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合集下载

生本教育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生本教育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生本教育让课堂焕发生命力作者:巩加路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02期从教多年,自己一直反思教育的真谛。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聆听了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的报告后陷入了深思。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学习为落脚点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就是把学生看成生命的载体,把外在的教育要求变成学生内在的觉悟,让学习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要,让生命焕发活力。

它改变了过去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教为本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为本的生本模式。

它尊重学生,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且潜能无限。

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就是信任学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生本教育是爱心下的慢慢等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讲在关键处,突出启发性,在讨论中提升学生学习的生命力。

一、生本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等待的艺术教师要用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因为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着灵动蓬勃的生长力。

教育就是要善于发现挖掘他们的可爱之处,呵护滋润,使其茁壮成长。

我们要用爱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最重要的,我们要用爱的行动去引导他们,用爱拘力鼍、向上的力量去影响和感染他们,帮助解决他们主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我们必须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是否科学?他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怎样?读懂了学生,才能真正爱学生。

生本教育是等待的艺术,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爱,一种理性的爱。

一方面我们要相信学生确实能量无限,潜力无限,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每一个学生学习、语言、思维、创造的能力发展变化是不一样的。

有人发展得快,而有人发展得慢,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

我们的态度、恨神、语言不能因为学生暂时的表现不佳而伤害他们。

学生的学习成长是遵循自然科学规律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自然发展,不断发掘学生能力,学会“等待”,给予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成长轨迹去变化。

以生为本,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灵性

以生为本,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灵性

以生为本,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灵性作者:董宜忠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05期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学习困惑,搭建自主平台,建构丰富多彩、充满灵性课堂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也是教师生本教育彰显的主题。

追逐“快乐、素质、成绩”的教育理想,必须改变观念,转换思维方式,确立崭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从实际出发,以生为本,开发学生潜能,解放自己,解放学生,打造绿色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灵性。

一、铭记课改理念,牢记“以生为本、教师引领”的宗旨,让思想为行动导航。

思想决定行动,引领行动。

思想上位,行动才不会偏执。

河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刘静说:“课程改革首先是一种追求、一种理念。

改革主要不是建立、证明一套技术体系,而是传播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行动方式。

而生本教育正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生本教育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说:“生本教育的本质是…享受天纵‟。

”教育者站在孩子旁边,为他们的好学设计——主要是依靠他们自学,最大限度地依托大自然赐给他们的禀赋为他们服务。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高度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

生本教育诠释的是回归学生本位,让学生真正成为个体的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

上课就是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更确切地说是人与人的互动、对话。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地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低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教师的思想、行为、观念等对课程改革过程及对将课程政策转化为课程实施的方式,都有着强有力的影响。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在备战高考中,我们教研组借助集体备课的平台,编好各个知识点的导学案。

让导学案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蓝本,让学生挖掘潜能,张扬个性,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适时加以引导点拨,高屋建瓴地指点迷津,从而有效优质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生本教育课堂心得体会

生本教育课堂心得体会

生本教育课堂心得体会生本教育课堂心得体会范文生本教育课堂心得体会范文(一)通过去广州学习,对生本教育有了一些认识。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利用“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等多种方法,才可以真正做到少教多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通过听观摩课、看生本课堂教育视频、上网查生本教育的资料,谈谈自己对生本教育的几点体会:一、生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生本教育的课堂,精彩的是学生,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学生完全拥有自学的天赋和潜能,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很多的知识,并能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

在生本的课堂上,学生是那样的投入,他们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等,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很多。

总之,在生本的课堂上,所见到的学生,个个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他们可以发挥想象,积极思维,对事物都有着执着的探索精神。

这种课堂,让学生充满了自信,让课堂呈现出精彩,学生活起来了,快乐起来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知识。

二、生本课堂中,教师是课后的“引领者”生本课堂主张教师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学生学习尽可能的自主。

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是课堂的策划者,教师要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量。

在生本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下面三点:1、设置好前置性作业,放手让学生预习。

生本教学的原则是“不学不教,先学后教,让学生有备而来”。

以生为本,打造“人课合一”的课堂

以生为本,打造“人课合一”的课堂

以生为本,打造“人课合一”的课堂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不断探寻着更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希望能够让学生真正受益,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个体。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以学生的生命为出发点,建立一种“人课合一”的课堂模式,让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为其心灵成长和人格塑造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和激励。

“人课合一”,即以人为本、以生活为基础,构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的个性、情感、价值观等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让课堂不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成为一个真正滋养学生心灵的场所。

下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分别探讨如何打造“人课合一”的课堂。

一、教师角度: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1.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在“人课合一”的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只有将学生的情感需求纳入教学过程中,才能够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和引导。

2.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人课合一”的课堂中,教师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是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包括尊重、关爱、宽容、博爱、民主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的品质和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

3. 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人课合一”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应该有权利、有责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设计项目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学生角度:主动参与,建构自己的知识世界1.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人课合一”的课堂中,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让“以生为本”的新理念真正走进课堂教学

