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现代建筑师
四大现代建筑大师

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人类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从最初的简陋的石屋,到如今的摩天大楼,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更是一种艺术,一种对空间和形式的探索。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有四位杰出的建筑师被誉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他们分别是勒·柯布西耶、米斯·凡·德罗、法兰克·劳埃德·赖特和托马斯·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瑞士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被誉为现代建筑的天才之一。
他提出了"五点建筑"理论,即:自由立面、开放的平面、自由的纵深、水平窗和绿化屋顶,这一理论深刻影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柯布西耶以简约、现代的风格为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品包括法国马赛的热那亚人图书馆和印度昌迪加尔的政府总部。
米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是德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张"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追求极简洁的形式和空间,注重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的本质性。
凡·德罗的作品以玻璃和钢的运用为特点,营造出现代感十足、开放明亮的空间。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德国柏林的冯·德·劳恩大厦和美国芝加哥的西湖别墅。
法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他信奉"有机建筑"的理念,即建筑应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赖特设计的建筑注重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坎贝尔住宅和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这些建筑都以其独特、流畅的造型和大胆的结构著称。
托马斯·简(Thomas Jahn)是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师中的巨星。
简擅长利用现代建筑的语言,创造出简洁、几何、极简主义风格的作品。
四位建筑大师

四位建筑大师分别是:1.密斯·凡·德罗,德国现代大师,现代建筑的发起人,提倡“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2.赖特,美国被评为第一别墅的流水别墅就是他的代表作。
此外还有草原住宅、日本帝国大厦(已被拆除)等优秀作品3.勒·柯布西耶,法国著名现代大师,提出新建筑的5个特点。
著有名著1923 《走向新建筑》,宣扬建筑是居住机器4.格罗皮乌斯,德国建筑学校包豪斯(Bauhaus)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
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
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人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
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
40年代初,他和K.瓦许曼合作研制了供装配用的大型预制构件和预制墙板。
勒·柯布西耶现代建筑大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积进分子和主将。
1928年他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四大现代建筑师

3.密斯-凡德罗(AMERICAN) 世界顶级建筑师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密斯·范·德·罗的代表作品,建成于1929年,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密斯·范·德·罗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
2勒柯布西耶 世界顶级建筑师
勒·柯布西耶总是被误认为有法国血统,实际上他出生于瑞士一个制表业者家庭。他少年时也曾学过制表,但后来在老师的劝说下从事建筑。1908年到曾先后在巴黎著名建筑师贝瑞和柏林著名建筑师贝伦斯处工作过。贝瑞因较早运用钢筋混凝土而著名,贝伦斯以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著名,他们对勒·柯布西耶后来的建筑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勒·柯布西耶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派建筑的教育,因此从一开始他就受到当时建筑界和美术界的新思潮影响,这决定了他从一开始就走上新建筑的道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弗兰克-劳-赖特世界顶级建筑师
现代主义四大师简介

现代主义四大师简介战后20年代,西欧年青一代建筑师形成了比较系统而彻底的建筑改革主张。
新主张的共同特点是:①设计以功能为出发点;②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③注重建筑的经济性;④强调建筑形式与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的一致性,灵活处理建筑造型,突破传统的建筑构图格式;⑤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⑤反对表面的外加装饰。
这些建筑观点,后来被称为功能主义,亦称理性主义,近来又称为现代主义。
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柯布西埃及赖特是现代主义的突出代表人物。
