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3.2.1+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1+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范围为区间I,而函数在某一区间上单调,则指此区间是相应单调区间的子区
间.所以我们在解决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时,一定要仔细读题,明确条件含义.
新知探究
角度4 求函数的最值
2
例6 已知函数f(x)= (x∈[2,6]),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x−1
解析:∀x1,x2∈[2,6],且x1<x2,则
2
f(x1)-f(x2)=
4
新知探究
角度2
解不等式
例4 f(x)是定义在(-2,2)上的减函数,若f(m-1)>f(2m-1),则实数m的取
值范围是(
)
3
A.m>0
B.0<m<
C.-1<m<3
2
1
3
D.- <m<
2
2
答案:B
−2 < m − 1 < 2,
3
解析:由题意知 −2 < 2m − 1 < 2, 解得0<m< .故选B.
(增)函数的差是增(减)函数;
新知探究
归纳总结
(3)如果f(x)在区间D上是增(减)函数,那么f(x)在D的任一子区间上也是增(减)
函数;
(4)如果y = f u 和u = g x 单调性相同,那么y = f[g(x)]是增函数,
如果y = f u 和u = g x 单调性相反,那么y = f[g(x)]是减函数.
2
m − 1 < 2m − 1,
新知探究
角度3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2m
例5 若f(x)=-x2+4mx与g(x)= 在区间[2,4]上都是减函数,则m的取值范
x+1
围是(
)
A.(-∞,0)∪ 0,1 B. −1,0 ∪ 0,1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函数的单调性2. 内容解析函数的单调性是主要的函数性质之一,它刻画了函数的增、减变化规律. 因为现实世界中的运动变化过程、增减趋势是主要的变化规律之一,而引进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为刻画这种变化规律提供了方法,所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方程、不等式等问题的求解,可以利用函数单调性进行解决. 因此,函数单调性在数学内外都有重要的应用.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即它通常是在函数定义域的某个子集上具有的性质;而函数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最小值是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性质,属于函数的整体性质.另外,通过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就容易得到函数的最大(小)值.从初中到高中,函数单调性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过程,体现了数学概念逐渐抽象、严格化的过程,对于数学一般概念的学习具有借鉴意义.初中阶段,对函数图象从左到右上升(下降)转化为“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进行刻画,学生经历了从图象直观到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转化过程;高中阶段,通过引入数学符号,并采用“?x1,x2∈D”的方式,进一步将“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转化为精确的定量关系,即用不等式刻画“增大”“减小”,从而使定性刻画上升到定量刻画,实现了变化规律的精确化表达.这样一种从形象直观到定性刻画再到抽象的符号语言刻画的研究过程,以及通过引入数学符号、借助代数语言精确定量地刻画变化规律的方法,体现了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符号语言刻画.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借助函数图象,会用符号语言表达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实际意义;(2)会用定义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3)会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求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4)在抽象函数单调性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及符号表示的作用.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知道用符号语言刻画函数单调性时,“任意”“都有”等关键词的含义;能够从函数图象,或通过代数推理,得出函数的单调递增、单调递减区间;知道函数的单调性反映了现实世界中事物在量的增加或减小上的变化趋势.(2)会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按一定的步骤证明函数的单调性;(3)会用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定义,按一定的步骤求函数的最大(小)值;(4)经历从图象直观到文字语言描述再到符号语言刻画的过程,感悟通过引入“?x1,x2∈D”的符号表示,把一个含有“无限”的问题转化为一种“有限”方式表示的方法,感受数学符号语言的作用.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对于每一类函数都研究了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变化的规律,能够理解函数图象从左到右上升或下降这一性质,可以用“y随x的增大而减小(增大)”这样的文字语言来描述.高中阶段,要通过引入“?x1,x2∈D,当x1教学中,要利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借助一定的教学媒体,如用信息技术展示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用表格形式加强自变量从小到大时函数值的大小变化趋势等,数形结合地提出问题,给学生设置一条从定性到定量、从粗糙到精确的归纳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抽象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再通过辨析、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定义.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教学难点是:符号语言的引入;对“任意”“都有”等涉及无限取值的语言的理解和使用.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调性的形式化定义,降低归纳定义过程中的难度,可利用计算工具,采用动态方式展现函数值随自变量值变化的规律,并体会自变量取值的任意性.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引导语:我们知道函数是描述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函数的性质获得对客观世界中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比如,通过研究函数值随自变量值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到函数所刻画的现实问题的变化规律.什么叫函数性质呢?总体而言,函数性质就是“变化中的规律性,变化中的不变性”.因此,我们研究函数性质,就是要学会在运动变化中发现规律.问题1:请看下面的函数图象,从中你发现了函数图象的哪些特征?你觉得它们反映了函数的哪些方面的性质?师生活动:教师利用PPT展示例子,学生观察图象后回答问题.学生的回答有可能涉及到很多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函数图象从左到右升降变化的特点、对称性、最高点或最低点等.教师指出:函数图象所反映的这些特点就是函数的性质.本节课我们先研究如何用精确定量的方法刻画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变化规律.设计意图: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研究函数性质的必要性;结合初中已学的用定性方法刻画函数单调性的知识,明确学习任务.(二)单调性性质及其定量刻画方法的抽象1.具体实例的分析问题2:在初中我们研究过二次函数y=a(x-h)2+k,从它的图象可以看出:如果a>0,当x师生活动:学生自主活动,也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再组织全班交流.设计意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可以促使学生对单调性理解的具体化,使定性描述向定量刻画发展.学生一般会转述为“x增大了,对应的函数值y减小.”追问1:“x增大了”怎么用符号语言表示?“对应的函数值y减小”又该如何表示?y=x2为例,观察下表,你能用数学符号刻画x、y的数量变化关系吗?师生活动:一般地,学生会从表格中看到具体数值的变化规律,如当x从-4增大到-3,则f(x)从f(-4)=16减小到f(-3)=9;当x从-3增大到-2,则f(x)从f(-3)=减小到f(-2)=4;当x从-2增大到-1,则f(x)从f(-2)=4增大到f(-1)=1;……追问2:(1)这样的变化过程能写得完吗?怎么办?(2)这个变化过程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特点,你能概括一下上述变化过程的共同点吗?师生活动:学生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可以得到:只要x1<x2,就有f(x1)>f(x2)如果学生有可能,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帮助,或者直接给出上述表述.追问3:这里对x1,x2有什么要求?只取(-∞,0]上的某些数是否可以?你能举例说明吗?师生活动: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应当进行适当引导,并举出一些例子(反例)进行说明,最终要让学生明确,应该是区间(-∞,0]上的任意两个数.追问4:所以,更严格的表达应该是怎样的?师生活动:让学生说出“任取x1,x2∈(-∞,0],教师总结:这里,我们借助代数符号语言,通过归纳,给出了一个与“无限”相关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描述,体现了代数的力量.其中,任取x1,x2∈(-∞,0],把“无穷”的问题转化成了具体可操作的有限过程.追问5:对于函数y=x2,你能模仿上述方法,给出“在区间[0,∞)上,y 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符号语言刻画吗?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其核心是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严格的代数语言刻画“在区间D上,当x增大时,相应的f(x)随着减小”.在“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任取x1,x2∈D,当x1注意:因为函数的单调性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学生第一次遇到要用一个数学符号语言刻画一个涉及“无限取值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很难独立想到其中的数学方法,所以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由教师教学启发性讲解,使学生理解“在区间D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可以用“任取x1,x2∈D,当x1 练习:请你模仿上述过程,用严格的符号语言刻画f(x)=|x|和f(x)=-x2的单调性.2.单调性定义的抽象问题3:请你归纳关于函数f(x)=x2,f(x)=|x|和f(x)=-x2的单调性的刻画方法,给出函数y= f(x)在区间D上单调性的符号刻画.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出严格的单调性定义表述.3.单调性定义的辨析问题4:(1)设A是区间D上某些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而且?x1,x2∈A,当x1(2)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你能举出在整个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增的函数例子吗?你能举出在定义域内的某些区间上单调递增但在另一些区间上单调递减的函数例子吗?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再组织全班交流.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函数(特别是利用图象直观说明问题).设计意图:这里的问题(1)是引导学生辨析定义中的“任意”二字;问题(2)既是为了区分“单调递增”与“增函数”、“单调递减”与“减函数”等概念,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函数在不同区间上单调递增(递减),但在它们的并集上不一定保持单调递增(递减)的性质.(三)单调性定义的简单应用例1.根据定义,研究函数f(x)=kx+b(k≠0)的单调性.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研究思路,然后再给出严格的表述(可以让几个学生板书),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进行点评.这里教师应该强调:(1)研究一个函数的单调性,需要利用单调性的定义,考察在定义域的哪些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哪些区间上单调递减;(2)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条件x1设计意图:对于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初中是通过观察图象得到的,学习了单调性的定义后,利用定义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对结论进行了证明,体现了形式化定义的作用.同时,通过比较简单的推理过程,让学生理解用单调性定义考察函数单调性的基本过程.例2.物理学中的玻意耳定律p=k/v(k为正常数)告诉我们,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体积V减小时,压强p将增大.试对此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体积V减小时,压强p增大”的含义,建立与函数单调性性质的联系,再让学生独立给出证明,可让几个学生进行板书,完成后再进行点评完善.在给出完整证明后,给出追问:你能总结例1、例2的解题过程,归纳一下用单调性定义研究或证明一个函数的单调性的基本步骤吗?设计意图:例2是一个物理学中的公式,本例要使学生体会函数模型可以用来刻画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而数学研究的不是每一个现象而是从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问题,将一些不同的现象抽象成一类函数,通过研究这一类函数的性质获得事物的变化规律.另外,通过追问,要让学生总结出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基本步骤:第一步,确定函数的定义域I;第二步,?x1,x2∈I,且设x1<x2,并将x1,x2代入f(x),得f(x1),f(x2);第三步,将f(x1)-f(x2)进行代数变形,转化为可以直接用实数大小关系、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判断其符号或大小关系的式子;第四步,得出相应的单调区间.例3.根据定义证明函数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证明过程,可选几名学生板书,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证明步骤,明确代数变形的方向.设计意图:利用单调性的定义,通过严格的代数推理,获得函数在(1,+∞)上单调递增的性质,这在没有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时候是做不到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定义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体会代数证明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素养.(四)课堂小结问题5: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函数的单调性?你能举出一些具体例子吗?(2)你认为,在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时应把握好哪些关键问题?(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你对函数性质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有什么体会?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回答,教师再进行归纳.设计意图:(1)让学生准确叙述单调递增、单调递减、增函数、减函数等概念,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函数单调性的要点;(2)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有意义”是讨论函数单调性的前提,“?x1,x2∈I,且设x1<x2”的含义,如何对f(x1)-f(x2)进行代数变形等等;(3)要使学生体会“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思路,即通过图象直观及文字语言刻画得到函数性质的定性刻画,再用符号语言进行定量刻画,从而使函数性质得到严谨的数学表达.六、目标检测设计1. 请根据下图描述某装配线的生产效率与生产线上工人数量间的关系.。

