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与学阅读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c682f9d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3.png)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作者:朱美红来源:《求知导刊》2021年第42期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虽然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已经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是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低效化的问题。
文章通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的策略和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2-0041-03作者简介:朱美红(1981.10—),女,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课堂教学竞赛获市说课一等奖,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获扬州市一等奖、江苏省二等奖,扬州市电教馆同步课程特聘教师,参加国家级课题,获“优秀成员”“最具才华教师奖”“最具爱心教师奖”称号。
引言综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虽然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将教学的重心放在阅读教学上,并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阅读教学,但是教学的成效不甚理想,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意义,树立高效阅读教学的意识,积极构建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一)情境创设过于形式主义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的教学需求,因此,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部分教师创设的情境过于形式主义,并没有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的作用。
比如,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可扮演的角色是有限的,因此真正能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的学生较少,大部分学生处于围观的状态。
课堂导入环节本身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但是部分教师生搬硬套,导入语千篇一律,甚至创设错误的情境,导致课堂教学混乱无序,收效甚微。
初中语文教与学
![初中语文教与学](https://img.taocdn.com/s3/m/396429e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9.png)
初中语文教与学
初中语文教与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方面,初中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学生应该注重阅读的积累,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也应该注重写作的练习,多写一些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注重素材的积累和思路的拓展,让自己的写作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教师方面,初中语文的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生之间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自己的范围内得到最大的提升。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初中语文教与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和学生的不断努力,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案
![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a879e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8.png)
教案名称: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年级:八年级教材:《西游记》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学习作者吴承恩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以及富有创意的想象力,感受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丰富想象力,提升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把握2. 人物形象的分析3. 主题思想的领悟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2. 作者创作手法的把握教学准备:1. 教材《西游记》2. 相关参考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西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阅读指导(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三界妖魔故事传”,指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关注人物形象。
2.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语言风格,感受作品魅力。
三、人物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孙悟空的特点,如勇敢、机智、忠诚、反抗封建束缚等。
2. 学生讨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人物形象,总结各自的特点。
四、主题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领悟《西游记》的主题思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展开讨论。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中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元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互相交流。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西游记》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题思想的领悟能力。
3.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度。
初中语文小说教与学的方式探寻
![初中语文小说教与学的方式探寻](https://img.taocdn.com/s3/m/cb6e78f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8.png)
初中语文小说教与学的方式探寻对于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方式,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寻。
下面我将从小说的角度,分别探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能采取的方式。
教师在教授小说时应注重导读,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引用文献和背景知识,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小说的片段或者简短的引子,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培养主动思考的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让学生写读后感等方式,引导学生注意细节,思考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等内容。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教授小说。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情感变化等,让学生对人性的复杂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情感描述、描写方法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学生在学习小说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一些学习方法。
学生应该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多读多练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向老师请教或者和同学一起讨论解答。
学生还应该注重提高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写读后感、写人物分析等方式,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学生还可以多参加写作比赛或者课堂上的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生还应该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参加文学社团或者文学论坛等方式,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培养自己的文学细胞。
通过对文学的深入了解和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领略到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方式是多样的。
教师可以通过导读、引导思考和情感教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而学生则可以通过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文学兴趣和创作能力。
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上海中考点击从书3初中语文教与学阅读答案2022
![上海中考点击从书3初中语文教与学阅读答案2022](https://img.taocdn.com/s3/m/4bc3502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2.png)
上海中考点击从书3初中语文教与学阅读答案2022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冠冕miǎn脑髓suǐ吝啬lìB、自诩xǔ蹩进bié鱼鳍qí(正确答案)C、国粹cù譬如pì磕头kēD、孱头càn 摩登mó给予gěi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宝玉神志不清,贾府决定给宝玉娶亲冲喜。
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怕宝玉承受不了,便把宝玉和黛玉交往的情形告诉了王夫人。
贾府感到为难,王熙凤献了个掉包儿计,在贾府公开宣扬宝玉要娶黛玉。
洞房之夜宝玉虽然不太高兴,但婚后身体还是逐渐恢复过来。
(正确答案)B.《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
C.《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注定无济于事。
D.“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
3、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柳宗元提出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修辞手法选择:我走在天街上,轻松愉快,像个没事人一样。
