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指中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这一地区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工业化的重要起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失去了竞争力,面临着产业结构陈旧、经济发展乏力等问题。
为此,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举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振兴成就1. 调整产业结构:为了使东北老工业基地能够转型升级,中国政府鼓励各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自2014年起,东北地区利用改革创新的手段,逐渐加大了对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2. 加强科技创新:为了提升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了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和创新团队,推动了科技创新产出。
东北地区的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3. 扩大对外开放:为了扩大东北地区的市场规模,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强与沿海地区、内外蒙古等地区的互联互通。
中国政府还鼓励东北地区的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市场。
4.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了提升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东北地区的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应对措施1.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政府鼓励东北地区的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
政府还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政策,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了提升东北地区的人才质量,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和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东北地区创新创业。
3.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东北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落实《规划纲要》提升合作水平——吉林省同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东地 区 自 然成为吉林省经济合 作的重要伙伴 之一。
表 1 20 04— 2 1 0 0年吉 林省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及 其 增 长 速 度
两 国批准的《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 东北地 区与 俄 罗斯联 邦远 东及 东西伯 利 亚地 区合作 规 划纲要 ( 09 2 1 20- 08 年 ) 把 双方毗邻地 区合作上升到 国家层 面 , 》 为进一步深化 区域经济合作提供 了难得机遇。贯彻 落 实好《 划 规
纲要》, 势必对推动 吉林省 经济发展产生深远 影响。 [ 关键词 ] 吉林省 ; 东地 区; 远 经济合作 ; 划纲要 规
[ 中图分类号]F 4 . 7 0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0 2 8 (0 1 1 0 4 0 02— 8 0 2 1 )2— 0 6— 4
的顺利实施奠定 了基 础。2 1 0 1年上半 年 , 吉林省 经济 回
吉林省 与俄罗斯拥 有 2 1 里的边界 线 , 4 公 由公路和 铁路相连 , 同俄罗斯远 东地 区开展经 济合作 具有 得天独 厚的地缘 、 资源 、 文以及政策 优势 。 自国家 实施东北 老 人
经济保持 了平稳较快发展 , 主要指标 高于全 国平均 水平 ,
程中 , 吉林省承担着重 要责任 : 宁省构建 沿海 经济带 , 辽 黑龙 江省 加快建设 哈大齐工 业走廊 , 只有吉林 省缺 少一 个与辽 、 黑两省相 匹配的经 济快速增 长带 。吉林省 地处 东北 地区中心 , 吉经 济区具 有老工 业基地 和农业 主产 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3.18•【文号】发改东北[2013]543号•【施行日期】2013.03.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的通知(发改东北[2013]543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知识产权局、文物局,证监会:《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13〕46号),现予印发。
请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和《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完善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年3月18日附件: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二○一三年三月目录序言一、规划背景(一)振兴战略的成就与经验(二)发展基础(三)存在问题(四)重大意义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调整改造定位(四)调整改造目标三、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四、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一)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改造(二)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三)优化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五、大力促进绿色发展(一)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加强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六、增强创新支撑能力(一)提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稳定和扩大就业(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三)努力改善居住条件(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八、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四)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五)加强与国内发达地区合作九、政策扶持与规划实施(一)财税政策(二)融资政策(三)土地政策(四)规划实施序言为了巩固和深化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果,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按照2010年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国庆60年 吉林谱新篇

展 的快车道。
新 中国成 立 6 0 年来 ,特别是 改革 开 放 3 0 年来 ,我省 的经
济 、政治 、 文化 、 社会和 党的建设 各个领域 成果 累 累 。 粮食产量
从 建 国初期 不 到 1 0 0 亿斤提 高到 2 0 0 亿 斤 , 特别是 新世 纪 以
来连续突破 3 0 0 亿 斤 、 4 0 0 亿斤 、5 0 0 亿 斤大关 。 人均产量 、 商
品粮 率 、 粮食调 出量 和 玉 米 出口 量 多年 居 全 国 第一 : 汽 车 、 石
化 、 农产品加工 、 医药、 光 电子 以及 科技 、 教 育 、 影 视 、 旅 游等特
色领域行业都取得重大成就 。有些在全国产 生较大影 响。 党的
十七 大以后 .省委 带领全 省人 民认 真贯 彻 十七 大精神 , 坚 持 科
露迎旧『夫特 别报道 共 和 国礼 赞
●钟 树
今年 。是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成立 6 0 周 年 。 6 0 年来 ,吉林人 民
在 党 中央 和 省 委 的领 导 下 在 ,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和 建 设 中取 得 了 巨
大成就 ,尤其是改革开 放 以来的辉 煌成就 更是谱 写 了吉林大地
发展 中国 。 回顾 6 0 年 间的奋斗历 程 ,展 示 6 0 年 间 的发展 成 果 ,
I 不 仅 是对 新 中国 6 0 年华诞 的纪 念 。 也 是 对我们继 续高举 中国
特 色社 会主义伟大旗 帜 ,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 观 ,推动科 学发展 ,
? 实现全面振 兴 的进一 步鼓励和鞭策。 为此 。我们特别撷取 了我
j 委 的正 确领 导 下 ,万 众一 心 ,克难攻 坚 ,迎 接 新挑 战 ,开创 新局
2022年行业分析吉林省汽车产业2022-2022年发展规划

吉林省汽车产业2022-2022年发展规划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个五年方案提出做大做强汽车工业,吉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汽车产业等五大基地。
