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自然区分界线
中学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归纳
中学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归纳一.地理界线单项归纳:(一).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1.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一一阿尔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一线.2.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一太行山一一巫山一一雪峰山一线.(二).气候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一一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巴颜喀拉山一一冈底斯山一线.2.热量与温度带界线:(1).1月0喀等温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3).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4).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鸭绿江口一一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 祁连山-------- 天山一线.(5).青藏高寒气候区与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昆仑山一一阿尔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一线.3.降水量与干湿地区的分界线:(1).800mm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2).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一一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3).200mm年等降水量线: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巴颜喀拉山一一冈底斯山一线.(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5).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一张家口一兰州一拉萨一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6).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巴颜喀大山一一冈底斯山一线.4.气候类型的分界线:(1).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2).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一阴山一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一巴颜喀拉山一线.(3).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昆仑山一一阿尔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一线.(三).水文界线:1.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一一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祁连山东端一线, 南端接近200 mm年等降水量线.2.分水岭:①.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分水岭:冈底斯山怒山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一一秦岭.③.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南岭.④.澜沧江与怒江分水岭:怒山.⑤.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分水岭:太行山.(四).四大海域的分界线:1.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一一山东半岛蓬莱角.2.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一一韩国济州岛西南角.3.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广东南澳岛一一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五).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1.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②.东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昆仑山一一阿尔金山祁连山.③.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3000米等高线.2.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分界线:①.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日平均气温A 10c积温3200c等值线.②.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相当于日平均气温A 10c积温4500c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日平均气温A 10c积温7500c等值线.二.地理界线综合归纳:1.秦岭一一淮河一线:(1).气温:大致与一月0c等温线重合.(2).降水: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吻合.(3).河流结冰期:界线以北地区河流有结冰期,以南地区河流无结冰期.(4).温度带:大致是亚热带〔南〕和暖温带〔北〕的分界线.(5).干湿地区:大致是湿润地区〔南〕和半湿润地区〔北〕的分界线.(6).植被:大致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北〕的分界线.(7).土地利用:大致是水田〔南〕与旱田〔北〕的分界线.(8).粮食作物:大致是水稻〔南〕与小麦〔北〕集中分布地区的分界线.(9).水果:大致是柑橘〔南〕与苹果〔北〕的分界线.(10).气候类型:大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与温带季风气候〔北〕的分界线.(11).区域划分:大致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12).河流流域:大致是长江流域〔南〕与黄河流域〔北〕的分界线.(13).秦岭大地形区:大致是四川盆地〔南〕与黄土高原〔北〕的分界线.小地形区:大致是汉中谷地〔南〕与渭河谷地〔北〕的分界线.淮河:大致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南〕与华北平原〔北〕的分界线.2.长城:①.降水:400mm等降水量线;②.温度带:暖温带〔南〕与中温带〔北〕.③.地形:黄土高原〔南〕与内蒙古高原〔北〕.④.粮食作物:冬小麦〔南〕与春小麦〔北〕.⑤.农业:农业〔南〕与畜牧业〔北〕.⑥.民族:汉族〔南〕与游牧民族〔北〕.3.大兴安岭:①.地势:地势二〔西〕、三〔东〕阶梯分界线.②.地形:内蒙古高原〔西〕与东北平原〔东〕的分界线.③.非季风区〔西〕与季风区〔东〕的分界线.④.降水:400mm等降水量线.⑤.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西〕与温带季风气候〔东〕的分界线.⑥.干湿地区:半干旱〔西〕与半湿润〔东〕地区的分界线.⑦.植被:温带草原〔草原〕〔西〕与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东〕的分界线.⑧.农业:畜牧区〔西〕与耕作区〔东〕的分界线⑨.河流流域:内河流域〔西〕与外河流域〔东〕的分界线4.太行山:①.地势:地势二〔西〕、三〔东〕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黄土高原〔西〕与华北平原〔东〕的分界线.③.河流流域:黄河流域〔西〕与海河流域〔东〕的分界线.④.省区:山西省〔西〕与河北省〔东〕的分界线.5.巫山:①.地势:地势二〔西〕、三〔东〕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四川盆地〔西〕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东〕的分界线.③.省区:四川省〔西〕与湖北省〔东〕的分界线.6.横断山:①.地势:地势一〔西〕、二〔东〕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青藏高原〔西〕与四川盆地〔东〕的分界线.③.气候类型: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西〕与亚热带季风气候〔东〕的分界线.④.温度带:青藏高寒气候区〔西〕与亚热带〔东〕的分界线.7.武夷山:①.地形区:江南丘陵〔西〕与浙闽丘陵〔东〕的分界线.②.省区:江西省〔西〕与福建省〔东〕的分界线.8.天山:①.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南〕与准嚼尔盆地〔北〕的分界线.②.温度带:暖温带〔南〕与中温带〔北〕的分界线.③.区域划分:南疆〔南〕与北疆〔北〕的分界线.9.昆仑山:①.地势:地势一〔南〕、二〔北〕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青藏高原〔南〕与塔里木盆地〔北〕的分界线.③.温度带:青藏高寒气候区〔南〕与暖温带〔北〕的分界线.④.气候类型: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南〕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的分界线.⑤.自然分区:青藏高寒区〔南〕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北〕的分界线.10.阴山: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③.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11.南岭:①.地形区:珠江三角洲〔两广丘陵〕〔南〕与江南丘陵〔北〕的分界线.②.河流流域:珠江流域〔南〕与长江流域〔北〕的分界线.12.祁连山:①.地势:地势一〔南〕、二〔北〕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青藏高原〔南〕与内蒙古高原〔北〕的分界线.③.温度带:青藏高寒气候区〔南〕与暖温带〔北〕的分界线.④.气候类型: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南〕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的分界线⑤.自然分区:青藏高寒区〔南〕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北〕的分界线:13.大娄山:①.地形:云贵高原〔南〕与四川盆地〔北〕的分界线.14.雪峰山:①.地势:地势二三〔东〕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云贵高原〔西〕与东南丘陵〔东〕的分界线.15.巴颜喀拉山:①.河流流域:长江水系〔南〕与黄河水系〔北〕的分界线.16.贺兰山:①.降水量:200mm年等降水量线.②.干湿地区:半干旱地区〔东〕与干旱地区〔西〕的分界线.③.植被:草原〔东〕与荒漠〔西〕的分界线.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⑤.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⑥.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17.冈底斯山: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②.2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干湿地区: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④.分水岭: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分水岭.。