让“以生为本”的新理念真正走进课堂教学

《 新课标》 指出 : “ 工具性 与人 文性 的统一 , 是语文课程 的基本特 程 度 , 按 照 自己 的 意 愿 去 选 择 学 习 的 内容 , 这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可 体 现 点 。” 语文教育 的人文性 , 主要体现在“ 以人 为本 ” , 关 注人 的 自然发 学 生分层 、 目标 分层 、 施教分层的个 性化 教学操作策略 。 展、 生命 的健康 成长 , 承认 个体差异 , 尊重个性 的健 康发展 , 重视情 “ 合作” 是 指学习的组织形式 , 在 以班级 授课 制为 主的教学 组织 感 的熏陶感染 , 尊重个体 的独特体验 。可见 , 倡导教学 的个性化 , 是 形 式下 , 采用小组合作学 习的形式 , 可 以改善传统 的秧 田式教 学师 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 , 也是《 标准》 所追求的 目标。 生单向交流 的方式 , 有助 于构建全 班教学 、 小组集体合作学 习、 学生 教育 以学生为本 , 首先是一种教育观念 , 是一种教育思想定位 , 个 体学 习的教学动态组织系统 , 通 过师生 、 生生 的多 向互动交流 , 使 学 生作 为一个发展 中的人 , 具有 巨大 的发 展空间 , 可 塑性是非 常强 每一个 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 自我表现 的机会 , 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 的。 要 真 正 做 到 以学 生 为 本 , 就 要 给 学 生 自由 、 自主学 习 的时 间 与 空 表 自己的学 习心得 , 也 养成注意 听取别人 意见的 良好 习惯 , 促 进学 间 。要 让 他 们 学 会 自 由 、 自主地 发 展 自己 的思 想 , 形 成 自己的 个 性 。 生之间的互 相启迪 , 互相帮助 , 以解决学 习中的各种 问题 , 共 同完成 1 重视 人文精神教 育, 创建“ 以人为本” 的学校育人环境 学习任务。 宽松 的学校教育环境 可使人 的兴趣 、 性格 、 能力 等各个 因素得 “ 探索 ” 指在实践 中进行探究性 的学 习。学 生的个性发展 , 只有 到较好 的发展 , 创新性 、 独立性 、 学习性等高层次 的素质也会得 以加 通过学生的主动探求 、 实践参与才能完 成。 《 标准》 强调 “ 在大量 的语 强 。在学校教育管理 中渗透民主平等 , 集 体合作 , 团队精神 , 规则意 文实践 中掌握运用语文 的规律 ” , 这就要求 教师在课 堂学习 中, 要借 识等人 与人之 间友好相处 的准则 , 有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的互动 助课文的语 言情 景 , 创设主动 、 互动 、 生动 的学习局面 , 在师生互动 、 教育关 系的发展 。在校 园文化 , 环境建设上充分体现“ 人文” 精神 的 生生合作的动态组合 中 , 给各种类型 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各 自发展 设计, 使学校 的每一处 地方都发挥 育人功能 , 使 学生能潜移 默化地 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 , 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议演等各种活动 中学 习 受到“ 人文精神 ” 的熏 陶 , 增强 自我教育 的意识 。 语言 , 积淀语感 , 陶冶情操 , 培养个性。 2 转 变 学生 的学 习方 式 。 让 学 生“ 自主 、 合作 、 探究” 地 学 习 总之, 教育以育人 为本 , 实际教学 以学生为本 。我们 要不断 探 《 标准》 倡导“ 自主 、 合作 、 探究 的学 习方式 ” , 就是要改变学生被 索 , 反复地实践 , 及 时反 思与总结 , 积累起丰 富的课 堂教学经验 , 让 动应付 、 机 械训练 、 死记硬 背的语 文学习现状 , 从而确保学 生学 习主 “ 以生为本” 的新 理 念 真 正 走进 课 堂 教 学 。 人的地位 , 把个性化教学落到实处。 “ 自主” 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 和选 择权 , 学生可 以根据 自己的 统 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基本没有 太大的联系 , 这样就是学生对 于地理 化 的学 习机会 , 使他们走进生活 , 提高精神愉悦性 。 4 结 论 课 程的学习没有很 大的兴趣 , 大部分 的教 师 目的 比较 明确 , 为 了应 付 高考所 出现 的问题 , 从 而忽略 了学生真 正的内心需求 , 讲学 习的 对 于高中地理生 活化 的教 学方式来 说 , 可以很大程度 的提升 学 重 心放在 了知识点 的归纳运用 以及阶梯技巧分析等方面上 , 放弃了 生的学习效率及调 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 , 调节课 堂气氛等 , 对 于学 生 对于课 本本 身的生活元素 的找寻 , 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很难与生活相 的整体发展具有 十分重要 的推进作用 。要想实 现地理教学 的生活 融合, 将 学习 的 目的偏 离了生活 的轨道 , 把具有 生命 力的课程讲 述 化 , 就要 善于对生活 中的事 物进行观察 , 与地理课本 上的 内容相 结 的枯燥 无味 , 这种教育方式肯定都 会被取代 , 因为生活 的多姿多彩 、 合, 从而便于学生的学 习及记忆 。使 地理 教学的整体质量提升到一 变幻莫测 , 生活 中的感 悟在课本及教学 中不能领悟到 的 , 地理 只有 个新的高度 。综合 以上 的各种实例 阐述 , 我们不难 发现地理教学生 回归到生活 中区使学生融入 生活 ,才能更好 的发挥 地理教学 的作 活化 的重要性 , 但是整个 新旧交替过程 中仍 存在问题 , 需要 工作 者 用, 让学生真正 的在生活中得到锻炼。 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促进地理教学生活化 的发展 。 3 . 2地理教学生活化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切感 。因为将地理 参 考 文 献 教学 的社会 意义和生活 意义紧密 的联合在 一起 , 所以, 地 理教学 的 【 1 】 吴世 友 . 浅析 高 中地 理教 学生 活化 的 重要 性 [ J ] . 中学教 学参考 , 内同更多是源 自生活的同时高于生 活 , 它是对于各种 自然现象进行 2 0 1 1 ( 2 1 ) . 探索 、 发 现、 揭秘的过程。 如果想要在特定 的生活环境中对于地理进 【 2 】 卞 兆根 . 小议 高 中地 理 实验 教 学模 式 [ J ] . 成功( 教育) , 2 0 0 9 ( 0 3 ) . 行探索 及学习 , 就必须让地理 融人到生活 中去 , 使地理 和生活达到 [ 3 】 舒 德全. 高中生地理 图表 阅读 障碍及其诊 断研 究【 D 】 . 长春 : 东北 师 个平衡 点 , 利用 生活经验 帮助学生学习地理 , 使学生对 于地理 的 范大学, 2 0 1 1 . 学 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 使他们多动手 , 提高思考能力 、 审美能力 和动 手能力 , 同时还能 引发更深层次 的地理思考。 在教学过程 中, 教师可 以把枯燥的数学 内容转变为容 易理解的生活问题 , 及时 的了解 国内 外 的信 息 , 真正的做到教学 与社会协调发展 , 使学生 掌握知识也 可 以与时俱进 , 唤醒学生学 习地理的欲望和探索精神。 3 . 3 地 理 教 学 生 活 化 是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和 社会 的需 要 。目前 , 我 国 社 会是多元化 的 , 社会 的进 步需要大家共 同的努 力 , 需要我 国公 民 具有创造性思维 、 团队意识 、 参与意识和协作意识等 , 这 就需要教 书 引导学 生关心 国家大事 、 自然变化 、 社会动态等 , 使 其能够在 生活中 学会 死来 、 用于探知 、 勤于动手 。 地理学科 是社会学科及 自然学科的 边 界学科 , 综合性质较 强 , 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为学生创造生 活