据此编制了《吉林省汽车产业2022-2022年进展规划》,这对于抓住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的有利机遇,从总体上引导我省汽车产业的健康进展,把我省建成国内最大最强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基地,推动我省新型工业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省汽车产业进展面临的形势(一)国际形势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1.全球汽车产销格局发生转变。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汽车需求增长趋缓,亚太、东欧、南美等新兴汽车市场增速趋快。
国际跨国汽车集团为适应这一变化,正在加紧自身结构调整,加快了汽车制造业向进展中国家转移步伐。
专家猜测,2022年进展中国家的汽车产量占全球的份额将由目前25%增加到48%。
这种变化将为进展中国家的汽车工业带来进展机遇。
2.全球汽车产业战略性重组步伐加快。
为缓解产能过剩、开发成本大幅攀升的压力,世界汽车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汽车企业强势联合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进展的潮流。
估计到2022年,将形成5?D6个大型集团垄断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集团间关系将由单纯的竞争向竞争与合作共生的方向进展。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营销理念不断更新。
欧洲、美洲、亚洲成为支持汽车产业进展的三大市场。
国际汽车市场连续被几大跨国公司垄断,汽车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特殊是在中国等亚洲地区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愈演愈烈。
随着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市场向共性化、时尚化等多层次方向进展,世界汽车工业竞争的焦点越来越趋于独创性,更加注意汽车的平安、环保、节能和舒适等综合性能。
为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逐步建立从生产到销售及售后服务的营销网络体系,以适应汽车工业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相结合的转变。
202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

202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____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指的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经济转型的困难,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滞后,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人口流失、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为了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确定1. 经济增长: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年均GDP增长率在6%以上;2. 人口稳定:实现年均人口流失率在1%以下;3. 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三、政策支持1. 宏观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加投资力度;2. 产业政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鼓励优化结构;3. 就业政策: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就业机会;4. 教育政策: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 创新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6.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
四、具体措施1.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1) 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3) 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产能过剩领域的去产能工作;(4) 提高传统产业的环保水平,推动绿色发展。
2. 培育新兴产业(1) 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2)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包括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3)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为新兴产业提供便利;(4) 加强新兴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
3.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加大对高校、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教育水平;(2) 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东北发展;(3) 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4) 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与实践能力。
4.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1) 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区域间的互联互通;(2) 完善能源供应体系,稳定能源供应;(3) 提高水、电、气等配套设施的供应能力;(4) 加强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创新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创新管理机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项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投资增长的有效载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多年来,吉林省始终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措施,切实发挥重大项目对投资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
特别是“八五”以来,吉林省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环境等比较优势,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了“八五”十大工程、“九五”十五大工程、“十五”二十大工程和百项重点工程,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或投入使用,为全省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改善发展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确认识“十一五”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十一五”时期,适应更快更好发展的总体要求,吉林省提出了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1.55万亿元的增长目标,并规划实施了“二十大工程”和“十五大系列重大项目”,进一步促进投资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
站在新一轮发展的历史起点上,加强重大项目管理,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规划提出的“二十大工程”和“十五大系列重大项目”,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等众多领域,不仅包括农业、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电子信息、能源、冶金、纺织等产业类项目,而且也包括交通、旅游、棚户区改造、水资源开发、流域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资源环境类项目,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重点项目。
重大项目建设体现了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十一五”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第二,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是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坚实基础。
重大项目建设不仅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当前促进投资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直接因素。