中国地理分界线整理
中国地理分界线整理一、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逐渐减少,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逐渐拉开距离,随着国家近几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西部地区人口逐年增加。
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一般比内陆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会更大,这些地方商业比较发达,人流量大,气候适宜。
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大体有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北部,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干旱,有些是终年积雪,环境相对比较恶劣。
二、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四、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
中国地图|三大自然分区与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
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
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
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
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由于受海陆位置、纬度、海拔高度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用的地理特征三大自然区的地理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季风区;3000米等高线:青藏高原/东部季风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三大自然区的特点: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
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5%。
东部季风区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风向、降水、气温等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的更替。
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湿润程度较高,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
二、海拔较低,大部分地区在海平面1000米以下。
东部有许多广阔的平原,平原间的高地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
三、河流为外流河,长江、黄河、珠江、辽河、海河等大河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外流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
四、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大现状多为农作物和人工林等人工植被。
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生物种类繁多。
五、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除极少数的地方以外,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栽培植物广泛分布,是我国的主要农耕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
面积占全国陆地的30%,人口只占全国的4%。
其地理位置是大兴安岭以西,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以北内陆地区。
农业包括:东部温带草原牧场,西部山地牧场;灌溉农业:考河水,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有以下特点:①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在1000米左右的高原上,既横亘有3000米以上的山脉,也有海拔在250~500米的内陆盆地,吐鲁番的盆地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及其内部差异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400mm等降水量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3000m等高线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地形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海拔较低,地形以 海拔较高,主要是 平均海拔4000米 平原、丘陵为主。 高原和盆地,其次 以上。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4.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4.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地貌 低山、丘陵
积温
≥ 7500℃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热带季雨林,季相变化不明显
土壤
淋溶强烈的砖红壤
作物 问题
水稻一年三熟,经济作物种类多 热带生物资源利用,发挥土地生产力
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湿润的季风气候
东
部
季
风
西高东低 海拔较低
区
平原广阔
植被:森林为主 土壤: 森林下发育
的土壤
水文: 外流河 河流自西向东 流入海洋
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广泛而深刻
平原耕地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南北差异——热量
一、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水分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1.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南北差异:
2.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地貌 大平原和高原为主,从西向东地势降低
积温
3200℃~4500 ℃
中国地理大题概述
中国地理分界线一、气候分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大阴贺巴冈)2、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3、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并不很有代表性,大致在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4、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二、三大自然区分界线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3、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等高线。
三、三级阶梯分界线1、一、二级阶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2、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四、水文分界线1、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南段接近200mm年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南岭。
3、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秦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怒江与澜沧江)分水岭:怒山。
五、地形区分界线1、巫山:湖北与重庆的分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2、太行山:山西与河北的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3、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5、天山: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6、昆仑山:新疆与西藏的分界线,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7、秦岭: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分界线。
8、南岭:两广与湘赣的分界线。
9、祁连山:甘肃与西藏的分界线,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的分界线。
