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第3章

合集下载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_2 3_6章习题_参考答案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_2 3_6章习题_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理论循环:将发动机的实际循环进行若干简化,使其既近似于所讨论的实际循环,而又简化了实际循环变化纷繁的物理、化学过程,从而提出一种便于作定量分析的假想循环。

2.示功图:记录相对于不同活塞位置或不同曲轴转角时气缸内工质压力的变化,有Vp -示功图或ϕ-p 示功图两种。

示功图是研究实际循环的依据,一般是由专门示功器在发动机运转条件下直接测出。

3.指示指标: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主要是衡量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好坏。

4.有效指标:有效指标是以发动机输出轴上所得到的功率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主要是考虑到发动机自身所消耗的机械能,用来综合评价发动机整机性能的。

5.指示热效率:是实际循环指示功和所消耗的燃料热量之比值。

6.有效热效率:是实际循环有效功和所消耗的燃料热量之比值。

7.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

8.比质量:发动机的净质量m 和它所发出的额定功率e P 之比。

9.发动机强化系数:发动机平均有效压力me p 和活塞平均速度m v 的乘积称为强化系数,是评价发动机强化程度的指标。

10.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有效功率和指示功率的比值。

是为了比较各种不同的发动机机械损失所占比例的大小,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

11.发动机热平衡:发动机的热平衡,就是给出燃料的总发热量转换为有效功和其他各项热损失的分配比例。

从这些热量分配中,可以了解到热损失的情况,以作为判断发动机零件的热负荷和设计冷却系统的依据,并为改善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指明了方向。

二、填空题1.示功2. 提高率3. 工质的影响 换气损失 传热损失 时间损失 燃烧损失 (涡流和节流损失、泄漏损失)4. 实际5. 发动机输出轴上所得到的6. 实际循环指示7. 实际循环有效8.9550/n T P tq e =9.平均有效压力me p 活塞平均速度m v10.下降11. 可靠润滑12. 有效功 其他各项热损失三、思考题1.什么是发动机的理论循环?什么是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答题要点发动机的理论循环是将发动机的实际循环进行若干简化,使其既近似于所讨论的实际 循环,而又简化了实际循环变化纷繁的物理、化学过程,从而提出一种便于作定量分析的假想循环。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动力的来源,它通过内燃机的方式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行驶。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一、进气阶段1.1 空气进入发动机通过进气道将空气引入气缸内,空气中含有氧气,是燃料燃烧的必要条件。

1.2 汽缸内气流进入气缸内的空气经过气门控制进出,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形成气缸内的气流。

1.3 汽缸内增压有些发动机会采用增压器来增加气缸内的进气密度,提高燃烧效率。

二、压缩阶段2.1 活塞压缩进气阀关闭后,活塞开始向上运动,将气缸内的空气压缩,使空气温度升高。

2.2 压缩比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气缸内压缩先后容积的比值,影响着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2.3 燃油喷射在压缩阶段,燃油通过喷油嘴喷入气缸内,与压缩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三、爆燃阶段3.1 点火发动机点火系统会在适当的时机点燃混合气,引起爆燃,释放燃烧能量。

3.2 燃烧过程燃烧过程是一个快速的化学反应过程,燃料与氧气在高温高压下瞬间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3.3 活塞推动燃烧释放的能量推动活塞向下运动,转动曲轴,带动汽车的运动。

四、排气阶段4.1 排气门开启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准备进入排气系统。

4.2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消声器等部件,将废气排出车辆,减少噪音和排放。

4.3 回收能量有些高级发动机会采用涡轮增压器来回收排气的能量,提高燃烧效率。

五、循环重复5.1 运转稳定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进气、压缩、爆燃、排气四个阶段不断重复,保持发动机运转稳定。

5.2 燃油控制现代汽车发动机会通过电脑控制燃油喷射和点火时机,以实现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平衡。

5.3 故障排查发动机故障时,需要通过诊断仪等工具进行故障排查,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维修。

总结: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各个部件协同工作才干正常运转。

第3章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

第3章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

修正,如果有爆振发生,最后还要经过爆振传感器确定的爆
振推迟角修正,假设最后这个工况最佳点火提前角为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第二步:确定累计记数基准点 由于点火在压缩上止点前发生,所以向电脑反映1缸压缩上 止点前XX°的信号出现的时刻必须要比点火提前角要早得多, 否则第三步的累计记数就来不及了。
况的传感器;处理信号、发出指令的微处理机;响应微机发出 指令的点火器、点火线圈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该点火系统主要有以下优点: (1)废除真空、离心点火提前装置,由发动机负荷信号和发 动机转速信号代替控制基本点火角。实际点火角的计算公式为: 实际点火角=初始点火角+基本点火角+修正点火角
角不能直接用作点火提前角。如果直接用这个提前角,与传
统的真空和离心机构确定的点火提前角就没什么分别了。

基本点火提前角从存储器中取出后,实际点火提前角的确
定,依据厂家不同,其控制方法也不相同。下面分别以日产
汽车ECCS系统和丰田汽车TCCS系统为例,讲述控制其实际 点火提前角的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不精确,考虑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
(如发动机水温)不全面。

(2)为了避免大负荷时的爆振,必然采用妥协方式降低点火 提前角。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3)仍脱离不开机械控制范围造成点火提前角脉谱图上山顶 较平缓图3-1所示为数字化后的机械式点火提前角脉谱图。 传统点火提前角的计算公式为: 传统点火提前角=辛烷值调整器确定的初始角+(离心机构和
第3章 点火系统的控制与检修

汽车发动机原理范文

汽车发动机原理范文

汽车发动机原理范文首先是进气冲程,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汽缸内的活塞腔体积变大,气缸与汽缸外部形成负压环境,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