1996-2002年,吉林省共建设了335项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0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4.6%,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
“科学发展观下的吉林省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开题会纪要

“科学发展观下的吉林省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开题会纪要作者:赵淑梅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年第01期由张旺研究员主持的“科学发展观下的吉林省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开题会于2007年12月19日在长春物贸宾馆召开。
全省各市(州)教育局、教科所及有关高校的负责人近50人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会议。
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勇兵、科研处处长戚欣、规划发展处处长杨淑秋,东北师大校长助理、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于伟教授,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主任金中祥研究员,吉林大学高教所所长赵俊芳教授等作为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玉兰研究员主持,课题主持人、省教育科学院院长张旺研究员作了开题报告。
“科学发展观下的吉林省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吉林省教育厅科技发展项目。
这项课题由省教育科学院院长张旺主持。
并由省教科院牵头,联合各市(州)教育行政和科研部门及有关高校组成课题组共同承担。
教育发展战略是教育科研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从无到有,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为龙头,各省(市、自治区)教育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机构为骨干的科研网络。
主要有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各省(市、自治区)教科院(所)内设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机构及高等学校组建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机构等。
当前,教育发展战略的热点和重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及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我省是较早开展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省份之一。
尤其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方面作出过开拓性的工作。
1987年,吉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的前身之一)把“教育发展战略”列为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组出版了《教育发展战略学概论》、《高教发展战略》、《吉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构想》等3部著作和一批论文。
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一、引言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是指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一批比较庞大的“工业遗产”,尤其集中在长春、吉林、吉林市和通化市等市。
这些地区多年来承载了我国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但也面临着诸多的发展困境和挑战,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重点阐述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问题的列举1.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地区存在着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这是制约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产业结构单一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重工业为主,这导致当地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
3.人口老龄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流动性的加强,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地区的人口日益老龄化,这给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4.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流失是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众所周知,高素质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人才流失不仅使得当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也严重制约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5.政策保障不足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地区的政策保障不足是制约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缺乏政策保障的地方通常缺乏外来投资和技术,从而无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问题的分析1.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地区长期以来的重工业经济模式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这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2.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单一也是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
通过将单一产业结构转向多元化,可以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并增加地区的产业结构的活力。
3.人口老龄化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地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是由于雇工流动性的增强和婴儿潮后的人口结构变化所导致的。
政府应该投资并鼓励企业建立系统的老龄化方案,以保护当地老年人的福利,振兴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
4.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流失是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 基地战略和政策

20 世纪50 年代,东北三省曾以占全国8% 左右的人口和地域面 积创造了全国25% 以上的工业产值。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 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 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曾做出过重大贡献。 1980 年,东北三省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仍高达16. 2%。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实践,东北地区仍然没能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企 业性质和类型单一,国有经济仍占绝对主导地位,而民营经济与中小 企业发展严重不足。2000 年,东北三省的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总产值 中的比重下降到了9. 6%,下降幅度高达6. 6%,从而成为改革开放20 年以来经济地位下降幅度最大、最明显的地区。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 展的对策,不仅对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而且对实现全国经济改革和 发展的总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北老工业基地仍然具有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的优势 与其他地区比,东北老工业基地仍然具有很多优势,包括农林资源及 生态优势、工业基础优势、人才优势等.农林资源、工业产品、人才都可 以通过贸易获得,而一个地区却不能通过贸易获得生态优势,而由生态 优势衍生出来的优势也是其他地区无从得到的. 所以在此将详述东北的 生态优势. 东北地区绝大部分属于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具有相对较好的生态 环境(见表1).
