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小学生课堂的提问
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
XIAO XUE JIAO YU YAN JIU 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张月霞(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溪南实验小学,福建 泉州 362100)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有效地提问是激发一个人思维动机的重要动力,也能够使人展开深入地思考。
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课堂提问作为其中一种作用的教学方法,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有效沟通方法,还能够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让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学习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一)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小学数学教师仅仅是按照课本讲授,那么就会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因此,教师如果能够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主动去探究数学问题。
(二)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的提问能够有效接收来自学生的动作、形态和语言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交流,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就可以进一步改善和调整教学内容与策略,以便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之上,教师使用高效率的提问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如让学生通过动手来进行提问,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一)课堂提问有数量而无质量现阶段,许多教师虽然使用了提问方法,但是却没有进行有效提问,大多数的问题都是“是不是”或者“对不对”等等,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的,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这种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的提问,不但会浪费教学时间,还会降低学生的思考质量,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并不佳。
(二)过于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会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如果学生回答的答案不标准,那么教师就可能会给予批评,甚至有的教师为了能够获得所谓的“标准答案”可能会让学生轮流回答,直到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为止,而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
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提问技巧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的提问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
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明确问题的目的和方向,让学生思考的同时能够向期望的方向前进。
当教师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题时,可以问:“从这段课文中,你觉得作者想表达什么?”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提问应当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当学习一篇古诗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中有哪些诗句是最令你感动的?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对诗词的兴趣。
提问要具有激励性和鼓励性。
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感受到肯定和鼓励。
在学习一个生僻字时,教师可以问:“谁能够用这个生僻字造一个句子?”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增强学习的动力。
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和引导性。
教师在提问时应当尽量避免答案的单一化,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和表达机会。
在讨论一个故事情节时,教师可以问:“你觉得故事中的主人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和思考,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技巧教学中,恰当的提问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初中以前,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尚不完善,普遍对概念的理解粗浅,连续性和逻辑性不高,因此在提问时需要注意使用契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类型和提问技巧。
下面,本文将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经验,介绍几种有效的提问技巧。
一、直接提问直接提问是最基本的提问方式,能够直接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问题,包括简单的“是非”问题、开放性的提问、简述性的问题等。
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简单概念和知识点的教学,可用于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基本概念掌握情况。
例如:1. 求1+2+3+4+……+100 的和?(开放性问题)2. 我们通过什么方式表示小数?(简述性问题)3. 9 的 5 次方是多少?(计算性问题)间接提问是一种巧妙的提问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使用隐晦或反面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或解决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比较复杂的问题或概念,可以刺激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1. 两个数的和等于 18,差为 6,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间接提问)三、反问提问反问提问是一种比较温和且有效的提问方式,可用于帮助学生理解错误的想法和概念,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判断性、分析性和引导性问题,并可用于通过比较和对比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概念之间的不同。
1. 9÷3=3,是不是这样的?(反问)2. 数学中的“剩数”和“余数”是一个意思吗?(反问)四、挑战性提问挑战性提问是一种鼓励学生思考、自我提高水平的提问方式。
可以用于挑战学生的想象力、扩展知识范围和提高思考能力。
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在知识点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深挖的问题,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认知水平。
1. 常见的几何形状有哪些?(简单问题)2. 请你想象一下一个无限长的纸带,如果让纸带的两端连在一起,你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几何形状?(挑战性问题)提问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更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步骤。
