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的完成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活第二节 运动的完成-章节测试习题(2)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动物的生活第二节 运动的完成-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图为人的上肢关节和肌肉模式图。

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有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以伸肘动作为例,[④]肱二头肌处于______(舒张\收缩)状态;[③]______处于______(舒张\收缩)状态。

【答案】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分析】本题考查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解答】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

屈肘时,④肱二头肌收缩,③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③肱三头肌收缩,④肱二头肌舒张。

2.【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据江西省卫生部门2月16日公布的统计数据,2017年1月1日至2月12日,我省报告H7N9型禽流感病例28例,死亡7人。

2月13日至15日,全省无新增H7N9病例。

南昌、九江、上饶、赣州等多地活禽交易场所都临时休市了一段时间。

材料二:近年来,各地市中心城区的街头出现了一批共享单车,市民只要扫描车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使用单车。

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而且节能减排,自己也可以通过骑自行车,起到锻炼身体和愉悦身心的双重效果。

(1)禽流感患者是因为感染了H7N9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H7N9病毒属于______。

(2)禽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温暖、湿润、______的作用。

(3)骑自行车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看到红灯时停下属于______反射;骑行过程中不慎摔跤,肘关节脱臼,这是由于关节头从______中滑脱出来。

(4)经常骑自行车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属于______。

【答案】病原体,清洁,复杂,关节窝,易感人群【分析】本题考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身体的运动》教学科件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身体的运动》教学科件

骨 肌肉 关节
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撑身体,保 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具有带动骨 骼运动的作用。
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 关节可以使骨灵活运动
1 举哑铃活动
1. 用右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 胸前。
2. 观察在移动哑铃的过程中,右上肢是怎样 运动的。
3. 反复做上述动作,并在运动时用左手按住 右上肢的不同部位,感受右上肢不同部位 的变化。
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写生字词。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同学们做得太棒啦!
身体的各个部分能否灵活运 动,是一个人健康与否最为外显的 标志之一。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 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是怎样 完成运动的?我们需要怎么保护它们 并促进它们的生长呢?
健康歌
在刚刚做健身操的 过程中,身体的哪 些部位参与了运动?
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 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 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不同。如肘关节和 肩关节。
肌肉:
1 举哑铃活动
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 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 缩带动骨骼运动
2 制作运动模型
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做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将 我们的想法展示出来。
提示 用线绳做“关节” 捆绑两根筷子“骨头”比 较困难,可以用吸管代替。
关节
肌肉
相当于关节
相当于肌肉
相当于骨骼
吊车
挖掘机
起重机
拓展延伸
台灯蛇皮管
脊柱

