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件: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件:2.2.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应用
思路分析:第(1)题,据图可知,①②③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南移,对 北半球而言是冬季。第(2)题,①带是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③带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在其控制下,气候温暖湿润,该风为西 北风。第(3)题,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的,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关系密切。 答案:(1)D (2)B (3)C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应用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1.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球面上运动且地球不自转,在单一的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形成的闭合环流圈。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应用
2.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 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副热带高气压 地转偏向力迫使气流下沉,动力原因 带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应用
气压带或风带 性质与成因 东北信风 干热,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 向右偏转
赤道低气压带 终年受热,气流上升,热力原因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应用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引起气压 带和风带在一年内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


知识架构
知识精要
典例精析
迁移应用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16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16张PPT)
带、风带〔风向〕
[小组合作]
观察气压带和风带 的分布图,发现气压带 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例如:数量、分布、盛行风 的风向……〕

个南
气北
压 带
对 称 、
和相
六间
个 风
分 布

[问题探究3]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冬至日 春分日、秋分日 夏至日
北纬90°
66°34′
23°26′ 0° 23°26′
冷(高压)
〔低压〕
[问题探究2] 三圈环流的形成
考虑:上下纬之间受热不均 +
地转偏向力
[小组合作]
〔以北半球为例〕 讨论低纬环流圈 的形成: ①赤道上空的风 为什么不能一直流 向极地上空? ②副热带高气压 带是如何形成的? ③低纬度近地面 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请画〔粘贴〕出南半球气压 是什么风向?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秋分日-冬至日
60° 66.5ºN 30°
23.5ºN
0° 0º 30° 23.5ºS 60°
移 动 规 律
90° 极地高冬压至日带-春分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冬至日-春分日
60° 66.5ºN 30° 23.5ºN
B.乙地位于300N附近 D.②是冷性气流
图2为“某日南半球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 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 带,完成3-4题。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请画〔粘贴〕出南半球气压带、风带〔风向〕
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发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讨论低纬环流圈的形成: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精品课件(第1课时)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精品课件(第1课时)

极地东风带 从高纬吹向低纬
有利于水 汽凝结
不利于水 汽凝结
气压带的成因:
• 热力原因: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 或收缩下沉运动,使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 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
• 动力原因:是在水平方向上,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空气在 一定区域内辐合或辐散,导致近地面气压发生变化。如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成因。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探究活动:P33
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
均一,结果在赤道与极
赤道
地间存在怎样的热力环
流?
北极 赤道
南极
---单圈环流
理想 状态 下的 地球 表面 的“单 圈环流”
想一想:
现实中,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 持?为什么?
(2)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又考虑地转偏向力,结果形成三圈环流。
多雨: 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盛行西风带
少雨: 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信风带、极地东 风带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方向: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 低气压区控制下容易降水﹙如赤道地区和60°附近地区﹚。
在赤道地区,空气辐合上升,气温降低有利于形成降水。副 极地低气压带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暖湿空气沿冷暖空气的交 界面爬升,易形成降水。
• 高气压区因气流下沉,气温升高,不易形成降水。例如, 极地地区、30°附近常年降水稀少。
• 西风带气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
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
•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气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气温升 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4.图中的①和③分别是指( )
A.极地东风带、东北信风带 B.西风带、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 解析 第3题,从图中的风向可知,此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4 题,根据风向可判断①为西南风,故为西风带;③为东北风,故为东北
信风带。
答案
探究
当堂检测
5.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 正确的是( )
探究
当堂检测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a为东南信风带,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为西风 带,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第2题,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 附近相遇抬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 沉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答案
探究
当堂检测
下图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图中的②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副极地高气压带
3.绘制全球气压带、风 而死去,只好抛入大海给鱼吃。人们因此
带分布示意图
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
4.说出气压带、风带的 古怪的名字——“马纬度”。
移动规律及形成的相应 你知道为什么南、北纬30°附近的海面上
气候类型
经常无风吗?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 的平均状态。 (2)形成: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大气不断地运 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3)意义:影响全球的天气和气候。
极地东风带(2个)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地高气压带之间
西风带(2个)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讲解: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讲解: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讲解: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一、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统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意义:大气环流输送热量和水汽,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3、构成:三圈环流(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南亚季风)4、影响因素:太阳辐射(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地形起伏(摩擦力)等5、大气环流的形成:1)只考虑太阳辐射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假设地球表面均匀)→单圈环流2)考虑太阳辐射和地转偏向力(假设地表均匀,不考虑海陆分布及地形的影响)→三圈环流3)考虑太阳辐射、地转偏向力以及公转(假设地表均匀)→(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发生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如下图所示:4)再考虑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夏气压中心→季风环流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之间热力性质的差异,使气压带和风带受到破坏,形成冬夏海陆气压活动中心,进而形成了季风环流(如下图)。

