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鸟画图片

合集下载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工笔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

过程与方法
分析、探究、引导、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中国花鸟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不同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纤笔一枝谁与似——观芦春梅工笔花鸟画

纤笔一枝谁与似——观芦春梅工笔花鸟画

纤笔一枝谁与似——观芦春梅工笔花鸟画作者:陆松奎来源:《美术界》 2020年第4期文/ 陆松奎芦春梅画工笔画,起步较晚,在工作中受马唯驰教授影响,2012 年方拿起画笔染翰丹青。

但她倾心画事,勤奋执着,短短几年,已小有成绩。

2003 年她大学毕业即供职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其工作踏实勤勉,有任事之材,凡事不畏琐细繁难,皆能料理得井井有条,游刃有余。

为人处世诚朴低调、爽朗明快,颇有豪迈之风。

在专业上,顺利评聘为副教授。

现已荣任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兼任承德市美协秘书长。

在繁忙的工作中,亦能抽出时间潜心绘事,其统筹调度之能,画艺锤炼之功,并行而不悖,可谓“昆乱不挡”。

得益于马唯驰教授指点,她的工笔画起点高、路子正,肯于颖悟深思,也下得苦功夫,故精进不怠。

又到中央美院苏百钧工作室深造,三年的时间,她耳濡目染,得教授亲炙,受益良多,并逐步探索自己个性化的表达。

她熟研而内化百钧教授所强调的“人和自然的对话不能逃脱情绪的浸透,创作就是反映令自己感动的东西,绘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形成合乎自身逻辑的绘画语言”。

春梅始终践行着老师的教诲,重视写生,而又不囿于自然物象,在自然中发现美、提炼美的基础上注重自己主观的感受和表达。

春梅常常说起她与“红豆”的不解之缘。

几年前的深秋季节,她驱车到滦平白草洼写生,那是一个明净的中午,天地清澈高远,在蓝天的映衬下,远远望见被累累红果压弯的枝头在秋风中耀目绚烂。

驻足树下,阳光在缝隙中闪烁,勾勒出金黄色的轮廓,枝丫交映,错落有致。

此时她的身心恍若都融化在这一树的绚烂之中,她深深陶醉亦深深感动。

确如赵之谦印方所云:明月前身,冥冥中的缘分仿佛是命里注定。

春梅因缘际会,像是老友的约定,自此每年金秋都会去山里探望,在树下冥思注目,身心两忘,相看不厌,并将这份感情倾注于创作之中。

《花到秋深果才丰》即以此为主题,整幅作品构图饱满丰硕,设色淡雅,枝干的构图借鉴传统花窗中的冰裂纹来处理,有很强的装饰意味,《杳冥》《秋实图》《空冥》等系列作品均是以“红豆”为题材的佳作。

花鸟画ppt课件模板

花鸟画ppt课件模板

花鸟画的创作技巧
观察与写生
通过观察花鸟的真实形态和习性,进行写生练习,提高对花鸟画 的感知能力。
素材借鉴
借鉴前人的作品和经验,学习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提高绘画 水平。
实践与创新
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创新,发掘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推动花鸟画 的发展。
花鸟画的创作体验与感悟
耐心与毅力
花鸟画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只有具备耐心和毅力,才能创作出 优秀的作品。
绘画形式。
五代时期,花鸟画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两种风格,标志着花鸟画走向成
熟。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宋代时期,花鸟画达到了高峰 ,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花鸟画家 ,如崔白、赵昌、易元吉等。
元代时期,花鸟画风格发生了 变化,注重笔墨情趣和意境的 表现。
清代时期,花鸟画出现了多种 风格和流派,如恽寿平的没骨 花卉、朱耷的八大山人派等。
点缀环境
园林中常以花鸟画作为装饰元素,点缀建筑墙面 、走廊等,营造出中国古典艺术的氛围。
造景
通过将花鸟画与园林中的山水、植物等元素相结 合,营造出具有层次感和动态感的景观。
意境营造
花鸟画在园林中可以传达文化内涵和寓意,如松 鹤同春、梅兰竹菊等主题,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花鸟画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
花鸟画的用笔与用墨
用笔
花鸟画的用笔要刚柔相济,自然流畅。笔锋要灵活多变,或 挺拔刚健,或柔和飘逸,表现出物象的形态和质感。
用墨
花鸟画的用墨要层次丰富,变化多端。通过运用不同的墨法 ,表现出物象的明暗、光影、质感等效果。同时,墨色的调 和与运用也要恰到好处,以营造出独特的画面氛围。
03
花鸟画的题材与寓意
花鸟画的常见题材

100幅工笔鸟的步骤画法,过程真详细~

100幅工笔鸟的步骤画法,过程真详细~

100幅工笔鸟的步骤画法,过程真详细~真羡慕你这么早就能认识国画教程还有8万人和你一样欢迎投稿,一起学习国画,加我微信632710752,拉你进群,进群暗号:国画宋代工笔花鸟画家以逼真的笔法渲墨敷粉令画中物象栩栩如生、鲜泽疏润。

运用程式化手法布局、造型、上色,将意境、情趣作为绘画的灵魂,以诗意的笔触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精致细腻、玩味无穷的艺术精品。

这种严谨、典雅的宋院体花鸟画风格,作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典范,在近千年的中国绘画历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影响及今。

鉴于许多朋友留言要求宋代花鸟画的技法教程,从今天开始,与朋友们分享《24种鸟类设色步骤》,由于图文较长,将分若干次发送,请有兴趣的朋友保持关注。

八哥概述:八哥为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的通称。

八哥通体黑色,嘴基上羽额耸立,形成羽帻;头顶、颊、枕和耳羽具绿色金属光泽;上体余部沾褐;初级飞羽基部和初级覆羽先端白色,形成大型白色翼斑;尾羽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均具白端。