具体政策与效果评价
一、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优化经济结构,
(一)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要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进一步打破 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 (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平等保护各类产 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 做优做强支柱产业。 (三)做优做强支柱产业。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加快淘汰落后,防止重复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用现代信息手段改 造传统产业,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积极培育潜力型产业。 (四)积极培育潜力型产业。依托装备制造业整机制造能力强的优势,发展基础 配套零部件、加工辅具和特殊原材料等。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支持中外金融机构在东北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 办事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城市进行金融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地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推动设立汽车金融公司,拓宽汽车消费融资渠道。 扶持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 (六)扶持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哈大 齐工业走廊、长吉图经济区加快发展,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产业基地。
创新管理机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重点工 程 .一 大批 重大项 目的建成 投产 或 投 入使 用 , 为全 省扩 大经 济总量 、 强综 合 增 实力 、 促进 结构 优 化 升级 、 善 发 展环 境 , 改 发 挥了 重要作 用 。
正确 认识 “ 十一五 ” 大项 目建设 的 重 重
众 的维权 和 民主 意识 增强 .投 资利 益主 体 呈现 多 元化 的发 展趋 势 .迫切 要求 改革 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 谐 社会 、 建 设小 康 社会 结合 起 来 , 全面 不
断提 高 重大项 目建设 管理 的责任 感 、紧迫
统 的项 目管 理方 式和 管理 手段 .创 新管 理
体 制和 机制 .建 立适 应 市场经 济 发展要 求 的新 型 重大 项 目管理 模 式 .提 高管 理 的科
的基础 工程 和 重 点 项 目。重 大项 目建
上 重 大 项 目 5 2项 .完成 投 资 8 8 4亿 9 5. 5 元。 占全 社 会 固定 资 产投 资的 4 . 对 投 76 %.
资增 长 的贡 献 率高达 5 . 3 %。经 过 重 大项 9
目建 设 . 十五 ” 期 . 到“ 末 农产 品加 工业 已经 成 为 吉林 省新 的 支柱 产 业 , 源 、 金 、 能 冶 建
设 、和 谐社 会建 设
等 “ 一五 ” 期落 十 时
实 科 学发 展 观 、 实 现 科学 发展 的根 本
维普资讯
~
、 I,
务 。根 据 《 兴 吉林老 工业 基地 规 划纲 要 》 振
提 出的 目标 .到 2 1 0 0年或 稍长 一段 时期 , 吉林 省将 基本 完成 调整和 改 造任 务 .建成 新 型工业 基地 .形成 具 有吉林 特 色 的产业 发 展新格 局 .固定 资产 投资规 模 达 到 1 万 亿 元 。“ 一 五” 期是 实施老 工业 基 地振 十 时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0.22•【字号】吉政办明电[2014]88号•【施行日期】2014.10.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外汇管理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14〕88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中省直有关部门、单位:为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国务院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落实意见》(吉政发〔2014〕37号),省政府决定对在建和今明两年拟开工建设的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44个重大项目建立协调推动机制。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国务院振兴东北工作会议明确的44个项目是需要国家审批或核准的重点项目,是推进今明两年我省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对拉动投资增长、有效扩大内需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确保圆满完成重大项目建设任务。
二、明确责任省政府成立44个重大项目推进组,组长由具体负责项目推进工作的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与项目推进直接相关的部门和市(州)、县(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
推进组组长作为项目推进落实第一责任人,要制定推进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列出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实施的进度安排时间表,确定各成员单位任务分工,统筹组织重大项目推进工作。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牵头部门确定的任务分工,积极抓好落实,形成工作合力,按照进度安排时间表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落实任务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重大项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组织审批基础材料;发展改革、工业信息化、国土资源、环保、住房城乡建设、林业等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尽快获得批复;涉及省内审批的,要建立快速审批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吉林的调查报告

吉林的调查报告篇一:吉林调查报告吉林村义务教育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
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最近,我们在延边州农调队的协助下,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敦化市、安图县、靖宇县三地分别作为我省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代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每地调查了1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1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全省共调查了3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3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
其中中学生、小学生家长和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各半,敦化、安图的家长均分布在5个乡镇,靖宇的家长分布在两区的10个乡镇,中小学校长三地均分布在5个以上的乡镇。
