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翻译理论简史(2)

合集下载

中西翻译简史第2章

中西翻译简史第2章
• 主要集中在德国,在当时多主张异化翻译。翻译开始容忍文化的差异,翻译尝 试向原文接近。
三、文学翻译阶段共分为四个时期
• (1)英国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1747-1814)
• 他1792年出版的《论翻译的原则》,代表着浪漫主义时期翻译理论的最高成就。 • 他认为,“出色的翻译”应该是将原文的优点完整无缺地以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 1、廖七一:着重翻译理论思想的演变,采用轻历史划分、重翻译思想界定、博古 厚今的原则,将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大时期:
• (1)古典译论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18世纪末;
• (2)近代译论时期,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3)当代译论时期,20世纪初至今。
• 2、潘文国:强调学科概念,分为三个阶段:
一、中西译学界对西方翻译史的不同划分 • 5. 奈达(Eugene A Nida):根据翻译思想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 (1)语文学翻译;(2)语言学翻译; • (3)交际学翻译;(4)社会符号学翻译。 • 他把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翻译思想作一个整体,从而与具有现代翻 译思想的当代翻译做出区分
流;它是对比原有的拉丁文《圣经》版本和希伯来文版本《圣经》翻译而成,
成为钦定版本,是天主教承认的唯一文本。
二、宗教典籍(《圣经》)翻译阶段 • 3. 中世纪各民族语的古文本《圣经》
• (1)公元800年前后德译本:该译本被称为德语最早的文字; • (2)中世纪末期的马丁.路德版德译本:1522年至1534年翻译刊行;采用民众
• (1)经验期(前理论期):公元前3世纪(西方约公元前3世纪,我国约公元3 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
• 翻译理论大多是对翻译实践的技巧性总结,缺乏理论的系统性。

中西方翻译发展简史

中西方翻译发展简史

Part 2 History of Translation有文字记载的翻译实践活动,远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存在了。

(亚述王国Assyria国王萨尔贡Sargon);中国的起始时期:周朝(春秋战国时期)⏹“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 ——《礼记》“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位重要的翻译理论家——西塞罗(古罗马著名学者106-43BC)I.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Six tides in five periods五个时期六个高潮●Ancient translation古代翻译:4th C BC —5th C AD翻译介绍希腊文化,促进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Medieval translation中世纪翻译;A. 罗马帝国后期——中世纪初期宗教翻译《圣经》的拉丁文译本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B. 11、12世纪希腊典籍回归故里西班牙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阿拉伯语译回拉丁语●Translation in Renaissance periods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涉及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和宗教等,产生了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Modern translation近代翻译17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继续古典著作的翻译,关注近当代的作品,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东方文学●Contemporary translation当代翻译:二战以后,翻译翻译范围翻译规模扩大2. Tr anslators and translation theorists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德莱顿,泰特勒,奈达,卡特福德,纽马克,巴斯内特,勒菲弗尔,图瑞II.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文字翻译始于汉代的佛经翻译⏹佛经翻译——中国文化的深层迁移⏹明清时期的翻译——中国近代科学和国人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五四及民国时期的翻译——中国近代思想的历史演进⏹建国后的翻译活动——对中国文化及其知识、学术、思想具有类似的模筑作用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家支谦、维祗之间的争论,是首次对翻译问题进行的探讨,信、达、雅均以涉及。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中国翻译史介绍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中国翻译史介绍
中国翻译简史
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打开 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 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 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 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 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 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秦符时期; 二、隋 -唐-宋时期; 三、明清时期; 四、五四时 期; 五、新中过成立至今。
二、隋-唐-宋时代
从隋代(公元五九0年)到唐代,这段时间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 发达时期。隋代历史较短,译者和译作都很少。比较有名的翻译家 有释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他是译经史上第一位中国僧人。 一生翻译了佛经23部100余卷。彦琮在他撰写的《辨证论》中总结翻 译经验,提出了作好佛经翻译的八项条件:1)诚心受法,志愿益人, 不惮久时(诚心热爱佛法,立志帮助别人,不怕费时长久);2)将 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品行端正,忠实可信,不惹旁人讥 疑);3)荃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闇滞(博览经典,通达义旨。 不存在暗昧疑难的问题);4)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涉 猎中国经史,兼擅文学,不要过于疏拙);5)襟抱平恕。器量虚融, 不好专执(度量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6)耽于道术, 淡于名利,不欲高炫(深爱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7)要 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精通梵文,熟悉正确的翻译方法, 不失梵文所载的义理);8)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兼通 中训诂之学,不使译本文字欠准确)。
彦琮还说,"八者备矣,方是得人".这八条说的是译者的修养问题,至今 仍有参考价值。在彦琮以后,出现了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俗称三藏 法师)。他和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华夏三大翻译家。玄奘在唐太宗 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十七年后才回国。他带 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主持了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健全的译场, 在十九年间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共一三三五卷。玄奘不仅将梵文译成汉语, 而且还将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将汉语著作向外国人介绍的 中国人。玄奘所主持的译场在组织方面更为健全。据《宋高僧传》记载,唐 代的翻译职司多至11种:1)译主,为全场主脑,精通梵文,深广佛理。遇有 疑难,能判断解决;2)证义,为译主的助手,凡已译的意义与梵文有和差殊, 均由他和译主商讨;3)证文,或称证梵本,译主诵梵文时,由他注意原文有 无讹误;4)度语,根据梵文文字音改记成汉字,又称书字;5)笔受,把录 下来的梵文字音译成汉文;6)缀文,整理译文,使之符合汉语习惯;7)参 译,既校勘原文是否有误,又用译文回证原文有无歧异;8)刊定,因中外文 体不同,故每行每节须去其芜冗重复;9)润文,从修辞上对译文加以润饰; 10)梵呗,译文完成后,用梵文读音的法子来念唱,看音调是否协调,便于 僧侣诵读;11)监护大使,钦命大臣监阅译经。

