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的特征

合集下载

地球的运动特征

地球的运动特征

旋转半径大 线速度大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赤道最大, 约1768千米/小时 南北纬 60°处 , 为赤道的一半 极点为零
方向:西 东 (极点上空看 N--逆 S--顺)
地 球 的 自 转
周期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速度 角速度----全球相同 线速度----赤道最大
极点为零 极点为零
昼夜更替 (晨线 昏线 昼半球 夜半球)
T1 T2
在E3位置 地球多转了角 才重新对准太阳 =59´
T1 T2
T1是地球自转 的真正周期为 23时56分4秒
恒星日
T2是地球自转 360º59´的时长 为24时
太阳日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比较
参照物 恒星日
太阳日
时间 23时56分4秒
24时
旋转角度 360º
360º59´
恒星
太阳
地球自转角速度和 线速度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概 念 轴 心 方 向 自 转 地 轴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太阳日 24小时 公 转 太 阳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周 期
恒星年 365天6时9分20秒 回归年 365天5时48分46秒
角速度
速 度
线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都一样,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为15°/小时 平均约1°/d 近日点(1月初经过大; 从赤道向两极逐 远日点(7月初经过) 渐减小 小,平均30km/s
全球相等,皆为15°/每小时 极点为零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所以极 点不自转
S
任一纬度
任一纬度的 旋转弧长 任一纬度的 旋转周长
赤道
赤道的旋 转弧长 赤道的旋转周长

第十二讲 地球的自转北京的时间和

第十二讲    地球的自转北京的时间和

第十二讲地球的自转/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一、一周知识概述(一)地球自转特征:地球在不停地绕轴旋转(斗转:绕北极星转)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1、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2、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二)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三)昼半球和夜半球1、晨线:地球表面由黑夜转为白昼的界线。

2、昏线:地球表面由白昼转为黑夜的界线。

晨线和昏线既不是经线,也不是纬线,因为地轴有个角度。

(四)地方时和区时地方时:同一瞬间,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同一经度的各地地方时相同)时区:全球分为24个15°经度宽的地区,叫做时区。

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

区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

时区是指一个地区,区时,指的是那个地区的时间。

(一般用到的都是区时)(五)日界线日界线: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是曲折的)二、重难点知识讲解(一)昼夜交替(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2)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地球不停地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

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上任一点有昼夜交替现象,但从整个地球来看则没有。

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地球表面朝向太阳一面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面为夜半球。

昼夜交替的周期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二)地方时和区时电视台、电台播报“北京时间”,为什么不说是“北京的时间”呢?一天24小时,地球转一圈360°。

地球自西向东转,人站在地球上,东边要比西边更先看到日出。

宁波比北京要在东边,要先看到日出,所以,北京的时间和宁波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生活实际中,在一定区域内应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作为该区域的标准时间,而又很难避免大范围(如全球)共同使用某一时间。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

昼 半 球
昏 线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方法:
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由夜入昼,为晨线; 由昼入夜,为昏线。
理论上晨昏圈是一大圆,故它永远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经 线的地方时为6∶00,是当地的日出时间;昏线与赤道相交处的经线 的地方时为18∶00,为当地的日落时间。 昏线 晨线 18∶00 6∶00 6∶00
经度相同,地方时一定相同
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经度约为 东经 73° 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的东部 经度约为 东经 135°
请计算一下: 我国的最西端与最东端的地方时 相差几小时几分钟?
3、地方时、时区和日界线
A、地方时计算
①概念:因经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 ②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早西晚。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至日 (6月22日)
距太阳直射点最 近的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距太阳直射点最 远的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冬至日 (12月22日) 距太阳直射点最 远的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距太阳直射点最 近的一天
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活动 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50 B.59.50 C.66.50 D.360 解析: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 |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冬至日)| = |36+23.5°|=59.50
某疗养院(北纬36°34′) ,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 幢楼房。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1)新楼至少要 距原楼多少米? (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才 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

2022-2023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1-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9张) (2)

2022-2023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1-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9张) (2)