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习题与答案

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习题与答案

1.人体运动是以骨为,关节为,肌肉为而完成的。

2.骨按形态分类可分为()、()、()和()。

3.骨的化学成分含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

有机物主要是和(),使骨具有;无机物主要是,使骨具有。

4.骨的基本结构可分为()、()、()。

5.骨的发育可分为()、()。

6.骨连结可分和两种,其中又称关节。

7.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和。

8.关节的辅助结构有、、、和等。

9.关节的屈伸运动是绕轴在面内进行的;收展运动是绕轴在面内进行的。

10.滑液在关节运动中具有作用,它是由分泌出来的。

关节腔内为真空,呈状态,这有利于关节的稳固性。

11.肌肉的基本结构有和。

12.肌肉的辅助结构有、、和等。

13.肌肉的物理特性是和。

14.上肢骨包括()和()15.上肢带骨包括()和()。

16.自由上肢骨包括()、()、()和()。

17.手骨包括()、()和()。

18.下肢骨包括()和()19.下肢带骨由()组成,其又由()、()和()组成。

20.自由下肢骨包括()、()、()()和()。

21.足骨包括()、()和()。

22.椎骨可分()、()、()()和()。

23.所有椎骨的椎孔连成,以容纳。

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孔,有通过。

24.颅骨可分为()和()。

25.在人体体表上可以触摸到肩胛骨的、、、、等表面形态结构。

肩宽是指与之间的距离。

26.在人体体表可触摸到尺骨的、、等表面形态结构。

在人体体表可触摸到桡骨的、、等表面形态结构。

27.上肢带骨借助于关节和关节连结而成为一个整体。

28.肩关节是由和构成。

主要辅助结构有、。

29.肘关节是由、、3个关节组成,它们共同被包在一个内,加固肘关节的韧带有、、。

30.在肘关节处于屈位时,可触及的骨性结构在内侧是、外侧是、后面是。

31.完成两臂侧平举动作,主要是和肌,前者起自,止于;后者起自,止于。

32.单杠反握引体向上时,肘关节绕做的运动,主要由肌和肌在固定条件下收缩完成的。

33.推铅球时的上肢出手动作,肩关节做的运动,主要由和肌在固定情况下完成的;肘关节做的运动,主要由和肌在固定条件下完成的。

运动的完成-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运动的完成-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运动的完成-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运动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人体运动的机制和重要性。

3.能够分析人体运动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和效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运动的分类及运动机制的讲解和理解。

2.探究人体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运动的概念和分类教学内容1.运动的定义和分类。

2.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的影响。

教学方法通过“口诀+图片+互动答题”法让学生理解知识点: 1. 定义口诀:“人体的各种活动,分为三种运动。

” 2. 分类口诀:“自主、锻炼、反射,三种运动各不同。

” 3. 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进行互动,巩固分类知识。

2. 人体运动的机制教学内容1.人体运动的机制。

2.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互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知识点: 1. 运动机制讲解:人体运动主要依靠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运动前后饮食和适当休息都是影响运动效果的因素。

2.运动对身体影响讨论:学生按照实际生活场景,就运动对身体的影响进行讨论,并结合图表进行展示。

3. 人体运动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人体运动的重要性。

2.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提问”法让学生理解知识点: 1. 人体运动重要性讲解:人体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机能和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心情和生活质量。

2. 运动中的安全隐患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如缺乏热身、不注意环境安全等。

3. 课堂提问:让学生回答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以及该如何避免运动中潜在的隐患。

四、课堂练习及作业1.运动的分类:学生自行整理一份运动分类表格。

2.运动的机制:学生完成一道与运动机制相关的选择题。

3.运动的重要性:学生思考自己平时的运动情况,总结出自己的运动计划,并书面提交。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基本掌握了运动的定义、分类、机制和重要性,并且能够在不同的运动情况下合理运用所学知识。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7章-第1节-人体的运动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7章-第1节-人体的运动

骨膜
结缔组织膜 血管 神经 成骨细胞
骨质 骨密质 骨松质
骨髓 黄骨髓 红骨髓
长 骨 的 长骨的管状结构,既 结构特点:坚固又轻便,适于人
体运动。
讨论:
1、长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样的结构对
于骨的支持功能有什么意义?
长骨是由 骨膜、骨质 和骨髓 三部分组成。
骨膜上有 血管 、和 神经 ,对骨有营养作
DIY 课外探究足弓的作用
哪个装置模仿了正常有足弓的足?哪个模仿 了扁平足?
请你动手做一做,哪个装置可以承受更大的 重量?
骨坚硬、富有弹性、适于运动,但是骨本身不能产生 运动,只有在 肌肉 收缩的牵引下才能产生运动。
假如肌肉附着在一块骨上,肌肉收缩能产生运动吗? 不能,人体之所以能运动,是因为人体的骨骼是由很 多骨通过不同的形式连接组合而成 。肌肉只有附着肌 肉只有附着在不同骨上, 形成活动的骨连结,才能 产生运动。这种活动的骨 连结叫做关节。
用,成骨细胞对生骨长的 再和生
有重要作
用;骨骨质松分质 骨密和质 ,使骨具坚固性
和轻便性;长骨的这种管状结构既坚固又轻
便,对人体的运动和支持有重要意义。
讨论: 2、发生骨折后,骨能够愈合吗?为什么?
发生骨折后,骨能够愈合。因为 骨膜内有成骨细胞 ,对骨的生长和 再生有重要作用;另外骨膜内的血管 能为骨的生长提供营养。
头颈肌 躯干肌
四肢肌
三 、 骨 骼 肌
人 体 主 要 骨 骼 肌 背 面 图
在两端,呈白色。
在中间,呈红褐色。
骨 骼 肌 结 构 模 式 图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受到,神经 系统的神经冲动的刺激骨骼肌受 到神经系统的神经冲动刺激,就 会收缩和舒张,牵动所附的骨在 关节处转动,产生动作。