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2)

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2)

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册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己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及表示法,这为过渡到本位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学生在初中己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增减性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是学生数学思想的一次重要提高。

函数单调性是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内容的基础,对进一步研究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和实际应用,对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有着广泛作用。

课程目标1、理解增函数、减函数一的概念及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会根据单调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3、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4、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示函数单调性和最值;2.逻辑推理:证明函数单调性:3.数学运算:运用单调性解决不等式;4.数据分析;利用图像求单调区间和最值;5.数学建模: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运用单调性和最值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及单调性判断和证明:2.利用函数单调性或图像求最值.难点:根据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教学工具:多媒体。

一、情景导入观察下列各个函数的图象,并探讨下列变化规律:①随X 的增大,y 的值有什么变化?②能否看出函数的最大、最小值?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二、 预习课本,引入新课阅读课本76-80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增函数、减函数的概念是什么?2.如何表示函数的单调区间?3.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区间有什么关系4.函数最大(小)值的定义是什么?5.从函数的图象可以看出函数最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三、 新知探究1.增函数、减函数定义增函数减函数定义一般地,设函数/U )的定义域为/:如果对于定义域/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由上,当X1VX2时,都___________/(X1)</(X2)y (xi )>/(x2)那么就说函数yw 在区间。

高中必修第一册《3.2 函数的基本性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必修第一册《3.2 函数的基本性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3.2.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系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包括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与判断及其证明、函数最大(小)值的求法。

在初中学习函数时,借助图像的直观性研究了一些函数的增减性,这节内容是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延伸和提高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众多性质中的重要性质之一,函数的单调性一节中的知识是前一节内容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知识的延续,它和后面的函数奇偶性,合称为函数的简单性质,是今后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及其他函数单调性的理论基础;在解决函数值域、定义域、不等式、比较两数大小等具体问需用到函数的单调性;同时在这一节中利用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性质的救开结合思想将贯穿于我们整个高中数学教学。

A.理解增函数、减函数、单调区间、单调性概念;B.掌握增(减)函数的证明与判断;C.能利用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大(小)值;D.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1.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函数的最值;2.教学难点: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

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意图 核心素养目标 一、情景引入1. 观察这些函数图像,你能说说他们分别反映了相应函数的哪些特征吗?2、它们分别反映了相应函数有什么变化规律?二、探索新知 探究一 单调性1、思考:如何利用函数解析式2)(x x f =描述“随着x 的增大,相应的f(x)随着增大?”【答案】图象在区间 )+∞,0(上 逐渐上升, 在)+∞,0(内随着x 的增大,y 也增大。

