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doc

合集下载

最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版)doc

最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版)doc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中国古代史二、中国近代史三、中国现代史四、世界古代史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

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历史九年级上册《目录与课程标准》2022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目录与课程标准》2022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时间: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见地图)背景(原因)+条件+航海家+航线+影响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时间:15-19世纪
早期殖民掠夺:掠夺方式+殖民国家+殖民影响。三角贸易:地图+影响。
知识补充:掠夺方式: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劫掠式贸易、开发种植园、黑奴贸易影响:①加速物种、商品和文化交流;②促进世界市场逐渐形成;③有助于国家资本原始积累;④造成殖民地国家落后与贫穷。“野蛮性”:无视生命的珍贵,将人作为商品出卖。“残酷性”:持续时间长,后果严重。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基督教的创立: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封君封臣制度:特点+扩展
第8课 西欧庄园
庄园:时间+特点+居民+土地+庄园法庭(作用+惩罚手段)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城市:背景+时间+斗争方式+影响大学:时间+美誉+自治地位+课程设置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程标准2022:通过了解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如《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初步理解“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时间:14-17世纪
文艺复兴:背景+时间+代表人物+代表作+核心+影响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见课件)
课程标准2022: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以及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

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

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贺欣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贺欣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只是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变化及实施建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变化及实施建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变化及实施建议摘要:教育部于2022年4月公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包括历史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结构化的课程内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学业质量标准、大概念教学等,其间也体现出一些新理念、新要求,由此,基于课程育人的角度,对有效实施新课标提出如下建议:正确理解课程改革新理念;正确理解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正确理解以大概念/大主题为统领的结构化课程内容;正确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正确理解学业质量标准。

关键词: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大概念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学业质量标准教育部于2022年4月公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育人蓝图,同时也是推进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有力举措,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拟概述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并从课程育人的角度,对实施新课标提出一些建议,以就教于方家。

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变化(一)凝练了历史课程所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新课标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凝练出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由这五个方面构成的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保持一致,同时依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明确具体要求,使二者形成基础教育阶段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连续体,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将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要求一一对应。

具体如下:唯物史观——要求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时空观念——要求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史料实证——要求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历史解释——要求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家国情怀——要求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

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逐步养成历史核心素养,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达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以史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说教材论文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说教材论文  人教新课标版

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我说的教材是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主要从教材的设计理验和教材课标要求、教材编写意图、教材的体例、解读单元、具体课例等五个部分,结合三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材的设计理念和教材的课标要求(一)教材的设计理念九年级历史上册是全面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突出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时代性,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教材力争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竭力避免成人化的文字和专业化的叙述,减少艰深难懂的历史学理论和概念。

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课程内容以适应初中学生身心协调发展需要为逻辑,以图文并茂的板块式展开为方法,以鼓励学生进行参与式自主学习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健全人格。

(二)教材的课标要求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教材分别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方面作了要求:1、知识目标掌握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能力目标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电子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电子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

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1的作用。

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一、课程性质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

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初中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具有综合性、基础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弘扬中华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综合素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初中历史课程要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4、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

评价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评价方式多样化和个性化。

三、课程设计思路1、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历史内容。

以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为点,以时代背景为线,构建基本的历史知识框架。

2、突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有机融合。

以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穿插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3、注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4、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探究活动、社会调查、模拟历史场景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实践能力。

5、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教学内容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6、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具备阅读、分析、归纳、总结历史资料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历史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社会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说教材论文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说教材论文  人教新课标版

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我说的教材是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主要从教材的设计理验和教材课标要求、教材编写意图、教材的体例、解读单元、具体课例等五个部分,结合三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材的设计理念和教材的课标要求(一)教材的设计理念九年级历史上册是全面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突出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时代性,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教材力争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竭力避免成人化的文字和专业化的叙述,减少艰深难懂的历史学理论和概念。

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课程内容以适应初中学生身心协调发展需要为逻辑,以图文并茂的板块式展开为方法,以鼓励学生进行参与式自主学习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健全人格。

(二)教材的课标要求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教材分别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方面作了要求:1、知识目标掌握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能力目标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初中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为基础,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历史的基础上,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提高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放在首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人文素养。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过程中来,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了解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历史课程,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具备一定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方法,能够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能,包括收集、整理、分析、归纳历史资料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习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应通过学习历史课程,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部分。