一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对策
发展渗透40分钟的小学语文课堂看似短暂,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时候40分钟的课堂也会让学生倦怠不已。
当教师精心为孩子准备了知识大餐,等着孩子去品味时,却发现孩子们渐渐“食欲不佳”。
这种“失宠”的课堂这就提示我们教师,要想让孩子在课堂上保持尽可能多的专注和兴趣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有特色的课堂活动。
这些特色活动既要成为充分调动孩子课堂积极性的“调料”,又要成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得力帮手。
一、现状:课堂上,学生“跑路”了青年女教师小王正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着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可下面的反应却着实令我吃惊。
满教室的学生竟有一半以上正乐不思蜀地干着与课堂毫无关系的“正事”。
有的在咬笔头,有的在发呆,还有的在讲小话……一年级课堂教学中学生“跑路”现象随处可见,这个现象引起了我这个一线语文教师的忧虑,也引发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二、活动:小学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对策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想真正赢得孩子的青睐,我们必须知道孩子在课堂上会遇到哪些问题,为什么不喜爱我们的课堂,是读书疲惫、写字厌倦,还是背诵恐惧,抑或课堂缺少成就感等等。
知道了课堂“失宠”的具体原因,我们就能有针对地设计课堂活动,改善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在孩子哪里成功“逆袭”。
(一)设计孩子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笔者在执教一年级上册的《人有两个宝》时,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边读边做”这个活动。
我让全体孩子都站起来,我边读边加上动作,用双手比画出“人”“两个”“宝”等词,非常简单又直观,孩子们非常有兴趣地参与进来,孩子们一边比画,一边读,兴致高涨,孩子们不仅读得好,课文还不知不觉地理解了,教学目标圆满达成。
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迁移到更多的课堂中去,还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段特点配上更多的手段,比如音乐和舞蹈动作等,这样的特色朗读会让孩子们保持更多的新鲜感和更高的参与度。
小学生如何在课堂上提问
1.在课堂上提问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主动提问,小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是,如何提问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理解呢?本文将为小学生们介绍一些在课堂上提问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首先,小学生在提问前要先明确自己的问题。
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可能会让我们有很多疑惑,这时候,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自己到底想要问什么。
可以在笔记本上做一些记号,或者快速写下问题的关键词,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思路。
3.第二点是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
在课堂上,老师通常会给出一些时间供同学们提问。
这时候,我们可以等待其他同学先提问,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发言。
如果有同学抛出了一个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先等待老师的回答,再进一步追问,这样可以增加展示自己思考能力的机会。
4.另外,小学生在提问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我们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用正确的语言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问题。
避免使用口头禅或者简化的语言,以免造成误解。
同时,可以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子来表达问题,让老师和同学们更容易理解。
5.此外,小学生还可以运用一些引导性的提问方式。
有时候,我们可能无法直接问出问题,这时候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提示或者背景信息来引导老师和同学们思考。
比如,可以先提出一个相关的例子或者情景,然后问:“你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这样不仅能激发同学们的思考,也能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来。
6.最后,小学生在提问时要尊重他人和秩序。
虽然提问是一个展示自己思考能力的好机会,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其他同学和老师。
当老师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后,我们要表示感谢,并给予肯定。
同时,要尊重其他同学提问的权利,不要插队或者打断他人的发言。
7.总结起来,小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通过提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讲解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提问时,我们要先明确自己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时机,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运用引导性的提问方式,并尊重他人和秩序。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是一个需要老师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并分析其方法和意义。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具有导向性的。
老师在提问时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老师可以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相关的数学法则和规律。
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多元化的。
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包括具体的计算问题、解释性的问题、实际问题和对比问题等,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这种多元化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个性化的。
针对不同水平和兴趣的学生,老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问题。
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
而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让他们能够逐步建立自信,慢慢地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及时性的。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反馈,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及时性的提问和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探讨10篇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探讨10 篇第一篇一、课堂提问设计的原则1. 以学生兴趣为设计原则。