“以生为本”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以生为本”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出的问题 还很 少 , 课 堂上 多数 问题 主要 还 是 由教 师 提
【 课堂导学——我参 与】
( 一) 情 景体 验
出。因此 , 要使学 案导 学取 得 良好 的效 果 , 教师 必须 认
真研 究教 学大纲 和教学 内容 , 分 析学 生的心 理活动 , 精
神舟五号长征 系列火箭 发射 升空 时 , 火 箭燃 料是液 氢, 助燃剂是液氧 。
1 . 掌握 由一 种反 应物 ( 或生成 物 ) 的质 量求 生 成物 ( 或反应 物) 的质量 的基本方法 。( 重点 )
2 . 掌握根据化 学方 程 式计算 的书写 步骤 和 书写 格
式 。( 重 点)
我们简化 了学 案环 节 。我们 在学 习 目标 的设 计上 降低 难度 , 将知识点 分解 清 晰到位 , 使 之具 有 可操 作性 。课 前预 习环节如果要求学生 自学新课 , 学生会觉 得难度太
( 1 ) 写出火箭点火时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 程式 。 ( 2 ) 该 反应 中, 氢气 、 氧气 、 水 的质量 比为 。
心设计适合学生认知规律 的问题 , 促使学生 凭 已知去 探 索未知 , 利用 已知去释疑解惑 。问题 设计要针 对学生 的 实际, 要具有 探索 性和启发 性 , 难度 要恰好 落在 通过 努
“ 以生为本 , 学案 导学” 为主题 的课 堂教学 改革 。围绕 此 课题 , 我们 就化 学课 堂“ 生本导 学” 的教 学模式 进行 了摸 索 和尝试 , 得 出 了一 些教 学设 计 、 课 堂教学 的策 略 和方
2 .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的一般步骤是 :
( 1 ) 写“ 解” , 设 ( 2 ) 写 出反 应 的
【 学 习 目标 】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动起来,学习才能活起来。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一、创设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动起来,需要从课堂氛围入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课堂布置、小组活动、情景演练等方式,营造出一个活泼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环境下,学生会感到不那么紧张,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实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目的。

二、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不拘一格,灵活运用。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兴趣的教学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和热情。

教师还可以借助于案例分析、问题导向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践,从而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让课堂充满活力。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动起来,需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参观调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动起来,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从而实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目的。

五、促进师生互动学生动起来,需要促进师生互动。

教师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以生为本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以 生 为 本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实 效
林 晓明
( 岭 市第 五 中学 , 江 温 岭 温 浙 37 0 ) 150
摘 要 : 生 是课 堂 的 主人 . 教 与 学 的 中心 , 学 是 新课 程 改 革倡 导 建 立 以 学 生 为主 体 的 充 满 生机 和 活 力 的新 课 堂 。 文 章 针 对 当前课 堂教 学 中存 在 的 教 学 效 率 不 高 的现 象 ,提 出 了在 课 堂教 学如 何 以 生为 本 、 学 生成 为 学 习的 主体 . 建 有 效课 让 构


