and the history of linguistics)。

索绪尔从一个图形出发(见下图),首先形象地指出了共时和历时是两条交叉的横纵方向,1.Axis of simultaneity(AB).This axis concerns relations between things which coexist,relations from which the passage of time is entirely excluded.2.Axis of succession(CD).Along this axis one may consider only one thing at a time.But here we find all the things situated along the first axis,together with the changes they undergo.①在此,索绪尔并没有提出共时和历时的两个术语,而只是指明了两种研究方法及其一般方向;之后从价值(value,这是索绪尔的一个重要思想)的角度提出区分语言学为两种语言学,他暂先定名为演化语言学(Evolutionary linguistics)和静态语言学(Static linguistics);直到这一小节的最后一段才明确提出了共时(Synchronic,synchrony)和历时(Diachronic,diachrony),进而提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区分和概念。

索绪尔认为:Everything is synchronic which relate to the static aspect of our science,and diachronic everything which concerns evolution.Likewise synchrony and diachrony will designate respectively a linguistic state and a phase of evolution.㈡二、共时和共时语言学在PART TWO SYNCHRONIC LINGUISTICS这一部分的表述中,索绪尔否定了那种关于主体“实体的”观点,而赞成一种“关系的”观点,提出研究语言不仅应该根据语言的个别部分,不仅应该历时地进行研究,而且应该根据语言个别部分之间的关系共时地进行研究。

这就是说,要根据语言学当时的适当性,应当把语言作为一种完整的形式(Gestalteinheit),作为一个统一的领域,一个自足的系统来研究。

例如一个词的历史,时常离这个词现在的意思相差很远,其原因是除了历史之外,还有一个“体系”的问题,而这样一个体系主要是由对于这个体系的种种成分而发生影响的平衡规律组成的,在历史的每一个时刻,这些规律都取决于语言的共时性。

事实上,在语言中起作用的基本关系,乃是符号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

种种意义合成的整体,自然地形成一个以区别和对立关系为基础的系统,因为这些意义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且还形成一个共时性的系统,因为这些意义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索绪尔强调共时性的重要性,以区别于对语言的历时性研究,这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这样就承认了语言既有它的历史范围,也有它当前的结构的属性,其创新之处在于坚持这样一个事实: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语言在任何时刻都是完整的,不管刚才在这系统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也就是说,每一种语言除了它自身的历史之外,还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客观存在,是一个从说话人现在嘴里发出的语音系统,说话人的言语其实以当时说话的形式而构造和组成语言,通常并不顾及语言的历史。

三、历时和历时语言学索绪尔对共时语言学的大力提倡并不意味着他对历时语言学研究及方法的否定,之所以把共时语言学的地位摆在历时语言学前面,其实只是对当时的语言学现状——只注重语言的历时研究而忽视语言的共时研究的一种反动。

实际上,《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中历时语言学的内容占了近三分之一。

由于印欧语的屈折性,索绪尔探讨历时语言学也是关于印欧语系的语言学。

他从语音变化(Sound changes)的角度切入来阐述他的历时语言学的思想,而且这方面的内容在PART THREE中占有大量的比重,甚至从本书的Contents 中就能感觉到这一点,讨论了大量的和语音有关的现象,如Chapter Ⅱ.Sound changes,Chapter Ⅲ.Grammatical consequences of phonetic evolution,Chapter Ⅳ.Analogy 以及Chapter Ⅴ.Analogy and evolution.在PART THREE Diachronic Linguistics,Chapter ⅠGeneral observations 中,索绪尔指出:“Diachronic linguistics studies the relations which hold not between the coexisting terms of a linguistic state,but between successtive terms substituted on for another over a period of time.”㈢“Historical phonetics,and historical phonetics in its entirety,is the first object of study in diachronic linguistics.”㈣这是由印欧语的特性——屈折性决定的。

这一理论的应用范围是广泛的,但不是绝对的,例如汉语这种缺少屈折变化的语言,这么一种以语音的历时性来研究探讨并基本上就可以涵盖某种语言历时性的可能性,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

尽管索绪尔特别地推崇共时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但在其著作中,关于历时语言学的内容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就很说明问题。

在当时的学术背景下,索绪尔对共时语言学的提倡,是不满于当时的语言学研究只注重历时研究,到了今天,无论共时与历时,理应成为我们研究语言的理论和方法的两个基本要素。

共时和历时的区分,不是认识论上的区别,而是方法论上的区别。

四、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索绪尔区分了共时语言学(或静态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或演化语言学),共时就是静态的,历时就是演化的。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即共时的观点和历时的观点是语言研究可采用的两种观点,前者涉及共时事实,即共存于同一个系统的事实,后者涉及历时事实,即随时间变化但不影响整个系统的事实,或者说是跨越时间所产生的事实。

为什么语言中会存在这两种事实?这个问题与语言符号的特性即不可变性和可变性有关。

这一特性也是区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前提。

语言符号一方面是可变的,另一方面是不可变的,这似乎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对这问题的解释涉及到语言符号任意性、规约性和社会性关系。

索绪尔认为,这一特性可联系非理性的任意性原则和时间的连续性原则给以解释。

从语言的内部看,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因而能指对所指的选择似乎是自由的。

这一点看起来符号是容易改变的,可正是因为语言符号以任意性为基础,说话大众才没有讨论改变符号的基础;从语言的外部看,也就是从符号和使用它的语言社团成员的关系看,符号不是自由的而是受制约的,一种符号不能随随便便被另一种符号所代替,这体现出语言符号的规约性。

随时间的流逝,语言符号注定要变化的,这种不变性和可变性是时间的连续性原则在起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时间因素既使语言符号具有不可变性的一面(体现在语言的历史继承性),也使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一面(体现在语言的历时变化性)。

同时必须看到,语言是社会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说话大众将产生改变它的社会力量。

所以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包含着自由和非自由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因此是自由的;而考虑时间因素,语言符号既是非自由的,具有不变性,也是变化的,具有某种程度的可变性。

正是由于语言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的特征,导致了两种语言事实的产生。

在索绪尔看来,由一这两种事实完全属于不同的秩序,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区分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或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概言之,索绪尔认为应该把所有的语言现象分为两类,一类属语言的共时性现象,亦即属于语言的横切面的现象,另一类属语言的历时性现象,亦即有关语言成分的历史演化的纵横面的现象。

因此,我们要分出两种语言学,“Just as political history includes the description of periods as well as the narration of events,it might be supposed by describing a sequence of states of a language one was studying the language along the temporal axis.But in order to do that,it would be necessary to consider separately the factors of transition involved in passing from one linguistic state to the next.The term evolution and evolutionary linguistics are more exact,and we shall make frequent use of these terms.By contrast,on may speak of the science of linguistic states,or static linguistics.”“But in order to mark this contrastmore effectively,and the intersection of two orders of phenomena relating to the same object of study,we shall speak for preference of synchronic linguistics and diachronic linguistics.Everything is synchronic which relates to the static aspects of our science and diachronic everything which concerns evolution.Likewise synchrony and diachrony will designate respectively a l inguistic state and a phase of evolution.”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