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部分地区高中学生自杀案例及高三考前心理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部分地区高中学生自杀案例及高三考前心理辅导
(贵州省赫章一中)
一、全国部分地区高中学自杀案例
1、高三女生模拟考试后压力太大绝望割颈自杀
河南女孩张丽,劝爹娘出去干活,高三女生在家里割破颈动脉
昨日10时,李大夫放下手上的事儿赶到张丽家,一见李大夫,张丽的妈妈赵女士大哭不止:“我没有听你的话,让孩子一个人待在了家里,根本想不到她小小年纪会走上绝路。
”张丽的妈妈说,丈夫一直觉得女儿的事儿不大,加上地里的活儿多,对女儿关心不够。
从22日开始张丽因为压力大,向学校请了几天假。
“23日刚吃过午饭,女儿催着让我们出去干活,我当时犹豫了一下,回头看了看坐在门口的女儿,还感觉女儿已经好多了,也忘了大夫的告诫。
下午5点回到家时,见屋门反锁着,女儿躺在地上已经不行了。
”
李大夫向本报转述说,当时120赶到后确定已没有抢救的价值了。
“她是用菜刀割了自己的颈动脉,血溅到高高的墙面上”。
2、高中生因厌学服毒自杀写4封遗书诉说压力大
据警方称,在4封写给父母、姐姐的信中,忽某多次提到,他不想念书了,因为学习成绩不好。
但是,父母辛苦挣钱,要他一定考上大学,他每天都活在焦虑之中,压力无法排解。
富平县一名18岁的高二学生12月23日晚因厌学选择了服毒自杀。
此前,背负着家人“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希望的他,在一周之内连续两次,写下4封千字遗书,向家人诉说自己承受的心理压力。
3、高三女生不堪心理压力服毒自杀
2007年4月20日,马山县某中学校长吴某说。
5天前,该校品学兼优的高三女生阿花(化名)因心理压力大回家休养,不料第二天便服毒自杀。
4月16日上午,阿花父母外出干农活,她留下遗书,称“活着已没有意义”。
当日下午5时许,家人在村后山发现服毒自杀的阿花尸体。
当晚,该校校领导与10余名学生来到阿花家中,看望悲痛欲绝的家属。
4、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高三学生两度自杀
5月27日晚9时许,安宁某高校附中一姓严的高中学生在自己的卧室里割破自己的手腕,准备自尽。
幸好家长发现及时,将他送到兰空医院进行了伤口缝合。
次日早晨8时许,趁家长不注意,该学生又偷偷喝下了80多片安眠药。
直到9时许,才被家长发现,随后又将他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才转危为安。
据其家长讲,因为高考临近,该学生近一段时间心理压力较大,他们家长也很担心孩子的高考成败。
当晚,孩子吃饭时,父母说出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言外之
意就是让孩子把试考好。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对孩子来说,更是增加了他的心理压力。
于是心理比较脆弱的孩子做出这样的举动。
5、高三女生备战高考受挫压力大遭父母责备后自杀
淮安市19岁的高三女生小惠因前些日子小高考成绩不理想被父母责备后,1日早晨离家出走后跳河自杀,4日下午5时许,小惠的尸体终于在盐河淮阴区水域被打捞上岸。
6、天津一高三男生因成绩不佳压力大卧轨自杀被救
35010次货运列车行驶到津浦铁路119公里处时,司机发现300米外一名男青年从
铁路护栏翻越过来,站到了铁轨中间。
意识到有人要卧轨的火车司机在鸣笛的同时,紧急拉下了“非常制动手闸”。
由于巨大的惯性,火车还是向男青年驶去。
男青年见火车突然减速,竟然迎着车头冲了过来。
好在男青年的头部撞到火车的一刹那,火车恰好停了下来,男青年的头部只是撞出了一个血肿。
赶到现场的铁路公安人员几经询问,才找到了男青年的家长。
男青年家长说,儿子姓尹,今年上高三,平时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但这次考试成绩不佳的他认为高考无望,才萌生了自杀的念头。
7、高三复读男生不堪压力精神分裂割喉自杀
男孩姓贾,今年19岁,家住义乌的农村。
他妈妈告诉记者,儿子是高三学生,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的,已经参加了一次高考,但很可惜没考上。
现在是复读生,但这个学期男孩只上了8天学就回家了,原因是孩子可能得了“精神方面的毛病”。
为什么突然会有“精神方面的毛病呢?妈妈说:“他是读书读傻了,我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他夜晚看书要看到两点的,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不上课了,老师打电话叫我们去把他领回来,我们到学校接他回来后,他说不想再去上学了,自己在家复习功课考大学。
”
8、2004年3月11日下午,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的两名女高中生陈薇和陈艳玲,在写下下面的遗言后,拥抱着从楼顶跳下。
她们在
遗言中写道:“我不喜欢这个世界。
学习的压力真的很大,让我喘不起气来……学习给我的压力真的很大……我希望你们都能够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有个好的将来,不要像我竟输给了学习。
所以,我必须选择离开。
”
9、2004年12月17日,陕西略阳县官亭镇初一女生冉露,因课业负担太重,产生了厌学情绪,喝农药自杀。
冉露性格比较活泼,学习成绩还好,自杀前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现象,只是有一天孩子对她母亲说,学校经常补课,作业又太多,学习太难了,她不想上学了。
冉露的家长认为,学校补课太多,学习压力太大,是造成孩子自杀的重要原因,所以学校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冉露的同学说,学校下午放学时间是3时20分,可老师经常让他们留下来补课,有
完不成作业或成绩不好的,还要被单独留下,有时要到晚上9时多才能回家,不少学生都产生了厌学情绪。
冉露的老师也承认,学校现在主要是看学习成绩,学校每学期都要评比一次,如果成绩不好,学生和老师的压力都很大。
老师还说,每个老师布置一点作业,总量就大了,这么多的作业就是让大人做都有难度。
但是冉露所在学校的校长李秀建则认为,当天班主任老师的确是留下初一年级的学生补课了,但学校没有安排,老师也没有给学校汇报。
李校长认为,补课是出于老师的责任心,目的是把学生教好。
冉露喝农药是在家里,学校没有责任。
10、2007年8月6日凌晨,广东省某市高二的学生晓军从学校宿舍楼6层上跳下,结束了自己18岁的生命。
引起世人关注的是,导致他自杀的直接原因,竟然是因为服用“止咳露”上瘾无法自拔,但是他为什么要喝“止咳露”呢?
晓军从小就很听父母话,小学六年成绩一直都很好,上了初中后成绩才开始下滑。
进入初中后,由于老师布置的作业越来越多,每天晚上要做到很晚才睡觉。
晓军喜欢打篮球,往往要打到很晚才回家,他于是只好推迟晚上睡眠来完成作业,熬夜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到凌晨1点才睡觉。
由于睡眠不足,晓军上课一直无法集中精力听课,他对此感到十分苦恼和无奈。
晓军为了让自己上课能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同学的推荐下,他开始每天大量喝止咳露。