然后是压缩冲程,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汽缸内的活塞腔体积变小,压缩空气使得空气的温度和压力都提高,使得燃油更容易燃烧。

接下来是工作冲程,当活塞达到顶点时,高压电火花在燃油喷嘴附近产生,在点燃火花后,燃料和空气混合物爆炸燃烧,产生的高温物质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然后,曲轴上的连杆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曲柄运动。

最后是排气冲程,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燃烧产物排出到排气管中,在活塞下行运动时,曲轴也将连杆和活塞带回到起始位置,准备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燃料拉载火箭原理来解释。

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喷嘴喷出,喷射出去的反向力就会推动火箭向前运动。

汽车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类似,都是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气缸和活塞的运动将这种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从而推动车辆行驶。

发动机的性能主要通过功率和扭矩来衡量。

功率是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的功率,通常用千瓦表示,扭矩是发动机产生的旋转力矩,衡量发动机的强度和动力性能。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发动机还需要通过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排气系统来提供冷却、润滑和排放功能。

冷却系统通过循环水冷却发动机以控制发动机温度;润滑系统通过润滑油保持发动机内部各部件间的润滑,并减少磨损;排气系统则通过排气管将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总的来说,汽车发动机是实现汽车动力传动的核心部件,是汽车的动力源。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通过曲柄连接活塞的线性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最终提供动力驱动汽车行驶。

摩托车发动机原理 第三章 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摩托车发动机原理 第三章 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描述(二)
一、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二冲程发动机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过程是用两 个活塞行程来完成的,其换气过程的工作顺序是:在膨胀行程 的末期,活塞下行,首先打开排气口,开始排气,而后扫气口 开启,具有一定压力的新鲜充量由扫气口流入气缸,并强迫废 气由排气口流出,进行充量更换,然后,活塞到达下止点后又 上行,依次将扫气口和排气口关闭,换气过程结束。新鲜充量 由扫气泵提供,扫气泵的作用是对新鲜充量进行压缩,使其压 力提高后,再进入气缸。
2.过后排气[对应时面图MDGM]
从扫气口关(SC点)到排气口关(EC点)称作过后排气。,它是 靠活塞上行强制把充量排出。这时由于气缸进气已结束,气 缸中大量的新气也随废气一起被排出,使燃料流失,油耗率 增加,同时使HC排放增加,使二冲程发动机的排放指标HC远
远高于四冲程发动机。因此,这一段愈少愈好。
增加曲轴箱的压缩比受结 构的限制不可能太大,一般 εk=1.25~1.4之间。
3.转阀进气方式对β的影响
图3—1 6是在日本山叶G—1型摩托车发动机上,利用拖动法测得的不
同进气相位角,不同转速下,转阀进气的给气比β的变化曲线。
4.簧片阀进气方式
图3-17是簧片阀进气的发动机剖面图及簧片阀另件图。这 种进气方式由于开启角大,关闭角小,可防止低速进气反喷, 低速给气比较活塞阀进气方式高。高速区,由于簧片阀的流 通阻力损失大,其β比前两种进气方式低,另外。曲轴箱上的
在下止点后活塞上行,扫气期间 气缸压力增加,从而产生气缸向曲轴 箱倒流,pk增加,故 β下降。
曲线(b)表示对该转速下,气口尺 寸适中。在IC点pk高,SC点pk低β最大。
曲线(c)表示气口尺寸过小。在IC 因尺寸过小阻力大,pk上升慢,直到IC 时pk还很低。在扫气期间,其压力下降 也慢,直到扫气口关闭(SC)时,压力pk 还很高,故给气比β也较小。

第三章1发动机控制系统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第三章1发动机控制系统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无减震室时
时间
•翼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翼板部分
工作电路
E1 FC E2
VB VC VS THA
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控制汽油泵工作的开关原理
滑臂 Vc
电位计 油泵开关
Vs 电阻
测量叶片
电阻 Vc Vs
E1 Fc E2 VB VC VS THA
发动机静止时
进气量 多 少
测量叶片转动 大 小
发动机工作时
a、V1-E间——输入电压12V; b、V2-E间——输出电压0—5V。 c、对LH-AFS检测,可用压缩空气向 管中吹气测量:不吹气时V2、E间的基准 电压为0.8-1V;吹气时的随动电压变为 2V,吹气口距离的变化,电压也应随动变 化。
11-电源;12-负信号线;13-正信号线
热丝式空气流量计的测量
工作时,电子控制器根据各传感器输入的发动机信息,经过处理,从 存储器中选择最佳点火提前角,根据 G1、G2、Ne信号,判断发动机曲轴到 达规定位置时,发出控制信号至点火器,当为低电位时,大功率三极管截 止,初级绕组电路切断,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电。
控制点火提前角,称为ESA系统
2、判缸与控制过程
传感线圈G1、 G2为什么相隔180度安装?
(二)压阻效应歧管压力传感器结构
全称: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英文简称: MAP。作用 是检测歧管压力来反映负荷状况,从而间接反映进气量。
采用压阻效应压力传感器的车型:
三 、工作原理
MAP传感器 VC PIM
IC E2
E1
ECU 5v
稳压电源
A/D 单片机
四 、检测
如右图所示为日本丰 田皇冠3.0轿车进气管绝对 压力传感器电路。ECU通 过VCC端子给传感器提供 标准5V电压,传感器信号 经端子PIM输送给ECU, E2为塔铁端子。