人体基本活动原理

人体基本活动原理
躯干扭转:在身体各部分完成动作时,躯干上下两 肢同时绕躯干纵轴的反向转动的运动形 式。
相向运动:人体处于无支撑的腾空状态完成动作时, 身体两部分相互接近(或远离)的运动 形式。
二、人体基本运动原理
(一)杠杆原理 1、骨杠杆 在生物力学和解剖学中构成杠杆的物体可能具有 相当复杂的形状。组成人体运动系统的三个部分:骨、 关节、肌肉可以看为是杠杆系统,坚硬的骨相当于一 根硬棒,它在肌肉拉力(动力)的作用下,能绕关节 轴(支点)作用,并克服阻力而作功,由于它的作用 和杠杆相同,故称为骨杠杆。人体的运动是以骨为杠 杆、以关节为支点、以肌肉收缩为动力完成的。
鞭打动作的力学原理:角动量传递。
鞭打动作
投手连续动作技术
图3—8
图3—9
(五)缓冲与蹬伸动作原理
1、缓冲动作原理
(一)减少外力作用:遵循动量定理 Ft = ∆mv 。
缓冲的机制为:通过延长力的作用时间,减小外力 对人体的作用。
(二)缓冲动作是完成动作技术的重要环节 :缓冲 动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动作完成的质量。我国 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的最大缓冲角为 138.3°,美国高 水平短跑运动员的为134.2°。 (三)准备性动作:为F t蹬=伸m v做准备,为蹬伸动作提 供适宜的空间和时间以及各关节肌肉适宜的发力条 件。 (四)非代谢能的利用:缓冲阶段肌肉及肌腱储备 弹性能。
斜方肌 动力点
支点
阻力点
图3—2 头
第二类杠杆:阻力点位于力点和支点之间(图 3—3(A、B)。作用是省力,因为阻力点在中 间,阻力臂始终小于力臂,故用较小的动力就 能克服较大的阻力,故又称为省力杠杆。
图3—3(A) 提踵动作
动力点
阻力点
图3—3(B)
支点

人体运动学

人体运动学

总论1、运动学(kinesiology)是理论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运用几何学的方法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主要研究质点和刚体的运动规律。

2、人体的运动的三个面: 水平面:与地面平行的面,把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额状面:与身体前或后面平行的面,把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矢状面:与身体侧面平行的面,把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3、人体的运动有三个轴:横轴(与地面平行且与额状面平行的轴)纵轴(额状面与矢状面相交叉形成的、上下贯穿人体正中的轴)矢状轴(与地平面平行且又与矢状面平行的轴,在水平方向上前后贯穿人体)屈曲(flexion),伸展(extension):主要是以横轴为中心,在矢状面上的运动;一般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膝关节以下各关节的运动方向相反;内旋(internal rotation),外旋(external rotation) :主要是以纵轴为中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一般肢体各环节由前向内的运动称内旋(前臂称旋前),由前向外旋转称旋外(前臂称旋后)头、骨盆、脊柱均为向左向右侧回旋。