翻译简史及翻译理论

翻译简史及翻译理论

第三时期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时期

代表人物:林纾和严复。 林纾是第一个把西方的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的 翻译家,被称为文学翻译的始祖。他最著名的译著 有《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 , 《王子复 仇记》(Hamlet) ,《撒克逊劫后英雄略》(Ivanho)、 《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等。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的翻译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的翻译活动更加活跃,涉及 的范围也更加广泛,翻译活动的重点转向介绍马列 主义经典著作和世界文学作品。

该时期译作的主要特征是以白话文代替了文言 文。这一时期的文学大家往往也是翻译名家。如鲁 迅、瞿秋白、茅盾、郭沫若、朱生豪等。其中鲁迅 和瞿秋白是两位杰出的代表。
德国的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 成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611年,英王詹姆士一世钦定的《圣经钦定本》 (King James Version),以语言通俗、优美和流 畅而闻名于世。《圣经钦定本》被视为“英语中最伟 大的译著”,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文学家雅克阿米欧用17年的时间翻译了 《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The lives of the Noble Grecians and Romans)。 英国的查普曼则用18年时间翻译了《伊利亚特》 (The Iliad)和《奥德赛》(Odyssey)。
2.2 西方翻译简史

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曾经出现过六 次高潮,其中前三次高潮均与《圣经》翻译以及基 督教与穆斯林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主体。到了公元14 -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翻译活动才逐渐深入 到思想、政治、哲学和文学领域。

中西方翻译发展简史

中西方翻译发展简史

Part 2 History of Translation有文字记载的翻译实践活动,远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存在了。

(亚述王国Assyria国王萨尔贡Sargon);中国的起始时期:周朝(春秋战国时期)⏹“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 ——《礼记》“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西方翻译史上,第一位重要的翻译理论家——西塞罗(古罗马著名学者106-43BC)I.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WestSix tides in five periods五个时期六个高潮●Ancient translation古代翻译:4th C BC —5th C AD翻译介绍希腊文化,促进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Medieval translation中世纪翻译;A. 罗马帝国后期——中世纪初期宗教翻译《圣经》的拉丁文译本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B. 11、12世纪希腊典籍回归故里西班牙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阿拉伯语译回拉丁语●Translation in Renaissance periods文艺复兴时期翻译: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涉及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和宗教等,产生了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Modern translation近代翻译17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继续古典著作的翻译,关注近当代的作品,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东方文学●Contemporary translation当代翻译:二战以后,翻译翻译范围翻译规模扩大2. Tr anslators and translation theorists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德莱顿,泰特勒,奈达,卡特福德,纽马克,巴斯内特,勒菲弗尔,图瑞II.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文字翻译始于汉代的佛经翻译⏹佛经翻译——中国文化的深层迁移⏹明清时期的翻译——中国近代科学和国人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五四及民国时期的翻译——中国近代思想的历史演进⏹建国后的翻译活动——对中国文化及其知识、学术、思想具有类似的模筑作用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家支谦、维祗之间的争论,是首次对翻译问题进行的探讨,信、达、雅均以涉及。

