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详解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
A.苔原地带驯鹿向北迁徙 B.新疆草原一片葱绿 C.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 D.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图1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 1~2题。
导学案91页
1.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B A.春季
B.夏季
2.印度低压是图中的
A A.①
B.②
C.秋季 C.③
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地表均匀
寒冷干燥 温和多雨
盛行西风带
高温少雨
东北信风带
高温少雨
东南信风带
温和多雨 寒冷干燥
盛行西风带
90°N
极地高气压带 寒冷干燥
60°N
副极地低气压带 温和多雨
3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温少雨
0°
赤道低压带 高温多雨
90°S
30°S
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温少雨
60°S
副极地低气压带 温和多雨
(2021年浙江1月高考题)图3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5.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澳大 冬季风 东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高温少雨
利亚 夏季风 西北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高温多雨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
D 5.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A.甲风七月最为盛行 B.乙风一月最为盛行 C.乙为西北季风,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 D.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 成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非洲 印度洋 大洋洲
南极洲
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1月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600 N附近原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亚欧 大陆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 形成冷高压(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 带,使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阿留申低压)。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7月)
海陆热力差异:海洋升温慢,降温慢;陆 地升温快,降温快。
季风
陆地 亚洲
陆地 海洋 亚洲 太平洋
太平洋 海洋
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冬季,陆地降温快, 海洋降温慢。
3、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
世界气候分布图.swf
印度——热带季风气候
(高或低)气压,名称是 亚洲低压 。 它切断了 副热带高 气压带,使其只 能保留在海洋里。 (2)字母C表示 东南 (风向)季风, 它的成因是 海陆热力差异 ;受它影 响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高温多雨 。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最显著的 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字母B表示 西南 (风向)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它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半年后,C处刮_____ 西北 季风,B处刮 东北 季风。 _____ (5)与A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 地中海 ___________ 气候。成因是夏季受 副热带高气压带 _____________控制,炎热干燥,冬季 西风带 控制,温和多雨。 受_________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300 N附近原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亚欧 大陆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陆地表面 形成热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 带,使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夏威夷高压)。
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的影响2023-11-06CATALOGUE 目录•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0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热力因素:由于地球表面的受热不均,导致大气中的气体冷热不均,从而形成气压差异,进而形成气压带。
赤道附近由于受热较多,大气上升形成低压带;极地附近由于受热较少,大气下沉形成高压带。
动力因素: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会导致大气运动发生偏离,进而形成气压带。
例如,赤道附近的低气压带在偏向力的作用下会向北和南方向移动,而副热带高气压带则会向极地移动。
高原、山地等地形因素也会对气压带产生影响。
例如,高山上的空气比平原地区稀薄,因此高山上的气压会比平原地区低。
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风带的形成与分布•风是由于气压差异而产生的,因此风带的形成和分布与气压带密切相关。
•信风带:在赤道附近,由于受到热力作用和偏向力的影响,大气上升形成低压带,同时向极地移动形成高压带。
在极地附近,由于受到动力作用和偏向力的影响,大气下沉形成高压带,同时向赤道移动形成低压带。
这种气压差异导致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了信风带。
•西风带: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空气向极地流动形成西风带。
西风带受到偏向力的影响会发生偏转,形成东风带。
•东风带:在极地高气压带的控制下,空气向赤道流动形成东风带。
东风带受到偏向力的影响会发生偏转,形成西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表受热不均等因素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和强度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在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也会北移,同时信风带的强度也会增强;而在冬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也会南移,同时信风带的强度也会减弱。
•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西风带的强度也会发生变化。
在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也会北移,同时西风带的强度也会减弱;而在冬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也会南移,同时西风带的强度也会增强。
季风的环流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形
带移动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
成
南亚西
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原
南季风
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印度低压
吸引西南季风
五.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1.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地球影形状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
地球的运动(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地面状况)
压中心.
四.季风环流
受水平气压 梯度力的影 响,空气由 高气压指向 低气压,受 地转偏向力 的影响,东 亚盛行西北 季风,南亚 盛行东北季 风。
冬季风
夏季风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地区
成因
冬 源地 风向 风 性质 夏 源地 季 风向 风 性质
分布地区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西北风
三.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冬季:副极地低压被 大陆上的 冷高压 切 断,使低压残留在海洋上.
冬季:副极地低压被 大陆上的 冷高压 使低压残留在海洋上.
切断,
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被陆地的 低压 切断 ,高 压残留在海洋中.