1.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学派1911年,格罗皮乌斯与梅耶合作设计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工业建筑法古斯工厂,1914年设计了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
1925年格罗皮乌斯设计了包豪斯校舍,被喻为是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包豪斯校舍的设计中反映了新建筑的特点:以功能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造价低廉。
格罗皮乌斯是建筑师中最早主张走建筑工业化道路的人之一。
曾经进行过用工业化方法建造预制装配式住宅的试验。
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格罗皮乌斯在19世纪20、30年代比较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从30年代起,格罗皮乌斯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公认的新建筑运动的奠基人和领导人之一。
他所任校长的包豪斯学校成为20年代欧洲最激进的艺术流派的据点。
在其影响下的新建筑学派被称为“包豪斯”学派。
2.勒·柯布西埃勒·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主将,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
他的一生充满了新奇的建筑观点和建筑作品,是现代建筑师中一直处于领袖地位的人物。
1923年,柯布西埃出版《走向新建筑》一书。
书中极力主张建筑工业化生产的方向;在平面设计时要由内到外、功能第一,在建筑形式上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
四大现在建筑大师doc

赖特、密斯、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是四大现代建筑大师。
格罗皮乌斯: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统一,艺术与技术结合。
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设计讲究充分采光、通风、空间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
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确定的最小极限。
赖特:崇尚自然地建筑观;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活泼有机的建筑;技术为艺术服务;表现材料的本性;连续运动空间;有特性和诗意的形式。
柯布西耶:底层架空住;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横向长窗。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比较皇家园林:皇帝及其家属,拥有无上的权威和财富。
供悠游憩息、听政、生活。
规模宏大,以真山真水的地貌为基础。
依自然地形,布局方式多样。
艺术性格趋于华丽富贵。
私家园林:官僚兼地主,有较高文化修养。
供悠游、雅集、读书、居住。
规模较小,人工气息强。
大多以水池为中心,四周散布厅堂轩馆亭廊,配山水石木。
园林风格清雅脱俗,建筑色彩淡雅,建筑形象变化多端,屋角高跷。
造园的根本观念和手法上是一致的。
比较一下中国.日本以及西方古典园林的风格特征。
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
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现代建筑四大巨头

全部用钢和玻璃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 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彻地反映着建筑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 空间
弗兰克.赖特
FRANK LLOYD.WRIGHT
赖特简介
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 8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 .他享 有92岁高龄,1959年方去世,是 现代建筑家中少有的高龄大师, 得以亲自经历了美国的”工艺 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并 且亲眼看到战后的”国际主义” 建筑运动和密斯的”少就是多” 原则兴盛.毕生设计了大量的住 宅建筑和少量的商业建筑和公 共建筑.提出了”有机建筑”理 论和草原式美国住宅模式.
.
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似瀑布 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 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 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 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 在大地之上。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 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 生一种明的对抗, 所有混 凝土的 水平构 件,看 来有如 贯穿空 间,飞 腾跃起 赋予了 建筑最 高的动 感与张 力
玻璃
使用原因 这是密斯建筑思想的缩影,他为了赋予空间一 生命力,为了使他能够具有比较鲜明的建筑表 现,再没有把一切形式都精简到最纯净的地步 之前,他绝不停止。他一直是比较强烈的坚持 使当代建筑组成因素之一的平墙面做成最光滑 和最透明的玻璃墙的形式。
效果 成为与环境出色结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注重细节,用他 的话说就是细节就是上帝。他的作品细 部精简到不能精简的绝对地步。用极为 大胆、简单、完美的设计方法,利用新 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 果。
包豪斯建筑学派主要成员
四大建筑大师

四大建筑大师世界上众多建筑的诞生离不开建筑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但在众多建筑师中,有四位杰出的建筑大师,他们的作品被誉为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影响了世界建筑的发展和演变。