等 、 互尊 重 、 往 对 话 式 的 师 生关 系 , 成 宽 松 活跃 、 相 交 形 民主 和 谐 的教 学 环 境 和师 生 互 动 、 境互 动 的教 学模 式 。 如 在 教 学 情 例 《 同学 ・ 友 》 一课 时 , 让 学 生进 行一 个 主 题 是 “ 友 ” 赛 朋 这 我 朋 的 歌会 。 首 首 有关 “ 友 ” 歌 曲从 学 生 的 口中 唱 出来 , 的 学 一 朋 的 有 生 嘴 里 唱着 . 情 地 展 示 自己 的才 华 : 的合 着 节拍 拍 手 , 尽 有 课 堂气 氛 和 谐 融 洽 。 显然 , 一 “ 友 ” 这 朋 游戏 活 动 给课 堂带 来 了欢 乐 , 堂 气 氛 活 跃 , 生 兴 趣 盎 然 , 生 以 学 习 主人 的 身 份 开 课 学 学 展 学 习 活 动 , 师 以朋 友 、 长 、 与者 的 身 份 参 与学 生 的 学 教 师 参
堂 的 一 些 方 法
关键词 : 以生 为 本
课 堂教 学 实效
随 着新 课 程 改 革 的深 入 .初 中思 想 品德 学 科 的 课 堂 教学 越 来 越 精 彩纷 呈 一 堂 堂 充 满 生机 活力 的课 堂 如 雨 后 春 笋般 地涌 现 出来 。 与 广大 教 师 积极 参 与 教 学改 革 , 视 新 课 程 教 这 重 学 理念 的学 习 与运 用 . 重视 以学 生 为 本 ,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积 极 调 性 与 主动 性 是分 不 开 的 但 在 当 前 的课 堂教 学 中也 普 遍 存 在 只 注重 教 师 的教 而 忽 视 学 生 的 学 、只强 调 学 生 上 课 一 味 接 受 而 忽略 学 生 学 习 的主 动 性 造 成 课 堂气 氛 沉 闷 的现 象 ,导 致 学 生 失去 学 习 的兴 趣 而 出 现无 效 课 堂 。 此 , 课程 倡 导 教 师在 因 新 课 堂教 学 中 要 以人 为 本 , 学 生 当作 学 习 的 主体 , 学 生 学 习 把 把 的 主动 性 调 动起 来 , 构建 有 效 的课 堂 教 学 。 为此 , 认 为 应做 我 到 以下 几 方 面 。 倡 导 以学 生 为主 体 的 新型 课 堂 教 学 新 课 程 理念 认 为 . 生 是 学 习 的 主 体 , 师 是 学 生 学 习 的 学 教பைடு நூலகம்指 导 者 、 织 者 、 是 学 生 学 习 的合 作 者 和 参 与 者 。 思 想 品德 组 也 课 堂教 学 的 过程 应 该 是 师 生 、 生 互 动 交 流 合 作 的发 展 过 程 , 生 以 学生 为 中心是 这 个 过 程 的出 发 点 。 在 教学 过 程 中学 生 的 主 动 性 和积 极 性是 决 定 教 学 质量 和 效 率 的关 键 。 因此 , 师 在 设 教 计 或组 织 课 堂教 学 时 既 要 充 分 发 挥 教 师 的主 导 作 用 ,又 要 切 实 体现 学 生 的 主体 地 位 。 师在 教 学 中就要 以学 生 为 本 , 向 教 面 全 体 学 生 , 究 学 生 , 学 生 对 课 程 学 习 的心 理 和需 要 出 发 , 研 从 按 照课 堂 教 学 的原 则 . 争最 大 限度 地 为 学 生创 造 显 示 才 能 、 力 发挥 才 智 的 教学 环 境 , 学 生 始 终 保 持 学 习 中 的 主动 状 态 , 使 让 课 堂充 满 生 机 和活 力 。这 是 一 位教 师 的《 貌显 魅 力 》 堂 教 礼 课 学 设 计 : 用 《 小 讲 礼 貌 》 首 学 生 熟 悉 的 歌 曲激 发 学 生 的 先 从 这 兴 趣 和认 同感 , 后 是 学 生 表 演 小 品 , 由学 生 进 行 《 阳 和 然 再 太 风》 的故 事 比赛 , 赏 相 声 《 礼 貌 》 最 后 比一 比谁 是班 级 里 欣 讲 , 的 形象 大 使 。这 堂课 的教 学 设 计 的 几个 环节 始 终 围绕 以学 生 为 本 、 学生 成 为 学 习 的 主 人 . 生 以极 大 的热 情 投 入 到 学 习 让 学 中去, 这样 的课 堂 教 学才 会 有 效 二、 营造 和 谐 、 作 的 课堂 气 氛 合 平 等 和 谐 的 师生 关 系 是 形 成 良好课 堂 气 氛 的 基 础 。在 传 统 的课 堂 教 学 中 , 师 是 权 威 . 师 讲 学 生 听 。 生 只 能 是 机 教 老 学 械地 学 习 与模 仿 , 堂 教 学缺 少 必 要 的 和谐 民 主 的气 氛 , 生 课 学 之 问也 是 竞 争多 , 作 少 。 样 , 生 探 求 知识 的欲 望 、 考 问 合 这 学 思 题 的能 力 、创 新 思 维 的能 力 和 团结 协 作 的能 力 都 受 到 了 一定 的 限制 , 生 的主 体 地 位 难 以体 现 , 习 缺 乏 积 极 性 , 堂 自 学 学 课 然 活跃 不 起 来 . .因此 .建 立 有 效 的 课 堂 必须 先 调 整 好 师 生 关 系 , 师 要理 解 、 重 、 任 和激 励 学 生 , 力 建 立 一 种 相 互 平 教 尊 信 努

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本学期学校提出了“让教育焕发生命的本色”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着力于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真正实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使课堂成为“活力课堂”。