机械原理 第3章 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 第3章 凸轮机构

2


26
§3.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一、凸轮轮廓曲线设计是根据凸轮参数如 基圆半径、推程和推程运动角、回程及回程 运动角、远、近休止角、偏距等参数,用反 转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
27
二、1-对心反转图解法设计凸轮廓线,见下图:
28
29
2-偏心反转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主要介绍已知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设计凸轮轮廓。 一、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分别介绍以下两种类型。 1、偏置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已知从动件位移线图如图3-8 (b)所示,基圆半径 r0,凸轮行程h,推程运动角Φ=1800,休止角 Φs=300,回程角Φ'=900,按图示画出凸轮轮廓线。 作图步骤按反转法如下: 1)将Φ、Φ'各平为4等份,如图(b)中1-1';...8-8'。 并以偏距e和r0画圆,如图(a)所示。基圆与导 路的交点B0(C0)即为从动件的起始点。 2)以OC0为起点,在基圆上平分Φ=180和Φ'=90 分别得C1、C2、C3、和C6、C7、C8各点,并过 C0、C1 . . . 各点向偏距圆作切线,这些切线就是 反转法导路在此点的位置。 3)在各对应的切线上,取C1B1=11' ;C2B2=22' ....得从动件尖顶位置B1、B2、B3... 4)将B0、B1、B2…连接成光滑的曲线就是凸轮 轮廓线(注意:B4、B5是圆弧,B9、B0之间是基 圆) 最后画出图纸进行加工。 30 当e=0时,各切线变成通过O点的射线。
10
一、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的描述与术语
从动杆位移线图的作图方法及基本名词术语
首先应确认,从动件的运 动规律是由主动件凸轮的轮 廓形状决定的。在图 3-5 中, 回转中心 O 到半径最小点 A 的 K' 圆叫基圆。图 3-5 中凸轮的轮 ϕk 廓规律是,弧 AB 间的半径逐 渐变大,对应的圆心角为 ϕ; 弧 BC 间半径保持不变,对应 K ϕk 的圆心角为 ϕ s ;弧 CD 间半径 逐步变小到基圆半径,对应 的圆心角为 ϕ ' ;弧 DA 间半径 保持基圆半径不变,对应的 圆心角为ϕs'。现凸轮以ω速度 顺时针转动,以 φ=ωt 为横坐 标,从动杆的移动 S为纵坐标, 则从动杆的移动曲线展开图 图3-12: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位移线图 如(b)所示。其中: h--升程;ϕ--推程运动角;ϕs--远休止角; ϕ‘--回程运动角;ϕ's--近休止角。这 些角度总和为360˚。从图中可知,当凸轮从A点转过ϕk角到K点时,从动杆升高 到K’点;当凸轮从A点转过ϕ角度,从动杆升高了h到B点。其他各点作图方法 11 一样,然后将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就是从杆的位移线图(b).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简答题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简答题答案

第一章1.内燃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指标为什么要分为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两大类?表示动力性能的指标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表示经济性能的指标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对活塞所做的功为基础的,它不考虑动力输出过程中机械摩擦和附件消耗等外来因的影响,可以直接反映由燃烧到热工转换的工作循环进行的好坏:有效指标是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为基础,代表了发动机整机的性能。

表示动力性能的指标:平均指示压力p mi是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指示功平均指示功率P i发动机单位时间所做的指示功,P i=p mi V s in30τ平均有效压力p me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有效功率P e发动机指示功率减去机械损失功率对外输出的功率,P e=P i−P m有效扭矩发动机工作时,由功率输出轴输出的扭矩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C m:提高发动机转速,即增加单位时间内做工的次数,从而使发动机体积小、重量轻和功率增加。

转速增加活塞平均速度也增加,他们之间的关系:C m=Sn30表示经济性能的指标:指示热效率ηi是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之比。

指示燃油消耗率b i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与指示热效率之间的关系:b i=3.6×106ηi×Hμ有效热效率ηe发动机有效功与所消耗燃料热量的比值有效燃油消耗率b e与P e的关系:b e=BP e ×106,与ηe的关系ηe=3.6×106b e×Hμ2.怎样求取发动机的指示功率、有效功率、平均指示压力和平均有效压力?指示功率P i=p mi V s in30τb i=BP i×106 P i=P e+P m有效功率P e=P i−P m P e=T tq n9550P e=p me V s in30τb e=BP e×106平均指示压力p mi=W iV s P i=p mi V s in30τ平均有效压力p me=30P eτV s in p me=0.1047T tqτiV s×30×10−33.机械效率的定义是什么?机械效率是有效功率和指示功率的比值,ηm=P eP i =p mep mi=1−P mP i=1−p mmp mi4.压缩比的定义是什么?压缩比等于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发动机原理(第3章第3节双轴)

发动机原理(第3章第3节双轴)

一、工作特点(防喘机理) 工作特点(防喘机理)
1. 压气机工作特点
例如: 例如
当物理转速不变, 当物理转速不变 进气总温增加时
前面级:V 前面级 1a ↓, +i, ∆wu ↑ , 后面级:V 后面级 1a ↑, -i, ∆wu ↓ ,
前“重”后“轻” 高、低压压气机功的比值
WkL/WkH变大
物理转速下降同样有这种现象
• 当采用涡轮前温度保持不变的调节规律时: 当采用涡轮前温度保持不变的调节规律时:
涡轮功基本保持不变,低压转子转速下降, 涡轮功基本保持不变,低压转子转速下降,高压转子转 速上升。 速上升。
高度特性
转速特性
低压压气机
高压压气机
二、双轴涡喷发动机的共同工作
共同工作条件
流量连续 功率平衡 转速相等 压力平衡
* ekH − 1 1
共同工作方程 共同工作线
η kH
* *
π kH
*
q ( λ1.1 ) = C H q ( λ1 ) = C L
ek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
*
1
η kL
π kLπ kH
* *
三、双轴涡喷发动机调节规律及特性
第三节 双轴涡喷发动机
转速降低或飞行Ma数增加 1*增加, 数增加T 增加 增加, 转速降低或飞行 数增加 引起发动机工作点沿工作线左下移 引起发动机工作点沿工作线左下移 喘振裕度减小。 动, 喘振裕度减小。 特别是高设计增压比(大于 大于12), 特别是高设计增压比 大于 , 稍偏离设计状态时稳定工作裕度过 小。 将高设计增压比的压气机分成两个 或三个, 分别由各自的涡轮带动, 或三个, 分别由各自的涡轮带动, 构成双转子或三转子发动机 。 目的— 目的 防喘

