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八:海绵城市

合集下载

高考专题之海绵城市

高考专题之海绵城市

▲铺设透水砖
▲屋顶绿化
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改变了原有 自然生态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 的渗透。其好处在于:通过土壤渗透雨 水,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 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涵养地下水, 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 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 料,改造屋顶绿化,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
海绵城市--排
有些城市就是因为降雨多了,渗透 不了,用不了那么多,所以才导致内 涝。这就需要采取人工措施,把雨水 排掉。利用城市竖井与工程设施相结 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 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 合的方式,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 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
海绵城市建成后能够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海绵城市--净
不同的土层对雨水起到净化作用
土壤的渗透、植被和绿 地系统等,都能对水质产生 净化作用。现在城市里的初 雨,就是第一次下的雨,是 非常脏的,应该蓄起来,经 过净化处理,然后回用到我 们城市中。
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
海绵城市--用
不管是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 都应该加强雨水资源的利用,尽可 能利用雨水。例如停车场下的雨, 我们传统的方式是快排,其实可以 收集净化后,直接用于洗车。我们 现在浇花浇树要用自来水,既消耗 能源、又消耗水资源。我们应该通 过渗透涵养,通过蓄 把 水 留在原 地,再通过净化把水用在原地,也 可用于景观喷灌中。
“滞”的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 雨水径流量。例如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 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城 市内的降雨,是按分钟计、按小时计的,这 跟大江大河不一样。城市内短时强降雨,对 下垫面产生冲击,形成快速径流,积水攒起 来就导致内涝。通过“滞”,可以延缓形成 径流的高峰。具体形式总结为三种:雨水花 园、生态滞留池或渗透池、人工湿地。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

【参考答案】 (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貌复 杂,地势低洼处易积水成涝;城市化的不合理发 展。(自然+人文) (2)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增加雨水下渗,有利于 涵养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内涝的 发生;下渗的雨水经地下物质过滤,改善水质; 水资源的增加,可为补充景观水体,增加生物多 样性;水域面积扩大有利于调节城市气候,减轻 城市热岛效应。(气候+水+生物+景观)
排:蓄起来的雨水一部分用于绿化灌溉、日常生 活,一部分经过渗透补给地下水,多余的部分就 经市政管网排进河流。不仅降低了雨水峰值过高 时出现积水内涝的几率,也减少了第一时间对水 源的直接污染。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所涉及的高中地理课本知识非常多,
比如:海绵城市与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
具体的还有缓解城市内涝的方法、水循环及影响因素、
城市化布局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
境、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问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地表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海绵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
【习题训练二】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学校生态环境,我国某学校规 划建设“海绵校园”,如下图所示。
(1) 列举出“海绵校园”对水循环影响显著的两个环节。 (2)分析建设透水砖和增加绿化面积在建设“海绵校园”中所起 的作用。 (3)除了图中所示的措施外,请你在为建设“海绵校园”提出一 条可行的建议。
【习题训练一】 江西省萍乡市位于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 主,地貌复杂;无过境河流,每年夏季萍乡都会 出现城市看海现象。2019年2月18日晚,央视《焦 点访谈》以“海绵城市:会呼吸才宜居”为题, 全面介绍了江西省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经 验。海绵城市建设解决了困扰萍乡市多年的水问 题,同时修复了城市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地形 地貌、文化景现,提升了城市特色和活力。 (1)分析萍乡市夏季“城市看海”的原因。 (2)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给萍乡市带来的环境效益。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众多领域 ,包括水文、生态、环境工程 等,技术难度较大。目前,我 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还有待 提高。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得到公众的 支持和参与,但目前公众的环 保意识还不够强,参与度较低 。
目前,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法 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这给建设 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水系连通
通过疏通河道、连通湖泊等水系,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调蓄能力,降低内涝 风险。
03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技术手段
源头控制技术
总结词
通过改善地形地貌、加强绿化等方式,控制雨水径流,减少污染排放。
详细描述
源头控制技术主要针对雨水排放的源头进行治理,通过改善地形地貌、加强绿化等方式,降低地表的径流速度和 流量,从而减少雨水携带的污染物质。例如,利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技术手段,增加地表的渗水性,延缓雨 水流速,减少径流量。
将城市传统排水系统改造为现代生态排水系统,即“渗、滞 、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促进雨水资源 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使城市生态、环境、经济等多方面 效益得到提高。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通过加强城市海绵化建设,提高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减 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有效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
雨水收集与
通过集水设施,如集水池 、集雨罐等,将雨水收集 起来。
雨水利用
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冲厕 、浇花、洗车等日常用途 ,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雨水回用
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景观 补水、绿化灌溉、道路清 洗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效率。
绿色屋顶与雨水花园
绿色屋顶
在建筑物的屋顶上种植植物,通 过植物的吸收和蓄滞作用,减少 雨水径流。