本次调查所定义的“农村”是指县城以外的所有乡镇,这与吉林省物价局等部门下发的吉价费(2003)21号文件中所指的农村中小学的“农村”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在本调查中,农村是指三地市政府或区政府所在地城区以外的所有乡镇。
调查的时间范围是2003年春季。
这次接受调查的15所中学,平均在校生规模为727人,比全省平均的928人少21.7%,共有专任教师677名(其中代课教师18名),平均每校44名,师生比为1:16.7,略低于全省平均的1:18.3的比例。
被调查的15所小学,有13所是乡镇中心小学,2所为金华市的村小,平均在校生规模为465人,比全省平均的384人多21.1%,共有专任教师452名(其中代课教师2名),平均每所小学30名,师生比为1:16,低于全省平均的1:21.5的比例。
吉林省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铝锻汽车零部件项目

长春市铝锻汽车零部件项目1、项目简介1.1项目背景1.1.1产品简介吉林省通用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从事中、高档轿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民营企业,公司的主要客户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奇瑞、长城、东风日产等国内轿车主机厂和德国奔驰等国外汽车厂家。
公司的核心产品有奥迪B8车轮支架、奥迪Q5车轮支架、奥迪C7车轮支架、途观车轮支架、NMS转向节、轮毂轴系列、前换挡杆系列等。
1.1.2市场前景汽车轻量化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一个汽车厂商和国家技术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
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
实验证明,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kg,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L,每公里减排二氧化碳8.8~12.5克。
同时,由于车身质量占整车质量的1/3,空载情况下,约70%的油耗用在车身质量上。
这意味着:只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将车身轻量化后,就可以有效减少燃油消耗。
而在驾驶方面,汽车轻量化后其加速性能也将得到提高;由于降低了汽车质量,碰撞时产生的惯性小,制动距离也将减少,整个需要被吸收转移的能量就会减少。
同时,轻的汽车制动效果好,便于主动安全控制。
由此可见,汽车轻量化的节能环保效益绝不亚于汽车发动机节油技术。
当前,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
目前,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自质量约比发达国家同类轿车平均重8%~10%,商用车平均重10%~15%;我国载货商用车自主品牌汽车在轻量化方面与进口汽车相比存在的差距更加明显,例如载重量为40t的牵引车,Volvo FE的整备质量为7.69 t,而我国同类车型整备质量为9.95 t,超出2.26t,差距超过20%。
根据发改委汽车中长期数据测算,我国平均单车年消耗石油2.5t,而美国为1.6t,日本为1.0t,欧洲为1.1t。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6•【字号】吉政办发[2012]66号•【施行日期】2012.1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2〕6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规划》的重大意义《规划》阐明了“十二五”时期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意图、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再部署,是国家对东北地区的重大支持,也是我省发展的重大机遇。
深入贯彻落实《规划》,对于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统筹推进“三化”,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规划》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五个着力”上。
其中,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和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统筹推进“三化”的动力支撑,着力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统筹推进“三化”的重点任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统筹推进“三化”的根本目的,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统筹推进“三化”的重要保障。
深入贯彻实施《规划》,将有力促进我省“三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统筹“三化”之路。
(二)有利于强化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我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
《规划》更加突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这一动力机制,提出了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沿海沿边和内陆全面开放的新格局,用创新引领东北地区振兴。
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23日)从2011年到2015年的“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
《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吉林市委《关于制定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一五”以来,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全力抗击2010年的特大洪水灾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5亿元,接近2005年的3倍,年均增长24%;人均GDP达到4.25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92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73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1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86亿元。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8∶50.6∶39.6,工业比重上升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50%,城镇化率提高到59%。
坚持实施投资拉动,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0亿元,建成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20项,新增生产能力炼油250万吨、轻微型汽车12万辆、精品钢150万吨、镍1.5万吨、钼1万吨、腈纶10万吨、发电装机140万千瓦、风力发电设备500台。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淘汰落后生产装置150余套,取缔分散供热锅炉328台,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5%。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十一五”期间,建成了长春至烟筒山铁路,长吉城际铁路进入试运行阶段;新建改造公路7200公里,行政村通车率达到97%;新建改造一次变电站5座、二次变电站34座,固定电话升至8位,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364.5万户。