航空发动机PPT课件

航空发动机PPT课件
航空航天概论
第3章 飞行器动力系统
2020/2/19
1
3.1 发动机的分类及特点
冲压 喷气发 燃动气机
涡轮喷气发动机 涡轮风扇发动机 涡轮螺桨发动机
活塞式
涡轮发
涡轮桨扇发动机
发动机
航发空动航机天 动机
涡轮轴发动机 垂直起落发动机
火箭
航空航天
冲压发 动机
组合
涡轮
发动机
火箭 发动机
化学 液体火箭发动机 火箭发 固体火箭发动机 动机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
功率重量比——
发动机提供的功率和发动机重量之比(kW/kg)
燃料消耗率(耗油率)——
衡量发动机经济性的指标,产生1kW功率在每小时 所消耗的燃料的质量(kg/kW h)
2020/2/19
活塞式航空发动8 机
航空航天概论
第3章 飞行器动力系统
3.3 空气喷气发动机
气 球
平衡状态 反作用力 作用力
自动旋转喷灌器 喷嘴喷出高压水流的反作用力
燃烧剂 ——
液氢H2 航空煤油 肼及其衍生物N2H4 (CH3)2N2H2 混胺
2020/2/19
航空航天概论
第3章 飞行器动力系统
火箭发5动0 机
3、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优点 —— 比冲高,推力范围大,能反复起动 推力大小较易控制,工作时间长 固体推进剂性能稳定,可长期贮存
缺点 —— 推进剂不宜长期贮存,作战使用性能差
星形发动机
直立式发动机
V形发动机
2020/2/19
活塞式航空发动6 机
航空航天概论
第3章 飞行器动力系统
活塞8发动机 双排14缸星形气冷发动机
2020/2/19

第3章水轮发电机励磁系统

第3章水轮发电机励磁系统

第3章 水轮发电机励磁系统3.1 水轮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与其空载电动势E q 的大小有关,而E q 为励磁电流I E 的函数,改变励磁电流就可以直接影响同步发电机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性能。

因此,励磁控制是对同步发电机运行进行实时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

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发电机励磁电流的变化主要影响发电机的机端电压和并联运行机组间无功功率的分配。

当电力系统故障时,要求迅速改变励磁电流,以维持电网的电压水平及稳定性。

可见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在保证电能质量、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由测量单元、励磁调节器和励磁功率单元组成,如图3.1。

励磁功率单元向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提供直流励磁电流,励磁调节器根据输入信号和给定的调节控制规律控制励磁功率单元的输出,从而达到调节励磁电流的目的。

整个励磁控制系统是由测量单元、励磁调节器、励磁功率单元和发电机构成的一个反馈控制系统。

图3-1 励磁控制系统框图图3.1 励磁控制系统框图 3.1.1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任务在发电机正常运行或事故运行中,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优良的励磁控制系统不仅可以保证发电机安全运行,提供合格电能,而且还能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条件。

1. 调节电压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负荷是随机波动的。

随着负荷的波动,需要对励磁电流进行调节,以维持机端或系统中某点电压在给定水平,所以励磁系统担负着维持电压水平的任务。

为便于分析,下面用最简单的单机运行系统来进行分析,如图3.2所示。

图3.2(a )是同步发电机运行原理图,图中GEW 是励磁绕组,G U 为机端电压,G I 为发电机定子电流,E I 为励磁电流,E U 为励磁电压。

正常情况下,励磁电流流过GEW 并建立磁场,从而使发电机定子产生空载感应电动势q E ,改变E I 的大小,q E 的值就相应改变。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3章 练习题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3章 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燃料与燃烧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凝点:指柴油失去流动性开始凝结的温度。

2)馏程:表示柴油的蒸发性,一般用燃油馏出某一百分比的温度范围来表示。

3)过量空气系数:实际提供的空气量往往并不等于理论空气量。

燃烧1kg 燃料实际提供的空气量L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L0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4)燃料热值:1kg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热值。

5)高热值:水凝结以后计入水的汽化潜热的热值,称为高热值。

6)混合气热值:1kg可燃混合气燃烧所所产生的热量。

7)理论混合气热值:当过量空气系数=1时,燃料与空气所形成的可燃混合气燃烧所产生的热值称为理论混合气热值。

二、填空题
1)凝点、xx;
2)沸点;
3)xxxx、研究xx;
4)起动性、平均蒸发性;
5)混合气形成、着火与燃烧方式、负荷调节方式;
6)液化石油气(LPG)、压缩天然气(CNG);
7)链引发、链传播、链xx;
8)低温多级、高温单级;
三、判断题:
1)(×)2)(√)3)(√)4)(√)5)(×)6)(√)。

内燃机原理习题与答案

内燃机原理习题与答案

发动机原理 习题第一章 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1]说明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功率的原因。

答:由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公式:知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2] 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不宜过高?答:汽油机压缩比的增加受到结构强度、机械效率和燃烧条件的限制。