海绵城市简介及建设方法教学课件

海绵城市简介及建设方法教学课件
政策支持对比
海绵城市建设在不同国家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同。国外政府通常会提 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而国内则更多地依靠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
03
社会效益对比
海绵城市建设在不同国家产生的社会效益也有所不同。国外更注重生态
环保和社会可持续性,而国内则更注重解决城市内涝和水环境治理等实
际问题。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海绵城市未来发展与挑 战
海绵城市发展趋势
城市水资源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水资源需求量不断攀升,海绵城市 建设将更加重视雨水的收集、利用和排放。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将更加注重生 态修复和自然净化功能的发挥。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海绵城市简介及建设 方法教学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海绵城市概述 • 海绵城市关键技术 • 海绵城市建设方法 • 海绵城市案例分析 • 海绵城市未来发展与挑战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2015年10月,《关于推进海绵 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 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 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
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海绵城市建设意义
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通过加强雨水排放管理,提高城市排水系 统的排水能力,减轻城市内涝灾害。
通过减少雨水径流污染和促进雨水资源化 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同时增加绿 化面积,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海绵城市专篇内容

海绵城市专篇内容

海绵城市专篇内容
海绵城市专篇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雨水收集与利用: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冲厕等用途,减少对城市供水系统的依赖。

2. 生态滞洪区建设:通过建设湿地、池塘等生态滞洪区,提高地面的渗水性,降低径流速度,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3. 绿色屋顶与雨水花园:通过建设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设施,增加地面的植被覆盖,减少雨水径流,同时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

4. 生态植草沟:在道路两侧或者集水区建设植草沟,利用植物的根系和土壤的过滤作用净化雨水,减少径流污染。

5. 渗水路面与透水砖:在城市道路、广场等区域铺设渗水路面或者透水砖,让雨水能够渗透到地下,减少径流污染和排水系统的压力。

6. 生态驳岸:在河流、湖泊等水域建设生态驳岸,利用自然材料和植物的净化作用,减少水体污染。

7. 综合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长期有效的运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海绵城市专篇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城市和地区有所差异。

(word完整版)海绵城市

(word完整版)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什么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有什么作用呢?“海绵城市",即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等城市问题。

“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

“海绵城市”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更具生态魅力。

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与释放示意图好处一:吸住集中降水,告别“城中看海”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

强降雨一来,大家就感觉修多粗的下水管道都不够用。

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让约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

建设海绵城市,在暴雨来袭时,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储存起来;暴雨过后,再让雨水缓慢地流出,从而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雨水带来城市内涝问题。

好处二:雨洪利用,节约水资源当城市成为“海绵”时,降雨时城市吸饱了水,而在干旱缺水时,就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损有余而补不足”,让城市将本就珍贵的水资源运用得更加平衡.以北京为例,自打造“海绵城市”以来,仅2014年就累计收集利用雨水量2781万方,相当于14个昆明湖。

好处三:生态与经济并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保护河、湖、池塘等水系,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缺水和热岛效应。

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

另外,“海绵城市”建设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经济效应可观。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 技术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8
目录
• 海绵城市概念 • 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和指导
思想 •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 海绵城市建设实践案例及效果
评估 • 海绵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01
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定义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 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 、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对雨水的吸 收和利用能力,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通过 恢复湿地、雨水花园等自然生态系统,提 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增强城市防洪能力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加强雨水排放和利用设 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减 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形成 合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03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
雨水收集与利用
雨水收集系统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 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 、冲厕等。
雨水利用技术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的雨水, 通过过滤、消毒等处理技术,将 其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用于 城市绿化、景观水体等。
风险防控
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采取有 效措施降低城市内涝、水污染
等风险。
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思想
01
02
03
04
生态文明建设
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城市可
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海绵城市解说词

海绵城市解说词

海绵城市解说词
摘要:
1.海绵城市的概念和意义
2.海绵城市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3.海绵城市的实际应用案例
4.海绵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
海绵城市,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指的是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灾害等方面,就像海绵一样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吸水性。

海绵城市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旨在通过构建生态、环保、智能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海绵城市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生态优先、自然循环和综合治理。