对于区间)+∞,0(内任意21,x x ,当21x x <时,都有)()(21x f x f <。

这是,就说函数2)(x x f =在区间 )+∞,0(上是增函数.2、你能类似地描述2)(x x f =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吗? 【答案】在区间)0,(-∞内任取21,x x ,得到211)(x x f =,222)(x x f =,当21x x <时,都有)()(21x f x f >。

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2课时)教学设计 - 高一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第一册

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2课时)教学设计 - 高一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第一册

《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第2课时函数的最值教材内容:函数的最大、最小值与函数的单调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常要想求出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首先要求出函数的单调性。

本节课是对函数的单调性内容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值域这一函数性质的进一步学习。

同时,本节课所展现出的极限的数学思想对于接下来学习幂函数、函数的实际应用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及几何意义,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2.利用图象、单调性求最值,提升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3.会利用单调性解决比较大小、解不等式等问题,提升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函数最值的定义;函数最值的求法。

2.难点:单调性求最值;讨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教学过程设计:(一)新知导入1.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科考队对沙漠气候进行科学考察,下图是某天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你根据曲线图说说气温的变化情况?【提示】气温从0时逐渐降底,6时气温达到最低,从6时到17时,气温逐渐升高,17时气温达到最高,从17时到24时,气温逐渐降低。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探究1】观察下列两个函数的图象,回答有关问题:【问题1】比较两个函数的图象,它们是否都有最高点?【提示】图①中函数y=−x2的图象上有一个最高点;图②中函数y=-x的图象上没有最高点.【问题2】通过观察图①你能发现什么?【提示】对任意x∈R,都有f(x)≤f(0),f(0)是最大值。

【探究2】观察下列两个函数的图象,回答有关问题.【问题3】比较两个函数的图象,它们是否都有最低点?【提示】图①中函数y=x2的图象有一个最低点.图②中函数y=x的图象没有最低点.【问题4】通过观察图①你能发现什么?【提示】对任意x∈R都有f(x)≥f(0),f(0)是最小值。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函数的最大值是函数图象的最高点纵坐标,最小值是函数图象最低点的纵坐标,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表示函数的最值,提高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2:3.2.1 第1课时 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设计2:3.2.1 第1课时  函数的单调性

主要师生活动教师引导:我们知道函数是描述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函数的性质获得对客观世界中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那么什么是函数性质呢?总体而言,函数性质就是“变化中的不变性,变化中的规律性”.研究函数性质,就是要学会在运动变化中发现规律.请大家回顾初中学习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我们通过什么来研究它们的性质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得到结论:通过图象研究函数性质.问题1:请看下面的函数图象,从中能发现什么变化中的规律?师生活动:教师利用PPT展示例子,学生观察图象并回答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涉及很多方面(如升降变化,对称性,最高点或最低点等),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图象从左到右升降变化的特点.追问:函数图象所反映的这些特点就是函数的性质.你能回顾一下初中的知识,用定性的方法描述前两个图象从左到右的升降变化吗?即y随x的增大是如何变化的?-∞+∞上,y随x 预设:第一个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即在(,)-∞-及(0.21),两个区间上,从左的增大而增大;第二个函数在(,1)明,要让学生明确,应该是区间(,0]-∞上的所有数对1x ,2x .预设反例:如图象所示函数,我们可以找到<a b 、()()>f a f b ,但很明显函数在区间[,]a b 上并不单调递减.追问4:“所有”又该如何说明?既然“所有”不易操作,可以用什么量词来代替“所有”呢?你能严格的表达出来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用“任意”代替“所有”,帮助学生体会用“任意”处理“无限”的思想.预设:任取1x ,2x ,只要12<x x ,就有12()()>f x f x .教师总结:我们借助数学符号语言,给出了一个与“无限”相关的变化规律的定量描述,即任取1x ,2x ,把“无穷”问题转化为了可操作的有限过程,这就是数学抽象的力量.追问5:你能说出为什么12()()>f x f x 吗?教师引导:要对两个函数值比大小,实质上是不等式的代数证明,具体证明方法我们稍后会说明.追问6:对于函数2=y x ,你能模仿上述方法,给出“在区间[0,)+∞上,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的符号语言刻画吗?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其核心是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严格的符号语言刻画“在区间D 上,当x 增大时,相应的()f x 随之减小”.从图象到定性再到定量的不断精确化的过程中,通过问题串,设法引出“任意”,引导学生体会用“任意”刻画“无限”的力量.练习:请你模仿上述过程,用严格的符号语言刻画函数2=-y x 的单调性.2.单调性定义的抽象问题3:请你归纳以上两个函数单调性的刻画方法,给出函数()=y f x 在区间D 上单调性的符号表述.师生活动: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再由教师给出严格的单调。

3.2.1函数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2课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1函数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2课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故选 D.
1
3.函数 f(x)= ,x∈[ 1,2] ,则 f(x)的最大值为________,
x
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1 ,


1
【解析】∵f(x)= 在区间[ 1,2] 上为减函数,
x
1
∴f(2)≤f(x)≤f(1),即 ≤f(x)≤1.
2
二、知识回顾
函数最大值与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
x1x2
x1x2
∵1≤x1<x2<2,∴x1-x2<0,x1x2-4<0,x1x2>0,
∴f(x1)>f(x2),∴f(x)在[1,2)上是减函数.
同理 f(x)在[ 2,4] 上是增函数.
∴当 x=2 时,f(x)取得最小值 4;当 x=1 或 x=4 时,f(x)取得最大值 5.
题型三 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
【规律方法】
解实际应用题的四个步骤
1审题:解读实际问题,找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的条件关系.
2建模:建立数学模型,列出函数关系式.
3求解:分析函数性质,利用数学知识探究问题解法一定注意自变量的取
值范围.
4回归:数学问题回归实际问题,写出答案.
【跟踪训练】
3.将进货单价为 40 元的商品按 50 元一个出售时,能卖出 500 个,已知这
1
D. ,2
2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f( x)的最大值为 f( 1)=2,f(x) 的最小
值为 f(-2)=-1.
2.设函数 f(x)=2x-1(x<0),则 f(x)(
)
A.有最大值
B.有最小值

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概念与性质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第一册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概念与性质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第一册数学教案