前臂和小腿有旋前和旋后运动。

足踝部还有内翻(inversion)和外翻(eversion)运动。

4、人体的基本运动形式运动生物力学将人体看作是由上肢、头、躯干和下肢组成的多环节链状形式,它的基本运动形式如下:1).上肢的基本运动形式由上肢各关节共同完成。

(1)推:在克服阻力时,上肢由屈曲态变为伸展态的动作过程。

如胸前传球。

(2)拉:在克服阻力时,上肢由伸展态变为屈曲态的动作过程。

如游泳。

在运动中,上肢往往是推、拉动作相结合的运动形式,如划船;有时在伸直时做推拉。

(3)鞭打:在克服阻力或自体位移时,上肢各环节依次加速、制动,使末端环节产生极大速度的动作形式,叫鞭打动作。

如投掷。

2)下肢的基本运动形式(1)缓冲:在克服阻力时,下肢由伸展态转为较为屈曲态的动作过程。

如跳远落地动作。

(2)蹬伸:在克服阻力时,下肢由屈曲态主动转为伸展态的动作过程。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练基础docx (4)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练基础docx (4)

【练基础】一、选择题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 )A.由全身骨骼组成B.由关节组成C.由神经和骨骼肌组成D.由骨、骨骼肌和骨连结组成【解析】选D。

本题考查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结组成。

2.下列不是运动器官的是( )A.鱼的鳍B.昆虫的翅C.鸟的翼D.变形虫的伪足【解析】选D。

本题考查运动器官和运动结构。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多细胞动物依靠特有的运动器官进行运动,如鱼的鳍、昆虫的翅、鸟的翼。

单细胞动物没有运动器官,但也有自己的运动结构。

3.生活在海洋中的海龟以游泳为主要运动方式,其运动器官是( )A.鳍B.尾C.四肢D.躯干【解析】选C。

海龟属于爬行类,可在水中游泳,运动器官是鳍状的四肢。

4.人的手上有许多关节,围绕这些关节可以做各种比较精细的动作。

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这些关节所起的作用是( )A.调节作用B.动力作用C.支点作用D.杠杆作用【解析】选C。

本题考查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完成,可见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5.小王大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由于( )A.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B.关节软骨发生病变C.关节窝从关节囊中滑脱出来D.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解析】选D。

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面和关节腔三部分,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构成。

关节头位于关节窝内,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有光滑的关节软骨,使关节运动灵活,关节囊包裹着整个关节,使关节牢固,当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造成脱臼,则该关节无法正常运动。

从题干中可知,小王是颌关节脱臼造成的。

6.以下关于骨骼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骨骼肌收缩不受神经系统的支配B.骨骼肌收缩需要消耗能量C.骨骼肌是一种肌肉组织D.一块骨骼肌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解析】选B。

本题考查骨骼肌的特性。

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而收缩,受神经支配,骨骼肌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一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以肌肉组织为主。

初中生物 人体运动的完成

初中生物 人体运动的完成

骨连接
人体骨骼肌
找出完成这些动作各主要依靠哪块骨骼肌的 收缩,人体有哪些骨骼肌?
动作 屈肘 伸臂 转头 依靠哪块骨骼肌收缩 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收缩 胸锁乳突肌收缩
抬小腿
举上臂
股四头肌收缩
三角肌收缩
• 这节课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同学们已经 知道了人体运动的完成是在神经系统的支 配下,由于骨骼肌的收缩,牵引所附着的 骨,绕着关节完成的。我们应积极参加体 育锻炼,促进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协调 发展,关注自身健康。 • 同学们可以制订切合自身实际的体育锻炼 计划,坚持实施。
• 用解剖刀剖开关节,通过触摸和观察,共 同总结关节的结构,关节的哪些结构特点 使它既牢固又灵活呢?用手摸一摸关节面 和关节囊的内壁,有什么感觉?
关 节
关节头 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腔
面 关节窝
大家谈:关节的哪些结构特点 使它既牢固又灵活?
知识链
• 关节囊内壁能分泌滑液,关节面覆盖着既 光滑又有弹性的关节软骨,所以关节十分 灵活; • 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还附有韧 带,把相邻的两骨牢牢的连在一起,加之 关节头和关节窝一凸一凹相互吻合,所以 关节又十分牢固。 • 关节作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 运动时的震动。
骨连接
• 人体的骨通过骨连接组成骨骼。