下体灰黑色,尾下覆羽黑而具白端。

1、浓墨勾八哥羽毛部分,中墨勾鸟爪及嘴部。

八哥身体大部分用虚线勾出,勾的时候要注意颈部羽毛的分组关系,同时注意线条要虚起虚出更好的体现毛发的蓬松感,嘴、爪的用线则一定要挺劲。

2、鸟嘴平涂白粉,眼睛平涂橘黄色。

其他部分用淡墨整体统染,背羽部分平涂淡墨留水线。

尾羽反面和飞羽根部白色部分先平涂淡白粉然后用极淡的清墨分染。

爪平涂淡褐色(赭石+墨)。

3、重墨分染鸟羽,胸腹部分染的时候用“染高法”处理,注意边缘部分要分组并且和背景要融合自然。

背部片状羽毛中墨平涂并荣然。

鸟嘴用胭脂从根部往尖端分染。

爪用胭脂勒染。

眼窝用淡墨从四周往中间分染。

4、鸟嘴尖端提染白粉,后用中墨勒嘴中线。

焦墨点睛后浓白粉点高光。

爪用白粉立粉法点鳞甲后,再整体薄薄罩染疼黄色。

爪尖墨青色(花青+墨)勾勒尖端。

身体部分用中墨丝毛,靠近腿部下方浅色绒毛出可用白粉丝毛。

尾羽反面用淡墨丝毛,边缘也用白粉丝毛,淡墨勒尾羽反面的羽筋后再用白粉复勒一次。

朱耷·花鸟最全全集:200幅大赏

朱耷·花鸟最全全集:200幅大赏

朱耷·花鸟最全全集:200幅大赏
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即八大山人,谱名统*(*为上林下金),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朱耷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

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

他的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上窥黄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

亦长于书法,擅行、草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董其昌等,以秃笔作书,风格流畅秀健。

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一十八等”,简称十八描,摘录如下:
高古游丝描:如周举类
铁 线 描:如张叔厚
马 蝗 描:马和之 顾兴裔类 一名兰叶描
钉头鼠尾描:武洞清

描:多描
撅 头 描:秃笔也 马远 夏圭
曹 衣 描:魏 曹不兴
折 芦 描:如梁楷尖笔 细长撇捺也
橄 榄 描:江西颜辉
枣 核 描:尖大笔
柳 叶 描:似吴边观音笔
竹 叶 描:笔肥短撇捺
第一步,起稿:
先把你要临摹的底稿铺在宣纸的下面,底下要 衬一张白纸。然后用铅笔轻轻的拷贝到熟宣纸 上。
布地:就是打底色。为了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 多彩,可以运用各种色彩进行布地。先把颜色 调好,用排刷朝一个方向均匀地平刷在画稿上, 忌来回涂抹。布地可以一开始“布”,也可画 到中间过程时“布”,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进 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作旧”既是其中一种。
(三)·收笔——收笔要留 书法笔画线条要求收笔时要“回锋”,也就是要将笔锋回过来藏到线条之中。
在进行国画线条练习时也要注意“藏锋”,但没有必要象书法那样“回锋”。 “留”就是将笔锋留于线条之中,切不可将线条尾巴随意地拖到线条的外面。在 画线条时只要将笔适时停住,不要下意识地拖带即可。
(四)·顺、逆锋 在绘画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地运笔,这种习惯的运
战笔水纹描:
减 笔 描:马远、梁楷之类
柴 笔 描:粗人减笔
蚯 蚓 描:
执笔方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 个字。
“擫”是用大母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 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 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 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执笔一定要“指实掌虚”才能使指法灵活而有力, 手握住笔管的上下位置要视作画大小而定,大画 握上些、小画握下些。

分享几组工笔花鸟画详细画法,转发收藏吧!

分享几组工笔花鸟画详细画法,转发收藏吧!

分享几组工笔花鸟画详细画法,转发收藏吧!01李嵩《花蓝图》临摹技法宋李嵩绢本设色纵19.2厘米横2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图绘藤编花篮一只,篮内堆放各种春花,款“李嵩画”三个小字。

构图饱满、均衡,底线呈一字形,上边呈弓形,整体看去像一座稳重的花山;各种春花姿容艳美,颜色鲜丽。

画中的篮筐、叶子和细碎些的花朵构成一片深色,几朵硕大白洁的鲜花被浅、深两色相衬,具有一种夺目的效果。

画风秾丽谨严而不失于繁缛板滞,是宋代画院中传统的风格。

宋李嵩的《花篮图》构图、造型、意境等方面在宋画中虽然不是最经典的一张,但是其作品设色的精细、局部细节的处理在宋人小品中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尤其是花篮细部的刻画、各种花卉造型的变化、叶子绿色深浅不同的搭配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如此繁复的用色和造型在整体上看来仍然如此和谐,不得不令人对宋人的艺术技巧叹服。