思考:当0时线和180°经线重合,会怎样?
0时经线
0时经线(180°)
N
N
180°
全球各地处于同一天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③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受地球自转影响,物体水平运 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 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这种 使运动方向偏转的力称为地转 偏向力。
课堂练习
读图,回答1~3题。
为什么“坐地”可以“日行八万里”?
B
计算A、B点的线速度,极点呢?
A
赤道上各点线速度最大,为1670km/h,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极点为0;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N 30°
S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①产产生生昼昼夜夜更交替替 地球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 因为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地球只有 一半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为昼半球,背阳的半球为夜半球。
N
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是? 12:00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是? 24:00或者0:00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00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8:00
S
为了方便交流,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隔15个经度即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内所有经度均采用该时区 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
1.上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解析 A、B图为地球侧视图,根据图中“N”的位置,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A图对,B图错。 C、D图为俯视图,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应为逆时针方向运动,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应为顺时针方向运动,C、D图错 误。
123456
2.①②③④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及其关系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及其关系

3、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地球的形状
地球自转的特点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 2、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1)、地球公转平面及轨道形状: 2)、旋转中心: 3)、地球的公转方向 4)、周期 5)、速度 (1)角速度 (2)线速度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转动
地理效益: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天空中的星辰围绕北 极星做逆时针方向的视 运动 C北半球某地北极星的 高度(北极星星光与当 地地平线的夹角)即当 地的地理纬度
3)地球的自转周期
恒 星 日 与 太 阳 日
4)地球的自转速度
地 球 自 转 角 速 度 和 线 速 度
线速度的意义: A自转线速度与卫星发射的 关系 B线速度与自转半径的长短 有关
3、地球公转的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形成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
地球公转的特点

轨道面 旋转中 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黄道平面 太阳
地球公转
自西向东 自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 自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
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角速度 近日点57’/d,远日点61’/d
2、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1)、地球公转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交点上。
近日点: 1月初
远日点: 7月初 2)旋转中心---太阳
3)、公转的方向 远日点 自西向东
近日点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4)、地球公转的周期 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5)、地球公转的速度
时间
日地距离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及其 关系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

三、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 黄道面 ,它与赤道面 的夹角叫 黄赤交角 ,目前度数为 23°26′ 。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 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从冬至日到第二年的夏至日,太阳直 射点自南回归线向北移动,经过赤道( 春分日 ),到达北回归线; 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经过赤 道( 秋分日),到达南回归线。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 射点的 回归运动 。
【典例 2】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图 1-3-3), 回答(1)~(2)题。
图 1-3-3
(1)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黄赤交角扩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带的范围扩大 B.极昼、极夜的范围扩大 C.热带、寒带的范围缩小 D.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名师点拨】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 道面的交角,当黄赤交角扩大时,热带、寒带的范围扩大,温 带范围缩小。 【答案】(1)A (2)B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 1 课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1.绕转中心:地球自转以 地轴 为绕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 向 北极星 附近。 2.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 俯视为 顺时针方向。 3.周期:以恒星为参照物,自转周期的时间为 23时56分4秒, 以太阳为参照物,则时间长度为 24 时。
【答案】(1)略 (2)A.冬至 B.春分 C.夏至 D.秋分
【学以致用 1】(2010 年广东深圳检测)北京时间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
载火箭将“嫦娥一号 ”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点一自转特征与地转偏向力知识点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基础)基本概念: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他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极星仰角等于当地地理纬度。

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南半球不可见。

(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俯视呈逆时针,南极俯视呈顺时针(2)周期速度角速度:单位时间自转的角度。

除南北极点外都是15˚/h。

线速度: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

线速度=纬线周长/自转周期线速度规律:由赤道至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为1670km/h,极点为0;任一纬度θ,其线速度为1670cosθkm/h;南北纬60°地区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注意: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①根据等值线数值和排列规律,判断所在半球和纬度高低自转线速度由北向南递增的为北半球,递减的为南半球(如下图为北半球)。

