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试论腐败的原因与治理构想
试论腐败的原因与治理构想腐败,这股恶疾,如同蛀虫般侵蚀着国家的肌体,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公平。
腐败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腐败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构想,以期为我国反腐倡廉事业提供有益参考。
首先,腐败现象的滋生有其深层次原因。
一方面,权力集中、监督缺失是腐败产生的土壤。
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若不能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极易滋生腐败。
另一方面,道德沦丧、价值观扭曲也是腐败现象的温床。
在某些情况下,金钱至上、权力崇拜等错误价值观扭曲了人们的道德观,使得腐败行为得以滋生。
其次,腐败现象的蔓延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腐败不仅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还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此外,腐败还阻碍了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腐败问题,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腐败现象依然顽固存在,治理腐败仍需持之以恒。
为此,本文提出以下治理构想: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要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同时,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权力制衡,防止权力滥用。
二是强化道德建设,培育廉洁自律的社会风尚。
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道德风尚。
此外,要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三是深化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同时,要加大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力度,以案说法,警钟长鸣。
四是严惩腐败行为,形成不敢腐的震慑。
要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对腐败行为零容忍。
要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五是推进信息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要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要建立健全举报制度,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工作。
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第一篇: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谈谈当代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摘要:众所周知,腐败现象由来已久。
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社会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谈论。
久而久之,腐败将逐步蚕食并摧毁人们心中的法律和道德长城,法律和道德长城一旦垮塌,就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特定思潮的引导下突然释放,从而贻害于社会。
正确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探讨腐败现象的根源、实质,对于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腐败现象原因对策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可以称为腐败。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其实并不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不够充分、社会主义体制还不完善造成的。
腐败问题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各国,从社会主义国家到资本主义强国均普遍存在,根治腐败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那样:“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1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认真的对待腐败问题,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的去解决腐败问题。
腐败现象如此严重,而且几乎在各个国家都存在腐败现象,那么到底腐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享乐主义思想的存在。
享乐主义在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强调个人欲望的极度扩张,反对欲望的适度控制;在行为方式上会有奢侈挥霍、腐化堕落、全盘西化、追求享乐、自私狭隘等私欲极度的膨胀。
腐败是既有成本又有收益的,官员对腐败与否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如果他认为前途重要,他会放弃金钱;而如果他认为金钱对他更重要,他又会放弃前途。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腐败是指公共权力的滥用、资源的浪费、利益的不正当获取等行为,它不仅侵蚀着社会的公平正义,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当前,腐败现象依然存在且相当普遍,这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
首先,制度不健全是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度是指约束公共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
如果制度不健全,就容易为腐败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法治、监督、透明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腐败者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使得腐败现象得以滋生。
其次,腐败现象还与人性的弱点有关。
人性的弱点包括贪欲、私心、懒惰、惰性等。
一部分人容易被利益所诱惑,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的私利。
他们可能通过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手段来获取违法所得。
同时,一部分人可能缺乏敬业精神,对公共事务不负责任,或者利用职务之便敷衍塞责,进而滋生腐败问题。
再次,社会风气以及道德底线的失守也是腐败现象发生的根源之一、如果社会风气不正,道德底线不守,就会让腐败现象变得普遍且不容易被消除。
社会风气和民风民俗的不良因素,以及对道德价值的淡漠和迷失,都使得人们对腐败行为容忍度增加,从而形成了一种道德滑坡,腐败现象得以存续。
此外,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对腐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金融资本、贸易往来、人员流动等更加频繁和便利,也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国际间腐败的流动性和腐败资源的转移性增强,给腐败现象带来了新的挑战。
同时,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也让腐败现象更加难以控制和打击。
腐败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腐败具有隐蔽性。
腐败行为是地下、密谋、秘密的,腐败者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掩盖自己的违法行为,以免被发现。
其次,腐败具有效率低下性。
腐败行为通常导致资源的浪费、效益的降低和社会的负担增加,阻碍了公共事务的正常运转。
再次,腐败具有扩散性。
腐败行为一旦发生,会往往波及更多的人和事物,扩大社会的不公平和动荡。
最后,腐败具有通病性。
内容提要: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惩治腐败的对策
内容提要: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惩治腐败的对策一、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1.初始形态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形态相交汇。
是产生腐败想象的客观原因。
2.政府官员经不起腐败思想的侵蚀和金钱物质的引诱是产生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
3.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是产生腐败现象的重要条件。