他们分别是法国的勒·柯布西耶、美国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巴西的奥斯卡·尼·马耳他和中国的贝聿铭。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被誉为现代建筑之父,他的作品代表了功能主义建筑风格。
他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建筑应当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利益。
他的代表作有法国马赛的不居住公寓、印度昌迪加尔的国会大厦等。
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以简洁的几何形状和开放式的空间布局而著名,他的理念对当代建筑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是美国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
他主张“有机建筑”,即建筑应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入自然环境中。
赖特的作品常常采用大量的玻璃墙和自然材料,营造出与自然相融合的空间。
他的代表作有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威斯康星州波威洛基的坎宁安别墅等。
赖特对建筑创作的独特视角和对自然的敬畏感在当代建筑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奥斯卡·尼·马耳他(Oscar Niemeyer)是巴西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
他的作品具有流线形的特点,建筑曲线柔美、流畅,寓意着生命的力量和无限的创造力。
马耳他的代表作有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主教座堂、里约热内卢的尼特罗耶分校等。
他的建筑作品不仅在视觉上带给人们美感和震撼,也象征着巴西的现代化与进步。
贝聿铭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巨匠,他以他在中国设计和建造的世界级建筑而闻名。
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建筑理念,具有独特的审美和艺术价值。
贝聿铭的代表作包括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
他致力于在设计中融入环境和历史背景,让建筑成为城市的地标和人们心灵的寄托。
四位建筑大师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他们个人的风格和艺术追求,更展示了建筑艺术的多元性和无穷魅力。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柯布西耶一生设计的作品过百项,代表作品也较
多,右图是后人较为熟知的作品。包括:朗 香教堂、萨伏伊别墅、瑞士学生公寓等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朗香教堂位于法国东部,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 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长变形,怪诞神秘, 如岩石般稳重的几立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 朗香教堂建成之时,即获得世界建筑界的广泛赞誉,它表现了柯 布西耶后期对建筑艺术的独特理解、娴熟的驾驭体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法古斯工厂办公楼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西柏林国际住宅展览会
1957年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
必须有一种崭新的设计观念 来影响德国的建筑界,否则 任何一个建筑师都无法实现 他心中的 理想,他只有模仿 那些已经司空见惯的古旧的 东西。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1883年 出生在柏林 1903~1907年 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
立“协和建筑事务所”边从事教育边 进行建筑设计 1969年 去世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包豪斯工艺美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的特点
注重满足实用功能 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
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 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
活多样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四大现代建筑师

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之⼀,包豪斯的创办⼈。
■主要建筑理论①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
② 为了创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建筑,格罗⽪乌斯坚决的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思潮进⾏论战。
“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的,传统应该推动⼈们不断前进。
”,“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改变。
”③ 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法上格罗⽪乌斯在20年代和30年代⽐较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法古斯⼯⼚和科隆展览会);到了美国以后,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他的思想也发⽣了变化,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对形式、空间和⾊彩的感觉和体验。
⼀个⼈的建筑观点总是反映着时代和环境的烙印。
他从没有轻视建筑的艺术性。
之所以20年代末前⽐较强调功能、技术、和经济,主要是的德国⼯业的发展和德国战后的经济条件。