第2课时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考点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图象法求函数的最值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并能借助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小)值数学抽象,直观想象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会借助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函数最值的应用问题能利用函数的最值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数学运算问题导学预习教材P79-P81,并思考以下问题:1.从函数图象可以看出,函数最大(小)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2.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定义是什么?1.函数的最大值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1)∀x∈I,都有f(x)≤M;(2)∃x0∈I,使得f(x0)=M.那么,我们称M是函数y=f(x)的最大值.2.函数的最小值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1)∀x∈I,都有f(x)≥M;(2)∃x0∈I,使得f(x0)=M.那么,我们称M是函数y=f(x)的最小值.■名师点拨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定义中的两个关键词(1)∃(存在)M首先是一个函数值,它是值域中的一个元素,如函数y=x2(x∈R)的最小值是0,有f(0)=0.(2)∀(任意)最大(小)值定义中的∀(任意)是说对于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都必须满足不等式,即对于定义域内的全部元素,都有f(x)≤M(f(x)≥M)成立,也就是说,函数y=f(x)的图象不能位于直线y=M的上(下)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任何函数都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 (2)函数的最小值一定比最大值小.( )(3)若函数f (x )≤1恒成立,则f (x )的最大值为1.( ) 答案:(1)× (2)√ (3)×函数f (x )在[-2,2]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函数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是( ) A .-1,0 B .0,2 C .-1,2 D.12,2 答案:C函数f (x )=1x在[1,+∞)上( )A .有最大值无最小值B .有最小值无最大值C .有最大值也有最小值D .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解析:选A.结合函数f (x )=1x在[1,+∞)上的图象可知函数有最大值无最小值.函数y =2x 2+2,x ∈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解析:函数y =2x 2+2在(0,+∞)上是增函数, 又因为x ∈N *,所以当x =1时,y min =2×12+2=4.答案:4图象法求函数的最值已知函数f (x )=⎩⎪⎨⎪⎧-2x ,x ∈(-∞,0),x 2+2x -1,x ∈[0,+∞).(1)画出函数的图象并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2)根据函数的图象求出函数的最小值. 【解】 (1)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和[0,+∞),无递减区间. (2)由函数图象可知,函数的最小值为f (0)=-1.图象法求最值的一般步骤1.函数f (x )在区间[-2,5]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函数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是( )A .-2,f (2)B .2,f (2)C .-2,f (5)D .2,f (5)解析:选C.由函数的图象知,当x =-2时,有最小值-2;当x =5时,有最大值f (5).2.已知函数f (x )=⎩⎪⎨⎪⎧x 2-x (0≤x ≤2),2x -1(x >2),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作出f (x )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当x =2时,f (x )取最大值为2; 当x =12时,f (x )取最小值为-14.所以f (x )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14.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已知函数f (x )=x -1x +2,x ∈[3,5]. (1)判断函数f (x )的单调性,并证明; (2)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1)f (x )是增函数.证明如下: ∀x 1,x 2∈[3,5]且x 1<x 2,f (x 1)-f (x 2)=x 1-1x 1+2-x 2-1x 2+2=3(x 1-x 2)(x 1+2)(x 2+2),因为3≤x 1<x 2≤5,所以x 1-x 2<0,(x 1+2)(x 2+2)>0, 所以f (x 1)-f (x 2)<0, 即f (x 1)<f (x 2).所以f (x )在[3,5]上为增函数. (2)由(1)知,f (x )在[3,5]上为增函数, 则f (x )max =f (5)=47,f (x )min =f (3)=25.函数的最值与单调性的关系(1)若函数f (x )在闭区间[a ,b ]上是减函数,则f (x )在[a ,b ]上的最大值为f (a ),最小值为f (b ).(2)若函数f (x )在闭区间[a ,b ]上是增函数,则f (x )在[a ,b ]上的最大值为f (b ),最小值为f (a ).[注意] 求最值时一定要注意所给区间的开闭,若是开区间,则不一定有最值.(2019·福州检测)已知函数f (x )=x 2+1x.(1)判断函数f (x )在[-3,-1]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法证明; (2)求函数f (x )在[-3,-1]上的最大值. 解:(1)函数f (x )在[-3,-1]上为增函数. 理由:设-3≤x 1<x 2≤-1,f (x 1)-f (x 2)=⎝⎛⎭⎪⎫x 1+1x 1-⎝ ⎛⎭⎪⎫x 2+1x 2=(x 1-x 2)+x 2-x 1x 2x 1=(x 1-x 2)⎝⎛⎭⎪⎫x 1x 2-1x 1x 2,由-3≤x 1<x 2≤-1可得x 1-x 2<0,x 1x 2>1, 即有f (x 1)-f (x 2)<0,即f (x 1)<f (x 2), 可得f (x )在[-3,-1]上为增函数. (2)因为函数f (x )在[-3,-1]上递增, 所以f (x )的最大值为f (-1),即为-2. 函数最值的应用问题某产品生产厂家根据以往的销售经验得到下面有关生产销售的统计规律:每生产产品x (百台),其总成本为G (x )(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2.8万元,并且每生产1百台的生产成本为1万元(总成本=固定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R (x )(万元)满足:R (x )=⎩⎪⎨⎪⎧-0.4x 2+4.2x ,0≤x ≤5,x ∈N ,11,x >5,x ∈N ,假定该产品产销平衡(即生产的产品都能卖掉),根据上述统计规律,请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利润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2)工厂生产多少台产品时,可使利润最大? 【解】 (1)由题意得G (x )=2.8+x , 所以f (x )=R (x )-G (x )=⎩⎪⎨⎪⎧-0.4x 2+3.2x -2.8,0≤x ≤5,x ∈N ,8.2-x ,x >5,x ∈N . (2)当x >5时,因为函数f (x )单调递减, 所以f (x )<f (5)=3.2(万元),当0≤x ≤5时,函数f (x )=-0.4(x -4)2+3.6, 当x =4时,f (x )有最大值为3.6(万元),所以当工厂生产4百台产品时,可使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3.6万元.某市一家报刊摊点,从该市报社买进该市的晚报价格是每份0.40元,卖出价格是每份0.60元,卖不掉的报纸以每份0.05元的价格退回报社.在一个月(按30天计算)里,有18天每天可卖出400份,其余12天每天只能卖出180份.则摊主每天从报社买进多少份晚报,才能使每月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设摊主每天从报社买进晚报的份数是相同的)解:设摊主每天从报社买进x (180≤x ≤400,x ∈N )份晚报,每月获利为y 元,则有y =0.20(18x +12×180)-0.35×12(x -180)=-0.6x +1 188,180≤x ≤400,x ∈N .因为函数y =-0.6 x +1 188在180≤x ≤400,x ∈N 上是减函数,所以x =180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y =-0.6×180+1 188=1 080.故摊主每天从报社买进180份晚报时,每月获得的利润最大,为1 080元. 1.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则其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 )A .f ⎝ ⎛⎭⎪⎫32,f ⎝ ⎛⎭⎪⎫-32B .f (0),f ⎝ ⎛⎭⎪⎫32C .f ⎝ ⎛⎭⎪⎫-32,f (0) D .f (0),f (3)解析:选B.观察函数图象知,f (x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f (0),f ⎝ ⎛⎭⎪⎫32. 2.设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x |x |,则f (x )( ) A .只有最大值 B .只有最小值C .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D .