二、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1.利用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非法致富。
2.一些党员干部拿原则,拿权利做交易。
3.歪曲按劳分配原则,搞金钱至上,个人至上。
三、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危害:1.腐蚀了干部,破坏了干部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2.败坏了改革开放的声誉,妨碍了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的大局。
3.使经济建设遭到了破坏,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了重大损失。
四、清除腐败现象,搞好廉政建设的对策:1.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干部队伍抗拒腐败能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
2.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从机制的建立健全入手,不给腐败分子可乘之机。
3.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从提拔干部着手。
防止品质不良的坏分子钻进党内和政府内。
4.依法从严治党治国,是保证廉洁政治的关键。
5.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做廉政的带头人,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条件。
五、对风清气正社会环境的展望。
腐败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惩治腐败的对策既要繁荣市场经济,又要实行廉政,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之一。
目前党内、政府及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破坏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们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本文试对这个关系人心向背、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从根源、表现、危害及采取对策诸方面进行一次探讨。
一、腐败产生的主要根源第一,初始形态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形态相交汇,是产生腐败现象的客观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但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法制和管理机制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中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空隙和漏洞,客观上给消极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以可乘之机。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分析腐败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权谋取个人利益或滥用职权的行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腐败都是制约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
当前腐败现象的发生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首先,制度设计不完善是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漏洞,容易被人利用来谋取私利。
比如,公务员任职和晋升的程序不透明,容易出现拉票贿选、借助权力地位或人脉关系上升等现象。
此外,一些法规对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容易导致腐败分子逍遥法外。
其次,经济因素也是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推动力。
经济不稳定、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等因素容易诱使人们为了经济利益而产生腐败行为。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腐败现象普遍存在于国有企业、政府招标和土地交易等领域,这些领域涉及大量资源配置和经济利益分配,容易成为腐败分子滋生的温床。
再次,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也对腐败现象产生一定影响。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存在权力崇拜、人情往来等思想观念,这些观念容易导致公职人员滥用职权以及私欲膨胀,从而产生腐败行为。
此外,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平和监督机制的缺失也容易使腐败现象滋生。
在腐败现象的特征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腐败现象通常是暗箱操作、不公开和利益集团化的,这使得腐败行为难以被发现和惩处。
腐败行为往往在权力下面进行,有时还可以利用权力阻碍调查和惩处,这就为腐败行为提供了相对的安全保护。
其次,腐败现象具有普遍性和波及性。
腐败行为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也存在于经济、司法、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
而且,它们往往会相互连锁、相互影响。
一个腐败分子的行为可能引发更多的人效仿,形成“腐败链条”。
再次,腐败现象常常伴随着经济损失和社会不稳定。
腐败行为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公,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腐败已经严重到破坏社会稳定和经济活力的程度。
此外,腐败现象还存在着跨国性和国际合作的需要。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腐败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痼疾。
腐败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还妨碍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本文将探讨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一些反腐败的对策措施。
一、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分析1. 权力过于集中中国的权力过于集中,给了腐败分子可乘之机。
一些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形成了权力寻租的局面。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存在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对中央监管不力,导致腐败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2. 缺乏监督与透明度中国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监察部门的权力受到限制,难以有效发现和打击腐败行为。
同时,政府的决策过程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缺乏透明度,容易引发腐败问题的滋生。
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也较弱,缺乏有效的舆论监督。
3. 薪酬体系不合理现行的薪酬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一些公职人员来说,薪酬并不高,而他们却有着巨大的权力。
这种不合理的薪酬体系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一些官员可能通过滥用职权来获取非法的收益。
4. 社会道德观念淡薄中国的社会道德观念普遍较为淡薄,一些人缺乏对道德底线的约束,容易被腐败所诱惑。
同时,一些人对腐败的态度较为宽容,甚至存在“能捞则捞”的心态,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
二、反腐败的对策措施1. 改革权力分配机制为了减少腐败问题,中国需要改革权力分配机制,实现权力制衡和监督的有效运行。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应当更加明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力度。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力,提高打击腐败的能力。
2.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中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力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察机构的权威性和效率,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打击力度。
同时,还要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政府的监督能力。
