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史观解读世界近现代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史观引领下的 主题式复习
文明史观 “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 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 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 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
划分标准是生产力 纵向:(1)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2)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等) (3)后工业文明(信息时代) 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1)变化:由积极吸收到极力排斥。(2分)影响:阻断了 中外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2分) (2)条件: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并发展。(2分) 愿望与实践:主张民主共和,进行辛亥革命;提倡民主科 学,发动新文化运动。(4分) (3)积极影响:促进科技发明的传播与普及;丰富人们 的社会娱乐生活;促进人类的交流与信心传播。(3分) (4)现象:人类文明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和平发展成 为世界主题。(2分)
“文明”的分类
从根本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史
比较16世纪前的东西方文明的不同
文明类型 经济特征 政治制度 东 方
西 方
农业文明 海洋文明 农业经济 中央集权 (小农经济) 商品经济 民主政治
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
人文主义
文明的差异
【典型例题1】
不同的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用线将史观和对应的评价连接起来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 化的态度。(10分)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 主要差异。(12分)
【思维启迪】:比较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在与西方 文明融合中有何差异
态度
被动学习
方式
结果
缓慢而曲折,没有达 到预期目标 迅速而成功,基本达 到预期目标
革命史观
社会史观
(1)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2)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 明的发展 (3)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 之路 (4)是殖民掠夺之路
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
文明史观
(5)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 结构和生活习惯
【典型例题2】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 冲突也是交流融合的一种方式 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基础”。 以近代前期的中国为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对中国带 来的双重影响? 1、破坏性: 殖民掠夺、灾难
1851年5月,英国伦敦海德公园 内,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在一幢 被称为“水晶宫”的宏伟玻璃建 筑内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600 多万人在这里流连忘返,世界博 览会由此诞生。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有史以来 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 类世博会,也是历史上国际参展 方最多的一届世博会。作为“经 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 盛会” 。
你联想到了什么?
【主题升华】 1、人类文明特点: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 区不同文明成果。 2、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3、影响文明进程的因素:人口增长、技术的进步 与传播、不同社会之间日益增长的交流。而且其 中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不同地区人群的相互交往是 决定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4、总趋势是从野蛮到文明的演进。 5、交流中的态度: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 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
(1)目的: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 【典型例题3】(2009年安徽文综卷)(22分)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 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 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成员组成: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 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关11个国家。该使团 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 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 统治集团态度: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 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 冲击; 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 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 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
(1)政治:主权和领土部分沦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进一步加深 (2)经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其提供原料、 民主化 市场和资本输出地 法制化 2、建设性: 工业化 (1)政治: 加速了封建王朝的灭亡,开始了从专制到民主的转 变,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尝试 市场化 (2)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理性化 科学化 (3)思想文化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4)外交:闭关锁国政策结束,被迫开放
影响。 (2)内容: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 近代化的倡导者:中国是洋务派;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 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l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 结果: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 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 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 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主题构建】文明史观下的世界近现代史 历史时期 转折性事件 ∕ 表现 西方 海洋文明 东方 农业文明 文明特征
16世纪前
文明的差异
海洋文明 农业文明 16—18世纪 新航路开辟 早起殖民扩张 两次工业革 命 第三次科技 革命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
文明的链接
文明的冲突 文明的融合 与创新
19世纪以来
中国
暴力冲突
日本
主动学习
和平交流
【典型例题4】 (2010盐城二模)(13分)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 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 (1)表现:新航路的开辟。(2分) 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 影响: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 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 具雏形。(2分) 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 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2)表现:①经济: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 请回答: 构,亚非拉地区沦为西方经济附庸。(1分) (1)概括出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它 ②政治: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亚非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分) 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③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在亚非拉地区传播,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 (1分) (3)1921年苏俄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 (2)“1500—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 巨大冲击,试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概括其主要表现。(3分) 市场和商品贷币关系扩大生产。(2分)1933年罗斯福借鉴苏联计 划经济,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2分)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 启示:不同文明应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 中你有何启示?(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