止咳露由于含有麻黄碱和磷酸可待因等药物成分,超剂量服用会使人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幻觉和妄想,可以短时间缓解一下学习压力。
但是,连续大量服用止咳露几个月以上,就会产生药物依赖以及精神抑郁、手脚发抖、牙根溃烂、大小便困难等症状。
连续5年大量服用止咳露的晓军,一直被药瘾发作、抑郁、失落、迷茫等折磨着。
在同学及室友的多次帮助下都无法戒除药瘾的晓军,终于在2007年8月6日凌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在他的同学和校友中,仍然还有一些人,在以止咳露来减轻学习的压力。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瘾医学科卓福镇主任说,他们一年内就收治了200多名止咳露成瘾的患者,其中超过80%都是初高中学生,服用最长的达到五六年之久。
11、2007年12月28日9时许,家住乌鲁木齐市人民路马市小区的一位高三学生,又因为学习压力过大从六楼跳下。
这个孩子从自家六楼的窗户跳下来,摔在一楼的平台上,造成腰椎2、3、4节压缩性骨折。
孩子经过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急抢,已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腰椎2、3、4节压缩性骨折,很可能会导致身体的瘫痪。
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孩子的父亲哭着说:“早上因为一些小事,我说了他几句,他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半个小时后,我看到他房间的窗户开着,人却不见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大啊,学校每个月都要考试,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也太高了,其实他的学习挺好的,但是现在……”面对如此众多的应试悲剧,一位老师说得很形象:“应试教育绑架了学生,也胁持了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层层加压,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齐心合力与分数较劲,而学生的身心健康,内心感受却无人顾及。
”
二、高三考前心理辅导
(一)克拉克现象:
所谓“克拉克现象”是指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不能正常表现出所具有的竞技能力,比赛失常的现象。
罗·克拉克是60年代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长跑选手,他曾19次打破5000米和10000米的世界纪录。
然而,正是这位出类拔萃的优秀运动员,在他参加的两届奥运会上1964、1968)均未登上冠军的宝座,仅获得过一枚铜牌。
并且,在两届奥运会年他的最高成绩都大大超过了奥运会冠军的成绩。
因此,克拉克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失败者”,研究者也借用“克拉克现象”来研究最优秀选手的大赛失利问题。
研究表明:历届奥运会比赛中有l/3以上的世界最强实力者与克拉克一样未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
由此我们得出这样的共识:在奥运会这样的重大比赛中,最有希望获取冠军的选手约有70%左右能够实现,另有30%左右的选手必然要被淘汰。
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
世界性大赛在每一个项目中都有一批势均力敌的争夺者,绝对的优势已十分罕见。
尤其是短距离的竞速项目,有时用百分之一秒的电动计时仍难以判定胜负。
因此,赛场上竞技能力发挥的好坏常常成为制胜的关键。
关于“克拉克现象”的原因,我们发现:我国优秀选手参加奥运会“克拉克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临场应变调控能力差、技战术稳定性不高、赛前训练负荷掌握不好、赛前训练内容安排不当、运动性伤病这五个方面。
其中,第一位的原因是:大赛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等等心理方面的原因所致。
有学者认为“在比赛中技术水平发挥不好的运动员中,由于心理方面准备不足造成的失败约占70%,因训练水平,技术准备不足而造成的失败仅占20%”。
由此可见,竞赛中的心理素质对优秀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优胜的影响非常大。
对此,我们认为可行的对策如下:
1、参赛经验少可能是影响比赛发挥的因素,但事实上没有几个选手能多次参加奥运会。
因此,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学会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总结,并主动在赛前训练中去学习、解决和适应。
2、“应变能力差、心理失常”的原因是我们必须重视的。
考场如赛场,不少考生也有类似现象。
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高考这样的重要时刻,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
这种情况被称为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也有的称之为“竞技综合征”。
按照现代医学理论分析,上述现象的本质是考生存在心理障碍,也就是说心理素质差,不能在考试期间进行心理调节。
主要原因是考生期望值过高,而又缺乏自信。
只想成功,又恐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
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症状随之而生。
克服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首先要增强信心。
只有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才能
在考场上沉着冷静,使自己进入“角色”,发挥出正常水平。
其次要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考试的具体运作过程,而不去多考虑考试的结果。
第三要注意多用正确和肯定的词语来唤起积极情绪,特别是在出现困难时,要用“冷静!细心!沉住气!”等词语暗示自己,进行深呼吸,而少用否定性词语,如“别紧张!别慌!可千万别出错!”等词。
最后,考前合理安排生活,考试时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带上平日喜爱而用起来得心应手的用具等,这些虽属细节问题,却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态,克服可能出现的“克拉克现象”。
(二)高原现象
相当多的考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
其实这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止不前的时间,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不是学习极限
