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语言社会学研究
“章太炎在治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章太炎从民族语文现代化的高度,对民族语文体系和书面文学体制展开了批判性反思,推动了清末民初文学的近代变革和现代转型。
在西来文艺审美和文学观念冲击中土的情况下,章太炎结合汉民族语文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流变,循名责实,制名指实,推出“文学总略”说。
1906年他在《文学论略》中提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他认为文字是区分书面文学与口语的根本标志,是文学得以确立和存在的基本指标。
文学包括无句读文和成句读文。
无句读文包括无所谓兴会神味的图书、表谱、薄录等。
成句读文可分为有韵文和无韵文,有韵文包括赋颂、古今体诗、词曲等;无韵文则包括小说、杂文、历史等。
成句读文大都有兴会神味,有韵文和小说、杂文以感人为主,亦有不感人者,而历史可感人,可不感人。
章氏的这种界说继承清代朴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将传统小学发挥到现代“语言文字之学”的高度,在学理上深刻地揭示了文化本身的即物性和符号性,而“文学总略”说显然是一种从逻辑定义的角度对汉语文学传统的全面总结,它强调“汉字”对汉语文、文学和民族文化的重大意义,突出“汉字”在文化中的基础性内涵和作用,由此形成一种独到的“文字文化”论。
在当时一切价值有待重估的历史情况下,章太炎力排众议,独出机杼,推出了自成统系的文学“雅俗论”。
雅俗论一方面强调为文要讲究“轨则”:“先求训诂,句分字析,而后敢造词也”,“工拙者系乎才调,雅俗者存乎轨则。
轨则之不知,虽有才调而无足贵。
”章氏认为一切文章文学观其会通,都有自己的文类,都有“自性”(即规律),自有“法式”和“雅俗”。
但它们有其共性,即“文字性”。
他认为人类文明、文化、文学归根结底的功能,就是书契记事,形诸文字。
章氏强调“文字性”,就是要求文学以质实性和直接性为基础。
文学在“文字性”的基础上衍生出艺术性,即在不以文害辞、以辞害意的前提下讲求装饰性和蕴藉性,达到“文质彬彬”。
浅谈章太炎的语文思想
十九大之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复兴成为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发展战略。
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语文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何定位自身角色并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而章太炎的语文思想能加深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著名国学大师,他治学广泛,被梁启超冠以“清学正统派的殿军”的称号,胡适称他为“清代学术的押阵大将”,鲁迅则称他为“有学问的革命家”,刘梦溪更是赞誉道:“国学大师之名独章太炎先生当之无愧。
”章太炎在晚清居日时期曾提出民族语文复兴的理想:“究竟什么国土的人,必看什么国土的文,方觉有趣。
像他们希腊、梨俱的诗,不知较我家的屈原、杜工部优劣如何?但由我们看去,自然本种的文辞,方为优美。
可惜小学日衰,文辞也不成个样子。
若是提倡小学,能够达到文学复古的时候,这爱国保种的力量,不由你不伟大的。
”[1]“小学”即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的语言文字学,“文学”即指民族语文,“民族语文的复兴”即为文化复兴。
以下从三个方面对章太炎的语文思想加以论述。
一、民族语文的根基是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字在章太炎心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在早年的演讲中把语言文字、典章制度、人物事迹三项视为国粹。
在他那里,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它本身即蕴含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文明的不同文化风貌即是由不同的语言文字所决定,语言文字消亡也即意味着民族文明的消亡:“以冠带之民,拨弃雅素,举文史学术之章章者,悉委而从他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言文字亡,而性情节族灭,九服崩离,长为臧获,何远之有?”[2]族群中的个人倘若没有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自觉认同,民族就缺乏凝聚力,就很可能受到其他民族的损害,甚至是奴役。
基于对语言文字重要性的认识,章太炎指出,语言文字学并非只是通经的工具,而是构成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根基:“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
[转载]游汝杰:社会语言学与方言学专题讲义(一)
[转载]游汝杰:社会语⾔学与⽅⾔学专题讲义(⼀)原⽂地址:游汝杰:社会语⾔学与⽅⾔学专题讲义(⼀)作者:对外汉语教师之家(⼀)解题:社会语⾔学与⽅⾔学1.汉语⽅⾔学的性质和特点汉语⽅⾔学史可以分为传统⽅⾔学和现代⽅⾔学两⼤阶段。
从汉代扬雄《⽅⾔》到清末民初章太炎《新⽅⾔》,中国传统⽅⾔学的研究⽬的在于以今证古,即以今⽅⾔证释古⽂献,或以古证今,即以古⽂献中的材料解释今⽅⾔。
传统⽅⾔学属于语⽂学(philology)的范围。
古代的民族学著作如地⽅志,虽然也记录⼀些⼝语词汇等,但其研究框架仍是语⽂学。
⽤现代语⾔学的眼光来研究汉语⽅⾔,肇始于19世纪中期以后纷⾄沓来的西洋传教⼠,他们⽤西⽅语⾔学的学理和概念来记录和分析汉语⽅⾔的语⾳,记录和整理⽅⾔⼝语词汇,研究⽅⾔句法,还进⾏⽅⾔⽐较和分类研究。
但是他们的研究与中国传统⽅⾔学并没有传承关系,他们的研究⽅法和⽬标与传统⽅⾔学也⼤异其趣。
西洋传教⼠的研究⼯作和中国学者的描写⽅⾔学,虽然在时间的先后上有相衔接的关系,但是后者并没有直接继承前者研究成果的明显迹象,中国学者是另起炉灶重新研究各地⽅⾔的。
早期现代学者如林语堂、罗常培等⼈也曾注意到西洋传教⼠的成绩,并且撰有专⽂介绍。
不过也许他们认为传教⼠只是准⽅⾔学家⽽已,⾄多只是将传教⼠的记录作为⼀种参照系罢了。