3. 改革薪酬体系对于公职人员的薪酬体系需要进行合理调整,确保他们的薪酬与权力相匹配,避免因薪酬不高而滥用职权。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腐败问题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这一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然而,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可以帮助中国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腐败问题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首先,政府官员的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滋生了腐败。
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官员手中,他们往往能够滥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
其次,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也为腐败问题提供了土壤。
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政府资源配置变得庞大而复杂,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再者,道德观念的淡漠和法律意识的薄弱也是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系”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更注重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忽略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要解决腐败问题,首要的一步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另外,政府官员的权力应当进行有效的分散,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此外,建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样的机构应当具有独立的调查权力,并公正地处理腐败案件。
除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当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降低行政审批的难度以及涉及的不透明度。
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官员谋取私利的机会。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减少市场上的不公正交易,提高企业和公民对法律的遵守意识。
另外,加强对公众舆论监督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官员的行为应当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开放和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让公众成为监督的主体。
同时,加强媒体的监管,确保媒体的独立性,使媒体能够对腐败问题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最后,教育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可以有效地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
中国当前腐败问题成因及防治对策
中国当前腐败问题成因及防治对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多少人为了自己私利,利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谋福利。
腐败问题在社会上更为常见,深深腐蚀人们的心灵,造成中国当前腐败问题成因更是多种多样。
中国的腐败问题一直是政府声称要认真解决的事情。
近年来,中国政府发起多次反腐败运动,也惩办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贪官。
但是,腐败之风并没有随之消失,而且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1、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一、国有资产所有权虚置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只要是通过改变国家的资源配置形式形成新的利益分配格局,政治资本(权利)在介入国家的分配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①改革二十九年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也非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资源分配形式,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准市场经济体制”,准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法制、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完全的作用、过多的潜规则等等特点,都为权利持有者提供了权利寻租的可能,钱权交易、权权交易已成为部分人行为处事的金科玉律,厦门远华赖昌星大案为代表的案例显示了“权利圈”的存在,如果说,封建社会的权利圈是以血缘、地缘、业缘的存在为主的话,今天,就是赤裸裸的以权利和金钱为主。
原则上人人占有,但实际上谁都不占有,谁都不负责任的所有权虚置状态,为这些持政治资本(权利)的人大开方便之门,他们正是瞄准了这个空子,才会成为腐蚀国有资产的蛀虫。
二、、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
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你干你的,他干他的。
当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如何消除腐败现象的几点建议(侍孝通)
当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如何消除腐败现象的几点建议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某些单位、某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着一些丑恶现象,它的主要表现是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权钱交易、挥霍人民财富、腐化堕落等,这些现象就是腐败。
腐败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与群众的关系,阻碍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威胁着党和国家的命运,腐败现象的存在,为广大人民所深恶痛绝。
下面,我就当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消除腐败现象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一)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后,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渗透进来了,使一些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冲击,享乐、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起来。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策不配套,制度和法制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完善,就容易造成腐败滋生的空隙和漏洞。
市场经济对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负面冲击,使一些领导干部经受不住种种诱惑,追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贪财、贪色、腐化堕落,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大肆索贿受贿,疯狂敛财,直到成为全面堕落的腐败分子。
因此,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等各种因素都腐蚀着党的肌体,是滋生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监督制约机制乏力,防范措施不到位。
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监督制约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民主与法制还不健全,使腐败现象能够扩散、蔓延,监督不到位是权力走向腐败的重要原因。
有些党组织和主要领导干部监督意识薄弱,存在着不敢监督、不想监督、不会监督的现象,使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弱化,出现了言路受阻、批评受压、举报被瞒、正气不张的现象。
一些担任重要职务的公务人员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
对领导干部缺少监督,或是监督不到位,是腐败现象产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和领导者治党不严,防范措施不到位。