[单选题] *未用修辞(正确答案)比喻拟人夸张5、1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红楼梦》。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成语完形:星()如雨[单选题] *陨(正确答案)空宇星7、1公司副总把珍藏多年的书借给你,你说:“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你的表达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柔滑róu 精致zhì(正确答案)B、晌午shàng 吮吸yǔnC、告辞cí菱角léngD、穿梭sū吆喝yào9、椽的正确读音是()[单选题] *chuānchuànchuǎnchuán(正确答案)10、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出自柳永的《雨霖铃》。
初中教资阅读教案
![初中教资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b0ec6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c.png)
初中教资阅读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主动求知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2.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阅读(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意见。
3.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阅读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本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语文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语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0746f59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c.png)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语文教学作者:吴瑞云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4年第04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学-评”互相融合,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针对教师心中高度认可课程标准而在教学实践中忽视课程标准、“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实际,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一棵小桃树》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策略。
一、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定是语文教学的起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研读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确定适切的学习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阅读与鉴赏”板块要求第四学段学生能以流利、富有情感的普通话朗读,能够理顺文章思路,理解和分析主要内容,感受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一棵小桃树》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是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事物、传达写作者的情感。
在前面《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教师应该将“如何阅读托物言志类文章”作为学习目标之一。
《一棵小桃树》叙写了黄昏时分作者坐在窗前,看着风雨中飘摇的小桃树,触动了对小桃树生长过程和自己人生经历的回忆。
因小桃树和作者存在某些意义上的相同点,作者对小桃树附加了不一样的情感。
作者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传达了自己对生命、生活深刻的感悟与哲思。
基于此分析,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文字的精妙,让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深厚情感。
为了保证绝大多数七年级学生能够达到设定的学习目标,笔者在制订学习目标时还通盘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层次、学习起点、学习难点等,如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过散文,基本能理清本文小桃树的成长历程,但是七年级学生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和认知所限,很难独立分析文章的深层意义。
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实际,笔者确定了《一棵小桃树》的学习目标: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圈画相关语段,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②圈点批注自己喜欢的语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概括小桃树的形象特点;③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结合小桃树和作者经历上的相似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理解;④对比阅读《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从构思、手法等方面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78103186e518964bce847cb8.png)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作者:李元本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7年第10期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对于单篇阅读教学来说,群文阅读教学能够起到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的作用。
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得到重视,因为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起着重要作用。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目的、有层次地选择群文文本,并整合教学目标,灵活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率。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其内涵更加丰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更新阅读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相对单篇阅读教学来说,教与学的效率都会更高,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将阅读方法技巧等传授给学生,并为学生留出自我实践阅读的空间,引导学生将自身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主阅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的模式、理念的提出时间不长,并且对此的运用和研究大多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运用与研究较少。
笔者对此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一、确定关联点,精选群文文本群文阅读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走出一条新路,需要教师大胆探索和辛苦付出。
群文阅读教学的首要条件是精选阅读文本。
如何选择材料、将其进行组合,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教师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对群文关联主题的确定,选择切合教学需要和学生认知特点的阅读文本决定着群文阅读教学的成败。
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等各种因素,确定关联点,选择文本。
此外,群文文本的选择要体现目的性、层次性,不能说只要有关联,是同一主题的阅读就随意地罗列在一起。
根据文本的特点和难易程度,教师应进行科学地排序和精挑细选,使学生在比较中领悟阅读的方法,学会快速把握文本的大意、主旨。
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探索
![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6c4b66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b.png)
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探索作者:余志明来源:《广西教育·A版》2024年第04期作者简介:余志明,1967年生,江苏无锡人,本科,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素养视域下语文课程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评价建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价值和现实困境,探索“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0-0040-0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课标》)在“课堂教学评价建议”中倡导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意识。
初中语文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教、学、评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是指教师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学”是指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开展的学习活动,“评”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效果进行评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评”一体化如何实施?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运用什么样的工具和语言进行评价?这些问题需要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索。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价值(一)指向核心素养的达成核心素養指向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语文教学的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还要关注评价方式的运用。
《2022年版语文课标》倡导“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就是以核心素养导向作为评价的着力点,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参与程度和素养发展水平,最终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嵌入教学评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为评价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质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语文小说教与学的方式探寻
![初中语文小说教与学的方式探寻](https://img.taocdn.com/s3/m/b3c6d31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d.png)
初中语文小说教与学的方式探寻