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解析:选D.f (x )=⎩⎪⎨⎪⎧x 2(x ≥0),-x 2(x <0),画出f (x )的图象可知(图略),f (x )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3.若函数f (x )=1x 在[1,b ](b >1)上的最小值是14,则b =________.解析:因为f (x )在[1,b ]上是减函数, 所以f (x )在[1,b ]上的最小值为f (b )=1b =14,所以b =4.答案:44.已知函数f (x )=4x 2-mx +1在(-∞,-2)上递减,在[-2,+∞)上递增,求f (x )在[1,2]上的值域.解:因为f (x )在(-∞,-2)上递减,在[-2,+∞)上递增,所以函数f (x )=4x 2-mx +1的对称轴方程为x =m8=-2,即m =-16.又[1,2]⊆[-2,+∞),且f (x )在[-2,+∞)上递增. 所以f (x )在[1,2]上递增,所以当x =1时,f (x )取得最小值f (1)=4-m +1=21; 当x =2时,f (x )取得最大值f (2)=16-2m +1=49. 所以f (x )在[1,2]上的值域为[21,49].[A 基础达标]1.函数y =x -1x在[1,2]上的最大值为( )A .0 B.32 C .2D .3解析:选B.函数y =x 在[1,2]上是增函数,函数y =-1x在[1,2]上是增函数,所以函数y =x -1x在[1,2]上是增函数.当x =2时,y max =2-12=32.2.(2019·河南林州一中期末考试)函数f (x )=⎩⎪⎨⎪⎧1x ,x ≥1-x 2+2,x <1的最大值为( )A .1B .2 C.12D.13解析:选B.当x ≥1时,函数f (x )=1x为减函数,此时f (x )在x =1处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f (1)=1;当x <1时,函数f (x )=-x 2+2在x =0处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f (0)=2.综上可得,f (x )的最大值为2,故选B.3.若函数y =ax +1在[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则实数a 的值是( )A .2B .-2C .2或-2D .0解析:选C.当a >0时,由题意得2a +1-(a +1)=2,即a =2;当a <0时,a +1-(2a +1)=2,所以a =-2.综上a =±2.4.已知函数f (x )=-x 2+4x +a ,x ∈[0,1],若f (x )有最小值-2,则f (x )的最大值为( )A .-1B .0C .1D .2解析:选C.因为f (x )=-(x 2-4x +4)+a +4=-(x -2)2+4+a , 所以函数f (x )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2. 所以f (x )在[0,1]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f (x )min =-2, 所以f (0)=-2, 即a =-2.所以f (x )max =f (1)=-1+4-2=1.5.函数f (x )=2-3x在区间[1,3]上的最大值是________.解析:因为f (x )=2-3x在[1,3]上为单调增函数,所以f (x )的最大值为f (3)=2-1=1.答案:16.若函数f (x )=x 2-6x +m 在区间[2,+∞)上的最小值是-3,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函数f (x )=x 2-6x +m 的对称轴是直线x =3,开口向上,所以函数f (x )在[2,3]上单调递减,在(3,+∞)上单调递增,故函数在x =3处取得最小值,由f (3)=32-6×3+m =-3, 解得m =6. 故实数m 的值为6. 答案:67.用长度为24 m 的材料围成一矩形场地,并且中间加两道隔墙,要使矩形的面积最大,则隔墙的长度为_______m.解析:设隔墙的长为x m ,矩形面积为S m 2,则S =x ·24-4x 2=x (12-2x )=-2x 2+12x =-2(x -3)2+18,所以当x =3时,S 有最大值18.答案:38.求函数y =f (x )=x 2x -3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x 1,x 2,且1≤x 1<x 2≤2, 则f (x 1)-f (x 2)=x 21x 1-3-x 22x 2-3=x 21x 2-3x 21-x 1x 22+3x 22(x 1-3)(x 2-3)=(x 2-x 1)[3(x 1+x 2)-x 1x 2](x 1-3)(x 2-3),因为1≤x 1<x 2≤2, 所以2<x 1+x 2<4, 即6<3(x 1+x 2)<12,又1<x 1x 2<4,x 2-x 1>0,x 1-3<0,x 2-3<0, 故f (x 1)-f (x 2)>0. 所以函数y =x 2x -3在区间[1,2]上为减函数,y max =f (1)=-12,y min =f (2)=-4.9.已知函数f (x )=x 2+2ax +2,x ∈[-5,5]. (1)当a =-1时,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若y =f (x )在区间[-5,5]上是单调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1)当a =-1时,f (x )=x 2-2x +2=(x -1)2+1. 因为x ∈[-5,5],故当x =1时,f (x )取得最小值为1, 当x =-5时,f (x )取得最大值为37.(2)函数f (x )=(x +a )2+2-a 2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a . 因为f (x )在[-5,5]上是单调的, 故-a ≤-5或-a ≥5.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5或a ≥5.[B 能力提升]10.设f (x )为y =-x +6和y =-x 2+4x +6中较小者,则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两函数的图象,由图可知f (x )的图象是图中的实线部分,观察图象可知此函数的最大值为6. 答案:611.某商场经营一批进价是每件30元的商品,在市场试销中发现,该商品销售单价x (不低于进价,单位:元)与日销售量y (单位:件)之间有如下关系:(1)确定x 与y );(2)若日销售利润为P 元,根据(1)中的关系式写出P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才能获得最大的日销售利润?解:(1)因为f (x )是一次函数,设f (x )=ax +b (a ≠0),由表格得方程组⎩⎪⎨⎪⎧45a +b =27,50a +b =12,解得⎩⎪⎨⎪⎧a =-3,b =162,所以y =f (x )=-3x +162. 又y ≥0,所以30≤x ≤54,故所求函数关系式为y =-3x +162,x ∈[30,54],x ∈N . (2)由题意得,P =(x -30)y =(x -30)(162-3x )=-3x 2+252x -4 860,x ∈[30,54],x ∈N . 配方得,P =-3(x -42)2+432,当x =42时,最大的日销售利润P =432,即当销售单价为42元时,才能获得最大的日销售利润.12.已知函数f (x )对任意x ,y ∈R ,总有f (x )+f (y )=f (x +y ),且当x >0时,f (x )<0,f (1)=-23.(1)求证:f (x )是R 上的单调减函数; (2)求f (x )在[-3,3]上的最小值. 解:(1)证明:∀x 1,x 2,且x 1<x 2, 则x 2-x 1>0,因为x >0时,f (x )<0, 所以f (x 2-x 1)<0, 又因为x 2=(x 2-x 1)+x 1, 所以f (x 2)=f [(x 2-x 1)+x 1] =f (x 2-x 1)+f (x 1),所以f (x 2)-f (x 1)=f (x 2-x 1)<0, 所以f (x 2)<f (x 1).所以f (x )是R 上的单调递减函数. (2)由(1)可知f (x )在R 上是减函数, 所以f (x )在[-3,3]上也是减函数,所以f (x )在[-3,3]上的最小值为f (3).而f (3)=f (1)+f (2)=3f (1)=3×⎝ ⎛⎭⎪⎫-23=-2. 所以函数f (x )在[-3,3]上的最小值是-2.[C 拓展探究]13.请先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对应问题“已知函数f (x )=13+2x -x2,问函数f (x )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一个同学给出了如下解答:令u =3+2x -x 2,则u =-(x -1)2+4,当=1时,u 有最大值,u max =4,显然u 没有最小值.所以当x =1时,f (x )有最小值14,没有最大值.(1)你认为上述解答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2)试研究函数y =1x 2+x +2的最值情况.(3)对于函数f (x )=1ax 2+bx +c(a >0),试研究其最值的情况.解:(1)不正确.没有考虑到u 还可以小于0. 正确解答如下:令u =3+2x -x 2,则u =-(x -1)2+4≤4. 当0<u ≤4时,1u ≥14,即f (x )≥14;当u <0时,1u<0,即f (x )<0.所以f (x )<0或f (x )≥14.即f (x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2)因为x 2+x +2=⎝ ⎛⎭⎪⎫x +122+74≥74,所以0<y ≤47,所以函数y =1x 2+x +2的最大值为47⎝ ⎛⎭⎪⎫当x =-12时,没有最小值.(3)对于函数f (x )=1ax 2+bx +c(a >0).令u =ax 2+bx +c ,①当Δ>0时,u 有最小值,u min =4ac -b24a<0;当4ac -b 24a ≤u <0时.1u ≤4a 4ac -b 2, 即f (x )≤4a 4ac -b 2; 当u >0时,即f (x )>0.所以f (x )>0或f (x )≤4a 4ac -b 2, 即f (x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②当Δ=0时,u 有最小值,u min =4ac -b 24a =0,结合f (x )=1u知u ≠0, 所以u >0,此时1u>0,即f (x )>0, f (x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③当Δ<0时,u 有最小值,u min =4ac -b 24a >0,即u ≥4ac -b 24a>0. 所以0<1u ≤4a 4ac -b 2, 即0<f (x )≤4a 4ac -b 2, 所以当x =-b 2a 时,f (x )有最大值4a 4ac -b 2,没有最小值. 综上,当Δ≥0时,f (x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当Δ<0时,f (x )有最大值4a 4ac -b 2, 此时x =- b 2a ),没有最小值.。