连 接
不动连接:脑颅骨 微动连接:脊柱 活动连接(关节):髋关节、肩关节
不动连接
脑颅骨Leabharlann 微动连接脊柱活动连接
肩关节
肘关节
踝关节
关节是骨连接 的主要形式。
髋关节
探究竟
• 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重要 作用。观察哺乳动物腿部关节,感受关节 的灵活性与牢固性。 • 取一段带关节的哺乳动物腿骨,向四周旋 折,感受其灵活性;将关节向两端拉,感 受其牢固性。

17.1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17.1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2)采用案例分析,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运动系统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3)采用实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肌肉收缩、关节运动等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运动系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如运动损伤、运动疲劳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分析:观察骨骼、肌肉标本,分析其结构与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实践操作:进行肌肉收缩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肌肉运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运动系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2)分层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3)激发兴趣: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注重应用:强调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运动场景为切入点,如篮球、跳绳等,引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思考。
17.1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骨骼、肌肉的组成及其作用,理解运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掌握骨骼肌的收缩与放松原理,了解肌肉协调运动的过程;
3.掌握关节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4.理解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控作用,掌握运动神经传导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人体机能活动能力是指人体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环境条件下完成各种生理和运动活动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人体机能活动能力也会发生变化。

下面将从不同阶段的生理和运动能力以及其变化规律进行阐述。

一、婴幼儿阶段在婴幼儿阶段,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处于发育的初期阶段。

婴幼儿的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其机能活动能力相对较低。

他们的运动能力主要表现为头部抬起、翻身、坐立、爬行等基本动作的逐渐掌握。

这一阶段的变化规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机能活动能力逐渐提高,动作越来越熟练灵活。

二、儿童阶段儿童阶段是人体机能活动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生理机能逐渐完善,身体各系统的发育进程也在加快。

儿童的机能活动能力包括体力、协调性和柔韧性等方面的发展。

他们的运动能力从最初的跑、跳、爬,逐渐发展到复杂的运动技能,如游泳、篮球、足球等。

变化规律是,儿童的机能活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并且在这个阶段的训练对日后的机能活动能力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青少年阶段青少年阶段是人体机能活动能力迅速成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生理机能进一步发展,体力、肌肉力量、耐力等方面显著增强。

青少年的机能活动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他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体育运动,并且具备较高的运动技能。

变化规律是,青少年的机能活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达到巅峰水平,但在这个阶段的机能活动能力水平也会受到遗传、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四、成年阶段成年阶段是人体机能活动能力相对稳定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体的生理机能逐渐趋于稳定,但也会受到生活、工作、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成年人的机能活动能力主要表现为体力、耐力、协调性等方面的维持和发展。

变化规律是,成年人的机能活动能力相对稳定,但如果长期不进行锻炼或生活不规律,机能活动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

五、老年阶段老年阶段是人体机能活动能力逐渐下降的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开始逐渐衰退,肌肉力量、骨密度、心肺功能等方面会有所减退。

运动生物力学_人体运动的运动学

运动生物力学_人体运动的运动学

运动学参数的采集
• 运动学参数包括位移、角位移、速度、角 速度、加速度、角加速度等。
• 主要测量方法有:平面定点定机摄影法、 平面定点跟踪摄影法、平面定轨跟踪摄影 法、立体定点定机摄影法、立体定点定跟 踪摄影法等。
摄影方法
• 1、摄像机的选择 拍摄频率:单位时间内所拍摄的画
面数称拍摄频率。
2、拍摄方法
• (三) 人体简化为物理模型的实用性和局 限性
将人体简化为物理模型进行力学研究,这 对学习研究带来很大方便,并且可以取得 定量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 认识一些问题和规律。然而复杂人体简化 为质点或刚体后,所得到的数据与材料反 馈到人体应用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 此需建立实体模型。
二、实体模型的建立
根据两个运动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同, 有以下几种情况
• 第一、 当两个运动速度方向一致而且平行 时,则合速度为:V=v1+v2
• 第二、当两个运动速度方向互成直角时, 则合速度大小为V=(V21+V22)1/2
• 第三、当两个运动速度方向不成直角,而 成锐角θ,则合速度为 V=(V21+V22+2V1V2cosθ)1/2。
• 1、根据项目特征和技术分析要求确定拍摄 范围;
• 2、把摄像机固定在三角架上,对摄像机的 拍摄距离、机高、取景范围、焦距等按要 求选用合适并固定;
• 3、拍摄比例尺; • 4、拍摄所选定的运动动作,并做好记录。
平面拍摄注意事项
• 1、摄像机主光轴应与运动平面垂直,对准拍摄区 域的中心。
• 2、摄像机尽可能远离运动平面,通常拍摄距离应 为拍摄范围的5-6倍。
三、运动学量的特征
1.瞬时性 2.矢量性 3.相对性 4.独立性