国务院关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1.10.11•【文号】国发[2011]34号•【施行日期】2011.10.1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国务院关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国发〔2011〕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取向,确定了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纲要》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为扎实做好《纲要》实施工作,国务院决定按照职责分工将《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工原则(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明确政府责任。
对需要政府履行职责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责任。
在统筹考虑各级人民政府事权及配置公共资源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将发展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国务院有关部门,部分目标任务同时分解落实到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三)科学把握全面和重点的关系。
在全面落实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任务的同时,重点分解政府完成约束性指标、公共服务以及完善体制机制、制定政策举措、健全法律法规、编制实施规划等方面的任务。
二、落实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安排(一)约束性指标。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
(教育部牵头。
只明确一个部门的,其他有关部门配合,不一一列出,下同)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是指中国政府对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也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
由于经济结构滞后和资源枯竭,近些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人口流失严重,面临着急需振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东北地区面临的振兴问题,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振兴规划。
首先,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政府将推动东北地区由资源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
通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
其次,政府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的投资。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政府将加大对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东北地区的交通便利性,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和合作。
此外,政府还将加大对东北地区的产业扶持和优惠政策。
通过给予税收减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信贷支持等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和发展。
同时,政府将推动东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产业对接和合作,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东北地区的竞争力。
最后,政府将加大对东北地区的人才支持和人力资源开发。
通过建设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
同时,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素质,提升东北地区的劳动力竞争力。
总之,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涉及到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和人才支持等多个方面。
通过实施振兴规划,东北地区将逐渐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吉政办发[2013]8号【发布部门】吉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3.03.19【实施日期】2013.03.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3〕8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切实加强我省对东北亚区域合作,全面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扩大我省对外开放,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部署,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实施《规划纲要》的重要意义《规划纲要》阐明了2012-2020年我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的战略意图、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是指导我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各国加强区域合作与扩大开放的行动纲领。
深入贯彻实施《规划纲要》,对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与东北亚国家的互利共赢。
《规划纲要》着重提出了加强边境交通运输网络和口岸设施建设、提升重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重点产业合作、扩大对外投资合作、提高对外贸易的发展层次和水平以及加强人文等领域合作六大重点任务,将加强我省与东北亚各国合作与交流,聚集各方面生产要素,在机遇互享、优势互补、合作互利中推进共同发展。
(二)推动对外开发开放重点区域建设。
深入贯彻实施《规划纲要》,有利于巩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主体地位,打造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重要平台,推进长吉图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发挥长春、吉林等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推动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吉林中新食品区等开放载体建设;有利于促进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构建跨境经济合作新模式,加快沿边地区开发与腹地经济联动发展;有利于发挥通化、白山等城市节点作用,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资源整合,打造东北东部经济带。
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序言为了巩固和深化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果,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按照2010年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称老工业基地是指“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布局建设、以重工业骨干企业为依托聚集形成的工业基地。
老工业基地的基本单元是老工业城市。
