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笔记的名人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记笔记的名人故事

导语:名人是指各行各业中能力崇高而备受景仰的人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记笔记的名人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许多名家学者的经验早已证实,坚持做读书笔记是提高读书效率的最好方法。据说,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阅读和做札记的书籍就多达1500种以上。列宁读过的书上,常常写有眉批,还写了读书心得、内容摘要。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时,一直坚持做笔记,仅一本不很厚的《伦理学原理》上就写了万余言的评语。至于一些作家、编辑、记者,几乎都有自己的读书笔记本、资料卡片等。

2.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在上学时期有一本147页的大笔记本,内容包罗万象,有名作家的思想言论,有史地知识,有他自己的作文,有俄罗斯人及乌克兰民族的风土人情。

3.著名数学家王梓坤院士,曾在《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中写到:“读书应做有心人,要善于平时逐渐搜集对日后有用资料,把它们写成日记。”他在积累资料中,经常把一些京剧、精彩段落摘录下来,并且经常随身带着笔记本,一有空闲,就翻阅笔记本上记录的资料,进行思考。

4.“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要想做学问,就要多读、多抄、多写。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秘诀。”——吴晗

吴晗为了考证建州的历史,就把明清两代重要的文献《李朝实录》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摘抄了三百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他写《朱元璋传》,先后四易其稿,历时几十年。吴晗为了搞明史研究,积累了一万多张、三大抽屉的资料卡片,这对于其历史研究帮助甚大。

5.被誉为当代“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其知识之渊博、古文功底之深厚、著述中引用之广博,令人叹为观止。常人所不知的是,钱钟书的博学,不仅与他的天才有关,更与他的勤奋有关。据钱钟书夫人杨绛回忆,钱钟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读书时养成的,历时十余年的时间。钱钟书的全部外文笔记本共一百七十八册,还有打字稿若干页,全部外文笔记共三万四千多页。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第三类是“日札”——锺书的读书心得,日札共二十三册、二千多页,分八百零二则。(如果按每页300字计算,钱钟书读书笔记的总字数达2100万;如果按每页400字计算,总字数将达2800万以上,可谓是创造人类做笔记字数的记录了)钱钟书大量的读书笔记,给了其远超同辈学人的知识(这点只有历史学大师陈寅恪能够比得上),令其成为几代中国文学研究者的楷模。

6.著名近代史研究专家杨奎松80年代之时光是各种资料卡片,就做了万张以上。凭借这些卡片和及其深厚的功底,20世纪90年代杨奎松除了好几本影响颇大的专著,成为当代屈指可数的著名历时学家。

7.著名学者与战略研究专家金一南,在写作《苦难辉煌》前,就已经做了300余万字(参军期间60万字,在国防大学工作期间200

多万字)。金一南在国防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他写了一本45万字的《狂飚歌》,内涵发人深省。为了写好《狂飚歌》,金一南用了一千多个日夜,研读了300多本书,整理了200多万字的笔记,即使在患病期间,还坚持写作。

8.毛主席很忙,可他总是挤时间看书学习。他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提倡认真地学,反复地读,不动笔墨不看书。毛主席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批语。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9.蒲草笔记汉代路温舒小时家贫无钱读书。一次,在野外放牧时,发现宽宽的蒲草可用来记字造句,于是便将蒲草采回家,边读书、边在蒲草上做笔记,读了一本,又抄一本,终于谙熟《春秋》经义,成为有名的法学家。

10.树干笔记南北朝时的任未,外出求学时无钱住客店,便在树林里搭个小茅棚住,然后削荆条为笔,以树汁为墨水,读书做学问。因买不起纸张,便把书中的优美词句写在树干上,等有钱买到纸后再抄录下来,后人将此树林称为“经苑”。

11.布袋笔记宋代诗人梅尧臣,外出时总少不了带上一个小布袋,每当读到佳句妙语,就把它们写在纸片上,然后投入小布袋中。做学问时,便从小布袋中取出所记的纸条,或予以引用,或启发思维,终成一位出色的诗人。

陶罐笔记元末著名学者陶宗仪,避乱江华亭时,躬耕于田野,累了便坐在树下歇息、读书。每有所感,就取出随身带来的笔砚,在树叶上记下来,并将树叶笔记放入准备好的陶罐中,埋入树下。经过10余年的积累,竟有树叶笔记数陶罐。后经加工整理,终成颇有学术价值的《南树辍耕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