人类的身体运动和协调性

人类的身体运动和协调性

人类的身体运动和协调性人类的身体运动和协调性是指人体在运动和行走过程中,多个系统(如神经系统、肌肉系统等)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实现身体的动作和运动功能。

本文将探讨人类身体运动和协调性的重要性、训练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一、人类身体运动和协调性的重要性身体运动和协调性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关系到我们的运动能力、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的发展。

以下是身体运动和协调性的几个重要作用:1. 提高运动技能:良好的身体运动和协调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跃、投掷、拍球等。

通过锻炼身体的协调性,我们可以更加灵活、敏捷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2. 预防运动损伤:身体运动和协调性的提高可以增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稳定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协调性训练可以提高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让我们在运动中更加平衡和稳定。

3. 增强身体功能:良好的身体运动和协调性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促进身体的整体健康。

通过锻炼身体的协调性,我们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反应能力。

4. 提高生活质量:身体运动和协调性的提高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如地行走、上下楼梯、弯腰等。

良好的协调性可以减少意外摔倒等事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二、训练身体运动和协调性的方法要提高身体的运动和协调性,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特定的训练和练习。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训练方法:1. 平衡训练:通过进行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走直线等,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

可以在家中或健身房中进行平衡训练,每天坚持进行一段时间,效果会更好。

2. 动作协调训练:通过进行一些大脑和身体协调的练习,如跳绳、舞蹈等,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流畅性。

这些练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但对于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升非常有效。

3. 敏捷性训练:通过进行一些反应和敏捷性训练,如快速的抓住反应球、躲避障碍物等,可以提高身体的反应速度和动作的准确性。

人体运动系统实验报告

人体运动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骨骼、关节和骨骼肌的基本结构和运动原理。

3. 通过实验观察人体运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性。

二、实验材料1. 实验人体模型2. 骨骼模型3. 骨骼肌模型4. 关节模型5. 视频教学材料6. 实验记录表三、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结构- 观察骨骼模型,了解骨骼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 记录骨骼的名称、形态和位置。

2. 观察关节结构- 观察关节模型,了解关节的类型和功能。

- 记录关节的名称、类型和功能。

3. 观察骨骼肌结构- 观察骨骼肌模型,了解骨骼肌的形态、起止点和作用。

- 记录骨骼肌的名称、起止点和作用。

4. 观察人体运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 通过视频教学材料,了解人体运动系统各组成部分在运动过程中的协调作用。

- 分析骨骼、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相互关系。

5. 实验操作- 模拟人体运动,观察骨骼、关节和骨骼肌的协同作用。

- 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

四、实验结果1. 骨骼结构- 骨骼由骨、骨膜和骨髓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 骨骼的形态和结构决定了人体的形态和运动能力。

2. 关节结构- 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具有支撑、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 关节类型包括球窝关节、滑膜关节、纤维关节和软骨关节等。

3. 骨骼肌结构- 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 骨骼肌的起止点决定了其作用方向。

4. 人体运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 骨骼提供运动杠杆,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提供动力。

- 骨骼、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动作。

五、实验讨论1. 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人体的运动能力有何影响?2. 骨骼、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是如何相互协调的?3. 人体运动系统疾病对运动能力有何影响?六、实验结论1. 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骨骼肌组成,具有运动、支持和保护等功能。

