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员角度谈如何防止腐败
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干部腐败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它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本文将从成因和防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因分析1.制度风险。
部分制度存在缺陷,容易产生腐败漏洞,尤其是政治经济利益交织的领域。
此外,一些制度和政策制定的不足也会导致干部腐败。
2.工作环境压力和冲动。
日常工作的压力和变化的环境,往往会让干部感到刺激和不安,并带来冲动的行为,从而导致腐败的行为。
3.人性弱点。
许多干部也同样会出现廉洁意识淡漠、功利性强、恶性竞争、优欲心理、虚荣心和贪婪心等人性弱点,这些是导致干部腐败的主要原因。
4.工作利益。
一些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例如用权谋取金钱,或是干扰和影响正常的市场交易,以争取经济利益等。
5.经济条件。
由于经济条件比较贫困,一些干部为了生存和谋求经济利益,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腐败行为。
6.观念和哲学。
一些干部由于底层地位,受教育水平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对政治观念的缺乏,导致他们难以摆脱旧的束缚,逐步走向腐败。
二、防治措施1.完善法规制度、减少制度缺陷。
对那些容易产生腐败漏洞的制度要加强监管和管理,完善制度,减少制度上的漏洞,将干部的腐败行为规范在制度内。
2.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知识水平。
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学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让他们逐渐摆脱传统观念,提高他们对政治权力的认识和本领域的知识。
3.提高干部的经济待遇和福利条件。
改善干部工作的经济和物质条件,提高干部的经济待遇,改善干部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从而减少腐败的可能性。
4.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
加强对干部行进的监督和监管,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对违法和纪律行为要严肃处理。
同时也要加强对干部的呈报监督和检查工作的频率,确保干部不会去做违法的事情。
5.加强宣传和反腐教育。
加强宣传和反腐教育,提高全民的反腐意识,让公众对腐败的风险、危害和预防有清晰的认识,促进全社会的防腐。
经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以看出干部腐败是一种非常危害的现象。
三招防治“微腐败”
三招防治“微腐败”“微腐败”是指一些不明显、不显著的违纪违法行为,通常发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但其实质和严重程度并不亚于大案大贪大腐。
防治“微腐败”尤为重要。
下面就讨论三招防治“微腐败”。
一、强化制度建设,厘清权责边界。
1、明确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的组织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和责任分工,为公务员提供明确的行为规范和标准。
通过对制度的动态监督和及时修订,使其始终符合现实工作需要。
2、厘清权责边界。
强调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权责边界,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和权限,避免权责不清、权责不对等现象的发生。
对于具体的工作事项,要求明确的权责,一旦发现权责不清晰的情况,需及时调整和明确责任。
3、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
加强对公务员的日常监督和考核,对于履行职责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和整改,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廉政教育,培育清正廉洁的工作氛围。
1、宣传廉政理念。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廉政理念,引导公务员坚守诚信原则,自觉抵制“微腐败”,维护政治生态的清朗。
可以开展警示教育、专题培训、廉政文化建设等活动,激发公务员的廉政意识和责任感。
2、加强廉政教育。
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开展反腐宣传教育,让公务员从工作入手,了解反腐败、反“微腐败”的重要性,提升廉政意识。
通过案例教育等方式,让公务员身临其境地了解腐败对个人、组织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3、培育廉政文化。
在工作场所和部门内部,建立廉政警示牌、廉政展板、廉政文化长廊等,激励并鼓励公务员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主动担当廉洁形象的使者。
三、加强监督执纪,严惩不贷的态度。
1、加强监督执纪力度。
加强对公共资源的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违反规章制度、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等行为,排除隐患,净化风气。
与此要确保监督执纪机关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依法严肃查处各类腐败问题。
2、建立完善的举报机制。
对于公务员涉嫌违纪违法行为,社会也应该有权进行监督和举报。
要建立完善的举报制度,为公民提供保密、便民的举报渠道,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浅谈我国高层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谈我国高层官员腐败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摘要:近些年来,我国高层腐败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
据新闻报道,内地今年前五月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3870件,而其中有多少是高层腐败犯罪案件呢?我们无从知晓。
所谓“高层”,就是相当于单位或者企业的“一把手”或者是重要领导人,他们的腐败犯罪问题,恐怕要比一般的基层干部更为突出。
近期原重庆市常委书记、著名全国人大代表薄熙来于2012年11月4日十七届七中全会确认中央政治局开除其党籍的处分。
究竟薄熙来犯了何等罪行,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次事件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当下的中国,高层腐败犯罪现象十分严重。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阐述了高层犯罪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了高层腐败犯罪的原因,从社会及个人心理等多个角度去分析,并针对犯罪原因给出一些相应的预防对策,最后归纳总结。
关键词:高层腐败犯罪原因预防对策目录引言 (2)一、腐败犯罪的简单介绍 (2)(一)概念 (2)(二)现状 (3)二、高层腐败犯罪的原因 (3)(一)主观原因 (3)1、思想道德防线溃败 (3)2、高层滥用职权 (3)(二)客观原因 (3)1、不良的社会风气 (3)2、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4)3、相关法律建设不够完善 (4)三、预防高层犯罪的对策 (4)(一)加强官员思想道德建设 (4)(三)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5)(四)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 (5)(五)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5)四、结论 (5)参考文献 (5)引言在现实生活中,小到企业,达到国家,都在不断宣传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对贪污腐败犯罪的打击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然而,当前的腐败现象仍然呈现蔓延的发展趋势,不断被媒体披露出来的贪污腐败犯罪大案要案,每每都会对整个社会形成极大的震动。
只有廉政才能兴邦,而腐败就会丧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条普遍性规律。