李嵩,生卒年不详。

钱塘人。

出身于木工,后得到画家李从训的指导,成为南宋的重要画家。

他曾在光宗至理宗时期的画院中任待诏。

善画山水、人物、花鸟,也常于界画。

临摹技法:第一步:根据物体最后着色深浅程度,用不同的浓淡墨色勾勒出各种花卉和花篮。

本图分别描绘了白含笑、蜀葵、百合、石榴花、栀子花。

第二步:背景平涂淡赭黄色(赭石+藤黄+少许墨),注意空出物体部分。

所有花头平涂白色。

百合、栀子花、石榴花的叶子平涂墨绿色(草绿+少许墨)。

含笑、蜀葵的叶子平涂草绿色。

所有的反叶平涂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磦)。

石榴花的花托以及嫩苞平涂朱红(朱磦+曙红)后罩一层矾水。

蜀葵的花房颜色同反叶。

花篮的深色部分平涂一层淡绛红色(胭脂+朱磦+少许墨),浅色部分平涂一层淡土黄色(藤黄+朱磦+少许赭石)。

第三步:红色百合花头用土红色(胭脂+朱磦+少许墨)统染,黄色百合用桔黄色(藤黄+朱磦)统染。

蜀葵用胭脂统染。

栀子花用偏黄的汁绿分染。

石榴花用胭脂统染。

含笑用淡墨分染。

所有的正叶用中墨统染后分染主筋,反叶用淡墨青(墨+花青)分染。

工笔花鸟ppt课件

工笔花鸟ppt课件
278积水法以饱满癿植物用浓墨戒石绿石青等矿物质颜料和清水滴在上面让其形成自然癿渗用浓稠癿白粉戒其他石色点戒勾得方法堆积戒勾画出具有浮雕感觉癿点29二设色步骤1工笔重彩花卉癿着色步骤工笔重彩使用石色为主进行着色画面色彩厚重具有一定癿装饰效果
工笔花鸟
1
导入:临摹是学习传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对于古今较好的作品,通过分析 研究,取其精华,学其用笔设色 及构图的各种技法,而不是表面 地模仿其面貌。
2
● 课程安排如下: 1周 勾线及工笔花鸟上色的练习
2,3,4周共完成宋人花鸟画的临摹作业2张
3
第一章 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概况
工笔花鸟画作为独立画科是从南北朝开始萌芽, 唐朝兴起并走向独立;五代至两宋,工笔花鸟画从 确立地位走向成熟兴盛,成就辉煌;元以后,文人 画的兴起,工笔画开始不被画坛重视;到了20世纪 80年代现在工笔画才开始复兴,工笔花鸟画又辉煌 再现。
33
⑴用花青或淡墨 分染花头和叶托 的起伏变化和层 次变化。 ⑵在分染两遍花 青的基础上罩染 淡曙红,用汁绿 统染叶托。
34
⑶空出反面花瓣,在 正面花瓣处继续罩染 曙红,汁绿罩染花托。 ⑷用曙红分染花瓣的 反面的凹凸起伏,干 后继续罩染两边曙红。 ⑸最后可根据花头的 色彩倾向,来调整色 彩的冷暖变化。
笔花鸟画追求意境情趣,注意真实而巧妙的艺术表 现,并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较高的写实能力。
8
南宋 林椿《葡萄草虫图》
南宋 林椿《果熟来禽图》
林椿是南宋画家,擅长画花鸟、虫草、果品。设色清淡,精工逼真, 善于体现自然的形态。
9
李嵩,擅长画人物,但 在花鸟届也有不凡的实力。 《花篮图》用重彩描绘数种 花卉,用笔精到,敷色娇艳, 是花鸟画的精品。
21

2024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完整版

2024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完整版•引言•工笔花鸟画基本技法•常见工笔花鸟画题材及风格•工笔花鸟画创作过程与欣赏•工笔花鸟画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推广•现代工笔花鸟画发展趋势与挑战01引言它注重细节描绘和色彩搭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自然之美。

工笔花鸟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花卉、鸟禽等自然景物为主。

工笔花鸟画简介工笔花鸟画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传承方面,工笔花鸟画技艺通过师徒相传、家族传承等方式得以延续至今。

同时,现代工笔花鸟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笔花鸟画历史与传承构图严谨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细节描绘工笔花鸟画艺术特点01020304工笔花鸟画在构图上注重平衡和谐,追求“经营位置”之妙。

工笔花鸟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注重线条的流畅性和韵律感。

工笔花鸟画在色彩运用上追求鲜艳明快,注重色彩的对比和搭配。

工笔花鸟画在细节描绘上精益求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自然景物的质感和生命力。

02工笔花鸟画基本技法用细线表现物象,如铁丝般刚劲有力,适合勾勒花瓣、叶片等轮廓。

铁线描游丝描兰叶描线条纤细、流畅,如游丝般自由飘动,常用于勾勒鸟类的羽毛和细部。

线条粗细变化丰富,形如兰叶,适合表现山石、树干等质感。

030201线条勾勒技法用两支笔分别蘸取不同的颜色,在画面上交替渲染,形成渐变效果。

分染在大面积的区域内用同一种颜色进行渲染,使画面色调统一。

统染在分染和统染的基础上,用透明色或浅色进行整体覆盖,增加画面层次感和立体感。

罩染色彩渲染技法构图布局原则确定画面主体和陪衬物,使画面有主次之分。

合理安排物象的疏密关系,形成节奏感。

通过留白、淡化等方式表现虚实关系,增加画面空间感。

使画面中的物象相互呼应、联系,形成和谐的整体。

宾主分明疏密有致虚实相生呼应顾盼醒目点质感表现刻画细节修饰整理细节处理技巧在画面关键位置设置醒目点,吸引观者注意力。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工笔花鸟画第1课时-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工笔花鸟画第1课时-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工笔画花鸟画形成于唐,成熟于五代,兴盛于宋代。宋人花鸟画的发展是中国绘画史的高峰。
宋人小品:小品画,通常指表现折枝、局部和寻常花鸟鱼虫的扇面、册页等小幅作品,画幅小中见大,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二)分组讨论
1、分组分析讨论 宋代画家李迪的《鸡雏待饲图》、宋代画家的《碧桃图》,
画面有什么地方吸引了你?观此图你会被怎样的细节触动?这两幅画构图和用色上有什么特点?并谈谈画家在苦心“经营位置”时,背景为什么要留白?
花鸟画的画法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
吴炳(宋)《出水芙蓉图》
(2)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事物的形象特征,是传统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
小贴士:宣纸的生疏之别
工笔画的特点:工整细密
工笔画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教师结合相应的图介绍)
国画颜料 墨
2.学生观看《出水芙蓉图》绘画视频,。 归纳《出水芙蓉图》绘画步骤: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3.教师示范讲解如何白描底稿的绘画步骤。
(1)构图 先用铅笔在白纸上起稿,定好位置,勾勒造型,然后拷贝至熟宣或绢上,
(2)勾线 (讲解示范如何用笔,用墨-描绘花卉的线条淡些,叶、茎深些,有深浅变化)
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反映了中国人与审美客体的联通关系,抓住自然生物与人的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加以强化的表现,所谓缘物寄情、托物言志。
三、临摹体验
如何临摹宋人花鸟画?需要做哪些准备?
1.工具介绍:、绢 、熟宣、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
绢 熟宣
染色白云笔勾线用狼验
四、学生作业 :临摹自己喜欢的宋画白描或书上的没骨画。