(完整版)翻译理论概括

(完整版)翻译理论概括

翻译理论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1914—2011),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1943年获密歇根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长期在美国圣经学会主持翻译部的工作,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1980年退休后任顾问。

奈达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到过96个国家,在一百多所大学做过讲座,来中国有13次之多,直至2003年,奈达89岁高龄时,仍到非洲讲学。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尤金最有影响的著作是1964出版的《翻译的科学探索》其次要数《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系与查尔斯·泰伯合著(1969)。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

中西翻译简史第2章

中西翻译简史第2章
• (1)传统的翻译学阶段,从古代的西塞罗到1959年; • (2)现代的翻译学阶段,从1959年雅可布逊发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到1972年;
• (3)当代的翻译学阶段,从1972年霍尔姆斯发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至今。
一、中西译学界对西方翻译史的不同划分 • 3. 姜秋霞和杨平:从翻译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划分为三个阶段:
• (1)17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翻译家约翰.德莱顿(1631-1700)
• 翻译过的作品: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薄伽丘、贺拉斯荷马等人 的作品。 • 翻译理论(6条):翻译是艺术;翻译必须掌握原作特征;翻译必须考虑读者; 译 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 翻译可以借用外来词;翻译分为三类:词译(逐词
三、文学翻译阶段:共为四个时期
• 1. 西方早期的文学翻译(民族语言的形成到文艺复兴):西方早期的文学翻译,是使 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副产品”,同民族语言的形成与民族文学自身发展 密切相关;翻译理论主要是围绕“直译”与“意译”的讨论,以及如何使用民族语
言来摆脱拉丁语的影响。
• (1)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文学翻译还是创作之余的“副产品”,翻译质量不高, 影响不大。贡献最为突出的雅克阿米欧,采用创作性意译,强调兼顾内容与形式,遵
• (2) 德国翻译家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
• 维兰德(1733-1813):1762年至1766年翻译出版8册莎士比亚作品; • 埃申堡(1743-1820):1775年至1782年用散文的形式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
一、中西译学界对西方翻译史的不同划分 • 6. 斯坦纳(George Steiner):分为四个时期:
• (1)古典译论至18世纪末泰特勒和坎贝尔翻译“三原则”的发表,翻译论述 及翻译理论直接来自翻译实践;

翻译通论第二章 翻译的历史

翻译通论第二章 翻译的历史
第二章 翻译的历史
第一节 中国翻译简史
第二节 西方翻译简史
第一节 中国翻译史
本章将中国的翻译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佛经翻译时期;
西学翻译时期(明代至晚清); 文学翻译时期(五四时期至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以后。
1、佛经翻译时期
佛经的翻译在中国的翻译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佛经的翻 译可以说是始于西汉末年。当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 绸之路,使得中国与西域各国往来逐渐频繁,佛教于是传入 了中国。佛教的传入便引起了佛经的翻译。佛经的翻译正式 开始是在东汉时期,始于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当时 译者安世高将梵文《明度五十校计经》译成汉语,一般认为 这就是佛经翻译的正式兴起。 至符秦(公元351-394年)时代开始出现了译场,有官有私。 尤其是道安主持译场时,佛经的翻译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阶段译家辈出,译经汗牛充栋。晋代以后,译场更加兴 旺。译场也逐渐正规化,组织周密。如东晋时期庐山之般若 台,建业之道场寺,在当时都颇负盛名。
这次佛经翻译高潮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诸方 面带来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简言之,经佛经翻译,佛教教义 传遍华夏。佛教的哲学思想、故事传说及文学风格也渗透进入 我国古代的传统哲学思想、文学创作等中,如在老庄哲学的玄 谈、玄言诗以及唐代王维、白居易等人的诗、魏晋唐代后的变 文、小说、戏剧中都可看到佛经的思想和文学风韵。佛经翻译 还给语言文学等带来深远的影响。佛教的经论给人们的思想及 语言词汇注入新的内容,“四大皆空”、“万行无常”、“诸 法无我”、“涅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轮回”等均 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汉语词汇中的“世界”、“刹那”、 “五体投地”均来自佛经,使用至今。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 影响,在今天仍可看到。另外,佛经的翻译,也使得翻译成为 一种职业,为后来专门化的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