2. 骨骼、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动作。

《身体的运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身体的运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运动感知
●你看到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运动?
●自由做一些其他运动,你还摸到了哪些?
思考
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相互配合 完成运动的?
探索
骨骼
人体内共有206块骨头,相 互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架 — 骨骼。
支持运动 支撑身体 保护内脏器官
探索
关节
骨与骨之间的活动连接, 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 式不同。
制作模型
所需材料
制作步骤
1.将两脚钉插入模型的孔 洞中并固定,使模型能够 自由活动。
2.拉动橡皮筋,使手 臂屈起,观察各部分 的情况。
3.再拉动橡皮筋,使 手臂伸直,观察各部 分的情况。
思考
1.模型中的哪些部分相当于骨、
关节和肌肉? 2.推测它们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运
动的。
小结
橡皮筋的拉动,带动了整个 手臂的运动,也就是肌肉可以带动 骨头运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
2.身体的运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身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 2.体育运动对促进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观察方法,感知人体运动时的变化。 2.能通过自制的模型将自己观察、感知、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
探索
肌肉
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 缩带动骨骼运动。
观察感受
一只胳膊做曲臂、伸臂运动,另一只 手触摸、感受不同部位的变化。
观察描述
1.比较举起和放下哑铃时,手臂不同部 位有什么变化。
2.描述在举哑铃的过程中,骨骼、关节 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运动的。
活动拓展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身体的运动》优质 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身体的运动》优质 教案

第2课身体的运动(教材P61~63)1.引入:播放小朋友跟着音乐跳舞的视频。

2.提问:刚才的舞蹈视频中,小朋友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运动?(预设:手、腿、腰、颈……)3.活动:我们一起来摸一摸自己的大腿和膝盖,说说你们都摸到了什么?(预设:皮肤、骨头、肌肉、关节……)4.讲解:出示资料,简单介绍骨、关节和肌肉。

探索一:举哑铃观察上肢运动1.布置任务:指导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2.小结:人体在进行各种运动时,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完成工作,其中骨支持人体的运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关节是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使骨的运动更灵活;肌肉附着在骨上,通过收缩带动骨产生运动,为人体运动提供了动力。

探索二:制作运动模型1.引导:播放用筷子(或短木棍)、橡皮筋和线绳制作运动模型的视频。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模仿视频制作一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

3.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模型中的哪一部分相当于骨、关节和肌肉。

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你们认为模型中的哪一部分相当于骨、关节和肌肉?学生1:我认为模型中的筷子(或短木棍)相当于骨,线绳连接的部分相当于关节,橡皮筋相当于肌肉。

主持人:通过观察模型运动,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学生2:我发现骨、关节和肌肉是共同运动的。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4.小结: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设计意图】由于骨、关节和肌肉都属于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所以通过制作运动模型来直观地演示骨、关节和肌肉的互相配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时的协同作用,使学生的感受更加直接,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

探索三:保护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1.讲解:青少年时期,快速的生长和发育会促使肌肉、骨骼发生变化。

这时,我们要注意保持脊柱和身体各部位均衡负重,还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教学提示:出示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走路姿势的图片。

)2.引导:播放举重、羽毛球、游泳、健美操等各项奥运比赛的视频,并引导学生阅读资料。

21.人体运动的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1)

21.人体运动的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1)

4.关节活动顺序性的项目特点
不同的技术动作要达到的目的不同,所 表现出的关节活动顺序也不同。以游泳项目为 例,运动员手臂入水后,首先产生的运动形式 是翻腕的动作,然后是屈肘抱水动作,进而再 进行划水、推水动作。
二、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举例分析
1.下肢的蹬伸动作
下肢蹬伸的定义:在克服阻力的过程中, 下肢由屈曲状态进行积极伸展的动作过程。
当下肢在蹬伸过程中为了获得大的蹬伸 力时,遵循大关节首先产生活动的原理。依 次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运动顺序。