自转线速度介于1670~1447km/h的位于低纬度地区,介于837~1447km/h的位于中纬度地区,介于0~837km/h的位于高纬度地区(如下图为中纬度)②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低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山脊或高地。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高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为谷地或低地。

1. 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A. 30°;1月B. 60°;7月C. 60°;1月D. 30。

;7月【小题2】1. 所谓同步卫星是指相对地球赤道上某点相对静止的地球卫星。

地球自转特征及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特征及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特征及地理意义一、地球自转的特征(一)方向1.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二)周期1. 恒星日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它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点,地球自转360°所用的时间。

2. 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以太阳为参照点。

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360°59′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太阳日。

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天的时间。

(三)速度1. 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小时。

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为0。

2.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千米/小时;两极点的线速度为0。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例如,在海拔较高的山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要大。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交替1. 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为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为夜半球。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2. 周期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这就使得地球上各地有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对生物的作息规律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人类的白天活动、夜晚休息,植物的白天光合作用、夜晚呼吸作用等都与昼夜交替的周期密切相关。

(二)地方时1.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这样,东边地点的时刻就比西边地点的时刻早。

2. 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例如,已知某地的经度和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可以通过经度差计算出时间差,然后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

如东经120°的地方时为12时,求东经135°的地方时,两者经度差为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且东经135°在东经120°东边,所以东经135°的地方时为13时。

地球自转的特点

地球自转的特点

地球自转的特点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周期性绕着到它轴线旋转,每24小时完成一次自转。

它对于维持地球日夜更替、季节变换和气候变化影响极大。

它具有一下特点:
(1)它转得非常稳定,在24小时内始终保持同样速度不变,直到几百年后,才会变得稍慢一点。

(2)自转方向始终越来越接近水平方向。

(3)它以不同的速度绕着地球轴线旋转,使全球地区经历不同的昼夜变化对照。

(4)自转使太阳在一天内以不同的位置通过全球的各个地方,从而形成了日出、日落和地平线的景象。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地球的自转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地球的自转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地球的自转一、课标呈现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自转)的地理意义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极点俯视图):南顺北逆。

(2)自转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3)自转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南北极点为0;60°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一半;(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知识点2: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1)原因:由于地球自转,且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此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晨昏线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

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是一个大圆。

①晨昏线的特点: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角为0°。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 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同,即图2中①α=①β。

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晨昏线以15°/h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时差(1)地方时/区时的计算①地方时定义: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区相比,东面的地点总是比西面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因此,东面地点总是比西面地点时刻早。

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叫做地方时。

规律: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向东加,向西减。

计算方法:所求经线地方时=起算地方时±时差(注意:东+西-;计算结果①24 日期加上1天,时间减去24小时;计算结果< 0日期减去1天,时间加上24小时;同为东经或西经,经度差为两者差值;若一东经一西经,经度差为两者之和)① 时区: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全球共24个时区。

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

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

周期
速度
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公转特点: 地球公转特点 公转特点 方向 周期 速度
P20,活动 , 描绘太阳直射点 运动轨迹
地球公转特征: 二.地球公转特征 地球公转特征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叫公转轨道(黄道),长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叫公转轨道(黄道),长94000万 ), 万 轨 千米。太阳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7月初在远 千米。太阳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 月初在远 道 日点,一月初在近日点。 日点,一月初在近日点。 方 自西向东 向 回归年:地球绕日公转一周,需时365日5时48分46秒, 日 时 分 秒 周 回归年:地球绕日公转一周,需时 叫一个回归年。 期 叫一个回归年。 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 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 ° 需时一年。 速 推进1° 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 在近日点时, 千米, 推进 °。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 千米,在近日点时, 度 公转线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公转线速度较慢。 公转线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公转线速度较慢。
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球自转特点: 地球自转特点 方向(经纬网上定方向 方向 经纬网上定方向) 经纬网上定方向 周期 速度
P20,活动 , 描绘太阳直射点 运动轨迹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方向 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 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 恒星日:自转一周360°,需时23小时56分4秒。这是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自转度数为360°59′, 需时24小时。这是地球自转的昼夜交替周期。 角速度:每小时自转15°,每4分钟自转1°。除南北 极点无角速度外,其它任何地点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 因各地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处纬线圈最长,线速度 最快,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海拔越高, 海拔越高 线速度越大?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地球自转地理效应