Later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remained subject to many conflicts between western theories and ideologies of translation for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The problems intensified with the growth of concepts of national cultures and with the coming of the Reformation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when "translation came to be used as a weapon in both dogmatic and political conflicts as nation states began to emerge and the centralization of the Church started to weaken evidence in linguistic terms by the decline of Latin as a universal language."
With the spread of Christianity, translation came to acquire another role, that of dissemination the word of God. Transl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was marked by St Jerome (fourth century CE). "His approach to translating the Greek Septuagint Bible into Latin would affect later translations of the scriptures."

翻译理论简史

翻译理论简史

本文由efiueite贡献 ppt1。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 翻译理论简史 Teaching Plan Teaching Contents: 1.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1.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Teaching Aims: To make students get the general idea about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in China. Teaching Focu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acticing and theory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acticing and theory in China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oriented lecturing Discussion (group work, then class work) Teaching Approaches: Multi-media aided. Teaching Procedures: 中西翻译理论研究回顾 翻译理论的发展无论在中国或是在西方,都有 着相当悠久的历史。

据载,西方翻译理论史肇 始于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修辞学和翻译家西 塞罗,我国的译论史则起于三国时期的佛经翻 译家支谦,距今亦有一千七百来年。

面对如此 悠久的翻译史,无论作为一名学者还是翻译爱 好者,研究翻译首先要对古今中外的翻译史和 翻译理论研究加以了解。

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二--翻译的基本问题xzb

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二--翻译的基本问题xzb

基本标准:忠实而通顺 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文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准确地表 达出来,不得改变、歪曲、遗漏或增加。忠实还指保持原作的风格——民族风 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对这些风格,译者不得任意破坏和改变, 不能以译者的风格代替原作的风格。原作如果是通俗的口语体,译文不能译成 文皱皱的书面体;原作是文雅的,译文不能是粗俗的;原文富有西方色彩,译 文不能冠以东方色彩。反之亦然。 所谓通顺,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是明白、流畅的, 而不应该是晦涩拗口的。译文中不得有文理不通,逻辑混乱的现象。但须指出, 译文的通顺程度要和原文的通顺程度相应或一致。例如在文艺作品中,作者有 时故意采用一些非规范语言以刻画人物或渲染气氛,译文就不能片面追求通顺 而加以改变,应尽可能体现原作的语言特征或风格,这正是忠实的具体体现。 忠实与通顺是相辅相成的。忠而不顺,读者读不懂,也就谈不上忠;顺而不忠, 丢失原作风格与内容,通顺也就失去了作用,使翻译成了编译或乱译。忠实是
in terms of style.”
2.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是翻译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准绳 ,是衡量译文 质量的尺度,是翻译工作者不断努力以期达到的目标。 要确立翻译标准,首先必须分析翻译的对象,即原作。 原作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与形式。内容指原作中所叙述 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人、物,以及所反映出来 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态度、观点和立场。形式指语言 形式,即作者所使用的词汇、语法、修辞手段等的总和。 内容和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影响内容。
3.翻译的过程 3.1 原文的理解 3.2 语言的表达
3.1 原文的理解 1.语义的理解
Example:
1.We eat what we can and what we can’t we can. 能吃的我们就吃,不能吃的我们就做成罐头。