1ε增高将Pz 使急剧上升,对承载零件的强度要求更高,增加发动机的质量,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2ε增高导致运动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及运动件惯性力的增大,从而导致机械效率下降 3ε增高导致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温度升高,易使汽油机产生不正常燃烧即爆震[3]做出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理想循环和实际循环p-V 图,并标明各项损失。

(见书第9页 图1-2)[4]何为指示指标?何为有效指标?答:指示指标: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价工作循环的质量。

有效指标:以曲轴上得到的净功率为基础,评价整机性能。

[5] 发动机机械损失有哪几部分组成?答: 发动机机械损由摩擦损失、驱动附件损失、泵气损失组成。

[6] 写出机械效率的定义式,并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转速ηm 与n 似呈二次方关系,随n 增大而迅速下降2、负荷 负荷↓时,发动机燃烧剧烈程度↓,平均指示压力↓;而由于转速不变,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基本保持不变。

则由 ,机械效率下降 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 ,机械效率=03、润滑油品质和冷却水温度 冷却水、润滑油温度通过润滑油粘度间接影响润滑效果。

[7] 试述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

机械损失的测试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内燃机的试验来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和示功图法。

(1)倒拖法步骤:1.让内燃机在给定工况下稳定运转,是冷却水和机油温度达到给定值;2.切断燃油供应或停止点火,同时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以原给定速度倒拖内燃机空转,并尽可能使冷却水、机油温度保持不变。

此方法规定优先采用,且不能用于增压发动机。

(2)灭缸法)1()1(1111-+--⋅-=-ρλλρλεηk k k t ↓↓-=i m m p p 1ηi mi m i e i e m p p N N p p N N -=-===11η此方法仅适用于多缸内燃机(非增压柴油机)步骤:1.将内燃机调整到给定工矿稳定运转,测出其有效功率Pe。

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第3章 换气系统与换气过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第3章 换气系统与换气过程

(3)上置凸轮轴配气机构
根据顶置气门凸轮轴的个数分为:单顶
置凸轮轴(SOHC)和双顶置凸轮轴 (DOHC)
1-进气门
2-排气门
3-凸轮轴4-摇臂来自3. 按曲轴和配气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分
(1)齿轮传动 凸轮轴下置、中置的 配气机构大多采用
1-曲轴正时齿轮 2-凸轮轴正时齿轮 3-凸轮轴 4-挺柱 5-推杆 6-摇臂座 7-摇臂轴 8-摇臂 9-气门
1-气门锁夹 2-气门弹簧座 3-气门弹簧 4-气门油封 5-气 门弹簧垫圈 6-气门导管 7-气门 8-气门座 9-气缸盖
(1)气门 由头部、杆身和带密封锥面的气门 盘组成。
气门盘顶面的形状:凸顶、平顶和凹顶
气门弹簧座的固定方式 :锁夹式和锁销式
1-气门杆
a)锁夹固定 b)锁销固定 2-气门弹簧 3-弹簧座 4-锁夹
干式纸滤芯空气滤清器 a)滤清器总成 b)纸滤芯 1-滤芯 2-滤清器外壳 3-滤清器盖 4-金属网 5-打褶滤纸 6-滤芯上盖 7-滤芯下盖
(2)带恒温进气装置的空气滤清器
3. 空气滤清器的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分: 惯性式和过滤式 (2)按滤芯材料分: 纸滤芯、铁丝网 滤芯等
组成:
1.进气总管 2.进气支管
V形发动机排气管布置 a)单排气系统 b)双排气系统 1-发动机 2-排气支管 3-叉形管 4-催化转化器 排气总管6-消声器 7-排气尾管 8-连通管
5-
3.1.4 消声器
作用:减小排气噪声和消除废气中的火焰 或火星,使废气安全地排入大气。 基本原理:通过多次地变动排气气流方向 或重复地使气流通过收缩又扩大的断面, 或将气流分割为许多小的支流并沿着不平 滑的平面流动等方法,以消耗废气中的能 量,衰减排气气流的压力波,降低噪声。

最新版发动机电控技术精品电子课件教案 第三章 燃油喷射电控系统元件结构原理与检测技术

最新版发动机电控技术精品电子课件教案 第三章 燃油喷射电控系统元件结构原理与检测技术
泵触点相连接。端子代号标示在插座护套的相应位置上。 4)进气温度传感器:
(2)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 图3-5与图3-6所示,当吸入的空气流过传感 器主进气道时,传感器叶片就会受到气流压力产生的推力力矩和复位弹簧的弹力 力矩的双重作用。
(1)当进气量越大时,气流对叶片的推力力矩也增大。因此推力力矩克服弹簧弹力力 矩后使叶片偏转的角度α也越大。 (2)由于电位计的“滑臂”与叶片均固定在同一转轴
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结构见图3-2。
1)电位“计”及其调整部件:
电位计结构:
(1)当叶片带动转轴转动时, “滑臂”便在镀膜电阻上转动。平 衡重起到平衡的作用,使“滑臂” 摆动平稳。 (2) 电位计内部设有调整齿扇 和螺旋弹簧,改变齿扇的定位位 臵, 即可调整复位弹簧之预紧力和 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图3-2
空气流量计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它
一般安装在空气滤清器之后,节气门总成之前 的进气道上。
图3-1
空气流量计在车上的安装位置
1. 叶片式(或翼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AFS
它是一种利用力矩平衡原理和电位器原理的机电结合式的传感器,具有可靠 性高、结构简单和价格便宜的优点。丰田佳美、皇冠 2.8的 5M-E 发动机、子弹头 以及马自达等轿车都采用过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1)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结构 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主要由检测部件、电位计、调整部件、进气温度传感 器和接线插座等组成。电位计由带平衡重的滑臂和印刷电路板上的镀膜电阻组成, 安装在空气流量传感器壳体的上部。滑臂固定在转轴上,并随转轴一起转动。
弹簧: 以平衡气流对叶片的推力。
当弹力与推力平衡时,叶片便处 于平衡位臵。 (4) 在主空气道下方设有旁通空 气道,在旁通空气道上设有 CO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的动力源。