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

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2课时课件(人教版)




− −
=(x1-x2)(1)=



∵x1<x2,∴x1-x2<0.当1≤x1<x2≤2时,x1x2>0,1<x1x2<4,
即x1x2-4<0.
∴f(x1)>f(x2),即f(x)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
(2)由(1)知f(x)的最小值为f(2),f(2)=2+2=4;



整理得y=- +162x-21


000=- (x-4

050)2+307 050.
所以当x=4 050,即每辆车的租金为4 050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益
最大,最大月收益是307 050元.
五、归纳小结
1.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概念;
2.利用单调性求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

谢!
3.2.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第2课时 函数的最大(小)值
一、情境引入
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分析图象的变化趋势.
(1)f(x)=-2x+3
(2)f(x)=-2x+3,
x∈[-1,2]
(3)f(x)=x2+2x+2,
x∈[-3,-2]
(4)f(x)=x2+2x+2,
x∈[-2,1]
二、新知探究
探究:根据上面所画函数图象思考下列问题:
(2)当每辆车的月租金为多少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益最大?最
大月收益是多少?
解:(1)当每辆车的月租金为3 600元时,未租出的车辆数为

=12,所以此时租出了88辆.

(2)设每辆车的月租金为x元,租赁公司的月收益为y=ቀ −

《3.2.1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3.2.1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 3.2.1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函数的单调性.内容解析:在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中,增减性是很重要的变化规律之一,而函数的单调性可以刻画这一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方程、不等式、函数的最值等问题。

所以,学习函数的单调性非常有必要.在前一课,学生刚学习了函数的概念,体会到高中阶段函数的概念与初中函数的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函数的性质之一——函数的单调性,让学生经历从图象直观到自然语言再到符号语言的刻画过程,感受数学的符号语言的作用和数学的严谨性,体验概念形成过程,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其他性质打下铺垫.学习函数的单调性,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函数基本性质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等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单调性的判断以及证明.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目标:(1)借助函数图象,会用符号语言表达函数的单调性,理解单调性的作用和实际意义;(2)会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3)通过单调性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从函数图象观察求得函数的单调区间,能理解函数单调性定义中的“任意”“都有”等关键词的含义,明白函数的单调性能反映客观世界中事物的变化规律.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掌握证明的步骤.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学生能对函数单调性进行精确符号语言刻画,并能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去.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初等函数,并且对函数图象的上升与下降的变化趋势能用自然语言“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进行描述.现在在高中阶段,要学会用符号语言“x1,x2∈D, 当x12时,都有f(x1)< f (x2)(f(x1)> f(x2))”来刻画.形成函数单调性概念的过程中,如何从图象升降的直观认识过渡到函数增减的数学符号语言表述,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大的挑战。

3.2.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1课时 函数的单调性) -高一人教A版2019必修一)

3.2.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1课时 函数的单调性) -高一人教A版2019必修一)
函数f(x)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减时,我们称它是减函数.
思考
(1)设A是区间D上某些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而且∀x1,x2 ∈A,当x1<x2时
都有f (x1)<f (x2),我们能说函数f (x)在区间D上单调递增吗?
你能举例说明吗?
【解析】不能,如图,取A={1,2,3,4},D=[1,4],
2
2 2( x1 x2 )
则f ( x1 ) f ( x2 )

,
x1 x2
x1 x2
x1 x2 0, x1 x2 0, x1 x2 0, f ( x1 ) f ( x2 ) 0,
f ( x1 ) f ( x2 ),
2
所以函数f ( x ) 在区间( , 0)上单调递增.
4.会用函数的单调性解答有关问题.
情景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法,知道函数y=f(x),x∈A是
描述了客观世界中变量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也就是事物运动变化
规律的数学模.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研究函数的变化规律来把握
客观世界中相应事物的变化规律.
因此,研究函数的性质,如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增大还是
这时我们就说函数f (x)=x2在区间(-∞,0]上是单调递减的.
任意取x1,x2∈[0,+∞),得到f (x1)=x12,f (x2)=x22,当x1<x2时,有f (x1)<f (x2).
这时我们就说函数f (x)=x2在区间[0,+∞)上是单调递增的.
思考
函数f (x) =|x|,f (x) = -x2各有怎样的单调性?
【典例】 若函数y=|x-2a|在区间(-∞,6]上单调递减,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2.1函数单调性与最值教案