对此,学校也组织我们一起学习研讨了“活力课堂”的打造相关内容。

我对“活力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加以体现。

一堂充满活力的课堂应该是自主的、开放的、愉悦的、创新的。

这样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有自己思考探索的空间,有自我选择的机会,有展现自我的平台,有挑战权威的勇气。

愉悦的课堂也称快乐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的愉悦,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美妙,思考原来可以如此幸福,学习原来可以如此愉悦”。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在数学教学当中,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多创设情境,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名学生都树立起创造的欲望、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多尝试。

要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哪怕是一点点发现,教师也应及时地表扬,肯定。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尽量做到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在数学课堂中,还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挑战老师,挑战长辈,挑战课本,挑战标准答案);在数学课堂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学会享受(享受自己可以享受的东西)。

为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力课堂,我有以下几点想法:第一创设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学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实施有效评价的重要前提。

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在愉悦的、高涨的情绪中投入课堂评价中去。

例如,当学生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是表达不流畅时,我们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明白你的意思,可以让老师帮你一下吗?教师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将学生的想法稍作整理,其他学生就听明白了,发言的学生也得到了指导。

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

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第一篇: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2010年度新市一中教科研工作总结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而教科研工作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010年度我校教科研工作以“坚持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紧紧围绕刘局长在全县基础教育改革工作会上提出的“三个还”(即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效益还给学生),坚持“以研促教、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方针,立足学校实际,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创新教研思路,努力实现了生本高效课堂研究的主题化、常态化、有效化、科学化、反思化、论坛化,使生本教育之花在我校绽放。

2010年4月,我校被评为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一、奋斗一年,再谱新篇2010年度,我校全体教师与时俱进,同心协力,在教育科学研究之路上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推出8节“生本高效课堂”示范课,欧娅的《走向自主人生》、刘陆军的《综合性学习——竹文化》作为县级示范课“送教下乡。

在2010年11月全县青年教师竞讲中,我校5位参赛教师均获一等奖(即刘陆军、程带风、欧娅、邓玉丽、杨章勇)。

2、全校教师共上“生本高效课堂”实践课100余节,其中达标课90节,达标率90%。

3、全校教师撰写“生本高效课堂”论文、导学案、课件共180余篇。

获奖92个,其中有3篇获国家级二等奖,11篇在国家级刊物《素质教育论坛》上发表,19篇获省级奖,3篇获市级奖,56篇获县级奖。

4、县级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研究》结题,国家级校本特色课题《城区初中寄宿制管理策略研究》在我校由专家论证开题,参加特色课题说课竞讲11人,撰写子课题论文12篇。

5、外派武汉、厦门、杜郎口、荆门等地学习15人次,落实了本年度教科研经费和14名学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待遇近2万元。

6、精心组织学科竞赛,其中作文竞赛获省级特等奖1个,省市级奖100余个。

7、中考再铸辉煌:“四率”居全县第一,在300余人参考的情况下,有75人过京山一中正取线,500分以上的学生突破100人,其中15人进入全县前一百名,20人超过龙泉中学录取线,重点高中上线数居全县第三。