且不谈普通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之严重性,本文只是针对高层领导者的贪污现象做一定的分析。
加强权力监督防范腐败风险
加强权力监督防范腐败风险在今天的社会中,权力监督和防范腐败风险变得尤为重要。
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同时采取措施防范腐败风险,是保障社会公正和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举措。
一、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为了加强权力监督,必须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首先,要加强对政府机关的内部监督,确保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这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程序和制度来实现,例如规范权力运行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程序性监督等。
其次,还需要加强对政府机关的外部监督。
这可以通过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社会评价和舆论监督来实现。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政府事务的监督,提供监督举报渠道,严厉打击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二、强化法律法规建设为了防范腐败风险,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
首先,要完善相关的反腐败法律,将腐败行为纳入刑事和行政处罚范畴。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的执行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其次,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管。
建立健全的公职人员行为规范,严格执行财产申报制度,防止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腐败行为。
对于职务犯罪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三、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为了提高社会对权力监督和防范腐败风险的认识,需要加强相关的社会教育和宣传工作。
通过广泛开展反腐败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腐败行为的警惕性和抵制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在教育体系中加强相关的教育,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四、加强国际合作腐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地防范腐败风险。
各国应加强情报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共同打击国际腐败行为。
此外,还应加强对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它们不成为腐败行为的温床。
结语加强权力监督和防范腐败风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公民个人共同努力。
只有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风险,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共利益。
如何有效防止腐败
有效反腐问题版本一一是继续依法严惩各种腐败犯罪。
在当前腐败易发多发的情况下,打击犯罪作为反腐败治标方面的重要任务,还要不断加大力度,为其治本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将继续把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中的腐败犯罪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查处案件力度,让潜在的腐败分子看到腐败犯罪的风险与成本,使其不敢铤而走险。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廉政法制和制度建设。
任何权力如果失去制约都会导致腐败,建立在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基础上的权力运行机制,是抑制政府官员腐败的根本措施。
中国应当尽快建立完善结构合理、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廉政法治,用权力来制约权力、用法律来规范权力、用制度来约束权力、用公开来监督权力。
三是通过深化改革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中国当前的一些腐败现象,都与行政权力过度介入市场资源配置有关,因此必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市场机制。
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为履行国际承诺和适应世贸规则,也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四是不能忽视道德的力量。
中国当前正广泛开展的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的道德建设,必将大大促进反腐倡廉工作,为反腐败斗争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五是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
在遣返腐败犯罪分子、返还犯罪收益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国际司法协助,对各国都是有利的。
版本二近年来,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腐败现象根源于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它与我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对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严重的破坏性.一、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首先,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其次,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再次,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一般政策性规定所起的作用也有限.十几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发布的反腐倡廉的文件、通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最后,缺乏俸禄养廉的经济条件.俸禄养廉是一个有异议的话题,但这是回避不了的.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政府腐败,重要根源之一就是那些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因为收入太低无法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利用其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从表面上看,低工资政策好像缩短了政府官员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反对特权和实现公正的目的.其实则正好相反,它反而助长了特权思想和各种不公正行为.在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滥用特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行为正好成为低工资的一种合理而不合法的补充.二、当前腐败现象的对策分析(一)构筑“以德倡廉,不想腐败”的道德防线在加强政治伦理建设时,我们要弘扬优良的德政传统,唤醒权力主体的自律意识,培育廉洁自律的政治氛围.要弘扬儒家“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的为民富民的民本意识,继承我们民族、我们党的公正、廉洁、自律等观念,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好“人民公仆”,从而淡化权欲,诚心为民.