翻译理论简史

翻译理论简史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在十七至十九世纪,巴托的“作者是主人”(译者是 仆人)、译文必须“不增不减不改”的准确翻译理论; 德莱顿的“直译”、“意译”、“拟作”的翻译三分 法和翻译是艺术的观点;泰特勒的优秀译作的标准和 “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手法 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 顺”等翻译三原则; 施莱尔马赫的口译与笔译、文学 翻译与机械性翻译的区分;洪堡的语言决定世界观和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阿诺德的“翻译荷马必须 正确把握住荷马特征”的观点。
第一次翻译高潮出现在公元前四世纪末,以翻译介绍希 腊戏剧作品为主要表现形式。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 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可罗马文学的诞 生和发展。
第二次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 是宗教性质的。其中以《圣经》翻译为主要表现形式。 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 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分庭抗礼 的重要地位。
第二时期为发展期(1584-1898)
这一时期包括了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与士大夫的 科技翻译论(1584-1724)以及近代翻译论。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与士大夫中以徐光启、利马 窦、李之藻等人为代表,主要讨论翻译的目的、 功能以及迫切性。他们希望通过翻译来对西方 科技“会通”,以求“超胜”。
第二时期为发展期(1584-1898)
在古代,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哲罗姆的 “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奥古斯丁的 《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以及有关语言符 号理论。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中世纪,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 “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译者应放弃主观判 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但丁的“文学不可译”。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2

西方翻译理论简介2
He insisted on "the accurate transmiss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rather than the budding orator's freely ranging imagination". He introduced "the first major shift in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theory . Jerome maintained the major terms of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original meaning and translated meaning, the concepts of literal and dynamic translation ("word for word" and "sense for sense"). Interpret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correctly in order to reproduce it properly" (Gentzler 1993: 95).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s "On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the major document of romantic translation theory, and one of the major documents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in general". Schleiermacher distinguished between the "interpreter (Dolmetscher) who works in the world of commerce", and the "translator proper (Ubersetzer) who works in the fields of scholarship and art".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

中国翻译理论史上的三次论争摘要本文从我国翻译史上著名的三次翻译论争出发,通过对论争的详细梳理,理清中国译论的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和代表当时最先进水平的翻译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译论的发展做出预测。

第一次论争是二十世纪初的“直译、意译”之争。

这次论争以汉语的发展为焦点,让一向被视为“小辨”的翻译第一次高调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场论争实现了翻译的自觉,让其逐渐脱离了译者随意删改原著的编译阶段,让人们对于译本的态度从一味求“顺”转移到了求“信”;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们对于翻译、语言及思想的关系做出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以翻译更新思想,用翻译改造汉语的理论;此外,研究者们还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神形说”,并从汉语的特征出发,对如何在语言层面上实现“神形兼备”的忠实进行了探索。

有研究者论述“绝对忠实”的不可能,甚至与现代阐释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第二次论争是开始于二十世纪 80 年代的“异化、归化”之争。

这次论争围绕翻译的文化内涵进行。

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人们对于直译、异译的讨论有了新的内涵,翻译理论从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日益关注,到最终将翻译视为文化交往活动进行研究,开始了译论研究的“文化转向”。

在这个转向之后,翻译理论研究不再局限于文本层面的讨论,而是深入和扩展到文化、文学、政治、经济领域,成为国际政治交往、学术交流、文化比较的重要课题。

在借鉴和思考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的翻译研究者从更宏观的角度对异化归化做出了全新的阐释。

在我国译论中,异化归化已经脱离了后殖民主义的狭隘视角,甚至可以说具有了更广泛深远的意义。

同时作为一种交往活动,译者的伦理性再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新的背景和形式下对译者的自身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次论争以“翻译学”的构建为中心,通过对“翻译是不是一门科学”的讨论,破解了常年困扰译坛的“科学主义迷思”;通过对翻译学学科性质的争论,驳斥了“理论无用”论,解开了“综合性学科”之惑,逐步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并尝试从哲学高度对我国现当代译论发展做出了总结;在建构翻译学的努力中,批判性地重新对西方理论进行了评价,在与其对照对比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自身的特点和不足,明确了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方向:从本国、本民族的翻译实践现状出发,在重新评估和吸收传统译学中的宝贵财富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西方译论,以系统化、科学化的翻译理论推进翻译学科的全面建设,建为世界翻译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翻译通论第二章 翻译的历史