10、横断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分界线,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11、阴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
中国地理分界线
中国地理分界线地势第—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大致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大致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大致从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相当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北段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大致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线耕地以水田为主和旱地为主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地区分界线大致长城—线中国地理界线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4.气候界线(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中国主要自然地理界线
中国主要自然地理界线1、三大自然区界线:(1)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2)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3)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3000m等高线。
2、东部季风区四个自然地区界线:(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2)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3、地势三阶梯界线:(1)一、二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2)二、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4、地形区界线:(1)巫山:鄂渝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二、三阶梯的界线;(2)太行山:晋冀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界线;(3)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地势二三阶梯的界线;(4)武夷山:闽赣界线;(5)昆仑山:新藏界线;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地势一、二阶梯的界线;(6)天山:南疆与北疆界线;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界线;(7)秦岭: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界线。
(8)南岭:两广与湘赣;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界线;(9)祁连山:甘青界线;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的界线;(10)横断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界线;一、二阶梯的界线,亚热带与高原气候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11)阴山: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5、气候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2)降水量与干湿地区界线A 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B 4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C 2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通过内蒙古高原中部(贺兰山)至祁连山西段,再斜贯青藏高原中部,止于雅鲁藏布江西段。
高中地理 我国重要的十大地理分界线
高中地理我国重要的十大地理分界线一、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逐渐减少,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逐渐拉开距离,随着国家近几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西部地区人口逐年增加。
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一般比内陆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会更大,这些地方商业比较发达,人流量大,气候适宜。
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大体有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北部,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干旱,有些是终年积雪,环境相对比较恶劣。
二、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四、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
第二节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地带巩固夯实基础一、三大自然区1.划分的主要依据(1)东部季风区——400 mm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2)东部季风区——3 000 m等高线——青藏高寒区(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青藏高寒区二、三大经济地带1.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2.三大经济地带的特征和发展三大经济区练习1.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青藏高原上C.新建的重庆直辖市属于东部经济地带D.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划分的2.关于工业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是综合性工业基地B.珠江三角洲是重要轻工业基地C.环渤海经济区是基础工业很发达的地区D.环渤海经济区是轻工业基地3.东部经济地带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水土流失严重②能源、原材料不足③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④部分城镇环境污染较重⑤长江中游洪涝问题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4.位于中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省区是()A.陕西、河南、重庆B.山西、河南、四川C.内蒙古、河北、山东D.湖北、吉林、江西5.关于东部三大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城市B.自然资源都十分丰富,自然条件优越C.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D.都临海,区位条件优越世纪之交,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开始实施。
据此回答11~13题。
6.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为了()A.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B.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C.促进城乡结构调整,逐步消灭城乡差别D.实施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7.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①生态环境建设②发展出口加工工业③基础设施建设④发展科技教育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⑤8.图为我国某经济区,读后请回答。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依据是地貌和气候。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包括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
寒区。
三大自然区划分的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3000m 等高线。
A.地形和气候
B.水文和植被
C.植被和土壤
D.气候和土壤
答案:A
在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成分(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由于自然条件的空间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区域共轭性,
以及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地球表面形成一系列等级高低不同的、自然地理
特征相对一致的区域。
泛指的自然区是这些自然区域的统称,既包括综合自然区划的各种综合自然区,如自
然大区、自然区域、自然地区及自然带、自然地带等,又包括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各种分区,如地貌区、气候区、水文区、土壤区、植被区、动物区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9O E
° 中国地形
100 E 110 E
120 E
°
130 E 50 N
° ° °
准噶尔盆地 天 山 塔里木盆地 青 藏 高 原
° °
40 N
华 北 黄土高原 平 原
30 N
°
四川盆地
20 N
°
中国地势
季风区山 兰 山 唐古拉山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冈底斯山
2.划分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分界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青藏高寒区 画图:在空白图上画出三大自然区的界线,思考: 三大自然区的界线和哪些地理界线相吻合?