中国的现代⽅⾔学发端于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的研究》(1928年)。
中国现代⽅⾔学是在西⽅描写⽅⾔学的直接影响下诞⽣、发展的。
赵元任对各地吴语语⾳的描写所达到的精微程度,⽐之同时代的国外描写语⾔学,可以说是有过之⽽⽆不及。
但是从西⽅的描写语⾔学的观点来看,中国的描写⽅⾔学从⼀开始,就不是纯粹的描写语⾔学。
调查字⾳的表格是从⽅块汉字在中古切韵⾳系的地位出发制定的,分析和归纳⾳类也都离不开中古⾳系的名⽬。
从设计调查表格,到归纳声韵调系统、整理调查报告,从⽅⾔之间的互相⽐较,到构拟⽅⾔的较古阶段,都要借助传统⾳韵学知识,都离不开中古的切韵系统。
辛亥革命时期学术文化的变迁
教育学、军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
即使像自然科学领域的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医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等,虽然出现较早,但比较规范的学术研究,也是在辛亥革命时期才起步的。
这些新学科,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起了意想不到的分解作用,也为中国学术的发展增加了新内容,推进了中国学术的近代化进程。
1.社会学。
早在戊戌变法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已经注意到了西方的社会学,并零星地有所介绍。
严复1898年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取名《群学肄言》,发表在天津的《国闻报》上,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标志。
但此书1903年才由文明编译局出版。
而章太炎所译的日本人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则在1902年由广智书局出版,较严复将社会学译为“群学”来讲,章氏的社会学影响面要广得多,并最后被全社会所接受。
章太炎对社会学情有独钟,认为找到了一个研究社会的新的途径,他和梁启超讨论编中国通史时,曾主张广泛吸收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他在《社会学自序》中称:“社会学萌芽,皆以物理证明,而排拒超自然说。
……其说以社会拟有机,而曰非一切如有机,知人类乐群,亦言有非社会性,相与借动,卒其祈向,以庶事进化,人得分职为侯度,可谓发挥通情知微知章者也”。
(P138) 这种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确打开了人们的新思路。
所以,社会学在清末民初迅速传播。
就在1902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了有贺长雄的《族制进化论》,1903年又出版了市川源三易的《社会学提纲》,1911年还有一本《社会学》问世。
与此同时,不少报刊经常出现介绍和研究社会学的论文。
1906年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明确规定学堂要设立社会学的课程,1908年在上海圣约翰大设立了社会课程,聘请一位美国教授讲授。
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设社会学课程,1916年章太炎的学生康心孚被聘为北大社会学教授,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学的学术地位。
清华学堂在1917年也设立了社会学课程。
个别的留学生如朱友渔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于1911年获得博士学位,他所写的博士论文《中国的慈善事业》,颇有见地。
论章太炎的文学思想
论章太炎的文学思想郭延礼【摘要】章太炎是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学者和文学家.章太炎作为一位文学家,他的文学思想是复杂而充满着矛盾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博大精深的学术功力,乾嘉朴学传统的治学路向,经学家和小学家的目光,加之他思想中保守和复古倾向,使他的文学思想既具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和鲜明的个性特色,同时也带有传统文学观念强大的历史惰性.文章从五个方面来阐释章氏文学思想的成就和局限:即文学的发展观与文学的退化论;精辟的诗论;"跳踉搏跃"的"雷霆之声";小学家的文学观;承认言文合一与鄙夷白话文.【期刊名称】《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7(030)003【总页数】9页(P80-88)【关键词】文学思想;发展观;退化论;雷霆之声;小学家的文学观;言文合一【作者】郭延礼【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社会科学2007 年 5 月第 30 卷第 3 期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 Shanxi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 May,2007Vol.30No.3·文学研究·论章太炎的文学思想郭延礼(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12 )摘要:章太炎是近代著名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学者和文学家。
章太炎作为一位文学家,他的文学思想是复杂而充满着矛盾的。
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博大精深的学术功力,乾嘉朴学传统的治学路向,经学家和小学家的目光,加之他思想中保守和复古倾向,使他的文学思想既具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和鲜明的个性特色,同时也带有传统文学观念强大的历史惰性。
文章从五个方面来阐释章氏文学思想的成就和局限:即文学的发展观与文学的退化论;精辟的诗论;“跳踉搏跃” 的“雷霆之声”;小学家的文学观;承认言文合一与鄙夷白话文。
2012.3丨周文玖、李玉莉:《章太炎的甲骨文态度及其学术史意蕴》