产生兴趣—获得感知—充分理解—有效运用,这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最原始的驱动,在兴趣的催使下,逐步走向感知和理解,从而完全掌握乃至可以活用;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如果教师能有效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因材施?问? ,让孩子在兴趣的驱使下关注课堂提问,那么课堂题目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司马光砸缸》中,教师可以问:你们觉得司马光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小学阶段的儿童正是是非观念逐渐明确的时期,因此对于?好孩子? ?、坏孩子?这个父母经常提及的词,充满了亲切和兴趣,势必引发大讨论,从而加深了课堂印象,提升了教学效果。
2. 以启发式为设计原则。
启发式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加深课堂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和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探索精神。
同时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建立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育。
比如在《鹅鹅鹅》中,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提问:谁见过大白鹅呀?大白鹅会游泳吗?那么大白鹅是怎么叫的呢?还可以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大白鹅的样子。
通过启发式提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主动想象鹅在睡眠引吭高歌的情境,这样整首诗的意境自然就会出现在他们的脑海,教学很目的轻易得到实现,效果也比古板的讲授要好得多。
3. 以层次适应性为设计原则。
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知识水平,提问应时适当拔高,以实现学生循序渐进的提升;问题的设置既要合理,又要带有一定的阶梯,由浅入深,进行阶梯引导,《学记》中有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只有对学生实行循序渐进的引导,才能使学生获得步步为营的进步。
二、课堂提问设计的思路1. 基础型提问。
基础提问是指一些比较简单的提问,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阅读和理解障碍,有时也是为了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一般包括字词记忆、解释、简单的造句等,基础提问通常与课后复习在一起,这类提问教师要适当控制比例,数量不宜过多,否则容易让学生觉得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影响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框架,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下面是一些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提问要具体而有针对性。
老师在设计提问的时候要具体地考虑问题的对象和问题的范围,避免提出模糊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针对某一道数学题目提问学生,或者在讲解某一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提出具体的例子和情境,向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
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提问要注重引导性和启发性。
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体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从中总结规律和解决方法。
当讲解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提出一些类比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进行类比思维和推理,从中发现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提问要注意多样性和灵活性。
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尽量多样化,让问题多角度,多维度地展开,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多元化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实际问题、抽象问题、逻辑问题、推理问题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改进是焕发数学课堂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数学课堂走向有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在课堂中可以起到唤醒思维,调动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思维的目的。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策略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策略的出发点(一)明确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的思维特点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小学生在于思维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通常情况下来说,他们的思维主要还是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方式,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其向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进行过渡。
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依赖于具体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辅助。
而小学数学知识则是具体思维方式和抽象思维方式的结合,小学生要想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依靠教师正确的引导。
而教师在课堂上采取适当的提问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就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不仅对于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更能够从小培养学生抽象的思维方式,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二)把握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的心理特点小学生从年龄方面来说,还处于童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是心理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儿童的活动由原来的游戏为主向以学习为主的方向进行转变,而他们的智力、心理在这个时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是学生的学习以及思想、思维模式形成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学生,他们已经渐渐形成了一种学习的自豪感,会因为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充满信心,得到鼓励,对于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也更愿意积极地回答,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既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也作为对于学生的一种奖励和激励。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策略的构建(一)设计多样化,提出具有科学依据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问题并非是可以随意设计的,而是要具有科学依据,能够发挥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首先,问题的设计可以从帮助学生区分类似知识点的方面出发。