三大自然区
西 区 北 干 东 旱 半 干 旱 长城 部
季
青 藏 高 原
风
区
分析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一般从哪些方面考虑?
位置范围;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类型;植被、土 壤、水文特征等方面。
二、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项目
东部季风区 大兴安岭以东,内 蒙古高原以南,青 藏高原东部边缘以 东的地区 黄土高原、四川盆 地、云贵高原、横 断山区、沿海三大 平原和丘陵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大兴安岭以西,昆 仑山—阿尔金山— 祁连山和长城一线 以北的广大地区 青藏高寒区
范围 主要 地形 区
北起昆仑山—阿尔 金山—祁连山,南 抵喜马拉雅山,东 起横断山,西至国界 青藏高原,柴 达木盆地
o℃等温线
雪松、黑土 骆驼刺、沙漠 椰林、红土
东北 西北 南方
植被、土壤是反映自然环境的两面“镜子”
那么,决定这种地理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 有哪些?
气候、地貌
总结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复习方法:同学们边看图边看讲义进行复习。
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地理区域地理考点总结一、我国自然地理重要界线1. 地势三级分界线:第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 季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 内外流区域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
4. 干湿区的界线:(1)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5. 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
二、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和季风影响1. 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自然区地形气候人类活动及其利用方向东部季风区平原丘陵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广泛深刻,是我国主要农耕区,以粮食生产为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副业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高原盆地大陆性显著,太阳辐射较强,日照较长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小,畜牧业为主,合理发展绿洲农业青藏高原高寒区高原高寒,风大,太阳辐射强,日照长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弱,畜牧业为主,适当发展农、林业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及成因自然区主要差异因素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热量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水分青藏高原高寒区垂直差异海拔高度3. 季风对我国降水量的影响(1)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集中在夏秋季节(5-10月),南方雨带到来早退得迟,雨季长,北方相反。
(3)夏季风强的年份,易出现南方干旱北方洪涝的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则相反。
三、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区域形成原因及区域协调发展1. 三个经济地带的形成原因经济带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东部经济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
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地势低平,利于开发产业结构相对优越,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人们思想观念较开放,有较强的竞争危机感和紧迫感。
中国三大自然区
A
B C
D
北 低
A
热 3200℃
B
量 4500℃
C
南 7500℃ D高
气植熟 候被制
温带大 陆性季 风气候
针叶 林针 阔混 交林
一年 一熟
东北温带湿
A润、半湿润
地区
暖温带 大陆性 季风气
候
落叶 阔叶
林
两年三 熟或一 年两熟
B
华北暖温带湿润、 半湿润地区
亚热 带季 风气
候
常绿 阔叶 林
C 一年
两熟
西北温带及暖 温带荒漠地区
降水
西少
降水
200mm等 降水量线
东多
景观
荒漠 荒漠草原 典型草原 森林草原
地形地势 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
1000m宽广坦荡
气候 水文
光照资源丰富气温日较 差年较差大
河流多,但流程短,水 量少
冬长而寒冷 多为内流区
西北是完整的高原, 东南部为地势较低、 南北走向的高山峡 谷。
分为森林草原 为草原
原和高山草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土壤
多为钙质土
有机质含量低,可溶 土壤发育程度很
性盐分含量较高
差,土层浅薄
水文
多外流河、湖 以内流河(湖)为主, 多冰川、湖泊、 雨水补给为主 短小,冰雪水补给为主 多大江大河源头
人类活动 影响广、深, 影响小,牧业、绿洲农 影响微弱,原始
重要农耕区 业——水源是制约因素 以畜牧业为主
400 200
50
火烧。寮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年降水量超过1600
毫米的地区大多在 _东__南__沿__海__地__区__。
中国的地理界线
城
①我国古代牧业文化与农业文化分界线
②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
③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④年降水量400mm线
⑤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⑥森林与草原分界线
⑦年积温3500℃线
昆仑山脉
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
祁连山脉
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
大巴山
大
海
的
分
界
线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
以老铁山角、庙岛群岛与蓬莱角连线为界。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
以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济州岛的西南角的连线为界。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
南澳岛经台湾浅滩至台湾岛南端鹅銮鼻的连线为界。
大致的位置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
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
湿润地区
河
流
流量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