翻译通论第二章 翻译的历史

第一节 中国翻译简史
第二节 西方翻译简史
第一节 中国翻译史
本章将中国的翻译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佛经翻译时期;
西学翻译时期(明代至晚清); 文学翻译时期(五四时期至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以后。
1、佛经翻译时期
佛经的翻译在中国的翻译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佛经的翻 译可以说是始于西汉末年。当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 绸之路,使得中国与西域各国往来逐渐频繁,佛教于是传入 了中国。佛教的传入便引起了佛经的翻译。佛经的翻译正式 开始是在东汉时期,始于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当时 译者安世高将梵文《明度五十校计经》译成汉语,一般认为 这就是佛经翻译的正式兴起。 至符秦(公元351-394年)时代开始出现了译场,有官有私。 尤其是道安主持译场时,佛经的翻译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阶段译家辈出,译经汗牛充栋。晋代以后,译场更加兴 旺。译场也逐渐正规化,组织周密。如东晋时期庐山之般若 台,建业之道场寺,在当时都颇负盛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文科学百废俱兴。翻译 研究的主调与社会政治文化的主流是一致的,在这一阶段,中 国大量引进了西方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中国翻译》杂志诞生 了,它系统地把西方理论和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读者,例如美 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论”;英国纽马克的“语义翻 译和交流翻译论”等,促进了翻译在中国的发展。而在中国翻 译界,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是百花齐放。北大教授许渊冲先生提 出的翻译诗歌“三美论”,即翻译要达到“音美、意美、形美” 才是好的译文;北大教授辜正坤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论” 等等,同时还有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把中国的四大名 著翻译成了英文,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中国的翻译事业正朝着更美好的明天前进。
4、新中国成立之后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英译汉-文档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英译汉-文档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英译汉-文档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英译汉一、翻译转换理论介绍翻译的过程就是指把源语转换成目的语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要了解原文和译文这两种语言的基本句式结构,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清楚它们之间的句式转换的规则。

而在翻译转换过程中,最大障碍在于中英文的句法表层结构的差异,即翻译时,原文的意思翻译正确,却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阅读时不通顺自然。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来指导英语向汉语的转换。

1965年,卡特福德在其专著《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中首次提出“翻译转换”这一概念。

他借用了韩礼德的系统语法及其对语言“层次"的分类来说明翻译转换现象,将语言分为语法和词汇两个层次,对单位、结构、类别和系统四个语法范畴进行了阐述(穆雷,1991,PEl52―153)。

卡特福德认为,语言交际性功能的发挥是通过不同的层次和级阶实现的,有必要在进行翻译实践时进行翻译转换。

翻译转换可分为层次转换(1evel shifts)和范畴转换(category shifts)两种(Catford,1965,PP.141.147)。

层次转换发生在语法和词汇两个层次上,两种语言在时态、语态、语义等方面进行翻译转换。

范畴是指语法中的词性以及性、数、格、体、人称、时态、语态、情态等的各种变化。

据此,范畴转换又被分为结构转换(structure-shifts),类别转换(class.shifts),单位转换(unit.shifts),内部体系转换(intra-system shifts)。

翻译转换理论正是从词汇、短语和句子等微观层面着手,解决了英语与汉语翻译转换出现的问题,完成形合向意合转换,被动向主动转换,静态向动态转换和主语突出向主题转换。

二、翻译转换(一)形合向意合转换汉语是以意合(hypo taxis)为主的语言,不借助形态和形式词,只借助词语与句子包含的意义与逻辑顺序而实现连贯;英语是以形合(parataxis)为主的语言。

翻译理论(英文)课件

翻译理论(英文)课件
THANK YOU
感谢观看
Translation Theory (English) Courseware
Overview of Translation Theory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Corpus Translation TheoryMachine Translation TheorySummary and Outlook
详细描述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形式对应、动态对应、功能对应等。
总结词
形式对应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的对应,要求译文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动态对应理论则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注重语篇层面的意义传递。功能对应理论则认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原文的功能,如信息传递、情感表达等,强调译文的交际功能。这些流派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翻译理论的丰富多样性。
详细描述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02
总结词
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强调翻译功能和目的的理论,它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
详细描述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功能性和目的性,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源语文本在目标文化中的特定功能。它强调翻译过程中对目标读者需求的关注,以及对目标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考虑。
Machine Translation Theory
05
机器翻译理论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自然语言之间的自动翻译的理论。
定义
特点
适用范围
高效、快速、自动化、多语言支持。
广泛应用于国际交流、跨语言信息检索、全球化企业等领域。