试论述中国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试论述中国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腐败问题是各国都存在的通病,而我国腐败现象的发展势头迅猛,既危及和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又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
一、中国腐败问题现状与历史回顾“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当前,中国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表现为公款性奢侈消费、经济类犯罪、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行为屡见不鲜,从腐败官员层级来看,呈现由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发展发展趋势,涉及经济管理部门、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学术教育界等多个领域、多个部门,腐败官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回顾历史,我国历史上曾经存在几个政治清明、腐败问题较少的极端典型例子,可以为我们今天解决和防治腐败问题提供借鉴,例如“贞观盛世”、“商鞅变法”时期。
贞观年间,当时国家正处在相对和平时期,综合国力积累上升,国家领导者思想开明、国民思想较为自由开放、政治管理体制分权制衡、重视民主等因素,使得当时国家政治清明、腐败问题极少;此外,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腐败问题也是基本绝迹的,其原因在于,商鞅变法,厉行“法制”,采用严刑峻法的手段规治吏治,对腐败问题的监察和惩治力度极大。
一经查出,当事人非死即残,以致吏治严整、官风正直,腐败问题较少。
二、中国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权力过于集中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国家权力有相当大的部分集中在党员领导干部手中,导致权力过于集中。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过于集权是产生腐败的直接诱因和根本原因。
(二)长期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奖惩制度缺失权力集中,同时又缺乏有效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中国当前现实恰是如此。
当前,政府教育我们,政府监督有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司法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形式,但是仔细分析之,可以发现没有一种监督形式同时做到持久监督和有效监控,所以,制度缺失、监察不力是产生腐败的主要原因。
当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及特点
当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及特点一、腐败产生的一般原因(一)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从本质上说是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权力是由一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历史的时代的产物,它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在私有制社会里,由于政治权力掌握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手中,因而它实质上是属于少数人的,并且用于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从这个意义上说,私有制本身就是产生政治腐败的土壤。
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励精图治的政治家或清正廉明的官吏,但历代统治阶级根本不可能解决腐败问题。
由于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存在腐败的现象则是同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不相容的,因此,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腐败现象。
但是,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制度毕竟很年轻,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只要私有制的残余还存在,只要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或产品的剥削分子还存在,腐败现象的产生和存在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现象,反腐败斗争也就必然成为一个较长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国家无可回避的政治问题。
(二)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权力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能为人们带来利益,不是被利用来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就是被利用来为少数人谋利益。
问题在于:在权力运行的两种可能性趋势中,就外部力量而言,监督和制约的机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般来说,在监督和制约机制比较完善的情况下,腐败现象就有可能在一定限度内得到有效的控制;反之,则不仅难以控制在可能的最低限度,甚至会在更大的范围内衍生开去。
因此,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完善程度如何,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腐败现象衍生和控制的范围大小。
腐败并不是权力活动的必然产物,但它却是权力失去约束的必然产物。
(三)腐败现象往往是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伴生物。
一个国家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转变的过程,同时就是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为适应经济基础而变革的过程。
特别是在初始阶段,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权力和财富的迅速重新组合。
腐败产生原因、类型、特点、危害及对策探讨3400字
腐败产生原因、类型、特点、危害及对策探讨3400字摘要:腐败已成为当前头号社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危及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稳定,如何有效防治腐败成了各国公共管理的当务之急,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反腐败的任务更为艰巨。
对此,应在分析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类型、特点及危害的基础上,给合实际提出我国现阶段反腐败的对策。
关键词:腐败;透视;惩治对策1 腐败及腐败产生的原因(1)腐败产生的政治原因:就政府的控制力而言,一方面,政府控制着社会和经济流动的机会,使公共权力成为高度稀缺的资源,由此使得掌握分配资源的公职人员成为人们奉献各种“好处”的争夺对象;就我国的法制建设而言,我国法制不健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权大于法的现象仍然很严重;就政治思想教育方面而言,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政治思想教育没有跟上,尚未解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为滋生繁殖腐败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2)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一是经济体制的双轨制。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的运行既受国家行政计划干预,又受市场经济的调节,两种体制之间的不协调和固有矛盾导致经济运行的紊乱;二是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变化。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其它经济成份并存;三是市场经济本身的消极作用。
市场经济固然对经济运行起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
(3)腐败产生的思想原因:我国现在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商品经济所带来的货币拜物教、金钱至上的观点;市场经济所蕴含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因素又会影响和侵蚀部分人的思想。
在各种消极思想的影响下,致使有些干部产生了“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理想理想,有钱就想”、“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错误思想,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甚至走向了腐败犯罪的道路。