初中语文的教与学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以启发性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小
说的内涵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开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讲述
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也能为学生打开
探究小说内涵的大门。
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段小
说的摘要,让他们先自己读一遍,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疑惑。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或课堂
讨论的方式,交流彼此的理解和发现。
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解析小说中的难点和问题。
教师可以选取小说中的某一段
进行深入解析,通过解释作者的用词和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感情。
还可
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加深学生对小说中事件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小说的内涵。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师可以让学
生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创作一个相关的故事或文章。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小说中的语言
和结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样既加深学生对小说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文学修
养和创作能力。
名著阅读教学教案
![名著阅读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766924227916888486d7e9.png)
名著阅读教学教案学情分析经过接近两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大多学生对新课标教材的知识内容与体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能认识到名著阅读是语文教与学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地域和学校条件的影响,学生们很少能真正接触到这些名著作品,所以就不能系统的去阅读,更谈不上仔细欣赏了。
所以教师有针对性的导读或引读至关重要,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1、继续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2、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3、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4、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5、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教学重点及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教学准备1.师方面:搜集资料,编写课件脚本,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片段;2.生方面:预习,利用课外时间到阅览室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等书,了解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思路教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培养兴趣提高能力1.音乐导入:(课件)音乐《朝花夕拾》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
3.教师点拨:读书三功:“诵”“疑”“评”。
二、考纲解读新考纲要求:(课件)1.了解课文与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2.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
3.欣赏推荐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4.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三、走近作者,了解创作风格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
(代表发言)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先让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归纳)四、深入文本,了解背景(课件)五、合作交流,概括内容1.阅读文本,把握整体内容;2.小组讨论:(1)你读过其中那几篇?能慨说它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吗?(2)你最喜欢哪篇?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61dd2be87101f69e319554.png)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第一篇:教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认识非常明确,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总是发生偏离。
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明确自身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教授与灌输得到的,而是学习主体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一定的媒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
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应该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在教育思想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未彻底摆脱“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虽有很多新的尝试,但仍未取得彻底性的思想突破。
教师要明确自身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首先要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要素及其关系。
语文阅读教学的三要素即教师、学生、文本。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教师和学生各执一方,文本是师生共同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中心。
中学生的阅读侧重于“一般的阅读”,而不是“国语科的阅读”,首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同样要走入文本之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思流转。
在共同的文本体验中化解和理清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从而发挥教师主导教学与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如何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走入阅读教学的内容中,以最快速度走入文本之中,需要教师建立美感效应场。
调动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认知文本内容和思想,去感受文章中美的存在。
美感效应场应是教师、学生、文本间融合互动而自然形成的一种和谐、愉悦、怡情的课堂对话过程。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不是僵化的课堂灌输,不是沉闷的程序化过程,师生同为语文教学的要素,从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师生教与学的活动并不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主客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的、开放的、辩证的和谐共促关系。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理应创设一个以文本为依托的师生之间能够进行精神交往和情感交流的美感效应场。
如何在阅读教学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在阅读教学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3ff88cfb9e31433239689392.png)
实施新课 程 以来 , 阅读教学形 式多样 : 对话 、 讨 论、 个性化 阅读 、 多元 解读 、 创造 性 阅读 、 探究 性 阅 读、 拓展阅读 ……但也 出现 了许多新的问题 , 如 自主 合作 时先 翻找辅导书 , 集体讨论代替个人 阅读等 。 而 阅读 教学 的魅力 在于 引导 学生学会 发 现文本 的魅 力。 因此 , 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到吃透教材 、 精心准备 。
生到图书馆或借阅室等去借阅资料,这不仅能让学
生了解更 多的课外知识 , 扩大 了知识面 , 还 能丰 富学 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 在课外 阅读 的同时 , 语 文教师可 以把课外 阅读课程化 , 开设 阅读课 , 设计好探究性 的 专题 阅读作业 , 综合性 引导学生投入阅读之 中, 提高
学生 的 阅读 水 平 。
2 . 重视 诵 读
诵读是教 给学生 阅读的方法 。学生掌握 朗读 的 方法 , 一般要经历准确的朗读 、 流畅的朗读 和有感情 的朗读 三个依次递进 的阶段 。这样的递次 朗读有利 于丰富学 生的语言材料 ,帮助学生深入领会语 言的 意义 , 体味课文的精妙所在 , 进而提高鉴赏 能力 。如 朱 自清的《 春》 , 在朗读 中 , 作者描绘的草 、 花、 风、 雨、 人等一幅幅画面跃入脑海 , 学生仿佛看到 了春天 , 感
0
德 育 心 语
■ 张德 学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初 中语文教学中极其 重要 的组成部分 , 做好这点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 更 有助于学生对其他学科 的学 习。 因此 , 笔者想在本 文 中就如何在语 文阅读教学时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谈 几点看法。 关键词 : 初 中语文 ; 阅读教学 ; 读 与教 所谓“ 语文素养” , 是指在语文知识 、 思想方面的 水平和正确的情感 态度 。其具体 内容主要有热爱祖 国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化 的思想感情 ;理解和运用祖 国语言的正确态度 ;丰富的语文知识 ;发展语 文能 力; 培养语感 ; 提升思维 能力 ; 养成 良 好 的个性 ; 培养 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规定 : “ 语文是最 重要 的交际工具 ,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工具 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并强 调“ 全 面提 高学生 的语文素养” 是语文教学 的根本 目 的。 所以, 挑战传统语文教学 , 大胆走进新课程 , 积极 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是 当前每位教师义不容辞 的光荣使命。 我认为语文教 学中最根本 的问题是阅读。 目前 新课程改革让学生做学 习的主人 ,与文本直接进行 交流 , 自主人境 、 人情 , 感悟 文意 、 体会情 感 、 悟 出精 髓, 逐 渐熏陶个人 的阅读 品味 。所以说 , 阅读教学不 仅是培养初 中学生获取 信息 、 积累语文知识 、 提高各 种能力 、 发展智力 的教学环节 , 还是帮助学生陶冶情 操和塑造 品格的 良好平 台。阅读教学 , 顾 名思义 , 首 先要 阅读才能开始教学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思考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8abaad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5.png)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素质教学,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散文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积累词汇,掌握散文中语言的应用场景,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学题材类型——散文,其文学特色主要表现在极富有感染力的情感元素,若是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带领学生领略文学艺术之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构建。