2012.3丨周文玖、李玉莉:《章太炎的甲骨文态度及其学术史意蕴》章太炎中国近现代史学章太炎的甲骨文态度及其学术史意蕴周文玖,李玉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原刊于《史学史研究》2012年第3期】摘要:章太炎是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的重要奠基人,他对甲骨文的态度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争论。
本文以章氏晚年弟子的回忆、章氏晚年的讲演记录和书信为主要资料,认为章太炎晚年对甲骨文仍然持消极、怀疑态度,但已有转变的趋向;对他持这种态度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章氏的甲骨文态度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学界对他甲骨文态度的不同评论,一定意义上折射出现代学术史上的学派分野。
关键词:章太炎;甲骨文态度;原因;学术史意蕴章太炎对甲骨文的态度是一个令学界困惑并回味无穷的问题。
这是因为:一、章太炎是20世纪中国现代学术的重要奠基人,学术贡献和影响,举世公认。
二、章太炎是继承乾嘉正统派并大张其军的朴学殿军式人物,是文字学、音韵学大家。
三、甲骨文出土是20世纪初期的重大的考古发现,轰动世界;甲骨文字的整理和识别对殷商史、文字学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章太炎曾有明确的排斥甲骨文的言论,然至晚年,他的态度颇为含混,与他接触的弟子门人之回忆,也存在抵牾,令人感到扑朔迷离。
于是,人们很自然地把章太炎与甲骨文字联系起来,并出现诸多评论。
章太炎对甲骨文的态度,似乎成了一个疑案。
壹应该说,章太炎对考古学是重视的。
早在20世纪初年,他就意识到地下考古发现对历史研究、扩大历史资料范围的意义。
如他说:“石也,铜也,铁也,则瞻地者以其刀辨古今之期者也。
”“今日治史,不专赖域中典籍。
凡皇古异闻,种界实迹,见于洪积石层,足以补旧史所不逮者,外人言支那事,时一二称道之,虽谓之古史,无过也。
”在与吴君遂的信中,他又说:“上世草昧,中古帝之行事,存于传记者已寡,惟文字语言间留其痕迹,此与地中僵石为无形之二种大史。
中国寻审语根,诚不能繁博如欧洲,然即以禹域一隅言,所得固已多矣。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必需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 这种观点来自于()A、科学管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组织行为理论D、权变理论答案:A2 .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行为是()A、违例行为B、违法行为C、违规行为Dv违章行为答案:D3 .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Ax哥伦比亚学派Bx芝加哥学派C、哈佛学派Dx牛津学派答案:B4 .下列不属于人文区位学理论的是()A、同心圆理论B、扇形理论C、多核心理论D、类型学理论答案:D5 .根据韦伯对合法统治的分类,世袭制属于()Ax魅力型B、传统型C、法理型D、法治型答案:B6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特点,这位中国的社会学家是()。
Av许仕廉B、陈达Cv费孝通D、李景汗答案:C7 .文化传递理论把社会文化分为()A、主流文化和亚文化B、积极文化和消极文化C、正向文化和反向文化D、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答案:A8 .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既得利益不同,人民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因此在采取某种行为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矛盾和冲突。
这是()A、利益冲突理论B、价值冲突理论C、社会解组理论Dv社会失范理论答案:B9 .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C、科学技术的进步D、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答案:A10 .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空巢家庭答案:A11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是()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定量方法D、定性方法答案:D12 .在自然资源的分类中,天然气属于()A、矿产资源B、环境资源C、生物资源D、替代资源13 .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它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
中国现代社会学家的著名言论理论
中国现代社会学家的著名言论理论中国近现代著名社会学家及其贡献陈达(1892-1975)中国社会学家别号通夫浙江余杭人。
主要著作有:《华侨──关于劳动条件的专门考察》(英文版,1923)《中国劳工问题》(1929)《人口问题》(1934)《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1938)《华南侨乡》(英文版,1940)《现代中国人口问题》(英文版,1946)等。
陈瀚笙曾用名:陈枢。
(1897-?)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出生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
主要论著:《帝国主义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英文,1939年);《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1934年);《解放前的地主与农民,华南农村危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经济区域》(商务印书馆,1924年);《陈翰笙文集》;《解放前的中国农村》(合编,展望出版社,1985年);《解放前西双版纳土地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等。