生态优先,就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优先考虑保护和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自然循环,是指通过构建自然水系、湿地等生态设施,使城市的雨水得到自然净化和循环利用。

综合治理,是指通过整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多方面的资源,实现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协调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海绵城市的建设方法包括绿色建筑、雨水花园、生态停车场等。

绿色建筑通过设计绿化屋顶、垂直绿化等,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雨水花园则是通过构建自然水系和湿地,收集和净化雨水,提高城市的抗旱性。

生态停车场则是利用植草砖、透水混凝土等材料,使停车场具有
吸水、保湿等功能,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城市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地。

这些城市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未来,海绵城市将成为城市建设的新方向,为我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海绵城市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城市建设理念。

海绵城市的意义和措施

海绵城市的意义和措施

海绵城市的意义和措施概述海绵城市是指采用可持续性和创新技术来解决城市极端天气事件和水资源管理问题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

在传统城市规划中,大量的非透水区域和不透水材料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排出,造成城市内涝和水资源浪费。

而海绵城市则通过改变城市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将城市变成一个具有蓄水、渗透和净化功能的海绵,以解决雨水排放问题并提高城市的适应性和韧性。

意义海绵城市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海绵城市的几个重要意义:1. 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传统城市规划中,大量的非透水区域和不透水材料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排出,容易引发城市内涝。

而海绵城市通过增加透水面积,引导和储存雨水,可有效减少内涝发生的风险。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海绵城市采用绿色基础设施、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利用系统等措施,实现雨水资源的收集、净化和重新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保护水生态环境传统城市规划中,大量的雨水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带走了大量的污染物,破坏了水生态环境。

而海绵城市通过雨水的自然净化和慢性渗漏,保护水生态环境,改善水质。

4. 增加城市的适应性和韧性海绵城市通过建设适应性和韧性较强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应对能力,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同时,海绵城市还能改善城市的微气候,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措施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多个方面的措施和策略。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1. 绿色屋顶与墙面绿色屋顶和墙面植被能够吸收雨水、减少雨水径流,并对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在海绵城市中,推广绿色屋顶和墙面的应用,能够增加透水面积,减少雨水排放量,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2.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海绵城市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导入储存设施中,再利用于灌溉、冲洗等用途。

通过雨水的再利用,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慢性渗透设施慢性渗透设施,如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能够将雨水逐渐渗入地下,达到地下水补给和地面水资源补充的目的。

微专题 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考点

微专题 城市内涝与海绵城市(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考点

【微点通关练】
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引起水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 凝结为雾,发生在海面上的此类天气现象被北方渔民称为“海浩”。2020年大连 附近海面多次出现了“海浩”奇观,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下图),吸引了大 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3~4题。
3.“海浩”现象常出现在( )
D 1.影响新疆贸易水循环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资源数量
B.土地资源数量
C.人口数量 D.市场需求
答案 1.D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新疆水资
源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生产出10%商用棉、
90%的工业西红柿,60%的甜菜,虚拟水总量高达650亿m3以上,但实际供本区消费的
农产品虚拟水仅约310亿m3,其余则通过农产品贸易被大量输出疆外,说明新疆贸易水循 环大部分是通过农产品输往全国各地,影响新疆贸易水循环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D 对。新疆水资源贫乏,人口数量较少,不是贸易水循环的影响因素,A、C错。土地资源数 量与贸易水循环无关,B错。
1.影响新疆贸易水循环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资源数量
B.土地资源数量
C.人口数量
D.市场需求
2.针对“西水东运”带来的生态问题,
合理的解决措施是( )
A.实施跨流域调水 B.调整农业结构
C.输入高耗水农产品
D.提高农产品价格
【微点通关练】
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大大改变了自然水循环,形成了“自然水循环-社会水循环-贸易水循 环”共存的三元水循环模式。水资源量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3%的新疆,却产出中国10%以 上的商用棉、90%的工业用西红柿、60%的甜菜,蕴含在全区农产品中的虚拟水(在生产产 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总量高达650亿m3以上,但实际供本区消费的农产品虚拟 水仅约310亿m3,其余则通过农产品贸易被大量输出疆外,形成了一条隐形的“西水东运” 大动脉。根据材料完成1~2题。

图文解说——海绵城市

图文解说——海绵城市

图文解说——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通过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措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收和释放雨水,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同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1.海绵城市的“前因”-传统的开发模式带来的问题“雨季一来,城市看海”。

我国99%的城市目前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在硬化地面上只能从管道中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修再多管道也不够用。