副热带高压带 亚速尔
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尔高 压
赤道低压带
00赤道
小结
• 三.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 使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风,我国的天气以
为主要特征。
(4)此季节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
。
东亚东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高考考情:1.了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能通过太平洋和亚欧大陆的对比说出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3.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其他大陆和海洋的的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易错考点: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典例精析:例题一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完成1—2题。
1. 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 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 受热带气旋的影响D 受强冷空气的影响2. 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A 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B 农田干枯,土地龟裂C 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D 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洪涝灾害解析:由图可知,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海洋上为低压,故此时为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
P系统最强时,应为亚欧大陆气温最低时,印度半岛气候凉爽。
答案:1.D 2.A例题二1.读等压线图,当该气压中心强盛时( )A 我国长江处于枯水期B 此时,一艘海轮经过马六甲海峡驶往红海正好顺风而行C 此时,南极洲正好有利于科学考察D 印度进入多雨季节1.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气压中心位于北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
该气压中心强盛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我国长江流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此时海轮从马六甲海峡驶往红海正好逆风;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印度为多雨季节。
答案:D例题三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月份甲地盛行( )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2.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 高温多雨B 低温少雨C 温和多雨D 炎热干燥1.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气压中心位于北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
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2023-11-01
contents
目录
• 海陆分布对大气压的影响 • 海陆分布对风带的影响 •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 海陆分布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 海陆分布对天气的影响
01
海陆分布对大气压的影响
大气压的变化
气压变化的原因
海陆分布对大气压的影响主要源于海洋和 陆地的热力差异,导致气压场发生改变。
大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季节变化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气压随季节发生变化。例如,夏季陆地气压较低,而海洋气压较高;冬季情况相反。
长期变化
长期来看,由于地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压分布也会发生改变。例如,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 ,进而影响极地高压系统,导致气候变化。
02
海陆分布对风带的影响
风带的形成
当台风经过时,它会带动大量空气 上升并形成降水,称为台风雨。
对流雨
当太阳辐射使地表加热时,地表空 气会上升并形成降水,称为对流雨 。
地形雨
当气流遇到地形障碍时,它会上升 并形成降水,称为地形雨。
降水的变化
要点一
年度变化
降水的量在一年中会有很大的变化。 变化是由气候类型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的。
总结词
风带的形成是由气压差和地球自转产生的。
详细描述
地球上不同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导致气压高低不同,形成气压差。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空气会从高 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风。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会导致风向偏离,形成风带。
风带随季节的变化
总结词
风带随季节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
详细描述
随着地球公转,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位置发生变化,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发生变化。同时,地球 自转的偏向力也会随时间变化,导致风向发生季节性偏移,形成季节性风带。
3.2课时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从图中可知,亚欧大陆出现高压,说明 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梅雨天气是 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出现在每年的6月中 下旬~7月中上旬之间,A错误; 伏旱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出现 在7、8月,B错误;
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的是夏秋季节,C错误; 该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低,D正确。
海陆分布与冬夏季气压中心
1. 海陆热力差异的表现
(1)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 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
(2)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 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含义
海洋和陆地在热力性质方面 存 在 差 异 —— 陆 地 的 比 热 容 比海洋小得多,即每升高或 降低1 ℃,陆地所需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要比海洋少。故陆 地升温快降温快,而海洋升 温慢降温也慢。
(2022·山西运城模拟)如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 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读图,完成3~4题。 3. 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则 A. ①为夏威夷高压
√B. ②为阿留申低压
C. ③为亚速尔高压 D. ④为亚洲高压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③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上,②④分别位于 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若①为高压中心,则①为亚洲高压,②为阿留申 低压,④为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为夏季北大西洋上的气压活动中心。
海陆分布与冬夏季气压中心
3. 南半球的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 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 带状分布。
导练
(2022·河北沧州月考)如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环流图”。 读图回答1~2题。 1. 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 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 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一、知识讲解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1)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2)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典型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
3.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1)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4.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下题。
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
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压中心的分布。
“露气寒冷,将凝结”大意是近地面气温低,使近地面水汽凝结。
这种现象易出现在秋天晴朗的夜晚。
10月8日左右,蒙古高压已经控制我国北方地区,此时秋高气爽,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近地面气温低,易使近地面水汽凝结而形成露。
夏季印度低压控制南亚地区;阿留申低压冬季形成于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地区,夏季强盛。
答案A2.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下图b)。