为此教师应当明确散文教学的目标,将散文教学进行课堂设计,以学生为根本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散文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散文的教学目标是基于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围绕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散文教学目标。
教师应当在散文阅读教学方面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语文散文阅读教学。
首先,知识与能力目标就是将教与学通过教学来展开,为此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挥教育的价值属性,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照新型的散文阅读教学目标,注重教学的方法选择,强调对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自主性阅读,通过对散文的词句含义以及段落联系开展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通过对事物或事情的写作方法以及表达效果进行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文本探究能力,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顺利实现。
初中语文阅读讲解教案
![初中语文阅读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748a0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8.png)
初中语文阅读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使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生词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运用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采用阶梯式阅读法,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阅读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
2.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 教学难点: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秋天之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词的含义及用法。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阅读中的难点进行讲解。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情感。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阅读练习,运用所学阅读策略。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阅读体验。
5. 总结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进行总结。
(2)学生自我评价,反思阅读过程中的不足。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 完成课后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选择一篇同类文章进行自主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4.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提升素养。
初中语文全学科阅读教案
![初中语文全学科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daaab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c.png)
初中语文全学科阅读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2. 通过阅读,学习文学常识,了解文学背景。
3.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自主阅读(15分钟)1. 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分享与交流(15分钟)1. 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常识、写作技巧、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阅读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本节课的阅读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2. 选择另一篇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与交流。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2. 学生文学素养的丰富,知识储备的增加。
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同时,通过分享与交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后,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课本同步阅读教案
![初中语文课本同步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c9694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3.png)
初中语文课本同步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能够概括和描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够分析并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对比阅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父爱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尊重。
教学重点:1. 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2. 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描述。
3. 文章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分析和解说。
教学难点:1. 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2. 对比阅读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对《背影》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回顾。
2. 提问学生对父爱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二、自主阅读(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同步阅读材料,理解文章内容。
2. 学生对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标记和解释。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解决文章中的难点问题。
四、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和概括。
2. 教师对文章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分析和解说。
五、写作和表达(15分钟)1. 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写一篇读后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和感悟。
六、对比阅读(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篇与《背影》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
2. 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评价和反馈。
2. 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和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的写作表达,评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通过小组讨论和对比阅读,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通过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欢迎订阅《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
![欢迎订阅《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999e19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a.png)
欢迎订阅《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
佚名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教学》
【年(卷),期】2024()2
【摘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均是由教育
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教学类专业期刊,首批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
术期刊认定,主要服务于一线初高中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
刊物荟萃全国众多教育
类报刊的精品佳作,聚焦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理论密切联系
实践,既凸显教学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又注重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
内容具有创新性、集优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是语文教师了解课改动向、获得教学帮助、寻求
专业引领的理想选择,是教研工作者把握学科全局、确定教研选题、指导教学工作
的必备资料。
一刊在手,遍览报刊精华,既提高了阅读质量,又节省了宝贵时间。
【总页数】1页(PF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欢迎订阅《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
2.欢迎订阅《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
3.欢迎订阅《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
4.欢迎订阅《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
5.欢迎订阅《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