地球自转地理效应

地球自转地理效应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

这一运动产生了地球自转地理效应,即地球自转引起的一系列地理现象。

1.昼夜变化:地球自转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昼夜交替。

地球
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当一个地区处于地球自转轴的半球上时,太阳照射该地区,产生白天;而当地区位于地球自转轴的另一半球上时,太阳不再照射该地区,产生夜晚。

2.日照角度变化: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的照射角度在不同纬度上
有所变化。

在赤道附近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大,直射光较强,使得这些地区较为炎热。

而在极地地区,太阳高度角较低,太阳的入射光线经过较长的大气传播路径,光线强度减弱,使得这些地区较为寒冷。

3.地球风系:地球自转形成了地球上的大气环流。

由于地球自
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使得在赤道附近地区产生东北风,而在极地地区产生极地东风。

这种大气环流影响了气候和天气的分布。

4.地球中纬度带气候特点: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使得
地球的中纬度带呈现出明显的季风特征。

在夏季,地球的中纬度带受到较强的西风影响,气候较为湿润;而在冬季,由于西风减弱,原本的酷寒气流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会造成寒潮天气。

总之,地球自转地理效应对地球的昼夜变化、日照角度变化、地球风系和地球中纬度带气候特点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总结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总结

2、公转速度
远日点
(7月初)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 时公转速度较慢
S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
时公转速度较快
近日点
(1月初)
地球的公转轨道示意图
远日点(7月初) 近日点(1月初)
线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s) 远日点(较慢29.3km/s)
角速度:近日点(较快61′/d) 远日点(较慢57′/d )
完成学案P4第12题
恒星日 太阳日
恒星 太阳
23时56分 4秒
24时
360° 科学研究计时 360°59′ 生产生活计时
(3)地球的自转速度:
线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角速度: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处处都是15˚/h
A
B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
地轴与黄道面夹角:66°34'
地轴与赤道夹角:90°
黄赤交角:23°26'
南北回归线 纬度
假设地轴不倾斜,黄赤交角多大?太阳 始终直射什么位置?
黄道平面
地轴不倾斜,黄赤交角为零,太阳始终直射赤道。
地轴倾斜23°26´,黄赤交角多大?太阳直 射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6月22日前
A.江淮地区农民正忙于播种小麦 B.华北地区农民正忙于种棉花 C.长江流域正忙于收获小麦 D.澳大利亚混合农场正忙于给绵羊配种
(3)图中 c
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因为
___________C_位___于___近__日___点___附__近__________。
复习巩固
1、图中表示的是 北
半球。
2、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C 。

1.3.2.地球的自转

1.3.2.地球的自转
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
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
A、它是人为规定的, 东12区 西12区
原则上是180° 经线 B、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界线)并不完全与 180度经线重合,出 现了三处弯曲,穿 越180度经线日期并 不一定改变。

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
例: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 (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度经线,这时 其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A C D )
这种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统称“地方时” 经度相同,地方时一定相同。
地 方 时
夜 半 球 最 中 间 经 线 的 地 方 时 为 24 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
O
Q
太阳直 射点所 在的经 线(昼 半球最 中间经 线)为 地方时 12时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
例1、北京时间为15点时,赤水(106°E)地 方时是几时几分? 答案:14点4分
150º W
西十二区 180°
45º E
150º E
东十一区 东十区
东十二区
7.5º E
东一区 22.5º E
东二区 东三区
37.5º E
172.5º E
52.5º E
157.5º E 142.5º E
地球自转方向
中央经线: 1、时区的划分:国际规定,全球划分为 24个时区, 每个时区中间的那条经线 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时间区域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当太阳直射90°W经线,子夜线为 90°E,如图(3)所示。180°经线的 地方时为12月15日6:00,进入12月15 日的区域所占时间为6小时,即进入12 月15日的区域占全球的1/4。
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子夜线 为0°经线,如图(4)所示。 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月15日12: 00,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所占时间 为12小时,即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 占全球的1/2。