《华工出国史料汇编》(1984年)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民族学家,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专长: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
出生于江苏吴江。
主要论著:《Peaant Life in China》(London,1939);《Earthbound China》(Chicago:Chicago Univerity Pre,1945);《Chinee Gentry》(Chicago:Chicago Univerity Pre,1945);《Towarda People' Anthropology》(Beijing:New World Pre,1981);《ChineeViclage Cloe-up》(Beijing:New World Pre,1983);《Small Town in China》(Beijing:New World Pre,1986);《内地农村》(上海生活书店,1946年);《乡土中国》(观察社,1948年);《乡土重建》(观察社,1948年);《生育制度》(商务印书馆,1947年);《小城镇四记》(新华出版社,1985年);《费孝通社会学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费孝通文集》(群言出版社,1999年)。
章太炎剖析
章太炎剖析摘要:中国近代是大动荡的历史时期。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时代激流中,一些本来站在前列的的代表人物,很快就退到侯冽,甚至似乎成为障碍,由人们所敬仰所追随,变成为被舍弃被批判的对象。
康有为、严复如此,章太炎也这样。
中国近代各个阶层、阶级、政治派别有各种复杂的变动,他们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变化就更为错综复杂。
如何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正确分析和评价章太炎,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近代哲学;章太炎;《訄书》;革命一、问题的复杂性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浙江余杭人。
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
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
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
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1.历史地位中国近代是大动荡的历史时期,一开始是代表人物被人们所追随,后来退到后列,甚至成为障碍。
章太炎不同时期有不同作用。
有时候是好的,有时候是坏的。
章太炎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作用和他在当时社会上所占的地位,很明显是担任了一个思想家、宣传家的角色。
在思想领域内起了重要作用。
他的人生分为四个阶段:1894----1900年,1900----1908年,1908----1903年,1913----1936年。
章自称少年时期即有反满民族思想,但是1900年以前基本是追随康梁改良派的,具有由于接受思想自然科学影响而显示的机械唯物论色彩,这是第一时期。
1900年“解辫发”到1908年《民报》停刊,第二时期。
尽管思想中佛学唯心主义日占上风,发表了大量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但总的来说,章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作为是与改良派进行了尖锐的政治思想斗争。
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到《民报》上的许多文章,影响巨大,是章的“黄金时代”。
1908-1913年,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前后进行分裂,反对孙中山,黄兴,拥护黎元洪,袁世凯,起了很坏的作用。
对章太炎的评价多方面的句子
对章太炎的评价多方面的句子
1.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国家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2. 他对于中国社会的观察敏锐,洞察力强,能够深刻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
3. 章太炎提出了“民主、科学、共和”等思想,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4. 他积极倡导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提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观点,对中国妇女地位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章太炎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着深刻的研究和理解,他既尊重传统文化的价值,又积极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6. 他在教育领域也有很高的造诣,提倡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7. 章太炎是一位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爱国者,他坚定地主张中国的独立和自主发展,为中国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8. 他对于革命的坚持和奉献精神令人敬佩,他不畏强权,勇往直前,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9. 章太炎具有坚定的信仰和追求正义的勇气,他的思想和行动一直都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尊严而奋斗。