解决小学生课堂提问恐惧问题的技巧
解决小学生课堂提问恐惧问题的技巧引言: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然而,很多小学生却面临着课堂提问恐惧的问题。
这种恐惧感往往会阻碍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和家长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来帮助小学生克服提问恐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一、了解提问恐惧的原因小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提问恐惧往往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害怕回答错误被同学嘲笑,害怕被教师批评,害怕自己的回答不被认同或理解。
因此,了解恐惧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来减轻小学生的提问恐惧。
首先,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和交流,减少他们面对全班同学的压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回答问题,避免过于急促的提问方式。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解决小学生的提问恐惧问题非常重要。
首先,小学生应该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其次,他们应该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此外,小学生还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写作、多参加讨论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减轻提问恐惧。
四、提供有效的技巧和策略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有效的技巧和策略来帮助小学生克服提问恐惧。
首先,他们可以教给小学生一些回答问题的技巧,如先理解问题、再思考回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等。
此外,他们还可以教给小学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可以做到”、“我有能力回答问题”等,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教师和家长还可以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家长在解决小学生的提问恐惧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可以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
课堂问题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对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全面了解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探讨预防和干预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策略。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教师在应对课堂问题行为中的角色扮演和方法运用,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研究结论的实用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视角,以理解和应对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为创造一个更加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贡献力量。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却成为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包括言语和肢体上的干扰,还涵盖了注意力不集中、消极参与等多种形式,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对其他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
提升教育质量:通过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和成因,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管理措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识别和解决课堂问题行为,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加积极和健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从而促进其个体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完善。
家校合作的深化:研究结果可以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建议,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正向行为发展。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本研究可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有助于完善相关教育政策和法规,推动教育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在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在这一时期培养起来的,教师应该善于提问,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相关技巧和运用,希望可以提供一定参考。
有效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所以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把握时机进行有效提问成为值得小学语文教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提问要把握适当的时机。
所谓适当的时机就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进行提问时要根据所提问题的内容和难易程度找准最佳时机进行发问,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在尚未达到学生想要理解知识而没有得到时不要开导,尚未到学生想要表达自己而又表达不清的时候不要启发,这里说的就是时机的选取。
抓住提问的时机是塑造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问的效果有直接影响,教师应该抓住机会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对于一些很难的问题,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深入思考和互相交流讨论的'时间,不然课堂就容易出现冷场的现象。
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同时也会获得问题的答案,这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
同时,教师要善于提问,提问的时机最好选择在学生想要表达而又表达不明和想要获取知识而尚未获得之时,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提高,从而更快接受新的知识,选择这样的时机往往比随意选择的提问时机要更为高效。
2.适度提问尊重学生差异。
小学生受智力水平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理解和接受能力并不相同,一个班级里面的学生也会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适度提问,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顾及到每一位同学。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困难、一般、简单”三个级别的问题,让班里学习好的同学回答困难的问题,中等的同学回答一般的问题,而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回答简单的问题,这样全班的同学的积极性都会被调动起来,课堂氛围也会比较活跃。