许多城市几十年前的地面径流系数是0.3,现在是0.7,也就是说现在一下雨70%的水要在地面流淌,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这么让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工程建设做地面硬化使得形成了“铁壳城市”,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

钢筋水泥过多地替代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池塘,裸露的土地成为稀缺的资源,自然水循环系统就被切断了,导致城市无法“自由呼吸”,产生“热岛效应”。

2.海绵城市的“后果”-LID让城市返璞归真、道法自然,建设自然、生态、绿色的基础设施。

针对传统城市开发模式的遗留问题,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实现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LID),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将城市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

二、海绵城市详细解读把雨水的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使用和排水密切结合,统筹考虑内涝防治、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水生态修复等多个目标。

海绵城市介绍

海绵城市介绍

添加标题
海绵城市的特点:能够吸收、储存、净化和释放雨水减少城市内涝和洪涝灾害的发生。
添加标题
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居民 的生活质量。
添加标题
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利用系统、雨水排放系统等。
与传统城市比较
传统城市:以硬质路面为主雨水直接排入下水道容易造成内涝和污染
国内案例
深圳:深圳是国内最早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其成功案例包括深圳湾公园、深圳国际 会展中心等。
武汉:武汉是国内海绵城市建设的典型城市之一其成功案例包括武汉东湖绿道、武汉中央商 务区等。
青岛:青岛是国内海绵城市建设的先行城市之一其成功案例包括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世博 园等。
成都:成都是国内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城市之一其成功案例包括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锦江绿 道等。
成功经验与教训
案例: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成功经验: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生态 墙等
教训:需要长期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 行
案例:中国上海虹桥商务区
成功经验: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生态墙等
教训: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参 与度
海绵城市的发展前
05

技术创新方向
绿色屋顶技术:通过种植绿色植物提高城市绿化率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雨水收集系统:通过收集雨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采用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措施增加雨水的渗透和滞留减少 内涝和污染
传统城市:雨水直接排入下水道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
海绵城市:通过雨水收集和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传统城市: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环境舒适度低
海绵城市:通过增加绿地和植被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环境舒适度

海绵城市主题文章

海绵城市主题文章

海绵城市主题文章海绵城市:应对环境变化的弹性城市在当前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挑战,包括水资源的短缺、水患的频繁发生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并有效利用和释放水资源。

海绵城市的建设对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城市内涝问题愈发严重。

传统的排水系统已经无法应对这种挑战。

而海绵城市通过其独特的雨水收集、储存、净化、排放系统,能够在雨水充足时吸收、储存雨水,并在需要时释放、利用这些水资源,从而实现雨水的慢排缓释。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景观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景观设计要注重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通过绿地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收集雨水,并通过植被、土壤等自然元素进行净化,然后用于灌溉、清洁等城市用途。

其次,景观设计要注重地形的塑造。

通过合理的地形设计,可以有效地调节雨水的流向,防止洪水的发生。

此外,景观设计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通过种植植被、恢复湿地等措施,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海绵城市的建设。

设计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创新,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更多优秀的设计方案。

市民也应该积极参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改变,如雨水收集、节水灌溉等,为海绵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投入。

但是,其所带来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为我们的城市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宜居的未来。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应根据不同 地域的气候、水文、土壤 等条件,制定适应性强的 建设策略。
利用本地资源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 文等资源,降低建设成本 ,提高海绵城市的可持续 性。
适应城市发展需求
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需求 ,因地制宜地确定海绵城 市建设的目标、重点和实 施路径。
统筹建设原则
多部门协同
加强规划、水利、城建、环保等 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海绵城
安全为重原则
01
02
03
防范自然灾害
海绵城市建设应注重防范 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确保城市水安全。
基础设施安全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 设计和建设,提高设施抗 灾能力和运行安全性。
监测与预警体系
建立完善的监测与预警体 系,实时监测城市水文、 气象等关键指标,提前预 警潜在风险。
因地制宜原则
考虑地域特点
吸收能力,减少雨水径流量。
雨水花园
02
在居民区、公园等场所建设雨水花园,通过植被和土壤的过滤
作用,净化雨水,并促进雨水的自然渗透。
植被恢复
03
恢复城市中的湿地、林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功
能和雨水吸收能力。
透水铺装技术
1 2
透水砖铺装
使用具有透水性能的砖块进行道路、广场等硬质 表面的铺装,使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补充 地下水资源。
,如何实现有效的跨部门协作,推动海绵城市建设顺利进行,也是一个
需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海绵城市建设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动新 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海绵城市建设 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 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保 障。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精选13 海绵城市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精选13 海绵城市