根据上述时期国家工业布局情况,以及1985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工业总产值、重化工业比重、国有工业企业职工人数与就业比重、非农业人口规模等6项指标测算,全国共有老工业城市120个,分布在27个省(区、市),其中地级城市95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25个。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120个老工业城市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
95个地级老工业城市中,大部分发展速度加快,但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需要在更高层次上推进调整改造;少部分发展滞缓或主导产业呈现明显的衰退特征,调整改造任务艰巨。
25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整体发展基本进入良性轨道,但传统工业企业比较集中的市辖区的调整改造任务尚未完成。
本规划范围为,95个地级老工业城市和25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市辖区,详见专栏1和附图。
本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行动纲领。
规划期为2013-2022年。
专栏1:规划范围地级城市(共95个):河北省(6个):张家口、唐山、保定、邢台、邯郸、承德;山西省(5个):大同、阳泉、长治、晋中、临汾;内蒙古自治区(2个):包头、赤峰;辽宁省(11个):鞍山、抚顺、本溪、锦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朝阳、盘锦、葫芦岛;吉林省(6个):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白城;黑龙江省(6个):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鸡西、伊春;江苏省(3个):徐州、常州、镇江;安徽省(6个):淮北、蚌埠、淮南、芜湖、马鞍山、安庆;江西省(3个):九江、景德镇、萍乡;山东省(2个):淄博、枣庄;河南省(8个):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南阳;湖北省(6个):黄石、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湖南省(6个):株洲、湘潭、衡阳、岳阳、邵阳、娄底;广东省(2个):韶关、茂名;广西壮族自治区(2个):柳州、桂林;四川省(8个):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内江、乐山、宜宾;贵州省(3个):遵义、安顺、六盘水;陕西省(4个):宝鸡、咸阳、铜川、汉中;甘肃省(4个):天水、嘉峪关、金昌、白银;宁夏回族自治区(1个):石嘴山;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个):克拉玛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
一、引言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工业历史。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变革和转型,吉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为了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吉林省政府制定了《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发展战略,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背景分析
1. 吉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
吉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传统的重工业产业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2.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性
吉林老工业基地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其振兴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发展目标和战略
1. 发展目标
(1)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向高端创造业、现代
服务业和创新产业转型。
(2)提高产业链水平,增强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发展战略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
(2)加强创新驱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哺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强人材引进和培养,提高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人力资源素质。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友好型工业基地。
(5)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四、重点任务和措施
1.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1)淘汰和整合传统重工业企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2)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哺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2. 人材引进和培养
(1)制定人材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材到吉林老工业基地就业创业。
(2)加强人材培养和教育培训,提高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人力资源素质。
(3)鼓励人材流动和交流,促进吉林老工业基地与其他地区的人材互通。
3. 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1)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措施。
(3)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建设生态友好型工业基地。
4. 区域协同发展
(1)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2)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与其他地区的产业互补和资源共享。
(3)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交通运输能力。
五、政策保障和监督机制
1. 政策保障
(1)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政策保障。
(2)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投资。
2. 监督机制
(1)建立健全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和评估。
(2)加强舆情监测和公众参预,保障规划纲要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六、总结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是吉林省政府为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制定的重要文件。
通过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以及相应的重点任务和措施,可以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策保障和监督机制的建立也能够确保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
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将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