2 当前中国腐败的类型与特点(1)当前中国腐败的几种类型:权力主体的主动腐败。
浅析新时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新时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反腐倡廉是当今世界各国执政党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对各国执政党执政地位的严峻挑战。
为此,各国执政党和政府都把反腐倡廉作为事关国运党运兴衰来抓,严厉惩治腐败。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反腐倡廉问题。
本文着重在分析新时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加强执政党反腐倡廉的对策。
关键词:执政党反腐倡廉廉政建设对策一、新时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一)过分追求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想道德建设改革开放以来,资产阶级的思想意思,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等消极腐朽的东西乘机而入,西方敌对势力也不断地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
面对这种新情况和新问题,党中央始终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但在实践中却常常抓经济建设比较硬,抓精神文明这一手比较软。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中国正式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历史表明,处于转型中的国家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亨廷顿曾指出:“在同一社会中腐化现象在现代化时期比其他时期更为常见。
有证据表明:腐化的程度可能与迅速的社会经济现代化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由于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缺乏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抵御能力,一些党员干部没有经受住考验,理想淡薄,信念动摇,意志衰退,向往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贪图安逸享乐,甚至在大是大非面前,丧失原则立场,背叛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为腐败滋生提供了可乘之机腐败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现行政治体制中在权力配置上存在着弊端,表现为:一是权力过分集中。
这是我国党政领导体制中的传统弊端。
早在改革开放之前,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党政领导体制中的主要弊端之一。
过分集权往往把党的领导变为个人的领导。
权力过分集中还使得纠正权力过错的代价大大提高。
在实践中,很多腐败活动在初期既已被群众发现和举报,但集权体制为其提供了排除障碍的力量,直至违法行为不可收拾,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害,才受到制止和追究。
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腐败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层面的社会组织中,在政府机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领域都有所表现。
腐败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而且阻碍了社会发展。
为了应对腐败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腐败现象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权力过于集中。
当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时,容易出现腐败问题。
权力过于集中使得监督和制衡机制不完善,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条件。
第二,监管不力。
监管机构的失职和腐败同样是腐败问题的重要成因之一、监管机构存在监管不均衡、监管手段不足等问题,使得腐败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第三,制度缺陷。
一些社会制度和法律规范的不完善也是腐败问题的成因之一、制度缺陷包括执法不公、处罚不力等问题,这使得腐败行为难以受到有效的制约和处罚。
第四,利益驱动。
腐败行为往往源于个人或群体的利益驱动。
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利用职务权力进行腐败行为。
利益驱动使得腐败行为难以遏制,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
针对上述成因,可以提出一系列对策:首先,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应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建立各级监察机构并强化监察职责,对权力滥用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其次,改进监管机制。
应完善相关监管法律法规,提升监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监管机构的内部监督,严肃查处监管失职和腐败行为。
第三,完善法律和制度建设。
需要修订和完善腐败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腐败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
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对腐败行为从严惩处。
第四,增加公共参与和舆论监督。
提高公民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能力,通过公民参与和舆论监督来推动腐败行为的曝光和治理。
第五,加强教育和培训。
加强公民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
加强公职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廉洁意识和职业道德。
第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弘扬廉洁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社会环境。
最新-新形势下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精品
新形势下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对策1文章标题:新形势下权力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对策__县国税局惩腐兴廉,整肃史治,是国家兴亡之所系,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治理腐败的重大措施,解决了多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消极腐败问题,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由于种种原因,其遏制的力度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级阶段,反腐败形势仍很严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职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把惩治腐败作为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此,对新形势下产生腐败的成因进行再透析,并进一步探究反腐败对策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权力腐败所谓权力腐败,即公共权力的错位,就是执掌权力的某些机关、领导者和其他执法人员违背公共权力的性质和原则,使公共权力私有化,错用、滥用权力,造成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的一种现象。
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
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力腐败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人员把公共权力据为己有,以手中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轻者吃拿卡要,重者贪污受贿,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公开索贿,非法攫取经济利益。
二是有些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好高骛远,突出表现为失职渎职行为和严重官僚主义。
三是个别领导不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奉行个人专断、搞“一言堂”等家长制作风,个人说了算。
四是少数人在改革开放以来抵制不住奢靡之风的侵蚀,生活糜烂。
五是有的地区和部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成严重的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