10. 他对于中国社会的变革有着清晰的愿景和规划,他的思想和理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1. 章太炎的思想和影响深远,他的理念和价值观对于中国近代史的
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基于社会学角度的古代文学研究
( 一) 传 统“ 国学” 及其基本 宗 旨争方 法
1 .何 为“ 国学 ”
合 。而这也可 以看作 是 清代 人对 前代 “ 国学 ” 的研究 方
法 的总结和融通 。 ( : - ) 8 0年代 以来我 国的古代 文学研 究基本情 况
什 么是所谓 的“ 国学 ” , 简而 言之 , 国学 即为 中 国传
统的学术研 究 。章太炎 《 国学 概论 》 曾将 国学分 为 “ 经” “ 史” “ 子~集” 四部分 。经 学和 史学可 分别成 为独立 的 学科, 而“ 子” “ 集” 因涉及 门类 较 多 , 则难 以类 分。其 中
我 国的 “ 国学 ” 研究 , 即对 中 国古代 文学 的研 究 , 在
一
的是具 有 实 用价 值 。首 先 , 诗 赋 是 科举 考 试 的科 目之
一
些不 足之处 和不 良的现象 , 大致有 以下 : ( 1 ) 学术范畴、 概念 、 术语的含混 ; ( 2 ) “ 食 而不化” 的西
,
唐代读书人 想要 金榜 题 名 , 需 要在 诗 赋创 作上 下 很
大功夫 。可以说 , 写好诗是唐代 知识 分子走 上仕 途 的重 要因素 。其次 , 诗歌在 唐代还 用于 广泛 的社会 交际 。唐
第 6卷 第 4期
Vd. 6, No . 4
长
安
学
刊
2 0 1 5年 9月
S p e ., 2 0 1 5
C h a n g a n Xu e Ka n
基 于社会 学角度 的古代 文学研究
郭 明 乐
( 西北 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 1 0 1 2 7 )
摘
要: “ 国学” 研 究指 的是对 中国传 统 文化 的 学术研 究, 古 今 学者 都遵 循 一定 的研 究方 法, 这 对做 学
刘师培语言哲学探赜
宋 喻 1 彭传华2
(1.宁 波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浙 江 宁 波 3152丨1;2.宁 波 大 学 哲 学 与 国 学 研 究 中 心 ,浙 江 宁 波 315211)
摘要:学界鲜有关注刘师培的语言哲学。按照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和语言
的 意 义 问 题 来 考 察 ,刘 师 培 语 言 哲 学 思 想 可 分 为 两 部 分 :前 半 部 分 ,刘 师 培 从 语 言 文 字 的 来 源 与 本 质 、字
义 起 于 字 音 、转 注 的 语 言 哲 学 意 义 三 个 方 面 ,以 语 言 哲 学 说 明 语 言 与 世 界 的 关 系 问 题 ;后 半 部 分 ,刘 师 培
以语言文字可窥政治治化之浅深、中土文字有益于世界两个方面,说明语言的意义问题。通 过 考 察 ,可以
明 显 地 感 受 到 刘 师 培 语 言 哲 学 的 内 在 矛 盾 与 张 力 ,这 种 矛 盾 与 张 力 是 刘 师 培 思 想 中 的 “反 西 化 的 西 方 主
所解之言即是字,可见字从言制也……从言制即是 从声制,可见字义皆起于右旁之声也。”(2)与黄承吉 不同的是,刘师培还受到社会学家斯宾塞思想的影 响(3),尝试从中国语言文字的起源来说明“古无文 字 ,先有 语 言 ”的 道 理 ,他 说 :“古无文字,先有语 言 ,造字之次,独体先而合体后,S卩《说文•序》所谓 其后形声相益也。”在刘师培看来,“古人观察事物 以义象区,不以 质 体 别 ,复援义象制名,故数物义 象 相 同 ,命 名 亦 同 ”。因 此 ,他 秉 持 “本 语 言 制 文 字 , 即以名物之音为字音”的观点,得出“义象既同,所 从之声亦同。所从之声既同,在偏旁未益以前仅为 一 字 ,即假所从得声之字以为用”的结论。
浅谈章太炎的语文思想
浅谈章太炎的语文思想作者:贾泉林来源:《语文建设·中旬》2018年第04期十九大之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复兴成为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发展战略。
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语文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何定位自身角色并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而章太炎的语文思想能加深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章太炎是我国近代著名国学大师,他治学广泛,被梁启超冠以“清学正统派的殿军”的称号,胡适称他为“清代学术的押阵大将”,鲁迅则称他为“有学问的革命家”,刘梦溪更是赞誉道:“国学大师之名独章太炎先生当之无愧。
”章太炎在晚清居日时期曾提出民族语文复兴的理想:“究竟什么国土的人,必看什么国土的文,方觉有趣。
像他们希腊、梨俱的诗,不知较我家的屈原、杜工部优劣如何?但由我们看去,自然本种的文辞,方为优美。
可惜小学日衰,文辞也不成个样子。
若是提倡小学,能够达到文学复古的时候,这爱国保种的力量,不由你不伟大的。
”“小学”即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的语言文字学,“文学”即指民族语文,“民族语文的复兴”即为文化复兴。
以下从三个方面对章太炎的语文思想加以论述。
一、民族语文的根基是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字在章太炎心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在早年的演讲中把语言文字、典章制度、人物事迹三项视为国粹。
在他那里,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它本身即蕴含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文明的不同文化风貌即是由不同的语言文字所决定,语言文字消亡也即意味着民族文明的消亡:“以冠带之民,拨弃雅素,举文史学术之章章者,悉委而从他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言文字亡,而性情节族灭,九服崩离,长为臧获,何远之有?”族群中的个人倘若没有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自觉认同,民族就缺乏凝聚力,就很可能受到其他民族的损害,甚至是奴役。