加强政治伦理建设,目的是要以德倡廉,强化公职人员的廉政、勤政意识,引导公职人员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二) 建立“监督保廉,不能腐败”的权力运行机制为了确保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以监督保廉,从而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权力运行机制,塑造一个勤政、廉洁、高效的人民政府形象.当前,我们要完善监督机制,尤其要加强监督机制的总体协调,强化以权力互相制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权威性的监督机构.要加强监督机制的总体协调.我们要切实加强人大、政协对党政机关的监督;要重视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使“举报箱”、“举报电话”、“领导接待制度”等监督措施真正发挥作用;要强化职能部门的监督,使得同级党委及其成员的监督检查名副其实,切实解决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防止个人说了算和个人专断;要全面推广和落实“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把群体监督的威力性与舆论监督的曝光性有机结合起来.要强化以权力互相制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核心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关键是干部权力不能太大、太集中.不能把具有相互制约的职责和权力集中于一个部门或一个人,权力应进行适度分解和有效的制约,改变一个人说了算的权力结构.要建立具有相对独立性、高度权威性的监督机构.这一机构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并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依照法律法规行使其独特的监督使命,才能有效地防止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三) 创造“以法护廉,不敢腐败”的法律环境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廉政立法.也就是说,要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是非,用客观标准确认廉政、腐败的内涵和外延,用法律规定衡量国家公务人员是否违背人民的意志,是否有违法乱纪、徇私舞弊等腐败行为.廉政立法的目的在于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为,这是将廉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环节.要严格执法.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和发展正常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四) 提供“俸禄养廉,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为国家公职人员提供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其他福利,一方面,可以促使优秀人才流进政府机构;另一方面,可以使一般公务员能够靠其正当的工资收入来维持中等或中等以上的体面生活,使他们较少有生活上的压迫感和危机感,从而能尽忠职守,比较能够抵制一些物质利诱.综上所述,通过以德倡廉、监督保廉、以法护廉、俸禄养廉,为防范权力腐败筑起一道思想道德防线,提供一定的经济条件,建立一套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从而使为官者、掌权者“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愿腐败”,进而达到防止权力滥用、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目的.。
预防腐败问题 对策建议
预防腐败问题的对策建议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1. 建立健全反腐败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反腐败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腐败行为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为打击腐败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2. 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提醒等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 推进司法公正。
加强司法独立性,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让腐败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二、强化教育培训1. 加强廉政教育。
开展廉政教育和道德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和廉洁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2.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反腐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反腐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3. 加强干部轮训。
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反腐败轮训,提高领导干部对反腐败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三、推进信息公开1. 推进政务公开。
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政府决策、财政预算、公共资源分配等信息,增加政府透明度。
2. 加强舆论监督。
鼓励媒体和公众对腐败问题进行监督和曝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腐败氛围。
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反腐败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提高反腐败工作效率。
四、严格惩处违纪违法行为1. 零容忍腐败行为。
对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都要严肃查处,不姑息迁就任何腐败分子。
2. 强化案件查办。
建立健全反腐败案件查办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分子。
3. 加强追逃追赃工作。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追逃追赃力度,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五、建立诚信体系1. 建立诚信档案。
为领导干部建立诚信档案,记录其任职期间的廉政表现和诚信行为,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 推行诚信承诺制度。
要求领导干部在任职时签署诚信承诺书,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履行职责、接受监督等事项。
3. 营造诚信文化氛围。
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营造崇尚诚信的文化氛围,使诚信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准则。
论权力腐败的防范措施
论权力腐败的防范措施【摘要】权力腐败是一个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问题。
为了有效防范权力腐败,我们应当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政府公开透明,加大惩治力度,同时加强道德教育,使全社会形成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态度。
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改革,形成各方合力,全面推动反腐斗争向纵深发展。
通过全面系统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遏制权力腐败的滋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保障。