■建筑教育家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将实⽤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培养建筑和⼯业⽇⽤品设计⼈才的学校,即公⽴包豪斯学校。
教学特点:⼀、在设计中强调⾃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将⼿⼯艺和机器⽣产结合起来。
三、强调各艺术间的交流,让学⽣既有动⼿能⼒⼜有理论素养。
四、把学校教育同社会⽣产挂上钩。
让包豪斯成为⼀种⻛格——注重满⾜实⽤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和美学性能,造型整⻬简洁,构图多样灵活。
■《全⾯的建筑观》1)反对复古主义,强调建筑⾛⼯业化道路,主张⽤⼯业化⽅法供应住房机构。
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艺的统⼀,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这些观点⾸先体现在法古斯⼯⼚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柱脱开,作成⼤⽚连续轻质幕墙。
2)强调三⼤美术⼀体。
将美术、雕塑、绘画有机融合。
3)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途、性质、相互关系来理组织和布局,按⼈的⽣理要求、⼈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极限等强调造型与功能的协调性,包括井然有序的平⾯和良好的⽐例。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1、格罗皮乌斯(1887—1969)格罗皮乌斯很早就提出建筑要随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的主张。
认为“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反对复古主义,主张用工业化方法解决住房问题,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方面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井创造了一些很有表现力的新手法和新语汇。
代表作品如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工厂,科隆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德绍的包豪斯校舍。
2、勒•柯布西耶(1889-1965)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要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激烈否定因循守旧的建筑观,主张建筑工业化,把住房比作机器(“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并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的理性学习,在设计方法上提出“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二他在住宅设计中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同时他又强调建筑的艺术性把建筑看成纯精神的创造。
代表作品如巴黎的萨沃依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
著作:《走向新建筑》。
3、密斯•凡•德•罗(1886—1970)密斯•凡•德•罗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要创造新时代的建筑而不能模仿过去。
他重视建筑构造和建造方法的革新,认为“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他以“少就是多”为建筑处理原则,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和吐根哈特住宅,表达了他对构造一一空间一一形式的见解。
一方面简化构造体系,精简构造构件,产生没有或极少屏障;而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另一方面净化建筑形式,准确施工,成为由钢和玻璃构成的直角组成的盒子,代表作品如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伊利诺伊工学院校舍,范斯沃斯住宅。
4、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869〜1959)赖特对建筑的看法与现代建筑中的其他人有所不同,他在美国西部建筑根底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而创造了富有田园情趣的“草原式住宅”,在后来发展为“有机建筑”论。
他主张建筑应“由内而外”,他的目标是“整体性”。
设计史人物

四大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以及弗兰克·洛依德·赖特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马塞公寓,朗香教堂尽管他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柯布西耶受到过很多专家的影响。
五个建筑学新观点包括:底层架空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以及横向长窗。
1927年柯布西耶在瑞士拉萨拉兹发起"现代建筑国际会议",成为国际风格现代建筑的中心组织。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马赛公寓为代表;50年代以后勒·柯布西耶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朗香教堂。
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包豪斯创办人。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威尔德:比利时早期设计运动的核心人物与领导者。
作为比利时建筑师、教育家,他在德国的活动比在本国更有影响,并一度成为德国新艺术运动的领袖,德意志制造联盟创始人之一,是“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并在建筑上取得不小的成就。
1914年,他设计了德意志制造联盟剧院(德国,科隆)。
凡德威尔德住宅,工艺美术学校(德国,魏玛)他作品的特点都来自一个唯一的源泉,即“理性”(”表里如一的理性“)。
但另一方面又坚持设计师在艺术上的个性,反对标准化给设计带来的限制,在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年会上抵制穆特休斯的标准化主张。