『地球的运动』之地球自转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运动』之地球自转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运动』之地球⾃转知识点总结⼀、地球⾃转的基本特征1.⽅向:⾃西向东(如图A)。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向旋转(如图C)。

(3)东经度增⼤的⽅向,西经度减⼩的⽅向即为地球⾃转⽅向。

2.周期:1个恒星⽇(23时56分4秒)。

3.速度(1)⾓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转⾓速度都相等,约为15°/h。

(2)线速度:随纬度增⼤⽽减⼩。

图解地球⾃转的⾓速度和线速度思考1.航天发射基地为什么多选择在低纬度地区,并且选择海拔较⾼的地区?提⽰:纬度越低,⾃转线速度越⼤;海拔越⾼,线速度越⼤,发射时节省燃料。

2.在航天发射时为什么总是向偏东⽅向发射?提⽰:顺着地球⾃转⽅向,充分利⽤地球的⾃转速度,节省发射燃料。

考点分析1.影响地球⾃转线速度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负相关海拔海拔越⾼,线速度越⼤正相关2.地球⾃转线速度⼤⼩的应⽤(1)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的为北半球;越来越⼩的为南半球。

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如上图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低地球⾃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同纬度其他地区⼤,即地势较⾼(如上图中A 处可能为⼭地、⾼原等);地球⾃转等线速度线凸向⾼处,说明线速度⽐同纬度其他地区⼩,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 处可能为⾕地、盆地等)。

⼆、地球⾃转的地理意义1.产⽣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为昼半球,AOB︵为晨线。

(2)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同⼀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的⼀半。

由于地球不停地⾃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3)周期:1个太阳⽇,即24⼩时。

2.产⽣时差(1)地⽅时①定义:因不同经度⽽出现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②特点:同⼀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时相差1⼩时。

(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地球的自转特点

地球的自转特点

地球的自转特点1. 地球自转可快啦!你想想看,就像一个超级大的陀螺在不停地转呀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比如说,当你早上起床看到太阳升起,那就是地球自转带着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天呀。

2. 地球自转很稳定呢!一直保持着那个速度,不慌不忙,这多厉害呀!就好像一个可靠的伙伴,从不停歇。

你看四季更替不就是在地球自转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嘛。

3. 哎呀呀,地球自转也太有规律了吧!每天都这么转一圈,简直比时钟还准呢。

就像你每天按时上学或上班一样,地球也在按时进行着它的“工作”,多有意思啊!比如夜晚的降临就是地球自转带来的。

4. 地球自转可神奇了哟!它让我们感受到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这多像一场奇妙的魔术表演呀!你观察过吗,太阳落山后就是地球自转把我们带入黑夜的呢。

5. 哇塞,地球自转真的是不停歇呀!一直这么转着,这得有多大的耐力啊。

好比运动员一直在奔跑,那地球就是在不停自转,给我们带来各种变化,像星辰的移动不就是这样嘛。

6. 地球自转是默默无闻的呢!它悄悄地进行着,却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这就像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一样伟大呀!咱每天的作息时间不都跟着地球自转而安排的嘛。

7. 嘿,地球自转可有趣了呢!它让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景象。

这就好像一个超级大的导游带着我们到处转悠,比如你去地球的另一边,时间就完全不一样了,多神奇呀!8. 地球的自转真的很有魅力呀!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就好像是给这个世界施了魔法一样!你想想那些时差的存在不就是地球自转的杰作吗?9. 地球自转真的是超级重要啊!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它,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完全不同!我的观点结论:地球自转有着诸多鲜明特点,它无声却有力地塑造着我们的世界,简直太奇妙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感受地球自转带来的一切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转的方向
(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如下图所示:
(2)判读方法
①顺着东经度增大的方向或顺着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即自西向东。