中西翻译史简述

中西翻译史简述

中西翻译史简述*1.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1)佛经翻译时期,从东汉开始至唐宋,1000余年(三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2)明朝后期:西方科技翻译•3)清朝后期:西方哲学、文学翻译重要人物:林纾、严复•4)中国近代翻译史:“五四”运动是分水岭;重要人物:鲁迅、瞿秋白•5)繁荣阶段:新中国的成立•The Four Major Waves of Translation in China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The Beginning StageThe Development StageThe Climax StageThe Concluding Stage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nce 16th Century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since 19th CenturyThe Translation since May 4th Movement翻译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有史记载的翻译活动也与宗教直接有关。

佛教早在上古时期便在亚洲诸国传播,东汉时传入我国。

以后近千年内,我国共翻译佛经1500多部,丰富的翻译实践造就了一批佛经翻译理论家,他们是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的支谦、东晋的道安、六朝时代的鸠摩罗什,隋代的彦综和唐代的玄奘。

支谦的《法句经序》是我国第一篇有关翻译的论文,道安总结了比较完善的直译原则,鸠摩罗什是主张全面意译的第一人。

彦综和玄奘生活在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玄奘亲自去印度取经,带回经书600余卷,其中一半以上由他+译出,译文具有“意译直译、圆满调和”的品味。