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强防范,才能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让社会更加公平、公正,让权力真正为人民谋福祉。
【关键词】权力腐败、防范措施、监督机制、法律法规、政府公开透明、惩治力度、道德教育、制度建设、改革、合力。
1. 引言1.1 权力腐败的危害权力腐败是指拥有权力的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违反法律规定和职业操守的行为。
权力腐败对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权力腐败会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打击了经济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
腐败行为使公共资源流向少数人手中,剥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剧,分裂了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
权力腐败会破坏政治生态,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腐败行为导致官员信任度降低,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度下降,容易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影响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权力腐败会导致政策失误和行政效率低下。
腐败行为使得决策者为谋求私利而不择手段,导致政策选择失误,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腐败还会导致执政者贪图私利,忽视公共利益,从而影响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治理能力,最终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发展的滞后。
权力腐败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危害,必须加强对权力腐败的防范和治理,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政治稳定。
1.2 重视权力腐败防范重视权力腐败防范是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因为权力腐败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权力腐败不仅损害了公民的权益,也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和政治稳定。
中国应如何反腐败
目前,国内反腐败的力度正逐步加大,可在群众眼里还是觉得力度不够,对腐败行为怨声载道、深恶痛绝。
腐败官员前“腐”后继,固然与官员个人欲望有关,但反腐败过程中的措施不力也难逃脱干系。
中国应该怎样反腐败?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基于自己的认识,我谈一下对反腐败的看法。
1、反腐败,要力保政令畅通这看来是一句废话,但这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政令不畅是制约我国反腐败效果的突出问题。
在反腐败上我们并不缺少机构,党政的有纪检委、监察室、公安局,司法的有法院、检察院、反贪局,接受群众监督的有信访局、举报中心;我们也不缺少基本的法律法规条令,党纪国法白纸黑字摆着,甚至有些部门还出台了“禁令”、“规定”。
规矩定了,机构有了,反腐败看似水到渠成;可是国法政令不能有效畅通,得不到有效实施,却成了反腐败的一大硬伤。
保证政令畅通施行,反腐部门各尽其责,是反腐败能够成功的关键。
大陆腐败形式令人担忧,香港却荣膺世界最廉洁的地区之一,香港廉政公署的举措无疑是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2、反腐败,不能讲究“抓大放小”抓大放小”既指所查反腐案件性质上的大小,也所抓腐败人员的官职大小。
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查处了成克杰、胡长请等一大批腐败大案要案,这成绩固然可喜可贺,可是对其中一些案件我们明显缺乏一查到底的魄力。
反腐败过程中,有多少案件怕牵扯过多而浅尝辙止?在国企改革中,我们曾采取“抓大放小”的政策,对于搞活国有经济成绩斐然;可在反腐败中,我们应该力避“抓大发放小”的斗争方式。
现在的腐败行为,已不是单单一个人或几个人的行为,一旦查处了问题,将会导致强烈地连锁反应,窝案、串案水落石出。
反腐败固然要讲究策略,但我们不能冤枉一个好人,更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腐败官员无论腐败程度有多高,都是人民的蛀虫,都要彻底清算。
大案要案要抓,小腐小贪也不要放过。
在反腐败阵线上,只有腐败分子和非腐败分子,不存在中间派。
3、反腐败,切勿过分“将功抵过”功是功,过是过,功过分明应该是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应有的立场。
如何防止腐败
如何防止腐败腐败是一个社会严重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平正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机制。
以下将详细讨论如何防止腐败,并提供相关实例和补充说明。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实施是防止腐败的关键。
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来规范政府机构和官员的行为,打击腐败行为,给予违法者严厉的惩罚,可以切实降低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中国就出台了一系列反腐败法律和制度,通过建立反腐败机构和专门法院,加大了对腐败行为的打击。
其次,推动政府和企业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度也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
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运作机制,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可以有效减少腐败。
同时,企业也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运作的透明和规范。
例如,一些国家通过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加强对政府工作和企业经营的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此外,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意识也是防止腐败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腐败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腐败危害的认识和警惕性,可以有效减少腐败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官员和企业内部人员的廉洁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廉洁意识,也能有效减少腐败。
例如,一些国家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反腐败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对腐败的认识和警惕性。
最后,国际合作也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
腐败是一个国际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才能有效解决。
国际组织和国家应加强合作,分享反腐败的经验和信息,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
例如,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通过提供援助和制定国际反腐败标准,推动各国加强反腐败工作。
综上所述,防止腐败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和机制。
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实施,推动政府和企业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度,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意识,以及加强国际合作,都是防止腐败的重要环节。
只有综合应用这些手段,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几点思考