它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共同协作来实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发动机的主体部分,用来容纳活塞和气缸套。

1.2 活塞:位于气缸内,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实现往复运动。

1.3 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驱动汽车前进。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过程:气缸内活塞下行,气门打开,进入混合气体。

2.2 压缩过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体被压缩。

2.3 燃烧过程: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三、发动机的冷却系统3.1 散热器:通过水冷或风冷方式,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3.2 水泵:循环冷却液,保持发动机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3.3 散热风扇:在低速行驶时,辅助散热器散发热量。

四、发动机的润滑系统4.1 机油泵:将机油从油底壳抽送到各个润滑点。

4.2 机油滤清器: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保持机油清洁。

4.3 油底壳:储存机油,保持发动机内部润滑。

五、发动机的点火系统5.1 点火线圈:将12伏电压转换为数千伏高压电流,点燃混合气体。

5.2 火花塞:通过高压电流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5.3 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点火时机,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总结: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由多个部件组成,各部件协作完成进气、压缩、燃烧、排气等过程。

同时,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深入了解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养和维护汽车,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原理与维修》习题及答案第3章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原理与维修》习题及答案第3章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喷油脉冲宽度:喷油脉宽:亳秒
37、拔下燃油压力调节器上的真空管,怠速时的燃油压力应和—时的燃油压力基本相 等。重新接上真空管,燃油压力略有_kPa的下降。
节气门全开;50
38、喷油器是一种精密器件,要求其_大、—强、_好。 动态流量范用大:抗堵塞与抗污染能力强;雾化性能好
39、低电阻型喷油器的阻值为—Q,髙电阻型喷油器的阻值为—Q。
喷油量:冷起动困难
30、内置式电动燃油泵安装在_内部,浸泡在_里,可防止产生_和_「 汕箱:燃油;气阻:泄漏
31、电动燃油泵装有_,以防止发动机停止运转时供油压力突然下降而引起燃油倒流, 保证系统中仍有—,并能避免髙温时—现象的发生。
止回阀:残余压力:气阻
32、在接通点火开关时,电动燃油泵往往会_,建立_,以便发动机能顺利起动。 运行一段时间:系统油压
2〜5Q:12~17Q
40、从理论上说,在蓄电池电压、_、喷油器的几何尺寸等因素确左后,喷油戢的大 小则由喷油器电磁线圈的—即—来决定。
燃油系统压力和进气歧管压力之间的压差;通电时间;喷汕脉冲宽度
41、在实际控制电路中,喷油器实际喷油量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_,而是取决于. 喷油脉冲宽度:喷汕器针阀实际开启的时间
低。()

57、活塞到达进气行程上止点时,喷油器开始喷射燃油。()

58、进气量信号是控制单元计算喷油时间和点火时间的主要依据。()

59、热丝表而的沉积物对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有很大的影响。()

60、与热丝式相比,由于存在辐射热传导作用,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响应特性稍差。 ( )

61、与热丝式类似,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也要在控制电路中设汁自洁电路。()

清华大学发动机原理思考题答案第一至四及十章十一章仅供参考

清华大学发动机原理思考题答案第一至四及十章十一章仅供参考

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第一章1、教材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自然吸气与增压四冲程发动机示功图,请问:1)各自的动力过程功、泵气过程功指的是图中哪块面积?功的正负如何?2)各自的理论泵气功、实际泵气功和泵气损失功指的是图中哪块面积?功的正负如何?3)各自的净指示功和总指示功又是由图中哪些面积组成?功的正负如何?4)比较自然吸气与增压发动机示功图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答:1 )自然吸气:动力过程功W叫(正),泵气过程功也她(负)。

增压:动力过程功W(正),泵气过程功W(正)。

2)自然吸气:理论泵气功0,实际泵气功W3 W(负),泵气损失功池W(负)。

增压:理论泵气功矩形(阴影部分 +她)(正),实际泵气功她(正)和泵气损失功阴影部分(负)。

3)自然吸气:净指示功W _W2(正),总指示功W敢(正)。

增压:净指示功W矩形面积(正),总指示功W W(正)4)增压发动机与普通发动机在动力循环上的主要差别在于泵气过程功,增压发动机由于有进气增压,其理论泵气功为正,虽然有泵气损失,但泵气过程功仍为正,而自然吸气的泵气过程功是负的,这就是两者在动力循环上的主要区别。

2、教材图1-4曲轴箱扫气二冲程发动机的示功图两块面积各表示什么含义?说明曲轴箱换气功的形成过程及其正负值判断。

答:二冲程发动机没有单独的进排气冲程,所以(a)图中的面积相当于动力过程功(正),而(b)图中的面积是曲轴箱换气过程的功(负)。

曲轴箱换气功是由于活塞背面曲轴箱中的压力p也是变化的,根据循环的方向判断此功为负功。

3、为什么有指示指标与有效指标的分别?两种指标各在什么场合使用答:只有与作功有关的指标,才有有效”与指示”之分。

以工质对活塞作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指示指标,基于示功图算出,直接反映燃烧和热力循环组织的好坏,用于理论分析和科研;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有效指标,由试验测出,直接反映产品最终性能,用于产品开发、生产和使用当中。