小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提问
一、课堂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安全教育课。
我们都知道,安全无小事,尤其在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安全意识更为重要。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请大家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二、课堂提问1.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同学们,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安全教育呢?(2)请举例说明安全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 校园安全(1)校园内有哪些潜在的安全隐患?(2)如果遇到同学摔倒,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3)校园内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如何逃生?3. 食品安全(1)为什么我们要注意食品安全?(2)购买食品时,我们应该关注哪些方面?(3)如果发现食品变质,我们应该如何处理?4. 交通安全(1)过马路时,我们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3)骑自行车时,我们应该如何确保自己的安全?5. 水上安全(1)为什么我们要注意水上安全?(2)在游泳时,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3)如果发现有人溺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施救?6. 火灾逃生(1)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报警?(2)在火灾逃生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3)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7. 自然灾害防范(1)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2)如何正确使用防震包?(3)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我们应该如何确保自己的安全?8. 网络安全(1)为什么我们要注意网络安全?(2)如何避免网络诈骗?(3)在上网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9. 防骗知识(1)遇到陌生人求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2)如何辨别虚假广告?(3)在遇到危险时,我们应该如何寻求帮助?10. 个人卫生(1)为什么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2)如何正确洗手?(3)如何预防传染病?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课堂提问,相信大家对安全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关于小学生面对课堂提问心理反应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面对课堂提问的心理反应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缘由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目前,国内外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已有很多,心理学家瑞格对36位教师进行一系列调查后提出“提问是试图引出言语反应的任何信号”,并指出许多教师对于课堂提问的理解上有些偏差(认为课堂提问是言语信号)。
刘显国对课堂教学艺术从基本原理,设计,优化及提问方法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认为课堂提问应遵循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原理:认为提高教育成效,需要优化课堂提问,并提出了针对性,可接受性,化难为易性等15条优化原则。
他强调鼓励学生自己提问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课堂提问设计的一些有益见解。
纵观课题组收集的相关资料,我们发现,目前几乎全部的教育工作者都认为课堂提问是一个很重要的,有价值的研究话题。
他们也一致认为,研究这一课题必须涉及心理学层面(如刘显国认为课堂提问的涉及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遵循心理学原则)但所有这些研究都从教师的层面来阐述如何利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优化课堂提问设计,很少直接关注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状况及学生的问题需要。
因此,课题组认为课堂提问和答问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间环节是“心理”反应。
课题组拟从调查,了解学生面对课堂提问的心理反应入手,分析不同年段,不同类型学生对特定问题的心理反应及成因。
本课题立足于学生发展层面,审视课堂提问的价值和效度,从而研究分析数学课堂提问该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灵,激发其追加学习状态。
这也是本课题的创新点之所在。
二、调查对象:归义五年级小学生、数学教师(王玉标谢堂飞李杰尚丰会)三、调查方法与时间1.访谈、2.问卷、3.调查时间:2009、3.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为了设计有价值的调查问题及访谈话题,以准确了解,捕捉孩子的心理反应,我与2009年三月通过翻阅教案,访谈,随唐听课,问卷调查等方式对10名数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教师课堂提问的类型及方式。
调查前我们以5W体系为指导,对可叹提问的类型进行了梳理分类,把可叹“问题”干阔为下面五大类。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意识作者:杨晶来源:《今日中国教研》2013年第04期【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教学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者,要把创新教育培养落到实处,就应该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抓起,从教师的教学创新抓起。
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关键取决于教师如何突破传统、敢于创新、建立全新的施教体系。
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墨守成规,能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具有与学生一起学习的态度,具有能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教学艺术,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问题意识宽松习惯问题情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
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搭建宽松、平等的平台,让学生敢于提问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气氛活跃,学生敢于提问,进入主动思维的状态,而不是严肃有余、气氛沉闷,学生只听不问,处于被动思维的状态。
除了教师方面的原因外,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甚至幼稚,怕同学取笑,更怕教师批评指责,不敢发言。
还有部分学生依赖心理较重,只想课堂上靠教师讲解、作业照套例题,学习只停留在表面,认为自己都懂了,懒得提问题。
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1.营造宽松、活跃的提问环境要尊重学生,对于有自卑感的学生,即使提出的问题幼稚可笑,或者不着边际,也要运用微笑、点头等方式给予鼓励,尽可能让他们优先发言。
还要教育引导取笑他们的同学给予理解和帮助,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
如何对待小学生课堂的提问