关于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几点思考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帮助到您!反腐败的问题历来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在这几年的民意调查中,反腐败都列在前三位,其中1999年名列第一,说明群众对腐败的问题深恶痛绝。
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也非常重视,在历次的重大会议和重要报告中都会提到反腐败的问题。
近几年对大批高级干部的查处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之大。
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回避一个事实,现在的腐败问题依然很严重,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一是检察机关查处的贪污贿赂类案件还在继续上升,从每年的中纪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二是国际上有一个“透明国际”组织,每年都对各国“廉政情况进行评估,一般只评估70多个国家,1999年我国被排在第50多位;《检察日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说:比以前的排名有上升。
三是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感觉而得出的认识上,认为腐败问题普遍存在,办事的时候必须托人、送礼,否则办不成事或不顺利。
以上几点说明反腐败斗争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远未达到根治腐败的目的,反腐败依然任重而道远。
如果不下的大决心、花大力气治理腐败,势必会亡党亡国,在这一点历史上和国外共产党给我们的教训不胜枚举。
笔者长期在检察机关工作,直接从事反贪污贿赂工作也有10多年的时间。
在查处这些案件时心情也很复杂,一方面觉得将这些贪官查处并惩罚是反腐败的成果,因此感到很快慰,但另一方面也很为他们可惜,他们之中有些人以前也为党兢兢业业地工作过,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有些人很有才华,党和国家为培养他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有些人有幸福的家庭,因为犯罪给亲属和子女造成了心灵上极大的伤害。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的产生。
这不但对国家、对人民群众有好处,也可以挽救本可以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的干部。
在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问题上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认为只要用重刑来处理那些贪官即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预防贪污腐败
预防贪污腐败贪污腐败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扰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害。
为了建设一个廉洁、公正、透明的社会,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遏制贪污腐败的蔓延。
本文将从法律制度、官员廉洁意识培养以及公民监督等方面探讨预防贪污腐败的方法与策略。
一、健全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是防止和惩治贪污腐败的基础。
首先,我们应加强反腐败立法,明确规定贪污犯罪的刑事责任和处罚力度。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行政法规,制定明确的纪律处分条例,打击腐败行为。
同时,对于腐败分子的财产追究也应有详细的规定,确保腐败者无处遁形。
二、培养官员廉洁意识官员是贪污腐败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培养和强化他们的廉洁意识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其次,要加强组织纪律的约束和监督,建立完善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确保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此外,还应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严格执行透明度要求,避免权力被滥用。
三、加强公民监督公民的监督是预防贪污腐败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发挥其积极作用。
首先,要加强社会各界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提高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次,要鼓励和支持举报行为,保护举报人权益,确保举报渠道畅通。
同时,要加强媒体的监督作用,营造舆论监督的社会氛围,增加对腐败问题的曝光力度。
四、加强国际合作贪污腐败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
各国之间应加强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研究制定打击贪污腐败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协议。
此外,还要加强跨国资金流动的监管,防止国际反腐败行为的滋生和传播。
五、加大惩治力度对于腐败分子,必须采取严厉的惩治措施。
首先,要建立起高效快捷的司法机制,确保腐败分子能够被彻底绳之以法。
其次,要加大法律执行力度,对腐败嫌疑人进行追究和起诉,绝不姑息和纵容。
同时,要加强资产追赃,通过追回被贪污的资产,为国家和社会恢复损失。
结语预防贪污腐败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如何防止腐败。
如何防止腐败。
第一,国家要立法,而不是党内的监督条例,立法必须是针对腐败的,而且要用重典。
第二,要建立健全的官员财产登记制,所查的任何财产,被查官员必须要回答其来源。
第三,严禁给官员送任何礼物,即使是一张戏票、一餐饭都不允许,如果发现,该官员必须辞职。
第四,严禁政府官员以买优惠产品进行变相的受贿,严禁政府官员享有特殊权利,守法应该成为政府官员在一切场合中的自觉行为。
第五,严禁被免职的官员异地任用,一旦发现属实,任命官员责任人必须引咎辞职。
第六,将司法机关归属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领导,公检法与地方政府完全脱离,司法部门中与地方官员勾结而产生司法不公现象,如果公民向上级部门上访,并且,核查属实。
公检法的直接责任官员,必须从严惩处,并且终身剥夺其参与司法界的工作资格(包括律师资格),并且任何地方不准录用。
第七,成立专门的维宪机构,监督司法部门的执法公正,以及各级政府官员的廉洁情况。
在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举措,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不仅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
一、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一是理清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思路。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整体框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明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总体目标。
通过加强教育、健全制度、监督惩治,使广大党员干部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科学系统地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建立全社会积极参与、环环相扣、层层实施、严密到位的公共权力运行监督网络。
形成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有机统一、互为促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廉洁从业者应如何防范腐败风险
廉洁从业者应如何防范腐败风险在当今社会,腐败现象仍然存在于各个领域,给社会的发展和公平正义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作为一名廉洁从业者,防范腐败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声誉和前途,更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明确自己的职业使命和责任,将为公众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