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葛修海 ( 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王楼 中学 江苏 新沂 2 2 1 4 0 0)
【 摘 要】 随着年龄增长,上课时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逐渐降低 , 这需要教师正确的去引导,主动的采取措施;笔者从几年的经验总结, 从提 高 学生回答 问题的积极性角度入手,谈谈作为教 师应采取何种措施调动其积极性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关键词 】 积极性 ;主动 ; 措施
作为 教师 ,我们 经 常遇 到这 样 的情况 ,教 师 在黑 板前 讲 的津 津有 味 , 而 下 面 的学 生各 忙各 的 ,完全 无 视教 师 的存在 ,甚至 有 的学 生遭 已进 入 梦 乡 ,遇 到 此种 情 况 ,很 多教师 都 会很 生气 ,在 生 气抱 怨 的 同时 ,我们 有 没 有 静 下心 来认 真想 想 为什 么会 出现这 种情 况 :教 的太 难学 生 听不 懂 ;太简 单 了 学生 不想 去 听 ;学 生对这 门课没 兴趣 ;学 生厌 学 ;学 生不 重 视这 门 学 科 等等 , 我们 怎 能找 到很 多针 对 学生 的借 口,我们 在 抱怨 现在 教 育体 制 的 同时 ,有没 有 认真 的反 思一 下 自己呢 ? 对 于 到学 校 的来 学 习的每 一个 学 生来 说 ,谁不 想认 真 学 习,把 学 习搞 好 ,谁 不想 考 第一 ,但是 为何 会落 到今 天 这个 地步 ,我 想 影 响因素 很 多 , 其 中教 师 具有 不可 推 卸 的责任 。我 们 留心 观察 一下 就会 发 现 ,并不 是每 堂 课都 是 这样 没 人听 课 ,有些 老 师 的课 ,学 生听 得很 认真 ,参与 度很 高 ,而 有 的课 就成 为 学生 的娱 乐休 闲课 了,认 识 到这 个 问题之 后 ,我 认真 的衡 量 了利 弊 ,设 计 出来 自己 的上 课 思路 ,虽 然取 得 的成 绩不 够 显著 ,但 是在 课 堂上 学 生 的积极 性 、参 与度特 别 的高 。 整 体思 路 是让认 真 思考 的 学生 得到 奖励 ,不 认 真思 考 的学 生要 连 同他 的小 组 要受 到小 小 的处 罚。 具 体做 法如 下 :结 合新 课 改思想 ,把学 生按 照 性格 、成 绩 、 习惯分 成 不 同小 组 ( 后来 实 行一 段 时间 发现 ,这 一步 很重 要 ,直 接 决定后 面 执行 起 来 的难 易 ,决 不能 只按 成绩 来分 ,因为 考试 成绩 与 上课 回答 问题 的积极 性 没 多 大 联系 ),实行 根 据课 堂表 现积 分 制 ,当场 打 分 ,一周 一 总结 ,积 分 高 的有 奖励 ,少 的就 要 受处 罚 。实行 不 按 回答真 确 与否 给分 ,而 是 按思 考 问题 角度 和深 度 给分 ,给分 多少 ,由教 师 自己把 握 ,争 议 时 ,由学生 决定 。 如何 积分 ,具体 做 法如 下 :教师 将所 要 学 习的知 识 转化 为 问题 ,在课 堂 上提 出 问题 ,让学 生 自愿 来 回答 ,根据 学 生 回答 问题 的深 度给 分 ,即 使 回答错 了, 也适 当 的给 些分 数 ,借此 提 高他们 的积 极性 。另 外 ,为 了防 止 组 内部分 同 学包 办 ,在 回答 问题 时 ,要求 实行 组 内循 环 ,只 有每 个 学生 都 下场 面 ,把这 机会 留给得 分低 的组 ,一方面 防止组 间差 距 较大 ,让 的分 地 的一 组丧 失信 心 ;另 外也 可 以防止 得分 高 的组 骄傲 自满 ,不去 思考 回答 问 题。 另外 , 由于实 行 组 内循 环 模式 ,可 能还 会 出现 这种 情况 :某 个 问题 , 在 这 组 内,部 分 同学 会 了,但 是他 已经 回答 过 了前 面 的题 目,没 回答 的同 学 又 不会 ,这 时 ,教师 需要 允 许他 们有 适 当的 自由空 间,有 些 同学 就会 想 到 教不 会 的 同学 了 ,这种 “ 兵 带兵 ” 的学 习方 式也 有利 于共 同进 步 ; 如果 某 个 问题 难 了, “ 兵带 兵” 也不 能解 决 了,此时 为 了避免 冷场 ,可 以把此 题升 级 为 难题 ,可 以不进行 组 内循环 ,组 间可 以讨 论 , 某 个 组首 先表 达 自己观 点 , 其 他组 针对 这 ~观 点提 出疑 问,提 出疑 问也 给此 组加 分 ,鼓 励他 们 思考 、 共 同协 作解 决 问题 。 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将赏识教育做到恰到好处。学 生 回答 问题 错 了 ,他认 真 的思考 了 ,要 即使 予 以表扬 ,另外 在 回答 问题过 程 中他用 到 的 理论 依据 是正 确 的,虽 然 本题 不适 用 ,也 要抓 住这 点表 扬 , 用词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学生感觉你在挖苦、嘲笑。以前带的一个学生, 平 时几 乎上 课 时不 是被 迫轮 到他 ,她 是 不会起 来 回答 问题 的,有 一次 ,让 我很 诧异 的是他 主动 回答 问题 ,我就 用很 重 的语 气说 了一句 很好 ,就 这简 单 的两个 字 ,彻 底 改变 了他 , 以后上 课她 总 是抢 着 回答 ,甚 至为 了挣着 回 答 问题 ,与其 他不 惜 发生 口角 。 实行 一 段 时间后 , 如果 出现 某个 组老 是落 后 ,这 时候 ,就 要 求老 师要 重新 排组 ,排组 全部 重 新排布 ,从实 行这 一段 时 间来 看 ,效果 并 不好 ,在 重排 的 时候 ,可 以考虑 采用 NB A 选秀制 ,拆开 一个 组 ,组 员 由其 他组 选 , 得分 落后 的 组有优 先 选择 权 ,这 样可 以保 证组 与 组之 间 的平衡 ,有 利 于提 高竞 争 的积极 性和 组 间的协 调性 ,有 利 于共 同学 习 。 ��

五步教学法解释

五步教学法解释

“五步教学法”教学模式实施意见一、实验目的坚持生本教育中“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教学宗旨,遵循“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课堂主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做自己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会学,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二、课改内容学校在吸收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及杜郎口中学学习模式精髓的同时立足自身实际,取长补短,尝试开展“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全方位开放。

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深入探究、动手实践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在构建新知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发展能力。

课堂上用丰富多彩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取代单一的讲解接受式学习,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究,进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成长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慧。

依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反馈检测、当堂达标”等课改思想与思路,课堂模式在操作分为五个大环节:揭示目标——小组合作——展示点评——拓展延伸——总结提升(语文:激发兴趣,揭示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组合作,研读品析——展示点评,情感升华——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数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目标,明确任务——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尝试练习,拓展延伸——整体回顾,总结提升)“五步教学法”较之以往课堂主要有三方面的改变:一是备课模式的改变,二是学习方式的改变,三是课堂模式的改变。

(一)改变备课模式——编好用好导学案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

学案和教案有本质区别。

首先,学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这是根本性的转变,是学校以生为本的基本要求和体现。

其次,学案的编写是为了方便学生的学,而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案是以“生”为本,以方便“学”为出发点。