1、如何对待小学生课堂的提问小学生天真、幼稚、求知欲强、爱动脑筋,对任何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往往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有时侯问得老师无言以对。
这并非是一种坏现象,恰恰说明了学生把老师当作了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崇拜者。
所以,老师应该正确对待小学生的提问。
一、发扬民主,深化教育教育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
只有师生配合默契,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状况,彻底打破“一言堂”。
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允许学生提问。
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启发,以便较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比如老师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有个学生就很担心地问:“老师,狼扑向小羊,结果怎么样了呀?”这位老师采用了引导方法,让学生去想象,各抒己见。
有的学生说:“狼向小羊扑去,用力太猛,撞在大石头上死了。
”有的说:“狼刚要向小羊扑去,来了个猎人把它打死了。
”也有的说:“狼向小羊扑去,聪明的小羊一躲狼掉到山下摔死了。
”等等。
这些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合理、童心得到了满足,也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另一种情况是学生指出教师教学时的失误问题。
教师在教学上出现错误是不应该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有时难免出现点差错,这也不足为怪,应该正确对待,,虚心接受学生的挑剔和指正。
二、鼓励好问,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小学生好问,是积极主动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表现。
课堂上老师首先应该给以肯定和爱护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耐心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有利于发展思维和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往往有些老师在上课时不喜欢学生的好问,怕耽误时间,打乱教学计划。
还有些老师怕学生提些疑难问题,回答不好丢面子。
其实这都是老师的多虑。
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是积极开动脑筋的表现,有利于开发智力,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小学课堂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档
小学课堂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小学课堂存在问题(一)师生缺少互动,课堂气氛不活泼课堂上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只顾讲自己的,觉得把自己要教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就完事了,完全忽视学生的感受;有的教师认为要说什么,提什么问题,安排什么活动,都是预定好的,没有丝毫的弹性,而学生也只不过是老师表演的配合着;有些教师在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时,学生没有应有的反应,致使老师的提问遭到冷场,如此等等,致使课堂气氛沉闷。
(二)课堂纪律混乱,课堂效率不高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
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努力学习,不讲闲话。
然而,好说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加上他们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常常会身不由己地违反课堂纪律,诸如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甚至高声喧哗等等。
混乱的课堂纪律导致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老师用来维持课堂纪律,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三)教学处理不当,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好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得当。
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乎意料的答案,比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能及比如教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突发行为怎么吧,时回答怎么办,学环境发生变化怎么办等等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导致课堂管理没有说服力,从而出现一些问题。
(四)学生故意和老师作对,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1.教师的教学不够吸引人教师个人素养和教学水平对课堂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只有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并且学得愉快而有趣,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干扰课堂教学的频率。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完善教师自身素养,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基础。
2.教师对学生惩罚批评、表扬鼓励不合理如今的社会,虽然体罚比过去少了很多,但是也依然存在。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我们对他们要少惩罚批评多表扬鼓励,但是表扬和鼓励也要合理,不能一味地表扬。
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教学研究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直观体会,并且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避免教学方式的死板,教师应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备课以及主动授课。
(三)激发探索兴趣小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所以教师可将生活物品与小学数学密切关联,实施渗透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在数学课中引入数形结合,能增加课堂乐趣。
比如讲解行程的应用题时,指导学生画出相应的图示,并告知学生在上学与放学时可计算行程、步行的关系,以此加强学生对应用题规律性的认知。
为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形结合的过程,课堂中引出算式后可利用三步走策略,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利用图表示算式;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想法,让部分学生受到启发改进图形;最后展示交流、展示,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数和形的联系。
三、结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明显差别的教学模式。
其更注重调动小学生的学习趣味性,进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汲取当今新的教学模式及理念。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即是一种可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小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将数学公式、数学概念直观化、简单化以及形象化,使得小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疲劳感。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数学教学,使小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更容易保持高度注意力,进而增强学习效果。