中国工笔花鸟画技法一-----四(全)

中国工笔花鸟画技法一-----四(全)

中国⼯笔花鸟画技法⼀-----四(全)⼀、中国⼯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精于形象⽽意味横⽣,这是⼀幅优秀的中国⼯笔花鸟画最基本的要点。

因此,这就要求中国⼯笔花鸟画画家,能有“度物象⽽取其真”,有“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的塑造能⼒。

⽆论是⿍盛时期的两宋⼯笔花鸟画,还是后来的⼯笔花鸟画历史,都是把真切具体的形态描写与意境表现放在重要的地位。

不论纨扇还是宏幅巨制,都是⽤了很⼤的⼒⽓苦⼼经营。

这既是⼯笔花鸟画区别于其他体裁的形式特⾊,也是中国⼯笔花鸟画审美的⼀个重要标准。

⼀幅优秀⼯笔花鸟画的创作,都是经历了由外⾄内,因物动情,进⽽由内向外、寄情于物的思考酝酿过程。

所呈现的是天趣与⼈的精神,是奇造化⽽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是在不知不觉中把⾃然纳⼊⾃我,⽽⾃⼰⼜消融在景物之中,创造的是⽆我之境。

在宋⼈花鸟画中,总是以亲切可爱的姿态向欣赏者呈现⼤⼲世界那⽣⽣不息的⽣命。

那是画家感情的流露、精神的物化,在⼭川与花卉禽鸟中,潜流着⽆穷的意趣与情思。

那⼀笔⼀墨和⾊彩的节奏正是画家饱满的情绪理想的追求,既是⼤⾃然⽣命的律动,也是诗情的荡漾。

从所能见到的⼯笔花鸟画来看,⽆论是格法严谨的黄家体,还是徐熙的野逸旷达,以及崔⽩的萧散风⾻,虽风格各异,但我们都能在这些画中感受到理想欲望和对⽣命的爱恋之情。

“声⾳颜⾊,饮啄态度,远⽽巢居野处,眠沙泳浦,戏⼴浮深,近⽽穿屋贺厦,如岁司晨,啼春噪晚者……”这⼀切均在宋⼈笔下被表现得出神⼊化,把⼈们带往美好的遐想之中。

⼯笔花鸟画表现⼈的意志精神总是以⾃然的⾯貌,以画⾯的⽣趣、天趣来呈现。

常常把画家的审美追求与⾃然形象融为⼀体。

恰似如同不露⼈⼯雕琢之感的“⾃然之物”,让⼈似乎感到画⾯上所呈现的物象是不⾷⼈间烟⽕的本来⾯貌。

俨然像⼀个“五⾏之精,粹于天地之间,阴阳⼀嘘⽽敷荣,⼀吸⽽揪,则葩华秀茂,见于百卉众⽊”的“纯”⾃然的景象,是“⾃⾏⾃⾊”的“⽆我之境”。

以⾄简单误论这⼯致细腻的花鸟是⾃然物形的再现与追求。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春江水暖陈之佛1953年纸本设色85cmx 40cm中国美术馆藏“意境”是画家赋予作品的特殊的艺术生命,是画家将那些花鸟草虫。

经过艺术创作,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和深意。

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赋予他每一幅作品都具有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春江永暖》画中点点桃花,红白相间,前后相映,几枝摇曳的绿竹,穿插其中,更显出桃花的娇艳。

一只色彩斑斓的花鸭,悠然自得的嬉戏在流水中.追逐着飘落的花瓣,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

此幅作品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脍炙人口诗句的意境。

春意图王师子1959年纸本设色147cmx 77cm朵云轩藏王师子(1885—1950),原名伟,字师梅,40岁后改名师子,江苏省句容人,历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新华艺专教授。

王师子的《春意图》着力于对春意盎然的表现。

画中所作皆为贞祥之物,显然是老株的白玉兰枝干遒劲,花开繁茂;红艳似火的茶花枝叶舒展,迎风怒放;几株修篁虽被遮挡,但其劲健的精神却透过夹缝透露出来;地面上的蒲公英也已开花,在淡绿的草丛中与玉兰、茶花争奇,就连无生命的太湖石也作风卷云状。

再加上立于玉兰树上的一只禽鸟,使画中花树,湖石的风姿呈现出灵动奇秀之态,画中题有“禽语贞吉,竹报平安”之句,把画家良好祝愿的心意与图中景物融为一体。

《浴雁》陈之佛1940年至1947年间陈之佛创作过大量以雁为题材的作品,如《寒汀孤雁》、《月雁》、《浴雁》、《秋江双雁》等。

这幅《浴雁》描绘了一双大雁在塘边栖憩的情景,一只浴后伫立岸边,静穆养神,一只正在水中涤羽嬉沐,一静一动相互映照,盛开的芙蓉和在微风中摇曳的芦苇与修竹处理得繁而不乱。

这种幽美的境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白鹇秋色卢振寰1953年纸本设色130cmx 66cm广州美术馆藏画卢振衰(1889—1979),笔名浮山老人。

广东省障罗人。

原任职广州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

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

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目录CATALOGUE•引言•中国工笔花鸟画概述•工笔花鸟画技法基础•常见花卉与鸟类的描绘方法•创作实践与案例分析•工笔花鸟画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课程总结与展望01 CATALOGUE引言目的和背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中国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提高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学习中国工笔花鸟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其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能力。

拓展国际视野通过将中国工笔花鸟画置于国际艺术交流的背景中,本课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艺术的了解和尊重。

课件内容概述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历史发展介绍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起源、发展和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演变脉络。

工笔花鸟画的技法与特点详细解析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技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渲染等,以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如精细入微的笔触、生动逼真的形象等。

