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班级管理新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班级管理新思路

摘要: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将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当今中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是一项探索的重要课题。面对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班级管理工作更需要智慧和方法。用真情感染学生、用精神引领学生、用经典滋养学生,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将育人和立德结合起来,力求让学生构建起精神的家园。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精神家园;精神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图书馆

班级是学校的基础“细胞”。班级管理搞好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得以顺利进行。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班级管理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作为班主任,如何将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结合当今中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是我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德育思想占有重要的位置。如今,人们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概括为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用“生活即教育”理论去指导教育改革,以改善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充满情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生活,

并努力去创造积极向上的新生活;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教育改革,就是要强调实践,而教育改革不能坐而论道,要积极地行动,应做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

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启迪了我,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将育人和立德结合起来,让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以情动人——用真情感化学生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

当山城的热浪还在肆虐地袭击大地的时候,我和我的七班相遇了。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我们都怀着对新学期的憧憬,暑期的休整让我们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开学第一天,同学们作了自我介绍。六十一名学生,六十一种鲜活的个性,吸引我去慢慢解读。我提出了班级奋斗目标,同学们也信心百倍。

然而,由于班级构成的特殊性,一些学习基础相对较弱,意志品质相对较差的学生,渐渐地“旧病复发”,学习的热情也随之逐渐消退,出现了学习不认真的现象。我为此既忧虑又着急,以什么方式教育学生,效果会好些呢?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话语:“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是啊,要教育学生,先感动心灵。

二、精神引领——用文化经营班级

团队有团队精神,班级有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

的一个重要方面,选用不同的“文化”去建设一个班级,会使班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会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从而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从而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开学后,我们精心布置了教室。教室后面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八个字。“面朝大海”是希望学生像大海一样深邃、广阔;“春暖花开”是希望我们的学习生活明媚芬芳。激励语有两句话,一是迪金森的诗句,“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二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希望我们每个同学关注社会,勇于担当。此外,我还将同学的演讲稿集集成册,也专门写了《教育不孤独》的小序,为的是串起我们成长岁月的珍珠,激励我们更好地前行。

三、心灵滋养——建立班级图书馆

美国前总统约翰逊曾经说过:“如果这个世界的一切毁灭了,只有图书馆保留了下来,那么重建家园就不是一件难事。”因为最优秀的书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铭记、所珍惜,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藉。书籍把我们介绍给良师益友,使我们认识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灵魂。

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包含着太多的责任和义务。老师们在清贫中坚守责任,在责任中甘于奉献。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真正享受工作的幸福,释放生命的光彩。当我们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丢弃了激情、迷失了方向,甚至失去了自我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还能揣着梦想与希望上路,遇水搭桥,逢山开道,一路有欢歌笑语相伴。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中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