190 170 150 130 110
90 70
膝 踝

13
25
43
原地向上跳起时,下肢关节活动顺序
2.鞭打动作
鞭打动作定义:在克服阻力或自体位移的过 程中,有游离端的肢体诸环节依次加速和制动, 使末端环节产生极大的速度的动作形式。 ——关 节活动顺序性是大关节首先产生活动。
大关节首先产生活动的解剖学原因
大关节首先产生活动,因为大 关节的肌肉生理横断面大,产生的 肌力也大。因此,在人体运动过程 中,它能首先克服阻力,使环节首 先产生运动。
2.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的实际意义
跳远起跳过程中的错误动作 “提踵过早”。有研究显示:运动员 的踝关节力量相当于膝关节力量的 80%。
3.小关节活动的重要性
结束动作由小关节完成,结束动作完成 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动作的质量。其作用: 1 小关节是完成动的支撑点:要求稳固。 2影响动作的完成时间:小关节力量加强, 可 提前参入活动,提高动作的速度,从而缩短 完 成动作的时间。 3 可以精确的控制方向:小关节分布的是 小肌肉群,动作精细,调节动作的能力强。
一、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

人体运动规律

人体运动规律

人体运动规律(一)人体基本运动规律——人体动态变化的规律及要点、动作顺序和幅度,拟从“重心”、“三程序”、“三轴线”、“三轨迹”加以阐释。

(1)、重心的位置人体重心是人体重力垂直向下指向地心的作用点,是头、上肢、下肢、躯干、等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人体正位重心位于正中矢状面和通过ke前上棘或ke后上棘水平面交线的中点。

人体重心略低于人体体积中心(耻骨联合处),重心位置随人体姿势变化而移动,而人体体积中心位置是固定的。

人体由许多肢体连接而成的杠杆系统,形态变化万千,因此重心位置也随之变化。

1.人体在两侧对称正位时重心位于正中矢状面。

2.当上肢上举,重心升高。

3.人体下蹲时,重心下降。

4.当人体一侧下肢侧伸时,重心就移到一侧去了5.人体前屈时,重心前移。

6.当人体后伸,重心后移。

7.重心位置有六个移动方向:上、下、左、右、前、后。

其中前移范围最大,上移最小。

(2)、三程序三程序反映人体施力于他物系列动作中,肢体的起动、带领、跟随的顺序过程。

即先由髋部的一侧向受力一方转动,再由髋部带动胸部向受力一方作最大转动,随后由胸部带动上肢作摆动,形成“工作距离”最终产生“爆发力”,完成施力他物的动作目的。

换言之“力发于腰”。

例——投掷标枪:1.左腿登伸,使又髋部受地面反作用力,向投掷方向旋转,并通过记住挺胸,2.髋部旋转力量传递到胸部,随即右胸及右肩向投掷方向旋转,3.右肩旋转力推动上肢并屈体,使右上肢摆动形成最大“工作距离”,4.标枪沿手臂运动的圆周轨迹的切线方向投出,由于惯性,身体前倾。

背视图:顶视图:这一过程充分贯彻“髋——胸——上肢”的“三程序”顺序性规律。

(3)、三轴线三轴线即人体头、胸、髋三部分各自的左右(水平)、上下(垂直)、前后(矢状面)轴线,并分别通过头部、上半身、人体重心。

亦是从人体头、胸、髋中轴线的正、侧、斜的幅度来体现人体动态造型规律的。

此间,可把“三轴线”理解成空间坐标相互垂直的“三轴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二人体运动的完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概述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举例说明在运动中骨骼肌的收缩运动特性和骨骼肌群的协作关系。

二、能力目标;尝试观察关节的结构。

三、情感目标:形成避免在运动中造成自身伤害的意识。

重点难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在人体运动中骨、骨骼肌和关节的作用。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六章第一节二人体运动的完成
一、关节特点和结构1.特点:牢固、灵活2.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二、骨骼肌1.人体主要的骨骼肌2.骨骼肌的功能:收缩,产生动力
三、运动的产生1.骨的作用:支撑2.关节的作用:枢纽
3.骨骼肌的作用:产生动力
四、脱臼的处理方法:不能活动脱臼部位,及时就医复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