经典作品欣赏与解析通过展示和解析多幅经典的中国工笔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和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和内涵。

实践与创作指导提供具体的绘画实践指导和创作建议,帮助学生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并鼓励其发挥个人创意进行创作。

02CATALOGUE中国工笔花鸟画概述定义精细入微色彩鲜艳寓意深刻定义与特点中国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以精细的笔触描绘花卉、鸟类、虫鱼等自然生物。

运用丰富的色彩表现对象的质感和光影效果。

注重细节描绘,笔触细腻,追求形似和神似。

通过描绘自然生物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和审美追求。

历史与发展工笔花鸟画起源于唐代,当时多作为宫廷装饰画。

徐熙、黄筌等画家将工笔花鸟画推向高峰。

徽宗赵佶等皇帝热爱绘画,推动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

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涌现出众多优秀画家和作品。

起源五代时期宋代元明清时期五代画家黄筌的代表作品,描绘了各种珍禽异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

最美花鸟100幅,雅俗共赏(高清)!

最美花鸟100幅,雅俗共赏(高清)!

最美花鸟100幅,雅俗共赏(⾼清)!
⽥世光(1916年10⽉—1999年7⽉)号公炜,祖籍⼭东乐陵,世居北京西海淀六郎庄。

师承张⼤千、赵梦朱、吴镜汀、于⾮闇、齐⽩⽯诸先⽣。

早年拜张⼤千门下,为⼤风堂弟⼦之⼀。

⽥世光早年求学于京华美术学院,专攻国画花鸟,解放前在北平国⽴艺专任教,曾任中央美院教授。

他长期从事花鸟、⼭⽔画创作,继承了宋元派双勾重彩⼯笔花鸟画的优良传统技法,并赋之予新的时代精神,为我国现代⼯笔花鸟画名家。

1933年,17岁的⽥世光考⼊了北平私⽴京华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受到了⼯笔花鸟画教师赵梦朱和⼭⽔画教师吴镜汀、书法篆刻教师于⾮闇暗诸先⽣的启蒙教导。

⽥世光在刻苦学习⼯笔没⾻花鸟的同时尚感不⾜,遂萌⽣了光⼤宋元画派双勾重彩花鸟画技法的宏愿,潜⼼钻研起来。

⽥世光整⽇揣摹双勾花鸟画法及运笔⽅法。

临摹宋⼈崔⽩的《⽵鸥图》、元⼈商琦的《杏⾬浴禽》、明⼈吕纪的《草花野禽》、沈周的《鸠声晚⾬》。

功夫不负有⼼⼈,经过不断研究琢磨,他终领悟宋元勾勒画家精微观察、细致描绘的创作思想和⼿法,掌握了双勾这⼀传统程式技法,并运⽤于绘画创作之中。

抗战前⼣,⽥世光有幸认识了张⼤千先⽣,⼤千先⽣对他的花鸟画很是欣赏,准备拜门收徒,适值“七七”事变,⼤千先⽣去敦煌主持莫⾼窟的临摹和研究。

当抗战胜利,张⼤千先⽣再返北平时(1946年春),⽥世光正式拜在⼤风堂门下(指拜在张⼤千⼤师门下)。

拜师礼在颐和园长廊东头的养云轩举⾏,⽥世光向⼤千先⽣⾏了传统式样的三跪九叩的拜师礼。

同时拜门的学⽣还有梁树年、王学敏、俞致贞等。

中国传世花鸟名画全集欣赏

中国传世花鸟名画全集欣赏

中国传世花鸟名画全集欣赏《桃枝松鼠图》元钱选纸本设色纵26.3厘米44.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描绘结着两只鲜桃的桃枝的松鼠正欲前去偷食的情景。

一只松鼠蹑手蹑脚,小目圆睁,直视鲜桃,长尾翘起,正欲前行。

画面构景极简,布局平正中寓奇俏。

其笔法精致细密,造型具体严谨。

桃树枝叶的翻转变化一一描画而出,尤其那只松鼠,动态传神可爱,其身上的细毛根根精描细勾,显出毛茸茸的感觉,憨态可掬。

画中着色浓丽,但却精致典雅,有宋画遗韵,而且富于清淡雅逸的士大夫气息。

此画无款,中有清乾隆皇帝的御题诗:“绥山果熟踔枝尝,五技何妨用所长。

自是托身远穹窒,不须老吏畏张汤。

”《八花图》元钱选纸本设色纵29.4厘米横333.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钱选早期的花鸟画工丽细致,受宋院体画风影响。

晚年在院体画基础上吸收扬无咎一派水墨花卉的技法,转向清淡,形成工中富拙,秀中见雅的艺术格调,与北宋以来文人画风格颇为接近,创造了新的体格。

《八花图》是钱选的早年作品,绘海棠、梨花、杏花、水仙等8种花卉,工整秀雅,受宋院体画风影响。

元刘秉谦绢本设色纵147.7厘米横78.7厘米旅顺博物馆藏刘秉谦的作品元气淋漓,天真烂漫。

《竹石图》画竹石的风雨变化,追求天趣。

竹干以中锋运送,略呈飞白笔法,由根至梢,粗细得体,笔意相属,竹叶顺枝而出,浓淡相叠,以现向背,用笔挺劲洒脱,而俱在法度之中。

元赵孟頫纸本设色纵25.4厘米横36.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 号松雪, 又号水晶道人, 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

宋太祖十一世孙, 秦王赵德芳之后。

早年以父荫补官, 任真州司参军。

延佑(1314—1320)年间, 迁集贤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 卒赠魏国公, 谥文敏。

此画设色典雅清淡,用笔工整,多用勾勒,画风严谨细腻,是赵孟頫花鸟画的精妙之作。

《浴马图》元赵孟頫绢本重设色纵28.5厘米横15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在绘画理论上, 赵孟頫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将书法用笔入画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工笔花鸟的步骤画法~(太全了)

工笔花鸟的步骤画法~(太全了)