它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还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
不少考生出现高原现象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习。
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因此,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
有的考生由于高原期存在,情绪波动很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
由于考生对高原现象不了解,又不能正确对待与克服,负面的心态影响了他的复习。
“高原现象”多种原因造成
其实,高原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考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
考生要针对高原期的产生原因有的放矢地、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有些考生出现高原现象是由于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造成的,高三下学期的学习是相当紧张的,不少考生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
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
有些同学没有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这样也会造成高原现象,在高考复习的不同阶段,复习内容不一样,学习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越是临近复习后期往往需要知识上的综合,要力求把知识融汇贯通,这就需要加强分析综合能力的运用。
有些考生用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后一阶段的学习,用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的不适应。
因此考生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内容和所要求的思维方法与策略,适当地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和策略进行调整,就会走出高原期,学习成绩就会有新的提高。
也有些同学题做得过多也做得过乱,不仅做老师布置的卷子,而且买来很多卷子做,做得昏头转向,甚至越做心中越无数,造成学习成绩不能提高,复习效率降低,出现高原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考生就要集中精力和时间做老师布置的卷子,精力集中,心平气和做老师布置的东西,就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高原现象”不必惊慌失措
有些家长在孩子出现高考复习高原现象的时候惊慌失措,又要买这个又要买那个,往往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走出高原期。
家长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心平气和、情绪稳定,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消除烦躁不安、焦虑紧张的心态,有助于孩子平稳地走出高原期。
绝大多数考生都会走出高考的高原期,有的同学高原期的时间可能长一些,有的同学高原期的时间可能短一些。
因此,我建议当许多同学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的时候不妨一起研究具体对策,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尽快地走出高原期。
高原现象是高考复习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不足为奇,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去加以解决,就会从“山穷水尽疑无路”,走入“柳岸花明又一村”。
参加过高考的同学在高考前复习中几乎都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成绩就再也难有较大提高,甚至忽高忽低,沉浮不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遍存在于高考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而言,“高原现象”是极其有害的。
因为越是临近高考,大家就越是感到时间的宝贵,倘若迟迟不见进步,大家就会有再学无用、空费时间的错误认识,从而放松甚至放弃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这也是造成许多同学本来成绩不错而高考成绩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克服“高原现象”,首先就得弄清其产生的原因。
那么,“高原现象”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众所周知,知识体系是由许多知识点和能力点构成的,它们的难度和在平时的学习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有的甚至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那些难度较低和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大家比较容易掌握;相反,那些难度较高和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点,大家往往掌握得比较差。
再加上大家的思维特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千差万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偏点”现象
在现代教学中,由于学生数量众多和其它方面条件的限制,老师往往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甚至连学生有哪些“弱点”都很难搞清,整个教学只能按照“机会均等”式
的方式进行。
这就使得本来掌握得较好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断被重复,而自己的“弱点”却难以得到特殊照顾。
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做着大量的无效劳动,另一方面自己的“弱点”却又难以得到强化,从而最终导致总成绩的徘徊不前,即“高原现象”的出现。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高原现象”呢?