基于对语言文字重要性的认识,章太炎指出,语言文字学并非只是通经的工具,而是构成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根基:“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
再谈严复的翻译
再谈严复的翻译再谈严复的翻译严复译完《天演论》,请⾃⼰的古⽂⽼师吴汝纶作序。
吴汝纶(1840—1903)是桐城派⼤师,他在序中写道:“⾃吾国之译西书,未有能及严⼦者也。
……今西书之流⼊吾国,适当吾⽂学靡敝之时……今西书虽多新学,顾吾之⼠以其时⽂、公牍、说部之词,译⽽传之,有识者⽅鄙夷⽽不知顾,民智之瀹何由?此⽆他,⽂不⾜焉故也。
⽂如⼏道,可与⾔译书矣。
……严⼦⼀⽂之,⽽其书乃駸駸与晚周诸⼦相上下……吾惧其⾇驰⽽不相⼊也。
”(《严复:天演论(附:论⾃由)》,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年第1版,页3—4。
下称画报版《天演论》)在吴汝纶眼中,当时⽂坛,唯以严复之⽂可译西书,可见评价之⾼,但⼜忧其⽂不⼊时学。
谈西学东渐,论中国近代思想史,尤其是启蒙思想史和翻译史,严复是⼀位不能不提及的⼈物。
严复(1854—1921),字⼏道,福建侯官(今福州市)⼈,少时学业中辍,未⾛科举之路,⼗四岁时考⼊福州船政学堂。
严复曾留学英国,期间涉猎⼤量西学理论。
他古⽂功底原本就好,留英回国后⼜师从吴汝纶,故其古⽂愈益漂亮。
通晓汉英两种语⽂,熟悉西⽅哲学社会学科,⾝处民族危亡的年代,急于图国家之强,欲以译书经世,这种种因素相结合,终于促使严复成为晚清民初的翻译⼤家。
(⼀)⽤古⽂翻译关于严复的为⽂和译笔,吴汝纶说“其书乃駸駸与晚周诸⼦相上下”,⽂史学家吴其昌(1904—1944)说:“严复之⽂,学汉魏诸⼦,精深邃密,⽽⽆巨⼤⽓魄。
”鲁迅评《天演论》道,严复为要译书,曾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法,其译著“最好懂的⾃然是《天演论》,桐城⽓息⼗⾜,连字的平仄也都留⼼”(熊⽉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民⼤学出版社,2011年3⽉版,页560。
下称熊著)。
梁启超批评严复译著《原富》:译⽂太务渊雅,刻意模仿先秦⽂体,不是熟读古书的⼈,颇难索解。
著译是为了将⽂明思想传播到国民之中,⽽不是为了猎取藏⼭不朽的名誉。
但严复写信给梁⽒说:我译书的⽬的,并不是要给学童看,⽽是要给熟读中国古书的⼈看的。
[浅析,章太炎,教育,其他论文文档]浅析章太炎的教育主张
浅析章太炎的教育主张”论文摘要: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一直受到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教育观念保守,内容陈旧,方法简单机械,培养目标单一,个人发展片面,功利主义倾向相当明显。
为此,章太炎从发展个性、开启智慧、掌握常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论文关键词:章太炎;常识教育;素质教育章太炎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非常重视发展人的个性、开启人的智慧,他认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一直受到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教育观念保守,内容陈旧,方法简单机械,培养目标单一,个人发展片面,功利主义倾向相当明显;及至洋务派在中国创办“洋务学堂”后,教育内容发生了变化,以实用的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忽视社会科学的传授,强调学问专为“致用”,全面否定国学,更是以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极力强调集体自由高于个人自由,个人自由必须服从国家主权。
所有这些都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个性,使得受教育者的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很好的发挥,从而使人们的个性发展走向了极端。
为此,章太炎从发展个性、开启智慧、掌握常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根本在于开启智慧章太炎认为,个人意志自由是社会责任得以实现的前提。
他极力反对“学问专为致用”的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
认为这样会把学生培养成服务于“致用”的工具,而忽略了学生的自身价值,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他说:“致用本来不全靠学问,学问也不专为致用”。
他认为教育的根本首先在于开启学生的智慧,“学问本来是求智慧,也不专为致用,中国古代的学问,都趋向致用一边;因为当时的人,只有看外边的眼光,没有看里边的眼光”。
“近来分科越多,理解也越明,自己为自己求知识的心,比为世界求实用的心,要强几倍。
就晓得学问的真际,不专为致用了”。
“致用的学问未必真能合用;就使真能合用,……机会不巧,讲致用的还是无用。
”“专求智慧,只要靠着自己,并不靠什么机会,……见得几分真理,将来总不能泯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太炎语言社会学研究作为国粹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章太炎也同其国粹派同仁一样,认为要研究国学,即研究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发扬优良传统,提升民族自尊心。
在章太炎看来,“血统”与“文化”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表征,如果“血统”与“文化”中断了,则意味着一个民族的灭亡。
所以,要维持民族共同体的生存,首当其冲的便是要维护民族的“血统”与“文化”的绵延。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做到维护民族“文化”的延续呢?章太炎认为在于保国学,存国性,只要国学不坠,国性不失,则文化不灭,民族不亡[5]。