工笔花鸟的步骤画法~(太全了)展开全文《一夜清香》步骤图文步骤一:勾线:树枝用中墨侧锋勾,花托用中墨,梅花和花苞用淡墨,勾梅花线条要均匀纤细。

鸟喙用重墨,中墨偏淡墨勾眼、身体、羽毛。

(为方便观赏,此处用重墨印出。

)步骤二:这一步主要上背景色,背景用(藤黄加硃磦加胭脂加四绿)四绿少一点,按比例调成一个底色褐黄色,第一次平涂底色要淡一些,这样上色会比较均匀,连着树枝一起平涂底色。

第二遍以后树枝留白,花头和鸟儿始终留白。

花头:平涂白粉,白粉不要调的太浓,白粉上的太重,分染会不均匀,注意不要盖住边缘线。

步骤三:这一步我们先用色把花和树枝区分开来,花头:正瓣分染藤黄加朱磦,要整个分染,不要一个花瓣一个花瓣的分染。

反瓣分染曙红加少许大红,留水线,用色分染不要超过边缘线。

花苞:用曙红加少许大红分染。

花托:平涂薄汁绿。

树枝:平涂淡墨,有结疤的地方分染四绿,有树枝交叉的地方,上面的树枝染四绿,下面的树枝染淡墨。

鸟儿:用淡墨分出鸟儿的结构,头部墨色要深一些,眼球平涂淡墨,翅膀和尾羽要倒着染。

步骤四: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继续分染,花头:和上一步的用色一致,花瓣比较细,染的时候要仔细,不然容易染脏画面。

花苞:用曙红加少许大红分染。

花托:平涂草绿。

树枝:用中墨开始皴出枝干的纹理和结构,前面的需要染的细致一些。

鸟儿: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用中墨加深,注意鸟儿的虚实、前后关系和立体关系,背部的羽毛用勾填法平涂,初级飞羽倒染中墨,前面的翅膀要比后面的翅膀深色,眼睛平涂焦茶,鸟嘴倒染淡墨。

步骤五:这一步要细细的分染,整体的调整了,花头:反瓣用曙红加大红继续分染,深处加少许胭脂分染,正瓣的花瓣可以分着染了,把每瓣之间的结构染出来。

花苞:颜色相对花瓣要深,所以要多染2遍。

树枝:用中墨比较细的皴出枝干的纹理,细化结构,平涂一遍淡墨,中间的树枝要染的细致些,旁边的树枝可以染色淡些。

鸟儿: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用中墨加深,墨色上足后,中级复羽和三级飞羽罩染墨绿色,尾羽部分也罩染墨绿色,过渡要自然,背部整体罩染淡墨,眼睛平涂墨褐色,鸟嘴倒染中墨。

中国画基础技法及欣赏(三)

中国画基础技法及欣赏(三)

细勾粗染:用比较严 谨的笔法勾勒,粗笔点染 色彩。此法既能保持形象 结构的精微正确,又能见 笔,显得生动活泼,也是 兼工带写画花卉的常用方 法。这种方法常在纸的正 面勾线,反面点色。因为 粗笔点染、大笔下去色彩 很容易把墨线盖住,所以 在反面点染。这样产生的 效果是正面看来线和色分 明,又互不影响。并且从 反面点染的颜色透过纸面, 从正面看,画面有一种纯 净感。
没骨法
没骨花鸟画:
没骨花鸟画:
2、常见写 意花卉的画 法步骤: 学习写意 花鸟画的技 法,一般从 画梅、兰、 竹、菊入手, 这是练习掌 握笔墨基本 功的好办法。


梅花的画法:分白梅和红梅画法。即勾线法和点 写法。步骤:1、出枝定势;2、倚势勾(点)花; 3、因花点蒂;4、点蕊点苔。
梅花图片
白梅画法:白梅一般用写枝勾花法。 1)用大小适中的毛笔,最好用硬豪或者兼毫, 这样画出的枝干有力度,当然也有用软豪的。 蘸淡墨,在备用调笔的宣纸上试试毛笔的含 墨量,含墨适中比较好。 2)落笔前用笔锋稍稍蘸一点浓墨,果断下笔, 画粗枝时,侧锋、偏笔齐用,在用笔的顿挫、 转折、疾徐的变化中,注重墨色的韵味变化, 产生出苍润的效果,通过线条在纸面的分割 作用,使枝干初步形成基本势感。
2)勾勒法:勾勒法也是写意花鸟画的常用技法,与工 笔白描勾勒不同,写意勾勒用笔线条变化大,笔随 意转而不为形所拘,线条更加概括,洗练、富有变 化,注重抓形象的大结构、大姿态和表现总体感觉。 勾勒时,执笔要灵活,根据需要,手指、手腕、和 肘交替用力。墨色要浓浓淡淡、干干湿湿,线条虚 虚实实,线条之间的衔接更加注重虚接,不像工笔 画中的勾勒要求线条对形体结构的细节交待的那么 严谨。 画写意花鸟有时会先点染后勾勒,一般要趁湿勾, 线条和墨色融合在一起,自然而和谐,勾勒时甚至 可以不完全按照事先点染好的形象勾,勾勒可以修 正点染时的不足,甚至有意错位,画面变化丰富。 如果点染干了再勾勒,一般采用细线勾勒。

巅峰的对决:沈铨吕纪边文进工笔花鸟画大PK!(附百鸟图与三友百禽图)

巅峰的对决:沈铨吕纪边文进工笔花鸟画大PK!(附百鸟图与三友百禽图)

巅峰的对决:沈铨吕纪边文进工笔花鸟画大PK!(附百鸟图与三友百禽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工笔花鸟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

它兴起于魏晋,成熟于五代北宋,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与人物画、山水画并存而发展,并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反映着大自然的花虫草木及人的精神情感。

工笔花鸟画发展到五代和两宋,可以说从成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五代以“徐黄异体”为标志,花鸟画进入了成熟期。