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高中地理同步讲义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第三章 第二节 课时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课时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学习目标1.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一、海陆分布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1.原因:海陆的热力差异。
(1)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
(2)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
2.影响(1)北半球: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①1月份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②7月份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判断1.1月份亚洲高压势力强大。
( √ )2.气压带的纬向分布北半球较南半球明显。
( × ) 二、季风环流1.季风: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
2.分布及成因(1)东亚季风区⎩⎪⎨⎪⎧⎭⎪⎬⎪⎫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南亚季风区⎩⎪⎨⎪⎧冬季: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思考 为什么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答案 因为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亚欧大陆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陆地,东亚在海陆交界地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因此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探究点一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
下面的两图分别为7月和1月全球海平面气压中心分布。
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实际分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案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北半球气压带断裂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2.北半球冬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答案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这就使副极地低压带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与季风环流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与季风环流海陆分布是指地球表面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
由于陆地和海洋的性质不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海陆分布也是季风环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重点探讨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季风环流的关系。
首先,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陆地和海洋的性质不同,当太阳辐射不均匀地照射到地球表面时,陆地和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释放速度不同,从而引起气压差异。
具体而言,海洋的热容量较大,吸热和放热能力较弱,因此海洋的温度变化较为缓慢。
相比之下,陆地的热容量较小,吸热和放热能力较强,导致陆地的温度变化较大。
在静止的情况下,由于陆地的加热程度较高,陆地上空的气温相对升高,形成稀薄的低气压带。
而海洋的加热程度较低,海洋上空的气温相对较低,形成稠密的高气压带。
这样,就在陆地和海洋之间形成了气压差异,从而引发了气流的运动。
根据这种差异,形成了初级的半永久性的气压带,如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
此外,海陆分布还对季风环流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季风环流是指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季节性风向的周期性变化。
在气候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的地区,夏季陆地受到强烈加热,形成低气压带。
夏季来自海洋的湿空气会被吸引到低气压带,形成季风风。
而冬季,陆地的温度下降,形成高气压带,海洋上空则是相对较暖的气团。
由于气压差异,冬季海洋上空的气流会向陆地流动,形成逆季风。
这种季风环流的形成与海陆分布的差异密切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和调节。
例如,地球自转产生的科氏力也会对气压带的形成和分布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地形地貌、洋流和纬度等因素也可以影响气压带的形成和分布。
综上所述,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影响。
陆地和海洋的不同性质导致了气压的差异,形成了初级的半永久性的气压带。
海陆分布也是季风环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夏季陆地受热变暖形成低气压带,冬季陆地冷却形成高气压带,产生季风风和逆季风。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5.影响我国冬季季风的强弱与大小的气压中心 主要是( D )
A 印度低压
B 夏威夷高压
C 阿留申低压 D 蒙古高压
6. 东亚季风区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区,这主要 是因为( C )
A 人口众多,人类活动影响
B 该地区冬天特别寒冷,夏天特别炎热 C 该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 D 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3.冬季和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的风向是( D )
A 东北风和东南风 C 西北风和西南风
B 东北风和西南风 D 西北风和东南风
4. 关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C )
A 季风区内的风向一年中呈规律性的变化 B 我国的季风区跨越了亚热带和温带 C 我国全部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区 D 在季风区内,夏天降水较多,冬天降水较少
被切断的气 压大带
大气活动中心(气压中心)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大西洋
夏季 副热带高压带 亚洲低压 夏威夷 亚速尔
7月份
高压
高压
冬季 副极地低压带 亚洲高压 阿留申
1月份
低压
冰岛 低压
二、海陆分布对风带的影响
季风 类型
东亚 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Hale Waihona Puke 风向成因西北风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东南风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寒冷干燥 寒冷干燥 温和多雨 温和多雨 炎热干燥 炎热干燥 高温多雨
2.1.5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 带的影响
一、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
2.影响: 气压中心
D
G
G
D
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海陆分布的影响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一、考纲透析1.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3.掌握全球主要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与位置。
4.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特征。
5.熟练掌握东亚、南亚季风的风向,并能灵活应用。
二、体验高考(2007年高考四川卷)读图回答问题:(1)在上图所示气压形势下,a 等压线的数值为 百帕,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
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8分)(2)图12中A —B —C 一线年降水量大致出现“由A 至B 逐渐减少、由C 至B 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
(8分)(2012年高考四川卷)下图为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题.128°124°指出图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2012年高考浙江卷)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
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
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10分)三、自建基础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气压变化:夏季,陆地升温快,温度高于同纬度的海洋,形成低气压,切断了 气压带;冬季,陆地降温快,温度低于同纬度的海洋,形成 ,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全球气压分布:3.季风环流1 4 7 10 月份0 714 21 28 35100200 300 400 500 降水(m m )气温(℃)1 4 7 10 月份 0 714 21 28 350 100200 300 400 500降水(m m )气温(℃) 1 4 7 10 月份 0 714 21 28 350 100200 300 400 500降水(m m )气温(℃) ① ② ③1020铁矿石出口航线 自流井盆地常流河 间歇河第36图1第36图3概念: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海洋对气压带的影响
陆地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03
白天和夏季