以生为本让课堂训练走向有效

以生为本让课堂训练走向有效

问题扫描
2、训练选题过易或过难,缺乏层次性
有的课堂训练选题过易,全是基础题,照顾了基础薄弱的 学生,有利于概念、法则、定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但 训练的思维层次不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好学生吃 不饱;
问题扫描
2、训练选题过易或过难,缺乏层次性
有的课堂训练选题过难,全是有一定难度的习题,照顾了 优等生,但丢掉了一批基础薄弱的学生,概念、法则、定 理还没有记牢,技能还没有真正形成,就进行各种高难度 的训练,缺少一个打基础的过程,就象我们通常所说的 “还没学会走路就开始练习跑步”。
问题扫描
4、训练讲评形式单调就题论题,缺乏发展性
训练之后的讲评形式单调,就是老师讲解或板书示范正确 的解题过程,甚至就与学生对一下答案;
讲评就题论题,对解题过程不作必要的反思小结,对解题 规律、解题策略、数学思想方法不作必要的提炼升华,训 练不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思维得不到有效提升, 缺乏发展性。
应对之策
2、训练选题应“重基础,有梯度”,确保课堂训练的层次 训性练的层次性有时可以通过变式训练来实现 案例: 一道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训练题
变式的分类
数学的变式教学分为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顾 泠沅 )
数学问题过程性变式又分水平变式和垂直变式(孙 旭花、黄毅英、林智中)
正例概念变式
标准图形:
应对之策
4、训练讲评应“勤反思,多提炼”,确保课堂训练的发展 性
讲评要讲解正确、规范的解题过程,更要暴露典型错误, 错误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反思错在 哪里、为什么错,变个别同学的典型错误为全班同学的经 验教训。
课堂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先尝试,教师有目的的选择解题过 程正确规范的和有典型错误的进行正误对比板演或展示。

以生为本,动态生成,焕发活力

以生为本,动态生成,焕发活力

对复杂 多变 的课堂教学 , 尤其是学生提 出
从心 , 不能“ 顺学而导 ” 进行有效教学。 因 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本文从 “ 主体 ” 要到 位, “ 主导 ” 须有方 ; “ 主导” 要有效 , “ 主体 ” 需关注 ; “ 主体 ” 要活 力 , “ 主导 ” 须 有意等
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 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 动 态


| I AOS HI | I AOYU
以生 为本 . 动态生成 . 焕 发 活 力
■浙江省瑞安市第二实验小学 郑建夫
摘要 : “ 以生 为本 , 让课堂焕发 出生命 的活 力” 是这个时代对教育者提 出的新要 求, 是新课 程竭 力推 崇的新理念。 可是 , 面

2 . 妙搭 “ 桥梁” , 到达“ 彼岸” 。
验, 然 后让 学 生上 台说 出 自己 看到 的现
的 限制 , 关注课堂 “ 生成 ” 台 勺 一面, 根 据学
正做到 “ 以学定教” 、 “ 顺学而导” 。 那么 , 小
生 的需求和反应及 时调整 自己的教 学 , 真 说 明 的?
这样 的层次性 问题设计 , 既触动 了学 象 以及 自己 的感想 。 如此 一来 , 学 生 在
在 科 学 教 学 中存 在 “ 此岸 ” 与“ 彼岸” 岸” 是 我 们 的 教 学核 心 。 要达到 “ 彼 岸” , 必
现代教育研究已经表明 受的过程 , 而是 自主建构 他们这种 自主权 , 并助其成长。
说。 “ 此岸” 即是学生已有的前概念 , “ 彼 的过 程。我们 倡导以生为本 , 就应该还 给
例如, 在设计 “ 物体吸热 多少 与物体
此, 如何有效应对 “ 动态生成 ” 的科学课堂 的尝试 :

在教学中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在教学中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在教学中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岐岭中心小学陈石寿《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

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为:一、真诚面对学生,还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一)平等、合作、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

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

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

(二)倾听、赏识、激励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

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

再则教师还要做个性张扬的激励者,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个性张扬的激励氛围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课堂还给学生,用心灵怦击思维火花。

(一)“爱意”充满课堂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

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让“生本教育”在课堂生根

让“生本教育”在课堂生根

让“生本教育”在课堂生根“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体,以学生的需求、兴趣和情感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将“生本教育”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生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和实践策略两方面,探讨如何让“生本教育”在课堂中生根。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注意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情感化的教学方法或者趣味性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更加独立自主。

“生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觉地制定学习目标、选取学习方法和评价学习效果。

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灵活,更加有创意,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生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更加有创意地解决问题。

二、“生本教育”在课堂中的实践策略“生本教育”在课堂中的实践策略,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形式的创新等方面。

1. 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知识点,以及生动有趣的教学材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生为本 教学设计

以生为本 教学设计

“以生为本”观念在教学教研中的表现与实施对策教育本应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教师淡化自我,以学生的思维方式上课,以学定教,以需选教。

课堂上,学生多独立思考,多交流合作,多研究探索,多发展个性,多过程体验。

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

一、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取材,让课堂连接生活。

例如,一个小组6为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共握手多少次?这样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感兴趣,都会参与活动。

应到学生理解两种算法:5+4+3+2+1+0和(5-1)×5÷2;学生实际生活中取材,学生会积极参与活动,独立思考,取得进步。

推广到n为同学,n 边形对角线数等问题,学生易于学习!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1、让学生先学,可以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读书学习。

2、让同伴引领学习。

让学得慢的同学与先学习会的同学交流探究。

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所谓“一传十,十传百”。

且同伴互助比老师一言堂要好得多。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式,应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方式,以探究性学习方法为核心,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与实践,并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有利于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品质,形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圆周角定理的推导教学中一定引导到学生自主完成。