第三章 硅整流发电机

第三章  硅整流发电机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硅整流发电机的结构与型号
有些发电机将同一极性的整流元件直接制作在一块散热板上, 有些发电机将同一极性的整流元件直接制作在一块散热板上,制成如 所示的整体式整流器。 图3-5所示的整体式整流器。这种形式的整流器只要有一只二极管损 所示的整体式整流器 坏,整个整流器即报废,但整体式整流器更换维修方便,因而应用也 整个整流器即报废,但整体式整流器更换维修方便, 较广泛。 较广泛。 4.前、后端盖 前 前、后端盖上均有轴承座孔,用于安装转子轴承以支撑转子。两端 后端盖上均有轴承座孔,用于安装转子轴承以支撑转子。 盖分别有挂脚,利用挂脚和调整臂将发电机安装固定在发动机上, 盖分别有挂脚,利用挂脚和调整臂将发电机安装固定在发动机上,改 变调整臂的固定位置可以调整传动皮带的松紧程度。 变调整臂的固定位置可以调整传动皮带的松紧程度。 前后端盖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是非导磁材料, 前后端盖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是非导磁材料,它既可以防止 漏磁,又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有利于散热。 漏磁,又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有利于散热。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硅整流发电机的结构与型号
5.电刷及电刷架 电刷及电刷架 电刷架安装在后端盖上。两电刷分别装在电刷架的两个方形孔内。 电刷架安装在后端盖上。两电刷分别装在电刷架的两个方形孔内。 电刷用石墨粉压制而成,带有一条多股铜质引线。 电刷用石墨粉压制而成,带有一条多股铜质引线。电刷外端装有弹 簧,依靠弹簧使电刷与滑环紧密接触。电刷架结构有两种形式,一 依靠弹簧使电刷与滑环紧密接触。电刷架结构有两种形式, 种是拆装电刷在外部进行, 种是拆装电刷在外部进行,另一种是拆装电刷必须在发电机内部进 行。 两电刷的引线分别接后端盖上的两个接线柱, 两电刷的引线分别接后端盖上的两个接线柱,按接线柱形式的不 同,发电机被分成内搭铁和外搭铁两种形式。其中,内搭铁式发电 发电机被分成内搭铁和外搭铁两种形式。其中, 机的一个接线柱与后端盖绝缘,称为“磁场”接线柱,标记“磁场” 机的一个接线柱与后端盖绝缘,称为“磁场”接线柱,标记“磁场” 搭铁),称为“搭铁” 或“F",另一接线柱与后端盖直接接触 搭铁 ,称为“搭铁” ,另一接线柱与后端盖直接接触(搭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pt 22 p0
)
k 1 k
]
2 2 C92II C0 (C92I C0 ) B( ) =const 2 2
最佳风扇压比

随外涵风扇增压比增加,存在有使耗油 率达最低的最佳风扇压比:
F =1时,内涵完全不向外涵传递能量,内 涵排气速度高,余速损失大,推进效率低

随F增加,内涵向外涵传递能量增加,内 涵喷管流速降低,外涵喷管流速增加 当F很高时,以致循环功几乎全部用于外 涵气流加速,外涵排气速度高,余速损失 大,推进效率再次降低 不考虑能量传递过程中损失时:
Sfc=3600q1/HfFs


追求高单位推力(高推重比)

尽可能提高Tt4

获得高单位推力和低耗油率

提高Tt4的同时,相应提高压缩部 件总增压比
涡轮前温度随年代变化及对推重比的影响
13
分开排气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提高涡轮前温度Tt4有利于:
设计更高的总增压比,有利于热效
率提高,改善经济性; 允许将更多的能量传给更多的外涵 气流,加大设计涵道比,增加发动 机总推力
飞行速度一定时单 位推力与有效功成 正比 耗油率与加热量成 正比, 与 单位推力 成反比
高单位推力、低耗油率
Fs 2CpT0 (e 1)( 2 1) C0 C0 e e 2 2CpT0 (e 1)( 1) C0 C0 e
3600CpT0 sfc b H f Tt 4 T0 e
功平衡关系:WaI lTII WaII lCII lTII BlCII BCpTt 2 ( F
k 1 k
1) / F
k 1 k Tt 22 Tt 2 1 ( F 1) / F pt 22 pt 2 g F
C9 II e 2CpTt 22 [1 ( 由循环有效功一定:
14
四、 风扇增压比f 对单位性能的影响 (最佳能量分配)

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

问题的提出:
2 C0 C92I C pT0 lCI q1 lT C pT9 I 2 2 2 C92I C0 q1 C p (T9 I T0 ) (lT lCI ) ( ) 2 2 2 C92I C0 Le q1 q2 lTII ( ) 2 2
涡喷发动机单位推力、耗油率 与热力循环参数关系
Fs C9 C0 循环有效功: C92 C02 Le 2 Fs 2 Le C02 C0 耗油率: 3600 f 3600q1 sfc Fs H f Fs q1 Cp (Tt 4 Tt 3 ) / b
5
当气流在尾喷管出口达到完全膨胀时:
三、 涡轮前总温Tt4 对单位性能的影响