陆地受热升温快,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周围气流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夜晚和冬季
陆地冷却快,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周围气流从低压区流向高压区
陆地的热力差异
陆地阻力
风在吹向陆地时受到的阻力比在海洋上大
2023
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目录
contents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海洋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陆地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结论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01
VS
气压带是由于地球表面温度、纬度、高度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在地球上形成的不同气压区域
分类
主要有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等
定义
气压带的定义和分类
风带的定义和分类
风带是受气压带影响而形成的盛行风带,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地表气压带会随着季节和时间变化而移动
定义
主要有信风带、西风带和东风带等
分类
大气环流是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导致大气在某些区域聚集形成高压,在另一些区域则形成低压,从而形成气压带
海洋性气候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结论
05
对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综合分析
季风环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海洋对于大气环流具有调整作用,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强度和位置。
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分布不均。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气候影响的综合分析
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影响气候类型的季节性变化。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
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 中心,将大陆上的副极 地低气压带切断
副极地低气压带在海洋 上保留下来,并由带状 分布变为低压中心
副极地低 气压带
亚洲 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东 北 季 风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
东亚温带 季风气候
东亚亚热带 季风气候
冬季
西北风, 源于亚洲内陆, 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性质寒冷干燥
东北风, 源于亚洲内陆, 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性质温暖干燥
夏季
东南风, 源于太平洋, 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性质炎热湿润
西南风, 源于印度洋, 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 移动 , 性质炎热湿润
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 中心,将大陆上的副热 带高气压带切断
副热带高气压带在海洋 上保留下来,并由带状 分布变为高压中心
副热带高 气压带
亚洲 低压
西南季风
东南信风
东南 季风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并不完全相同,二 者特征差异较大,具体如下:
南亚热带季 风气候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并不完全相同,二者特征差异较大, 具体如下:
季风类型 气候类型
季节 风向 源地
成因
性质 比较
东亚季风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
夏季
西北风 亚洲内陆
东南风 太平洋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寒冷、干燥 炎热、湿润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南亚夏季
(完整版)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
(3)F处图示季节盛行风向为
,气候特征是
。
(4)D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
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等。
(5)在图中C处,用箭头标出相应洋流。
(6)如果一艘轮船正经D点驶往红海,该船是
(顺、逆)
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逆)水。
(7)E地有世界著名的
渔场,成因是
。
(8)图示季节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地球位于公转轨道
地转 太阳直射点 海陆热力 偏向力 的南北移动 性质差异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练一练
练一练
4.读下图回答:
(1)此图表示的北半球
(冬、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
判断理由
。
(2)图中B表示的气压中心为
,它将
气
压带切断,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A的名称是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印度低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三)季风环流
1月 高气压
的
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快、慢)。
(9)D、E、F三地昼最长的是
地。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低气压
低气压
(三)季风环流
7月
低气压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课件34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15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乙地冬、夏季盛行风分别是什么?其主要成因是什么? [提示] 乙地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课时15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15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课时15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命题角度一
结合图文分析,考查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梅雨的影响
命题角度二
结合图文分析,考查天气系统 对梅雨天气的影响
√D.风与地表摩擦力较大
3.A 4.D [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南亚地区夏季等压线比冬季等压线密集, 因此风力较大,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①正确,③错误;南亚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 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②正确; 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④错误。故选A。第4题,根据所 学知识,地转偏向力大小与当地所处纬度相关,与季节无关,排除A;根据上题可知, 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冬季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排除B;气流的湿度大小与风和 等压线夹角关系较小,排除C;陆地摩擦力较大,海面摩擦力较小,冬季风来自陆地, 风与地表摩擦力较大,使其风速减小,与等压线的夹角增大,D正确。故选D。]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6.填表,认识亚洲季风环流。
项目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差异:海洋升温慢,降温慢;陆 地升温快,降温快。
海陆风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夜晚,陆地降温快, 海洋降温慢。
季风
陆地 亚洲
海洋 陆地 太平洋 亚洲
太平洋 海洋
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冬季,陆地降温快, 海洋降温慢。
3、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7月)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300 N附近原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亚欧 大陆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陆地表面 形成热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 带,使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夏威夷高压)。
海平面气压图.swf
2、季风环流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季风环流2.swf
(1)热带季风气候
世界气候分布图.swf
印度——热带季风气候
孟加拉国——热带季风气候
缅甸——热带季风气候
柬埔寨——热带季风气候
泰国——热带季风气候
老挝——热带季风气候
越南——热带季风气候
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
(2)亚热带季风气候
世界气候分布图.swf
上海——亚热带季风气候
昆明——亚热带季风气候
凤庆——亚热带季风气候
韩国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南部Fra bibliotek—亚热带季风气候
(3)温带季风气候
世界气候分布图.swf
北京——温带季风气候
中国东北——温带季风气候
日本北海道——温带季风气候
小结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2、亚洲季风的成因、特征; 3、三种季风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阅读教材42页1、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思考
找 有什么?