凡此种种,虽发生在个别地区和部门或少数人身上,但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严重妨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影响了党和群众的关系,使党的执政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对策
2010年2月2日,在重庆打黑风暴中落马的最大“黑帮保护伞”公安局副局长,司法局局长文强将在重庆受审,他被控受贿、强奸、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而继刚结束不久湖南江永县教育局长涉嫌袒护儿子高考作弊曝光。
等等。
很多关于腐败的问题也随之接二连三的出现。
经济大潮的冲击,对执政党的各级领导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考验。
这种腐败现象,严重地危害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
反腐败工作的成败,关系着我们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败。
一、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首先,思想的蜕变是产生腐败的主观原因。
我国社会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封建的小生产的残余思想在社会主义生活中一直发生着影响。
一旦遇到适当的土壤和气候,就很容易转化为一定程度的腐败。
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到一个大学生,到成为一名国家干部,一直是一名优秀学生、干部,随着权力的增大,思想开始蜕变,开始追求金钱、追求权力,直到成为一名死囚。
其次,权力过分集中,缺乏监督约束,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有相当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在实行党政领导“一肩挑”,这确实避免了扯皮、推诿、办事效率不高等弊病,但同时也在一些单位出现了权力过分集中,一人说了算,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不力的问题。
权力没了约束,腐败便迅速产生、发展,直至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二、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特点
1、以权谋私,权钱交易。
权钱交易,是当前腐败现象的一个突出特点,且危害极大。
有些干部掌握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不思为人民服务,贪图个人享乐,为自己或亲友谋私利,把党性、原则、政策、法规统统置之脑后。
也有些人买通管财、物的“官”,坑害国家,为自己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或买通管人的“官”在要害部门安插亲信,为自己违法、犯罪提供方便。
2、犯罪金额巨大。
违法违纪金额巨大,是目前腐败现象的又一特点。
从目前查处的腐败案件看,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日趋狡猾,越来越猖狂,犯罪活动持续时间长,有的贪污受贿已不是几万、几十万,而是成百上千万,更有甚者,给国家财产造成的损失已达几个亿,触目惊心。
3、犯罪分子职位越来越高。
从近年查处的案件看,不仅犯罪数额巨大,而且有少数的中、高级干部犯罪,他们身居要职,手握重权,有的甚至独霸一方,担任着某些地方的主要领导职务,已查处的省部级干部,如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宝森、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阳德等。
这些中、高级干部的腐败犯罪,不仅经济损失巨大,也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党和国家造成极坏的政治影响。
三、遏制腐败现象的主要对策
1、要以邓小平同志“两手抓”的思想武装头脑,把反腐败斗争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
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惩治腐败,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场斗争切实搞好。
同时,要教育党员干部,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公仆”意识,使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做廉洁自律的模范。
2、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
要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反腐败的精神和中纪委、监察部反腐败工作的部署迅速传达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中,使反腐败斗争全民参与。
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孔繁森式的优秀廉政干部,树立正气。
3、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约束机制。
对腐败现象较多的领域或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约束机制,堵塞漏洞。
规章制度完善以后,要狠抓落实。
此外,反腐败在制度上也要防、堵结合,要继续建立健全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干部离职审计制度、干部消费监督制度。
要认真落实好干部亲属回避制度。
在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上,要防止权力的过分集中,一人说了算。
要落实、贯彻好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集体领导的原则。
于德
目前,全省开展的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正在向纵深发展。
作为公立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感到,虽然“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主要是在机关及广大干部队伍开展,但医院不应该游离于这项活动之外,要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自身具有公职特征,必须树立公职意识,必须主动投身到“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去。
并借这一良机全面整肃医院的不良风气,推进和谐医院构建步伐。
医院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首先应该与医院的行业特点相结合。
作为公立医院,构建和谐医院是我们的任务和责任,要紧紧把握为患者服务的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作风建设,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院每天要面对上千个门诊病人和几百个住院病人及其亲朋好友。
面对他们要做好疾病诊治、病因解释、药物用法、康复指导、手术治疗、挂号收费等等一系列烦琐工作,这些大量工作的完成是由一线医务工作者来执行和操作的,而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作风好坏能直观地在诊疗流程过程中体现出来,也能客观地反映医院在抓作风行风方面的力度。
来院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是弱者又是被动者,医务人员具有主动性,这就是作风建设的焦点问题。
如何在焦点问题上寻找突破口是作风建设的关健,也是构建和谐医院的首要任务。
首先是要有换位思考意识。
假如“我是门诊病人”我最关心的是什么?要耐心听患者倾诉,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不厌其烦地回答患者的唠叨,进行认真的体格检查和针对性的辅助检查,明确告诉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注意事项,合理有效地用药,同时费用也应该为患者考虑。
假如“我是住院病人”我最关心的是什么?进入病房医生护士能马上关心患者,不要把患者冷落在病床上长时间等待。
要让患者知道医生的治疗方案怎样,预后如何,大概费用要多少。
同时不要呼患者的床号,患者是病号而不是囚犯,要用亲切些的呢称。
其次,医护人员要有病人是我的“同事”、“朋友”、“同学”的意识,当同事、朋友、同学患病时你肯定很想帮助他(她),愿他(她)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脸上重新绽放灿烂的笑容,朋友聚会仍能豪情满怀,同学相聚仍能欢歌笑语。
最后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意识。
在恪守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医务工作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理论功底,娴熟的动手能力,丰富的边缘学科交叉知识,科学的人文关怀。
在与病人的接触中从细处着想,大处着手,把细节做好做严做实。
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坚持做到或努力做到每诊疗好一个病人,每治愈好一个患者,医务工作者就能与患者成为朋友,这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内心最大的满足和荣耀,更是“大医精诚”的完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