内心深处要坚信,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途径获得的成就才是真正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要深刻认识到腐败行为不仅是对法律法规的践踏,更是对自己良心和道德的背叛。
只有树立起这样坚定的信念,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廉洁的底线。
加强对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了解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清楚地知道腐败行为的界限和后果。
只有这样,在工作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越雷池一步。
同时,要及时关注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要求。
保持警惕,对可能存在的腐败风险有敏锐的洞察力。
在日常工作中,要留意各种可能导致腐败的因素和环节。
比如,在涉及资金管理、项目审批、资源分配等重要工作时,要特别小心谨慎。
对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也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因为腐败往往就是从这些细微之处开始滋生的。
一旦发现有腐败的迹象或者风险,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和纠正,决不能听之任之,让其发展蔓延。
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流程也是防范腐败风险的重要手段。
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随意变通,不搞特殊化。
在工作中,要做到公私分明,不将个人利益与工作职务混为一谈。
对于重要的决策和操作,要留下清晰的记录和痕迹,以备日后查验和监督。
同时,要积极参与单位内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对于发现的问题和漏洞,要及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与同事和上级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也是非常关键的。
在一个团队中,如果大家都能够相互监督、相互提醒,那么腐败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当遇到可能涉及腐败的情况时,要敢于向同事和上级坦诚交流,寻求帮助和支持。
如何防止腐败
如何防止腐败腐败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极大的危害。
为了建设廉洁的社会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防止腐败的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有效地防止腐败。
一、加强法律建设与执法力度法律是防止腐败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立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腐败行为的定义和处罚力度明确化。
同时,要强化执法力度,确保相关法律得到有效执行。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给予对腐败现象的打击更大的力度,形成威慑作用。
二、加强监督机制与公众参与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提高工作透明度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大对公务领域的监察力度,设立专门机构对公职人员进行定期审计和财产申报。
同时,公众也应积极参与监督工作,可以通过举报渠道揭露腐败案件,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三、提升公务人员素质与职业道德公务人员是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作风和素质直接关系到腐败问题的发生。
政府应加强公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
制定相关的职业行为规范,建立诚信档案,加强对公务人员的考核与监督,确保他们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四、加强教育与舆论引导教育是防止腐败的基础。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公民的教育力度,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和廉洁意识。
同时,通过媒体和舆论引导,加强对腐败现象的曝光和批评,引导公众的舆论风向,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腐败的合力。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是防止腐败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加强合作交流,分享治理腐败的经验和措施。
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律的框架,加强对腐败现象的打击,形成全球联动的大格局。
六、重视社会公平与福利改善社会的公平和福利改善是消除腐败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坚决打击贪污和腐败行为,确保资源的公平配置,提高社会救助和福利保障的水平。
通过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提高民生福利,减少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七、加大惩治力度与公平司法为了有效地防止腐败,重要的是要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惩治力度,确保公正和公平的司法机制。
如何防止官员腐败
如何防止官员腐败论述题:如何防止官员的腐败在导致腐败现象产生的诸多因素中,对权力监督的弱化是产生腐败的主要原因。
对国家权力的监督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察和督促。
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是实现国家权力系统内在稳定的必要机制和防范权力腐败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围绕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从全局来看,还缺乏一个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措施。
现有的一些准则、规定、制度在数量上不算少,但对权力的约束力,远未达到法律上应达到的强制性程度。
此外,监督机构分散,缺乏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整体配合差,领导关系与监督关系合二为一,难以发挥应有的制约力和整体监督效能,致使一部分掌握实权的权力机关和权力行使者,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监督。
另外,权力监督的重心应当由结果控制转向过程控制,对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制约和监督。
长期以来,我国的权力监督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对权力运行结果的监督上,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始终缺乏力度。
而权力运行过程恰恰是遏制腐败发生的主要环节。
相比结果信息而言,过程信息更容易真实反映腐败问题的实质。
尤其在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投资、干部人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是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的制约和监督。
在对这些领域科学配置权力职能、规范权力运行程序的基础上,拓宽和畅通过程监督的渠道,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建立起对权力运行过程的制约监督机制,有效预防政府决策制定、决策执行等过程环节中腐败现象的发生。
防止公职人员腐败措施