要克服“高原现象”,首先就要找出自己的“弱点”。
为此,可对平时每次检测的得分情况分项进行详细记录,然后对所统计的数据逐项加以整理,将其中明显偏高或偏低的数据去掉,计算出其余数据的平均值,就可看出自己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将自己的“弱点”找出来。
准确性是这一步的关键。
一般来说,统计的次数越多,反映的情况就愈加准确,所以要尽可能增加统计的次数。
第二,针对自己的“弱点”,准备一定数量的质量较高的针对性资料或训练材料。
确保质量是这一步的关键。
为此,要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仔细分析,认真筛选,择优录用。
在这方面,可多求助于老师,因为老师手里的资料一般都比较丰富,且老师的辨别力也要比同学们高得多。
第三,拿出一定时间,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定点训练。
若各点的掌握情况相关不大,则选择二至三项提高余地较大又较易于提高的点作为突破点。
根据笔者的经验,这一环节以一个月左右为宜,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大约10天,其中前7天用于定点训练,然后选择一套难度适中、质量较高的综合题进行自测(最好是高考题,或是教学质量先进地区的大型考试用题)。
之所以以7天为一个训练阶段,是因为时间过短,则难以奏效,而时间过长,又容易产生懈怠情绪;之所以以综合题进行自测,是为了避免因搁置太久而在其它各点上出现遗忘或倒退的现象。
由于这一做法增加了复习的针对性,克服了盲目性,因而不仅增强了效果,而且节省了时间,避免了大量无效劳动。
笔者已连续六年执教毕业班,一直指导学生在考前运用此种方法复习,效果非常显著,大家不妨一试。
(三)心理饱和
你有“心理饱和”现象吗?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精加人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
“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着“拧螺丝”的活,干久了,他看见过路女人胸前的一对钮扣,也用扳手去拧。
又如:一位领导参加书法大展,工作
人员请他题字,他信手写下“同意”二字。
这虽属笑话,却也是心理饱和的典型例子。
心理饱和现象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
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编织草帽很漂亮,于是问道:“买一顶多少钱?”对方回答:“10元。
”“如果我买100顶同样的草帽呢?”“每顶20元。
”“为什么我买批发反而更贵?”“做一顶我们感到很新鲜,做10顶我们要耐着性子,而要做100顶相同的草帽,我们将要怎样强忍着性子!”心理饱和导致这笔生意流产。
心理饱和多为负面效应。
比如,老师布置100道数学题,学生开始做作业时,动作快,做得也正确,但做到后来,速度慢了,还常出差错,同时出现厌烦情绪。
同理,工人做同样工作,干部伏案办公等,都可能出现心理饱和的现象,简而言之,他们干腻了。
由此可以看出,心理饱和是一种“不安定因素”,对人有害无益,不过,它并非不治之症。
比如,当每天做同一工作出现厌烦情绪时,你不妨自我轻松一番:活动活动身子,极目远眺片刻,或散散步,或与别人说说话,分散一下紧张的情绪,这样,可以减少心理饱和给你带来的精神压力。
对于心理饱和,我们应有清醒认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无处不在,并时时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
我们应当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预防措施,一经遇上它,要沉着,莫惊慌,要善于知己知彼,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将它“大化小,小化了”,让它远离我们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