微专题精选13.海绵城市【知识归纳】1.海绵城市: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植被覆盖率下降、自然水域减少等,带来了城市绿地匮乏、逢雨必涝,旱涝急转、“热岛效应”增强等。

海绵城市建设的手段: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实现“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地收集了雨水。

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

“城市绿心”指位于城市中央或由多个城市组团围合的绿色空间,用地类型包括公园、林地、农业用地、动植物保护地、湿地和其他类型用地等。

它可以有效整合城市资源,净化空气,减轻热岛效应,遏制迅速蔓延的郊区化趋势,对城市环境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

5.城市风道城市风道也叫城市通风廊道,就是在城市建设生态绿色走廊,在城市局部区域打开一个通风口,让郊区的风吹向主城区,增加城市的空气流动性,对城市的雾霾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夏天还可以缓解“热岛效应”。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通风廊道”更多的是一种对城市结构的改造,对城市功能的完善。

打造城市“通风走廊”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构建“绿色廊道”,即沿城市主要道路、公路、铁路、河流、湖泊等周边规划一定宽度的绿带,即城市的带状绿地;二是建设被誉为城市“绿色项链”的环城林带。

两者双重复合,产生叠加效益,其整体的生态效益比起单纯的一项都要强。

【典题精练】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

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

据此完成1-2题。

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2.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耗能D.扩大用地规模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海绵城市概要介绍及案例分析课件