含沙量
含沙量多
含沙量少
汛期
汛期短
汛期长
结冰期
冬季结冰
冬季不结冰
农
业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粮食作物
以小麦为主
以水稻为主
油料作物
以花生为主
以油菜为主
糖料作物
以甜菜为主
以甘蔗为主
耕作制度
二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
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淮河
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
雪峰山
气
候
界
线
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
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
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湘教版必修三第4节_区域差异(以中国三大自然区为例)
4、地形特征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内蒙古高原
吐鲁番盆地
呼伦贝尔高原
河套平原
西部盆地和山地相间分 布(准噶尔盆地、塔里 木盆地)“三山夹两盆”
河西走廊
贺兰山
宁夏平原
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塔里木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地形闭塞,多风积地貌(如沙丘);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有山间豁口,是半封闭盆地,多风蚀地貌 (如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城堡、风蚀洼地等); 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东段南侧,是一个断裂陷落盆地,盆地中 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陆地上的最低处。
27 °N
1、青藏地区的位置
2、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3、自然地理特征 ——高、寒
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 4000米。
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河流与 湖泊
①大江大河发源地;三江源(长江、 黄河、澜沧江)--中华水塔 ②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咸水湖)
4、地广人稀的地区
6、高寒牧区
三大牲畜
藏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高原之舟-牦牛
7、青藏铁路的建设
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三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 可能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植被破坏,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修建的意义是什么?
1、加快青藏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促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5、重要农业区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思考
青藏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 方?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
(1)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2)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相对温和, 有利于一年一熟的青稞、小麦的种植。
中国的北方地区
二.北方地区的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特征
地 形 特 征
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包括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陵、 辽东丘陵、长白山地、大小兴安岭与太行山 等。
平原主要分布东部地区,地形开阔平 坦,海拔较低。北部多沼泽,南部多低湿地 和盐碱地。黄土高原沟谷纵横,水土流失严 重。
(1)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年降水量400 ~800mm之间(长白山例外),降水 自东向西递减,降水集中在7~8月。
夏季气温差别不大,除大兴安岭北端在16℃以下 外,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冬季气温都在0℃以下, 但南北差异较大,华北地区多在0℃~-10℃之间,东 北在-10℃以下。
(2)东北气候及影响
①温度带:中温带为主,一月均温-8℃以下,年降水量东南 部山地800毫米以上,其余400-800毫米,山地属湿润区其余 为半湿润区。 温度带
Ⅱ形成:黄河、淮河、海河合力冲积而成,黄河是主力
Ⅲ特点:A完整,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滨海平原 海拔只有4米左右);B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 间为浅平封闭洼地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思考: 根据所学的地理知 识平价图中建筑的 优点?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 便于挖掘窑洞 ②具有冬暖夏凉, 有利于居住
中国地理分区
中国三大自然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以昆仑山 以400毫 米年等 降水量 线为界
阿尔金山
祁连山为界
东部季风区
以3000 米等高 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 线为界
地理要素的差异把中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 青藏高寒区 (主要依据地貌/地形、气候)。
昆 仑 山
横 断 秦岭—淮河 山 脉
③铁:鞍山、本溪(辽宁);迁安(河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三大自然区分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2)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界线
(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C积温3200°C等值线。
(2)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4500°C等值线。
即秦岭——淮河一线。
(3)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7500℃等值线。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两个自然地区的界线
贺兰山一带,相当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