防止公职人员腐败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职人员腐败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为了维护社会公正和建设廉洁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防止公职人员腐败。
本文将从制度建设、监督机制、教育培训和惩治措施四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防止公职人员腐败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有关腐败防控的法律法规,明确公职人员的职责与限制。
同时,建立透明的选任机制,公开选拔和培养干部,避免腐败分子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权力。
此外,建立健全的资产申报制度,要求公职人员及其亲属真实申报财产,确保财产来源合法合规。
二、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公职人员腐败问题的解决。
政府应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察工作,采取有效的内部监控手段,建立起对公职人员的全方位监督体系,确保权力滥用得到限制和制约。
此外,还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外部监督,如加大媒体监督力度、推进公众参与监督等,让公职人员无所遁形,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提高公职人员廉洁意识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公职人员廉洁教育的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引导公职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此外,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教育,通过定期考核和评估的方式,激励表现良好的公职人员,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和追责。
四、惩治措施对于涉嫌腐败的公职人员,必须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惩,形成有力的震慑力。
政府应建立起健全的司法体系,确保公职人员腐败案件的调查和审判工作得到公正的处理,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腐败,追回赃款,建立国际反腐败合作的坚实基础。
总之,防止公职人员腐败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度建设、监督机制、教育培训和惩治措施的综合应用,我们有望构建一个廉洁高效的公共管理系统,确保公职人员廉洁奉公,推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腐败问题一直是一个被广泛关注和严肃对待的问题。
腐败不仅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还威胁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为了有效地解决腐败问题,许多国家和组织不断探索和实施各种机制和措施。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机制,旨在引导人们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
不敢腐的机制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首先,充分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有效的公开透明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公众参与,可以有效地制约官员的行为,增加其不敢腐的心理压力。
一些国家通过推出政务公开、资产申报公开和预算公开等措施,加强对公务员和政府机构的监督,从而提高了整体的行政透明度。
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惩罚力度其次,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惩罚力度也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严格的反腐败法律法规,并对腐败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可以有效地震慑潜在的腐败分子。
此外,加大打击力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司法制度,确保腐败案件的查处和审判公正,也是不敢腐的重要保障之一。
不能腐的机制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则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则是防止腐败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一些国家通过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和分配进行制度化,在政府机构、企业和公共机构中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工作程序和规范。
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公正透明地分配资源,防止了腐败分子进行腐败行为的空间。
确保官员的廉洁和过硬素质除了制度化的管理,确保官员的廉洁和过硬素质也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选拔和培养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风险的官员,可以有效地避免腐败问题的发生。
同时,建立健全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官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廉洁从政意识,也是保证官员不能腐的重要保障。
不想腐的机制优化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优化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使其与工作绩效和廉洁从政紧密相关,是提升官员廉洁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积极奖励廉洁从政的官员和公务员,并对腐败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可以有效地提高官员的廉洁意识和对腐败的抵制力度,从而达到不想腐的目的。
(监督)惩治和预防官员腐败的几点措施
惩治和预防官员腐败的几点措施责任编辑:yzn 时间:2009-4-1我们防止腐败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加强监督、舆论制约、制度约束和权力机关的相互制衡上,以人民直接和间接的监督迫使官员廉洁自律;以传播媒介形式的舆论迫使官员照章办事而不谋私利;以法律法规制度制约官员的权力运用,促成权力运作合理化;以权力机关的相互制衡和内部竞争优化官员队伍结构和个人行为,从而抑制贪欲,限制权力的滥用,防止以权谋私,根治腐败。
官员腐败的根源在于人性中固有的贪欲,经济社会中的利益驱动使贪欲强化为腐败的内在必然性,而官员掌管的权力则使腐败具有实现的可能。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是执政的必然要求。
因此,必须建立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逐步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抑制腐败当然离不开思想教育,通过提高官员思想觉悟和自身素质来预先防范;需要体制内部的监督,如党内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行政上的监察系统来纠察;还要厚以“俸禄”,提高工薪以促其廉洁自律。
对腐败违法者,理所当然要严惩不贷。
但从理论上说,这些都是临时措施,是内部的自我监督,说白了是自己监督自己,难以有长远效应。
我认为,现代社会政治制度的精髓是通过权力制衡以抑制腐败,抑制腐败的真正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因此,对充任公职的官员还要采取以下措施:一、人民的监督1945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与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谈话中,就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
这条路,就是民主。
民主是腐败的天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很多应该让人民群众知道的政务没有公之于众,这就可能产生暗箱操作。