海绵城市概要介绍及案例分析课件
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2传统Βιβλιοθήκη 市◦ 改造自然 ◦ 利用土地为主 ◦ 改变原有生态 ◦ 粗放式建设 ◦ 地表径流量大增
3
海绵城市
◦ 顺应自然 ◦ 人与自然和谐 ◦ 保护原有生态 ◦ 低影响开发 ◦ 地表径流量不变
4
案例----当雨水流过城 市
澳大利亚:爱丁堡雨水花园
5
6
7
◦ 绿地生态水渠:根据现状地形及景观要求,设计以下3种形式: ①利用现状截 洪沟进行改造,变成集、蓄、滤三个功能兼备的生态型水渠; ②在山坳处设置 引水渠,将山上雨水引入人工湿地过滤净化; ③结合现状地形设计渗透型集水 渠,渗滤沟+穿孔管+贮存池或渗滤池。
28
29
◦ 道路渗滤沟:因景观和功能要求,在主要道路和广场上未使用透水砖。因 道路广场的标高大于绿地标,道路广场上的雨水可以汇聚到周边绿地内, 再渗透到地下。而园内一般道路采用透水砖,并以级配砂石作为垫层,在 级配砂石垫层内铺设全透型排水软管,便于雨水渗透、收集和利用。
30
31
32
雨水净化系统
◦ 土壤渗滤净化:大部分雨水在收集时同时进行土壤渗滤净化,并通过穿孔管 将收集的雨水排入次级净化池或贮存在渗滤池中;来不及通过土壤渗滤的表 层水经过水生植物初步过滤后排入初级净化池中。
33
◦ 人工湿地净化:分为2个处理过程,一是初级净化池,净化未经土壤渗滤 的雨水;二是次级净化池,进一步净化初级净化池排出的雨水,以及经土 壤渗滤排出的雨水;经二次净化的雨水排入下游清水池中,或用水泵直接 提升到山地贮水池中。初级净化池与次级净化池之间、次级净化池与清水 池之间用水泵进行循环。
海绵城市概要介绍 及案例分析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蓄
城市中的天然蓄水池
人工地下蓄水池
“蓄”就是把雨水留下来,要尊重自然地形地貌,使降雨得 到自然散落。现在人工建设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后,降雨就只 能汇集到一起,形成积水。把降雨蓄起来,是为了利用和调蓄 错峰,否则短时间内汇集很多水到一个地方,就形成了内涝。
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
海绵城市--滞
“滞”的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 的雨水径流量。例如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 水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 城市内的降雨,是按分钟计、按小时计的, 这跟大江大河不一样。城市内短时强降雨, 对下垫面产生冲击,形成快速径流,积水攒 起来就导致内涝。通过“滞”,可以延缓形 成径流的高峰。具体形式总结为三种:雨水 花园、生态滞留池或渗透池、人工湿地。
A.缓解热岛效应 B.减轻城市内涝
C.提供工业用水 D.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4.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
A.调节小气候
B.增加下渗量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美化城市环境
3.C 活水公园可以缓解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提供工业用水不是对环境的影响。
4.B 荷花池可以调节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美化城市环境,但题目强调暴雨后,最主要功能应是 增加下渗量。
海绵城市目的?
将城市建设和生态保 护结合起来,将景观生 态资源和雨水控制利用 设施结合,切实起到减 缓城市内涝、削减面源 污染、减少溢流污染、 利用雨水资源的目的, 同时取得改善环境、减 轻热岛效应、增强生态 效果的综合环境效益。
传统排水系统
生态型排水系统
遵循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城市开发建 设应保护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 感区,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实 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 循环,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维护城市良 好的生态功能。
〖高考导航〗
2015年新课标I卷
种植土层 砂层
砾石层
树皮覆盖层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
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
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
专家表示,海绵城市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 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还有利于 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例如: 通过城市植被、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复,可以 明显增加城市“蓝”、“绿”空间,减少城市 热 岛效 应,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为更多生物特别是水生动植 物提供栖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
〖变式训练〗
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 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 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典例分析】
例1 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 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 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 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为“海绵城市模 型”,据此完成1~3题。
1).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城市水体污染 B.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1.蓄水池;2.雨水桶;3.绿色屋顶; 4.调节池;5.下凹式绿地等
1.人工湿地;2.植被过滤带; 3.植被滤槽;4.雨水花园等
1.植被浅沟;2.小型蓄水池; 3.植草洼地;4.植草沟渠等
1.种植本土植物;2.更新林木; 3.种植耐旱植物;4.改良土壤等
〖变式训练〗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据此完成1~ 2题。 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答案:1.C “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减轻因地下水 过度使用而出现的地下水漏斗区,减缓地面沉降。增加绿地面积,可有效增加雨水下渗,利于 “海绵城市”建设。
2.D 上海本身耕地少,退耕恢复湿地不能很好地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 完善排水系统,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雨水收集。
海绵城市--排
有些城市就是因为降雨多了,渗 透不了,用不了那么多,所以才导致 内涝。这就需要采取人工措施,把雨 水排掉。利用城市竖井与工程设施相 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 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 结合的方式,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 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
海绵城市建成后能够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铺设透水砖
▲屋顶绿化
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改变了原有 自然生态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 的渗透。其好处在于:通过土壤渗透雨 水,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 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涵养地下水, 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 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 料,改造屋顶绿化,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
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补充地下水 (增加下渗);净化雨水;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
〖思维建模〗
海 绵 城 市
都市自然排水系统 绿色街道 可渗透
路面 绿色屋顶
雨水花园
滞留草沟
雨水再生系统
1.限制路宽;2.保护开放空间; 3.集中开发;4.改造车道等
1.绿色街道;2.渗透性铺设; 3.渗透池(坑);4.绿地渗透等
C.增强城市抗旱能力 D.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
2).对雨水调蓄起主要作用的城市“海绵体”是
A. 雨水花园、渗水路面
B.下凹式道路绿化带
C. 湖泊、湿地、坑塘等
D.砂土质渗水蓄水层
【典例分析】
例1 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 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 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 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为“海绵城市模 型”,据此完成1~3题。
海绵城市
目标引领
1.了解建设海绵城市的原因。 2.了解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实质。
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 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 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 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设计理念
海绵城市建设将强调 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 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 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 "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 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 念。
核心实质
海绵城市的核心就是合理地控制城市下垫面上 的雨水径流,使雨水就地消纳和吸收利用。实现海 绵城市的六个关键字:渗、蓄、滞、净、用、排。
海绵城市--渗
3). 绿色屋顶的核心功能是
A. 减少灰霾污染 B. 减轻城市雨涝
C. 增加经济收入 D. 美化城市环境
例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 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通过种草进行覆盖。下图为 植被浅沟示意图。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 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海绵城市--净
不同的土层对雨水起到净化作用
土壤的渗透、植被和绿 地系统等,都能对水质产生 净化作用。现在城市里的初 雨,就是第一次下的雨,是 非常脏的,应该蓄起来,经 过净化处理,然后回用到我 们城市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 都应该加强雨水资源的利用,尽可 能利用雨水。例如停车场下的雨, 我们传统的方式是快排,其实可以 收集净化后,直接用于洗车。我们 现在浇花浇树要用自来水,既消耗 能源、又消耗水资源。我们应该通 过渗透涵养,通过蓄 把 水 留在原 地,再通过净化把水用在原地,也 可用于景观喷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