三、让学生开展活动概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玩“石头剪刀布”;火车过桥可以导学生铅笔盒作桥,橡皮快当火车模拟情景;展开图教学让学生折纸;……。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是有差异的。

选材,备课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差异化教学。

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以生为本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以生为本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以生为本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吴忠付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日前,笔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比赛,决赛即将来临,读黄厚江《我的本色课堂观》,回头反思,蓦然发现这堂"精彩"课,充其量恐怕只能是热闹的表演罢了,静思教学的效果,不禁冷汗涔涔。

为何如此呢,反复揣思,还是自己没有真正地俯下身去,以生为本,只是满足于自己的所谓才华展示,得意于自己的教学"机智",课堂太过于机巧了,赢得了表面的精彩,忘记了课堂的真正作用。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吴忠付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 22423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坚持“以生为本”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起来
2.以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
3.以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
4.以生为本让课堂活起来
5.“教学做合一”,让初中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生为本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日前,笔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比赛,决赛即将来临,读黄厚江《我的本色课堂观》,回头反思,蓦然发现这堂“精彩” 课,充其量恐怕只能是热闹的表演罢了,静思教学的效果,不禁冷汗涔涔。

为何如此呢,反复揣思,还是自己没有真正地俯下身去,以生为本,只是满足于自己的所谓才华展示,得意于自己的教学“机智”,课堂太过于机巧了,赢得了表面的精彩,忘记了课堂的真正作用。

一、关于“谁是主角”
学习这场大戏能否演好,主要看学生的表演和安排,其他人包括教师只是为他们所用罢了,但是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学思路、环节早已事先做好设定。

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探究题目的过程中,当有学生提出的想法与教师的设计偏离时,为了展示自己设计的精彩,便只好生拉硬拽使他们回到自己的思路上来。

这样表面上讨论热闹,其实无论学生怎样讨论,其答案只能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没有了讨论的真正效果。

二、关于“肯定原则”
在这堂阅读训练的复习课中,笔者共设计了若干次大大小小的讨论活动。

为了鼓励学生,不管学生答得怎样,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当然在表面上,笔者获得了“课堂亲和力较强”的评价,但反思这样的讨论大概只能让学生越讨论越糊涂:以前什么时候
都错,现在怎么样都对,问题的关键究竟是什么,还是一笔糊涂账,和“静以待之”有什么区别呢?肯定学生,示以可亲之形象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开启思维,但有一个前提:学生的答案应该是合理的。

否则很可能徒劳无功,只留下热闹,甚至适得其反。

比如,在讨论白居易的《春生》(《南京市2012 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卷?诗歌鉴赏》)尾联“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时,有学生认为此联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笔者也含糊其辞地给予了肯定。

虽然在最后展示了正确答案,但有些没悟过来的学生心中必然还有一个疑问:“思乡之情”哪里去了呢?能不能得分?为什么呢?如果当时也是微笑,但却明确告诉他们:这里答“思乡”恰恰是不合题意的:诗人想象春到故园,无处觅我,托春传语,春岂能言?表达的是一种被贬谪的伤感、消沉,肯定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了。

三、关于“讨论时间”
课堂气氛热烈可能是这堂课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回忆那一个个一环套一环的讨论活动,真地承接得那么天衣无缝吗?那些“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学生真地思考到什么了吗?那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难道一夜之间口齿伶俐了吗?上面说的“思乡之情”的讨论结果恐怕是最好的答案了。

用讨论活动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交流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极好途径,但这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对问题有足够的思索,他们才能用心体悟文本,交流想法,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否则,只能是赶鸭子上
架。

与其做这些肤浅的表面的讨论,还不如砍去枝叶,留下主干,细嚼慢咽,也许更有实效,课堂的热烈和教学设计的“智慧”大概也不会受影响吧!
四、关于“问题设置”
正如前文所叙,为了追求上课的氛围,这节课还设计了一些简单至极的问答。

诚然,这使得学生对答如流,课堂气氛热烈,一定程度上也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但回忆那些简单的对错好坏的判断真地带给学生启发了吗?对达成教学的目标又有多少益处呢?也许充其量只能是一种“虚假的繁荣”吧,如果少问几个这样的简单问题,应该能节约不少时间,为学生其它的讨论思考留下充裕的空间。

设计有一定思维挑战性的讨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致,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励学生沿着问题的线索展开讨论,生成新的学习问题,提出有创新性和超越式的见解,最终使讨论问题不断深入。

五、关于诵读
为了紧扣高考说明,这堂阅读训练复习课选择了三首诗歌和—篇散文,围绕高考要求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几个方面设计了教学环节,整堂课学生讨论热烈,发言精彩,教师也做了适当的点评。

似乎是以学生为主体了,但无论是前文提到的诗歌情感把握问题,还是表达技巧问题,很多答案本来就很简单,学生却擦肩而过。

在分析白居易的《春生》尾联的情感问题上:为什么学生会说有思乡之情呢,归根结底还是没能读懂诗歌,没读懂的东西怎么
去讨论分析呢?笔者平时经常跟学生说读诗歌时,要调动想象,进入意境,可是,这堂课中居然忘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让课堂的讨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古人留给我们的文章精华,被弄得支离破碎,而喋喋不休的分析讨论则无情地消解了诗歌的深情,让我们的学生如何领略诗人壮志难酬的忧愤和流落他乡的悲苦呢?这是诗人的悲哀,还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悲哀呢?反思课堂,让人警醒。

我们的语文课堂只有真正地俯下身去,做到“以生为本”,才能去掉僵硬的表演,让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在语文课中获得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