3.2.1函数单调性与最值教案

13.2.1函数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学习目标: (1) 借助函数的图像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2) 能够用定义判断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区间;(3) 理解函数最大(小)值的含义,会利用函数单调性求最值.学习重点: 函数单调性.学习难点: 增(减)函数的定义,利用增(减)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预习案新知预习:请同学们自己预习课本76-80页内容,有困难或疑问请用红笔标注,并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1、增函数与减函数一般的,设函数(x)f 的定义域为I ,区间如果 ,当 时,都有 ,那么就称函数(x)f 在 上单调递增。

特别地,当函数(x)f 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我们就称它是增函数。

如果 ,当 时,都有 ,那么就称函数(x)f 在 上单调递减。

特别地,当函数(x)f 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我们就称它是减函数。

2、单调性与单调区间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D 上是 或 ,那么就说函数在这一()=y f x 区间上具有 ,区间D 叫做()=y f x 的注: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思考:下图是定义在区间[]5,5-上的函数)(x f y =,根据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个区间上,它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3、函数的最值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x I ,都有()≤f x M ;(2)0∃∈x I ,使得()0=f x M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y f x 的最大值。

思考:你能仿照函数最大值的定义,给出函数()=y f x 的最小值的定义吗?探究案探究点1: 判断及证明函数单调性例一、 证明函数()21=+f x x 是增函数。

例二、思考并画出反比例函数1=y x 的图象.则(1)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2)它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怎样?证明这个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总结: 利用定义证明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M 上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小试身手:根据定义证明函数1=+y x x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

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一

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一

课堂教学设计学科:高一数学姓名:课题:3.2.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背景分析(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A版(2019)必修1中第三章函数的性质之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大(小)值的第2课时,也是对函数性质的进一步研究。

函数的最值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初中已经学习了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的问题。

本节在函数的单调性之后,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单调性探究函数的最值问题,同时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最值问题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函数最值的定义和几何意义,进一步加深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同时,对于常见题型的研究,也将数学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充分体现,对培养学生直观想象、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情况分析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且随着高中数学难度的加大,学习信心不足。

通过对常见函数的单调性问题的学习,找到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的衔接点,从特殊到一般,再通过类比,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新知识。

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索、发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基础,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和灵活应用,从中体会类比、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

学习目标1.借助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函数图象,形成函数最大(小)值的概念及几何意义。

2.在最值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体会到以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抽象概括函数最大(小)值的定义,能利用单调性求一些函数最值2.教学难点:函数最大(小)值形式化定义的形成与理解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和黑板结合,创设情景,从具体函数图像引入新课。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衔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个人二次备课环节一复习回顾引出课题问题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函数的单调性,请叙述单调性的定义,并回答单调性证明的一般步骤。

最新最全《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超全面)

最新最全《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超全面)

最新最全《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超全面)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会判断函数的单调性;(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能运用函数的单调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初步学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最值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活动获得感性认识,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通过运算求解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3)经历用函数观点去考察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发现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等性质,发展数形结合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大(小)值,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2)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一丝丝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愿望;(3)通过了解我国古代数学中的相关问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会判断函数的单调性;(2)会运用函数的单调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最值2.教学难点:(1)抽象概括出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等性质;(2)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研究函数的性质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解题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情境引入:分别作出函数和的图象,并观察图象回答问题。

二、新课学习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问题1: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当自变量x增大时,函数值y是增大还是减小?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加以总结。

并给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板书定义并由学生找出关键词。

练习:根据定义判断下列函数的单调性:和。

学生完成后由学生总结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由学生板书。

2.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探究: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你是如何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如何用定义证明?学生完成后由学生板书证明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册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及表示法,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增减性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是学生数学思想的一次重要提高。

函数单调性是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内容的基础,对进一步研究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和实际应用,对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有着广泛作用。

课程目标1、理解增函数、减函数的概念及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会根据单调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3、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4、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示函数单调性和最值;2.逻辑推理:证明函数单调性;3.数学运算:运用单调性解决不等式;4.数据分析:利用图像求单调区间和最值;5.数学建模: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运用单调性和最值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及单调性判断和证明;2、利用函数单调性或图像求最值.难点:根据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一、情景导入观察下列各个函数的图象,并探讨下列变化规律:①随x的增大,y的值有什么变化?②能否看出函数的最大、最小值?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