这场争论事实上代表了一个世纪以来德国设计美学争论的焦点。
最后穆特休斯不得不屈服,这也说明了他在德国设计界的影响力。
威尔德的理论与实践,对比利时、德国乃至欧洲的现代设计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1906年起,他创办了威玛市立工艺学校(包豪斯的前身)。
现代建筑四位大师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四位大师1、格罗皮乌斯[德]与“包豪斯”学派(1)代表作:法古斯工厂(格罗皮乌斯和A·迈尔)特点:①非对称的构图②简洁整齐的墙面③设有挑檐的平屋顶④大面积的玻璃窗⑤取消柱子的建筑转角处理(这些手法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一致,符合玻璃和金属的特征,也适合实用性建筑的功能需要,同时又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美)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2)主要观点:反对复古主义,主张用工业化方法解决住房问题,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方面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并创造了一些很有表现力的新手法和新语汇(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3)包豪斯学派建筑特点: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活多样;便于机器生产和降低成本(4)包豪斯校舍:按功能性质,分为三个部分:①教学用房(主要是工艺车间,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②生活用房(6层,砖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③职业学校(4层,用过街楼与教学楼相连)设计特点:①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②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③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5)创立TAC(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倡导既要个人分工负责又要相互讨论协作的制度2、勒·柯布西耶[法]主要观点:(1)《走向新建筑》中心思想:激烈否定19c以来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观点和建筑风格,激烈的主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①主张建筑走工业化道路,把住房比作机器(“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并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理性学习②把建筑看作是纯粹精神的创造,一再说明建筑师是艺术家,他并且把当时艺术界中正在兴起的立体主义流派的观点移植到建筑中来,他既是理性主义者,又是浪漫主义者(2)住宅中的“建筑新五点”①底层的独立支柱(房屋主要使用部分在二层以上,下面全部或部分架空,留出独立支柱)②屋顶花园③自由的平面④横向长窗⑤自由的立面(3)机器美学:追求的并非机器般的功能和效率,而是机器般的造型(外部轮廓简单,内部空间复杂)(4)模数理论(Modular):使建筑的整体和细部的尺寸与从人体尺度出发形成的比例关系相符合。
著名建筑师

世界著名现代建筑师现代四大建筑大师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8日,在威斯康星州的Richland Center出生;1959年4月9日,在亚利桑那州的Phoenix死去,享年91岁。
他的父亲William Cary Wright是一个音乐家、传教士;他的母亲Anna Lloyd Jones来自一个位于威斯康星州的Spring Green 附近的威尔士家庭,是一个老师;赖特有两个妹妹,Jane(生于1869年)和Maginel(生于1877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瑞士裔法国建筑师。
1887年10月6日生于瑞士一个钟表制造者家庭,1965年8月27日卒于美国里维埃拉。
早年学习雕刻艺术,青年时期曾游历欧洲一些国家,了解欧洲各地的建筑。
代表作品有: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大楼、法国朗香教堂、美国哈佛大学卡本特艺术中心等。
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
著名建筑师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Pei,Leoh Ming)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
疯子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
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

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1883年5月18日生,1969年7月5日卒。
格罗皮乌斯原籍德国,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
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
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
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
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
1937年到美国定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
1952 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
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他在美国还从事设计实践。
最初同学生合作成立建筑事务所,设计住宅;1945年又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学界所推崇。
50~60年代,他获得英国、联邦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建筑师组织、学术团体和大学授予的荣誉奖、荣誉会员称号和荣誉学位。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