他还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力求忠实与易懂并重。

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是五四运动前的第一次翻译高潮。

英汉翻译历史及理论

英汉翻译历史及理论

• 优点:支谦和道安的方法都体现了“忠实” 二字。严复的“信”、“达”、“雅” , 被翻译界公认为对翻译的基本要求 ,不够 通俗化,实际上,这正是严复的明智之处。 傅雷的“神似”说 ,把我国传统美学中 “传神”这个重要观点,引入翻译理论, 把对翻译理论的认识提到美学范畴。钱钟 书的“化境”说,与传统的“信、达、雅” 说相比,“化境”说更为严谨、含义更为 深远。
• 按照现在的观点,传统翻译研究乃是所谓“古典 文论学派”。传统的翻译研究,仍然只关心译作 的文学性和译文的选词造句等方面的问题,理论 上没 有突破。 传统翻译研究着眼的乃是翻译的本 体性研究,而非主体性研究,它强调文本内结构 与意义的转换,主张指涉文本自身的“内向性忠 实”,其基本的理论命题有如写作与翻译的等级 喻说、翻译的价值中立、语言的透明性,以及语 言规律(或文本文内结构)对于意义的预设等。 这一点既解释了王宏印等提倡重释“古典文论学 派”的主张,又解释了林克难、罗新璋、吴立诚 与王东风等对于传统翻译研究的不断批评。作为 具有典型规范性特征的“古典文论学派”翻译理 论其典型缺陷在于它的演绎式研究模式,即以点 代面,将某些基于经验和语言分析的论断的作用 普泛化。
西方翻译简史
•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著名 哲学家西赛罗(Cicero)。公元前55年,他首 次提出整体意义应重于单个词的意义,并指出 了修辞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 自西塞罗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围绕直译与意译, 死译与活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确的 问题,被一条绵延不断的线贯穿起来。 • 在古代,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 • 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 • 奥古斯丁的《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以 及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这期间主要的代表译家有:
• • • • • • • • • • • • (一)西塞罗 (二)贺拉斯 (三)昆体良 古代翻译 (四)哲罗姆 (五)奥古斯丁 (六)波依提乌 (七)布鲁尼 中世纪翻译 (八)维尔 (九)路德 (十)阿米欧 (十一)多雷 文艺复兴时期 (十二)查普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古代,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哲罗姆的 “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奥古斯丁的 《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以及有关语言符 号理论。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中世纪,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 “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
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的不屈从神学权威、 《圣经》的翻译靠译者的语言知识;路德的翻 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观点;多雷的 译者必须理解原作内容、通晓良种语言、避免 逐字对译、采用通俗形式、讲究译作风格的 “翻译五原则”。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二十世纪,费道罗夫的翻译理论首先“需要从语言学 方面来研究”、翻译理论由翻译史、翻译总论和翻译 分论三部分组成的观点;雅可布逊的“语内翻译”、 “语际翻译”、“符际翻译”的三类别;列维的“翻 译应当使读者产生错觉”、“翻译是一种作决定的过 程”;加切奇拉泽的“翻译永远是原作艺术显示的反 映”、“文艺翻译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文学翻译理论; 弗斯、卡特福德的翻译在于“谚语环境对等”的语言 学翻译理论;奈达的“等同的读者反应”和“翻译即 交际”的理论。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文艺学翻译理论:代表人物为古代戏剧翻译家 泰伦斯、现代翻译理论家(捷克的)列维和 (苏联的)加切奇拉泽。讨论直译与意译、死 译与活译的利弊,分析翻译的目的和效果。强 调尊重译语文化,讲究译文风格和文学性,要 求译者具有天赋的文学才华。缺点:强调翻译 的目的和结果,从宏观上强调译品的艺术效果, 不研究翻译的实际过程和语言的使用技巧问题, 忽略非文艺作品的翻译和文艺作品翻译中的非 创造功能。
history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in China. Teaching Focu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acticing and theory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acticing and theory in China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oriented lecturing
第六次翻译高潮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 翻译活动。主要特点:首先,翻译范围的扩大,科 技、商业领域也成为翻译领域。其次,翻译规模扩 大,出现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队伍从事翻译。另外, 翻译的作用为以往所不可企及。最后,翻译事业发 展的形式有很大变化和进步。其中包括兴办高等翻 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发展机器翻译。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
翻译理论简史
Teaching Plan
Teaching Contents: 1.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1.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Teaching Aims: To make students get the general idea about translation theory and
第一次翻译高潮出现在公元前四世纪末,以翻译介绍希 腊戏剧作品为主要表现形式。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 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可罗马文学的诞 生和发展。
第二次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 是宗教性质的。其中以《圣经》翻译为主要表现形式。 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 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分庭抗礼 的重要地位。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简史
谭载喜的《西方翻译简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 研究西方翻译史的著作。全书按照历史分期排 列,分别介绍了每个发展时期西方翻译实践与 翻译思想发展史。
(一)西方翻译实践史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一)西方翻译实践史
在西方,翻译实践活动比翻译理论开始得更早。在历史 上表现为六次高潮。
第三次翻译高潮出现在中世纪中期,即十一至十二世纪 之间,在西班牙的托莱多,把阿拉伯语翻译成拉丁语。
(一)西方翻译实践史
第四次翻译高潮为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 复兴运动。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 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 品。
第五次翻译高潮为文艺复兴后,翻译近代与当代的 作品为一大特点。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西塞罗是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他从修辞学家、 演说家的角度看待翻译,他认为“作为解释员” 的翻译是指没有创造性的翻译,而所谓“作为演 说家”的翻译是指具有创造性、可与原著媲美的 翻译。自西塞罗以来,西方翻译理论围绕直译与 意译,死译与活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 确的问题,被一条绵延不断的线贯穿起来。
Discussion (group work, then class work) Teaching Approaches: Multi-media aided. Teaching Procedures:
中西翻译理论研究回顾
翻译理论的发展无论在中国或是在西方,都有 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据载,西方翻译理论史肇 始于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修辞学和翻译家西 塞罗,我国的译论史则起于三国时期的佛经翻 译家支谦,距今亦有一千七百来年。面对如此 悠久的翻译史,无论作为一名学者还是翻译爱 好者,研究翻译首先要对古今中外的翻译史和 翻译理论研究加以了解。
(二)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
在十七至十九世纪,巴托的“作者是主人”(译者是 仆人)、译文必须“不增不减不改”的准确翻译理论; 德莱顿的“直译”、“意译”、“拟作”的翻译三分 法和翻译是艺术的观点;泰特勒的优秀译作的标准和 “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手法 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 顺”等翻译三原则; 施莱尔马赫的口译与笔译、文学 翻译与机械性翻译的区分;洪堡的语言决定世界观和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阿诺德的“翻译荷马必须 正确把握住荷马特征”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