元代由于文人画的兴起,工笔画退居次位。

到了明清,工笔花鸟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明初画院一度复兴,花鸟画的创作活动主要经画院为中心,院体花鸟在当时的花鸟画坛上占统治地位。

当时最有名的院体画家有边文进和吕纪,他们继承了南宋院体画的传统,双勾填彩,画法工整妍丽。

边文进和吕纪的代表作有《三友百禽图》与《雪景翎毛图》等,他们都是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独树一帜,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本期月雅小编汇集整理了沈铨(清)、吕纪、边文进(明)三位名家代表作及其赏析,以飨读者,领略且浑然天成的精工之美。

边文进《三友百禽图》《三友百禽》的特色在于作者使用生态趣味的呈现来安排画面。

首先全幅景致具自然野趣,如山林一隅,百鸟群集。

在真实的大自然中,这许多种鸟类并不可能同时出现,却不论栖息于地面或枝头上,都在适当的位置展示其习性,显得生意盎然。

站立画前,似可听见其鸣声此起彼落。

足见边文进对生态观察非常仔细,钤印曰:“多识於草木鸟兽”,正可印证此画寄意所在。

边文进是明初宫廷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宗法北宋院画风格,却也在同中显异。

基本上来说,布局方面北宋重视前后的层次,表现空间感,边文进的安排采用由下往上层叠的方式。

笔墨方面,北宋用色细腻,温润柔和,边文进较为明丽;北宋的用笔在工细中不失生动,笔法应物而生,边文进则已出现重复使用的用笔,并在工细外加入南宋马远、夏珪较放逸的笔趣。

这幅《三友百禽》最能体现他的绘画特色。

近百只禽鸟,有飞有翔、有立有起、有跃有跳,或露或藏,或高瞻远瞩,或转首探望,或啄或叫,或自理羽毛,或追逐嬉斗,皆各具姿态,无一重复,非具有高度的观察能力和精绝技巧者不能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笔花鸟画图片
篇一:王一容工笔花鸟画作品精品工笔花鸟画赏析
我国传统的花鸟画,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长期的历史的进程中,花鸟画的描绘开始是作为日用品装饰和作为其他画种的点缀出现的,到唐代花鸟画成为独立的画种,宋代工笔重彩达到高峰,明清时期写意花鸟画大放异彩。

花鸟画作为中国国画经典题材之一,历史上出现的许多优秀艺术家和经典作品,犹如一座座丰碑,代表了传统艺术难以超越的高度。

而当代国画界也有许多名家画家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继承和发扬传统花鸟画精髓,吸收西方外来艺术的有益成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在工笔花鸟画方面取的傲人成绩的美女画家——王一容。

王一容文化部评定的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师,现为文化部中艺卿云书画院画家,北京厚德豪书画院副院长,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理事。

被誉为“工笔重彩传人”。

一容家学渊源,以工写兼攻。

曾游学于北京画院、中国花鸟画研修院,师法于俞致贞、金大钧先生亲授其工笔重彩画法。

王一容针对自己多次获得祟高的艺术荣誉,则表现的非常淡然,王一容始终坚信教导自己恩师俞致贞的话:“我们不能做民族绘画的败家子,到我们这一代(中国画)就绝种了??”应当说这是王一容之所以从始至今用几十年的时间和精力,执著地坚持从事工笔重彩花鸟的学习、研究、创作和开拓发展的根本原因。

王一容书画作品的升华并
不仅仅来源于其精致的画功,而来源于她内心对艺术的探索,如今,王一容的作品能够得到拍卖高价结果,并成为收藏家们的抢手货,也正是源于对王一容不断创新的作品的追求。

王一容工笔花鸟画赏析:风水九鱼图王一容六尺横幅荔枝鲤鱼图作品出自:易从网
“荔枝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吉利的代表,荔枝形态优美,四季常绿,象征欣欣向荣;生命力强,可生长百年以上,长盛不衰;荔枝音同励志,是常见风水吉祥物。

图中“鱼”的发音与“余”是同音,代表年年有余。

“鲤”的发音与“利”相同,所以鲤鱼也用来象征生意中收益和盈利。

画中九条可爱的鲤鱼在水中嬉闹,岸边已经成熟的荔枝垂在水面上,王一容老师笔下的荔枝非常的逼真,而水底散落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让画面更加的饱满富有生机。

自古九有长久之意,水为财,鱼寓万事如意!一款好的风水九鱼图字画是现代家居装饰中必不可少的。

王一容工笔花鸟画赏析:祝寿首选王一容六尺横幅松鹤图作品出自:易从网
仙鹤被人们称作天上的神物,是羽族动物之首,只屈居与凤凰之下,明清一品官吏的官服编织的图案就是“仙鹤”。

仙鹤也是鸟类中最高贵的一种鸟,画中的仙鹤栩栩如生,姿态优美,色彩不艳不娇,高雅大方,象征着长寿、和平与高雅、富贵。

据中载,“鹤千年则变成苍,又两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

可见古人认为鹤是多么长寿了,因而鹤常被认为鸟中长寿的代表。

在古籍中亦有载“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所以,松除了是一种长寿的象征外,也常常作为有志有节的代表和象征。

松鹤延年则寓延年益寿或为志节清高之意。

亦有称“松鹤同春”。

王一容老师的此作品适合家中有老人的装饰,然后给长辈祝寿送礼更是首选。

王一容工笔花鸟画赏析:风水葡萄图王一容四尺横幅花鸟画作品出自:易从网
图中葡萄枝蔓缠绕、颗粒饱满、晶莹剔透,一串一串沉甸甸的,一颗颗晶亮亮的。

一团一团,挨挨挤挤,好不热闹,看着惹人喜爱,画中两只鸟儿停落枝头更是增条许多生机。

在国画创作中葡萄代表着丰收、富裕、高贵,成串的葡萄,寓意多多益善、果实累累。

这幅葡萄图枝蔓缠绕、颗粒饱满、晶莹欲滴,适宜悬挂在家中客厅、卧室、餐厅等,风水寓意非常好,而葡萄本身又多籽,有着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同样适合结婚生子的礼品。