★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②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特别关注: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

二、跟踪训练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①A处的数值为1 004②A处的数值为1 012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20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B.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C.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D.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解析第1题,A处等压线处于1 020百帕和1 004百帕等压线之间,等压距为8百帕,故A处的数值为1 012;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可知B处为一高压中心,故B处的气压值介于1 020和1 028之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优质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优质课件(共25张PPT)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中纬
西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高副压极地低低压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2、东亚季风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东亚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
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
素。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
合影响的结果。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西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副 蒙极古--地西伯低利亚气高压压 带
阿留申 低压

亚欧大陆


副 亚热洲(带印高度)气低压压 带
夏威夷 高压
60N 30°N
三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
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

地理人教版必修1二章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资料.ppt

地理人教版必修1二章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资料.ppt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赤道低气压
东北信风带
带与副极地
赤道低气压带
低气压带的
A 形成有何不
东南信风带
同?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B
极地高气压 带与副热带
高气压带有
C
何差异?
极地东风带
4.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北半球规律: 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就全球而言:大致是1月南移, 7月北移
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海洋的暖湿气流 的影响,降水较多.
● 大陆的内部(亚欧大陆
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 控制,降水比较少.
● 两极地区
以下沉气流为主, 全年降水稀少
⑧ ⑦ ⑥
② ①
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冰⑧原气候
苔原气⑦候 亚寒带针⑥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环流
分布及特点
三.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作用:
①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
②是形成天气和气候的 重要因素
请阅读教材42页,思考三种气候的 分布规律、气候特点、形成原因、 分别是什么?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气候
地中海气 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分布 规律
气候特 征
形成原 因
分布举例
小结
气 压 带 和 风
3.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七个气压带有四个低压带、三个高压带 B 六个风带中有两个偏西风带,四个偏东风带 C 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低气压带为中心对称分布 D 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很稳定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共23张PPT)
原因:地表不均一,切断 海陆热力差异 结果:高压和低压 中心
地球自转, 地表均一, 三圈环流
地表气压带 和风带的分布
对气候的影响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a风带大致位于0°—30°,结合风向右偏,可知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b气压带位于30°附 近,可知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2)结合风向判断
先判断南北半球和高低气压,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丙;高 压气流向外,如甲、丙;低压气流向内,如乙。再结合具体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 的名称,如甲中气压带为北半球高气压带,上方风带盛行西南风,下方风带盛行东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①—⑥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下 面两题。
(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有 ( )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
解析 (1)①②④⑥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③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 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的;⑤是南 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 偏转形成的。(2)甲处原为副极地低气压带,1月由于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乙处原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1月气温高,形成低压中心;丙处原为副热带高气压带,7月升温 快,形成低压中心;丁处原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现在依然为高压中心。D符合题意。 答案 (1)C (2)D
() 2.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 ) 3.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 ( ) 提示:北半球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南半球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西北风。 4.赤道低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 ( ) 提示:赤道低气压带是赤道地区终年气温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是 由热力原因形成的。 5.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 提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在北半球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而在南半 球则是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附近
热力原因
低压 上升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六个风带的对比
风带
分布
极地东风带 (2个)
中纬西风带 (2个)
南、北纬 60°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
(2个)30°附近来自成因特征气流
热力原因 高压 下沉
动力原因 低压 上升
动力原因 高压 下沉
赤道低气压带 (1个)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受地转偏向力 的影响,北半 球的风向右偏。
受地转偏向力 的影响,南半 球的风向左偏。
水平气压梯度力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七个气压带的对比
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2个)
副极地低气压带 (2个)
分布
南、北纬 90°附近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 1、热力原因: 赤道低压带:是因为近地面受热 产生 上升 气流
而形成的。 极地高压带:是因为近地面 受冷 产生下沉 气流
而形成的。
• 2、动力原因: 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气流的 运动 产生下沉 气
流而形成的。 副极地低压带:是由于气流的 运动 产生上升 气
流而形成的。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高气压带
第二步:考虑A、B----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共23张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优秀ppt公开课ppt
(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swf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第一步:考虑A: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假设:①地球表面性质均一;②无地转偏向力)



高 冷却 南极
低 受热
赤道
高 冷却 北极
高气压带 低气压带
单圈环流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A
B
C
D
高低纬间 地转偏 太阳直射点 海陆热力 热量差异 向力 的南北移动 性质差异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课标要求
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3、解释三圈环流的成因 4、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热力环流? 3、赤道和极地之间冷热不均,会形成类似的热力环 流吗?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一第 二章: 大气环 流与气 压带、 风带的 形成(共 23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p t公开课 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