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图片、音频等组成的数学情境,进行深度思考,并逐步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以此加强小学生自身的探索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方式,达到了优化教学效率的目标。
其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极大地发挥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运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问题方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不仅是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学习成绩的方式,还会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使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趣味性得到激发,使小学生作为数学教学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对待小学生课堂的提问————————————————————————————————作者:————————————————————————————————日期:21、如何对待小学生课堂的提问小学生天真、幼稚、求知欲强、爱动脑筋,对任何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往往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有时侯问得老师无言以对。
这并非是一种坏现象,恰恰说明了学生把老师当作了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崇拜者。
所以,老师应该正确对待小学生的提问。
一、发扬民主,深化教育教育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
只有师生配合默契,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状况,彻底打破“一言堂”。
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允许学生提问。
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启发,以便较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比如老师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有个学生就很担心地问:“老师,狼扑向小羊,结果怎么样了呀?”这位老师采用了引导方法,让学生去想象,各抒己见。
有的学生说:“狼向小羊扑去,用力太猛,撞在大石头上死了。
”有的说:“狼刚要向小羊扑去,来了个猎人把它打死了。
”也有的说:“狼向小羊扑去,聪明的小羊一躲狼掉到山下摔死了。
”等等。
这些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合理、童心得到了满足,也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另一种情况是学生指出教师教学时的失误问题。
教师在教学上出现错误是不应该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有时难免出现点差错,这也不足为怪,应该正确对待,,虚心接受学生的挑剔和指正。
二、鼓励好问,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小学生好问,是积极主动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表现。
课堂上老师首先应该给以肯定和爱护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耐心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有利于发展思维和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往往有些老师在上课时不喜欢学生的好问,怕耽误时间,打乱教学计划。
还有些老师怕学生提些疑难问题,回答不好丢面子。
其实这都是老师的多虑。
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是积极开动脑筋的表现,有利于开发智力,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如一位老师在教《跳水》一课时,有学生突然提出:“课文开头为什么要用‘风平浪静’一词呢?”把这位老师问得当时无言以对。
可这位老师并没有慌,而是采用因势利导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纷纷发言,积极阅读课文,结果课文内容读明白了,问题也解决了。
可见,课堂上正确对待和鼓励学生的提问是件好事。
绝不能怕耽误课堂教学时间,而忽略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
2、如何对待学生的提问现在的学生看的东西也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不时会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特别是当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生活中某些现象时,学生们的思维便会马上发散开来,凭着他们并不丰富的生活经验,讨论着、感叹着,甚至异想天开,发表一些奇谈怪论。
可是他们的一些高论有时会扰乱课堂秩序,所提出的问题也可能会使老师措手不及,甚至尴尬不已。
作为教师,这种情况我们可能都会碰到,我们有些老师,常常顾及面子敷衍学生,现在我发现面对学生的这些学生的奇谈怪论,异想天开,教师应该怎样做呢?一、顺势引导,认真分析,从中发现创新的火花,对那些哪怕是稚嫩的创新萌芽进行细心的呵护,决不可去扼杀它们。
否则,学生们就有可能就此沉默,从此墨守成规。
记得一次科学课上,学了降水后,就有学生问人工降雨是怎么一回事呢?虽然课本上有介绍,但是介绍的不够详细,需要更深入分析。
这个时候面对这些棘手的甚至可以说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作为教师首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和表扬,表扬他们善于动脑筋思考的学风。
其次可以把精彩的提问重新抛给所有学生,大家群策群力,共同研究解决。
以此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在精心呵护学生的异想天开时,也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探究、大胆提问,只有在肥沃优质的土壤上,创新的幼苗能进一步大面积萌发。
3、如何对待学生的提问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千多年前著名的文学家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但是,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仅仅满足于解决学生疑惑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把学生在学习中的提问当作一种教育资源,正确对待和进行全面开发。
一、不马上回答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自己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很多是源于他们一时的困惑,实际上,只要他们进行深入思考自己是可以解答的。
如果教师马上给予解答,就会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他们深入思考的习惯和思维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对待那些难度不是很大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解决。
如果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还可以鼓励其他学生一起解决,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时进行前因后果的探索。
学生提出的难度较大问题,教师可以予以解答。