法古斯鞋楦厂的幕墙由大面积玻璃窗和下面的金属板裙墙组成,室内光线充足,缩小了同室外的差别;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
国际四大建筑师

1沃尔特·格罗皮乌斯2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3勒·柯布西耶4弗兰克·劳埃德·莱特1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德国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设计学校先驱包豪斯的创办人。
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
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
2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德国建筑师,亦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密斯完全的放弃了传统建筑风格手法,改采用了柯布西耶与沃尔特·格罗佩斯大力推动的新建筑观念(称为先锋派)。
因此在传统建筑上常见到严谨的装饰花纹,局部的修饰都被拿除了,改为以功能为主,带有强烈理性风格的现代建筑手法。
当时社会除了倡导节约的风气外,理论家也大为批评过去古典复兴样式建筑是欧洲贵族们浪费华巧的实证。
阿罗伊斯李尔(Alois Riehl)住宅,柏林,(1907年)佩尔斯(Perls)住宅,柏林,(1911年)黑尔街(Heerstra?e)住宅,柏林,(1913年)坎丕勒(Kampner)住宅(已毁),柏林,(1921年)莫司勒(Mosler)住宅,柏林,(1924年)沃尔夫(Wolf)住宅(已毁),古本(1926年)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与卡尔·里本克奈西特(Karl Liebknecht)纪念像(已毁),柏林,(1926年)白院聚落主持人之一,斯图加,(1927年)图根哈特别墅(Tugendhat),捷克,(1928年-1930年)朗根(Lange)与艾斯特尔博士(Dr. Esters)别墅,克雷费尔德,(1928年-1929年)万国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那,(1929年)Verseidag公司工厂建筑,克雷费尔德,(1931年)列克(Lemke)之屋,柏林,(1932年-1933年)法尔斯沃斯住宅,伊利诺伊州,(1946年-1951年)湖滨公寓,芝加哥,(1950年-1951年)西格拉姆大厦与非力普·强生(Philip Johnson)合作,纽约曼哈顿,(1954年-1958年)新国际画廊,柏林,(1965年-1968年)3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
四大建筑师

四大建筑师(一)格罗皮乌斯(1)代表作:1909年,透平机车间法古斯鞋楦厂包豪斯校舍哈佛研究生中心西门子住宅耶那市立剧场格罗皮乌斯自用住宅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2)建筑思想: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他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二)勒.柯布西耶(1)代表作:萨伏伊别墅(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朗香教堂法国拉图莱特的修道院昌迪加尔法院(2)建筑思想: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现代设计、现代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建筑师中一位狂飙式的人物。
对于现代建筑思想体系的形成,对于“机器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密斯.范.德.罗(1)代表作:德国共产党领袖李扑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纪念碑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图根德哈特住宅为伊利诺工学院设计的克朗楼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2)建筑思想: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严谨的逻辑思维使他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讲究结构逻辑,使之产生没有屏障,或屏障极少的建筑空间,由此这个空间,不仅可以按多种不同功能需要而自由划分为各种不同的部分,同时也可以按空间艺术的要求,创造内容丰富与步移景异的流动空间和建设时空感。
(四)富兰克林.莱特(1)代表作:拉金公司办公楼东京帝国饭店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博物馆(2)建筑思想与风格:有机建筑是赖特反复宣扬的建筑观念,“活”的观念和整体性是有机建筑的两条基本原则。
现代建筑四大师

现代建筑四大师现代建筑四大师:与时间为伴的不朽艺术过去一个世纪见证了建筑领域的巨大变革和创新。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几位杰出的建筑师以其卓越的设计才华和独特的视角塑造了现代建筑的面貌。
本文将介绍四位被誉为现代建筑四大师的杰出艺术家,他们分别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路易斯·康(Le Corbusier)、米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和托马斯·杰佛逊。
以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为首的现代建筑四大师,通过独创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结构技术,彻底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
赖特在其职业生涯中设计了许多标志性的建筑,例如被誉为“现代建筑学之父”的耐特别宅邸。
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而闻名。
赖特的作品强调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倡“有机建筑”理念,即建筑与自然相互融合,共同呼吸。
第二位现代建筑四大师是法国建筑师路易斯·康,他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先驱之一。