对于涡喷发动机 和小涵道比涡扇 发动机,随Tt4
单位推力增加 耗油率先降后升

11
Tt4 对单位性能的影响分析

2 Fs 2 Le C0 C0
提高设计Tt4

加热量增加,热效率增加,循环 功增加,排气速度增加,单位推 力增加 加热量增加和单位推力随Tt4提高 成正比增加,两者组合结果导致 耗油率加大

q1 Fs c.opt

高单位推力有利于减小 发动机径向尺寸,提高 发动机的推重比
c
c 对耗油率的影响




耗油率取决于循环加热量和单位 推力 当c 从较小值开始增加时,单位 推力增加、加热量下降使油气比 下降,使耗油率迅速下降; 在最佳增压比附近,单位推力变 化平缓,油气比下降使耗油率继 续下降; 在c 继续增加,单位推力严重降 低,使耗油率上升
7.2 15.4 23.9 39.3
1088 ~ 1539 1703
~ 1.0 5. 8.4
2133KW 4404 13360 34250
* 起飞耗油率
30
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总体发展趋势
•大型亚音速 运 输机 为追求尽可能低的 耗油率 •采用三高设计 • 高总增压比 • 较高涡轮前温度 • 高涵道比
31
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用 典型发动机数据
发动机型号
最大状态推力daN 最大状态耗油率kg/daN· h 中间状态推力daN 中间状态耗油率kg/daN· h 涵道比 风扇级数
F404
7134 1.89 4840 ~0.8 0.34 3
F100
12478 2.03 7475 0.703 0.81 3
1H+1L
YF-22A 28100 1.13 1.4~1.5
1H+1L
YF-23A 29100 1.09 变循环
1H+1L
Rafale
1H+1L
NEFA
33
超音速飞机涡扇发动机 总体发展趋势

军用超音速战斗机为追求尽可能 高的单位推力和推重比
• 一高、一中、一低 (高涡轮前温度、中等总增压比、低 涵道比)
超音速飞机选择小涵 道比涡扇发动机 亚音速飞机选择大涵 道比涡扇发动机
分开排气涡扇发动机


对应一定风扇压比 随涵道比增加,存 在有使耗油率达最 低的最佳涵道比。 外涵风扇增压比与 涵道比恰当组合, 可获得最低耗油率 (图5.20)
24
六、 加力对单位性能参数的影响
1. 加力推力与加力温度的关系

小涵道比设计混排涡扇发动机有利于提高单位推力和发动 机的推重比
21
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
可用能分配原则
混合器进口 总压近似相等
大涵道比 单级风扇设计
Pt5IIPt5
小涵道比 多级风扇设计
22
五、设计涵道比的选择
加大设计涵道比
单位推力下降 耗油率降低
选择取决于

用途 涡轮前温度


在加力燃烧室再次 喷油燃烧使气流温 度Ttab达 2000 ~ 2100K 涡轮出口温度Tt5 800 ~ 1100K ab = Ttab /Tt5

C9 ab n
1 kk 1 2CpTtab [1 ( ) ] ptab p0
C9 n C0 0
1 2CpTt 5 [1 ( ) pt 5 p0
k 1 k
]
加力加热比
加力比 F=F a b /F正 比于加力温度
Fab Ttab F ab F Tt 5
结论:
加力排气速度增加,推力增加; 加力使循环热效率下降, 耗油率加大, 经济性 变差(原因:加热在低压条件下进行) 加力温度越高,推力越大,循环热效率越低, 耗油率越高
发动机型号
公司 加力推力daN
AЛ -41
留利卡 18000
PW5000
(YF119) P&W 15570
GE37
(YF120) GE 15600
M88MKⅡ
EJ200
英德西意 8826
SNECMA 8473
不加力推力daN
加力耗油率kg/daN· h 不加力耗油率kg/daN· h 空气流量kg/s 涵道比 总增压比 涡轮前温度K 推重比 风扇+压气机级数 >10
但过高的增压比使单位功率 降低


增压比一定,提高涡轮前温度

可增加循环有效功 有效提高单位输出功率并降 低耗油率
29
典型民用发动机
型号
WJ5 MK555 -15P CFM56 -3B GE90
年代
c
Tt4
B
起飞 F
巡航 sfc 0.349* 0.815 0.666 0.59
五十 六十 八十 九十
10457
5444
1.84 0.81 67
5880
0.15~0.25 25 1853~1923 10 3F+5H
0.15~0.25 25 1853~1923 10 2F+4H
0.29 25 1843 8.3 3F+6H
0.3~0.4 24~25 1803 10 3F+5H
高压涡轮+低压涡轮级数
装备飞机 飞机起飞总重 飞机起飞推重比 超音巡航M数 备注

一定加力温度下,涡轮前温度越高,加力推力 越大,加力耗油率越低。主燃烧室多加热有利 于性能提高; 存在有使加力单位推力达最大和加力耗油率达 最低的最佳增压比
加力加Βιβλιοθήκη 比对性能的影响七、设计循环参数 对涡桨和涡轴发动机的影响
设计循环参数:压气机增压比、涡轮前温度

Tt4一定,提高增压比

可有效改善发动机热效率, 降低耗油率
AЛ -31Ф
12260 1.96 7720 0.765 0.65 4
高压压气机级数
总压比 涡轮前温度K 推重比 装备的飞机 飞机推重比
7
25 1589 7.58 F-18 ~0.95
9
32 1728 7.32 F-15 1.07
9
22~23 1665 8.17 Su-27 1.1 32
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发动机性能数据
对应的最小飞机起飞总重为最优目标。
飞行任务剖面
飞机性能要求(约束条件)
有效载荷
四枚型号导弹、500发25毫米炮弹 起飞距离 1500英尺 着陆距离 1500英尺 最大飞行马赫数 2.0Ma/40000 英尺 超音速巡航 1.5Ma/30000 英尺 加速性 0.81.6Ma/ 30000 英尺 t50s 稳定过载 0.9Ma/ 30000 英尺 n5g 1.6Ma/ 30000 英尺 n5g
LTII WgI lTII WaI lTII;LCII WaII lC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