其中中国历史部分应该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历史;世界历史部分也应该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历史。

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基础性和可读性,同时也要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

具体来说,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代史:介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世界史教学内容的修订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世界史教学内容的修订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世界史教学内容的修订世界古代史内容的变化:删减内容:如南方古猿、人类起源、三大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希波战争布匿战争、查理马特改革、马可•波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荷马史诗》等古典文学、阿基米德、巴黎圣母院。

增加内容:如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大学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

世界近代史删减了:克莱武在印度掠夺、宪章运动、伏尔泰、爱因斯坦等内容。

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租地农场、手工工场。

世界现代史课程内容的也有一些调整,如增加了社会保障制度、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生态与人口问题。

而把国会纵火案、反犹暴行、绥靖政策、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印度独立、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生物工程技术、德莱赛、毕加索、爵士乐、好莱坞等内容删减了。

要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首先就要知道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我们深入理解世界历史,可以看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我们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线索,可以看出,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4~16世纪14、15世纪,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洲对海外市场、商品和财富有了迫切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新航路的开辟。

所以说,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与亚洲、非洲和美洲地区经济文化,欧洲成为世界商业的中心,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有人把这称为“全球化”的开始。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新世界的不断发现,也开始欧洲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殖民掠夺和扩张一方面给亚非拉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如屠杀印第安人、奴隶贸易等,但另一方面,在殖民扩张和掠过中,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第二个阶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19世纪中期,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提高,对世界市场和原料有了更加强烈的要求。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线索(含课程标准、填空、思维导图、单元总结)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线索(含课程标准、填空、思维导图、单元总结)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线索(含课程标准、填空、思维导图、单元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引下重构教学目标—以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为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引下重构教学目标—以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为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引下重构教学目标—以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为例2022年4月下旬公布出台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义教课标”),它更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包括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甚至是历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教学目标的设计构建首当其冲,如何在2022年版义教课标的指引下重新设计构建历史教学目标呢?一、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参加工作以来经历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关注教学目标的变化不难发现,教学目标很长时间都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展开设计,而如今升华到了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从过于强调学科知识和技能,进步到关注学生的态度养成和人格发展。

当然,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并不矛盾,只不过三维目标是上一轮课改中对所有课程提出的普遍性教学目标要求,对于单学科而言比较笼统、指导性还不够强。

在2022年版义教课标中,依据历史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并结合高中课标相关要素确定课程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综合、深化和提升。

所以,在未来历史教学的目标设定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可能性与达成度的预估。

教师可以根据2022年版义教课标指引,努力落实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见图1)[1]:从图 1 可以看出,五大核心素养与历史认识层次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既是历史研究过程的科学性体现,也是历史认知心理活动的必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系统。

因此在实施“新课标”时,教师一定要认清五大核心素养的结构性关系,整体把握历史课程的目标要求,切忌简单碎片化处理。

以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道古希腊的地理位置以及城邦的历史时期,知道亚历山大帝国建立时间和涉及的地理范围。

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

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

返回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象形文字 楔型文字 字母文字 佛教的兴起
1、古老而神秘 的文字
2、世界三大 宗教
基督教的创立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
继续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耶 稣 受 难
返回


产生时间
诞生国家或 地区
创始人
经典
佛 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前6世纪 公元1世纪
7世纪
古代印度 巴勒斯坦
阿拉伯半岛
释迦牟尼 传说中的耶稣
穆罕默德
《圣经》 《古兰经》
1、你知道哪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文 字 产生时间 地 点
2、象形文字为什么会变成死文字? 3、列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产生时间、创始人、 诞生地、经典。
返回
4、你能说出于世界三大宗教有关的节日或习俗吗?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世界数字
• 罗马数字: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 Ⅺ、Ⅻ • 中国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 • 阿拉伯数字: 1、2、3、4、5、6、7、8、9、0
阿拉伯数字
传播
古代 印度人
发明
中古 阿拉伯人
改进
世界各地
返回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 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 • 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 • 善于吸收其他文化并加以发展
返回
四大发明的传播
10世纪末起(北宋)
印刷术
向东 朝鲜、日本 向南
造纸术
越南、南亚 向西
中亚、西亚、欧洲