康的设计以简洁、平衡和功能性为特色,追求“机器美学”,即利用当时先进的工业技术和新材料来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
他设计的著名作品包括法国巴黎的巴黎市圣母院和印度昌迪加尔的印度国会大厦。
康的建筑作品体现了现代主义精神,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又追求艺术和美学的完美结合。
米斯·凡·德罗是现代建筑中另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少即是多”,即在设计中去除一切多余的装饰和细节,追求极简主义的风格。
米斯的作品以其简约而富有表现力的形式而闻名,著名作品包括德国柏林的国家美术馆和美国芝加哥的西联大厦。
米斯通过精确的比例和使用钢材等新材料,创造了明亮、开放且高度功能性的空间。
最后一位现代建筑四大师是托马斯·杰佛逊,他是美国建筑师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杰佛逊的作品致力于保护环境和传统,他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而非将其与环境对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之⼀,包豪斯的创办⼈。
■主要建筑理论①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
② 为了创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建筑,格罗⽪乌斯坚决的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思潮进⾏论战。
“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的,传统应该推动⼈们不断前进。
”,“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改变。
”③ 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法上格罗⽪乌斯在20年代和30年代⽐较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法古斯⼯⼚和科隆展览会);到了美国以后,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他的思想也发⽣了变化,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对形式、空间和⾊彩的感觉和体验。
⼀个⼈的建筑观点总是反映着时代和环境的烙印。
他从没有轻视建筑的艺术性。
之所以20年代末前⽐较强调功能、技术、和经济,主要是的德国⼯业的发展和德国战后的经济条件。
■建筑教育家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将实⽤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培养建筑和⼯业⽇⽤品设计⼈才的学校,即公⽴包豪斯学校。
教学特点:⼀、在设计中强调⾃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将⼿⼯艺和机器⽣产结合起来。
三、强调各艺术间的交流,让学⽣既有动⼿能⼒⼜有理论素养。
四、把学校教育同社会⽣产挂上钩。
让包豪斯成为⼀种⻛格——注重满⾜实⽤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和美学性能,造型整⻬简洁,构图多样灵活。
■《全⾯的建筑观》1)反对复古主义,强调建筑⾛⼯业化道路,主张⽤⼯业化⽅法供应住房机构。
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艺的统⼀,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这些观点⾸先体现在法古斯⼯⼚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柱脱开,作成⼤⽚连续轻质幕墙。
2)强调三⼤美术⼀体。
将美术、雕塑、绘画有机融合。
3)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途、性质、相互关系来理组织和布局,按⼈的⽣理要求、⼈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极限等强调造型与功能的协调性,包括井然有序的平⾯和良好的⽐例。
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设计的哈佛⼤学研究⽣中⼼中。
4 )美的观念是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改变。
正真的传统是不段进步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传统应该推动⼈们的不断前进。
■法古斯⼯⼚(格罗⽪乌斯和A·迈尔)特点:①⾮对称的构图②简洁整⻬的墙⾯③设有挑檐的平屋顶④⼤⾯积的玻璃窗⑤取消柱⼦的建筑转⾓处理。
(这些⼿法和钢筋混凝⼟结构的性能⼀致,符合玻璃和⾦属的特征,也适合实⽤性建筑的功能需要,同时⼜产⽣了⼀种新的建筑形式美)。
格罗⽪乌斯第⼀个从建筑师的⾓度,把这些出⾃⼯匠、铁匠之⼿的处理⼿法,提⾼到后来建筑设计中常⽤的新的建筑语汇。
■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是标志着现代建筑的⾥程碑)校舍的建筑⾯积超过10000平⽶。
按功能性质,分为三个部分:①教学⽤房(主要是⼯艺⻋间,4层钢筋混凝⼟框架结构)②⽣活⽤房(6层,砖与钢筋混凝⼟混合结构)③职业学校(4层,⽤过街楼与教学楼相连)设计有如下特点: (⻅书 P79)⼀.把建筑的实⽤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采⽤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法。
没有特别突出的中轴线,形成纵横交错变化丰富的总体效果。
充分运⽤对⽐效果:⾼与低的对⽐;⻓与短;纵向与横向;虚与实;轻薄与厚重等等。
三.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建筑本⾝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
采⽤钢筋混凝⼟框架结构和砖墙承重结构。
达到朴素,经济,实⽤的效果。
包豪斯校舍的意义(⻅书P71) 现代建筑⼤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现代建筑运动的许多⽅⾯都是⼀个现⾏者。
他在现代建筑构图上作出的丰富多样的贡献使他对现代建筑产⽣了⾮常重要的影响。
勒.柯布⻄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
20世纪20与30年代功能主义者、欧洲现代派的先驱,极⼒主张理性主义原则和简单的⼏何图形:40年代,他设计的⻢赛公寓成为50年代影响很⼤的粗野主义的前锋:50年代,提出了⾮功能主义,⼜⾮粗野主义的朗⾹教堂。