②北极投影图逆时针自转与南极投影图顺时针自转,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③在昼半球,由晨线经地方时12时(正午)经线到昏线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或在夜半球由昏线经地方时0时(午夜)经线到晨线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随堂演练: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经线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68°。

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
A。

23°26′N,150°W B.22°N,150°W
C.23°26′S,30°E D.22°S,30°E
2.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此季节秋高气爽
B.呼伦贝尔草原此季节风吹草低见牛羊
C.乌鲁木齐此时烈日炎炎
D.济南此时星斗满天
2.自转的周期
(1)规律
(2)变式
①如果地球只是自转而不公转,则恒星日与太阳日等长。

或者说,恒星日与太阳日不等长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公转造成的。

②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即两种运动方向都是向东或者都是向西,则恒星日要短于太阳日。

③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不一致,即两种运动方向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则恒星日要长于太阳日。

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
地球自转的周期即地球自转一周(360°)所花的时间,为24小
时56分04秒,即一个恒星日,这是以恒星为参照物的真正周期,
常用于科学研究。

实际上,人们习惯上使用的自转周期是以太阳为
参照物、长24小时的周期,即一个太阳日。

为什么一个太阳日会比
一个恒星日长3分56秒呢?可用右图表示。

当地球位于El位置时,地球上的P点刚好正对着太阳和天空中的
某一颗恒星,随着地球的自转,地球刚好转一圈(360°)到达E2
后,P点又正对着那颗恒星了,这是一个恒星日,即图中A所代表
的时段。

但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做绕日公转运动,在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它在公转轨道上约向东移动了1°,因此P点并不正对太阳,需要再继续转动约1°,P点才能正对太阳,这一过程约需3分56秒,图中的B表示一个太阳日。

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静止物体随地球自转,周期为一个太阳日,但运动物体则不同,同时向东运动和向西运动则周期又不同。

向东短
于太阳日,向西则相反。

随堂演练:读经纬网图回答1~4题。

(可根据学生的情况选作选
作)
1.若丁点的昼长为13小时,当乙点日出时,丙点的地方是
A.5:30
B.3:30
C.7:30
D.18:30
2.一飞机在甲地日出时飞往乙地,整个旅程飞行员始终看到日出现象,到达乙地时当地时间为7时,则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位于飞机的
A.东南方
B.东北方
C.正东方
D.正南方
3.某日丙地昼长为11小时,乙地昼长为11小时40分钟,一科研人员在北京时间11点时从丙地乘飞机到丁地,途中飞行3小时,则该科研人员该日经历的昼长为
A.8小时
B.9小时20分钟
C.11小时
D.11小时20分钟
4.一飞行员驾驶一架飞机从甲点出发向东飞行,每小时飞行1110Km,那么飞行员看到太阳升落的周期是多长
A.24小时
B.26小时36分钟
C.14小时24分钟
D.18小时20分钟3.自转的速度
典题精析: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解析:图中范围内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为赤道处
的一半,且自南向北递减,说明位于北半球,纬度在
北纬60度附近。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明显不同,原因是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取决于圆周运动的周长,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高度大,运动周长增大,速度增大。

随堂演练1:下图横坐标是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是不同纬度的四个地点同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完成1-2题。

1.与北京纬度数大致相当的是
A。

① B.②C.③ D.④
2.若地点③在南半球,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①游人在吉林观赏雾凇
②杭州正处于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
③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收割小麦
④罗马和堪培拉均进人雨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随堂演练2:下图中,横坐标表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表示不同纬度四地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底的排列顺序
是。

A.a、b、c、d
B.a、b、d、c
C.d、c、a、b
D.c、d、b、a
(2)图中a、b、c、d四个地点,全年昼夜平分的是,
可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是。

(3)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图中b、d两地的纬度分别是和;a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4)若图中c地位于非洲大陆东岸,则c地属于气候,请说明其形成原因。

答案(1)B (2)c a、b (3)70°S 20°N 20°
(4)热带草原东非高原地势高,改变了水热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