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阅读课本76-80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增函数、减函数的概念是什么?2.如何表示函数的单调区间?3.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区间有什么关系?4.函数最大(小)值的定义是什么?5.从函数的图象可以看出函数最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新知探究1.增函数、减函数定义2、单调性与单调区间如果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y=f(x)的单调区间.[点睛] 一个函数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调区间时,不能用“∪”连接,而应该用“,”连接.如函数y=1x在(-∞,0),(0,+∞)上单调递减,却不能表述为:函数y=1x在(-∞,0)∪(0,+∞)上单调递减.3、函数的最大(小)值最大值最小值增函数减函数定义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f(x1)>f(x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图象特征函数f(x)在区间D上的图象是上升的函数f(x)在区间D上的图象是下降的图示四、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题型一 利用图象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例1 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指出其在单调区间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1)y=3x-2; (2)y=-1x .【解析】(1)函数y=3x-2的单调区间为R,其在R 上是增函数. (2)函数y=-1x的单调区间为(-∞,0),(0,+∞),其在(-∞,0)及(0,+∞)上均为增函数. 解题技巧:(利用图象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1.函数单调性的几何意义:在单调区间上,若函数的图象“上升”,则函数为增区间;若函数的图象“下 降”,则函数为减区间.因此借助于函数图象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是直观且有效的一种方法.除这种方法外,求单调区间时还可以使用定义法,也就是由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求单调区间.求出单调区间后,若单调区间不唯一,中间可用“,”隔开.2.一次、二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单调性:(1)一次函数y=kx+b(k ≠0)的单调性由系数k 决定:当k>0时,该函数在R 上是增函数;当k<0时,该函数在R 上是减函数.(2)二次函数y=ax2+bx+c(a ≠0)的单调性以对称轴x=-2ba为分界线.(3)反比例函数y=kx (k ≠0)的单调性如下表所示.跟踪训练一1. 已知x ∈R,函数f(x)=x|x-2|,试画出y=f(x)的图象,并结合图象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答案】单调增区间为(-∞,1],[2,+∞);单调减区间为[1,2] 【解析】f(x)=x|x-2|={x(x −2),x ≥2,x(2−x),x <2,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1],[2,+∞);单调减区间为[1,2]. 题型二 利用函数的图象求函数的最值例2 已知函数y=-|x-1|+2,画出函数的图象,确定函数的最值情况,并写出值域.【答案】最大值为2,没有最小值.所以其值域为(-∞,2]【解析】y=-|x-1|+2={3−x,x ≥1,x +1,x <1,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知,函数y=-|x-1|+2的最大值为2,没有最小值.所以其值域为(-∞,2] 解题技巧:(用图象法求最值的3个步骤)跟踪训练二1. 已知函数f(x)={1x ,0<x<1,x,1≤x ≤2.(1)画出f(x)的图象;(2)利用图象写出该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1)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2)由图象可知f(x)的最小值为f(1)=1,无最大值. 题型三 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例3 求证:函数f(x)=x+1x在区间(0,1)内为减函数. 【解析】证明:设x 1,x 2是区间(0,1)内的任意两个实数,且x 1<x 2, 则f(x 1)-f(x 2)= x 1+1x 1− x 2+1x 2=(x 1-x 2)+x 2-x 1x 1x 2=(x 1-x 2) 1-1x1x 2=(x 1-x 2)(x 1x 2-1)x 1x 2.∵0<x 1<x 2<1,∴x 1x 2>0,x 1x 2-1<0,x 1-x 2<0,∴f(x 1)-f(x 2)>0,即f(x 1)>f(x 2).故函数f(x)=x+1x 在区间(0,1)内为减函数. 解题技巧:(利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4个步骤)特别提醒 作差变形的常用技巧:(1)因式分解.当原函数是多项式函数时,作差后的变形通常进行因式分解.如f(x)=x2-2x-3=(x-3)(x+1).(2)通分.当原函数是分式函数时,作差后往往进行通分,然后对分子进行因式分解.如本例. (3)配方.当所得的差式是含有x1,x2的二次三项式时,可以考虑配方,便于判断符号. (4)分子有理化.当原函数是根式函数时,作差后往往考虑分子有理化. 跟踪训练三 1.求证:函数f(x)=21x 在(0,+∞)上是减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 【解析】 对于任意的x 1,x 2∈(-∞,0),且x 1<x 2,有f(x 1)-f(x 2)=1x 21-1x 22=x 22-x 21x 21x 22=x 2-x 1x 2+x 1x 21x 22. ∵x 1<x 2<0,∴x 2-x 1>0,x 1+x 2<0,x 21x 22>0. ∴f (x 1)-f (x 2)<0,即f (x 1)<f (x 2).∴函数f (x)=1x2在(-∞,0)上是增函数.对于任意的x 1,x 2∈(0,+∞),且x 1<x 2,有f (x 1)-f(x 2)=x 2-x 1x 2+x 1x 21x22.∵0<x 1<x 2,∴x 2-x 1>0,x 2+x 1>0,x 21x 22>0.∴f(x 1)-f(x 2)>0,即f(x 1)>f(x 2).∴函数f(x)=1x 2在(0,+∞)上是减函数.题型四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 例4 已知函数f(x)=x+ 4x .(1)判断f(x)在区间[1,2]上的单调性;(2)根据f(x)的单调性求出f(x)在区间[1,2]上的最值. 【答案】见解析【解析】(1)设x 1,x 2是区间[1,2]上的任意两个实数,且x 1<x 2,∵x 1<x 2,∴x 1-x 2<0.当1≤x 1<x 2≤2时,x 1x 2>0,1<x 1x 2<4,即x 1x 2-4<0. ∴f (x 1)>f (x 2),即f (x )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2)由(1)知f (x )的最小值为f (2),f (2)=2+ =4;f (x )的最大值为f (1).∵f (1)=1+4=5,∴f (x )的最小值为4,最大值为5.则f (x 1)-f (x 2)=x 1-x 2+4x 1−4x 2=(x 1-x 2) 1-4x 1x 2 =(x 1-x 2)(x 1x 2-4)x 1x 2.解题方法(单调性与最值的关系) 1.利用单调性求函数最值的一般步骤:(1)判断函数的单调性;(2)利用单调性写出最值. 2.函数的最值与单调性的关系:(1)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是增(减)函数,则f(x)在区间[a,b]上的最小(大)值是f(a),最大(小)值是f(b).(2)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是增(减)函数,在区间(b,c]上是减(增)函数,则f(x)在区间[a,c]上的最大(小)值是f(b),最小(大)值是f(a)与f(c)中较小(大)的一个.(3)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则函数f(x)在区间[a,b]上一定有最值.(4)求最值时一定要注意所给区间的开闭,若是开区间,则不一定有最大(小)值. 跟踪训练四1.已知函数f(x)=6x−1(x ∈[2,6],)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见解析【解析】设x 1,x 2是区间[2,6]上的任意两个实数,且x 1<x 2,则f(x 1)-f(x 2)=2x 1-1-2x 2-1=2[x 2-1-x 1-1]x 1-1x 2-1=2x 2-x 1x 1-1x 2-1.由2≤x 1<x 2≤6,得x 2-x 1>0,(x 1-1)(x 2-1)>0,于是f(x 1)-f(x 2) >0,即f(x 1)>f(x 2). 所以函数f(x)=2x -1是区间[2,6]上的减函数.因此,函数f(x)=2x -1在区间[2,6]的两个端点处分别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在x =2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2,在x =6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是0.4. 题型五 函数单调性的应用例5已知函数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试比较f(a2-a+1)与f 34⎛⎫⎪⎝⎭的大小. 【答案】f 34 ≥f(a 2-a+1).【解析】∵a 2-a+1= a −12 2+34≥34,∴34与a 2-a+1都是区间(0,+∞)上的值.∵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f 34 ≥f(a 2-a+1).解题方法(抽象函数单调性求参)1.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可以比较函数值或自变量的大小.在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决比较函数值大小的问题时,要注意将对应的自变量转化到同一个单调区间上.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函数值的不等式就是利用函数在某个区间内的单调性,去掉对应关系“f ”,转化为自变量的不等式,此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限制条件,以防出错. 跟踪训练五1.已知g(x)是定义在[-2,2]上的增函数,且g(t)>g(1-3t),求t 的取值范围. 【答案】t 的取值范围为 14,1].【解析】∵g(x)是[-2,2]上的增函数,且g(t)>g(1-3t),∴{-2≤t ≤2,-2≤1-3t ≤2,t >1−3t,即{-2≤t ≤2,-13≤t ≤1,t >14,∴14<t ≤1.∴t 的取值范围为 14,1].题型六 单调性最值的实际应用例6 “菊花”烟花是最壮观的烟花之一.制造时一般是期望在它达到最高点时爆裂.如果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时间t (单位:s )之间的关系为h (t )=-4.9t 2+14.7t+18,那么烟花冲出后什么时候是它爆裂的最佳时刻?这时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精确到1m )? 【答案】t 的取值范围为 14,1].【解析】画出函数h (t )=-4.92x +14.7t+18的图象(图3.2-4).显然,函数图象的顶点就是烟花上升的最高点,顶点的横坐标就是烟花爆裂的最佳时刻,纵坐标就是这时距地面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