■《⾛向新建筑》(1923年出版)中⼼思想:激烈否定19c以来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观点和建筑⻛格,激烈的主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①主张创造新时代的建筑;⾛⼯业化道路,把住房⽐作机器(“住房是居住的机器”),②赞美简单的⼏何形体。
并要求建筑师向⼯程师理性学习。
③强调建筑艺术的重要性。
把建筑看作是纯粹精神的创造,⼀再说明建筑师是艺术家。
他并且把当时艺术界中正在兴起的⽴体主义流派的观点移植到建筑中来,他既是理性主义者,⼜是浪漫主义者。
总的看来,前期表现出更多理性,后期表现出更多浪漫。
■住宅中的“建筑新五点”(1926年)1. 房屋底层采⽤独⽴⽀柱(房屋主要使⽤部分在⼆层以上,下⾯全部或部分架空,留出独⽴⽀柱);2. 屋顶花园;3. ⾃由平⾯;4. 横向⻓窗;5. ⾃由的⽴⾯。
■机器美学:追求的并⾮机器般的功能和效率,⽽是机器般的造型(外部轮廓简单,内部空间复杂)■模数理论:使建筑的整体和细部的尺⼨与从⼈体尺度出发形成的⽐例关系相符合。
■代表作品:1)早期:(1)萨伏伊别墅——钢筋混凝⼟结构,板柱承重体系体现了:①阳光空⽓绿地三要素和新建筑五点的完美结合。
②柯布的美学观念:把别墅当作⼀⽴体雕塑,各体形都采⽤简单的⼏何形体,为了增添变化,采⽤了些曲线形墙体。
房屋总的体形简单,但内部空间按复杂—机器美学。
(2)巴黎瑞⼠学⽣宿舍(⻅书P79)(底层—钢筋混凝⼟结构;层以上—钢结构和轻质材料的墙体)特点:①创造了标准层不规则,单层裙房的空间在组织形式,为其后现代建筑师⼲泛采⽤;②发挥天然与⼈⼯两种材料不同质地和颜⾊的对⽐效果,使⽴⾯轮廓有变化,增加体形⽣动性对⽐⼿法:①玻璃墙⾯和⽯墙⾯的对⽐;②上部⼤块体同下⾯较⼩的柱墩的对⽐③多层建筑和相邻的低层建筑的对⽐;④⽅整规则的空间同带曲线的不规则空间的对⽐;⑤不同质地和颜⾊的对⽐2)晚期:⼆战后,建筑⻛格有明显变化,其特征表现在对⾃由的有机形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佳装修的清⽔钢筋混凝⼟,这种⻛格后被称为“粗野主义”(1)朗⾹教堂(⻅书P315)雪铁⻰承重体系,造型奇特,墙体弯曲。
主要空间的周围有三个⼩龛,每⼀个的上部都是向上拔起的 “塔”。
伸出于屋顶之外。
各个⽴⾯的差别很⼤。
以地中海民宅为思想来源,内部空间关系与万神庙内⼤厅和周边空间处理相似。
它的建筑形体和空间证明柯布⻄耶具有⾮凡的想象⼒,也形象的反映出现代⻄⽅宗教的特质。
象征性⼿法:①卷曲的南墙东端挺拔上升,有如指向上天;②房屋沉重⽽封闭,暗⽰它是⼀个安全的庇护所;③东⾯⻓廊开敞,意味着对⼲⼤朝圣者的欢迎;④墙体的倾斜,窗户的⼤⼩不⼀,室内光源的神秘感与光线的暗淡,墙⾯的弯曲与棚顶的下坠等,都容易使⼈失去衡量⼤⼩、⽅向、⽔平与垂直的判断(2)⻢赛公寓特点:带有服务设施的居住⼤楼时组成现代城市的基本单位粗野主义⼿法:拆除现浇混凝⼟模板后对表⾯不加处理,显露不修边幅的粗野效果,粗犷原始,朴实敦厚的雕塑效果 (3)印度昌迪加尔法院特点:①为了降温,法院前⾯布置⼤⽚⽔池,建筑⽅位考虑夏季主导⻛向,使⼤部分房间有穿堂⻛。
②考虑空间尺度与⼈的关系以步⾏15分钟距离为单位,使建筑物间的距离过⼤,⽆法形成亲切的环境,在热带阳光下增加⼲场枯燥寂寞之感。
3.密斯.凡德罗■主要思想:结构就是⼀切,认为⽐房屋的功能更能决定建筑的形式。
主张功能服从空间——建造⼀个实⽤和经济的空间,在⾥⾯配置功能。
认为形式不是⼯作的⺫的,只是结果。
简单概括为先结构后形式,先空间后功能,讲求“条理”。
⽤“少就是多”的理论总结就是:⼀⽅⾯,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建,产⽣没有或极少屏障,⽽可作任何⽤途的建筑空间。
另⼀⽅⾯,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成为由钢和玻璃构成的直⾓组成的盒⼦。
■流动空间。
现代建筑以空间为主题,这个理论的提出是对现代建筑的重要贡献,它打破封闭空间,在空间的流动中体验功能平⾯。
■代表作品:①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流动空间)。
主要特点是隔墙有玻璃的和⼤理⽯两种,墙的位置灵活似乎偶然,形成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
室内和室外互相穿插,没有明确的分界。
这是现代建筑常⽤的流通空间的典型。
形体处理简单,没有任何线脚,不同构件和不同材料之间不作过渡性处理。
简单明确,干净利索。
突出材料的固有颜⾊,纹理和质感。
给⼈以清新明快的印象。
正因为形体简单,去掉附加装饰,所以突出了建筑材料本⾝固有的颜⾊、纹理和质感。
在⽤料上⼗分考究。
地⾯⽤灰⾊的⼤理⽯,墙⾯⽤绿⾊⼤理⽯,主厅内部⼀⽚独⽴的隔墙还特地选⽤了华丽的玛瑙⽯。
玻璃隔墙有灰⾊的和绿⾊的,内部的⼀⽚玻璃墙还带有刻花。
⼀个⽔池的边缘衬砌⿊⾊的玻璃,这些不同的颜⾊和材质的结合,使这座建筑有了⼀种⾼贵、雅致和鲜亮的⽓氛。
充分体现了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理论原则。
不过,应该看到,这座展览建筑本⾝没有任何实⽤的功能要求,造价⼜很宽裕,因此允许建筑师尽情地发挥想象⼒。
可以说是它本⾝就是⼀件纯建筑展览品。
②范思沃思住宅(通⽤空间)。
完全是⼀个⻓⽅形的玻璃盒⼦,中间有⼀个⼩的封闭空间,其他地⽅全部是开敞的,⽩⾊钢铁构架,巨⼤的玻璃幕墙。
简单到⽆法复加的地步。
是密斯“少就是多”的完美体现。
也是他国际主义⻛格达到⼀个新⾼度的标志。
③伊利诺伊理⼯学院的布朗楼(通⽤空间)——国际主义⻛格的另⼀个体现(建筑系楼,将教室放在地下,地⾯学⽣⼯作室。
⼯作室取消建筑内墙和柱,在屋顶上⾯架设4根⼤梁悬掉屋⾯,⽤⼀个⼤⽽⽆阻挡的空间来容纳多种不同活动。
引起了学⽣的很⼤不满)④与约翰逊在纽约设计的⻄格拉姆⼤厦——是国际主义⻛格的顶峰。
⽤料考究、造价昂贵、施⼯精细更被⼀些⼤公司认为能代⾔⾃⼰威望与实⼒的形象。
特点:1)⼤楼前宽敞的⼲场2)外部⾦属结构,⿊⾊⻘铜垂直线条,显得格调⾼雅,与众不同3)顶层是设备层,除此以外开间和窗的尺⼨均相同,外形简单。
■ 技术精美的倾向:特点是建筑全部⽤钢和玻璃来建造,构造与施⼯均精确,内部没有或多少柱⼦,外形纯净与透明,清彻地反映建筑的材料、结构与内部空间。
范思沃斯住宅、图根哈特住宅、⻄柏林国家美术馆新馆、芝加哥滨湖公寓、伊利诺伊理⼯学院的布朗楼都是他在战后讲求技术精美的主要代表作品。
密斯以⼀种精密的建筑美学与⼯业技术的最佳利⽤的⾼度结合,创造了特有的建筑⽂化。
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纽约世贸中⼼双塔以及芝加哥⻄尔斯⼤厦成为这个时代技术与资本强有⼒的像征。
随着战后美国资本与技术向世界各个⾓落渗透,尤其在⼀些发展中国家,这种⻛格的建筑更是成为城市纪念碑,更替着传统建筑,改变着原来的城市⾯貌。
密斯垄断了世界建筑的⾯貌20年之久,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密斯的设计和国际主义⻛格是⼯业化时代的必然产物,集中的表现了⼯业化的特征——纯净的形式,同基地、⽓候、保温、功能没有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