章太炎发出“国粹者,一国精神之所寄也,其为学本之历史,因乎政俗,齐乎人心之所同,而实为立国之根本源泉也”[6]366之感叹,可见章太炎深刻地理解到“国粹”对于建立现代国家的重要意义,显示出其高瞻远瞩、洞烛先机的目光和视野。
在此情结下,章太炎提倡的“国粹”,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民族的语言文字;二是古代典章制度中的好东西;三是国族的历史中的建功立业、有学问的优秀人物的事迹和道德情怀[7]。
他认为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在世界历史上,异族侵略、破坏、毁灭一个民族,往往都从这三个方面下手[8]。
“群之大者,在建立国家,辨种族。
其条例所系,曰语言、风俗、历史。
三者丧一,其萌不植。
俄罗斯灭波兰而易英语,突厥灭东罗马而变其风俗,满洲灭支那而毁其历史。
”[9]而这“国粹”的第一项就是语言文字。
在晚清时期的国粹派看来,一个民族如果语言文字灭亡了,便会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如果语言文字不亡,即使遭到亡国的命运,还能够藉之作为复国的基础,实现民族的复兴[3]256。
章太炎更是将振兴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使民族强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透过对世界各国历史的考察,章太炎发现,强国对于弱国的征服,往往是并其语言文字而灭亡之,如俄罗斯之灭波兰便是一个显著的例证[3]256。
章太炎及国粹派为了对抗西学东渐的迅猛之势,增强本民族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以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斗争工具,其实质是将语言变成了争取社会权利的重要手段。
章太炎的主张虽然与语言民族主义在原因和目的上有相似之处,但其主张并不是语言民族主义的体现。
全国各地在主体文化之外形成众多亚文化存有形态的历史格局,而且还妨碍了散处在全国各地人民之间的交流。
并且,因为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系统,识解颇难,不易于实行文字的普及。
所以,汉语与汉字发展到近代若不对之实行改良,便不能适合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需要[3]257。
建立一套易于普及的标准化的统一的语言文字系统,便成为历史赋予时人的一项重要使命。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以吴稚晖为代表的万国新语派。
掀起了“万国主要是以他们所创办的刊物《新世纪》为阵地来发表他们对于汉语言文字前途的看法的,所以,他们又自称为“新世纪同人”。
“新世纪同人”提出废除汉字而代以拼音文字、废除汉语而代之以世界语的主张。
他们的理由有两条:一是他们认为汉语言文字是野蛮文字,是落后不开化的,而万国新语是优良文字;二是认为汉语言文字识解、读音、印刷颇难,不利于普及和开启明智。
与此同时,章太炎同时人一样,也已经深刻地理解到了建立标准化的统一的语言文字系统,对于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他把语言文字作为他所倡导的“国粹”中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立志使传统的汉语文存有格局“恢明而光大之”,其意既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汉语言文字系统,使汉语文挥发出新的生命,并且,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他们正在从事的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需要[3]280。
但在建立一套什么样的易于普及的标准化的统一的语言文字系统问题上,章太炎同“新世纪同人”实行了激烈的论战,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
章太炎认为语言文字是历史的产物,它与民族生存、民族特性、民族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把语言文字看成是一个历史性、社会性的存有。
所以,他反对“新世纪同人”漠视语言文字作为历史性及社会性存有的价值,忽视“习惯”的作用,而将自然科学真理的普遍性应用于人文社会,用“科学之理数”实行“齐一”语言文字,“人为”地实现世界语言文字的“大同”的主张[3]269。
章太炎对于“新世纪同人”的主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反驳的理由:他认为汉语言文字属于象形字的表意文字系统,欧西诸国语言文字属于合音字的表音系统,这是因为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地的不同产生的,无关乎文化的优劣。
如果将使用象形文字称之为野蛮,将使用合音文字称之为开化,那么,章太炎指出“南至马来,北抵蒙古,文字亦悉以合音成体”,但我们却不能说马来、蒙古的文化要优于中国[3]265。
从文字内部来看,合音字徒识其音不知其义,与象形字能辨其义不识其音,本是各有长短,在半斤八两之间[11]74。
所以,章太炎认为:“象形、合音之别,优劣所在,未可质言。
”[6]254其次,对于“新世纪同人”认为汉语言文字识解颇难,不利于普及和开启民智的看法,章太炎则以俄、日为例给予了驳斥。
他认为俄国使用的也是合音文字,但俄国人的识字率却少于中国;日本人使用的是混合文字,在其文字里杂有汉字,但“日本人既识假名,亦并粗认汉字,汉字象形,日本人识之,不以为奇恒难瞭。
”[6]257在章太炎看来,开启民智,提升国人的识字率,并不在于是使用象形文字还是合音文字,而在于“强迫教育”的有无,教育的发达与否。
并且,章太炎还认为,国人识字与否,还系乎其本身的需要与否,譬如说,农民种地似乎无需乎识字[3]266。
所以,章太炎认为随着国人需要的增加,如果国家再实行“强迫教育”,那么,“何患汉字之难知”呢?[10]267汉字读音较难,章太炎认为能够在中国先前反切方法的基础上,创造一套新的简便易行的注音方法。
“新世纪同人”认为从印刷来看,中国文字字粒制造很难。
章太炎从汉字与欧西文字的特征,以及援引日本印刷为例给予了驳斥[3]267。
此外,章太炎还认为如果中国人采用世界语废弃汉文,则不能“宣达职志,条鬯性情”[6]255,即中国人将无法表达自身。
例证有二:一是社会学家杜尔斯兑以前指出中国的“道”字,任何一种外文皆难以准确译述[3]267。