解答之前,可以请学生谈谈他们产生这个问题的思维过程,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思维方式,这对于实施个别化教学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一名女生几乎每节课都要提问,在与她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她对一些具体问题往往有比较深入的认识,但不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为此,我设计了一种结构教学法,帮助这名女生逐步克服了思维方式上的不足。
解答之后,当学生觉得豁然开朗之时,教师应该把该问题进行适当变形,提出新的问题,要求学生解答。
例如,有名学生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企业技术创新为什么可以提高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笔者解答之后,给她提出了这样一组问题:“企业技术创新是否一定能够提高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企业生产商品价值总量提高了,该企业经济效益是否一定可以提高?”这一系列的追问,不仅让学生理清了相关概念的关系,而且让他们充分感受了探究的乐趣,培养了他们探究能力。
三、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相应教学对策,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师生是相互依存的。
学生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教学中问题的反映。
因此,笔者认为,当不断有学生就教师讲授过的内容提出问题时,教师不应该简单指责学生“上课不听讲”、“理解能力差”之类,而应该开始反思了:是不是我没有讲清楚这类问题?是不是我的教学策略不当?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归纳,笔者发现,学生的疑惑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二是相似和相近概念,三是有一定综合性的理论。
掌握这个情况后,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采取相应对策。
例如,“货币价值影响商品价格”是很抽象的知识点,也是教材的难点。
笔者在上课前准备了几面哈哈镜,上课时请同学们观看他们在哈哈镜里的形象。
在学生笑得前仰后合情景下,笔者讲授了这样的道理:货币、哈哈镜都是一种“中介”,哈哈镜镜面不同,人在镜中的形象产生了差异。
同样道理,货币的价值不同,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格就会有差异。
四、反思学生提问的深层原因,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一个新的知识点,教师讲授不清,教学策略不当会给学生理解造成困难。
但是,对有些问题,教师采取了正确的教学策略,把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学生理解也会出现困难。
例如,一次,三名学生非常困惑地问道:“‘货比三家’,比的应该是使用价值,为什么书上说比的还有价格?”这样的问题笔者经常遇到。
他们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社会生活体验。
很多学生几乎把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全部用在学习上,他们的生活用品全部由父母购买,完全没有购物的经验。
还有一部分学生,家庭非常富有,他们购物,只看自己需要,从来不问价钱。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要让这样的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显然,仅靠教师讲解是无法奏效的,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体验,去学习。
在过去的一个学年里,笔者在高一学生中开展了“感知生活,感恩社会”的活动,即:要求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去观察社会现象,积累感性认识;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提出解决之道,用所学内容回报社会。
一学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以达到让学生在感知生活中学习相关理论,在感恩社会中培养学习能力,提升思想觉悟,实现知信行的统一目的。
五、及时总结解决学生提问产生的积极影响,维持和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
学生提出问题后,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困惑,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的改进。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及时总结,让学生看到提问的积极影响,这样就可以不断维持和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持续在思考中学习。
总之,我们认为,教师应具有开发教育资源意识,把学生的提问当作一种教育资源来对待和开发,不仅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4、如何对待学生的提问新的课改理念的实施,给了学生们广阔的发展空间,课上学生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给教师把握课堂带来了不少麻烦:有的教师为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干脆视而不见,不给学生举手提问的机会,或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理不睬或搪塞过去;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一一回应,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难以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落实;更有个别教师,课堂调控能力不强,教师随着学生的问题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探讨的问题越来越与本节课的知识不相干。
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样的需求,教师要高度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课堂感受来进行。
但是,如果对课堂上有着不同智力水平、知识经验、认知风格和情感表达的学生所提的问题都一一回应,课将无法进行。
那么,如何处理好学生的提问与教学进度的关系呢?我的观点是:区别对待,恰当应对学生的课堂提问。
对学生的问题如何回应,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要判断学生问题的价值,依据价值性大小给与回应。
课堂上学生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学生提问的意图看,一类是为了自己更深入地了解知识而提问的问题(视为“良性问题”),一类是有捣乱嫌疑的问题(视为“不良问题”);从提出问题的内容看,可以分为与本节课教学目标相关和不相关两类;而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又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既有“是什么”的问题,又有“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等等。
我们姑且把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都归为“正问题”,把偏离或背离教学目标的问题归为“负问题”。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学生提出的“正问题”,不管是良性的还是不良的,是深层次的还是浅层次的,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教师都应给与积极回应。
对学生提出的“负问题”,教师一方面可以启发引导,将其转化成“正问题”进行处理,一方面可以采取“冷处理”的办法。
及时处理学生的课堂提问,会影响教学方案的实施,会影响一节课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却使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他们的问题得到解决,他们的情感得到满足,值得!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要处理好学生提问与教学进度的关系,还要注意恰当地选择处理方法,可以是直接告知,可以是师生的互动讨论或生生的小组讨论,可以是学生的自行探究,也可以课下解决……要依据问题的内容灵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