而暗箱操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腐败。
政务公开,不仅是拒腐防变的有力武器,也是发展民主的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官员角度谈如何防止腐败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321004)
【摘要】当今社会腐败现象严重,腐败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危害不言而喻的,反腐倡廉是一项艰巨漫长的任务,也是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去做的事,本文仅从官员的角度谈论如何防止腐败,主要应从“不需要”“不敢”“不能”“不忍”这“四不”去分析如何防止官员腐败。
【关键词】腐败;官员;反腐;“四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219-02
中国共产经过90年的发展,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环境等都发生了许多深刻变化。
正当我们党承担着如此重大的历史使命并处于如此重要关头时,党的队伍状况却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和深思的现象。
表现最为突出的、群众反响最为强烈的就是党内出现的许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
如此,2003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会议上作出了反腐败斗争“三个仍然”的判断。
现仅从官员角度,谈一下如何防止腐败,我认为,可以归结为“四不”。
首先,官员要“不需要”,这是第一“不”,也是防止腐败的基础条件。
所谓“不需要”,即是官员没有贪污腐败的必要。
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现在一些官员确实是需要贪污而去贪污,这并不是在为官员的贪污找借口,也不是一个根本的方法,但至少可以防止一部分的腐败。
我认为,其一,高薪养廉。
这种手段不是一个根本
的方法,一旦实施得不好,可能带来新的问题,但至少是手段之一,和其他手段配合,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薪养廉不仅是提高高工资,也要有其它的措施配合,调幅与如何提高都应更加全面有效。
其二,配合高薪养廉,就必须要官员精英化。
目前,我国官员的数目庞大,官员的素质不高。
这一方面是官员腐败现象严重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也制约着高薪养廉的实现。
官员精英化意味着官员数目的减少,只有如此,高薪养廉才有可能,否则这可能带来新的财政问题。
官员精英化,毫无疑问,官员的素质也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只有高素质的官员,才能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和能力,这样,纳税人也会愿意用自己纳税的钱来养廉。
其次,官员“不敢”,这是第二个“不”,这是防止贪污的一个重要条件。
所谓“不敢”,也即,官员贪污的代价很高,一旦被查出,后果不是官员能承担的,即法律上对于贪污的“严刑峻法”。
为此,就是要完善对于腐败的惩处法律和条款。
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本就不够完善,再加上在实施过程中不够严格,使很多官员只是受到了一时的惩罚,过后对他们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出现:换一个地方继续当高官,甚至比以前还要高。
这就要求我国在完善惩罚法律的同时,必须要真正实行。
除了法律的手段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手段配合,比如,建立官员的档案,只要有了腐败的纪录,将对他以后的生活工作造成障碍。
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要让官员清楚的知道腐败的代价是很高的,综合以上两种手段,减少腐败的可能,使官员不需要也不敢腐败,
权衡利弊得失,不去贪污腐败。
再次,官员“不能”,这是第三个“不”,我认为,这是防止腐败最有效的方法。
所谓“不能”,即监督机制完善,官员没有机会腐败。
关于对腐败的监督,是一个长谈长新的话题,虽然一直在提,但却很少去做,起到的作用也不大。
但是,监督是防止腐败最有效的手段。
关键在于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并能很好地运行。
权力的监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第一,人大的监督。
尽管中共中央政治局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的权力却是至高无上的。
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因此,从国家的法律规范上讲,人大与党中央就应该是互相监督和制约的关系。
若把运用党规党法对人大、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看作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生长点,那各级人大运用宪法和法律对共产党和政府进行监督和制约,就是另一个重要的生长点。
第二,政府内部的监督,在政府内部也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体制,实现官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可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鼓励内部的监督检举。
第三,民主党派的监督。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方针和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能起到也必须起到自身的监督作用。
第四,社会团体与民众的监督,这有赖于监督体制的完善,也依靠民众政治素质的提高。
民众须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的政治权利,提高自身参与政治的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也应该成为一个监督的有效平台。
最后,官员“不忍”,这是最后一个“不”,我认为,这是防止腐败最根本也最难做到的方法。
所谓“不忍”,指的是官员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认清自己的地位,依靠自身很高的道德素质和崇高的信仰,以及对于群众的热爱,从自己的内心,不愿去贪污腐败。
这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增加这种官员的数量。
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官员精英化,精英化的官员,不仅指能力上的精英,也指素质上的精英。
开始选拔官员时就要做好把关工作,提高官场的进入标准。
第二,加强对官员的教育。
因人施教、营造氛围、前瞻研究、以文化人、科学激励、加强队伍建设,是确保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取得实际成效的重要途径。
具体来说:突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突出对重点岗位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教育;坚持教育方式的灵活多样;最大限度地发挥院报、院网、院电视台等媒体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鼓励和调动基层单位自主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加强对教育内容的前瞻性研究;加大诫勉谈话力度,增强工作前瞻性,预防犯罪;丰富和发展廉洁文化,做到以文化人;建立评价机制,做到科学激励。
第三,加强全社会范围的道德教育,提升社会的道德氛围和道德素质水平,以道德配合教育,使官员时时受到高尚道德感染和熏陶。
我国的反腐倡廉仍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官员对于反腐倡廉有着重要的作用,防止官员腐败应该从多角度全方面去考虑,特别应考虑到官员自身腐败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
官员的腐败。
参考文献
[1]刘国皇.我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必然性及其意义[j].社会发展,2006
[2]杨广斌.政治学导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纪办.反腐倡廉教育取得成效的六途径[j].中国核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