二是汉文中“持”的精细化。
在汉文中,“持”是通名,但抗、提、捽、抱、奉、儋、台、扛等表达不同的“持”,被传教士称为汉文的“独秀”[12],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汉文中比比皆是。
所以,汉语言文字作为一个历史性、社会性的存有,与其文化存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不可能做到将语言文字从其文化之中游离独立出来。
所以,在章太炎看来,将普行欧洲一隅的万国新语当做普行全世界的统一语言文字,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章太炎的以汉语和梵语为中心的语言的亚洲视野,与章太炎政治上的亚细亚主义是同构的。
这正印证了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的那样:“语言同现实世界是‘同构’的,人与世界不是主客体紧张的对立关系,而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所以,与其说章太炎的汉语观是语言民族主义的体现,倒不如说是章太炎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使然。
(二)章太炎的标准化汉语言文字系统鸦片战争以后,中西文化持续碰撞,中国社会开始了大规模、有组织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传统的社会———文化结构由表及里地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与之相随的是新生事物的持续涌现出来,这不可避免地会对汉语言文字构成冲击,汉语言文字正在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变化时期。
章太炎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既看到了积重难返的传统汉语言文字的窘迫处境,又非常清楚我国自身语文的巨大发展潜力[13]。
所以,他在如何统一全国的语言的问题上实行了深入的思考,建立起了一套统一的标准化的汉语言文字系统。
章太炎主张应在原有的民族语言文字的存有格局之下,将“汉口音”确立为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语言的“正音”,以“汉口音”为基础,再以其他各地的方言补其不足,以确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化语言。
为了使“正音”规范化并普行全国,章太炎主张应在研究汉语言纽、韵的基础之上,确立汉语言的标准纽、韵,并以此标准纽、韵制成“切音字母”来标注“正音”[3]280-281。
所以,章太炎对于汉语言纽、韵的研究也是注力颇勤,他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确立汉语言的声纽为三十六,韵部为二十二,并以“古文、篆、籀经省之形”,制成“切音字母”五十八个,以之来标注、规范“正音”[6]276。
但此“切音字母”只能作为原有汉字的“注音符号”来使用,不能够用之替代原有的汉字。
章太炎的统一的标准化的汉语言文字系统能够说是他的中西文化观的集中体现,一方面,他尊重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从古代典籍中提取“典语”,以为“正音”的基础;另一方面,他又借西方音素文字的长处,创制切音符号,附注于汉字之旁。
这是他既保留民族特色,又效取西方之长的文化思想的典型例证[8]。
实际上,章太炎是将西方语言文化本土化、阶层化,使之成为本土文化、本阶层文化的一部分,用以坚持和发展本身语言文化,以彰显自身的身份和价值追求。
清末民初之际,章太炎从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特质出发,奋起捍卫汉语言文字的尊严,反对“新世纪同人”以万国新语取代汉语言文字,形成了民族特有的独立而完整的标准化汉语言文字系统,为弘扬民族精神、振奋国人爱国情感做出了特殊贡献。
特别是他对于汉语言“正音”的厘定,及其创制的“切音字母”,为解决汉字识读难问题提供了方便之利,也为解决汉语言的普及和统一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3]282。
从而真正地为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提供强固的纽带与强大的凝聚力。
章太炎所拟定的汉字注音符号,1913年教育部召集“读音统一会”一致决议采用,遂成为全国统一语言的标准“注音符号”(在实际使用中略有增损)[14]。
由章太炎创制的“切音字母”,以后一直沿用多年,这个伟大的学术成就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之下,已经愈来愈显示出其长远的意义了。
(三)汉语言文字本身的近代发展章太炎认为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语言文字必定要随着人们社会交往的日益繁复而持续发展。
反过来,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意识和重视与否,也会对语言文字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章太炎指出,当代世界最为发达的语言应数英语。
相比之下,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大为落后。
在近代,西方先进国家“械器日更,志念之新者日蘖”,中国古老的语言文字再若停滞不前,那势必引发严重后果[15]。
所以,章太炎在实行汉语言文字标准化、统一化的同时,对汉语言文字在近代的发展也非常注重。
关于汉语言文字在近代的发展,章太炎同样也注重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因袭,主张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实行。
具体来说,第一,章太炎主张呼吁新词汇的创作要做到名实必符。
当时的新词汇“格致”和“维新”在章太炎看来就是名实不符的。
他认为时人将西方的声、光、化、电及有机、无机诸学概冠以“格致”之名,会让国人产生西方的声、光、化、电及有机、无机诸学“皆中国昔时所固有”[16]的谬见。
而“维新”一词,会导致国人丧失反清革命大义,“以维新为温和主义”,章太炎斥其为“妄”,其影响之坏,较“格致”一词为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