精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1课全册知识提纲(Word版,17页)

精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1课全册知识提纲(Word版,17页)

部编人教版九上历史知识提纲全册(可打印)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 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 法老的统治(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 古巴比伦王国2 西欧社会概览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进行改革,确立了欧洲的封建制度(1)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5世纪初, 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 大化改新(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2)概况: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2)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6)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9)一、中国古代史 (9)二、中国近代史 (15)三、中国现代史 (19)四、世界古代史 (22)五、世界近代史 (25)六、世界现代史 (27)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31)一、教学建议 (31)二、评价建议 (34)三、教材编写建议 (38)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40)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

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授课教师:三明十一中朱鹏授课时间:2004年12月15日
授课班级:初三(3)班授课地点:五楼多媒体教室
课程标准
•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知




识标
知目
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三国协约,三国同盟,萨拉热窝事
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

能力
目标
①通过了解一战爆发前经历的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培养学生
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
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

③通过在课堂上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语言表
述能力。

过程与方

由和平与战争引出萨拉热窝事件,回顾一战前世界的发展趋势
与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史实,从“大事件”与“长时间”
的不同角度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提示战
争的残酷,帮助学生分析战争给世界带来空前灾难,并联系当
前世界的局部战争,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关注现实,把握未
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一战爆发受到此前长时间的国际局势的影响,说明任何事情都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它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理由和影响。

具体到一战,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阻碍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从而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策略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一战的资料,整理“萨拉热窝事
件”和凡尔登战役的简介,并准备对萨拉热窝事件和•战的
看法,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2、教师对教材中图片和地图进行处理,做好多媒体课件,以备
学生需要。

教学方式自主性学习、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教学用具
媒体组合
应用
多媒体平台、历史地图册、学生搜集的资料等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历史教材、地理教材以及学生搜集、整理的各种资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过程设计意图及预期效果多媒体演示
“ 2004 年雅
典奥运会”
由和平时代联
系到当今世界
的局部战争,
引发学生对巴
尔干地区的现
时状况,探讨
这—地区的战
略地位,从而
认识其“火药
桶”的喻意。

导入“萨拉热
窝事件”
思考、交流、讨论通过现实与历史的联
系,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唤起学生对本课知识的
探求,体现历史为现实
服务的功能。

教学过程学生讲述
“萨拉热
窝事件”
多媒体展示
在学生课前
搜集资料的基
础上,配合多
媒体课件由学
生讲述的主要
内容
获得历史信息、表
达、概括、归纳,
使学生初步了解
“萨拉热窝事件”
的基本经过和影响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
资料,整理归纳,自己
讲述,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问题探究
对没有“萨拉
热窝事件”一
战就不会爆发
这一说法的探
讨,以此引起
学生对一战爆
发原因的探究
与考查。

学生回顾前面学过
的内容,结合教材
中的地图分析一战
前的世界局面,通
过思考、判断,认
识“帝国主义争霸
世界”这一内容,
得出结论。

了解一战爆发前经历的
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培
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
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
的威胁。

多媒体演示
“一战爆
发”的动画
地图
教师展示多
媒体课件,帮
助学生形成对
一战概要性的
了解。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和课件展示,获取
历史信息,了解战
争爆发后各国的表
现,得出一战规模
空前,破坏性大的
结论。

符合课标提出的培养学
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
力,初步形成对一战轮
廓性的了解。

师生讨论通过“凡尔
登战役”视频
展示,归纳一
战在哪些方面
给人类带来了
灾难。

就如何
避免战争进行
探讨。

交流、讨论、分
析、思考。

引导学生以凡尔登战役
为例,认识战争给人类
带来的严重灾难辩证地
认识战争。

活动与探究(如时间许可)
研究性学习(课内与课后)组织学生讨论
“一战期间,
中国发生了哪
些与这次大战
有关的重要事
件?把这些事
件放在世界历
史背景下,如
何进行分析和
评价?” 联
系当今世界局
势,探讨对和
平与发展的
讨论、分析、思考
查找资料,交流讨
论,形成观点。

认识
联系中国近现代史的内
容,在世界的大背景下认
识中国。

学会将历史知识
进行横向联系,并在这一
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

自主学习、探究,联系时
事,史政学科联系,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