王一容工笔花鸟画赏析:花开富贵牡丹图王一容四尺横幅花鸟画作品出自:易从网
国画牡丹又名洛阳花、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

因其朵大色艳、绚丽多彩,被古人称为“国色”、“国香”、“国艳”、“国貌”等。

牡丹雍容大度,花开富贵,是吉祥富贵的象征。

王一容老师这幅牡丹图,画中的牡丹有的尽情的绽放,有的含苞待放,其中牡丹花朵硕大,颜色鲜艳,富有生机,吸引了远处的蝴蝶,牡丹是富贵的象征,此作品可用于家居的装饰,当然不论是过节送礼
还是新婚、乔迁送礼都是不错的选择。

王一容工笔花鸟画赏析:国画收藏佳作王一容八尺横幅孔雀图作品出自:易从网
王一容与易从网签约以来,其作品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尤其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孔雀图富贵呈祥,前一段时间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只能联系老师重新定制。

大家喜爱王一容的作品,不仅是因为作品寓意吉利,而且看是很常见的事物在王一容老师的笔下都被描绘的栩栩如生,不得不让人叹服与她高超的技法。

王一容老师的作品不仅可用于客厅装饰画、沙发背景墙装饰画,也适合新婚道喜或者过节送礼等,最重要的是王一容老师的作品具有很大收藏价值。

“王一容大师目前的价格还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价值。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收藏家陈良认为,在三五年之内,工笔重彩国画的市场价肯定会出现一次飞跃,出现千万元甚至亿元级的作品。

工笔重彩国画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市场价格被大大低估了,元、明、清三代均被列为皇室贡品的工笔重彩国画,收藏价值仍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很可能成为收藏市场的“一匹黑马”。

买王一容工笔花鸟画,为大家推荐比较有权威的交易平台--易从网。

易从网现在已经风声正起,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国画领航网站,许多的新闻媒体也纷纷报道,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认可,感谢各方力量对易从网的支持与厚爱。

易从网将竭尽全力让国画更加发扬光大,更加成为文化艺术交流的纽带,为更多喜爱国画的藏友们提供更可靠,更具投资收藏潜力的花鸟画作品。

篇二:花鸟画与花鸟照片对比图
?
宋代是花鸟画的黄金时期。

”黄家富贵”的画风影响着宋代前期的花鸟画。

这一时期画家们追求写实逼真的画法,务求达到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

到了宋代后期,虽然花鸟画仍以写实画法为主流,但由于受山水画和文人士夫画的影响,画家们逐渐向表达意境和主观情趣方面发展。

以下是32组宋代绘画中虫鸟与自然界的它们一一比照,神态可见,写真传神。

宋人于画的理法与情致,或可从中窥其一斑。

南宋林椿图页棕头鸦雀
南宋林椿图页绣眼
南宋图页赤麻鸭
南宋李安忠图页马兜铃凤蝶(丝带凤蝶)
篇三:工笔花鸟画绘画教程
宋代林椿的工笔花鸟画
绘画教程
是宋代画家林椿的一副著名工笔花鸟画作品,该作品采用折枝画法,将画中的小鸟的动态用细劲柔和的笔致勾勒,蓬松的羽毛则以浑融的墨色晕染,木叶的枯萎、残损、锈斑,果子上被虫儿叮咬的痕迹都被一一描绘出来。

本教程由当前国内著名工笔花鸟画家李晓明老师示范临摹完成。

林椿_宋代折枝画法工笔花鸟画作品原图
果熟来禽图绘制步骤一:
淡墨细线勾勒沙果,中墨勾反叶,重墨勾枝干、鸟嘴。

虚线淡墨勾鸟身体羽毛,中墨勾复羽和飞羽。

果熟来禽图绘制步骤二:
背景用底纹笔刷偏红一点的米黄色(赭石+藤黄+少许曙红)。

正叶平涂草绿,反叶和叶柄、果柄平涂汁绿,沙果平涂白色,枝干平涂赭石。

小鸟整体平涂桔黄色(朱磦+藤黄)。

果熟来禽图绘制步骤四:
正叶用花青统染,叶子根部色彩略浓尖部淡。

然后用墨青继续分染。

反叶用墨绿整体统染后用薄三绿从尖部往根部提亮。

枝干用中墨继续从两边往中间分染,染的时候注意疤节部位的明暗变化,粗壮的老干部位横擦一些条纹,加强老干的质感。

比较细一点的嫩枝用中墨整体罩染。

沙果用较深一点的墨红继续分染,果蒂部分平涂淡墨红边缘留水线。

小鸟用墨赭色继续分染,重墨分染飞羽,中墨分染尾羽,嘴部根部用中墨分染,眼眶用中墨复勾。

果熟来禽图绘制步骤五:
画面整体通刷2次古铜色(朱磦+墨+少许藤黄+稍许曙红),降低整个画面的色彩纯度。

沙果用淡白色稍微罩染一下亮面,淡墨分染果蒂,淡胭脂复勒轮廓线。

赭墨色点染虫斑。

果柄平涂稍浓四绿时,注意色彩不要压墨线。

正叶用中墨醒染暗部后用灰绿(三绿+稍许墨)勒水线。

反叶先用淡墨再次分染暗面,然后用三绿提染叶柄,局部尖
部可用朱磦提染。

随后用淡胭脂复勒叶柄部。

所有虫咬部位用赭石色分染后再用赭墨色分染,随后用赭墨色点细小色斑。

嫩芽用三绿平涂后胭脂复勒。

枝干平涂赭石色,用中墨局部复勒模糊的线条。

嫩枝部位用重墨复勒。

小鸟背部和飞羽、尾羽部分用淡墨丝毛,前胸和颈部用淡赭墨丝毛,随后用淡粉黄丝出亮的部分,下腹和鸟腿边缘亮部用淡白色丝毛。

鸟爪用赭墨点染鳞片。

焦墨点睛。

重墨丝出鼻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