大气活动中心
想 为什么?
形成原因
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
冰岛低压
此处副分布极的地应该低是什气么气压压带带?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
亚速尔高压
印度此低副压处分热布的带应该高是什气么气压压带带 ?
(6)我国东部地区此时的气候特征_______寒_冷__干__燥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冬季,亚洲大陆气 温低,空气强烈收缩下沉形成亚洲高压,主要位于蒙古、西伯 利亚一带,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 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由较高纬度大陆吹向较低纬度,故 我国东部地区此时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在三个力的作用下气 流继续前进,到达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东北季风,由于气 流来自遥远的高纬度大陆,所以此时降水较少,形成旱季。此 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偏南,澳大利亚北部的西北 季风就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 作用形成的,湿热的西北季风带来的充沛的降水。
(2)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7月份气压 中心A切断了原有的_副__热_带__高____气压带,1月 份气压中心B切断了原有的__副_极__地__低____气压 带,使他们仅保留在海洋上。 (3)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__带_____状分布,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撒哈拉沙漠
湿润
鱼米之乡
不毛之地
干 旱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季风环流
1、概念: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称为季风。
2、分布:
典型地区——东亚和南亚
探究:阅读下面两幅图,分析东亚冬季和夏季盛行什么方向的风? 形成原因是什么?
3.季风的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主要原因)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威夷高压
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
1、分布:
时间 温度 气压 被切断气压带 北太平洋
亚洲大陆
北大西洋
1月
陆低 海高
陆高 海低
副极地低气 压带
阿留申低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 压(亚洲高压)
冰岛低压
7月
陆高 海低
陆低 海高
副热带高气 压带
夏威夷高压
印度低压(亚洲 低压)
亚速尔高压
2、成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风向
冬 季
性质
成因
西北季风 干冷
东北季风 干暖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风向
东南季风Biblioteka 西南季风夏 性质 季成因
暖湿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湿热
气压带、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
主要分布地区
我国东部、朝鲜半 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我国西南地区
小结: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形成气压带和风带,在此基础上:①海陆
60N 30°N
夏
典例精析
例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的是___1____月份的气压分 布图,理由是什么?
答案:图示的亚洲大陆形成亚洲高压,风由 陆地吹向海洋。
(2)此时高气压的位置在__蒙_古__、__西__伯__利__亚_一带, 假如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其纬度上应分布着 ____副_极__地__低__气__压__带,高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夏季,大陆升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
北半球——呈块状分布 (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异大) 南半球——呈带状分布 (海洋面积占优势,海陆热力差异较小)
总结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典例精析
例2.读海陆分布对亚欧大陆大气环流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中心的名称。 A亚__洲__低__压__(__印_度__低__压_ )B_亚__洲__高_压__(__蒙__古__高_压__)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月份在 60°N附近,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副极地低 气压带被其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中;7月份在30°N 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亚洲低 压最为突出,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其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 洋上。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大,下垫面性质较单一,对气压带影响较 小,使其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答案:冬季大陆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
(3)在①处标出此季节的盛行风向。
答案:东北风。 (4)此时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为___冬____季,原因是什么?
答案:风从陆地吹来。
(5)此时澳大利亚北部气候特征为_______湿_热____________,因为 ___西_北__季__风__来__自_赤__道__附__近__洋_面__,__带__来__大_量__降__水__________。
课后小结
低、中、高纬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大 气
海陆 性质
热力 差异
季 节 性
移
环
动
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流
季风环流
气候
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从而引风向季节变化;同 时②地转偏向力、③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的影响最终形成季风。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太
平
洋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冬
副 蒙极古--地西伯低利亚气高压压 带
阿留申 低压
大
亚欧大陆
西
夏
洋
副 亚热洲(带印高度)气低压压 带
冬
夏威夷 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